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一二
關燈
小
中
大
制科宏詞科
真宗景德三年,龍圖閣待制陳彭年奏請條制貢部宏詞科采擇經術,許流内選應宏詞拔萃科明經人投狀自薦,策試經義,以勸學者。
哲宗紹聖元年罷制舉,懼無以收文學博異之士,于是置宏詞以繼賢良之選。
所試以章、表、露布、文書,用四六也;頌、銘、戒、論、序、記雜用古今體,不拘四六也。
許進士登科者就試,試以奏試上舍日附試,不立院也。
四題分二日,試者雖多,取毋過五人。
惟诏、诰、赦、不以為題,入制诰。
四題内二題以曆代史故事。
徐輯《大典》無卷數。
選舉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二宏詞 宏詞 哲宗紹聖元年五月四日,中書省言:「有唐随事設科,其名不一,故有詞藻宏麗、文章秀異之屬,皆以衆之所難勸率學者。
今來既複舊法,純用經術取士,其應用文詞,如诏诰、章表、箴銘、賦頌、赦、檄書、露布、誡谕之類,凡諸文體,施之于時,不可阙者。
在先朝亦嘗留意,未及設科,诏别立宏詞一科,每科場後許進士登科人經禮部投狀乞試,依試進士法,差官考校。
試诏诰或表章雜文共三篇。
應者雖多,所取不過十人。
中程者申三省看詳,仍分為兩等,上等循兩資,中等循一資,承務郎以上比類推恩。
詞格超異者臨時取旨。
」 《文獻通考》:紹聖元年罷制科。
自朝廷罷詩賦,廢明經,詞章記誦之學俱絕。
至是而制科又罷,無以兼收文學博異之士,乃置宏詞以繼賢良之科。
三省言:「唐世取人,随事設科,其名有詞藻宏麗、文章秀異之屬。
究其所試,皆異乎進士、明經。
今既複舊科,純用經術,諸如诏诰、表章、箴銘、賦頌、赦、檄書、露布、誡谕,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而不可阙,先朝已嘗留意,特科目未及試。
」 二年,诏立宏辭科,歲許進士登科者詣禮部請試。
若見守官,須受代乃得試。
率以春試上舍日附試,不自立院也。
差官鎖引,悉依進士。
惟诏诰、赦不以為題,所試者章表、露布、檄書用四六,頌、箴、銘、誡、谕、序、記用古今體,亦不拘四六。
考官 取四題,分二日試。
試者雖多,取毋過五人。
中程者上之三省,三省覆視,分上、中二等,推恩有差。
辭格超異者,恩命臨時取旨。
七月二十四日,诏:「宏詞今後每年許經禮部投狀,仍附春試,雖多,所取不得過五人。
」 九月三十日,禮部狀:「鼎州桃源知縣姚孳、汾州靈石縣令樓異乞就試宏詞科。
緣逐人系在見任,今欲乞依試學官法,在外見任人候得替許于禮部投狀就試。
」從之。
二年正月九日,禮部言:「宏詞除诏诰赦不試外,今拟立程試考校格。
一、試格十條:章表,依見行體式;賦如唐人《斬白蛇》、《幽蘭》、《渥窪馬賦》之類;頌如韓愈《元和聖德詩》、柳宗元《平淮夷雅》之類;箴如揚雄《官箴》、《九州島箴》之類;銘如柳宗元《塗山銘》、張孟楊《劍閣銘》之類;誡谕如近體誡谕風俗或百官之類;露布如唐人《破蕃賊露布》之類;檄書如司馬相如《喻蜀檄》之類;序如顔延之《王融曲水詩序》之類;記亦用四六。
以上考試官臨時取三題作一場試,其章表、頌、檄書、露布、誡谕、序、記,并限二百字以上成;箴、銘并限一百字以上成;賦八韻,限三百字以上。
一、考格五條:詞理俱優者為上等,詞理次優者為次等,詞理超異者取旨,上等循一資,承務郎,以下比類推恩。
」 二十八日,再立到考試格:「其近降試格更不施行,今修立九條:章表、露布、檄書,以上用四六;頌、箴、誡、谕、序、記,以上依古今體,亦許用四六。
考試官 臨時取四題,分作兩場引試,并限二百字以上,箴、銘限一百字以上成。
」從之。
二月六日,诏宏詞科别差考試官二員,候類省試畢日,就試院引試。
三月一日,臣寮言:「本朝自景佑初至今,凡六十餘年,惟熙甯六年、九年兩牓共百六十餘人系同學究出身。
乞比前後牓,同甲人改為左列。
