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二三
關燈
小
中
大
。
次引監察禦史、奉禮郎、太祝太社太官令升壇,各就位立定。
太官令就社壇正位酌尊所。
次引初獻詣社壇盥洗位,《正安》之樂作。
凡初獻升降行止,皆作《正安》之樂。
至洗位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壇)[笏],樂止。
又登歌樂作,詣太社神位前,南向立,樂止。
《嘉安》之樂作,搢笏,跪。
次引奉禮郎搢笏東向跪,執事者以玉币授奉禮郎,奉禮郎奉玉币授初獻,執笏興。
先詣後土勾龍氏神位前,南向立。
初獻受玉币奠訖,執笏俛伏,興,再拜,樂止。
次詣後土勾龍氏神位前,西向立,酌獻詣配位準此。
奠币如上儀。
奉禮郎先詣太稷神位前,東向立。
初獻将降壇,樂作,降階,樂止。
又登歌樂作,複位,樂止。
次詣社稷洗位,又升壇奉币,并如社壇之儀。
奉禮郎複位,初獻将降壇,樂作,降階,樂止。
又登歌樂作,複位,樂止。
進熟:祭日,有司帥進馔者詣廚,以匕升羊,載于一俎。
肩、臂、臑在上端,肫、胳在下端,正脊一、直脊一、橫脊一、長脅一、短脅一、代脅一,皆二骨,以并在中。
次升豕如羊,各載于一俎。
正、配位,羊、豕各一俎。
設于馔幔内,俟初獻既升奠玉币訖,入陳于酉階下,東向北上。
次引兵部、 工部郎中詣社壇酉階下,搢笏奉俎。
兵部奉羊,工部奉豕。
升壇,《豐安》之樂作,詣太社神位前,南向跪奠。
先薦羊,次薦豕,各執笏,俛伏,興。
有司設于豆右腸胃膚之前。
羊在左,豕在右。
次詣後土勾龍氏位,西向,奉俎如上儀。
樂止,俱降,複位。
次詣太稷壇,奉俎并如社壇之儀。
降,複位。
初奠俎訖,引太祝取菹擩于醢,祭于豆間三,又取黍、稷、肺,祭如初,俱藉以茅。
退,複位。
次引太祝詣太社神位前,西向立。
次引初獻再詣盥洗位,登歌樂作。
至洗位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爵授執事者,執笏升壇,樂止。
又登歌樂作,詣太社酌尊所東向立,樂止。
《嘉安》之樂作,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搢笏跪執爵,執尊者舉幂,太官令酌着尊之醴齊訖,先詣後土勾龍氏酌尊所南向立。
初獻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興,詣太社神位前南向立,搢笏跪。
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執爵祭酒,三祭于茅苴,奠爵執笏,俛伏興,少立,樂止。
次引太祝搢笏跪讀祝文,讀訖,執笏興。
先詣後土勾龍氏神位前,北向立,初獻再拜。
次詣後土勾龍氏,酌獻并如上儀。
太官令複詣稷壇正位酌尊所,太祝詣稷壇正位前立。
初獻将降壇,樂作,降階,樂止。
又登歌樂作,複位,樂止。
次詣稷洗位及升壇酌獻,并如社壇之儀。
太官令、太祝複位,初獻将降壇,樂作,降階,樂止。
又登歌樂作,複位,樂止。
次引亞獻詣盥洗位,南向立,搢笏盥 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執笏升壇,詣太社酌尊所,東向立。
登歌《文安》之樂作,執事者以爵受亞獻,亞獻搢笏跪執爵,執尊者舉幂,太官令酌壺尊之盎齊訖,先詣後土勾龍氏酌尊所南向立。
亞獻以爵授執事,執笏興,詣太社神位前南向立。
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執爵祭酒,三祭于茅苴,奠爵執笏,俛伏興,再拜。
