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閉關時代及威逼通商(1651—1858)
關燈
小
中
大
一六五一年,将軍家光疾薨。
子家綱繼之,年少庸弱;其輔政諸臣,多家光舊吏,後又相繼殁,家綱進用寵臣,威權漸替。
會歲數饑,民或餓死;幕府雖時發粟赈之,終不能遍濟國内。
平安江戶又疊遭大火;受禍尤烈者,當推江戶。
當時死者凡十餘萬人;公私儲蓄,一炬毀盡;災民無所得食,由幕府施粥,皆以瓦片盛之。
其後修築,令諸藩助工,賦稅苛重,生計艱難,民益困苦。
于是遊士漸多,私自結黨,報仇殺人,潛謀不軌。
加以地數大震,山崩屋頹;蝦夷土人,時複叛亂,用兵不休,生事愈益窮困。
家綱嘗令二藩鑿溝,皆辭以國内匮乏,将軍終無如何,幕府于是式微。
及将軍寝疾,無子,大老有欲援鐮倉故事,迎親王于京師以為嗣者,議久未決;卒謀于親藩,迎親藩世子綱吉為嗣,親藩之為将軍自此始。
德川綱吉 綱吉性躁急,喜怒無常,左右近臣,偶爾忤旨,辄罹重罪,或殺或流。
先是綱吉之生也,其母嘗禱于護國寺,故綱吉德僧,賜以大園,崇信佛教。
會其子病殁,僧說之曰:“人之乏嗣,皆前身多殺之報。
今欲來嗣,莫若禁殺。
且将軍之生在戌,戌,狗年也,宜善事狗。
”綱吉以為然,令于國中:“凡失犬者,務必獲。
遇失犬者,須收養;失主尋至,當立還之。
”又令曰:“自今而後,犬被創不告者,一村同坐。
”因使幕吏收犬,多至千頭,養之院中,狺狺之聲聞數裡。
性極愛馬;禁燒馬毛及棄死馬于野。
又禁畜鳥,籠鳥者概命放之。
其後禁益繁密,凡食用品,若豕肉魚蝦,皆不得食;生計窮蹙,食物騰貴,民深惡之,犯罪者衆。
又寵任佞臣,專恣貪鄙,賄賂公行,判獄不公,以至人心離散,玩視法紀,藩侯私鬥,幕吏相殺。
然綱吉好學,辟學者為儒官;新建孔廟,規模宏大;親書其額曰“大成殿”,制十哲七十二賢及先儒神主。
嘗親講《論語》,使諸侯在江戶者偕僧侶共聽。
既而祀孔,将軍親臨聖廟;特置祭田,給諸生饩廪;後更講《周易》,藩侯及臣屬侍聽者四百餘人,每月數次,五年而畢。
性又好樂,召樂人作猿猴之戲,号曰猿樂;以樂工百餘為侍。
市人榮之,競習猿樂,借求仕進。
适國内大饑,餓莩相望,賦稅減少,費用不足。
将軍命停武士月廪,分賜采地;然值荒年,采地不能得粟,武士大困。
後大風卒至,壞及屋舍,生活維艱。
将軍乃命酒戶減釀酒之粟,酒價騰貴,私釀益多,公私交困。
富士山火噴,鳴聲如雷,沙石吹飛,左近田園,皆成不毛之地。
及京師大火,大内罹災;天皇皇子,避于關白之邸,延燒者一萬三百餘家;損失之數,不可勝算。
将軍又數興土木,嘗為養子家宣營造别業,令諸藩助役。
及成,玲珑工細,遍植花木。
因遇夏月,辄擇童男女姝麗者三百人,豔服盛妝,披着新衣,作插秧之戲,其費不赀。
然幕府貧乏,至無十萬金,供将軍谒墓日光之行;綱吉悲憂,乃采改鑄金錢之議。
金夾銀銅,銀和銅錫,皆半其數,獲利如之。