先朝雖以此兩牓末甲名為學究,然其官名不分左右,所以不礙諸般差遣。
今既分為左右,雖欲應近日宏詞,不可得也。
六十年間,獨此兩牓,偶然一時,名為學究,遂爾終身不為清列,何相遠耶!當元豐間不礙差遣,猶之可也,今既動有拘礙,誠為未安。
」诏熙甯六年九月第五甲人許應宏詞科。
二十四日,三省言:試宏詞衡州司法參軍黃符、滁州司法參軍羅畸、開封縣主簿高茂華、真定府戶曹參軍趙鼎臣、瀛州防禦推官知鄂〔州〕崇陽縣事慕容彥達,題曰《欹器銘》、《誡谕三省樞密院修舉先朝政事》、《迩英閣無逸孝經圖後序》、《代嗣高麗國進貢表》。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三年三月,三省言:試宏詞開封府開封縣主簿詳定軍馬司例删定官林虡、宣德郎知嘉州峨眉縣劉弇、昭慶軍節度推官知舒州望江縣滕及,題曰《太史箴》、《代宰相以下謝賜重修都城記表》、《紹聖元會頌》、《誡谕士大夫敦尚名節》。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四年閏二月二十一日,貢院言:試宏詞新授陳州項城縣令吳茲、宣義郎周焘、新授杭州餘杭縣 尉王孝迪、瀛州防禦推官知潭州湘潭縣(丞)[事]方叔震,題曰《導洛通汴頌》、《誡谕學者詞尚體要》、《代宰臣謝實錄成賜宴表》、《籍田記》。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同日,别試所言試宏詞澶州司理參軍吳幵,題曰《北郊大禮慶成頌》、《元豐新修尚書省記》、《喻安西西城沿邊番部檄》、《誡谕轉對臣僚言事要切》。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元符元年四月,貢院言:試宏詞宣州泾縣主簿邱鄜、江甯府右司理參軍吉觀國、辰州司理參軍王天倪。
題曰《大河複東流頌》、《三朝寶訓序》、《代親王謝賜外第表》、《司文殿記》。
诏觀國為河中府教授,天倪為華州教授。
邱鄜差遣阙。
二年三月,三省言:試宏詞睦州司理參軍謝黼,題曰《代宰臣以下賀老人星見表》、《禦書孝經及千字文勒秘閣贊碑陰後序》、《诏賜宗室坐右銘記》、《分賜镂文紅管禦筆銘》。
考入次等,循一資。
三年徽宗即位未改元。
三月,三省言:試宏詞知河中府錄事參軍充兖州州學教授葛勝仲葛勝仲:原作「葛勝中,據《宋史》卷四四五《葛勝仲傳》改。
,題曰《瑞成殿芝草頌》、《代高麗王謝賜太平禦覽表》、《重摹太宗皇帝禦飛白玉堂記》、《谕清唐種落檄》。
考入次等,循一資。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三月,三省言:試宏詞新信陽軍司理參軍晁詠之、賜進士出身程量、新颍昌府戶曹參軍孫宗鑒,題曰《皇帝展事于郊邱頌》、《代皇子謝賜生日禮表》、《誡谕守令勸課農桑》、《宗子學記》。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崇甯元年三月,三省言:試宏詞定州司法參 軍王雲、同進士出身石忞、前衢州司理參軍謝潛,題曰《代宰臣重修神宗皇帝禦集表》、《玉罄銘》、《誡百官修舉職事》、《重修秘閣記》。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二年三月,貢院言:試宏詞儒林郎新耀州州學教授祝天輔、登州防禦推官知會州新會縣杜林,題曰《崇甯聖德頌》、《重修都亭驿記》、《代宰臣賀慶雲見表》、《占天萬年曆序》。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五年三月,貢院言:試宏詞前衢州司理參軍孫近、通仕郎新虔州贛縣令王劭,題曰《崇甯繼述聖政頌》、《代貢士辟廱謝賜宴并禦制詩表》、《新建殿中省記》、《誡谕諸路監司奉行诏令》。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登仕郎李子奇,大觀三年三月,貢院言:試宏詞将仕郎保安軍司理參軍樊察、通仕郎越州餘姚縣尉李題曰《誡谕學事司理行教法詢考行能》、《開封府賀獄空表》、《大慶殿受八寶頌》、《新建書學記》。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四年五月十六日,诏:「紹聖之初,嘗患士之學者不複留意文詞,故設宏詞科,歲一試之。
