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結論

關燈
山澤之利。

     [197]實業:爰田二說。

     [198]實業:代田之法,由爰田變化而來。

     [199]服飾:衣皮短小,絲麻布帛長大。

     [200]實業:牧人無牲使賈買。

    此見官家之業日微。

     [201]實業:多畜雞犬豕。

     [202]實業:漁亦女子事。

     [203]實業:古林盛于緣邊。

     [204]實業:樹木為阻固,一統則無須。

     [205]實業:溝洫非必虛言。

     [206]實業:古教稼之法。

     [207]實業:合各部族所長,如烏春之于金。

     [208]實業:《易系辭傳》《考工記》之聖人,即先聖之聖。

     [209]實業:工之利大于農。

     [210]實業:古家國各自足。

     [211]實業:聚者有,有市之邑,因井田而為市。

     [212]實業:壟斷,販夫販婦。

     [213]實業:衒。

     [214]實業:管理商人頗嚴。

     [215]實業:立持。

     [216]實業:案從來商人管理,無如近世之甚者。

    物買之制馭。

     [217]實業:田單為臨淄市掾。

     [218]實業:泉府。

     [219]實業:商業初興時之利群。

     [220]實業:管子所言之商人。

     [221]實業:古國際貿易。

     [222]實業:先秦已有海道對外商業。

     [223]實業:古貴族用以與商人交易者蓋粟帛。

     [224]實業:商為計度之辭。

     [225]錢币:錢币具公的性質。

     [226]錢币:錢币緣起,《平準書》《漢志》皆不足信。

    古者貨貝。

    獵民皮農民粟。

    珠玉黃金用于貴族,交易盛而黃金重。

    古珠玉黃金略有與錢相權之價。

    母子錢之利病。

     [227]飲食:疏食。

     [228]飲食:最古烹調之法。

     [229]飲食:古飲食必公。

     [230]飲食:古所禁皆群飲。

     [231]飲食:六畜、魚鼈為常食。

     [232]飲食:羹食為常。

     [233]飲食:古飲酒以水和之。

     [234]飲食:香及葷辛。

     [235]服飾:皮服卉服。

    甲之惡劣者即皮服也。

     [236]服飾:衣牛馬之衣,牛衣及褐也。

     [237]服飾:南方短衣。

     [238]服飾:無衣時夏則積薪,冬則炀之。

     [239]服飾:以跣為敬? [240]服飾:深衣之簡便。

     [241]服飾:勞者恒短。

     [242]服飾:同衣服問題。

    古衣服本不甚同。

     [243]宮室:窟室、窦窖皆穴居之遺。

     [244]宮室:古湖居稍進依丘陵。

     [245]經學:鄭玄疑天子城九裡誤,疑九女亦然。

     [246]宮室:郭專一面即為長城。

     [247]刑:象魏。

     [248]宮室:古春折冬入邑。

     [249]宮室:古不能為樓台,最勞民力。

     [250]宮室:譏臨民。

     [251]宮室:一堂二内,蓋以室為堂,房為内,無堂也,後世多進之屋,廳為堂,共一堂也。

     [252]宮室:襄公作楚宮,猶秦寫放諸侯宮室。

     [253]宮室:今古說苑囿之大。

     [254]宮室:廛,即憻。

     [255]宮室:城野民居皆擁擠。

     [256]葬埋:葬埋率就所居之地?故言不欲去墳墓。

    故墓而不墳?以中田不安?求高燥之處?則遠乃墳。

     [257]葬埋:堲周用瓦,禹桐棺三寸非實。

     [258]葬埋:塗車刍靈其時,俑則與棺椁并興也。

     [259]葬埋:謂古不重形之非。

     [260]葬埋:厚葬确晚起之事。

     [261]葬埋:九京不必改字,蓋由求高燥。

     [262]交通:舟橋之始。

     [263]交通:辇僅二人挽之。

     [264]交通:古喪車亦以人挽。

     [265]交通:四載。

     [266]交通:野鄙之道不善。

     [267]交通:古者三年大比,民或于是徙。

     [268]交通:古無逆旅。

     [269]交通:徙涉之多。

     [270]交通:南方先用舟師。

     [271]交通:驲為車。

     [272]交通:烽燧大鼓。

     [273]政體:《恃君覽》言立君之理尚同立天子之理。

     [274]政體。

     [275]封建:貢大國多小國少。

     [276]封建:齊人請邾,宋人請滕,即附庸仍助大國供賦役。

     [277]封建:賦于邑。

     [278]實業:聚小于邑,邑小于都。

     [279](見圖) [280]職官:三師之如仆禦。

     [281]職官:在朝在學之異。

     [282]職官:五官六官亦見大戴。

     [283]職官:三官六官春秋時事亦(有)據。

     [284]職官:宰。

     [285]政體:禅=忽力而台繼=仁宗後建儲。

     [286]政體:大詢之事迹。

    刑賞詢于衆。

     [287]政體:諸侯大夫互攻與平民革命實質是一。

     [288]政體:革命之理論。

     [289]政體:孫林父甯殖相二周召。

     [290]政體:立君以蔔。

     [291]政體:王若曰鄭玄以為周公二魯隐公攝。

     [292]政體:魯昭公出二厲王奔彘。

     [293]選舉:管子鄉樹之師,以遂其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