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關燈
官,及地方分所由節級自收捉到者,以本犯僧尼衣缽資财,充給優賞。

     一、應有僧尼、俗士,自前多有舍身燒臂鍊指、釘截手足、帶鈴燃燈、諸般毀壞肢體、戲弄道具符篆、左道妖惑之類,今後一切止絕。

    如有此色人,仰所在嚴斷,褫配邊遠,仍勒歸俗。

    其所犯罪重者,準格律處分。

    所有居停寺院知事僧尼、地方鎮廂職員所由,公然容縱者,重行科斷。

     一、應有懷才抱器,或武或文,寄迹空門,莫遂展志,其中有願出仕宦者,仰逐處長吏發遣赴阙;少壯骁勇之人,願在軍門者,亦仰申奏,必當量材錄用。

    若僧尼中有情願歸俗者,一切聽許,所在不得攪擾。

     梁開平元年五月六日敕:“廢雍州太清宮。

    改西都太微宮、亳州太清宮皆為觀,諸道州紫極宮并為老君廟。

    ” 後唐同光元年十月,西都太微宮、亳州太清宮、諸州紫極宮皆複本名。

     天成四年十二月敕:“尊崇聖祖,修飾道院,既複其名,固難無額。

    宜令所司依舊造上清宮牌額,兼京城内金真觀改為崇道宮,亦準上給換牌額。

    ”以上清宮久無牌額故也。

     後唐同光元年十二月,亳州太清宮奏,聖祖玄元皇帝殿枯桧再生枝葉。

    畫圖以進。

    〈按濑鄉記:唐高祖神堯皇帝武德二年,枯桧重華,至祿山僭号萎瘁。

    玄宗自蜀歸京,枝葉複盛。

    至是再生一枝,長二尺馀。

    〉 天成三年正月,中書門下奏:“準假甯令,玄元皇帝降聖節休假三日。

    據續會要:準會昌元年二月敕,休假一日。

    伏請準近敕。

    ”從之。

     清泰二年三月,兩街功德使奏:“每年誕聖節,諸道州府奏薦道士紫衣師号。

    今欲量立條式:經法科試義十道,講論科試經論,文章應制科試詩,表白科試聲喉,聲贊科試步虛三啟,焚修科試齋醮。

    ”從之。

     晉天福四年三月,遣中書使趙處玭以闆诏征少華山隐士鄭雲叟、玉笥山道士羅隐之為拾遺,不至。

    四月,以雲叟為右谏議大夫,隐之賜号希夷先生。

    雲叟稱疾不起,賜号逍遙先生,仍給緻仕宮俸祿。

     後唐天成三年六月敕:“金吾每奏‘左右廂内并平安’,有類藩方,宜改雲‘軍國内外并平安’。

    ” 周廣順二年十二月,禦史台奏:“唐景雲二年,改左右屯衛為威衛,唐高宗名治,改治書侍禦史為禦史中丞,諸州治中為司馬,蓋臣子避君父名也。

    請諸衛中書舊是屯衛者,複舊名。

    ”從之。

     梁開平元年四月,改左右長直為左右龍虎軍,左右内衙為左右羽林軍,左右堅銳、夾馬、突将為左右神武軍,左右親随軍将馬軍為左右龍骧軍。

    其年九月,置左右天興、左右廣勝軍,仍以親王為軍使。

     二年十月,置左右神捷軍。

    十二月,改左右天武為左右龍虎軍,左右龍虎為左右天武軍,左右天威為左右羽林軍,左右羽林為左右天威軍,左右英武為左右神武軍,左右神武為左右英武軍。

    〈前朝置龍虎六軍,謂之衛士。

    至是以天武、神武、英武等六軍,易其軍号而任勲舊焉。

    〉 後唐長興三年三月敕:“衛軍神威、雄威及魏府廣捷以下指揮,宜改為左右羽林,置四十指揮,每十指揮立為一軍,每一軍置都指揮使一人,兼分為左右廂。

    ” 應順元年三月,改左右羽林四十指揮為嚴衛左右軍,龍武、神武四十指揮為捧聖左右軍。

     清泰元年六月,改捧聖馬軍為彰聖左右軍,嚴衛步軍為甯衛左右軍。

     晉天福六年七月,改拱宸、威和内直軍并為興順。

    至八月,改奉德兩軍為護聖左右軍。

     周廣順元年四月,改侍衛馬軍曰龍捷左右軍,步軍曰虎捷左右軍。

    〈禦撰其名。

    〉 顯德元年十月,上謂侍臣曰:“侍衛兵士,累朝以來,老少相半,強懦不分,蓋徇人情,不能選練。

    今春朕在高平,與劉崇及蕃軍相遇,臨敵有指使不前者,苟非朕親當堅陣,幾至喪敗。

    況百戶農夫,未能贍一甲士,且兵在精不在衆,宜令一一點選,精銳者升在上軍,怯懦者任從安便。

    庶期可用,又不虛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