然立格法未至詳盡,不足以緻實學有文之士。
可改立詞學兼茂科,每歲附貢士院引試,聽有出身人不以京朝官、選人經禮部投狀就試。
歲中有取不得過三人,如無合格則阙之。
仍于舊試格内除去檄書,增入制诏,臨時取四題,分作兩場。
内二篇以曆代史故事借拟為題,餘以本朝故事或時事。
其合格人分兩等考定,申三省看詳,上等循兩資,中等循一 資,京朝官比類推恩,仍并随資任。
内外差遣已系堂除人,優與升(搉)[擢]。
内文理超異者,取旨除館職。
所有試格,令禮部比拟立定,申尚書省取旨頒降。
仍自大觀五年春試為首。
宰臣執政官親屬不許與試。
拟立到程試考校格式,如紹聖二年正月宏詞之制。
」 政和元年二月二十三日,三省言:試詞學兼茂前郴州教授譚世績、儒林郎蔡經國、通仕郎俞授能,題曰《雄武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授侍中制》、《夏禹九鼎銘》、《代宰臣以下謝賜禦制冬祀慶成詩表》、《唐集賢殿書院記》。
考世績、經國入上等。
诏:「詞學兼茂科尤宜加意獎進教育,以資潤色王猷之英材。
今後可歲中所取不得過五人,餘依舊制。
今來考校中格人,屬辭清勁,文理典贍,宜與升等收錄,以為詞學該博者之勸。
可特依下項:世績與改合入官,仍除館職;經國與改合入官,仍堂除差遣;授能與循兩資,仍堂除差遣。
」 二年四月十二日,貢院言:試詞學兼茂文林郎滕康、盧益、李熙靖、奉議郎薛倉舒、通仕郎曹輔,題曰《保大軍節度使授檢校司徒保平軍節度使制》、《漢六輔渠記》、《代宰臣以下賀野蠶生繭表》、《漢宣德殿馬式銘》。
考康等五人合格。
奉禦寶批:「試卷已經省覽,文詞優裕,考按合格,可依格推恩。
仍更量加甄擢,以勸來者。
」康為秘書省正字,益試辟廱博士,熙靖試太學正,蒼舒為太仆寺丞,輔充詳定令所删定官。
三年三月,貢士舉院 言:試詞學兼茂文林郎隆德府司兵曹事孫傅,題曰《資政殿學士授奉甯軍節度使制》、《堯大章頌》、《新修六典序》、《唐修文館記》。
考入合格,循一資。
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将仕郎孫觌、通仕郎王志古、滕庚,題曰《鎮洮軍節度使除太尉制》、《黃帝封泰山頌》、《代高麗王謝宴樂表》、《唐學士院記》。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诏依格推恩外,觌除秘書省正字,志古充國朝會要所檢閱文字,庚充詳定九域圖志所編修官。
五年三月,貢院言:試詞學兼茂科儒林郎胡交修、将仕郎李木、張忞,題曰《鎮海軍節度使檢校少保開府儀同三司授檢校少傅加食邑食實封制》、《漢祀雍獲一角獸頌》、《代公相以下謝賜禦筆書夏祭神應記表》、《唐洛陽宮記》。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六年二月二十九日,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科宣義郎曹中、宣教郎艾晟、王谌,題曰《平川軍節度使授開府儀同三司制》、《漢函德殿金芝頌》、《代公相以下謝宣诏赴穆清殿賜宴表》、《唐大微宮記》。
考中入上等,晟、谌入次等。
诏餘依格推恩外,中除秘書省正字,晟除寺監丞,谌與書局差遣。
