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操之。
凡奉旨點收宮人,選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撥内書堂讀書。
擇日拜先聖,請詞林衆老師,從北安門出入,每名各具白蠟、手帕、龍挂香以為贽,給《内令》一冊,并《千家詩》諸書。
有犯者,師批本監提督責處,輕則學長以界方打掌,重則罰跪于聖人前。
每日暮臨散則排班題詩,不過雲淡風輕之類,按春、夏、秋、冬随景腔韻而已。
上以其亵詞臣,更用内臣之有年學者掌焉。
陳文、莊仁錫嘗舍于周皇親家,後少時出見焉。
仁錫奇其容貌,謂後父曰:「君女,天下貴人」,使以《通鑒》教之。
後于此書最詳貫。
袁貴妃善翦?花,每入冬即制花朵以為妝助,宮中謂之「消寒花」。
上喜讀書,各宮玉座左右俱置卷帙,坐則随手披覽,嘗作四書八股文以示羣臣。
田貴妃雙纏三寸,袁貴妃幾倍之。
上嘗于後前嗤袁而美田,後不悅。
上元節,内官監火藥房制造奇花火爆,凡蘭蕙梅菊、木犀、水仙之類俱備。
上每谕取水仙花爆來,一時點放,閑爍如生。
田貴妃每當風月清美,笛奏一曲,上極賞之,嘗曰:「裂石穿雲,當非虛語。
」 宮中稱清明為「秋千節」,各宮俱設秋千一架,相邀嬉戲。
獨慈慶不設,坤甯雖設,而不禦也。
乾清宮梁栱之間遍雕佛像,以累百計。
一夜殿中忽聞樂聲锵鳴,自内出,望西而去。
三日後,奉旨撤像,置于外之寺院。
上每幸承乾宮,夕入供設多江南器玩。
凡西苑花開,司苑具報,後每遣宮婢采折以供賞玩,間亦行幸,或宣某宮、或宣合宮同遊。
至則聚于花所,不過一二時而已。
宮眷暑衣未有用純素者,葛亦惟上用之,馀皆不敢用。
後始以白紗為衫,不加蓋飾,上笑曰:「此真白衣大士也。
」自後穿純素暑衣,一時宮眷裙衫俱用白紗裁制,内襯以绯交裆、紅袙腹掩映而已。
宮中有夾道,駕行幸禦,葢行日中。
田貴妃命作籧篨覆其上,從行者皆得休息。
又駕行宮中,例張青羅小傘,以蔽日光。
一日,後忤上意,上怒詈之,後憤甚,連呼「信王」。
又上嘗在交泰殿與後語不合,手推後仆于地,後憤懑不食,欲自裁。
上尋悔,命中使持貂茵以賜,且問起居,後勉為一餐。
【此處缺:答應、長随,内官之卑者,職掌欽賜奔走之役。
】 例選年高有學内官,敎習宮女,率敎者升女秀才、女史官等職。
有罪罰,每夜提鈴,自乾清宮門至日精門、月華門,高唱「天下太平」,與鈴聲相應,仍還乾清宮門而止。
一夕風雨中,上覺唱聲凄婉,命宣至,問姓字,曰「韓翠娥」,特赦之。
後為女史官,亦異數也。
坤甯後苑有欽安殿,供安玄天上帝。
殿東有足迹二,雲世廟時兩宮回祿,玄帝曾立此救火。
五年秋,上谕:隆德、英華殿諸像,俱送朝天宮、隆善寺等處。
惟此殿聖像獨存,以有靈迹也。
懿安嘗用素绫作地,翦五色絹,疊成大士寶相,宮中謂之「堆紗佛」。
又用素绫與黃桑色绫相間制衣,如鶴氅式,服之以禮大士,宮中稱為「霓裳羽衣」。
後并不用黃桑色。
田貴妃性喜甘果,亦以非時進上。
熹廟手制器物極精巧,時有存沈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館悉具,曁镫屏、香幾數種。
上見之,谕收貯,曰:「亦一時精神所寄也。
」 司禮監職員例從内書堂撥派,名曰「正途」;其或乞恩奏保改升者,亞焉。
二年冬,禦前面考随堂秉筆,出「事君能緻其身」題考,鄭之惠、曹化淳中式,前此所未有也。
光明殿供安玉帝像。
正月九日、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并到殿行香,其朝禮之詞,每自稱「兒子」。
宮中十二月春聯例用泥金葫蘆,内書吉利福壽字,旁寫「送瘟使者将歸去,俺家也有一葫蘆」,以祓除不祥。
田貴妃工寫生,嘗作《羣芳圖》進上,上留之禦幾,時展玩焉。
【此處被删一條:宮中有娠鋪月子房。
】 翊坤宮有放鴿台,每飼善鴿,當風日清朗,領以一二帶鈴者縱之,羣飛盤空而上,鈴聲直逼重霄。
周皇親每歲進陽羨茶。
田貴妃于宮中之西建一台,月夜邀上登之,奏酒曰:「臣妾自發家府錢為玩月台也。
」台下累石為洞,以莳花藥。
妃每張帳幄坐其旁。
田貴妃燕見,首不副次,上喜其清真。
一日上谕:「買元宵來」,即粉圓也。
所司随進一椀。
上問其價,曰:「一貫錢」,上笑曰:「朕在藩時,每以三十文買一椀。
今乃一貫耶?」仍谕準給一貫。
所司澟澟者累日。
上喜琵琶。
庚午、辛未間,才
