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梁太祖長子友裕,郴王;〈開平三年十月追封。

    〉第二子友文,博王;〈開平元年五月九日冊封。

    〉第三子友圭,郢王;〈開平元年五月九日封,至乾化二年六月三日篡位,僞改鳳曆元年。

    二月十七日,京城軍亂,侍衛都将袁象先率兵入宮,友圭自殺。

    少帝即位,追削為庶人。

    〉第五子友璋,福王;〈開平元年五月九日封。

    〉第六子友雍,賀王;〈開平元年五月九日封。

    〉第七子友徽,建王;〈開平元年五月九日封。

    〉第八子友敬,康王。

    〈乾化三年三月十二日封。

    〉 後唐太祖第二子存美,邕王;第三子存霸,永王;第四子存禮,薛王;第五子存渥,申王;第六子存乂,睦王;第七子存确,通王;第八子存紀,雅王。

    〈并同光三年閏十二月封。

    〉 莊宗長子繼岌,魏王;〈同光元年四月,中書門下奏:“皇子準故事合帶宮使,請以繼岌為興聖宮使。

    ”從之。

    至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封為魏王。

    繼潼、繼蟾、繼嵩、繼峣皆皇子也,同光三年二月敕:“并可光祿大夫、檢校司徒。

    ”〉 明宗第二子從璟〈為元行欽所殺。

    天成三年六月追贈太保,未封王。

    〉第三子從榮,秦王;〈長興元年八月封,至四年十一月謀逆伏誅,追削為庶人。

    清泰元年十二月敕:“故庶人從榮,獲罪先帝,贻禍厥身,已曆歲時,未營窀兆,雖轸在原之念,宜從有國之規,且令中書門下商量葬禮。

    ”尋據太常禮院伏奏:“請準唐貞觀中庶人承乾流死黔州,仍葬以公禮。

    ”從之。

    〉第四子從璨〈為安重誨所陷,天成四年三月,責授房州司戶參軍,尋殺之。

    至長興四年七月,追贈太保,未封王。

    〉第五子從益,許王。

    〈長興四年五月封,至晉天福四年封郇國公,為二王後,奉唐帝祀。

    至開運三年,契丹犯京師,複封為許王,尋為番将蕭翰僞立為帝,知南朝軍國事。

    漢高祖入洛,遇害。

    〉 末帝長子重吉,〈為愍帝所害,未封王,清泰元年七月追冊為太尉,立廟于萊州。

    〉第二子重美,雍王。

    〈清泰三年正月封。

    〉 晉高祖長子重英,虢王;第二子重義,壽王;〈權洛京留守,為張從賓所害。

    〉第三子重允,剡王;第四子重信,沂王;〈權河南節度使,為張從賓所害。

    〉第五子重進,夔王;〈并天福七年四月追封。

    〉第六子重杲,陳王;〈天福七年五月追封。

    〉第七子重睿。

    〈許州節度使,未封王。

    〉 少帝長子延煦,〈遙領陝府節度使。

    〉第二子延寶。

    〈遙領曹州節度使,按實錄皆帝之從子,養為己子。

    〉 漢高祖長子承訓,魏王;〈天福十二年二月追封。

    〉第三子承勲,陳王;〈周廣順元年三月追封。

    〉 周太祖第二子侗,郯王;第三子信,杞王;〈并漢末遇害,顯德四年四月追封。

    〉 世宗長子宗誼,越王;〈并漢末遇害,顯德四年四月追封。

    〉第三子宗讓,曹王;〈改名熙讓。

    〉第四子熙謹,紀王;第五子熙誨,蕲王。

    〈并顯德六年追封。

    〉 後唐同光四年三月,内人郡主景姹奏:“唐昭宗諸王及皇子弟宗屬千馀人,當朱梁弑逆之時,同時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