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一二
關燈
小
中
大
唐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破吐谷渾露布》。
考正民入上等,嘉言、惠直入中等 。
诏正民與改合入官,除秘書省正字;嘉言、惠直合依格循一資,與書局差遣。
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科迪功郎新河中府河東縣主簿崔嗣道、奉議郎前高郵軍軍學教授宇文彬、從事郎前越州會稽縣丞張守,題曰《觀文殿學士中太一宮使兼侍讀授應道軍節度使上清寶箓宮使制》、《漢神魚舞河頌》、《代雲南節度使大理國王謝賜曆日表》、《唐史館記》。
考嗣道入上等,彬、守入次等,依格循資推恩。
宣和元年三月,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科朝奉郎海州州學教授陸韶之、從事郎新冀州州學教授王俊、迪功郎新泗州司士曹事李長民,題曰《彰化軍節度使熙州路經略安撫使授檢校少保雄武軍節度使制》、《漢三雍頌》、《新修龍德太一宮記》、《唐太衍曆序》。
考入次等。
诏依格與循兩資減年外,(诏)[韶]之除書局官,王俊除博士,李長民除宗學博士。
(三)[二]年三月三年:當為「二年」之誤。
據《宋史》卷四二二《劉才邵傳》,劉才邵于宣和二年中宏詞科。
,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科從事郎前鄂州州學教授範同、通仕郎劉才邵、從政郎歐陽,題曰《資政殿大學士提舉上清寶箓宮兼神霄玉清萬壽宮副使兼侍讀授寶甯軍節度兼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制》、《漢宣室箴》、《代公相以下謝賜禦制宣德樓上梁文表》、《唐開元禮序》。
考入次等,各依格循資推恩。
三年四月二十一日,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科承議郎、新詳定一司令所删定官李公彥,題曰《保和殿大學士提舉上 清寶箓宮兼侍讀授威德軍節度使加食邑實封制》、《漢開耕籍田頌》、《代夏國謝賜禦制聖濟經表》、《唐花萼相輝樓記》。
考入次等。
诏依格推恩外,特除秘書省正字,候有阙差。
四年三月,三省言:試詞學兼茂科文林郎建州州學教授曾益柔,題曰《誡谕百官遵守熙豐法度》、《漢甘露降未央宮頌》、《代宰臣謝賜禦制賦同大成殿詩表》、《唐群書四錄序》。
考入次等,依格循資。
五年三月,三省言:試詞學兼茂科迪功郎前密州州學教授秦桧,題曰《代宰臣以下賀日有五色雲表》、《唐擒颉利露布》、《新修東都志序》、《漢楚龍淵記》。
考入次等,依格循資。
七月二十七日,守尚書職方員外郎陳磷奏:「紹聖初,哲宗皇帝嘗患學者專經,不複留意文詞,故設宏詞科,來天下異能之士。
大觀中,以其所立格法未至詳盡,改為詞學兼茂科。
然設科既久,來者寖少,歲一試之,有司取必以備數,則不無幸中,而朝廷所以待遇亦輕矣。
今來既罷每歲春試上舍,欲乞應詞學兼茂科許于省試院附試。
」從之。
六年三月,貢院言:試詞學兼茂科迪功郎何掄、奉試郎袁植,題曰《資政殿學士特進授檢教少傅鎮潼軍節度使河北雲中府路經略安撫使加食邑實封制》、《漢單于朝甘泉宮頌》、《代燕山府路進士謝賜及第表》、《大唐雅樂記》。
考掄入上等,植入次等,依格推恩。
以上《續國朝會要》。
《國朝會要》無此門。
光堯皇帝建炎二年七月,禮部言: 試詞學兼茂科朝奉郎袁正功,題曰《誡谕将士協心戰守》、《唐八坊記》、《代宰臣以下謝宣召赴經筵聽講表》、《漢定着三十五家兵法序》。
考入次等,循一資,比類施行。
紹興三年七月六日,都司言:「工部侍郎李擢奏乞今紹聖宏詞與大觀詞學兼茂兩科别立一科事,看詳紹聖法以宏詞為名,大觀後以詞學兼茂為名,今欲以博學宏詞科為名,以制诰、诏書、表、露布、檄、箴、銘、記、贊、〔頌〕頌:原為空格。
天頭原批雲:「渭清按,空白是『頌』字,見《宋史選舉志》。
」今據補。
、序一十二件為題。
古今雜出六題,分為三場,每場一古一今。
願試人先投所業三卷,朝廷降付學士院考其能者召試。
依宣和六年指揮,以三年一次,附省試院試,不用從臣薦舉。
