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忽宗人丞傳襄府福清王有表。
上覽之感恸,命撤炙。
洛陽國帑,襄陽軍實,兩藩陷而闖、獻不可複制矣!】 五月十一日,後宣各宮進見。
屏左右,有密谕也。
賜宴,賜東西兩宮金珠各十二顆、銀牌各二事,馀俱賜銀牌二事。
五年,皇後千秋節,谕沈香班優人演《西廂記》五六出。
十四年,演《玉簪記》一二出。
十年之中止此兩次。
【以下被删五條: 中元,上同後妃幸後苑湖中,置酒水殿。
内侍僧道兩班作法事,施食放燈。
忽于空中飛大砧至殿前,司禮大璫親至其處驗之,聯飛至十七塊而止。
袁貴妃父佑,初授錦衣衛千戶,後封崇信伯。
素稱謹退,上特賜田百頃。
其祖茔在永安門外鐵匠營,又賜五千金營造,制文立碑。
内監秦某,年十一,侍上于坤甯。
後問曰:「爾識字否?」曰:「不識。
」後即寫數字教之,少頃以問,俱忘之,罰跪于階。
上笑曰:「我請于先生以赦汝,何如?」後曰:「壞了學規。
」秦遂謝恩起。
十月,懿安皇後聖節,許命婦朝賀。
凡各宮行禮,其引禮官為女秀才。
上感天下亂,諸藩陷沒,凄怆骨肉,辄廢餐。
軍書旁午,省之每徹夜,嘗自歎曰:「年才逾壯,為國事磨耗,早困劣耳!」】 十五年正月初九日,後禮玉帝回宮,受各宮朝賀,賜坐待茶,谕:「爾輩小心供奉皇上,有新進者未谙規矩,須敎導之。
」葢盧妃于十四年十一月選入也。
三月廿一日,冊封皇四子為永王。
王田貴妃生,年甫十齡。
妃久病請封,且雲恐不及見,故亟慰之。
凡皇子十馀歲始留發,約歲馀擇吉入囊。
囊冬用紵,夏用紗,闊二寸,長尺馀,束發以垂于後。
時皇四子發短,尚未入囊也。
武英殿畫士所畫錦盆,堆名花雜果,或貨郎擔百物畢陳,畫圍屏成架。
禦用監按節安設。
是年上谕畫《邠風圖》,設于乾清西暖閣。
宮花舊無牽牛花。
熹廟時,客氏自民間傳入,其色青紫,如初出爐之銀,亦稱為爐銀花,宮中音譌為露行花。
後識為牽牛也亦喜,宮嫔戴之,後聞露行之名,谕盡除去。
田貴妃還至承乾宮,病笃。
上數自臨視。
至七月十六日,妃囑托外家兄弟而沒。
初田宏遇生兒,囑妃求上取名,上弗許。
妃言:「父艱于得子,欲得天寵以壓之爾。
」上因将《易經》令妃随手展開,得「艮之上九」,遂取「敦艮」,宏遇大喜,以告科臣孫承澤。
澤曰:「此非佳兆也。
」宏遇叩其故,孫未敢言。
未幾,妃薨,葢十五年七月也。
宏遇又問,澤曰:「艮,止也。
又上九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是實為妃之兆乎?」 八月,懿安移入仁壽殿,風雨連宵不辍。
小人屋在禦廁之左廊。
人,二夫婦也,長尺許,屋倍之,凡幾榻、枕席、動用之物畢具,其中外則繞以闌幹。
其聲啁哳,亦時作嬉笑怒罵之狀。
一日上禦廁出,臨視焉,二人若甚驚恐。
上大笑。
上追悼田貴妃不置。
時妃有女弟,亦美豔,上知之,竟不求也。
懿安于别殿供安佛像,欲立幡竿于殿前,谕所司進估工值,奏:「該銀一千五百兩。
」時工尚某謂司官曰:「最少也須三千。
恐視興作為太易爾。
」 田貴妃所遺二子,托懿安撫養。
十六年元旦,上朝懿安于仁壽殿,行四拜禮畢,複四拜,謝撫皇子也。
【此處被删一條:正月五日,大内諸殿脊及門樓,煙起冉冉,若炊煙而淡,久乃息。
】 壬午、癸未間,國事日棘,上日夜憂勤,嫔妃稀得進禦矣。
時有宮女阿奇者,能以青梅雕剜脫核镂成花鳥,纖細可愛,擘之玲珑如小盒,阖之居然梅也,名梅籃。
長平公主年十四诏選驸馬。
凡皇女,十馀齡留發,約年馀,擇吉打扒角;至選驸馬,始擇吉上頭。
建紅閣于萬壽山,複内操。
番經廠内官習西方梵呗,中元節例作法事,放河镫于玉河橋。
橋在乾明門之西,石梁如虹,直跨金海。
是年,法筵倍盛于舊,蓋田貴妃以是月十六薨,特追薦之也。
【此處被删一條:皇太子千秋節,每歲上座。
是秋,賊破西安,為之罷宴。
】 乾清宮後庑,陳金玉重器于幾,忽颠倒雜亂,失而複得。
守者懼得罪,伺之,見禦榻重裀中有溺而旋者,狐毛零落,其氣尚溫,乃知狐妖也。
【此處被删一條:十一月某日,上語輔臣曰:「朕夕夢故輔楊嗣昌,稽颡庭下曰