凡奉旨點收宮人,選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撥内書堂讀書。
擇日拜先聖,請詞林衆老師,從北安門出入,每名各具白蠟、手帕、龍挂香以為贽,給《内令》一冊,并《千家詩》諸書。
有犯者,師批本監提督責處,輕則學長以界方打掌,重則罰跪于聖人前。
每日暮臨散則排班題詩,不過雲淡風輕之類,按春、夏、秋、冬随景腔韻而已。
上以其亵詞臣,更用内臣之有年學者掌焉。
陳文、莊仁錫嘗舍于周皇親家,後少時出見焉。
仁錫奇其容貌,謂後父曰:「君女,天下貴人」,使以《通鑒》教之。
後于此書最詳貫。
袁貴妃善翦?花,每入冬即制花朵以為妝助,宮中謂之「消寒花」。
上喜讀書,各宮玉座左右俱置卷帙,坐則随手披覽,嘗作四書八股文以示羣臣。
田貴妃雙纏三寸,袁貴妃幾倍之。
上嘗于後前嗤袁而美田,後不悅。
上元節,内官監火藥房制造奇花火爆,凡蘭蕙梅菊、木犀、水仙之類俱備。
上每谕取水仙花爆來,一時點放,閑爍如生。
田貴妃每當風月清美,笛奏一曲,上極賞之,嘗曰:「裂石穿雲,當非虛語。
」 宮中稱清明為「秋千節」,各宮俱設秋千一架,相邀嬉戲。
獨慈慶不設,坤甯雖設,而不禦也。
乾清宮梁栱之間遍雕佛像,以累百計。
一夜殿中忽聞樂聲锵鳴,自内出,望西而去。
三日後,奉旨撤像,置于外之寺院。
上每幸承乾宮,夕入供設多江南器玩。
凡西苑花開,司苑具報,後每遣宮婢采折以供賞玩,間亦行幸,或宣某宮、或宣合宮同遊。
至則聚于花所,不過一二時而已。
宮眷暑衣未有用純素者,葛亦惟上用之,馀皆不敢用。
後始以白紗為衫,不加蓋飾,上笑曰:「此真白衣大士也。
」自後穿純素暑衣,一時宮眷裙衫俱用白紗裁制,内襯以绯交裆、紅袙腹掩映而已。
宮中有夾道,駕行幸禦,葢行日中。
田貴妃命作籧篨覆其上,從行者皆得休息。
又駕行宮中,例張青羅小傘,以蔽日光。
一日,後忤上意,上怒詈之,後憤甚,連呼「信王」。
又上嘗在交泰殿與後語不合,手推後仆于地,後憤懑不食,欲自裁。
上尋悔,命中使持貂茵以賜,且問起居,後勉為一餐。
【此處缺:答應、長随,内官之卑者,職掌欽賜奔走之役。
】 例選年高有學内官,敎習宮女,率敎者升女秀才、女史官等職。
有罪罰,每夜提鈴,自乾清宮門至日精門、月華門,高唱「天下太平」,與鈴聲相應,仍還乾清宮門而止。
一夕風雨中,上覺唱聲凄婉,命宣至,問姓字,曰「韓翠娥」,特赦之。
後為女史官,亦異數也。
坤甯後苑有欽安殿,供安玄天上帝。
殿東有足迹二,雲世廟時兩宮回祿,玄帝曾立此救火。
五年秋,上谕:隆德、英華殿諸像,俱送朝天宮、隆善寺等處。
惟此殿聖像獨存,以有靈迹也。
懿安嘗用素绫作地,翦五色絹,疊成大士寶相,宮中謂之「堆紗佛」。
又用素绫與黃桑色绫相間制衣,如鶴氅式,服之以禮大士,宮中稱為「霓裳羽衣」。
後并不用黃桑色。
田貴妃性喜甘果,亦以非時進上。
熹廟手制器物極精巧,時有存沈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館悉具,曁镫屏、香幾數種。
上見之,谕收貯,曰:「亦一時精神所寄也。
」 司禮監職員例從内書堂撥派,名曰「正途」;其或乞恩奏保改升者,亞焉。
二年冬,禦前面考随堂秉筆,出「事君能緻其身」題考,鄭之惠、曹化淳中式,前此所未有也。
光明殿供安玉帝像。
正月九日、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并到殿行香,其朝禮之詞,每自稱「兒子」。
宮中十二月春聯例用泥金葫蘆,内書吉利福壽字,旁寫「送瘟使者将歸去,俺家也有一葫蘆」,以祓除不祥。
田貴妃工寫生,嘗作《羣芳圖》進上,上留之禦幾,時展玩焉。
【此處被删一條:宮中有娠鋪月子房。
】 翊坤宮有放鴿台,每飼善鴿,當風日清朗,領以一二帶鈴者縱之,羣飛盤空而上,鈴聲直逼重霄。
周皇親每歲進陽羨茶。
田貴妃于宮中之西建一台,月夜邀上登之,奏酒曰:「臣妾自發家府錢為玩月台也。
」台下累石為洞,以莳花藥。
妃每張帳幄坐其旁。
田貴妃燕見,首不副次,上喜其清真。
一日上谕:「買元宵來」,即粉圓也。
所司随進一椀。
上問其價,曰:「一貫錢」,上笑曰:「朕在藩時,每以三十文買一椀。
今乃一貫耶?」仍谕準給一貫。
所司澟澟者累日。
上喜琵琶。
庚午、辛未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