次詣後土勾龍氏神位前,行禮并如上儀。
樂止,降,複位。
次詣太稷壇行禮,并如社壇之儀。
降,複位。
次引終獻詣洗及升壇行禮,并如亞獻之儀。
降,複位。
次引太祝徹笾、豆,笾、豆各一,少移于故處。
《娛安》之樂作。
卒徹,樂止。
次引太社令束茅訖,俱複位。
禮直官曰賜胙,贊者承傳曰賜胙,再拜,在位者皆再拜,送神《甯安》之樂作,一成止。
望瘗:初,《甯安》之樂畢,引三獻官、兵部工部郎中詣社壇望瘗位,樂作。
至位,樂止。
有司各詣神位,取币、祝版、馔物及牲之左髀、束茅置于瘗坎。
次引監察禦史、奉禮郎、太祝太社令詣望瘗位立定。
禮直官曰可瘗,寘土半坎。
次詣稷壇望瘗位,并如上儀。
次引初獻以下詣北神門外揖位立,禮直官贊禮畢,揖訖,退。
太官令帥其屬徹禮馔,監察禦史詣壇監視收徹訖,還齋所。
光祿卿以胙奉進,監察禦史就位展視,光祿卿望阙再拜,乃退。
社稷 【宋會要】 光宗紹熙三年八月十九日,監察禦史曾三複言:「竊見社稷壇壝草萊蕪沒,執事者不可升降,雖專設官,久失司存,不複振舉,甚非所以示尊奉之誠也。
乞下禮院讨論制度,委守官幫築壇壝,填疊級道,護以磚石,壇下地面悉以甃砌,以便行禮。
仍專責太社令每月躬親巡視。
」從之。
同日,又言:「州縣間社稷之位,士大夫不知先務,而昵于非祀,反以為迂緩不切,僅存故事而已。
乞行下應州縣社稷壇場,并加修葺,務在精嚴。
春秋祠祭,須長官躬親行事,必即壇壝之所,不許于他處就便行禮。
仍于壇側搭蓋屋宇,以備雨潦望祭。
守令到官之初,谒詣廟祀,首詣社稷之所。
凡有水旱,必先緻禱,使知崇本,無愧有邦。
」從之。
十年七月八日十年:按紹熙無十年,而本書記事大抵以嘉定為斷限,紹熙、嘉定間紀年達十年者唯有嘉定,故其上似應補「嘉定」二字。
,诏:「遇有水旱,令州縣先祈社稷。
」從臣僚請也。
禮宋會要輯稿禮二四明堂禦劄
次引監察禦史、奉禮郎、太祝太社太官令升壇,各就位立定。
太官令就社壇正位酌尊所。
次引初獻詣社壇盥洗位,《正安》之樂作。
凡初獻升降行止,皆作《正安》之樂。
至洗位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壇)[笏],樂止。
又登歌樂作,詣太社神位前,南向立,樂止。
《嘉安》之樂作,搢笏,跪。
次引奉禮郎搢笏東向跪,執事者以玉币授奉禮郎,奉禮郎奉玉币授初獻,執笏興。
先詣後土勾龍氏神位前,南向立。
初獻受玉币奠訖,執笏俛伏,興,再拜,樂止。
次詣後土勾龍氏神位前,西向立,酌獻詣配位準此。
奠币如上儀。
奉禮郎先詣太稷神位前,東向立。
初獻将降壇,樂作,降階,樂止。
又登歌樂作,複位,樂止。
次詣社稷洗位,又升壇奉币,并如社壇之儀。
奉禮郎複位,初獻将降壇,樂作,降階,樂止。
又登歌樂作,複位,樂止。
進熟:祭日,有司帥進馔者詣廚,以匕升羊,載于一俎。
肩、臂、臑在上端,肫、胳在下端,正脊一、直脊一、橫脊一、長脅一、短脅一、代脅一,皆二骨,以并在中。
次升豕如羊,各載于一俎。
正、配位,羊、豕各一俎。
設于馔幔内,俟初獻既升奠玉币訖,入陳于酉階下,東向北上。
次引兵部、 工部郎中詣社壇酉階下,搢笏奉俎。
兵部奉羊,工部奉豕。
升壇,《豐安》之樂作,詣太社神位前,南向跪奠。
先薦羊,次薦豕,各執笏,俛伏,興。
有司設于豆右腸胃膚之前。
羊在左,豕在右。
次詣後土勾龍氏位,西向,奉俎如上儀。
樂止,俱降,複位。
次詣太稷壇,奉俎并如社壇之儀。
降,複位。
初奠俎訖,引太祝取菹擩于醢,祭于豆間三,又取黍、稷、肺,祭如初,俱藉以茅。
退,複位。
次引太祝詣太社神位前,西向立。
次引初獻再詣盥洗位,登歌樂作。
