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服六
關燈
小
中
大
寶
尊号寶
【宋會要】
每上尊号,有司制玉寶,以尊号為文。
真宗大中祥符初,登封太山,别制寶匣、寶盝,皆差小其制。
仁宗天聖元年九月二十二日,诏:以宮城火,重制皇帝受命寶、尊号冊寶,參知政事陳堯佐、晏殊書。
高宗紹興三十二年七月一日,孝宗已即位,未改元。
禮部太常寺言:「六月二十九日诏書節文,太上皇帝宜恭上尊号曰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太上皇後恭上尊号曰壽聖太上皇後。
今先次讨論,條具禮儀。
一、依禮例,合差撰冊文官二員。
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冊文系差宰臣撰,乞差尚書左仆射;壽聖太上皇後冊文系差執政官撰,乞差知樞密院事。
一、依禮例,合差書冊官二員書冊:原作「篆寶」,據後「皇後之寶」類所引改。
,系差執政官充。
乞差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
一、依禮例,合差篆寶官一員,系差執政官充。
乞差參知政事兼,并乞朝廷降敕,差官施行。
一、合修制冊寶一副,依禮例,并系用玉造。
寶二鈕,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寶(系)[依]禮例,系有玉造,壽聖太上皇後系用金造。
并沿冊寶法物等,并乞令工部下文思院修制施行。
一、寶二鈕,乞以『光堯壽聖太上皇帝之寶』十字為文『壽聖太上皇後之寶』八字為文。
一、今來修制冊寶,及将來奉上之禮,事體至重。
依禮例,合差禮儀使一員,系差宰臣充。
并合差都大主管官一員,系差近上内侍官充。
朝廷取旨降敕,差官施行。
」诏并 從之。
九日,禮部、太常寺言:「奉聖旨,令文思院修制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後尊号冊寶,并沿冊寶法物等。
本院契勘自來即不曾經修制過尊号玉冊制度,乞下禮官讨論合修制玉寶範樣大小尺寸制度、沿冊寶法物下院,以憑遵守,修制施行。
奉旨,令禮部、太常寺疾速讨論,申尚書省。
禮部、太常寺今讨論下項:修制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尊号冊寶。
今檢準《國朝會要》奉上尊号冊寶制度禮例,冊用玉,簡長一尺二寸,闊一寸二分,(檢)[簡]數從字之多少。
聯以金繩,首尾結帶。
前後四枚,二枚刻龍镂金,若捧護之狀。
藉以錦褥,覆以紅羅泥金夾帊。
冊匣長廣取容冊,塗以朱漆,金裝隐起突龍鳳,金、分錔。
匣上又以紅羅繡盤龍蹙金帊覆之,承以金裝長竿,金龍首,金魚鈎。
藉匣以錦被席褥,鈕紅絲為縧以萦匣。
冊案塗朱漆,覆之紅羅銷金衣。
寶用玉,篆文,廣四寸九分,厚二寸二分。
填以金盤龍鈕,系以暈錦大绶、赤小绶,連玉環。
玉檢高七寸,廣二寸四分,皆飾以金,裡以紅錦,加紅羅泥金夾帕,納于小盝。
盝以金裝,内設金、暈錦褥,飾以雜色玻璃、碧钿石、珊瑚、金精石、瑪瑙。
又盝二重,皆裝以金,覆以紅羅繡帊,載以腰輿、行馬,并飾以金。
又有香爐、寶子、香匙、灰匙、火、燭台、燭刀,皆以金為之。
以上冊寶并沿冊寶法物制度,乞令工部下文思院參照修制施行。
一、修制壽聖太上皇後尊号冊寶。
乞令工部下文 思院,參照昨紹興十三年奉上慈甯殿冊寶修制過冊寶并沿冊寶法物制度,修制施行。
」诏依。
幹道七年正月,加上尊号冊寶制度,亦如此制。
十一日,工部言:「将作監文思院申,會(道)[到]太常寺檢照《國朝會要》奉上尊号玉寶例,廣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填以金盤龍鈕,系用皇佑中黍尺。
今蒙降下玉二塊,以黍尺打量,其大塊可以修制。
」有旨令文思院依樣疾速制造。
孝宗幹道六年十一月十九日有旨,玉寶、玉環、玉牌各一件,令工部下文思院修制施行。
