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内中有公事商量,即降宣頭付閣門開延英,閣門翻宣申中書,并榜正衙門。

    如中書有公事敷奏,即宰臣入榜子,奏請開延英。

    祇是宰臣赴對,閣門使奏“宰臣某已下延英候對”。

    宣徽使殿上宣“通”,次閣門使奏“中書門下到”。

    次宣徽使喚,次閣門使傳聲喚,次通事舍人引宰臣當殿立班,贊兩拜,搢笏舞蹈,又三拜,奏“聖躬萬福”,又兩拜。

    金口宣“上來”。

    又兩拜,通事舍人引上殿,至禦座前,又兩拜,問聖體。

    皇帝宣“安”。

    又兩拜,三呼“萬歲”,各分班案前立定。

    兩樞密使在禦榻兩面祇候,其馀臣僚并約近外次。

    奏事訖,宣“賜茶”。

    又兩拜,三呼“萬歲”,賜座吃茶。

    對訖,下殿兩拜,宣“賜酒食”。

    舞蹈謝恩訖。

    宣徽使喝“好去”,就中書吃食。

    延英畢,次兩省官轉對。

    閣門使當殿奏“某已下轉對”。

    宣徽使殿上宣“通”,次閣門使奏“某已下到”。

    次宣徽使喚,次閣門使傳聲喚,次通事舍人引當殿立定,贊兩拜,搢笏舞蹈,又三拜,奏“聖躬萬福”。

    又兩拜,殿下奏事訖,宣“賜酒食”。

    又兩拜,舞蹈謝恩。

    閣門使喝“好去”,南班揖殿出,于客省就食。

    次對官禦史中丞、三司使、京兆尹并各奏所司公事。

    次閣門使奏“某祗候次對”。

    宣徽使殿上宣“通”,次閣門使奏“某到”。

    次宣徽使喚,次閣門使傳聲喚,次通事舍人引當殿立定,贊兩拜,搢笏舞蹈,三呼“萬歲”,又三拜訖,奏“聖躬萬福”。

    又兩拜,奏所司公事,宣“賜酒食”。

    又兩拜,舞蹈謝訖,閣門使喝“好去”,南班揖殿出,于客省就食。

    合赴延英中謝官,文武兩班三品,及禦史中丞、左右丞、諸行侍郎、谏議、給事、中書舍人,并諸道節度觀察防禦團練使、刺使、兩縣令皆入謝,并通喚。

    文武四品以下,及諸道行軍司馬、節度副使、兩使判官、書記、支使、推巡令錄等,舊例并不對揚申謝,祇于正衙朝謝。

     梁貞明中,〈檢年月日不獲。

    〉中書門下奏:“文武常參官自今月日連三日常朝訖。

    先準宣旨,每三日後放一日朝參者。

    右臣等商量,望準進止放今月日朝參,以便宣行訖。

    ” 後唐同光元年十二月,中書門下奏:“每日常拜,百官皆拜,獨兩省官不拜。

    準本朝故事,朝退于廊下賜食,謂之‘廊餐’,百官遂有謝食拜,唯兩省官本省有廚,不赴廊餐,故不拜。

    伏自僖宗幸蜀回,以多事之後,遂廢廊餐,百官拜儀,至今未改,将五十載,禮恐難停,惟兩省官獨尚不拜。

    豈可終日趨朝,曾不一拜,獨于班列有所異同。

    若言官是近臣,于禮尤宜肅謹。

    起今後逐日常朝,宣‘不坐’,除職事官押班不拜外,其兩省官與東西班并齊拜。

    ”從之。

     天成元年五月十九日敕:“本朝舊日趨朝官置待漏院,候子城門開,便入立班。

    如遇不坐,前一日晩便宣‘來日兩衙不坐’。

    其日才明,閣門立班,便宣‘不坐’。

    百官各退歸司。

    近年以來,雖遇不坐正殿,或是延英對宰臣,或是内殿親決機務,所司不循舊制,往往及辰已之時,尚未放班,既日色已高,緻人心鹹倦。

    今後若遇不坐日,未禦内殿前,便令閣門使宣‘不坐’,放朝退班。

    ” 三年十二月,中書門下奏:“逐日常朝,宣‘奉敕不坐’,兩省官與東西兩班并拜,押班宰相不拜。

    或聞班行所論,承前日有廊餐,百官謝食,兩省即各有常廚,從來不拜。

    或雲‘侍臣不拜’。

    檢尋故實,不見明規,百寮拜為有廊餐,即承旨合宣‘有敕賜食’,供奉官不拜,亦恐非儀。

    且左右前後之臣,日面天顔,豈可不拜。

    臣等商量,今後朝臣,押班宰臣亦拜,通事舍人亦拜,閣門外放仗亦拜。

    ”從之。

     晉開運元年十一月,尚書吏部侍郎張昭遠奏:“文武常參官日于正衙立班,閣門使宣‘不坐’後,百僚俱拜。

    舊制惟押班宰相、押班禦史、通事舍人,各緣提舉贊揚,所以不随庶官俱拜。

    自唐天成末,議者不悉朝儀,遽違舊典,遂令押班之職,一例折腰,此則深忽禮文,殊乖故實。

    且宰臣居庶僚之首,禦史持百職之綱,嚴肅禁庭,糾繩班列,慮于拜揖之際,或爽進退之儀,于是凝立靜觀,檢其去就。

    若令旅拜旅揖,實恐非儀。

    況事要酌中,恭須近禮,人臣愛主,不在于斯。

    其通事舍人,職司贊導,比者兩班進退,皆相其儀,今則在文班、武班之前,居一品、二品之上,端笏齊拜,禮實未聞。

    其押班宰相、押樓禦史、通事舍人,并請依天成三年以前禮例施行。

    ”殿中侍禦史賈元圭奏:“除押樓禦史、通事舍人請依張昭遠奏,其宰臣押班,請依舊設拜。

    ”從之。

     後唐天成元年五月诏:“每月朔望日,賜百官廊下餐。

    ”〈唐室升平日,常參官每月朝退賜食,謂之“廊下餐”。

    自乾符亂離之後,祇遇月旦朔日入閣日賜。

    上初即位,命百官五日一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