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魏忠賢
關燈
小
中
大
每一祠的建立費用,多的要數十萬兩銀子,少的也要幾萬兩,合起今天的紙币要以多少億計。
開封建祠的時候,地方不夠大,毀了民房二千多間,用滲金塑像。
都城幾十裡的地面,到處是生祠。
上林苑一地就有四個。
延綏生祠用琉璃瓦,蘇州生祠金像用冕旒。
南昌建生祠,毀周程三賢祠,出賣澹台滅明祠作經費。
督饷尚書黃運泰迎像,用五拜三稽首禮,立像後又率文武将吏列階下五拜三稽首。
再到像前祝告,某事幸虧九千歲(這些魏忠賢的黨羽子孫稱皇帝為萬歲,忠賢九千歲)扶持,行一套禮,又某事蒙九千歲提拔,又行一套禮。
退還本位以後,再行大禮。
又特派遊擊将軍一人守祠,以後凡建祠的都依例派專官看守。
國子監生(大學生)陸萬齡以孔子作《春秋》,忠賢作《要典》,孔子殺少正卯,忠賢殺東林黨人,應在國學西建生祠和先聖并尊。
這簡直是孔子再世,道統重光了。
國子司業(大學校長)朱之俊接受了這意見,正預備動工,不湊巧天啟皇帝駕崩,政局一變,魏忠賢一下子從雲端跌下來了。
崇祯帝即位,魏忠賢自殺。
崇祯二年(1629)三月定逆案,全國魏忠賢生祠都拆毀,建生祠的官員也列名逆案,依法處刑。
《三朝要典》的原刻本在北平很容易見到,印得非常考究,大有翻印影印流傳的必要。
魏忠賢的辦公處東廠,原來叫東廠胡同,從沙灘一轉彎便是。
中央研究院北平辦事處在焉,近來改為東昌胡同了,不知是敵僞改的,還是最近改的。
其實何必呢?魏忠賢之臭,六君子的血,留着這個名詞讓北平市民多想想也是好的。
二、義子幹孫 魏忠賢不大識字,智力也極平常。
他之所以能弄權,第一私通熹宗的奶媽客氏,宮中有内線。
熹宗聽客氏的話,忠賢就可以為所欲為。
第二是熹宗庸,十足的阿鬥,凡事聽憑忠賢作主張。
光是這兩點,也不過和前朝的劉瑾、馮保一樣,還不至于起黨獄,開黑名單,建生祠,稱九千歲,鬧得民窮财盡,天翻地覆。
原因是第一,政府在他手上,首相次相不但和他合作,魏廣微還和這位太監攀通家,送情報,居然題為内閣家報。
其二是,他有政權,就能養活一批官,反正官爵都出于朝廷,俸祿都出于國庫。
凡要官者入我門來,于是政權軍權合一,内廷處廷合一。
魏忠賢的威權不但超過過去任何一個宦官,也超過任何一個權相,甚至皇帝。
《明史》說,内外大權,一歸忠賢。
内監(宦官)自王體乾等外,又有李朝欽、王朝輔、孫進、王國泰、梁棟等三十餘人為“左右擁護”。
外延文臣則崔呈秀、田吉、吳淳夫、李夔龍、倪文煥主謀議,号“五虎”。
武臣則田爾耕、許顯純、孫雲鶴、楊寰、崔應元主殺戮,号“五彪”。
又吏部尚書周應秋、太仆卿曹欽程等号“十狗”。
又有“十孩兒”“四十孫”之号。
而為呈秀輩門下者又不可數計。
“虎”“彪”“狗”都是魏忠賢的義子。
舉例說,崔呈秀在天啟初年巡按淮揚,貪污狡狯,不修士行,看見東林正紅得發紫,想盡方法要擠進去,被拒不納。
四年還朝,都察院都禦史高攀龍盡列他在淮揚的貪污條款,提出彈劾。
吏部尚書趙南星批定充軍處分。
朝命革職查辦。
呈秀急了,半夜裡到魏忠賢家叩頭乞哀,求為養子。
結果呈秀不但複職,而且升官,不但升官,而且成為忠賢的謀主,殘殺東林的劊子手了。
兩年後做到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禦史。
兒子不會作文也中了舉,兄弟做浙江總兵官,女婿呢,吏部主事,連姨太太的兄弟、唱小旦的也做了密雲參将。
其他四“虎”,吳淳夫是工部尚書,田吉兵部尚書,倪文煥太常卿,李夔龍副都禦史,都是呈秀拉纖拜在忠賢門下當義子的。
“十狗”中如曹欽程,《明史》本傳說:“由座主馮铨父事魏忠賢為十狗之一&hellip&hellip于群小中尤無恥,日夜走忠賢門,卑谄無所不至,同類頗羞稱之。
”到後來,連魏忠賢也不喜歡他了,“責以敗群”革職,可是此狗在被趕出門時,還向忠賢叩頭說:“君臣之義已絕,父子之恩難忘。
