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篇 明治末年國勢之膨漲(1905—1912)

關燈
《樸資冒斯和約》成立,國人以外交失敗歸罪于桂太郎内閣,下院各黨,因要求其辭職。

    桂太郎知難戀棧,辭職而去。

    一九〇六年一月,天皇命政友會總裁西園寺組閣。

    西園寺召集黨員,演說内閣之政績,惟賴财政,請其合作,通過預算。

    蓋時當戰後,國債累累,利息增多,辦理善後,需款孔亟。

    且以時間迫促,内閣徑提交桂太郎所拟定之預算于議會,凡六億餘元;卒由議會通過。

    三月,政府謀收鐵路為國有,外相加藤高明謂其強買人民之私産,違背憲法,徒增國家之擔負,且以對華困難,自辭職去。

    報紙複攻擊内閣;政府概置之不省。

    未幾,衆議院通過鐵路收歸國有之議案;貴族院又略加修改,複交衆議院;内閣因承認其修改,勸黨員贊成。

    議員反對者,争論不已,繼起扭鬥,傷者數人。

    及至投票,反對者知為少數,各自離席;下院遂得全體通過。

    收買鐵路之款,計共四億餘萬元,約倍商人原有建築之費;政府發行五分利息之公債;防其跌價緻令商人受虧,于五年後,始交與之。

    又定一九〇一&mdash一九〇三年平均所得之利為公司之盈餘,以後凡二十年,每年仍如數與之。

    其優待商人,獎勵實業,亦雲至矣。

    十二月,議會複召集。

    明年,政府提交預算案,計六億一千餘萬元,海陸軍費,幾占三分之一,仍由議會通過。

    然人民之擔負益重,怨者漸多。

    會交通大臣要求擴張關于鐵路之費,大藏卿初拒其請,後乃雙方讓步,減額與之。

    元老井上馨負有理财之名,謂其額過大,大藏卿辦理不善,内閣将全體辭職;天皇因诏準财政交通二大臣辭職,其事始已。

    一九〇八年,議員四年期滿,于五月舉行選舉。

    政友會議員共得百八十九人,占議席多數。

    而總裁西園寺忽于七月托疾辭職,舉桂太郎以自代。

    其辭職原因,說者謂因财政困難,及外交備受批評之故。

     西園寺公望 桂太郎得西園寺之助,與政友會合作,起而組閣,身任總理大臣,兼大藏卿。

    因監于前閣之失敗,厥為賦稅繁重,人民怨望,編成預算,減少一億元。

    明年,政府拟加官吏俸金,較上年預算,增加一千七百萬元,提交下院。

    政友會主減田稅百分之一,其不敷之數,則減增加俸金之半及其他經費以彌補之;政府不可。

    桂太郎與黨魁相商,互相讓步,結果稍減田稅增加俸金。

    報紙代表商人利益者,因攻擊政友會,以其但知代表地主農民,為其争利益也;政府财政問題,終未解決。

    一九一〇年二月,政府召集銀行代表,議換戰時所發之國内公債為四分利息公債。

    銀行嘗賴政府之助,與内閣關系至密,因得其贊同。

    政府又改訂海關稅率,借以保護國内未甚發達之工業,且裕收入;其明年實行,原夫各國改約,允許日本于一九一一年關稅自主也。

    其外交則于是年兼并朝鮮;益思鞏固其在我滿洲之地位。

    惟時桂太郎在位已久,專橫益甚,屢借天皇诏敕,解除一切困難,大為識者所憂。

    同年八月,忽自請辭職,蓋知人民惡其政策,而政黨又不易操縱也。

    天皇許之。

     于是西園寺繼桂太郎組閣,整理财政,以銀行家山本達雄為大藏卿。

    山本言于議會曰:“财政因循,勢将破産。

    整理之法,在提倡工業,增進人民納稅之能力,借以減少苛稅,獎勵商業,免令國内專以有限之現金還債,緻生産事業,不能發達。

    ”政府為節省費用,特組織委員會;西園寺自為會長,審查各部官吏人數,及其賬目;其無職者,悉罷免之。

    山本又減削海軍擴張之費,拒絕陸軍增加二師團之議,頗招軍閥之忌。

    十二月政府召集議會,提交預算,節省七千餘萬元。

    明年,議會通過預算。

    俄而期滿閉會,重行選舉,政友會複得勝利;政府将欲實行其整理财政計劃。

    七月,明治天皇忽遘疾,政府初甚秘之;既而知其不起,始許發表。

    天皇得疾,一周而崩;在位凡四十有五年(一八六七&mdash一九一二)。

    明治知人善任;方其踐位之初,信任大臣,委以政事,大臣得盡其力,終收維新之效。

    一九〇〇年之後,元老之黨争漸烈,天皇親予取決,所贊助者尤多。

    日本向為列強所陵辱之一小國,自維新後四十餘年之中,經二次大戰争,遂為世界強國之一,其于日本天皇之功誠有不可泯者。

    明治既死,舉國人民皆深悲悼;大将乃木至自殺以殉。

    政府治理喪事,建築神社,費用甚巨,武士道崇拜英雄之精神,備見于此。

     晚年時期的明治天皇 明治死後,元老山縣有朋,亟欲報複内閣拒絕增兵之議,遂于十二月,令其屬下之陸軍大臣辭職而去。

    西園寺商于各陸軍大将中将,請其入閣;無願就者。

    蓋元老山縣身為陸軍參謀總長;其下大将中将,多其同鄉之長人,嘗隸山縣屬下,為其所登庸者;前任已承意去位,繼者尤不敢貿然就任。

    于是西園寺内閣全體辭職。

    當是時,舉國輿論,皆非軍閥;政友會複與他黨相結,合力抵抗;井上山縣等,皆不敢組閣;天皇乃命桂太郎為總理大臣。

    初,桂太郎遊曆歐洲,考查政黨,或謂其将與德俄締結條約。

    及抵俄京,明治天皇病笃,召之回國。

    及歸,明治已死,山縣等忌之;朝命為宮内大臣。

    未幾,奉诏組閣;掌握海軍之薩摩軍閥,不肯合作。

    天皇诏令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