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開辟傳說

關燈
帝;南海中之盤古國,後雖僻處遐方,在古代,或實為南方民族之大宗矣。

     《後漢書·南蠻傳》,有所謂盤瓠者,以為高辛氏之畜狗,長沙武陵蠻之祖,此與盤古本渺不相涉,夏曾佑始謂與盤古是一,謂吾族誤襲苗族神話為己有。

    見所著《古代史》。

    予昔亦信其說,今乃知其非是而不可以不辯也。

    夫夏氏之疑,乃謂吾族古帝,蹤迹多在北方,獨盤古則祠在桂林,墓在南海耳。

    吾族開化,實始于南,不始于北,已如第三章所述。

    然則古代神話,留遺嶺表,又何怪焉?抑《後漢書》盤瓠之說,實僅指武陵一隅,尤顯而易見者也。

    其說曰:“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吳将軍頭者,購黃金萬镒,邑萬家,又妻以少女。

    時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盤瓠。

    下令之後,盤瓠遂銜人頭造阙下。

    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将軍首也。

    帝大喜。

    而計盤瓠不可妻之以女,又無封爵之道,議欲有報而未知所宜。

    女聞之,以為帝王下令,不可違信,因請行。

    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

    盤瓠得女,負而走,人入南山,止石室中。

    所處險絕,人迹不至。

    于是女解去衣裳,為仆鑒之結,着獨力之衣。

    帝悲思之,遣使尋求,辄遇風雨震晦,使者不得進。

    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

    盤瓠死後,因自相夫妻。

    織績木皮,染以草實。

    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

    其母後歸,以狀白帝。

    于是使迎緻諸子。

    衣裳斑斓言語侏離。

    好入山壑,不樂平曠。

    帝順其意,賜以名山廣澤。

    其後滋蔓,号曰蠻夷。

    外癡内黠,安土重舊。

    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賈販,無關梁符傳、租稅之賦;有邑君長,皆賜印绶,冠用獺皮。

    其渠帥曰精夫,相呼為姎徒。

    今長沙武陵蠻是也。

    ”此說依據蠻人地理、風俗、言語、服飾、居處及中國待之之寬典,其為秦、漢間人所文飾,顯然不疑。

    《注》雲:“今辰州盧溪縣西有武山。

    黃闵《武陵記》曰:山高可萬仞,山半有盤瓠石室,可容數萬人。

    中有石床,盤瓠行迹。

    今案石窟前有石羊、石獸,古迹奇異尤多。

    望石窟,大如三間屋。

    遙見一石,仍似狗形,俗相傳,雲是盤瓠像也。

    ”《路史·發揮》雲:“有自辰、沅來者,雲盧溪縣之西百八十裡,有武山焉。

    其崇千仞。

    遙望山半,石洞罅啟。

    一石貌狗,人立乎其旁,是所謂盤瓠者。

    今縣之西南三十裡有盤瓠祠,棟宇宏壯。

    信天下之有奇迹也。

    ”《注》雲:“《辰州圖經》雲:石窟如三間屋。

    一石狗形,蠻俗雲盤瓠之像,今其中種有四:一曰七村歸明戶,起居飲食類省民,但左衽。

    二曰施溪武源歸明蠻人。

    三曰山。

    四曰仡僚。

    雖自為區别,而衣服趨向,大略相似。

    土俗以歲七月二十五日,種類四集,扶老攜幼,宿于廟下,五日,祠以牛彘酒,椎鼓踏歌,謂之樣。

    樣,蠻語祭也。

    ”盧溪,今湖南泸溪縣。

    自唐至宋,遺迹猶存,種落可指,可見《後漢書》所雲,乃一種落之故事,今乃以此推諸凡南蠻,并謂吾族稱說,謂他人父,可謂重誣矣。

    幹寶《晉紀》,範成大《桂海虞衡志》,皆謂蠻族雜糅魚肉,叩槽而号,以祭盤瓠。

    見《文獻通考·四裔考》。

    《路史》謂會昌今江西會昌縣。

    有盤古山,湘鄉今湖南湘鄉縣。

    有盤古堡,雩都今江西雩都縣。

    有盤古祠。

    成都、今四川成都縣。

    淮安、今江蘇淮安縣。

    京兆今陝西長安縣。

    皆有廟祀。

    又引《元豐九域志》,謂廣陵今江蘇江都縣。

    有盤古冢廟。

    固與盤瓠絕不相幹。

    今廣西岩峒中,亦有盤古廟。

    兼祀天皇、地皇、人皇。

    此蓋又受吾族傳說改變。

    俗以舊曆六月二日為盤古生日,遠近聚集緻祭,與《路史》所述荊湖南北,及《辰州圖經》所述辰州土俗相類。

    而閩、浙畲民,亦有奉盤瓠為祖者,其畫像仍作狗形。

    他種落傳說,亦有自稱狗種者。

    二者猶絕不相蒙,安得據音讀相近,牽合為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