至洗位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爵授執事者,執笏升壇,樂止。
又登歌樂作,詣太社酌尊所東向立,樂止。
《嘉安》之樂作,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搢笏跪執爵,執尊者舉幂,太官令酌着尊之醴齊訖,先詣後土勾龍氏酌尊所南向立。
初獻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興,詣太社神位前南向立,搢笏跪。
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執爵祭酒,三祭于茅苴,奠爵執笏,俛伏興,少立,樂止。
次引太祝搢笏跪讀祝文,讀訖,執笏興。
先詣後土勾龍氏神位前,北向立,初獻再拜。
次詣後土勾龍氏,酌獻并如上儀。
太官令複詣稷壇正位酌尊所,太祝詣稷壇正位前立。
初獻将降壇,樂作,降階,樂止。
又登歌樂作,複位,樂止。
次詣稷洗位及升壇酌獻,并如社壇之儀。
太官令、太祝複位,初獻将降壇,樂作,降階,樂止。
又登歌樂作,複位,樂止。
次引亞獻詣盥洗位,南向立,搢笏盥 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執笏升壇,詣太社酌尊所,東向立。
登歌《文安》之樂作,執事者以爵受亞獻,亞獻搢笏跪執爵,執尊者舉幂,太官令酌壺尊之盎齊訖,先詣後土勾龍氏酌尊所南向立。
亞獻以爵授執事,執笏興,詣太社神位前南向立。
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執爵祭酒,三祭于茅苴,奠爵執笏,俛伏興,再拜。
次詣後土勾龍氏神位前,行禮并如上儀。
樂止,降,複位。
次詣太稷壇行禮,并如社壇之儀。
降,複位。
次引終獻詣洗及升壇行禮,并如亞獻之儀。
降,複位。
次引太祝徹笾、豆,笾、豆各一,少移于故處。
《娛安》之樂作。
卒徹,樂止。
次引太社令束茅訖,俱複位。
禮直官曰賜胙,贊者承傳曰賜胙,再拜,在位者皆再拜,送神《甯安》之樂作,一成止。
望瘗:初,《甯安》之樂畢,引三獻官、兵部工部郎中詣社壇望瘗位,樂作。
至位,樂止。
有司各詣神位,取币、祝版、馔物及牲之左髀、束茅置于瘗坎。
次引監察禦史、奉禮郎、太祝太社令詣望瘗位立定。
禮直官曰可瘗,寘土半坎。
次詣稷壇望瘗位,并如上儀。
次引初獻以下詣北神門外揖位立,禮直官贊禮畢,揖訖,退。
太官令帥其屬徹禮馔,監察禦史詣壇監視收徹訖,還齋所。
光祿卿以胙奉進,監察禦史就位展視,光祿卿望阙再拜,乃退。
社稷 【宋會要】 光宗紹熙三年八月十九日,監察禦史曾三複言:「竊見社稷壇壝草萊蕪沒,執事者不可升降,雖專設官,久失司存,不複振舉,甚非所以示尊奉之誠也。
乞下禮院讨論制度,委守官幫築壇壝,填疊級道,護以磚石,壇下地面悉以甃砌,以便行禮。
仍專責太社令每月躬親巡視。
」從之。
同日,又言:「州縣間社稷之位,士大夫不知先務,而昵于非祀,反以為迂緩不切,僅存故事而已。
乞行下應州縣社稷壇場,并加修葺,務在精嚴。
春秋祠祭,須長官躬親行事,必即壇壝之所,不許于他處就便行禮。
仍于壇側搭蓋屋宇,以備雨潦望祭。
守令到官之初,谒詣廟祀,首詣社稷之所。
凡有水旱,必先緻禱,使知崇本,無愧有邦。
」從之。
十年七月八日十年:按紹熙無十年,而本書記事大抵以嘉定為斷限,紹熙、嘉定間紀年達十年者唯有嘉定,故其上似應補「嘉定」二字。
,诏:「遇有水旱,令州縣先祈社稷。
」從臣僚請也。
禮宋會要輯稿禮二四明堂禦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