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tyle="color:#996666">〈漢乾祐元年九月,其子尚書兵部員外郎盧瓊上章請谥,故下太常議谥曰文忠。
〉 武穆,故天策上将軍、湖南節度使馬殷。
武懿,贈尚書令、秦王高行周。
武安,贈太師康福。
忠敬,故秦王李茂貞,贈太傅馮行襲。
忠肅,贈太師王處存,贈太師張全義。
忠懿,故福建節度使、閩王王審知,贈太師安元信。
忠武,贈太師、晉國公霍彥威,故成德軍節度使馬全節。
忠正,贈中書令鄭仁誨。
忠惠,贈中書令劉詞。
恭靖,贈尚書左仆射崔協。
恭慧,贈中書令李從敏。
貞懿,贈尚書令羅紹威。
貞憲,贈左武衛上将軍張承業。
貞惠,贈太子少傅朱漢賓。
〈太常博士林弼議曰:“漢賓散己俸代逋欠,俾國家跻富庶,所莅之地,綽有政聲,知進退存亡之理,得善始令終之道。
謹按谥法:‘中道不撓,保節揚名曰貞。
愛民好學,寛裕慈仁曰惠。
’請谥曰貞惠。
”從之。
〉 成穆,贈侍中安審信。
漢乾祐二年十二月敕:“故荊南節度使、南平王高從誨,宜令太常定谥。
”〈故事:臣下請谥,故吏陳行狀,上考功,覆奏下,乃議谥。
今降敕,新例也。
〉 梁開平四年正月敕:“其逐日當中書舍人,及吏部兵部司敕、知印郎官、少府監及篆印文兼書寫告身人吏等,并宜輪次于中書側近止宿。
” 後唐天成四年五月四日,度支奏:“準敕,中書門下奏,朝臣時有乞假觐省者,欲量賜茶藥,奉敕宜依者。
切緣諸班官班省司,不見品秩高低,兼未則例,難議施行。
各令據官品等第指揮。
文班:左右常侍、谏議、給事、舍人、諸行尚書、太子賓客、諸寺太卿、國子監祭酒、詹事、左右丞、諸行侍郎,宜各賜蜀茶三斤。
起居、拾遺、補阙、侍禦史、殿中監察禦史、左右庶子、諸寺少卿、國子監司業、河南少尹、左右谕德、諸行郎中、員外郎、太常博士,宜各賜蜀茶二斤,蠟面茶二斤,草豆谷一百枝,肉豆谷五十枝,青木香一斤半。
國子博士、五經博士、兩縣令、著作郎、太常、宗正、殿中丞、諸局奉禦、大理正、太子中允、洗馬、左右贊善、太子中舍、司天五官正,宜各賜蜀茶二斤,蠟面茶一斤,草豆谷五十枝,肉豆谷五十枝,青木香一斤。
武班:左右金吾上将軍、左右諸衛上将軍,宜各賜蜀茶三斤,蠟面茶二斤,草豆谷一百枝,肉豆谷一百枝,青木香二斤。
左右諸衛大将軍、左右諸衛将軍,宜各賜蜀茶二斤,蠟面茶二斤,草豆谷一百枝,肉豆谷五十枝,青木香一斤半。
左右率府副率,宜各賜蜀茶二斤,蠟面茶一斤,草豆谷五十枝,肉豆谷五十枝,青木香一斤。
”奉敕:“今後或有臣僚請假觐省,其所賜藥,候辭朝之日,于閣門宣賜。
”至晉天福二年九月,度支奏:“朝臣請假觐省出入,皆有支賜茶藥,今緣諸庫無見在,伏乞權罷。
”從之。
至五年三月敕:“朝臣請假觐省出入,依天成四年敕支賜茶藥。
” 晉天福二年十一月,中書門下奏:“按六典,尚書吏部,凡職事官,應觐省及稱病不得過程,謂身有疾病滿百日,若所親疾病滿二百日,及當時解官,申省以聞。
其應侍人材用灼然,要藉驅使者,得帶官侍養。
又準雜令,諸外官授給裝束假,去所授官一千裡内者四十日,二千裡内者五十日,三千裡内者六十日,四千裡内者七十日,過四千裡八十日,并除程。
其假内欲赴任者聽之。
若有事須早還者,不用此令。
若京官身先在外者,裝束假減外官之半。
”敕:“準令、典處分。
” 後唐清泰三年三月,翰林學士和凝奏:“天下諸屯駐兵士,望令太醫署合傷寒、時氣、瘧痢等藥,量事給付本軍主掌,以給患病士卒之家。
百姓亦準醫疾令,和合藥物,拯救貧民。
兼請依本朝故事,諸道署置藥博士,令考尋醫方,合和藥物,以濟部人。