二十四日,工部據右朝奉大夫、提轄(文)[行]在文思院朱周卿等申:「契勘本院(修)修製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壽聖太上皇後尊號冊寶等法物,照得紹興三十二年奉上光堯壽聖太上皇帝玉寶一鈕,其寶用篆丈,廣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盤龍鈕,並用皇祐中法尺量度修製。
本院今将降下玉寶材璞一件用黍尺量度,得度分寸應得禮文此句疑有脫誤。
,可以修制。
其寶厚八分半,比禮文少厚三分五厘。
所有鈕合依盤龍,今來降下玉寶材璞,其鈕系(璃)[螭]龍。
鈕高二寸四分五厘,厚一寸一分五厘,竅透闊一寸,難以依昨來禮文修制盤龍,止堪改作蹲坐龍鈕,是緻未敢興工修制。
乞下太常寺參詳指定,以憑遵守,修制施行。
所是今來修制上件冊寶并沿寶法物,其應合用工物,亦乞參照紹興三十二年已修制過冊寶并沿寶法物體例,支破施行。
」并從之。
續太〔常〕寺申:「今先 次将降下玉材鈕範樣徑寸,就行改造蹲坐龍鈕草樣,伏乞詳酌降下,以憑修制施行。
」及玉寶樣此句疑有脫誤。
,有旨依樣制造,仍限半月畢工。
二十九日,左中大夫、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梁克家進呈篆到光堯壽聖憲天體道太上皇帝、壽聖明慈太上皇後尊号寶樣,诏依。
十二月二日,禮部太常寺言:「勘會已降指揮,大禮慶成,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壽聖太上皇後加上尊号。
今先次讨論,條具到申請事件:一、寶二鈕,一鈕欲以『光堯壽聖憲天體道太上皇帝之寶』一十四字為文,一鈕欲以『壽聖明慈太上皇後之寶』十字為文。
依禮例,候書篆冊寶文官書篆寶文畢,令文思院修制訖,本院計會入内内侍省所差内侍進請禦書(乞)[訖],卻降付本院修制。
候修制畢,自文思院援衛冊寶赴大慶殿安設。
系發冊寶前一日,所有殿上合設幄次,乞令都大主管所行下儀鸾司排辦施行。
仍乞将射殿作大慶殿。
一、加上尊号冊寶行禮日辰,欲乞令工部責限文思院約度修制冊寶畢工期日,申太常寺,關太史局選定,報禮部、太常寺,申取朝廷指揮施行。
」诏并依。
淳熙十六年八月九日,禮部太常寺言:「将來正月一日恭上壽聖皇太後、至尊壽皇聖帝、(聖)[壽]成皇後尊号寶文。
壽聖皇太後金寶一鈕,乞以『壽聖皇太後之寶』七字為文;至尊壽皇聖帝金寶一鈕,乞以『至尊壽皇聖帝之寶』八字為文,壽成皇後金寶一鈕,乞以『壽成皇後之寶』六字為 文。
」從之。
篆寶文知樞密院事王蔺、同知樞密院事葛邲。
寶廣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填以金盤龍鈕。
光宗紹熙二年九月二十七日,诏:「高宗皇帝徽号寶文,以『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之寶』二十二字為文。
篆寶文參知政事胡晉臣。
寶用玉,廣四寸二分,厚一寸三分,坐龍鈕。
系以暈錦大绶,連象牙環。
金鍍銀,棱牌,裹以紅羅夾帊,納于小盝。
以金鍍銀裝,内設朱漆、暈錦褥。
又盝二重,皆以朱漆,覆以紅羅夾帊,并以腰舁。
四年九月二十九日,禮部、太常寺言:「将來壽聖皇太後加上尊号金寶一鈕,乞以『壽聖隆佑備福皇太後〔之〕寶』十一字為文。
」從之。
篆寶文參知政事陳骙。
紹興七年二月十二日此條當移至高宗紹興三十二年七月一日條前,下條當移至其後。
,禮部、太常寺言:「勘會今來道君皇帝、甯德皇後升遐,依故事合修制玉寶,合用玉二塊,各方二寸五分,并鈕通約高三寸三分。
」詳冊字。
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禮部言:「太常寺申,勘會今來追冊皇後谥号,已降下本寺,除已申請修制谥号冊寶外,内寶文乞以『安穆皇後之寶』六字為文。
」诏從之。
甯宗嘉定十三年九月六日,中奉大夫、試戶部尚書兼詳定敕令官、兼權吏部尚書薛極言:「奉旨差篆景獻太子谥寶文官,臣今恭依聖旨,篆到寶樣,連粘在前。
」诏令所屬依樣制造。