應命官不以有無出身,除歸明流外進納人及犯贓罪人外,并許應诏。
命官非見任外官,許徑赴禮部自陳。
若見在任,經所屬投所業,應格召試,然後(雜)[離]任。
每次所取不得過五人。
若人材有餘,臨時取旨,具合格等第字号,同(直)[真]卷繳納中書省看詳。
内制诏書依例宰執進呈,推恩則例比舊制更加優異。
以三等取人,試入上等有出身人轉一官,選人與改官,無出身人賜進士及第,并免召試除館職;中等有出身人減三年磨勘,與堂除差遣,無出身人賜進士出身,擇其尤召試館職;下等有出身人減二年磨勘,與堂除差遣一次,無出身人賜同進士出身,遇館職有阙,亦許審察召試。
」從之。
五年七月,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修職郎新詳定一司 令所删定官王璧、左迪功郎明州州學教授石延慶,題曰《觀文殿學士江南西路安撫大使授永興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都督川陝荊襄路軍馬事制》、《漢宣室箴》、《禦書無逸圖贊》、《唐折衡府記》、《統元曆序》、《唐天下兵馬大元帥克複京師露布》。
考入下等,各減二年磨勘。
八年六月一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新鄂州武昌縣尉詹叔羲、右迪功郎新平江府司法參軍陳肖、左迪功郎新饒州鄱陽縣東尉王大方,題曰《觀文殿學士提舉醴泉觀兼待讀授護國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江淮荊襄路宣撫大使制》、《漢輔渠銘》、《慰谕川陝诏》、《漢城長安記》、《代宰臣以下賀收複京西路表》、《唐會要序》。
叔羲考入中等,減三年磨勘,與堂除差遣;肖、大方下等,肖賜同進士出身,大方減二年磨勘。
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右承務郎新提轄行在雜買務雜賣場洪遵、賜同進士出身沈介、右從政郎新浙西提舉茶鹽司幹辦公事洪适,題曰《皇叔慶遠軍承宣使授昭化軍節度使封安定郡王同知大宗正事制》、《周成王搜岐陽頌》、《代樞密使謝賜玉帶表》、《漢五家要說章句序》、《克敵弓銘》、《唐勤政務本樓記》。
遵考入中等,賜進士出身;介、适下等,介減二年磨勘,适賜同進士出身。
十五年三月,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右從政郎新建州政和縣令湯思退、右朝奉郎太 府寺主簿王曮、右承務郎新兩浙路轉運司幹〔辦〕公事洪邁,題曰《少保鎮南軍節度使充兩浙東路安撫大使兼知紹興軍府事授少傅鎮南靜江軍節度使充江南東路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事兼營田大使行宮留守加食邑食寔封制》、《唐凝晖閣渾天儀記》、《代守臣謝賜禦書周易尚書表》、《漢麟趾褭贊》、《明道籍田頌》、《漢中和樂職宣布詩序》。
考入中、下等,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十八年三月,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新常州武進縣尉周麟之、左從政郎新婺州州學教授(李)[季]南壽,題曰《保信軍承宣使提舉萬壽觀授甯遠軍節度使充萬壽觀使進封加食邑食寔封制》、《黃帝景锺銘》、《兵部侍郎除寶文閣直學士樞密都承旨诰》、《漢上林清台箴》、《紹興新修太學記》、《唐通典序》。
并考入下等,各減二年磨勘。
二十一年四月九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監潭州南嶽廟莫沖、左迪功郎臨安府錢塘縣主簿葉謙亨,題曰《安遠軍節度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禦前諸軍都統制授太尉殿前副都指揮使制》、《漢石渠議奏序》、《代守臣進瑞麥芝草五色雀圖表》、《漢瑄玉銘》、《皇佑紫宸殿大安樂頌》、《唐慶善宮記》。
并考入下等,各減二年磨勘。
