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結論
關燈
小
中
大
,官之以其能,及年而舉之。
此似周官審其行,繼觀其能,進之朝也。
後世不以是進,士而辟有譽望者誤矣。
達與聞(第312頁)。
[294]選舉:初所取者勇力之士。
[295]職官、封建:歲獻似即上計。
[296]選舉:大臣私勇力聖知之士。
[297]選舉:大夫任人,或以貨。
[298]選舉:重友遊揚,漢亦如此。
[299]選舉:宦破其家。
[300]選舉:寬則用名譽之人。
[301]賦稅:古隻稅賦役三者。
然布縷亦漸普通。
[302]田制:圭畦一字。
[303]田制:周國中貢野助必無大缪。
[304]田制:士田同仕亦圭田。
[305]田制:貢徹之異。
[306]賦稅:古女子亦應役。
[307]賦稅:三幼無婦征。
[308]賦稅:賦似不必口率出泉。
但口率出泉其遺耳,蓋粟米之外也。
雲各入所有谷物恐非。
[309]生計:《國畜》大男食四石,大女三石,吾子二石。
[310]賦稅:賦稅山澤非今文家意。
[311]賦稅:君以山澤為私産。
[312](見圖) [313]兵制:古萬人為軍,天子加二千。
[314]文例:纣兵七十萬,在于道路七十萬之由來。
[315]兵制:近都&mdash&mdash全國。
[316]兵制:州兵丘甲。
[317]兵制:古服兵役之年。
[318]兵制:殺多、破壞甚。
[319]賦稅:為兵。
[320]兵制:車廢騎興非一事。
[321]兵器:銅鐵遞嬗,罰金為兵。
[322]兵器:兵之始非施之人。
[323]刑:古有禮而已,違禮制裁心诽議,并不嫌多難知。
[324]刑:五刑之屬三千解,此仍禮。
[325](見圖) [326]刑:九刑亦刑書之一。
悝撰次諸國&hellip&hellip [327]刑:因輕重失宜上下其手而定法。
[328]刑:兵刑是一。
[329]刑:劓、刵、椓、黥,刵當作刖。
[330]刑:刑必虧體,惟婦人無刑指宮。
[331]刑:腓膑跀。
[332]刑:髡、越之斷發,黥其文身,後五刑效越,刷疑亦原焉。
[333]刑:象刑漢猶行之。
[334]刑:屏四方不必遠,即古之流,蓋待貴族,贖蓋亦然。
[335]刑:孥戮始軍刑,相司連坐亦然,《周官》等已有。
[336]刑:漢二千石以令解仇怨,複相報,移徙之,見《周官·朝士注》。
[337]刑:刑民事之分古已有之。
[338]刑:聽斷或屬地官,或屬秋官,其用刑異。
[339]刑:下不能斷之獄,可上于朝。
訝士掌四方之獄訟。
[340]刑:重體則明刑,所以弼教,故重意徙在上,所求則不然矣。
[341]刑:三刺即左右、諸士夫、國人。
[342]刑:無宮室時之拘禁。
[343]文字:作結繩。
或與記事無關。
[344]文字:三皇無文非指文字。
[345]文字:在上為上,在下為下,有奪文。
[346]文字:六書指書體,《漢志》謂象形十八字,後人竄入。
[347]文字:古南北語言之異,不過如今日。
[348]文字:新字增于春秋時,舊字改易亦然,無大異。
李斯奏同,不過如此,實亦未廢。
[349]文字:小篆程邈作不誤。
[350]文字:古文即新室所改。
[351]文字:王國維東西文字之說之缪。
[352]哲學宗教:有形而無實體。
案火如是。
[353]宗教:屍巫皆可降神,但巫能緻之屍不能。
神亦可栖于木石。
[354]宗教:詛祝。
女真人有是術。
[355]宗教:矢初祀日,日為女神。
[356]宗教:八神中,天地即圜丘方丘之類。
[357]宗教: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亦畿内。
[358]宗教:司命。
[359]宗教:感生之義,蓋古五感生帝不必古。
[360]曆法:《管子》言專主日者,故知堯不能知閏。
[361]宗教:《周官》三蔔三易蓋并存數法,不必傳諸先代。
[362]學術:古重形質之說。
[363]宗教:相最有據有後堕落。
[364]宗教:神仙家無所信有所求。
[365]學術:祝由即咒詛。
[366]宗教:神仙家疑起燕齊,因海市。
[367]宗教:古而無死,蓋亦信神仙。
[368]宗教:(醫藥)金石之齊,蓋神仙家所發明。
[369]史學:古有史學? [370]史學:古大國藏史籍頗多。
收集民間傳說。
[371]哲學宗教:五行,陰陽,知自然有定則,再求則原為動力&mdash&mdash泛神&mdash&mdash轉入無神。
[372]文學:不歌而誦為詩,離樂而獨立,古人聽歌亦不解其辭句。
[373](見圖) [374]學校:古入小學大學之年。
[375]學校:鄭以養庶老者為小學恐非。
[376]學校:宦。
[377]史事:古人以剛毅好鬥而敗。
