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彼非緩也,且急複何之?躁心平,欲心釋,正在是時。

    近好事家至制為自鳴等鐘,殆蓮花刻漏之比。

    吾力既難辦此,且亦厭煩。

    夫所貴乎聞鐘者,異自發深者耳。

    聲一一從心坎上過。

    憶蚤歲詩有「殘燈銷永夜,端坐念平生」之句,今平生何如乎?談及為愧。

     泉郡舊有谯樓焉,上設更漏,人家凡夜生子,辄往聽幾更幾點為憑。

    頃樓荒漏廢,乃南城上鑼鼓亦自分明。

    杜詩「城上擊柝複鳥啼」,正此情景。

     ●聞雞 雞聲初在遠近間,若是若非,若斷若續,徐之則漸聞矣,又久之則大徹矣。

    方彼氣候未至,求一聲之鳴,豈可得哉?倏而至有莫知所以然者。

    居恒疑孟子所雲:雞鳴而起,孳孳為善為利。

    夫雞鳴初起,一念未動,正釋氏「不思善,不思惡」時也。

    中庸喜怒哀樂,未發氣象,最可靜觀,而區區以舜、跖善,利參之雜矣。

    平旦而後,事不可知,然非所論于雞鳴之際,于此際萬宜珍重。

     雞鳴犬吠,吠尤在鳴先,而世鮮以功犬者,當為雞德全乎?昔黃石齋先生晚于三山授命督師,嘗自言:「吾不能為牛為馬,而為雞。

    雞唱庶大家睡夢中,或警動乎?」噫!誰警動者言之于邑。

     ●星爛 星布實滿天,其質微者,光芒不能自見,所可見煌煌百數大星而已。

    雞鳴欲曙,則此百數大星者,岌處于不能自存之勢,惟力钜如長庚,孤明配月。

    頃之,并月勢亦不能自存。

    大都星為月掩,月為日掩,彼此隐相制伏,君子亦為其不可掩者已矣。

    噫!陽德方升,豈不大哉!雖甚芒寒力钜,猶将退。

    聽方其欲退未退之間,君子姑且俟之。

    東方未晞,颠倒裳衣,是其鑒也。

     君子觀于星之自密而疏,而淡,而滅,可以悟潛見之宜焉,可以衷身世之理焉。

    恨吾不素習天文,倘識之鬥落參橫之際,有倍憬然者。

    晉人諺雲「千知星宿衣不覆」,辄藉谯周、高允之言,用自解嘲。

     ●蟲吟 物類,鳥鳴于晝,蟲鳴于夜;鳥鳴親上,更鳴親下。

    次亦在牆壁間觀《豳》詩,所紀歲月多及蟲昆,其于「十月蟋蟀」之後,繼之曰「嗟我婦子,曰為改歲」。

    唐風亦以「蟋蟀在堂,歲聿雲暮」為辭。

    三正之說紛如,餘獨于蟲鳴有感也。

    韓子曰:物不得其平則鳴。

    似非通論,彼豈有不平者乎?亦任天自動焉爾?嗟乎!夜将旦,百蟲交作,夫物則亦有然者。

    世乃有喑喑默默,終老不敢一骧首,鳴亦獨何哉? 諸蟲以聲聞耳,非盡形見也。

    注《豳風》者曰:斯螽、莎雞、蟋蟀,一物而異其名。

    信乎古文蟲從三疊作「蟲」,若俗寫蟲字自音「虺」,惟今人率□安簡便,鮮知者。

     ●攤書 午後觀書業已少疲,何論夜起。

    惟書惟因夜讀誠有逾晝讀什倍者,或吟諷三五章,或點定一兩字,機鋒偶觸,意緒橫生。

    漢成帝嘗雲:「吾晝視後,不如夜視之美。

    」信夫!古讀書每用三馀,曰夜者晝之馀。

    餘意夜歸馀,連晝而言,僅為今日之終,不如旦履端中夜而興,遂為明日之始。

    餘老來不能晚睡,而恒早起。

    若未敢以馀閑視之,其謂是欤?《易》不言陽陰,而言陰陽,理同然,餘亦徒言之已矣。

     《漢書·食貨志》雲: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

    夜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注「每日又得半夜,為四十五日」。

    蘇子瞻詩:無事此靜坐,一日似兩日。

    噫!兩日誠難幾也,或多此十五日焉可耳。

     ●屏酒 有獻說者曰:「夜長,苦輾轉不得眠,法宜飲酒三四觥,醺然徑睡矣。

    」是說也,餘猶疑之也,養生家例不飲卯酒,況寅初乎?清虛之氣,奈何以熏穢雜之?或啖小菓餅不妨。

    考字形,酒從「酉」,醉、醟亦從「酉」,明每日惟申酉之際略堪近酒耳,寅卯非其期矣。

    又,古文卯作「戼」,酉作「丣」,戼兩戶相背,日出辟戶相也;丣兩戶相連,日入阖戶相也。

    今奈何以初辟戶之時,遽行觞酌事乎?于天時人事非宜,餘所弗取。

     按:曉酒宜屏,不必言矣,即午酒亦複不佳。

    吳楊時偉菴有雲:「千支中惟寅、申二字從「臼」。

    寅,高舂時也;申,下舂時也,着民事之始冬也。

    」人一日之計在寅,寅起舂而暇酒乎?《易》「掘地為臼,取諸小過」,理亦可思。

     ●待旦 以上八章,大要為「待旦」設。

    旦何須待?《禮》不雲「相彼盍旦,尚猶患之」乎?惟老人心血消耗,每至期辍,雙眸了然,勢難留連枕上,則其起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