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元年正月二十三日,生于鎮州平山縣之外舍。
〈以其日為千春節。
〉長興四年五月,封潞王。
應順元年四月三日,自鳳翔入纂皇統,六日赴西宮,即位于柩前。
〈年五十。
〉清泰三年閏十一月二十九日遇難,崩于後樓。
〈年五十二。
〉晉天福元年十二月,追降為庶人,葬徽陵之封中。
年号一,〈清泰盡三年。
〉宰相六人,〈李愚、劉昫、盧文紀、姚??、韓昭胤、馬胤孫。
〉使相二十二人。
〈安元信、趙在禮、馬希杲、盧文進、張延朗、王建立、馮道、範延光、李從曮、趙德鈞、房知禮、馬希振、姚彥章、馬存、韓昭胤、李周、鮑君福、高從誨、馬希範、錢元璙、錢元球、錢元璹。
〉 晉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姓石氏,諱敬塘。
〈追冊孝元皇帝第二子,母追冊懿皇後何氏。
〉唐景福元年二月二十八日,生于太原汾陽裡。
〈以其日為天和節。
〉長興三年十一月,授北京留守兼大同、振武、威塞、彰國馬步總管,清泰三年閏十一月十二日,築壇即位于太原府城之南,〈年四十五。
〉其月二十六日至洛陽,二十九日受朝于文明殿。
晉天福三年十月五日,契丹遣使者上尊号曰英武明義皇帝,七年六月十三日,崩于邺都大内之保昌殿。
〈年五十一。
〉其年十一月十日,葬顯陵,〈在洛京壽安縣。
〉谥曰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廟号高祖。
哀冊文,〈中書侍郎、平章事和凝撰。
〉谥冊文,〈中書侍郎、平章事和凝撰。
〉谥議,〈太常卿崔協撰。
〉年号一,〈天福盡七年。
〉宰相五人,〈馮道、趙瑩、桑維翰、李嵩、和凝。
〉使相二十二人。
〈馬希範、王建立、範延光、李周、李從曮、高行周、李從溫、趙在禮、安從進、杜重威、侯益、楊光遠、安審琦、安彥威、馬希杲、安叔千、李德珫、杜仁淦、桑維翰、鮑君福、劉景岩、馬全節。
〉 少帝諱重貴,〈高祖從子。
父敬儒,母太妃安氏。
〉唐天祐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生于太原汾陽裡。
〈以其日為啟聖節。
〉天福三年十二月,授開封尹,封鄭王。
六年十一月,授廣晉尹,封齊王。
七年六月十三日,即位于柩前。
〈年二十九。
〉開運三年十二月,契丹犯阙,明年正月,降封負義侯,其月舉族遷于契丹之黃龍府。
〈年三十四。
〉年号二,〈天福自七年至九年,改開運,開運盡三年。
〉宰相六人,〈馮道、趙瑩、桑維翰、李嵩、和凝、馮玉。
〉使相二十七人。
〈高從誨、馬希範、錢弘佐、王曦、朱文進、李守貞、石赟、楊光遠、杜重威、李從溫、李周、景延廣、桑維翰、張從恩、安叔千、馮道、趙瑩、李彜殷、符彥卿、皇甫遇、高行周、趙在禮、李德珫、安審琦、馬全節、安審信、劉景岩。
〉 漢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姓劉氏,諱皓,〈追冊章聖皇帝長子,母追冊章懿皇後安氏〉唐幹寜二年二月四日,生于太原。
〈以其日為聖壽節。
〉晉天福六年七月,授北京留守。
開運二年四月,封北平王。
四年二月十五日,受冊于太原府第,其年六月十一日至東京,受朝于崇元殿,改名皓。
〈年五十三,初名知遠。
〉乾祐元年正月二十七日,崩于大内萬歲殿。
〈年五十四。
〉其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葬睿陵,〈在洛京告成縣。
〉谥曰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廟号高祖。
哀冊文,〈右仆射、平章事蘇禹圭撰。
〉谥冊文,〈右仆射、平章事蘇禹圭傳。
〉谥議、〈太常卿張昭撰。
〉年号一,〈乾祐盡元年。
〉宰相四人,〈窦貞固、蘇逢吉、蘇禹圭、李濤。
〉使相二十人。
〈高從誨、馬希廣、錢弘倧、杜重威、高行周、劉信、李守貞、符彥卿、安審琦、侯益、劉崇、 李從敏、劉铢、白文珂、史宏肇、慕容彥超、安叔千 李彜殷、馮晖〉
隐帝諱承祐,〈高祖第二子,母曰皇後李氏。
〉長興二年三月九日。
生于太原。
〈以其日為嘉慶節。
〉乾祐元年二月一日,封周王,其日即位于柩前。
〈年十八。
〉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為左右郭允明弑于京北之趙村。
〈年二十。
〉周廣順元年五月,追谥曰隐帝,其年八月十二日,葬穎陵〈在許州陽翟縣。
〉年号一,〈乾祐盡三年。
〉宰相五人,〈窦貞固、蘇逢吉、蘇禹圭、李濤、楊邠。
〉使相三十三人。
