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事》)秋七月,宋命吳玠來通信。
(《宋史·高宗本紀》)冬十月,使金賀天清節。
金主有疾,不視朝,命使人就館燕。
(《金史·交聘表》及《西夏書事》。
按是年,奉使者當是宥州刺史王圭。
周氏春《西夏書》雲:“王圭者,宥州刺史也。
金天會十二年冬十一月,皇弟都統經略郎君撻懶向獵于梁山之陽,至唐乾陵,殿庑頹然,爰命有司鸠工修飾。
是時複谒陵下,繪像一新,回廊四起,不勝欣怿,與禮陽太守酣飲而歸,遂刻乾陵無字碑陰為行記。
時圭與職方郎中董應期從行。
”) 十二月,答吳玠書。
玠奏末帝言:“夏國數通書,有不忘本朝意。
”(《宋史·夏國傳》)金遣人來索馬,卻之。
金帥粘罕既取遼,将謀夏,夏為備已久。
忽求釁于夏,言欲馬萬匹,夏人從其請。
先以所練精兵每一馬以二人禦之,绐言于金人曰:“萬馬雖有,然乏人牽攏,今以五千人押送,請遣人交之。
”粘罕選善騎射者往取,實欲窺之也。
至境,未及交馬,夏人群起,金兵悉斃,複持馬歸。
粘罕氣沮,由是不敢西向發矢。
(《揮麈後錄》) 西夏稱大德元年 春正月,金主薨于明德宮,皇孫亶嗣位,是為熙宗。
(《金史·太宗本紀》)金遣使來報哀,并告繼位。
(《金史·熙宗本紀》) 三月,遣使如金吊祭,诏賜宴,不舉樂。
(《金史·熙宗本紀》)夏五月,歸孝子程俊母邵氏。
俊會州人,幼時父母陷于夏國,常号泣自毀。
迨長,捐家财數十萬往贖,未至,北向号泣,寝食俱廢。
夏人感動,還其母邵氏。
俊日夕承順,奉養備至,鄉裡稱為至孝。
(《甘肅通志》) 秋九月,以濮王仁忠為中書令。
仁忠性謹嚴,持法峻,人不敢幹以私。
晉王察哥廣起第宅,橫征多誅求,蕃、漢苦之。
仁忠上疏劾,察哥為之罷役,朝野肅然。
幹順嘉其風力,使由左樞密進中書令。
察哥陰間之,不問。
(《西夏書事》) 西夏稱大德二年 春正月,使金賀正旦。
(《金史,交聘表》。
) 使金賀萬壽節。
熙宗本七月七日生,以同皇考忌日,改用正月十七日。
(《金史·熙宗本紀》)夏六月,金人以主名來報。
僞齊劉豫表請金主,以禦名音切及同音字号降示。
金主從禮臣議,并報夏、高麗二國。
(《西夏書事》)秋七月,取樂州,複取西甯州。
夏州乳酪河與二州相近,幹順遣兵襲取樂州,進攻西甯、保塞,綏邊諸寨俱潰,守将棄城遁。
(《西夏書事》) 西夏稱大德三年 春正月,使金賀正旦。
(《金史·交聘表》)使金賀萬壽節。
(《金史·交聘表》)降蕃趙繼忠奔宋。
繼忠,吐蕃瞎征子,初名董合,神宗時與兄木征以洮河降,賜姓名,授六宅副使、西蕃三十八族大首領。
梁乙逋與中國構難,遣兵脅降之,遂為役屬。
至是,因西川宣撫使請内附,夏國遂失右臂。
(《宋史·夏國傳》) 知西安州任得敬,納其女為妃。
得敬,本西安州判,夏兵取西安,率兵民出降,幹順命權知州事。
有女年十七,使其弟德聰飾之以獻,幹順納為妃,賞赉甚厚,擢得敬為靜州防禦使。
(《西夏書事》) 秋九月,遣使乞地于金,金與以河外三州地。
幹順既得西甯,與金積石等州鄰逼,遣使以厚币如金,表乞河外諸州。
金主以積石、樂、廓三州與之。
時秦人在三州者數千,皆願歸金,金主請約之。
權樞密院事劉筈曰:“三小州不足為輕重,恐失兩國大信。
”遂以其地來歸。
(《金史·劉筈傳》) 冬十月,宋鄜延故将李顯忠謀執金帥撒裡曷(《金史》作撒離喝)歸宋,不克,遂來奔。
顯忠青澗人,自唐以來世襲蘇尾九族巡檢。
顯忠年十七,随父永奇出入行陣。
金人陷延安,授永奇父子官,永奇聚泣曰:“我宋臣也,世襲國恩,乃為彼用耶?”會劉豫令顯忠帥馬軍赴東京,永奇密戒之曰:“汝若得乘機,即歸本朝,毋以我故貳其志。