七年三月十六日,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科迪功郎李正民、薛嘉言、文林郎宋惠直,題曰《觀文殿學士中太一宮使授右弼制》、《漢骐麟閣名臣圖記圖象》、《徽猷閣奉安隆鼐頌》、《
哲宗紹聖元年罷制舉,懼無以收文學博異之士,于是置宏詞以繼賢良之選。
所試以章、表、露布、文書,用四六也;頌、銘、戒、論、序、記雜用古今體,不拘四六也。
許進士登科者就試,試以奏試上舍日附試,不立院也。
四題分二日,試者雖多,取毋過五人。
惟诏、诰、赦、不以為題,入制诰。
四題内二題以曆代史故事。
徐輯《大典》無卷數。
選舉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二宏詞 宏詞 哲宗紹聖元年五月四日,中書省言:「有唐随事設科,其名不一,故有詞藻宏麗、文章秀異之屬,皆以衆之所難勸率學者。
今來既複舊法,純用經術取士,其應用文詞,如诏诰、章表、箴銘、賦頌、赦、檄書、露布、誡谕之類,凡諸文體,施之于時,不可阙者。
在先朝亦嘗留意,未及設科,诏别立宏詞一科,每科場後許進士登科人經禮部投狀乞試,依試進士法,差官考校。
試诏诰或表章雜文共三篇。
應者雖多,所取不過十人。
中程者申三省看詳,仍分為兩等,上等循兩資,中等循一資,承務郎以上比類推恩。
詞格超異者臨時取旨。
」 《文獻通考》:紹聖元年罷制科。
自朝廷罷詩賦,廢明經,詞章記誦之學俱絕。
至是而制科又罷,無以兼收文學博異之士,乃置宏詞以繼賢良之科。
三省言:「唐世取人,随事設科,其名有詞藻宏麗、文章秀異之屬。
究其所試,皆異乎進士、明經。
今既複舊科,純用經術,諸如诏诰、表章、箴銘、賦頌、赦、檄書、露布、誡谕,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而不可阙,先朝已嘗留意,特科目未及試。
」 二年,诏立宏辭科,歲許進士登科者詣禮部請試。
若見守官,須受代乃得試。
率以春試上舍日附試,不自立院也。
差官鎖引,悉依進士。
惟诏诰、赦不以為題,所試者章表、露布、檄書用四六,頌、箴、銘、誡、谕、序、記用古今體,亦不拘四六。
考官 取四題,分二日試。
試者雖多,取毋過五人。
中程者上之三省,三省覆視,分上、中二等,推恩有差。
辭格超異者,恩命臨時取旨。
七月二十四日,诏:「宏詞今後每年許經禮部投狀,仍附春試,雖多,所取不得過五人。
」 九月三十日,禮部狀:「鼎州桃源知縣姚孳、汾州靈石縣令樓異乞就試宏詞科。
緣逐人系在見任,今欲乞依試學官法,在外見任人候得替許于禮部投狀就試。
」從之。
二年正月九日,禮部言:「宏詞除诏诰赦不試外,今拟立程試考校格。
一、試格十條:章表,依見行體式;賦如唐人《斬白蛇》、《幽蘭》、《渥窪馬賦》之類;頌如韓愈《元和聖德詩》、柳宗元《平淮夷雅》之類;箴如揚雄《官箴》、《九州島箴》之類;銘如柳宗元《塗山銘》、張孟楊《劍閣銘》之類;誡谕如近體誡谕風俗或百官之類;露布如唐人《破蕃賊露布》之類;檄書如司馬相如《喻蜀檄》之類;序如顔延之《王融曲水詩序》之類;記亦用四六。
以上考試官臨時取三題作一場試,其章表、頌、檄書、露布、誡谕、序、記,并限二百字以上成;箴、銘并限一百字以上成;賦八韻,限三百字以上。
一、考格五條:詞理俱優者為上等,詞理次優者為次等,詞理超異者取旨,上等循一資,承務郎,以下比類推恩。
」 二十八日,再立到考試格:「其近降試格更不施行,今修立九條:章表、露布、檄書,以上用四六;頌、箴、誡、谕、序、記,以上依古今體,亦許用四六。
考試官 臨時取四題,分作兩場引試,并限二百字以上,箴、銘限一百字以上成。
」從之。
二月六日,诏宏詞科别差考試官二員,候類省試畢日,就試院引試。
三月一日,臣寮言:「本朝自景佑初至今,凡六十餘年,惟熙甯六年、九年兩牓共百六十餘人系同學究出身。
乞比前後牓,同甲人改為左列。
先朝雖以此兩牓末甲名為學究,然其官名不分左右,所以不礙諸般差遣。
