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春正月,宋以天書降,加賜德明守正功臣,益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

     以西京左藏庫使閻承翰充夏州加恩官告使。

    還,請于浦洛河置館,以待夏台進奉使。

    宋帝以荒敻勞役,不許。

    (《宋史·夏國傳》及《閻承翰傳》) 夏境旱,宋诏榷場勿禁西人市糧,以振其乏。

     宋邊臣言:“趙德明邀留回鹘貢物,又令張浦率騎數千侵擾回鹘。

    今歲夏州饑馑,此衰敗之勢也。

    ”帝曰:“朕知其旱歉,已令榷場勿禁西蕃市粒食者。

    蓋撫禦戎夷,當務含容。

    不然,須至殺伐,害及生靈矣。

    ”(《宋史·夏國傳》及《長編》六十八) 夏四月,請市青鹽。

     宋诏以德明所納誓書付張崇貴谕之,蓋素不載青鹽事也。

    (《長編》六十八)五月,夏州屬戶擾泾原。

     先是,西鄙無藩籬之蔽,秦翰規度要害,鑿巨塹,計工三十萬,役卒數年而成。

    繼遷遂不能犯。

    時,夏州屬戶以德明納款,辄越塹侵掠泾原,德明不禁。

    宋帝遣翰巡視邊郡,夏人聞翰至,懼而退。

    (《宋史·秦翰傳》) 冬十月,宋帝東封。

    德明又遣使來獻。

     禮成,加兼中書令,益食邑千戶,實封四百戶。

    (《宋史·夏國傳》)夏州萬子等軍主領兵襲回鹘,大敗。

     德明遣萬子等四軍主領族兵攻西涼府,既至,見六谷蕃部強盛,懼而趨回鹘。

    回鹘設伏要路,示弱不與鬥,俟其過,奮起擊之,剿戮殆盡。

    其生擒者,回鹘驅坐于野,悉以所獲資糧示之,曰:“爾輩狐鼠,規求小利,我則不然。

    ”遂盡焚而殺之,唯萬子軍主挺身遁走。

    鎮戎軍以聞,宋帝曰:“回鹘嘗殺繼遷,世為仇敵。

    甘州使至,亦言德明侵轶之狀,意頗輕視之。

    量其兵勢,德明未易敵也。

    ”(《宋史·回鹘傳》及《長編》六十八。

    按《長編》是年八月,和輝爾伊噜格勒又言:“趙德明來侵,率衆拒戰,德明屢敗,乘勝追之,越黃河。

    ”按和輝爾伊噜格勒,即回鹘夜落纥) 春三月,德明移牒鄜延,請罷慶州浚壕塹。

     宋環慶都钤轄曹玮發兵開浚慶州界壕塹,德明移牒鄜延路钤轄李繼昌言其事。

    蓋德明多遣人赍違禁物竊市于邊,間道而至,懼壕塹之沮也。

    朝廷方務綏納,诏玮罷其役。

    (《長編》七十一) 夏四月,遣兵攻甘州,敗還。

     夏俗以不報仇為恥。

    德明與回鹘世仇,憤其兵數敗,遣張浦将精騎二萬攻甘州。

    可汗夜落纥拒守經旬,伺間遺将翟符守榮夜出兵襲之,浦大敗還。

    夜落纥令左溫宰相何居錄越自秦州獻捷,表陳兵敗德明,其立功首領,請加恩賞。

    宋帝诏給司戈、司階、郎将告敕十道,使得承制補署。

    (《宋史·夏國傳》及《回鹘傳》。

    按《長編》:伊噜格勒常言,本道捍禦趙德明,乞朝廷發兵,署孔目官一名至本道。

    诏谕以德明順命,且慮官吏至彼騷擾,第遣使偕往。

    ) 六月,諜者盧蒐入環慶,被獲。

    法當處死,宋帝诏械送夏州,令德明裁遣。

    (《長編》七十一)德明落起複。

    (《長編》七十一) 九月,宋诏奉使夏州私觌之物,前後名品不等,自今令定數,官給其直。

