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二三
關燈
小
中
大
日,太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太常設神位席、太史設神位版于壇上,凡鋪神位版,皆太社令監視。
太常設祭器,凡設祭器,皆藉以席,笾、豆又加巾蓋,以俟告潔。
既畢權徹。
有司陳牲于北神門外,南向,祝史各位于牲後,太常設省牲位于牲南。
三獻官在東,西向〔北〕上;光祿卿、兵部工部郎中、 光祿丞、奉禮郎、太祝太社令太官令在西,東向,俱南上;凡設光祿丞以下位皆稍卻。
監察禦史位于光祿卿之南,東向。
少絕太常陳禮馔于北神門外道絕:此字疑誤。
,東南向,太常設省馔位版于禮馔之南。
三獻官在南,北向東上;監察禦史在東,西向;光祿卿、兵部工部郎中、光祿丞、奉禮郎、太祝太社太官令在西,東向南上。
太常設登歌之樂于社稷壇上,稍北,南向。
祭日醜前五刻,禮直官、贊者、諸司職掌各服其服,太常設神位席、太史設神位版于壇上。
太社位南方,北向,社壇設大稷位準此。
席以槁稭。
後土勾龍氏位于其西,東向,稷壇設後稷位準此。
席以莞。
太常陳玉币于神位之左,玉以兩圭有邸,盛以匣;配位不用玉。
币以黑,置諸篚。
将奉奠,以玉加币上,祝各于神位之右,置于坫次,設祭器實之。
每位各左十有二笾,為三行,以右為上。
第一行形鹽在前,魚鱐、糗餌、粉餈次之;第二行榛實在前,幹桃、幹撩、幹棗次之;第三行菱在前,芡、、鹿脯次之。
右十有二豆,為三行,以左為上。
第一行芹菹在前,筍菹、葵菹、菁菹次之。
第二行韭菹在前,酏食、魚醢、兔醢次之;第三行豚拍在前,鹿臡、醓醢、糁食次之。
俎二,一在笾前,實以羊腥七體,兩髀、兩脅并脊。
兩髀在兩端,兩肩、兩脅次之,脊在中。
一在豆前。
實以豕腥七體,其載如羊。
又俎四,在豆右,為二重,以南為上。
第一重:一實以羊腥腸胃肺,離肺一在上端,刌肺三次之,腸三、 胃三又次之;一實以豕腥膚九,橫載。
第二重:一實以羊熟腸胃肺,一實以豕熟膚,其載如腥。
皆羊在左,豕在右。
若配位即以西為上。
铏三,在笾、豆前。
實以羹,加芼滑。
盤一,在铏前。
實以毛血。
簠二、簋二,在笾豆外,簠在右。
簠實以稻、粱,粱在稻前;簋實以黍、稷,稷在黍前。
設着尊二,一實明水,一實醴齊,初獻酌之。
壺尊二,一實明水,一實盎齊,亞、終獻酌之。
皆有罍,加勺幂,為酌尊。
太尊二,一實泛齊,一實醴齊。
山尊二,一實盎齊,一實醍齊。
犧尊二,一實沈濟,一實事酒。
象尊二,一實旨酒,一實清酒。
皆有罍,加幂,設而不酌。
并在壇上,稍北,南向東上。
每位各有爵坫。
太常設燭于神位前,又設俎八于馔幔内,洗二于每壇酉階之西,北向。
盥洗在西,爵洗在東。
罍在洗東,加勺,篚在洗西,北肆,實以巾,若爵洗之篚,即又實以爵,加坫。
執罍篚者位于其後。
又設揖位于北神門外,如省牲之位。
唯不設光祿卿、丞位。
開瘗坎二,各于子階之北壬地,方深取足容物,南出陛。
設望瘗位于其南,如省馔之位。
唯不設光祿卿丞、太官令位。
設三獻官席位于社壇子階北墉下,稍西,南向西上;兵部、工部郎中席位于社壇子階北墉下,稍西,南向東上;監察禦史席位于(南)[兩]壇之間,奉禮郎、太祝太社太官令位于其後。
又設監察禦史位于社壇上樂虡南,在東,西向;奉禮郎、太祝太社令位在稷壇上樂虡之南,在西,東向南上;太官令位于酌尊所, 俱南向。
省牲器:前祭一日,行事、執事官集初獻齋所肄儀。
