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梁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姓朱氏,諱晃,〈追冊文穆皇帝第三子,母曰文惠皇後王氏。

    〉唐大中六年十月二十一日,生于單州砀山縣。

    〈以其日為大明節。

    〉天複元年正月,封梁王。

    天祐二年十一月,加相國,總百揆,改封魏王,備九錫。

    四年四月十八日,受唐禅,即位于東都金祥殿,改名晃。

    〈年五十六,初名溫,又賜名全忠。

    〉梁開平三年正月,上尊号曰睿文聖武廣孝皇帝,乾化二年六月五日,為其子郢王友圭所弑,崩于大内之寝殿。

    〈年六十一。

    〉其年十一月十日,葬宣陵,〈在洛京伊阙縣。

    〉谥曰神武元聖孝皇帝,廟号太祖。

    哀冊文,〈中書侍郎、平章事杜暁撰。

    〉谥冊文,〈門下侍郎、平章事趙光逢撰。

    〉谥議,〈太常卿李燕撰。

    〉年号二,〈開平盡四年,乾化盡二年。

    〉宰相八人,〈韓建、張文蔚、楊涉、薛贻矩、于兢、張策、趙光逢、杜曉。

    〉使相二十七人。

    〈錢镠、馬殷、劉隐、符道昭、馬賨、葉廣略、龐巨昭、楊師厚、王景仁、牛存節、成汭、張歸霸、高萬興、張全義、李瓊、王镕、羅紹威、王重師、馮行襲、張佶、王檀、劉知俊、李思谏、劉守光、劉守文、李仁福、高季昌。

    〉 末帝諱瑱,〈太祖第四子,母曰元貞皇後張氏。

    〉唐文德元年九月十二日,生于汴州。

    〈以其日為明聖節。

    〉梁開平元年五月,封均王。

    乾化三年二月十七日,侍衛都将袁象先率禁兵殺郢王于洛京,帝即位于汴州,改名瑱。

    〈年二十六。

    初名友正,後又改名锽。

    〉龍德三年十月八日,唐兵入汴州,為控鶴将皇甫麟弑于建國樓之廊下。

    〈年三十六。

    〉後唐同光元年十月,追降為庶人。

    〈莊宗入汴州,诏張全義收罪人首骨,藏于大社,至晉天福二年,安崇阮收葬之。

    〉年号三,〈自乾化三年至五年改貞明,貞明六年改龍德,龍德盡二年。

    〉宰相八人,〈姚洎、于兢、楊涉、趙光逢、鄭珏、蕭頃、敬翔、李琪。

    〉使相三十一人。

    〈錢镠、馬殷、張全義、馬賨、葉廣略、龐巨昭、楊師厚、牛存節、王檀、劉岩、張歸霸、高萬興、朱友謙、劉??、高季興、王審知、溫韬、葛從周、賀德倫、錢傳璟、賀瑰、孔勍、張萬進、尹皓、李繼韬、馬綽、杜建徽、袁象先、李仁福、康懷英、韓洙、曲美。

    〉 後唐莊宗光聖神闵孝皇帝姓李氏,諱存勖,〈追冊武皇帝長子,母曰貞簡皇後曹氏。

    〉唐光啟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生于晉陽宮。

    〈以其日為萬壽節。

    〉天祐五年正月,嗣晉王位。

    二十年四月二十五日,即位于魏州武德殿。

    〈年三十九。

    〉同光元年十月,平僞梁。

    二年四月,上尊号曰昭文睿武至德光孝皇帝。

    四年四月一日,京城軍亂,崩于绛霄殿之廊下。

    〈年四十二。

    〉天成元年七月二十二日,葬雍陵,〈在洛京新安縣。

    至晉天福二年正月,以犯廟諱,改為伊陵。

    〉谥曰光聖神闵孝皇帝,廟号莊宗。

    哀冊文,〈中書侍郎、平章事韋說撰。

    〉谥冊文,〈門下侍郎、平章事豆盧革撰。

    〉谥議,〈太常卿崔協撰。

    〉年号一,〈同光盡四年。

    〉宰相五人、〈豆盧革、韋說、盧程、郭崇韬、趙光胤。

    〉使相三十二人。

    〈李茂貞、錢镠、馬殷、張全義、王審知、高萬興、馬存、馬賨、錢元璙、錢元球、馬希振、李仁福、高季興、韓洙、朱友謙、丁會、李曮、孔勍、袁象先、符習、溫韬、朱令德、符存審、魏王繼岌、李存渥、李存璋、李存霸、郭崇韬、孟知祥、元行欽、夏魯奇、錢元瓘。

    〉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追冊孝成皇帝長子,母曰追冊懿皇後劉氏。

    〉唐鹹通八年九月九日生于代北金鳳殿。

    〈以其日為應聖節。

    〉同光元年十一月,授番漢馬步總管。

    四年四月。

    即位于西宮,改名亶。

    〈年六十。

    初名嗣源。

    〉長興元年四月。

    上尊号曰聖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

    四年八月,再上尊号曰聖明神武廣道法天文德恭孝皇帝。

    其年十一月十二六日,崩于大内之雍和殿。

    〈年六十七。

    〉清泰元年四月二十七日葬徽陵,〈在洛京洛陽縣。

    〉谥曰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廟号明宗。

    哀冊文,〈左仆射、平章事李愚撰。

    〉谥冊文,〈吏部尚書、平章事劉煦撰。

    〉谥義,〈太常卿盧文紀撰。

    〉年号二,〈天成盡四年,長興盡四年。

    〉宰相十人,〈豆盧革、韋說、鄭珏、任圜、馮道、崔協、王建立、趙鳳、李愚、劉昫。

    〉使相三十八人。

    〈孟知祥、李仁福、李曮、馬賨、馬希振、朱守殷、安元信、毛璋、符習、霍彥威、安金全、錢元璙、錢元球、趙德鈞、孔勍、高季興、夏魯奇、魯文、安重誨、孔循、房知溫、王建立、王都、王延禀、範延光、趙鳳、趙延翰、馬希範、高從誨、馮赟、馬希杲、姚元素、康義誠、張虔钊、錢元璹、朱弘昭、張延朗。

    〉 闵帝諱從厚,〈明宗第三子,母曰昭懿皇後夏氏。

    〉唐天祐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于晉陽。

    〈未有節名。

    〉長興元年八月,封宋王。

    四年十二月一日,自魏府入纂皇統,即位于柩前。

    〈年二十。

    〉應順元年四月七日,廢為鄂王,其月九日,遇弑于衛州。

    〈年二十一。

    〉晉天福元年十二月,追谥曰闵帝,葬徽陵之封中。

    年号一,〈應順盡元年。

    〉宰相三人,〈馮道、李愚、劉昫。

    〉使相二十二人。

    〈王思同、安元信、馬希杲、王建立、範延光、李從曮、趙德鈞、房知溫、馬希振、馬希範、趙延壽、高從誨、錢元球、馮赟、安彥威、盧文進、康義誠、朱弘昭、張?钊、姚彥章、張延朗、錢元璙。

    〉 末帝諱從珂,〈本姓王氏,明宗養為子,母曰宣憲皇後魏氏。

    〉唐光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