〈高從誨、馬希廣、錢弘俶、錢弘倧、高保融、高行周、李守貞、符彥卿、馮晖、慕容彥超、侯益、李從敏、劉崇、劉铢、白文珂、史宏肇、劉信、安審琦、李彜殷、常思、王景、武行德、侯章、王晏、張彥威、王章、趙晖、高允權、郭從義、劉赟、史匡懿、王守恩、孫方谏。
〉 周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姓郭氏,諱威,〈追冊章肅皇帝長子,母追冊章德皇後王氏。
〉唐天祐元年七月二十八日,生于邢州堯山之舊宅。
〈以其日為永壽節。
〉漢乾祐三年四月,授邺都留守兼樞密使。
其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監國。
廣順元年正月五日,即位于崇元殿。
〈年四十八。
〉顯德元年正月一日,上尊号曰聖明文武仁德皇帝。
其月十七日,崩于大内之滋德殿。
〈年五十一。
〉其年四月十二日,葬嵩陵,〈在鄭州新鄭縣。
〉谥曰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廟号太祖。
哀冊文,〈中書侍郎、平章事王溥撰。
〉谥冊文,〈右仆射、平章事李谷撰。
〉谥議,〈太常卿田敏撰。
〉年号二,〈廣順盡三年。
顯德盡元年。
〉
〉長興四年五月,封潞王。
應順元年四月三日,自鳳翔入纂皇統,六日赴西宮,即位于柩前。
〉清泰三年閏十一月二十九日遇難,崩于後樓。
〉晉天福元年十二月,追降為庶人,葬徽陵之封中。
年号一,
〉宰相六人,
〉使相二十二人。
〉 晉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姓石氏,諱敬塘。
〉唐景福元年二月二十八日,生于太原汾陽裡。
〉長興三年十一月,授北京留守兼大同、振武、威塞、彰國馬步總管,清泰三年閏十一月十二日,築壇即位于太原府城之南,
〉其月二十六日至洛陽,二十九日受朝于文明殿。
晉天福三年十月五日,契丹遣使者上尊号曰英武明義皇帝,七年六月十三日,崩于邺都大内之保昌殿。
〉其年十一月十日,葬顯陵,
〉谥曰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廟号高祖。
哀冊文,
〉谥冊文,
〉谥議,
〉年号一,
〉宰相五人,
〉使相二十二人。
〉 少帝諱重貴,
父敬儒,母太妃安氏。
〉唐天祐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生于太原汾陽裡。
〉天福三年十二月,授開封尹,封鄭王。
六年十一月,授廣晉尹,封齊王。
七年六月十三日,即位于柩前。
〉開運三年十二月,契丹犯阙,明年正月,降封負義侯,其月舉族遷于契丹之黃龍府。
〉年号二,
〉宰相六人,
〉使相二十七人。
〉 漢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姓劉氏,諱皓,
〉晉天福六年七月,授北京留守。
開運二年四月,封北平王。
四年二月十五日,受冊于太原府第,其年六月十一日至東京,受朝于崇元殿,改名皓。
〉乾祐元年正月二十七日,崩于大内萬歲殿。
〉其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葬睿陵,
〉谥曰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廟号高祖。
哀冊文,
〉谥冊文,
〉谥議、
〉年号一,
〉宰相四人,
〉使相二十人。
〉長興二年三月九日。
生于太原。
〉乾祐元年二月一日,封周王,其日即位于柩前。
〉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為左右郭允明弑于京北之趙村。
〉周廣順元年五月,追谥曰隐帝,其年八月十二日,葬穎陵
〉年号一,
〉宰相五人,
〉使相三十三人。
〉 周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姓郭氏,諱威,
〉唐天祐元年七月二十八日,生于邢州堯山之舊宅。
〉漢乾祐三年四月,授邺都留守兼樞密使。
其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監國。
廣順元年正月五日,即位于崇元殿。
〉顯德元年正月一日,上尊号曰聖明文武仁德皇帝。
其月十七日,崩于大内之滋德殿。
〉其年四月十二日,葬嵩陵,
〉谥曰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廟号太祖。
哀冊文,
〉谥冊文,
〉谥議,
〉年号二,
顯德盡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