徽宗大觀元年十一月二日以下徽宗朝文當移至仁宗天聖元年九月二十二日條後。
,诏:
真宗大中祥符初,登封太山,别制寶匣、寶盝,皆差小其制。
仁宗天聖元年九月二十二日,诏:以宮城火,重制皇帝受命寶、尊号冊寶,參知政事陳堯佐、晏殊書。
高宗紹興三十二年七月一日,孝宗已即位,未改元。
禮部太常寺言:「六月二十九日诏書節文,太上皇帝宜恭上尊号曰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太上皇後恭上尊号曰壽聖太上皇後。
今先次讨論,條具禮儀。
一、依禮例,合差撰冊文官二員。
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冊文系差宰臣撰,乞差尚書左仆射;壽聖太上皇後冊文系差執政官撰,乞差知樞密院事。
一、依禮例,合差書冊官二員書冊:原作「篆寶」,據後「皇後之寶」類所引改。
,系差執政官充。
乞差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
一、依禮例,合差篆寶官一員,系差執政官充。
乞差參知政事兼,并乞朝廷降敕,差官施行。
一、合修制冊寶一副,依禮例,并系用玉造。
寶二鈕,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寶(系)[依]禮例,系有玉造,壽聖太上皇後系用金造。
并沿冊寶法物等,并乞令工部下文思院修制施行。
一、寶二鈕,乞以『光堯壽聖太上皇帝之寶』十字為文『壽聖太上皇後之寶』八字為文。
一、今來修制冊寶,及将來奉上之禮,事體至重。
依禮例,合差禮儀使一員,系差宰臣充。
并合差都大主管官一員,系差近上内侍官充。
朝廷取旨降敕,差官施行。
」诏并 從之。
九日,禮部、太常寺言:「奉聖旨,令文思院修制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後尊号冊寶,并沿冊寶法物等。
本院契勘自來即不曾經修制過尊号玉冊制度,乞下禮官讨論合修制玉寶範樣大小尺寸制度、沿冊寶法物下院,以憑遵守,修制施行。
奉旨,令禮部、太常寺疾速讨論,申尚書省。
禮部、太常寺今讨論下項:修制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尊号冊寶。
今檢準《國朝會要》奉上尊号冊寶制度禮例,冊用玉,簡長一尺二寸,闊一寸二分,(檢)[簡]數從字之多少。
聯以金繩,首尾結帶。
前後四枚,二枚刻龍镂金,若捧護之狀。
藉以錦褥,覆以紅羅泥金夾帊。
冊匣長廣取容冊,塗以朱漆,金裝隐起突龍鳳,金、分錔。
匣上又以紅羅繡盤龍蹙金帊覆之,承以金裝長竿,金龍首,金魚鈎。
藉匣以錦被席褥,鈕紅絲為縧以萦匣。
冊案塗朱漆,覆之紅羅銷金衣。
寶用玉,篆文,廣四寸九分,厚二寸二分。
填以金盤龍鈕,系以暈錦大绶、赤小绶,連玉環。
玉檢高七寸,廣二寸四分,皆飾以金,裡以紅錦,加紅羅泥金夾帕,納于小盝。
盝以金裝,内設金、暈錦褥,飾以雜色玻璃、碧钿石、珊瑚、金精石、瑪瑙。
又盝二重,皆裝以金,覆以紅羅繡帊,載以腰輿、行馬,并飾以金。
又有香爐、寶子、香匙、灰匙、火、燭台、燭刀,皆以金為之。
以上冊寶并沿冊寶法物制度,乞令工部下文思院參照修制施行。
一、修制壽聖太上皇後尊号冊寶。
乞令工部下文 思院,參照昨紹興十三年奉上慈甯殿冊寶修制過冊寶并沿冊寶法物制度,修制施行。
」诏依。
幹道七年正月,加上尊号冊寶制度,亦如此制。
十一日,工部言:「将作監文思院申,會(道)[到]太常寺檢照《國朝會要》奉上尊号玉寶例,廣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填以金盤龍鈕,系用皇佑中黍尺。
今蒙降下玉二塊,以黍尺打量,其大塊可以修制。
」有旨令文思院依樣疾速制造。
孝宗幹道六年十一月十九日有旨,玉寶、玉環、玉牌各一件,令工部下文思院修制施行。