二十四年二月十二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從事郎平江府錄事參軍莫濟、左迪功郎監潭州南嶽廟王端,題曰《端明殿學士知洪州軍州事 江南西路安撫使授保甯軍節度使知福州軍州事福建路安撫使加食邑寔封制》、《漢靈台十二門詩序》、《代守臣賀慶雲瑞粟野蠶成繭表》、《漢寶鼎神策頌》、《鹹平龍圖閣五經圖記》、《漢芝草銘》。
并考入下等,各減二年磨勘,與堂除差遣一次。
二十七年二月九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周必大,題曰《檢校少保甯國軍節度使提舉佑神觀使授檢校少傅武昌軍節度使知荊南府荊湖北路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進封加食邑制》、《漢白虎議奏序》、《代交趾進馴象表》、《漢紫壇頌》、《繡衣鹵簿記》、《漢廟鼎銘》。
考入下等,減二年磨勘。
三十年二月七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衢州西安縣主簿唐仲友,題曰《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華容軍承宣使充階成西和鳳州安撫使兼知成州授武泰軍節度使侍衛親軍步軍都虞(侯)[候]充京西路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兼營田使兼知襄陽府制》、《少氏官名記》、《代提舉國史進哲宗皇帝徽宗皇帝寶訓表》、《漢考工令箴》、《寶奎殿太宗皇帝禦書贊》、《唐文思博要序》。
考入下等,減二年磨勘。
以上《中興會要》。
壽皇聖帝隆興元年四月十五日,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诰洪遵、兵部侍郎周葵、中書舍人張震言:「昨知貢舉,切見宏詞卷仁義張字号所撰《講武頌》及露布等文字,冠絕一場,偶表制中有疵,因不敢開拆。
系左迪功郎前舒州懷甯縣尉陳自修,學問 文詞委皆贍拔,望稍進以職。
」诏吏部注近阙教官。
五月一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右迪功郎新嚴州桐廬縣尉主管學事呂祖謙考入下等,上所試文六篇。
《皇兄保大軍節度使檢校少保河陽三城節度使權主奉吳王祭祀進封加食邑寔封制》、《周師氏箴》、《代提舉編類聖政所進建炎紹興诏旨表》、《漢輿地圖序》、《太祖皇帝開便殿頌》、《晉征虜将軍征讨大都督破(符)[苻]堅露布》。
诏減二年磨勘,堂除差遣。
祖謙既中選,賜同進士出身,相繼放進士榜,又登上第,故有是命。
幹道二年二月十三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右迪功郎新紹興府新昌縣尉魯可宗,考入下等,上所試文六篇。
《定江軍節度使提舉佑神觀特授檢校少保崇信軍節度使知廬州軍州事淮南西路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兼營田使加食邑寔封制》、《舜韶頌》、《代常德府謝賜府額表》、《漢武功爵記》、《迩英延義二合記注序》、《漢玉銘》。
诏減二年磨勘,堂除差遣。
五年二月六日,诏:「考校博學宏詞,如更有文理優長,許通取二名。
」八年同此制。
四月九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新筠州州學教授姜(觊)[凱]、左從政郎新廣德軍軍學教授許蒼舒,考入下等,上所試文各六篇。
題曰《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武信軍承宣使利州西路駐劄禦前諸軍統制特授武當軍節度使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主管殿前司公事進封加食邑寔封 制》、《漢陸賈新語序》、《代講讀官謝賜尚書正義表》、《蜀諸葛亮八陣圖贊》、《武學箴》、《唐義倉記》。
诏各減二年磨勘,堂除差遣。
八年二月十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新建昌軍軍學教授傅伯壽、右迪功郎前臨安府富陽縣主簿湯邦彥,考入下等,上所試文各六篇。
