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人于乾清西暖閣赍曲柄琵琶,彈商雜調《歌舞太平》,上傾聽不倦。
田貴妃每與上弈,辄負一二子,未盡其技也。
宮中收紫茉莉實,研細蒸熟,名珍珠粉。
取白鶴花蕊,翦去蒂實,以民間所用粉蒸熟,名玉簪粉。
此懿安從外傳入,宮眷皆用之。
顧上不喜塗澤,每見施粉稍重者,笑曰:「渾似廟中鬼臉。
」故一時俱尚輕淡。
周皇親丁夫人之姊,适範氏,生一子,家于常熟。
後攜一镫至周皇親家,镫以麥稈劈絲編成者,浼周進于坤甯。
上見之,賞其新異。
後曰:「此姨之子範某所進。
」上命賜之冠帶。
後妃寶冠,舊綴鴉青石,間以珠。
田貴妃易異珠為琲,而後尚之以石,望之則有光矣。
袁貴妃謹退,深得後意,凡遊賞嬉戲,每召與同。
不召田也。
後本大度,然以田貴妃固寵,欲裁之以禮。
歲時朝賀,翟車止庑下,良久方進;後禦正座,受其拜,拜已遽下,矜重無他言。
于袁貴妃之朝也,預傳免,握手于便座,甚歡。
回龍觀海棠極盛,後特喜之。
每花時,排宴于六角亭,玩賞累日。
各宮俱至,惟懿安數辭焉。
此處缺:慈慶宮有花圃,慈甯亦有之,各宮所無也。
六月某日,後着真珠暑衫,每珠五粒簇一寶石,為梅花綴于衫上,對鏡梳掠。
上從後調之,後展手以捍,幾犯上頰。
适為進瓜内侍所見,後深恚焉。
内玉皇殿,永樂時建。
有旨撤像,内侍啟鑰而入,大聲陡發,震倒像前供桌,飛塵滿室,内侍相顧駭愕,莫敢執奏。
像重甚,不可搖動,遂用巨絙拽之下座。
時内殿諸像并毀斥,葢于禮部尚書徐光啟之疏。
光啟奉泰西氏敎,以辟佛老,而上聽之也。
既而後知撤像時靈異,言于上,上深悔,而宮眷之持齋禮誦遂較甚于前矣。
翊坤宮内侍劉某,善治匾食,進禦者必其手造也。
宮中镫,縷金匼匝以護之。
田貴妃去其縷,三分之一為方空而幕以輕绡,覺倍明矣。
元年八月,于乾清宮大殿居中向南懸扁,曰「敬天法祖」;五年十月,懸扁于坤甯東披檐,曰「清暇居」,北園廊曰「遊藝齋」。
五、六年間,宮眷每繡獸頭于鞋上,以辟不祥,呼為「貓頭鞋」。
識者謂:「貓,旄也,兵象也。
」 田貴妃父宏遇,恃寵橫甚。
上知之,責妃曰:「祖宗家法,汝豈不知?行将及汝矣!」妃懼,戒其所親曰:「汝輩于外犯事,已風聞大内矣。
若上再問,吾當自殺耳。
」宏遇震懾,稍自戢。
一日,後與上同看除目。
後見陳文莊名,指之曰:「此吾家探花也。
」上不悅,曰:「既是汝家翰林,莫想得閣老。
」後因言他事以解之。
司禮監掌印高時明,善擘窠書。
元年、五年大内新懸扁額,皆其筆也。
選侍範、選侍薛從田貴妃學琴,稱為入室弟子。
【此處被删一條:七年某月,賊破鳳陽,焚皇陵,燒飨殿。
上震怒,勒限六月平賊。
齋居武英便殿,減膳撤樂,青袍視事,以示行間文武甘苦與同之意。
】 後喜簪茉莉。
坤甯有六十馀株,花極繁。
每晨摘花簇成球,綴于鬟髻;凡服禦之物,俱挹取其香。
八年三月,後谕蘇州織造太監進草棉紡車二十四具,以敎宮婢。
督責甚力,無一能者。
後怒焚之。
田貴妃以後故抑之,大恨,為上泣。
父宏遇敎之上書,陽引愆,用微詞為構。
上與後每月持十齋,嫌膳無味。
尚膳因将生鵝退毛,從後穴去腸穢、納蔬菜于中,煮一沸取出,酒洗淨,另用麻油烹煮成馔以進,遂甘之也。
上喜挾彈,故近侍皆習之。
彈子房專備彈弓,所用泥彈大小、輕重各有等第,黃布作袋,盛以供用。
一日上幸西苑,彈落二鳥,喜甚,左右俱呼「萬歲!」 【此處被删一條:乾清宮上獸吻,去地十馀丈。
一日煙出吻中,霏霏如霧。
内侍梯而視之,各有蚊虻數斛,自吻而出,騰上丈許。
】 掌東廠太監盧際九侍上。
上問:「爾有幾小厮?」曰:「五人。
」曰:「召至叩頭。
」上指最小者曰:「是厮小有靈巧。
」姓錢氏,守俊名也,其人每述宮中事為詳。
一日錢守俊侍上,天甚寒,上顧之曰:「汝寒否?」曰:「寒。
」命取一暖手賜之,且谕之曰:「合此于掌中,以籠袖,則通體俱暖矣。
」守俊謝恩。
暖手,雄黃之最明透者,大如餅,重七兩,試之果然。
【按:甲申三月九日,錢守俊升官長樂宮金鐘;十九日罹國變,流落金阊為黃冠。
後住虞山緻道觀,與王君露湑往來,錄中事其口述居多雲。