二十四日,工部據右朝奉大夫、提轄(文)[行]在文思院朱周卿等申:「契勘本院(修)修製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壽聖太上皇後尊號冊寶等法物,照得紹興三十二年奉上光堯壽聖太上皇帝玉寶一鈕,其寶用篆丈,廣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盤龍鈕,並用皇祐中法尺量度修製。
本院今将降下玉寶材璞一件用黍尺量度,得度分寸應得禮文此句疑有脫誤。
,可以修制。
其寶厚八分半,比禮文少厚三分五厘。
所有鈕合依盤龍,今來降下玉寶材璞,其鈕系(璃)[螭]龍。
鈕高二寸四分五厘,厚一寸一分五厘,竅透闊一寸,難以依昨來禮文修制盤龍,止堪改作蹲坐龍鈕,是緻未敢興工修制。
乞下太常寺參詳指定,以憑遵守,修制施行。
所是今來修制上件冊寶并沿寶法物,其應合用工物,亦乞參照紹興三十二年已修制過冊寶并沿寶法物體例,支破施行。
」并從之。
續太〔常〕寺申:「今先 次将降下玉材鈕範樣徑寸,就行改造蹲坐龍鈕草樣,伏乞詳酌降下,以憑修制施行。
」及玉寶樣此句疑有脫誤。
,有旨依樣制造,仍限半月畢工。
二十九日,左中大夫、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梁克家進呈篆到光堯壽聖憲天體道太上皇帝、壽聖明慈太上皇後尊号寶樣,诏依。
十二月二日,禮部太常寺言:「勘會已降指揮,大禮慶成,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壽聖太上皇後加上尊号。
今先次讨論,條具到申請事件:一、寶二鈕,一鈕欲以『光堯壽聖憲天體道太上皇帝之寶』一十四字為文,一鈕欲以『壽聖明慈太上皇後之寶』十字為文。
依禮例,候書篆冊寶文官書篆寶文畢,令文思院修制訖,本院計會入内内侍省所差内侍進請禦書(乞)[訖],卻降付本院修制。
候修制畢,自文思院援衛冊寶赴大慶殿安設。
系發冊寶前一日,所有殿上合設幄次,乞令都大主管所行下儀鸾司排辦施行。
仍乞将射殿作大慶殿。
一、加上尊号冊寶行禮日辰,欲乞令工部責限文思院約度修制冊寶畢工期日,申太常寺,關太史局選定,報禮部、太常寺,申取朝廷指揮施行。
」诏并依。
淳熙十六年八月九日,禮部太常寺言:「将來正月一日恭上壽聖皇太後、至尊壽皇聖帝、(聖)[壽]成皇後尊号寶文。
壽聖皇太後金寶一鈕,乞以『壽聖皇太後之寶』七字為文;至尊壽皇聖帝金寶一鈕,乞以『至尊壽皇聖帝之寶』八字為文,壽成皇後金寶一鈕,乞以『壽成皇後之寶』六字為 文。
」從之。
篆寶文知樞密院事王蔺、同知樞密院事葛邲。
寶廣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填以金盤龍鈕。
光宗紹熙二年九月二十七日,诏:「高宗皇帝徽号寶文,以『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之寶』二十二字為文。
篆寶文參知政事胡晉臣。
寶用玉,廣四寸二分,厚一寸三分,坐龍鈕。
系以暈錦大绶,連象牙環。
金鍍銀,棱牌,裹以紅羅夾帊,納于小盝。
以金鍍銀裝,内設朱漆、暈錦褥。
又盝二重,皆以朱漆,覆以紅羅夾帊,并以腰舁。
四年九月二十九日,禮部、太常寺言:「将來壽聖皇太後加上尊号金寶一鈕,乞以『壽聖隆佑備福皇太後〔之〕寶』十一字為文。
」從之。
篆寶文參知政事陳骙。
紹興七年二月十二日此條當移至高宗紹興三十二年七月一日條前,下條當移至其後。
,禮部、太常寺言:「勘會今來道君皇帝、甯德皇後升遐,依故事合修制玉寶,合用玉二塊,各方二寸五分,并鈕通約高三寸三分。
」詳冊字。
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禮部言:「太常寺申,勘會今來追冊皇後谥号,已降下本寺,除已申請修制谥号冊寶外,内寶文乞以『安穆皇後之寶』六字為文。
」诏從之。
甯宗嘉定十三年九月六日,中奉大夫、試戶部尚書兼詳定敕令官、兼權吏部尚書薛極言:「奉旨差篆景獻太子谥寶文官,臣今恭依聖旨,篆到寶樣,連粘在前。
」诏令所屬依樣制造。
徽宗大觀元年十一月二日以下徽宗朝文當移至仁宗天聖元年九月二十二日條後。
,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