題曰《觀文殿學士特進授少保醴泉觀使兼侍讀制》、《唐泾陽受回纥獻功頌》、《代文武百官為光堯
考正民入上等,嘉言、惠直入中等 。
诏正民與改合入官,除秘書省正字;嘉言、惠直合依格循一資,與書局差遣。
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科迪功郎新河中府河東縣主簿崔嗣道、奉議郎前高郵軍軍學教授宇文彬、從事郎前越州會稽縣丞張守,題曰《觀文殿學士中太一宮使兼侍讀授應道軍節度使上清寶箓宮使制》、《漢神魚舞河頌》、《代雲南節度使大理國王謝賜曆日表》、《唐史館記》。
考嗣道入上等,彬、守入次等,依格循資推恩。
宣和元年三月,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科朝奉郎海州州學教授陸韶之、從事郎新冀州州學教授王俊、迪功郎新泗州司士曹事李長民,題曰《彰化軍節度使熙州路經略安撫使授檢校少保雄武軍節度使制》、《漢三雍頌》、《新修龍德太一宮記》、《唐太衍曆序》。
考入次等。
诏依格與循兩資減年外,(诏)[韶]之除書局官,王俊除博士,李長民除宗學博士。
(三)[二]年三月三年:當為「二年」之誤。
據《宋史》卷四二二《劉才邵傳》,劉才邵于宣和二年中宏詞科。
,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科從事郎前鄂州州學教授範同、通仕郎劉才邵、從政郎歐陽,題曰《資政殿大學士提舉上清寶箓宮兼神霄玉清萬壽宮副使兼侍讀授寶甯軍節度兼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制》、《漢宣室箴》、《代公相以下謝賜禦制宣德樓上梁文表》、《唐開元禮序》。
考入次等,各依格循資推恩。
三年四月二十一日,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科承議郎、新詳定一司令所删定官李公彥,題曰《保和殿大學士提舉上 清寶箓宮兼侍讀授威德軍節度使加食邑實封制》、《漢開耕籍田頌》、《代夏國謝賜禦制聖濟經表》、《唐花萼相輝樓記》。
考入次等。
诏依格推恩外,特除秘書省正字,候有阙差。
四年三月,三省言:試詞學兼茂科文林郎建州州學教授曾益柔,題曰《誡谕百官遵守熙豐法度》、《漢甘露降未央宮頌》、《代宰臣謝賜禦制賦同大成殿詩表》、《唐群書四錄序》。
考入次等,依格循資。
五年三月,三省言:試詞學兼茂科迪功郎前密州州學教授秦桧,題曰《代宰臣以下賀日有五色雲表》、《唐擒颉利露布》、《新修東都志序》、《漢楚龍淵記》。
考入次等,依格循資。
七月二十七日,守尚書職方員外郎陳磷奏:「紹聖初,哲宗皇帝嘗患學者專經,不複留意文詞,故設宏詞科,來天下異能之士。
大觀中,以其所立格法未至詳盡,改為詞學兼茂科。
然設科既久,來者寖少,歲一試之,有司取必以備數,則不無幸中,而朝廷所以待遇亦輕矣。
今來既罷每歲春試上舍,欲乞應詞學兼茂科許于省試院附試。
」從之。
六年三月,貢院言:試詞學兼茂科迪功郎何掄、奉試郎袁植,題曰《資政殿學士特進授檢教少傅鎮潼軍節度使河北雲中府路經略安撫使加食邑實封制》、《漢單于朝甘泉宮頌》、《代燕山府路進士謝賜及第表》、《大唐雅樂記》。
考掄入上等,植入次等,依格推恩。
以上《續國朝會要》。
《國朝會要》無此門。
光堯皇帝建炎二年七月,禮部言: 試詞學兼茂科朝奉郎袁正功,題曰《誡谕将士協心戰守》、《唐八坊記》、《代宰臣以下謝宣召赴經筵聽講表》、《漢定着三十五家兵法序》。
考入次等,循一資,比類施行。
紹興三年七月六日,都司言:「工部侍郎李擢奏乞今紹聖宏詞與大觀詞學兼茂兩科别立一科事,看詳紹聖法以宏詞為名,大觀後以詞學兼茂為名,今欲以博學宏詞科為名,以制诰、诏書、表、露布、檄、箴、銘、記、贊、〔頌〕頌:原為空格。
天頭原批雲:「渭清按,空白是『頌』字,見《宋史選舉志》。
」今據補。
、序一十二件為題。
古今雜出六題,分為三場,每場一古一今。
願試人先投所業三卷,朝廷降付學士院考其能者召試。
依宣和六年指揮,以三年一次,附省試院試,不用從臣薦舉。
應命官不以有無出身,除歸明流外進納人及犯贓罪人外,并許應诏。
命官非見任外官,許徑赴禮部自陳。
若見在任,經所屬投所業,應格召試,然後(雜)[離]任。
