卷三十六

關燈
圜丘 禦制祭文祭畢 囘銮甘霖立降越日遣官告謝如儀二十八年六月禦制祭文遣官禱雨尋?雨報謝如儀五十五年五月駐跸熱河以天旱減膳齋戒 谕京師?誠祈雨越七日雨足始複常膳五十六年五月親祈雨於 圜丘是年冬 谕諸皇子及大臣等曰京師初夏每少雨澤朕臨禦五十六年約有五十年祈雨每至秋成悉皆豐稔昔年曾因暵旱朕於宮中設壇祈禱長跪三晝夜日惟淡食不禦鹽醬至第四日步詣 天壇祈禱油雲忽作大雨如注步行囘宮水滿兩鞾衣盡沾濕後各省人至始知是日雨徧天下又 谕曰天行不齊多賴人事補救朕倉有餘粟帑有餘金随時随地皆可赈濟故雖逢旱歲亦不能為災也 雍正元年五月旱 世宗憲皇帝減膳?禱甘霖立霈二年二月 親詣黑龍潭祈雨越數日 親祭 曆代帝王廟甘雨大?羣臣衣盡沾濕各加 恩賜 禦制喜雨詩羣臣恭和自此至十三年偶値亢旱無不齋居?禱精誠感應歲獲豐登 乾隆二年六月以亢旱遣官緻祭 天神 地隻 太歲各壇及 四海之神七年五月增 神隻壇祈雨樂章八年四月始行常雩禮於 圜丘先是禦史徐以升奏請於京城之内擇地建立雩壇 仿古龍見而雩之禮 勅下禮臣詳議尋議奏孟夏龍見擇日行常雩禮祀 昊天上帝於 圜丘奉 列聖配享 四從壇從祀於下孟夏後旱則祈 天神 地隻 太歲壇次祈於 社稷壇次祈於 太廟皆七日一祈旱甚乃大雩祀 昊天上帝於 圜丘雨足則報祀其以前望祭四海之禮可以停止疏上 從之九年四月大雩於 圜丘奉 谕旨目下畿輔雨澤愆期此次舉行雩祭正望恩迫切之時非每夏常雩可比其先期前詣齋宮及祭畢囘銮朕俱禦常服不乘辇不設鹵簿不作樂以示?誠祈禱為民請命之意二十四年四月常雩 皇上步行親詣行禮五月 皇上步禱 社稷壇六月大雩於 圜丘 禦制祝文步詣行禮越日大雨沾足報謝如儀自乾隆 八年以來孟夏常雩皆 躬親行禮惟 巡幸之歲遣官恭代自三十七年遵 旨議定 郊天儀注三十八年以後 常雩行禮并同偶値水旱精誠緻禱雨陽立應祈祀報謝 皆如常儀焉 朝日夕月 順治八年六月定春分秋分朝 日夕 月之禮初定祀典以日月從祀 天壇罷春秋二分祀事至是禮臣請照舊典於從祀天壇外立 朝日壇於朝陽門外東郊立 夕月壇於阜成門外西郊從之凡祀 日 月為中祀祀 朝日壇以春分日卯時値甲丙戊庚壬年 皇帝親詣行禮餘年遣官承祀祀 夕月壇以秋分日酉時値醜辰未戌年 皇帝親詣行禮以 北鬥七星 木火土金水五星 二十八宿周天星辰共為從壇 列聖以來春秋二分皆 親詣遣官緻祭如儀 乾隆三年二月朝 目於東郊 皇上親詣行禮八月秋分夕 月於西郊先是奉 谕旨今歲 夕月壇舊例系遣官之年但朕即吉之後初次舉行朕親詣行禮以展誠敬十一年二月春分 皇上親祭 朝日壇以次日日食不乘辇不設鹵簿不奏樂自是皆親詣及遣官緻祭如儀 【臣】等謹按鄭志朝日夕月之後有明堂一門八蠟之後有靈星一門考明堂之制始於成周曆代有之而制度迄莫能定漢儒所述大戴禮白虎通蔡邕之說制度已各不相符朱子謂郊者古禮明堂者周制周公以義起之則其不必循行於後代可知我 朝 南郊大祀 列聖配 天極尊崇之钜典明堂之制不複建立洵為超轶前古矣自漢立靈星祠祀主天田配以後稷蓋即祈谷之意我 朝定制列星為 圜丘配位後稷為 太稷配位孟春 祈谷歲必 躬親春秋 社稷以祈以報靈星之祀誠無事於複舉也以上二條 謹從删 八蠟【臘】 【臣】等謹按鄭志有八蠟臘一門考八蠟之祭元明以來久停其制 本朝有以舉行蠟祭請者奉 皇上谕旨詳晰指示不必舉行蓋祈報之典已詳舉於 各 壇廟中停止蠟祭示無渎也今謹載 谕旨於篇中以見酌古準今折衷盡善之定制焉 乾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