太祝習讀祝文、視玉币及神位版訖,禮直官、贊者分引行事、執事官詣北神門外省牲位凡初獻行事禮直官引,餘官皆贊者引。
立定,禮官贊揖。
次引監察禦史詣社壇,(外)[升]自酉階,凡行事、執事官升降皆自酉階。
視滌濯,執事者舉幂曰潔。
次詣稷壇,如上儀。
降,複位,禮直官稍前,曰告潔畢,請省牲。
太祝出班,巡牲一匝,(請)[詣]初獻前,南向,躬曰充。
退,複位。
光祿丞出班,巡牲一匝,詣初獻前,南向,躬曰绖。
退,複位。
禮直官贊省牲畢,請就省馔位。
揖訖,引行事、執事官各就位立定,禮直官贊揖。
所司省馔具畢,禮直官贊省馔畢,揖訖,俱還齋所。
光祿丞、太祝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令,次引監察禦史詣廚省镬,視祭器滌溉,乃還齋所。
未後一刻,太官令帥宰人以鸾刀割牲,祝史以盤取毛血,置于馔所,遂烹牲。
晡後,太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訖,還齋所。
奠玉币:祭日醜前五刻,行事春冬用醜時七刻,秋用醜時一刻。
太社令先入視,設神位版訖退。
次太官令、光祿丞帥其屬實馔具畢,光祿丞還齋所。
次引光祿卿入詣子階之北席位,南向立,贊者曰再拜,光祿卿再拜,升壇點視禮馔畢,退。
次引監察禦史升壇,點閱陳設,糾察不如儀者。
凡點視及點閱,皆先詣正位。
樂正帥登歌工人升酉階,各就位。
光祿卿還齋所,餘官各服祭服。
次引行事、執事官各就北(北) 神門外揖位立定,禮直官贊揖。
次引監察禦史、奉禮郎、太祝太社太官令就子階北席位,南向立。
次引三獻官、兵部工部郎中入就壇下席位,南向立。
禮直官稍前,贊有司謹具請行事,登歌作《甯安》之樂,八成止。
太常瘗血。
贊者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
太常設祭器,凡設祭器,皆藉以席,笾、豆又加巾蓋,以俟告潔。
既畢權徹。
有司陳牲于北神門外,南向,祝史各位于牲後,太常設省牲位于牲南。
三獻官在東,西向〔北〕上;光祿卿、兵部工部郎中、 光祿丞、奉禮郎、太祝太社令太官令在西,東向,俱南上;凡設光祿丞以下位皆稍卻。
監察禦史位于光祿卿之南,東向。
少絕太常陳禮馔于北神門外道絕:此字疑誤。
,東南向,太常設省馔位版于禮馔之南。
三獻官在南,北向東上;監察禦史在東,西向;光祿卿、兵部工部郎中、光祿丞、奉禮郎、太祝太社太官令在西,東向南上。
太常設登歌之樂于社稷壇上,稍北,南向。
祭日醜前五刻,禮直官、贊者、諸司職掌各服其服,太常設神位席、太史設神位版于壇上。
太社位南方,北向,社壇設大稷位準此。
席以槁稭。
後土勾龍氏位于其西,東向,稷壇設後稷位準此。
席以莞。
太常陳玉币于神位之左,玉以兩圭有邸,盛以匣;配位不用玉。
币以黑,置諸篚。
将奉奠,以玉加币上,祝各于神位之右,置于坫次,設祭器實之。
每位各左十有二笾,為三行,以右為上。
第一行形鹽在前,魚鱐、糗餌、粉餈次之;第二行榛實在前,幹桃、幹撩、幹棗次之;第三行菱在前,芡、、鹿脯次之。
右十有二豆,為三行,以左為上。
第一行芹菹在前,筍菹、葵菹、菁菹次之。
第二行韭菹在前,酏食、魚醢、兔醢次之;第三行豚拍在前,鹿臡、醓醢、糁食次之。
俎二,一在笾前,實以羊腥七體,兩髀、兩脅并脊。
兩髀在兩端,兩肩、兩脅次之,脊在中。
一在豆前。
實以豕腥七體,其載如羊。
又俎四,在豆右,為二重,以南為上。