事成,我亦不朽矣。
”顯忠至東京,乃密遣其客雷燦,以蠟書赴行在。
已而劉豫廢,兀術授顯忠知同州。
顯忠至憩省父,永奇教顯忠曰:“同州入南山,乃金人往來驿路,汝可于此擒其酋渡洛、渭,由商、虢歸朝。
第報我知,我當以兵取延安而歸。
”顯忠赴同州,即遣黃士成等持書由蜀至吳報歸朝事。
金元帥撒裡曷來同州,顯忠以計執之,馳出城至洛河,舟船後期不得渡,與追騎屢戰皆勝。
顯忠憩高原,望追騎益多,乃與撤裡曷折箭為誓:“不得殺同州入,不得害我骨肉,”皆許之。
遂推之下山崖,追兵争救得免。
顯忠攜老、幼長驅而北,至鄜城縣,急遣人告永奇。
永奇即摯家出城,至馬翅谷口為金人所及,家屬二百馀口皆遇害。
是日天昏大雪,延安人聞之,皆泣下。
顯忠僅以二十六人奔夏。
(《宋史·李顯忠傳》) 冬以兵自河清軍渡河,由金雲中府、天德軍界取所亡馬于鞑靼,既而回國,往返并不假道。
昔粘罕嘗欲假道夏國以攻宋川陝,夏人拒之。
今乃擅越金境,以取所亡馬,金亦莫之問罪。
蓋是時粘罕、兀室罷軍事,彼知撒裡曷無能為也。
(《大金國志》) 西夏稱大德四年 春正月,使金賀正旦及萬壽節,請通互市。
時齊國已廢,金盡收陝西地。
幹順使請于綏德諸州互市,金主以陝西新定,不許。
(《金史·交聘表》及《西夏書事》)夏五月,更積石州為祈安城。
積石蕃族強悍,幹順以兵威脅之,諸部皆服,因更其城名“祈安”。
(《西夏書事》)秋八月,立任氏為皇後。
任氏壯重寡言,禦下有恩意,與曹氏并居妃位,相得甚歡。
得敬欲後其女,常以貨賄饋朝貴及宗室執政權者。
于是禦史大夫芭裡祖仁言:“古者,天子娶後,藩國來媵,渚侯一娶九女,蓋奉宗廟、廣繼嗣,陰教之職不可缺,中宮之位不可虛也。
伏見陛下,兩妃并立,位号相夷,而無嫡以統之,則勢必近争情且生妒,豈所以防淫慝、塞禍亂乎?今宜擇簪绂名家、勳庸世族、素優才行,
(《宋史·高宗本紀》)冬十月,使金賀天清節。
金主有疾,不視朝,命使人就館燕。
(《金史·交聘表》及《西夏書事》。
按是年,奉使者當是宥州刺史王圭。
周氏春《西夏書》雲:“王圭者,宥州刺史也。
金天會十二年冬十一月,皇弟都統經略郎君撻懶向獵于梁山之陽,至唐乾陵,殿庑頹然,爰命有司鸠工修飾。
是時複谒陵下,繪像一新,回廊四起,不勝欣怿,與禮陽太守酣飲而歸,遂刻乾陵無字碑陰為行記。
時圭與職方郎中董應期從行。
”) 十二月,答吳玠書。
玠奏末帝言:“夏國數通書,有不忘本朝意。
”(《宋史·夏國傳》)金遣人來索馬,卻之。
金帥粘罕既取遼,将謀夏,夏為備已久。
忽求釁于夏,言欲馬萬匹,夏人從其請。
先以所練精兵每一馬以二人禦之,绐言于金人曰:“萬馬雖有,然乏人牽攏,今以五千人押送,請遣人交之。
”粘罕選善騎射者往取,實欲窺之也。
至境,未及交馬,夏人群起,金兵悉斃,複持馬歸。
粘罕氣沮,由是不敢西向發矢。
(《揮麈後錄》) 西夏稱大德元年 春正月,金主薨于明德宮,皇孫亶嗣位,是為熙宗。
(《金史·太宗本紀》)金遣使來報哀,并告繼位。
(《金史·熙宗本紀》) 三月,遣使如金吊祭,诏賜宴,不舉樂。
(《金史·熙宗本紀》)夏五月,歸孝子程俊母邵氏。
俊會州人,幼時父母陷于夏國,常号泣自毀。
迨長,捐家财數十萬往贖,未至,北向号泣,寝食俱廢。
夏人感動,還其母邵氏。
俊日夕承順,奉養備至,鄉裡稱為至孝。
(《甘肅通志》) 秋九月,以濮王仁忠為中書令。
仁忠性謹嚴,持法峻,人不敢幹以私。
晉王察哥廣起第宅,橫征多誅求,蕃、漢苦之。
仁忠上疏劾,察哥為之罷役,朝野肅然。
幹順嘉其風力,使由左樞密進中書令。
察哥陰間之,不問。
(《西夏書事》) 西夏稱大德二年 春正月,使金賀正旦。
(《金史,交聘表》。