案楚共工亦然,即位時年甚小也。
此似周官審其行,繼觀其能,進之朝也。
後世不以是進,士而辟有譽望者誤矣。
達與聞(第312頁)。
[294]選舉:初所取者勇力之士。
[295]職官、封建:歲獻似即上計。
[296]選舉:大臣私勇力聖知之士。
[297]選舉:大夫任人,或以貨。
[298]選舉:重友遊揚,漢亦如此。
[299]選舉:宦破其家。
[300]選舉:寬則用名譽之人。
[301]賦稅:古隻稅賦役三者。
然布縷亦漸普通。
[302]田制:圭畦一字。
[303]田制:周國中貢野助必無大缪。
[304]田制:士田同仕亦圭田。
[305]田制:貢徹之異。
[306]賦稅:古女子亦應役。
[307]賦稅:三幼無婦征。
[308]賦稅:賦似不必口率出泉。
但口率出泉其遺耳,蓋粟米之外也。
雲各入所有谷物恐非。
[309]生計:《國畜》大男食四石,大女三石,吾子二石。
[310]賦稅:賦稅山澤非今文家意。
[311]賦稅:君以山澤為私産。
[312](見圖) [313]兵制:古萬人為軍,天子加二千。
[314]文例:纣兵七十萬,在于道路七十萬之由來。
[315]兵制:近都&mdash&mdash全國。
[316]兵制:州兵丘甲。
[317]兵制:古服兵役之年。
[318]兵制:殺多、破壞甚。
[319]賦稅:為兵。
[320]兵制:車廢騎興非一事。
[321]兵器:銅鐵遞嬗,罰金為兵。
[322]兵器:兵之始非施之人。
[323]刑:古有禮而已,違禮制裁心诽議,并不嫌多難知。
[324]刑:五刑之屬三千解,此仍禮。
[325](見圖) [326]刑:九刑亦刑書之一。
悝撰次諸國&hellip&hellip [327]刑:因輕重失宜上下其手而定法。
[328]刑:兵刑是一。
[329]刑:劓、刵、椓、黥,刵當作刖。
[330]刑:刑必虧體,惟婦人無刑指宮。
[331]刑:腓膑跀。
[332]刑:髡、越之斷發,黥其文身,後五刑效越,刷疑亦原焉。
[333]刑:象刑漢猶行之。
[334]刑:屏四方不必遠,即古之流,蓋待貴族,贖蓋亦然。
[335]刑:孥戮始軍刑,相司連坐亦然,《周官》等已有。
[336]刑:漢二千石以令解仇怨,複相報,移徙之,見《周官·朝士注》。
[337]刑:刑民事之分古已有之。
[338]刑:聽斷或屬地官,或屬秋官,其用刑異。
[339]刑:下不能斷之獄,可上于朝。
訝士掌四方之獄訟。
[340]刑:重體則明刑,所以弼教,故重意徙在上,所求則不然矣。
[341]刑:三刺即左右、諸士夫、國人。
[342]刑:無宮室時之拘禁。
[343]文字:作結繩。
或與記事無關。
[344]文字:三皇無文非指文字。
[345]文字:在上為上,在下為下,有奪文。
[346]文字:六書指書體,《漢志》謂象形十八字,後人竄入。
[347]文字:古南北語言之異,不過如今日。
[348]文字:新字增于春秋時,舊字改易亦然,無大異。
李斯奏同,不過如此,實亦未廢。
[349]文字:小篆程邈作不誤。
[350]文字:古文即新室所改。
[351]文字:王國維東西文字之說之缪。
[352]哲學宗教:有形而無實體。
案火如是。
[353]宗教:屍巫皆可降神,但巫能緻之屍不能。
神亦可栖于木石。
[354]宗教:詛祝。
女真人有是術。
[355]宗教:矢初祀日,日為女神。
[356]宗教:八神中,天地即圜丘方丘之類。
[357]宗教: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亦畿内。
[358]宗教:司命。
[359]宗教:感生之義,蓋古五感生帝不必古。
[360]曆法:《管子》言專主日者,故知堯不能知閏。
[361]宗教:《周官》三蔔三易蓋并存數法,不必傳諸先代。
[362]學術:古重形質之說。
[363]宗教:相最有據有後堕落。
[364]宗教:神仙家無所信有所求。
[365]學術:祝由即咒詛。
[366]宗教:神仙家疑起燕齊,因海市。
[367]宗教:古而無死,蓋亦信神仙。
[368]宗教:(醫藥)金石之齊,蓋神仙家所發明。
[369]史學:古有史學? [370]史學:古大國藏史籍頗多。
收集民間傳說。
[371]哲學宗教:五行,陰陽,知自然有定則,再求則原為動力&mdash&mdash泛神&mdash&mdash轉入無神。
[372]文學:不歌而誦為詩,離樂而獨立,古人聽歌亦不解其辭句。
[373](見圖) [374]學校:古入小學大學之年。
[375]學校:鄭以養庶老者為小學恐非。
[376]學校:宦。
[377]史事:古人以剛毅好鬥而敗。
案楚共工亦然,即位時年甚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