今既分為左右,雖欲應近日宏詞,不可得也。
六十年間,獨此兩牓,偶然一時,名為學究,遂爾終身不為清列,何相遠耶!當元豐間不礙差遣,猶之可也,今既動有拘礙,誠為未安。
」诏熙甯六年九月第五甲人許應宏詞科。
二十四日,三省言:試宏詞衡州司法參軍黃符、滁州司法參軍羅畸、開封縣主簿高茂華、真定府戶曹參軍趙鼎臣、瀛州防禦推官知鄂〔州〕崇陽縣事慕容彥達,題曰《欹器銘》、《誡谕三省樞密院修舉先朝政事》、《迩英閣無逸孝經圖後序》、《代嗣高麗國進貢表》。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三年三月,三省言:試宏詞開封府開封縣主簿詳定軍馬司例删定官林虡、宣德郎知嘉州峨眉縣劉弇、昭慶軍節度推官知舒州望江縣滕及,題曰《太史箴》、《代宰相以下謝賜重修都城記表》、《紹聖元會頌》、《誡谕士大夫敦尚名節》。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四年閏二月二十一日,貢院言:試宏詞新授陳州項城縣令吳茲、宣義郎周焘、新授杭州餘杭縣 尉王孝迪、瀛州防禦推官知潭州湘潭縣(丞)[事]方叔震,題曰《導洛通汴頌》、《誡谕學者詞尚體要》、《代宰臣謝實錄成賜宴表》、《籍田記》。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同日,别試所言試宏詞澶州司理參軍吳幵,題曰《北郊大禮慶成頌》、《元豐新修尚書省記》、《喻安西西城沿邊番部檄》、《誡谕轉對臣僚言事要切》。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元符元年四月,貢院言:試宏詞宣州泾縣主簿邱鄜、江甯府右司理參軍吉觀國、辰州司理參軍王天倪。
題曰《大河複東流頌》、《三朝寶訓序》、《代親王謝賜外第表》、《司文殿記》。
诏觀國為河中府教授,天倪為華州教授。
邱鄜差遣阙。
二年三月,三省言:試宏詞睦州司理參軍謝黼,題曰《代宰臣以下賀老人星見表》、《禦書孝經及千字文勒秘閣贊碑陰後序》、《诏賜宗室坐右銘記》、《分賜镂文紅管禦筆銘》。
考入次等,循一資。
三年徽宗即位未改元。
三月,三省言:試宏詞知河中府錄事參軍充兖州州學教授葛勝仲葛勝仲:原作「葛勝中,據《宋史》卷四四五《葛勝仲傳》改。
,題曰《瑞成殿芝草頌》、《代高麗王謝賜太平禦覽表》、《重摹太宗皇帝禦飛白玉堂記》、《谕清唐種落檄》。
考入次等,循一資。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三月,三省言:試宏詞新信陽軍司理參軍晁詠之、賜進士出身程量、新颍昌府戶曹參軍孫宗鑒,題曰《皇帝展事于郊邱頌》、《代皇子謝賜生日禮表》、《誡谕守令勸課農桑》、《宗子學記》。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崇甯元年三月,三省言:試宏詞定州司法參 軍王雲、同進士出身石忞、前衢州司理參軍謝潛,題曰《代宰臣重修神宗皇帝禦集表》、《玉罄銘》、《誡百官修舉職事》、《重修秘閣記》。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二年三月,貢院言:試宏詞儒林郎新耀州州學教授祝天輔、登州防禦推官知會州新會縣杜林,題曰《崇甯聖德頌》、《重修都亭驿記》、《代宰臣賀慶雲見表》、《占天萬年曆序》。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五年三月,貢院言:試宏詞前衢州司理參軍孫近、通仕郎新虔州贛縣令王劭,題曰《崇甯繼述聖政頌》、《代貢士辟廱謝賜宴并禦制詩表》、《新建殿中省記》、《誡谕諸路監司奉行诏令》。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登仕郎李子奇,大觀三年三月,貢院言:試宏詞将仕郎保安軍司理參軍樊察、通仕郎越州餘姚縣尉李題曰《誡谕學事司理行教法詢考行能》、《開封府賀獄空表》、《大慶殿受八寶頌》、《新建書學記》。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四年五月十六日,诏:「紹聖之初,嘗患士之學者不複留意文詞,故設宏詞科,歲一試之。