    (《長編》七十二) 冬十月,宋诏河西諸蕃部,以夏州納款,其素與為隙者,自今無相侵略,仍令緣邊吏召集首領曉谕之。

    (《長編》七十二) 又诏夏州進奉外,有以私物貿易久而不售者,自今官為收市。

    (《長編七十二》。

    又十一月乙卯,河東緣邊安撫司言,麟、府州民多赍輕貨于夏州界,擅立榷場貿易,望許人捕捉,立賞罰以懲勸之。

    上曰:“聞彼歧路艱險,私相貿易,其數非多,宜令但準前诏,量加覺察可也。

    ”) 十一月,使請市弩。

     夏州進奉使白守貴等請市弓矢及弩,宋帝以弩在禁科,不許,馀從之。

    (《長編》七十二)複出兵侵甘州,恒星晝見,懼而還。

     德明精天文,通兵法。

    夏俗出兵先蔔,其法有四:一、炙勃焦,以艾灼羊髀骨;二、擗算,擗竹于地,以求數,若揲蓍然;三、咒羊,夜以羊焚香祝之,又焚谷火布靜處,晨屠羊,視其腸胃通,則兵無阻,心有血,則不利(沈括《筆談》:西戎用羊蔔,謂之跋焦。

    蔔師謂之厮乩。

    以艾灼羊髀骨,視其兆謂之死跋焦,其法兆之上為神明。

    近脊處謂之坐位,坐位者,主位也。

    近旁處為客位。

    蓋西戎之俗,所居正寝,常留中一間,以奉鬼神,不敢居之,謂之神明,主人乃坐其旁,以此占主客勝負。

    又有先咒粟以食羊,羊食其粟,則自搖其首,乃殺羊視其五髒,土人尤神之,謂之生跋焦。

    與《宋史·夏國傳》稍異);四、聽弓,以矢擊弓弦,審其聲,知敵至之期,與兵交之勝負,及六畜之災祥,五谷之兇稔。

    是時,德明自出兵攻回鹘,恒星晝見經天,蔔之不吉,大懼還。

    (《宋史·夏國傳》) 十二月,契丹隆緒母蕭氏卒,遣使來告哀。

    (《遼史·聖宗本紀》) 饑,貸粟于宋。

     西北少五谷,軍興糧饋,多用大麥、荜豆、青麻子之類。

    其民春食鼓子蔓、鹹蓬子;夏食苁蓉苗、小蕪荑;秋食席雞子、地黃葉、登廂草;冬則畜沙蔥、野韭、櫃霜、灰條子、白蒿、鹹松子,以為歲計。

    時綏、銀久旱,靈、夏禾麥不登,民大饑。

    德明遣使奉表,求粟百萬斛。

    廷議不知所出,或言德明方納款而敢渝誓約,請降诏責之。

    宰相王旦曰:“第語德明:爾土災馑,朝廷撫馭荒遠,固當赈救,然極塞刍粟,屯戍者多,不可辍易。

    已敕三司具粟百萬于京師,可遣衆宋取。

    ”德明得诏,慚且拜曰:“朝廷有人,臣不合如此。

    ”遂止。

    (《長編》六十八) 大起宮室于??子山(《宋史·夏國傳》。

    按《長編》在六月)攻河州、甘州等部族。

     會旱,西攻河州、甘州宗哥族及秦州緣邊熟戶。

    遂出大裡河,築栅蒼耳平。

    (《宋史·夏國傳》)春三月,德明母野利氏薨。

     野利氏,德明生母,既薨,鄜延路以聞,宰臣奏曰:“德明頃年已告母喪,朝廷行起複之命,贈赙之典。

    今複喪母,蓋蕃戎之俗,諸母衆多,朝廷自合遵守禮法谕之,俟其有請,别加商議。

    ”帝可之。

    既而德明卒不自言。

    (《長編》七十三) 德明侵延州。

     德明遺鄜延都钤轄張崇貴書稱,遣牙校貢馬,兼言延州熟戶明愛侵其所統綏州。

    崇貴疑其有詐,遂遣戍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