每次所取不得過五人。
若人材有餘,臨時取旨,具合格等第字号,同(直)[真]卷繳納中書省看詳。
内制诏書依例宰執進呈,推恩則例比舊制更加優異。
以三等取人,試入上等有出身人轉一官,選人與改官,無出身人賜進士及第,并免召試除館職;中等有出身人減三年磨勘,與堂除差遣,無出身人賜進士出身,擇其尤召試館職;下等有出身人減二年磨勘,與堂除差遣一次,無出身人賜同進士出身,遇館職有阙,亦許審察召試。
」從之。
五年七月,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修職郎新詳定一司 令所删定官王璧、左迪功郎明州州學教授石延慶,題曰《觀文殿學士江南西路安撫大使授永興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都督川陝荊襄路軍馬事制》、《漢宣室箴》、《禦書無逸圖贊》、《唐折衡府記》、《統元曆序》、《唐天下兵馬大元帥克複京師露布》。
考入下等,各減二年磨勘。
八年六月一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新鄂州武昌縣尉詹叔羲、右迪功郎新平江府司法參軍陳肖、左迪功郎新饒州鄱陽縣東尉王大方,題曰《觀文殿學士提舉醴泉觀兼待讀授護國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江淮荊襄路宣撫大使制》、《漢輔渠銘》、《慰谕川陝诏》、《漢城長安記》、《代宰臣以下賀收複京西路表》、《唐會要序》。
叔羲考入中等,減三年磨勘,與堂除差遣;肖、大方下等,肖賜同進士出身,大方減二年磨勘。
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右承務郎新提轄行在雜買務雜賣場洪遵、賜同進士出身沈介、右從政郎新浙西提舉茶鹽司幹辦公事洪适,題曰《皇叔慶遠軍承宣使授昭化軍節度使封安定郡王同知大宗正事制》、《周成王搜岐陽頌》、《代樞密使謝賜玉帶表》、《漢五家要說章句序》、《克敵弓銘》、《唐勤政務本樓記》。
遵考入中等,賜進士出身;介、适下等,介減二年磨勘,适賜同進士出身。
十五年三月,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右從政郎新建州政和縣令湯思退、右朝奉郎太 府寺主簿王曮、右承務郎新兩浙路轉運司幹〔辦〕公事洪邁,題曰《少保鎮南軍節度使充兩浙東路安撫大使兼知紹興軍府事授少傅鎮南靜江軍節度使充江南東路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事兼營田大使行宮留守加食邑食寔封制》、《唐凝晖閣渾天儀記》、《代守臣謝賜禦書周易尚書表》、《漢麟趾褭贊》、《明道籍田頌》、《漢中和樂職宣布詩序》。
考入中、下等,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十八年三月,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新常州武進縣尉周麟之、左從政郎新婺州州學教授(李)[季]南壽,題曰《保信軍承宣使提舉萬壽觀授甯遠軍節度使充萬壽觀使進封加食邑食寔封制》、《黃帝景锺銘》、《兵部侍郎除寶文閣直學士樞密都承旨诰》、《漢上林清台箴》、《紹興新修太學記》、《唐通典序》。
并考入下等,各減二年磨勘。
二十一年四月九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監潭州南嶽廟莫沖、左迪功郎臨安府錢塘縣主簿葉謙亨,題曰《安遠軍節度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禦前諸軍都統制授太尉殿前副都指揮使制》、《漢石渠議奏序》、《代守臣進瑞麥芝草五色雀圖表》、《漢瑄玉銘》、《皇佑紫宸殿大安樂頌》、《唐慶善宮記》。
并考入下等,各減二年磨勘。
二十四年二月十二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從事郎平江府錄事參軍莫濟、左迪功郎監潭州南嶽廟王端,題曰《端明殿學士知洪州軍州事 江南西路安撫使授保甯軍節度使知福州軍州事福建路安撫使加食邑寔封制》、《漢靈台十二門詩序》、《代守臣賀慶雲瑞粟野蠶成繭表》、《漢寶鼎神策頌》、《鹹平龍圖閣五經圖記》、《漢芝草銘》。
