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關燈
周廣順三年九月敕:“入厚載門内向東橫街東地房宇,宜令弘文館、集賢院于此分擘廨署。

    ” 漢乾祐二年十二月敕:“故荊南節度使、南平王高從誨,宜令太常定谥。

    ”〈故事:臣下請谥,故吏陳行狀,上考功,覆奏下,乃議谥。

    今降敕,新例也。

    〉 後唐同光二年四月,史館奏:“本朝舊制,中書并起居院諸司及諸道州府,合錄事件報館如右:時政記,〈中書門下錄送。

    〉起居注,〈左右起居郎錄送。

    〉兩省轉對、入閣待制、刑曹法官、文武兩班上封章者,〈各錄一本送館。

    〉天文祥變、占候征驗,〈司天台逐月錄報,并每月供送曆日一本,祥瑞禮部逐季錄報,并諸道合畫圖申送。

    〉藩客朝貢使至,〈鴻胪寺勘風俗、衣服、貢獻物色、道裡遠近,并具本國王名錄報。

    〉四夷入寇、來降,〈表狀中書錄報,露布兵部錄報,軍還時并主将姓名,具攻陷虜殺級數,并所因由錄報。

    〉變改音律及新造曲調,〈太常寺具錄所因,并樂詞牒報。

    〉法令變革、斷獄新議、赦書德音,〈刑部逐季具有無牒報。

    〉詳斷刑獄、昭雪冤濫,〈大理寺逐季牒報。

    〉州縣廢置、及孝子順孫、義夫節婦有旌表門闾者,〈戶部錄報。

    〉有水旱蟲蝗、雷風霜雹,〈亦戶部錄報。

    〉封建天下祠廟,叙封、進封邑号祠,〈司封錄報。

    〉京百長官、刺史以上除授,〈文官吏部錄報,武官兵部錄報。

    〉諸色宣敕,〈門下中書兩省逐月錄報。

    〉王公百官定谥,〈考功錄行狀并谥議,逐月具有無牒報。

    〉宗室任官課績,并公主出降儀制,〈宗正寺錄報。

    〉刺史、縣令有灼然政績者,〈本州官錄申奏,仍具牒報。

    〉應碩德殊能、高人逸士、久在山野、著述文章者,〈本州縣不以官秩,勘問的實申奏,仍具錄報。

    〉應中外官薨已請谥者。

    〈許本家各錄行狀一本申送。

    〉右乞宣下有司,條件施行。

    ”從之。

     長興三年二月,司天台奏:“奉中書門下牒,令逐年申送史館十一曜細行曆并周天行度、祥變等。

    當司舊例,祇依申星曜事件,不載占言。

    ”敕:“宜令司天台密奏留中外,其馀凡奏曆象、雲物、水旱等事,及諸州府或奏災祥,一一并申送史館。

    ” 晉天福六年二月敕:“有唐遠自高祖,下暨明宗,紀傳未分,書志鹹阙。

    今耳目相接,尚可詢求,若歲月寖深,何由尋訪?宜令戶部侍郎張昭、起居郎賈緯、秘書少監趙熙、吏部郎中鄭受益、左司員外郎李為先等修撰唐史。

    仍令宰臣趙瑩監修。

    ”其年四月,監修國史趙瑩奏:“奉敕同撰唐史起居郎賈緯丁憂,請以刑部侍郎呂琦、侍禦史尹拙同修。

    ”從之。

    尋改呂琦為戶部侍郎、尹拙為戶部員外郎,令與張昭等修唐史。

    其年四月,監修國史趙瑩奏: 自李朝喪亂,迨五十年,四海沸騰,兩都淪覆,今之書府,百無二三。

    臣等虔奉綸言,俾令撰述,褒貶或從于新意,纂修須按于舊章。

    既阙簡編,先虞漏略。

    今據史館所阙唐書實錄,請下敕命購求。

     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