然立格法未至詳盡,不足以緻實學有文之士。
可改立詞學兼茂科,每歲附貢士院引試,聽有出身人不以京朝官、選人經禮部投狀就試。
歲中有取不得過三人,如無合格則阙之。
仍于舊試格内除去檄書,增入制诏,臨時取四題,分作兩場。
内二篇以曆代史故事借拟為題,餘以本朝故事或時事。
其合格人分兩等考定,申三省看詳,上等循兩資,中等循一 資,京朝官比類推恩,仍并随資任。
内外差遣已系堂除人,優與升(搉)[擢]。
内文理超異者,取旨除館職。
所有試格,令禮部比拟立定,申尚書省取旨頒降。
仍自大觀五年春試為首。
宰臣執政官親屬不許與試。
拟立到程試考校格式,如紹聖二年正月宏詞之制。
」 政和元年二月二十三日,三省言:試詞學兼茂前郴州教授譚世績、儒林郎蔡經國、通仕郎俞授能,題曰《雄武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授侍中制》、《夏禹九鼎銘》、《代宰臣以下謝賜禦制冬祀慶成詩表》、《唐集賢殿書院記》。
考世績、經國入上等。
诏:「詞學兼茂科尤宜加意獎進教育,以資潤色王猷之英材。
今後可歲中所取不得過五人,餘依舊制。
今來考校中格人,屬辭清勁,文理典贍,宜與升等收錄,以為詞學該博者之勸。
可特依下項:世績與改合入官,仍除館職;經國與改合入官,仍堂除差遣;授能與循兩資,仍堂除差遣。
」 二年四月十二日,貢院言:試詞學兼茂文林郎滕康、盧益、李熙靖、奉議郎薛倉舒、通仕郎曹輔,題曰《保大軍節度使授檢校司徒保平軍節度使制》、《漢六輔渠記》、《代宰臣以下賀野蠶生繭表》、《漢宣德殿馬式銘》。
考康等五人合格。
奉禦寶批:「試卷已經省覽,文詞優裕,考按合格,可依格推恩。
仍更量加甄擢,以勸來者。
」康為秘書省正字,益試辟廱博士,熙靖試太學正,蒼舒為太仆寺丞,輔充詳定令所删定官。
三年三月,貢士舉院 言:試詞學兼茂文林郎隆德府司兵曹事孫傅,題曰《資政殿學士授奉甯軍節度使制》、《堯大章頌》、《新修六典序》、《唐修文館記》。
考入合格,循一資。
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将仕郎孫觌、通仕郎王志古、滕庚,題曰《鎮洮軍節度使除太尉制》、《黃帝封泰山頌》、《代高麗王謝宴樂表》、《唐學士院記》。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诏依格推恩外,觌除秘書省正字,志古充國朝會要所檢閱文字,庚充詳定九域圖志所編修官。
五年三月,貢院言:試詞學兼茂科儒林郎胡交修、将仕郎李木、張忞,題曰《鎮海軍節度使檢校少保開府儀同三司授檢校少傅加食邑食實封制》、《漢祀雍獲一角獸頌》、《代公相以下謝賜禦筆書夏祭神應記表》、《唐洛陽宮記》。
考入次等,各循一資。
六年二月二十九日,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科宣義郎曹中、宣教郎艾晟、王谌,題曰《平川軍節度使授開府儀同三司制》、《漢函德殿金芝頌》、《代公相以下謝宣诏赴穆清殿賜宴表》、《唐大微宮記》。
考中入上等,晟、谌入次等。
诏餘依格推恩外,中除秘書省正字,晟除寺監丞,谌與書局差遣。
七年三月十六日,貢士舉院言:試詞學兼茂科迪功郎李正民、薛嘉言、文林郎宋惠直,題曰《觀文殿學士中太一宮使授右弼制》、《漢骐麟閣名臣圖記圖象》、《徽猷閣奉安隆鼐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