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長編》同。

    ) 冬十月,升保靜縣為靜州。

    (《甘肅通志》) 十一月,契丹來,授繼遷子德明為朔方軍節度使。

    (《遼史·聖宗本紀》)十二月,末環慶大屯士馬。

     以繼遷數擾邊也。

    (《長編》四十七) 春三月,使李文貴貢于契丹。

    (《遼史·聖宗本紀》。

    按《西夏外紀》李丈貴作李文冀)夏四月,回鹘可汗祿勝納款于宋,請以兵助西讨。

     回鹘自唐末浸微,散處甘、涼、瓜、沙間,各立君長,分領族帳。

    時,繼遷猶駐積石,将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鹘銳兵,然後長驅南牧。

    西州回鹘可汗祿勝知其謀,遣樞密使曹萬通,以玉勒名馬、獨峰無峰橐駝、賓鐵劍甲、琉璃器來貢,言本國東至黃河,西至雪山,有小郡數百,甲馬甚精習,願朝廷命使統領,使得縛繼遷以獻。

    因降诏祿勝曰:“賊遷兇悖,人神所棄。

    卿世濟忠烈,義笃舅甥,繼上奏封,備陳方略,且欲大舉精甲,就覆殘妖,拓土西陲,獻俘北阙。

    可汗功業,其可勝言!嘉歎所深,不忘朕意。

    今更不遣使臣,一切委卿統制。

    ”(《宋史·真宗本紀》及《回鹘傳》) 六月,以下宋恒、環、慶三州告于契丹。

    (《遼史·西夏外紀》)八月,繼遷遣其牙将貢馬于宋,猶稱所賜姓名。

     帝以繼遷雖入貢,而抄劫邊部益甚,乃以張齊賢為泾原諸路經略使。

    齊賢言,靈武孤城,必難固守,徒使軍民六七萬陷于危亡之地。

    與楊億議棄靈州,輔臣多不可。

    初,何亮通判永興軍,诏與轉運使陳緯往靈州經度屯田。

    及還,上《安邊策》曰:“臣竊謂今議邊事者不出三途:請棄靈武,一也;輕議興師,二也;姑息而羁縻之,三也。

    而臣以為輕棄靈州,則戎狄之患有未可量者三:靈武地方千裡,表裡山河,一旦給之,則戎狄之地廣且饒矣,一患也。

    自環慶至靈武凡千裡,故西域、戎狄剖分為二,如舍靈武,則西域、狄戎合而為一,二患也。

    冀之北土,馬之所生,自匈奴猖獗之後,無匹馬南來,鹹取足乎!西戎既剖分為二,其右乃西戎之東偏,實為夏賊之境,其左乃西域之西偏,秦、渭、儀、泾之西北諸戎是也。

    如舍靈武,則合而為一,夏賊桀黠,服從諸戎,俾不得貨馬于邊郡,則未知中國戰馬從何而來?三患也。

    輕議興師,則有不利者四:深入窮追,夏賊度不能抵,必奔遁絕漠,王師食盡不能久留而退,西賊複擾者,一也。

    寇至而不戰,則邊郡被其患,戰則緣邊之兵不足以當其衆者,二也。

    清遠西北曰旱海,蓋靈武要害之路,而白、馬二将奔敗之地。

    如王師薄伐,無功而還,則夏賊必據要害,以絕河西糧道者,三也。

    河西路阻,必将大興征讨以通糧道,疲民重困,盜賊必多者,四也。

    若姑息而羁縻之,則有不可者二:戎狄豺狼,貪婪無厭,必将服從諸戎,然後為中國大患者,一也。

    自白、馬二将奔敗之後,夏賊得志,擇靈武山川之險而分據之,意在吞噬,譬如伏虎,見便則動者,二也。

    在臣愚慮,不出二策。

    自清遠至靈武,有溥樂、耀德為河西之糧道,賊若悉衆來讨,中吾上策也。

    何者?夏賊所以未滅者,誠以深入窮追則奔遁絕漠,師退則複來擾邊,使其敢來與王師拒戰,則其殄滅也久矣。

    彼若知動無所利,恭而聽命,則中吾下策者也。

    今雖存靈武,使阻隔旱海,居絕塞之外,不築此二城為之唇齒,與舍靈武無異,今特城此二城,則賊不敢動矣。

    議者将曰:‘國家贍靈武猶曰困匮,而更供給二城,其費不更大乎?’臣以為不然。

    靈武至清遠不滿三百裡,而谷價殊絕者,以度旱海無舍宿之地,有戎寇之憂故也。

    如建此二城,則軍民之趨靈武也,有舍宿之地,少戎寇之憂,輸籴日益,谷甯無賤乎?以減殺之價,供二城之費,又何疑焉。

    外此,則複有一說,烏、白鹽池,夏賊所泊,諸戎視之猶司命也。

    如夏賊來寇,則令延慶之師入其境,先據烏、白之池,而号令諸戎曰:‘有得夏賊首者,分封其地,而以烏、白與之。

    ’則諸戎願禽之者衆矣。

    ”帝不能決。

    (《長編》四十四及四十九。

    按《長編》:是月戊申,上出環慶、清遠軍至靈州地圖,指示輔臣曰:“一昨戎人所掠部族,邊臣奏不以實。

    ”又指靈州西榆林、大定曰:“戎人多據此路,憑高以瞰王師,蓋恃敻遠,難于追襲。

    ”複指天澗路曰:“楊瓊嘗言此路往靈州,險而有水,可保無患。

    然将帥顧方略如何耳?”) 秋九月,繼遷陷宋清遠軍。

     繼遷攻破定州懷遠縣及保靜、永州,遂攻清遠軍,知軍劉隐、監押丁贊等分兵拒守。

    繼遷鼓衆攻南門,其子阿移攻北門,堙壕斷橋以戰。

    時宋都部署楊瓊頓兵慶州,清遠屢走間使詣瓊,請濟師。

    瓊将悉出兵為援,钤轄、内園使馮守規,都監、崇儀使張繼能曰:“敵近,重兵在前,後無以繼,不可悉往。

    ”乃止。

    命副部署潘璘、都監劉文質率兵六千赴之,且曰:“伺我之繼至。

    ”瓊逗留不進。

    又清遠軍都監段義逾城叛降繼遷,城遂陷。

    瓊聞清遠陷,益恇怯不前,遂棄青岡城,并焚刍糧兵仗,驅老幼以出,退保洪德寨,未嘗交一鋒。

    (《宋史·楊瓊傳》、《夏國傳》及《長編》四十九) 圍靈州。

     繼遷既陷清遠,遂乘勝圍靈州。

    兵勢日盛,有圖取朔方之意。

    中國困于飛挽,鹹以靈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則緣邊諸郡皆不可保。

    宋帝乃以王超為西面行營都部署,将兵六萬禦之。

    (《宋史·王超傳》) 羌族嵬逋等複歸宋。

     嵬逋本環州熟戶,為繼遷所掠,至是背繼遷,徙帳歸宋。

    又繼遷諸羌族胡葉示及撲咩訛豬等首領亦率屬歸宋。

    (《宋史,黨項傳》。

    按《長編》嵬通作威布,胡葉示作瑚葉實,撲咩訛豬作普密額珠。

    ) 徇唐隆鎮,與麟州兵戰于柳撥川,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