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一九

關燈
試知舉官親戚舉人。

     五年八月三日,命監察禦史包拯、集賢校理張郯、何中立考試開封府舉人,監察禦史孫抗、集賢校理彭乘、天章閣侍講趙師民、館閣校勘範鎮考試國子監舉人,殿中侍禦史梅摯、集賢校理楊儀考試廳舉人。

     六年正月十四日,以翰林學士孫抃等權知貢舉,侍禦史仲簡、三司度支判官周陵封印卷首,王疇、葛闳、邵必、曾公定曾公定:疑為「曾公亮」之誤。

    參《宋史》卷三一二《曾公亮傳》。

    本頁「四年八月五日」條同。

    、王安石、王淑、蔡振、沈康充點檢試卷官,韋堯輔、孟開、張師顔、許遵、甯轲充諸科考試官。

     二十二日,命祠部員外郎錢象先、秘閣校理李惇裕考試知舉官親戚舉人。

     七年八月十一日,命集賢校理掌禹錫、直集賢院修起居注李絢、直集賢院韓绛、集賢校理吳充同考試開封府舉人,殿中侍禦史何郯、尚書屯田員外郎王疇、秘閣校理楊石休楊石修:疑為「石揚休」之誤。

    參《宋史》卷二九九《石揚休傳》。

    本頁「四年八月五日」條同。

    、集賢院王珪同考試國子監舉人,集賢校理孫錫、秘閣校理李大臨同考試廳舉人。

    錫、大臨坐奏名舉人詩有落韻者,降諸州監當。

     皇佑元年正月十二日,以翰林學士趙概等權知貢舉,侍禦史李兌、直史館張旨封印卷首,範鎮、司馬光、解賓王、蔡杭、江中孚、陳洙、張刍充點檢試卷官,陳中立、畢田、侯僅、黃從政、趙如昌、任顯忠、王維熙、江援充諸科考試官。

     二十三日,命集賢校理李昭遘、監察禦史陳升之考試知貢舉官親戚舉人。

     四年八月(五) 五日,命監察禦史吳秘、集賢校理馮浩、曾公定、館閣校勘邵亢考試開封府舉人,監察禦史梁舊、集賢校理趙宗古、賈黯、謝仲弓考試國子監舉人,集賢校理司馬光、範鎮、江休複考〔試〕廳舉人。

     五年正月十二日,以翰林學士王拱辰等權知貢舉,起居舍人知谏院韓贽、直龍圖閣薛紳封印卷首,太常博士黃洎、秘書丞宋敏修、大理評事韓維、國子監直講裴煜、編修唐書官呂夏卿充點檢試卷官,天章閣侍講盧世宗、屯田員外郎王元亨、太常博士王維熙、國子博士王九思、大理寺丞傅亶充諸科(義)考試官。

     二十三日,命直史館唐詢、集賢校理孫錫考試知舉官親戚舉人。

     嘉佑元年七月十三日,命侍禦史範師道、直秘閣王疇、集賢校理胡俛、韓宗彥、王權、宋敏求考試開封府舉人,右司谏馬遵、集賢校理沈遘、秘閣校理李綖、史館檢讨韓維考試國子監舉人,集賢校理陸诜、群牧判官太常博士王安石考試廳舉人。

     二年正月五日,以翰林學士歐陽修等權知貢舉,天章閣侍講盧士宗、集賢校理張師中封印卷首,館閣校勘張洞、王獵充覆考官,梅堯臣、張子諒、張唐民、董缶、吳秉、鮮于侁充點檢試卷,張師顔、劉坦、李昌言、孫固、崔台符充諸科考試官。

     十五日,命直集賢院祖無擇、集賢校理錢公輔考試知貢舉官親戚舉人。

     三年八月十二日,命侍禦史朱處約、太常博士秘閣校理陳襄、 集賢校理錢公輔、史館檢讨韓維考試開封府舉人,集賢校理江休複、沈遘、邵亢、秘閣校理李綖考試國子監舉人,秘閣校理吳及、集賢校理滕甫考試廳舉人。