上覽之感恸,命撤炙。
洛陽國帑,襄陽軍實,兩藩陷而闖、獻不可複制矣!】 五月十一日,後宣各宮進見。
屏左右,有密谕也。
賜宴,賜東西兩宮金珠各十二顆、銀牌各二事,馀俱賜銀牌二事。
五年,皇後千秋節,谕沈香班優人演《西廂記》五六出。
十四年,演《玉簪記》一二出。
十年之中止此兩次。
【以下被删五條: 中元,上同後妃幸後苑湖中,置酒水殿。
内侍僧道兩班作法事,施食放燈。
忽于空中飛大砧至殿前,司禮大璫親至其處驗之,聯飛至十七塊而止。
袁貴妃父佑,初授錦衣衛千戶,後封崇信伯。
素稱謹退,上特賜田百頃。
其祖茔在永安門外鐵匠營,又賜五千金營造,制文立碑。
内監秦某,年十一,侍上于坤甯。
後問曰:「爾識字否?」曰:「不識。
」後即寫數字教之,少頃以問,俱忘之,罰跪于階。
上笑曰:「我請于先生以赦汝,何如?」後曰:「壞了學規。
」秦遂謝恩起。
十月,懿安皇後聖節,許命婦朝賀。
凡各宮行禮,其引禮官為女秀才。
上感天下亂,諸藩陷沒,凄怆骨肉,辄廢餐。
軍書旁午,省之每徹夜,嘗自歎曰:「年才逾壯,為國事磨耗,早困劣耳!」】 十五年正月初九日,後禮玉帝回宮,受各宮朝賀,賜坐待茶,谕:「爾輩小心供奉皇上,有新進者未谙規矩,須敎導之。
」葢盧妃于十四年十一月選入也。
三月廿一日,冊封皇四子為永王。
王田貴妃生,年甫十齡。
妃久病請封,且雲恐不及見,故亟慰之。
凡皇子十馀歲始留發,約歲馀擇吉入囊。
囊冬用紵,夏用紗,闊二寸,長尺馀,束發以垂于後。
時皇四子發短,尚未入囊也。
武英殿畫士所畫錦盆,堆名花雜果,或貨郎擔百物畢陳,畫圍屏成架。
禦用監按節安設。
是年上谕畫《邠風圖》,設于乾清西暖閣。
宮花舊無牽牛花。
熹廟時,客氏自民間傳入,其色青紫,如初出爐之銀,亦稱為爐銀花,宮中音譌為露行花。
後識為牽牛也亦喜,宮嫔戴之,後聞露行之名,谕盡除去。
田貴妃還至承乾宮,病笃。
上數自臨視。
至七月十六日,妃囑托外家兄弟而沒。
初田宏遇生兒,囑妃求上取名,上弗許。
妃言:「父艱于得子,欲得天寵以壓之爾。
」上因将《易經》令妃随手展開,得「艮之上九」,遂取「敦艮」,宏遇大喜,以告科臣孫承澤。
澤曰:「此非佳兆也。
」宏遇叩其故,孫未敢言。
未幾,妃薨,葢十五年七月也。
宏遇又問,澤曰:「艮,止也。
又上九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是實為妃之兆乎?」 八月,懿安移入仁壽殿,風雨連宵不辍。
小人屋在禦廁之左廊。
人,二夫婦也,長尺許,屋倍之,凡幾榻、枕席、動用之物畢具,其中外則繞以闌幹。
其聲啁哳,亦時作嬉笑怒罵之狀。
一日上禦廁出,臨視焉,二人若甚驚恐。
上大笑。
上追悼田貴妃不置。
時妃有女弟,亦美豔,上知之,竟不求也。
懿安于别殿供安佛像,欲立幡竿于殿前,谕所司進估工值,奏:「該銀一千五百兩。
」時工尚某謂司官曰:「最少也須三千。
恐視興作為太易爾。
」 田貴妃所遺二子,托懿安撫養。
十六年元旦,上朝懿安于仁壽殿,行四拜禮畢,複四拜,謝撫皇子也。
【此處被删一條:正月五日,大内諸殿脊及門樓,煙起冉冉,若炊煙而淡,久乃息。
】 壬午、癸未間,國事日棘,上日夜憂勤,嫔妃稀得進禦矣。
時有宮女阿奇者,能以青梅雕剜脫核镂成花鳥,纖細可愛,擘之玲珑如小盒,阖之居然梅也,名梅籃。
長平公主年十四诏選驸馬。
凡皇女,十馀齡留發,約年馀,擇吉打扒角;至選驸馬,始擇吉上頭。
建紅閣于萬壽山,複内操。
番經廠内官習西方梵呗,中元節例作法事,放河镫于玉河橋。
橋在乾明門之西,石梁如虹,直跨金海。
是年,法筵倍盛于舊,蓋田貴妃以是月十六薨,特追薦之也。
【此處被删一條:皇太子千秋節,每歲上座。
是秋,賊破西安,為之罷宴。
】 乾清宮後庑,陳金玉重器于幾,忽颠倒雜亂,失而複得。
守者懼得罪,伺之,見禦榻重裀中有溺而旋者,狐毛零落,其氣尚溫,乃知狐妖也。
【此處被删一條:十一月某日,上語輔臣曰:「朕夕夢故輔楊嗣昌,稽颡庭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