”大哭一場而去。
開封建祠的時候,地方不夠大,毀了民房二千多間,用滲金塑像。
都城幾十裡的地面,到處是生祠。
上林苑一地就有四個。
延綏生祠用琉璃瓦,蘇州生祠金像用冕旒。
南昌建生祠,毀周程三賢祠,出賣澹台滅明祠作經費。
督饷尚書黃運泰迎像,用五拜三稽首禮,立像後又率文武将吏列階下五拜三稽首。
再到像前祝告,某事幸虧九千歲(這些魏忠賢的黨羽子孫稱皇帝為萬歲,忠賢九千歲)扶持,行一套禮,又某事蒙九千歲提拔,又行一套禮。
退還本位以後,再行大禮。
又特派遊擊将軍一人守祠,以後凡建祠的都依例派專官看守。
國子監生(大學生)陸萬齡以孔子作《春秋》,忠賢作《要典》,孔子殺少正卯,忠賢殺東林黨人,應在國學西建生祠和先聖并尊。
這簡直是孔子再世,道統重光了。
國子司業(大學校長)朱之俊接受了這意見,正預備動工,不湊巧天啟皇帝駕崩,政局一變,魏忠賢一下子從雲端跌下來了。
崇祯帝即位,魏忠賢自殺。
崇祯二年(1629)三月定逆案,全國魏忠賢生祠都拆毀,建生祠的官員也列名逆案,依法處刑。
《三朝要典》的原刻本在北平很容易見到,印得非常考究,大有翻印影印流傳的必要。
魏忠賢的辦公處東廠,原來叫東廠胡同,從沙灘一轉彎便是。
中央研究院北平辦事處在焉,近來改為東昌胡同了,不知是敵僞改的,還是最近改的。
其實何必呢?魏忠賢之臭,六君子的血,留着這個名詞讓北平市民多想想也是好的。
二、義子幹孫 魏忠賢不大識字,智力也極平常。
他之所以能弄權,第一私通熹宗的奶媽客氏,宮中有内線。
熹宗聽客氏的話,忠賢就可以為所欲為。
第二是熹宗庸,十足的阿鬥,凡事聽憑忠賢作主張。
光是這兩點,也不過和前朝的劉瑾、馮保一樣,還不至于起黨獄,開黑名單,建生祠,稱九千歲,鬧得民窮财盡,天翻地覆。
原因是第一,政府在他手上,首相次相不但和他合作,魏廣微還和這位太監攀通家,送情報,居然題為内閣家報。
其二是,他有政權,就能養活一批官,反正官爵都出于朝廷,俸祿都出于國庫。
凡要官者入我門來,于是政權軍權合一,内廷處廷合一。
魏忠賢的威權不但超過過去任何一個宦官,也超過任何一個權相,甚至皇帝。
《明史》說,内外大權,一歸忠賢。
内監(宦官)自王體乾等外,又有李朝欽、王朝輔、孫進、王國泰、梁棟等三十餘人為“左右擁護”。
外延文臣則崔呈秀、田吉、吳淳夫、李夔龍、倪文煥主謀議,号“五虎”。
武臣則田爾耕、許顯純、孫雲鶴、楊寰、崔應元主殺戮,号“五彪”。
又吏部尚書周應秋、太仆卿曹欽程等号“十狗”。
又有“十孩兒”“四十孫”之号。
而為呈秀輩門下者又不可數計。
“虎”“彪”“狗”都是魏忠賢的義子。
舉例說,崔呈秀在天啟初年巡按淮揚,貪污狡狯,不修士行,看見東林正紅得發紫,想盡方法要擠進去,被拒不納。
四年還朝,都察院都禦史高攀龍盡列他在淮揚的貪污條款,提出彈劾。
吏部尚書趙南星批定充軍處分。
朝命革職查辦。
呈秀急了,半夜裡到魏忠賢家叩頭乞哀,求為養子。
結果呈秀不但複職,而且升官,不但升官,而且成為忠賢的謀主,殘殺東林的劊子手了。
兩年後做到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禦史。
兒子不會作文也中了舉,兄弟做浙江總兵官,女婿呢,吏部主事,連姨太太的兄弟、唱小旦的也做了密雲參将。
其他四“虎”,吳淳夫是工部尚書,田吉兵部尚書,倪文煥太常卿,李夔龍副都禦史,都是呈秀拉纖拜在忠賢門下當義子的。
“十狗”中如曹欽程,《明史》本傳說:“由座主馮铨父事魏忠賢為十狗之一&hellip&hellip于群小中尤無恥,日夜走忠賢門,卑谄無所不至,同類頗羞稱之。
”到後來,連魏忠賢也不喜歡他了,“責以敗群”革職,可是此狗在被趕出門時,還向忠賢叩頭說:“君臣之義已絕,父子之恩難忘。
”大哭一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