】 《燼宮遺錄》卷之上·終
田貴妃每與上弈,辄負一二子,未盡其技也。
宮中收紫茉莉實,研細蒸熟,名珍珠粉。
取白鶴花蕊,翦去蒂實,以民間所用粉蒸熟,名玉簪粉。
此懿安從外傳入,宮眷皆用之。
顧上不喜塗澤,每見施粉稍重者,笑曰:「渾似廟中鬼臉。
」故一時俱尚輕淡。
周皇親丁夫人之姊,适範氏,生一子,家于常熟。
後攜一镫至周皇親家,镫以麥稈劈絲編成者,浼周進于坤甯。
上見之,賞其新異。
後曰:「此姨之子範某所進。
」上命賜之冠帶。
後妃寶冠,舊綴鴉青石,間以珠。
田貴妃易異珠為琲,而後尚之以石,望之則有光矣。
袁貴妃謹退,深得後意,凡遊賞嬉戲,每召與同。
不召田也。
後本大度,然以田貴妃固寵,欲裁之以禮。
歲時朝賀,翟車止庑下,良久方進;後禦正座,受其拜,拜已遽下,矜重無他言。
于袁貴妃之朝也,預傳免,握手于便座,甚歡。
回龍觀海棠極盛,後特喜之。
每花時,排宴于六角亭,玩賞累日。
各宮俱至,惟懿安數辭焉。
此處缺:慈慶宮有花圃,慈甯亦有之,各宮所無也。
六月某日,後着真珠暑衫,每珠五粒簇一寶石,為梅花綴于衫上,對鏡梳掠。
上從後調之,後展手以捍,幾犯上頰。
适為進瓜内侍所見,後深恚焉。
内玉皇殿,永樂時建。
有旨撤像,内侍啟鑰而入,大聲陡發,震倒像前供桌,飛塵滿室,内侍相顧駭愕,莫敢執奏。
像重甚,不可搖動,遂用巨絙拽之下座。
時内殿諸像并毀斥,葢于禮部尚書徐光啟之疏。
光啟奉泰西氏敎,以辟佛老,而上聽之也。
既而後知撤像時靈異,言于上,上深悔,而宮眷之持齋禮誦遂較甚于前矣。
翊坤宮内侍劉某,善治匾食,進禦者必其手造也。
宮中镫,縷金匼匝以護之。
田貴妃去其縷,三分之一為方空而幕以輕绡,覺倍明矣。
元年八月,于乾清宮大殿居中向南懸扁,曰「敬天法祖」;五年十月,懸扁于坤甯東披檐,曰「清暇居」,北園廊曰「遊藝齋」。
五、六年間,宮眷每繡獸頭于鞋上,以辟不祥,呼為「貓頭鞋」。
識者謂:「貓,旄也,兵象也。
」 田貴妃父宏遇,恃寵橫甚。
上知之,責妃曰:「祖宗家法,汝豈不知?行将及汝矣!」妃懼,戒其所親曰:「汝輩于外犯事,已風聞大内矣。
若上再問,吾當自殺耳。
」宏遇震懾,稍自戢。
一日,後與上同看除目。
後見陳文莊名,指之曰:「此吾家探花也。
」上不悅,曰:「既是汝家翰林,莫想得閣老。
」後因言他事以解之。
司禮監掌印高時明,善擘窠書。
元年、五年大内新懸扁額,皆其筆也。
選侍範、選侍薛從田貴妃學琴,稱為入室弟子。
【此處被删一條:七年某月,賊破鳳陽,焚皇陵,燒飨殿。
上震怒,勒限六月平賊。
齋居武英便殿,減膳撤樂,青袍視事,以示行間文武甘苦與同之意。
】 後喜簪茉莉。
坤甯有六十馀株,花極繁。
每晨摘花簇成球,綴于鬟髻;凡服禦之物,俱挹取其香。
八年三月,後谕蘇州織造太監進草棉紡車二十四具,以敎宮婢。
督責甚力,無一能者。
後怒焚之。
田貴妃以後故抑之,大恨,為上泣。
父宏遇敎之上書,陽引愆,用微詞為構。
上與後每月持十齋,嫌膳無味。
尚膳因将生鵝退毛,從後穴去腸穢、納蔬菜于中,煮一沸取出,酒洗淨,另用麻油烹煮成馔以進,遂甘之也。
上喜挾彈,故近侍皆習之。
彈子房專備彈弓,所用泥彈大小、輕重各有等第,黃布作袋,盛以供用。
一日上幸西苑,彈落二鳥,喜甚,左右俱呼「萬歲!」 【此處被删一條:乾清宮上獸吻,去地十馀丈。
一日煙出吻中,霏霏如霧。
内侍梯而視之,各有蚊虻數斛,自吻而出,騰上丈許。
】 掌東廠太監盧際九侍上。
上問:「爾有幾小厮?」曰:「五人。
」曰:「召至叩頭。
」上指最小者曰:「是厮小有靈巧。
」姓錢氏,守俊名也,其人每述宮中事為詳。
一日錢守俊侍上,天甚寒,上顧之曰:「汝寒否?」曰:「寒。
」命取一暖手賜之,且谕之曰:「合此于掌中,以籠袖,則通體俱暖矣。
」守俊謝恩。
暖手,雄黃之最明透者,大如餅,重七兩,試之果然。
【按:甲申三月九日,錢守俊升官長樂宮金鐘;十九日罹國變,流落金阊為黃冠。
後住虞山緻道觀,與王君露湑往來,錄中事其口述居多雲。
】 《燼宮遺錄》卷之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