     四年正月十一日,以翰林學士胡宿等權知貢舉,國子監直講吳申、牟景先、秘書丞齊恽、大理寺丞王廣淵充點檢試卷官,集賢校理司馬光、鄭獬考試知舉官親戚舉人。

     五年八月六日,命右司谏趙抃、直集賢院王安石、鄭獬、集賢校理滕甫考試開封府舉人,殿中侍禦史陳洙、直秘閣司馬光、秘閣校理李大臨、集賢校理楊繪考試國子監舉人,左正言王陶、秘閣校理裴煜考試廳舉人。

     六年正月八日,以翰林學士王珪等權知貢舉,殿中侍禦史呂誨、太常博士齊恽封印卷首。

     十四日,命秘閣校理陳襄、集賢校理蘇頌考試知舉官親戚舉人。

     七年正月八日,命侍禦史韓缜、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鄭獬、集賢校理邵亢、楊繪、陸經考試開封府舉人,侍禦史陳經、秘閣校理李綖、雍子方、館閣校勘鄭穆、孫洙考試國子監舉人,左正言王陶、集賢校理同修起居注錢公輔考試廳舉人。

     八年正月七日,以翰林學士範鎮等權知貢舉,權三司鹽鐵判官楚建中、監察禦史傅堯俞貢院封印卷首。

     二十一日,命集賢校理王權、陳繹考試知舉官親戚舉人。

     英宗治平元年七月十七日,命殿中侍禦史趙鼎、集賢校理王權、李綖、張 洞、館閣校勘孫洙考試開封府舉人,直集賢院韓維、秘閣校理文同、錢藻、編校史館書籍孫覺考試國子監舉人,監察禦史林大年、秘閣校理陳襄考試廳舉人。

     二年正月九日,以翰林學士馮京等權知貢舉,龔鼎臣封印卷首,劉攽、顧臨、黃履、王存、王觌充點檢試卷官,張師顔、傅卞、蔡冠卿、孫固、朱公綽、王廣廉充諸科考試官,集賢校理宋敏求、滕甫考試知舉官親戚舉人。

     三年八月七日,命監察禦史蔣之奇、秘閣校理陳襄、窦卞、曾鞏、國子監直講劉攽考試開封府舉人,修起居注滕甫、直集賢院章衡、集賢校理鄭穆考試國子監舉人,殿中侍禦史吳申、集賢校理孫覺考試廳舉人。

    以上《國朝會要》。

     治平四年正月二十五日,神宗即位,未改元。

    以龍圖閣直學士司馬光等權知貢舉,都官郎中郭灏、屯田郎中趙衆監貢院門,屯田郎中範道卿、監察禦史裡行劉庠封彌,永興軍掌書記呂惠卿、三司檢法官李常、編校昭文館書籍沈括、編校秘閣書籍顧臨、高密、廣平西院小學教授黃履點檢試卷,權發遣大理少卿大理寺詳斷官孟開、審刑院詳議官呂孝廉諸科出義,大理寺檢法官陳确、大理寺詳斷官李逵、刑部詳覆官胡援、開封府法曹參軍靳绶、司農寺主簿姚舜諧考試,國子監直講黎錞、楚王宮教授張參、韓王宮教授李實覆考,集賢校理孫洙、陳繹考試知舉官親戚舉人。

     熙甯二年 八月十四日,以秘閣校理同修起居注陳襄、集賢校理王權、秘閣校理王介、安焘、李常、館閣校勘劉攽考試開封府舉人,虞部郎中陳撚監門,監察禦史裡行張戬、直史館蘇轼、集賢校理王汾、胡宗愈、館閣校勘顧臨考試國子監舉人,比部郎中張吉監門,集賢校理王益柔、秘閣校理錢藻考試廳舉人,都官員外郎許懋監門。

     三年正月九日,以翰林學士承旨王珪等權知貢舉,虞部郎中盧盛、職方員外郎徐九思監貢院門,監察禦史裡行張戬、禦史台推直官張景真封彌,秘書郎李清臣、著作佐郎鄧(閏)[潤]甫鄧潤甫:原作「鄧閏甫」,據《宋史》卷三四三《鄧潤甫傳》改。

    、館閣編校林(布)[希]、西京留守推官蘇轍、國子監直講王汝翼、張巨、崇文院校書邢恕、館閣校勘蒲宗孟點檢試卷,審刑院詳議官王彭、朱太簡、韓晉卿、刑部詳覆官胡援諸科出義,刑部檢法官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