并考入下等,各減二年磨勘,與堂除差遣一次。
二十七年二月九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周必大,題曰《檢校少保甯國軍節度使提舉佑神觀使授檢校少傅武昌軍節度使知荊南府荊湖北路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進封加食邑制》、《漢白虎議奏序》、《代交趾進馴象表》、《漢紫壇頌》、《繡衣鹵簿記》、《漢廟鼎銘》。
考入下等,減二年磨勘。
三十年二月七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衢州西安縣主簿唐仲友,題曰《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華容軍承宣使充階成西和鳳州安撫使兼知成州授武泰軍節度使侍衛親軍步軍都虞(侯)[候]充京西路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兼營田使兼知襄陽府制》、《少氏官名記》、《代提舉國史進哲宗皇帝徽宗皇帝寶訓表》、《漢考工令箴》、《寶奎殿太宗皇帝禦書贊》、《唐文思博要序》。
考入下等,減二年磨勘。
以上《中興會要》。
壽皇聖帝隆興元年四月十五日,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诰洪遵、兵部侍郎周葵、中書舍人張震言:「昨知貢舉,切見宏詞卷仁義張字号所撰《講武頌》及露布等文字,冠絕一場,偶表制中有疵,因不敢開拆。
系左迪功郎前舒州懷甯縣尉陳自修,學問 文詞委皆贍拔,望稍進以職。
」诏吏部注近阙教官。
五月一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右迪功郎新嚴州桐廬縣尉主管學事呂祖謙考入下等,上所試文六篇。
《皇兄保大軍節度使檢校少保河陽三城節度使權主奉吳王祭祀進封加食邑寔封制》、《周師氏箴》、《代提舉編類聖政所進建炎紹興诏旨表》、《漢輿地圖序》、《太祖皇帝開便殿頌》、《晉征虜将軍征讨大都督破(符)[苻]堅露布》。
诏減二年磨勘,堂除差遣。
祖謙既中選,賜同進士出身,相繼放進士榜,又登上第,故有是命。
幹道二年二月十三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右迪功郎新紹興府新昌縣尉魯可宗,考入下等,上所試文六篇。
《定江軍節度使提舉佑神觀特授檢校少保崇信軍節度使知廬州軍州事淮南西路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兼營田使加食邑寔封制》、《舜韶頌》、《代常德府謝賜府額表》、《漢武功爵記》、《迩英延義二合記注序》、《漢玉銘》。
诏減二年磨勘,堂除差遣。
五年二月六日,诏:「考校博學宏詞,如更有文理優長,許通取二名。
」八年同此制。
四月九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新筠州州學教授姜(觊)[凱]、左從政郎新廣德軍軍學教授許蒼舒,考入下等,上所試文各六篇。
題曰《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武信軍承宣使利州西路駐劄禦前諸軍統制特授武當軍節度使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主管殿前司公事進封加食邑寔封 制》、《漢陸賈新語序》、《代講讀官謝賜尚書正義表》、《蜀諸葛亮八陣圖贊》、《武學箴》、《唐義倉記》。
诏各減二年磨勘,堂除差遣。
八年二月十日,禮部貢院言:試博學宏詞科左迪功郎新建昌軍軍學教授傅伯壽、右迪功郎前臨安府富陽縣主簿湯邦彥,考入下等,上所試文各六篇。
題曰《觀文殿學士特進授少保醴泉觀使兼侍讀制》、《唐泾陽受回纥獻功頌》、《代文武百官為光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