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顯德五年六月,廢為潘源縣,隸渭州。
〉 绛州。
〈梁開平四年四月,割隸晉州。
後唐同光二年六月,卻割屬河中府。
〉 慈州、隰州。
〈後唐同光二年六月,割隸晉州。
〉 儀州。
〈梁開平三年閏八月敕:“兖州管内已有沂州,其儀州改為遼州。
”晉天福五年三月,并沁州割隸潞州。
六年七月,并沁州卻隸太原。
〉 解州。
〈漢乾祐元年九月,升解縣為州,割河中府聞喜、安邑、解三縣為屬邑。
〉 河中府稷山縣。
〈後唐同光二年正月,割隸绛州。
〉 慈州仵城縣,呂香縣。
〈周顯德三年三月降。
〉 鎮州。
〈後唐同光元年四月,改為北京,至十一月,卻複為成德縣。
〉 幽州北平縣。
〈後唐長興三年八月,改為燕平縣。
〉 滄州長蘆縣,乾符縣,〈周顯德三年十月,并入清池縣。
〉無棣縣,〈周顯德五年,改為保順軍。
〉弓高縣。
〈周顯德六年二月,并入東光縣。
〉 博州武水縣。
〈周顯德三年十月,并入聊城縣。
〉 深州博野縣。
〈周顯德四年五月,割隸定州。
〉 澤州。
〈梁開平元年六月,割隸河陽,四年二月,卻隸潞州。
〉 德州。
〈晉天福五年十一月,移就長河縣為理所。
〉 泰州。
〈後唐天成三年三月,升奉化軍為泰州,以清苑縣為理所。
至晉開運二年九月,移就滿城縣。
至周廣順二年二月,廢州,其滿城縣割隸易州。
〉 雄州,霸州。
〈周顯德六年五月,以瓦橋關為雄州,割容城、歸義二縣隸之。
益津關為霸州,割文安、大城二縣隸之,地望并為中州,時初平關南故也。
〉 蜀州唐興縣。
〈梁開平二年八月,改為陶胡縣。
後唐同光元年十月,複為唐興縣。
〉 彭州唐昌縣〈梁開平二年八月,改為歸化縣。
後唐同光元年十月,複為唐昌縣。
〉 杭州臨安縣。
〈梁開平二年正月,改為安國縣。
〉 福州閩清縣。
〈梁乾化元年十月,移就梅溪場置。
〉 蘇州吳江縣。
〈梁開平三年閏八月,兩浙奏,于吳松江置縣。
〉 明州望海縣。
〈梁開平三年閏八月,兩浙奏置。
〉 處州松陽縣。
〈梁開平四年五月,改為長松縣。
〉 秀州。
〈晉天福三年十月,兩浙錢元瓘奏,以杭州嘉興縣置州。
〉 全州。
〈晉天福四年四月,湖南馬希範奏,以湘川縣置州,仍置清湘縣,并割灌陽縣隸之。
〉 壽州。
〈周顯德四年,移于穎州下蔡縣,仍以下蔡縣為倚郭,以舊壽為壽春縣。
〉盛唐縣〈梁開平二年八月,改為灊山縣。
後唐同光元年十月,複為盛唐。
〉 複州。
〈梁乾化二年十月,割隸荊南。
後唐天成二年五月,卻隸襄州。
天福五年
〉 绛州。
後唐同光二年六月,卻割屬河中府。
〉 慈州、隰州。
〉 儀州。
”晉天福五年三月,并沁州割隸潞州。
六年七月,并沁州卻隸太原。
〉 解州。
〉 河中府稷山縣。
〉 慈州仵城縣,呂香縣。
〉 鎮州。
〉 幽州北平縣。
〉 滄州長蘆縣,乾符縣,
〉無棣縣,
〉弓高縣。
〉 博州武水縣。
〉 深州博野縣。
〉 澤州。
〉 德州。
〉 泰州。
至晉開運二年九月,移就滿城縣。
至周廣順二年二月,廢州,其滿城縣割隸易州。
〉 雄州,霸州。
益津關為霸州,割文安、大城二縣隸之,地望并為中州,時初平關南故也。
〉 蜀州唐興縣。
後唐同光元年十月,複為唐興縣。
〉 彭州唐昌縣
後唐同光元年十月,複為唐昌縣。
〉 杭州臨安縣。
〉 福州閩清縣。
〉 蘇州吳江縣。
〉 明州望海縣。
〉 處州松陽縣。
〉 秀州。
〉 全州。
〉 壽州。
〉盛唐縣
後唐同光元年十月,複為盛唐。
〉 複州。
後唐天成二年五月,卻隸襄州。
天福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