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996666">〈龍德三年十月辛未朔,日蝕。

    〉 後唐莊宗一。

    〈同光二年四月癸亥朔,司天奏:“日蝕在卯,主歲大旱。

    ”〉 明宗五。

    〈天成元年八月乙酉朔。

    二年八月乙卯朔。

    三年五月丁醜朔,其日陰雲不見,百官稱賀。

    長興元年六月癸己朔,其日陰冥不見,至夕大雨。

    二年十一月甲申朔,先是,司天奏:“計朔日合食二分,伏緣所食微少,太陽光影相铄,伏恐不辨虧缺,請其日不入閣,百官不守司。

    ”從之。

    〉 晉高祖四〈天福二年正月乙卯朔,先是,司天奏:“正月二日,太陽虧蝕,宜避正殿,開諸門,蓋藏兵器。

    ”是日太陽虧,十分内蝕三分,在尾宿十七度。

    日出東方,已帶蝕三分,漸生,至卯時複滿。

    三年正月戊申朔,司天先奏,其日日蝕,至日不蝕,内外稱賀。

    四年七月庚子朔,中書門下奏:“謹案舊禮,日有變,天子素服避殿,太史以所司救日于社,陳五兵、五鼓、五麾,東戟西矛,南弩北楯,中央置鼓,服從其位。

    百職廢務,素服守司,重列于廷,每等異位,向日而立,明複而止。

    今所司法物,鹹不能具,去歲正旦日蝕,惟謹藏兵仗,皇帝避正殿素服,百官守司,今且欲依舊禮施行。

    ”從之。

    七年四月甲寅朔,是日百官守司,太陽不食,上表稱賀。

    〉 少帝四。

    〈天福八年四月戊申朔。

    開運元年九月庚午朔。

    二年八月甲子朔。

    三年二月壬戌朔。

    〉 漢隐帝三。

    〈乾祐元年六月戊寅朔。

    二年六月癸酉朔。

    三年十一月甲子朔。

    〉 周太祖一。

    〈廣順二年四月丙戌朔。

    〉 梁太祖一。

    〈開平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夜,先是,司天奏:“是日月蝕,不宜用兵。

    ”時王景仁方總大軍北伐,追之不及,至五年正月二日,果為後唐莊宗大敗于柏鄉。

    〉 後唐莊宗二。

    〈同光三年五月戊申。

    其年九月甲辰。

    〉 明宗三。

    〈天成三年十二月乙卯。

    四年六月癸醜望。

    其年十二月庚戌。

    〉 晉高祖二。

    〈天福二年七月丙寅。

    五年十一月丁醜。

    〉 少帝二。

    〈開運元年三月戊子。

    其年六月丙戊。

    〉 漢高祖一。

    〈天福十二年十二月乙未。

    〉 周世宗二。

    〈顯德三年正月戊申。

    五年十一月辛未。

    〉 梁乾化二年四月甲戌夜,彗見于靈台之西。

    〈五月,以彗星谪見,降赦宥罪以答天譴。

    〉 後唐天成三年十月庚午夕,西南有孛,長丈馀,東南指,在牛宿五度,三夕不見。

     清泰三年九月己醜,彗出虛、危,長尺馀,形細微,經天壘、哭星。

    〈其年閏十一月,廢帝遇難于洛陽,晉高祖登位。

    〉 晉天福六年九月壬午,有彗星,長丈馀。

    〈其年十二月,安重榮建謀舉兵向阙,敗于宗城縣。

    〉 八年十月庚戌夜,有彗星見于東方,西指,尾長一丈,在角九度。

    〈其年十二月,青州楊光遠叛命。

    〉 周顯德三年正月壬戌夜,有星孛于參宿,其芒指于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