其禦制廣濟、廣利等方書,亦請翰林醫官重校,頒行天下。
”敕:“所奏醫博士,諸道合有軍醫,許及諸道補署,不在奏聞,馀依所奏。
”
〉 武穆,故天策上将軍、湖南節度使馬殷。
武懿,贈尚書令、秦王高行周。
武安,贈太師康福。
忠敬,故秦王李茂貞,贈太傅馮行襲。
忠肅,贈太師王處存,贈太師張全義。
忠懿,故福建節度使、閩王王審知,贈太師安元信。
忠武,贈太師、晉國公霍彥威,故成德軍節度使馬全節。
忠正,贈中書令鄭仁誨。
忠惠,贈中書令劉詞。
恭靖,贈尚書左仆射崔協。
恭慧,贈中書令李從敏。
貞懿,贈尚書令羅紹威。
貞憲,贈左武衛上将軍張承業。
貞惠,贈太子少傅朱漢賓。
謹按谥法:‘中道不撓,保節揚名曰貞。
愛民好學,寛裕慈仁曰惠。
’請谥曰貞惠。
”從之。
〉 成穆,贈侍中安審信。
漢乾祐二年十二月敕:“故荊南節度使、南平王高從誨,宜令太常定谥。
”
今降敕,新例也。
〉 梁開平四年正月敕:“其逐日當中書舍人,及吏部兵部司敕、知印郎官、少府監及篆印文兼書寫告身人吏等,并宜輪次于中書側近止宿。
” 後唐天成四年五月四日,度支奏:“準敕,中書門下奏,朝臣時有乞假觐省者,欲量賜茶藥,奉敕宜依者。
切緣諸班官班省司,不見品秩高低,兼未則例,難議施行。
各令據官品等第指揮。
文班:左右常侍、谏議、給事、舍人、諸行尚書、太子賓客、諸寺太卿、國子監祭酒、詹事、左右丞、諸行侍郎,宜各賜蜀茶三斤。
起居、拾遺、補阙、侍禦史、殿中監察禦史、左右庶子、諸寺少卿、國子監司業、河南少尹、左右谕德、諸行郎中、員外郎、太常博士,宜各賜蜀茶二斤,蠟面茶二斤,草豆谷一百枝,肉豆谷五十枝,青木香一斤半。
國子博士、五經博士、兩縣令、著作郎、太常、宗正、殿中丞、諸局奉禦、大理正、太子中允、洗馬、左右贊善、太子中舍、司天五官正,宜各賜蜀茶二斤,蠟面茶一斤,草豆谷五十枝,肉豆谷五十枝,青木香一斤。
武班:左右金吾上将軍、左右諸衛上将軍,宜各賜蜀茶三斤,蠟面茶二斤,草豆谷一百枝,肉豆谷一百枝,青木香二斤。
左右諸衛大将軍、左右諸衛将軍,宜各賜蜀茶二斤,蠟面茶二斤,草豆谷一百枝,肉豆谷五十枝,青木香一斤半。
左右率府副率,宜各賜蜀茶二斤,蠟面茶一斤,草豆谷五十枝,肉豆谷五十枝,青木香一斤。
”奉敕:“今後或有臣僚請假觐省,其所賜藥,候辭朝之日,于閣門宣賜。
”至晉天福二年九月,度支奏:“朝臣請假觐省出入,皆有支賜茶藥,今緣諸庫無見在,伏乞權罷。
”從之。
至五年三月敕:“朝臣請假觐省出入,依天成四年敕支賜茶藥。
” 晉天福二年十一月,中書門下奏:“按六典,尚書吏部,凡職事官,應觐省及稱病不得過程,謂身有疾病滿百日,若所親疾病滿二百日,及當時解官,申省以聞。
其應侍人材用灼然,要藉驅使者,得帶官侍養。
又準雜令,諸外官授給裝束假,去所授官一千裡内者四十日,二千裡内者五十日,三千裡内者六十日,四千裡内者七十日,過四千裡八十日,并除程。
其假内欲赴任者聽之。
若有事須早還者,不用此令。
若京官身先在外者,裝束假減外官之半。
”敕:“準令、典處分。
” 後唐清泰三年三月,翰林學士和凝奏:“天下諸屯駐兵士,望令太醫署合傷寒、時氣、瘧痢等藥,量事給付本軍主掌,以給患病士卒之家。
百姓亦準醫疾令,和合藥物,拯救貧民。
兼請依本朝故事,諸道署置藥博士,令考尋醫方,合和藥物,以濟部人。
其禦制廣濟、廣利等方書,亦請翰林醫官重校,頒行天下。
”敕:“所奏醫博士,諸道合有軍醫,許及諸道補署,不在奏聞,馀依所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