第一重:一實以羊腥腸胃肺,離肺一在上端,刌肺三次之,腸三、 胃三又次之;一實以豕腥膚九,橫載。
第二重:一實以羊熟腸胃肺,一實以豕熟膚,其載如腥。
皆羊在左,豕在右。
若配位即以西為上。
铏三,在笾、豆前。
實以羹,加芼滑。
盤一,在铏前。
實以毛血。
簠二、簋二,在笾豆外,簠在右。
簠實以稻、粱,粱在稻前;簋實以黍、稷,稷在黍前。
設着尊二,一實明水,一實醴齊,初獻酌之。
壺尊二,一實明水,一實盎齊,亞、終獻酌之。
皆有罍,加勺幂,為酌尊。
太尊二,一實泛齊,一實醴齊。
山尊二,一實盎齊,一實醍齊。
犧尊二,一實沈濟,一實事酒。
象尊二,一實旨酒,一實清酒。
皆有罍,加幂,設而不酌。
并在壇上,稍北,南向東上。
每位各有爵坫。
太常設燭于神位前,又設俎八于馔幔内,洗二于每壇酉階之西,北向。
盥洗在西,爵洗在東。
罍在洗東,加勺,篚在洗西,北肆,實以巾,若爵洗之篚,即又實以爵,加坫。
執罍篚者位于其後。
又設揖位于北神門外,如省牲之位。
唯不設光祿卿、丞位。
開瘗坎二,各于子階之北壬地,方深取足容物,南出陛。
設望瘗位于其南,如省馔之位。
唯不設光祿卿丞、太官令位。
設三獻官席位于社壇子階北墉下,稍西,南向西上;兵部、工部郎中席位于社壇子階北墉下,稍西,南向東上;監察禦史席位于(南)[兩]壇之間,奉禮郎、太祝太社太官令位于其後。
又設監察禦史位于社壇上樂虡南,在東,西向;奉禮郎、太祝太社令位在稷壇上樂虡之南,在西,東向南上;太官令位于酌尊所, 俱南向。
省牲器:前祭一日,行事、執事官集初獻齋所肄儀。
太祝習讀祝文、視玉币及神位版訖,禮直官、贊者分引行事、執事官詣北神門外省牲位凡初獻行事禮直官引,餘官皆贊者引。
立定,禮官贊揖。
次引監察禦史詣社壇,(外)[升]自酉階,凡行事、執事官升降皆自酉階。
視滌濯,執事者舉幂曰潔。
次詣稷壇,如上儀。
降,複位,禮直官稍前,曰告潔畢,請省牲。
太祝出班,巡牲一匝,(請)[詣]初獻前,南向,躬曰充。
退,複位。
光祿丞出班,巡牲一匝,詣初獻前,南向,躬曰绖。
退,複位。
禮直官贊省牲畢,請就省馔位。
揖訖,引行事、執事官各就位立定,禮直官贊揖。
所司省馔具畢,禮直官贊省馔畢,揖訖,俱還齋所。
光祿丞、太祝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令,次引監察禦史詣廚省镬,視祭器滌溉,乃還齋所。
未後一刻,太官令帥宰人以鸾刀割牲,祝史以盤取毛血,置于馔所,遂烹牲。
晡後,太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訖,還齋所。
奠玉币:祭日醜前五刻,行事春冬用醜時七刻,秋用醜時一刻。
太社令先入視,設神位版訖退。
次太官令、光祿丞帥其屬實馔具畢,光祿丞還齋所。
次引光祿卿入詣子階之北席位,南向立,贊者曰再拜,光祿卿再拜,升壇點視禮馔畢,退。
次引監察禦史升壇,點閱陳設,糾察不如儀者。
凡點視及點閱,皆先詣正位。
樂正帥登歌工人升酉階,各就位。
光祿卿還齋所,餘官各服祭服。
次引行事、執事官各就北(北) 神門外揖位立定,禮直官贊揖。
次引監察禦史、奉禮郎、太祝太社太官令就子階北席位,南向立。
次引三獻官、兵部工部郎中入就壇下席位,南向立。
禮直官稍前,贊有司謹具請行事,登歌作《甯安》之樂,八成止。
太常瘗血。
贊者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