) 使金賀萬壽節。
熙宗本七月七日生,以同皇考忌日,改用正月十七日。
(《金史·熙宗本紀》)夏六月,金人以主名來報。
僞齊劉豫表請金主,以禦名音切及同音字号降示。
金主從禮臣議,并報夏、高麗二國。
(《西夏書事》)秋七月,取樂州,複取西甯州。
夏州乳酪河與二州相近,幹順遣兵襲取樂州,進攻西甯、保塞,綏邊諸寨俱潰,守将棄城遁。
(《西夏書事》) 西夏稱大德三年 春正月,使金賀正旦。
(《金史·交聘表》)使金賀萬壽節。
(《金史·交聘表》)降蕃趙繼忠奔宋。
繼忠,吐蕃瞎征子,初名董合,神宗時與兄木征以洮河降,賜姓名,授六宅副使、西蕃三十八族大首領。
梁乙逋與中國構難,遣兵脅降之,遂為役屬。
至是,因西川宣撫使請内附,夏國遂失右臂。
(《宋史·夏國傳》) 知西安州任得敬,納其女為妃。
得敬,本西安州判,夏兵取西安,率兵民出降,幹順命權知州事。
有女年十七,使其弟德聰飾之以獻,幹順納為妃,賞赉甚厚,擢得敬為靜州防禦使。
(《西夏書事》) 秋九月,遣使乞地于金,金與以河外三州地。
幹順既得西甯,與金積石等州鄰逼,遣使以厚币如金,表乞河外諸州。
金主以積石、樂、廓三州與之。
時秦人在三州者數千,皆願歸金,金主請約之。
權樞密院事劉筈曰:“三小州不足為輕重,恐失兩國大信。
”遂以其地來歸。
(《金史·劉筈傳》) 冬十月,宋鄜延故将李顯忠謀執金帥撒裡曷(《金史》作撒離喝)歸宋,不克,遂來奔。
顯忠青澗人,自唐以來世襲蘇尾九族巡檢。
顯忠年十七,随父永奇出入行陣。
金人陷延安,授永奇父子官,永奇聚泣曰:“我宋臣也,世襲國恩,乃為彼用耶?”會劉豫令顯忠帥馬軍赴東京,永奇密戒之曰:“汝若得乘機,即歸本朝,毋以我故貳其志。
事成,我亦不朽矣。
”顯忠至東京,乃密遣其客雷燦,以蠟書赴行在。
已而劉豫廢,兀術授顯忠知同州。
顯忠至憩省父,永奇教顯忠曰:“同州入南山,乃金人往來驿路,汝可于此擒其酋渡洛、渭,由商、虢歸朝。
第報我知,我當以兵取延安而歸。
”顯忠赴同州,即遣黃士成等持書由蜀至吳報歸朝事。
金元帥撒裡曷來同州,顯忠以計執之,馳出城至洛河,舟船後期不得渡,與追騎屢戰皆勝。
顯忠憩高原,望追騎益多,乃與撤裡曷折箭為誓:“不得殺同州入,不得害我骨肉,”皆許之。
遂推之下山崖,追兵争救得免。
顯忠攜老、幼長驅而北,至鄜城縣,急遣人告永奇。
永奇即摯家出城,至馬翅谷口為金人所及,家屬二百馀口皆遇害。
是日天昏大雪,延安人聞之,皆泣下。
顯忠僅以二十六人奔夏。
(《宋史·李顯忠傳》) 冬以兵自河清軍渡河,由金雲中府、天德軍界取所亡馬于鞑靼,既而回國,往返并不假道。
昔粘罕嘗欲假道夏國以攻宋川陝,夏人拒之。
今乃擅越金境,以取所亡馬,金亦莫之問罪。
蓋是時粘罕、兀室罷軍事,彼知撒裡曷無能為也。
(《大金國志》) 西夏稱大德四年 春正月,使金賀正旦及萬壽節,請通互市。
時齊國已廢,金盡收陝西地。
幹順使請于綏德諸州互市,金主以陝西新定,不許。
(《金史·交聘表》及《西夏書事》)夏五月,更積石州為祈安城。
積石蕃族強悍,幹順以兵威脅之,諸部皆服,因更其城名“祈安”。
(《西夏書事》)秋八月,立任氏為皇後。
任氏壯重寡言,禦下有恩意,與曹氏并居妃位,相得甚歡。
得敬欲後其女,常以貨賄饋朝貴及宗室執政權者。
于是禦史大夫芭裡祖仁言:“古者,天子娶後,藩國來媵,渚侯一娶九女,蓋奉宗廟、廣繼嗣,陰教之職不可缺,中宮之位不可虛也。
伏見陛下,兩妃并立,位号相夷,而無嫡以統之,則勢必近争情且生妒,豈所以防淫慝、塞禍亂乎?今宜擇簪绂名家、勳庸世族、素優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