尋複鑄銀币,雜以鉛錫;銀币重量,不足實價四分之一,色黯如鉛。
向之良币,或被人民珍藏;或為外商帶出;牟利之徒,又私銷鑄,借獲重利。
馴至惡币充斥,貨價騰貴,商民惡之,隐折其價;幕府嚴禁,終于無效。
綱吉殁後,養子家宣繼為将軍,停鑄雜币,蠲除酒禁,聽民肉食,登庸賢能,一時民困稍蘇。
惜不久病薨;其子繼之,年甫四歲,幕府大權,歸于幕吏,将軍旋亦病殁。
自是而後,将軍在位者,多屬幼少,不永其年;國内大權,疊歸寵臣。
幕吏鮮久于位,因無經驗,政治窳敗。
惟待藩侯,本其祖法,國内得無戰争者,凡二百餘年。
文學既已興盛,且獎勵孝子,表彰貞節。
有華商至者,獻《康熙字典》《校唐律疏義》《玉海》《孟子》等書;将軍召見,皆重賞之。
及江戶季年,時而疾疫流行,時而水旱相繼,幕府勢益衰微。
島原亂後,得與日本貿易者,唯中國、朝鮮、琉球、荷蘭四國。
貿易歲額,推中國為大。
是時日本金價賤甚,攜金外出者,獲利之多數倍其母。
将軍囿于貴金之說,病之;因限朝鮮商金額,歲萬八千兩,清船歲三十艘,荷舶二艘。
傳命曰:“不欲守定額者,速去勿來。
”後更限清船為十二,尋減其二;荷減其一;市場僻在長崎。
日人之待清人也,較荷人為優;貿易範圍,較荷人為寬。
蓋中日相近,久有往來;人種類似,風尚多同;日人且視中國為禮義之邦,學術皆其所自來,故甚重之。
至朝鮮琉球,國小地狹,貨物不多,商額亦少。
使者往來,聘報甚殷;二國饑馑,将軍嘗助以粟,俨然以屬國遇之。
荷商限于長崎中之小島,歲納稅金三千;其商船至者,不能與日人直接購賣,惟有娼妓,得官吏許可,接待荷商而壟斷其利。
荷人雖居處如囚,以嗜利故,甘心受辱。
又荷商常獻方物;其所獻者,多歐洲精巧之品。
睹物生感,日人因知有歐洲之物質文明。
更值大歉,疾疫流行;荷商租地之醫生,從事醫治,功效昭著。
于是歐洲醫學漸為時人所重,将軍家宣命生徒,往至其地,習學荷文。
學者詢知歐洲情況,爰著《西洋紀聞》。
其後一二新奇之士,更冒險渡海,遊曆歐洲;歸後著書,詳所見聞,警告時人,指摘閉關之謬。
但歐洲人士,仍獨荷人得至日本;嘗有負盛
子家綱繼之,年少庸弱;其輔政諸臣,多家光舊吏,後又相繼殁,家綱進用寵臣,威權漸替。
會歲數饑,民或餓死;幕府雖時發粟赈之,終不能遍濟國内。
平安江戶又疊遭大火;受禍尤烈者,當推江戶。
當時死者凡十餘萬人;公私儲蓄,一炬毀盡;災民無所得食,由幕府施粥,皆以瓦片盛之。
其後修築,令諸藩助工,賦稅苛重,生計艱難,民益困苦。
于是遊士漸多,私自結黨,報仇殺人,潛謀不軌。
加以地數大震,山崩屋頹;蝦夷土人,時複叛亂,用兵不休,生事愈益窮困。
家綱嘗令二藩鑿溝,皆辭以國内匮乏,将軍終無如何,幕府于是式微。
及将軍寝疾,無子,大老有欲援鐮倉故事,迎親王于京師以為嗣者,議久未決;卒謀于親藩,迎親藩世子綱吉為嗣,親藩之為将軍自此始。
德川綱吉 綱吉性躁急,喜怒無常,左右近臣,偶爾忤旨,辄罹重罪,或殺或流。
先是綱吉之生也,其母嘗禱于護國寺,故綱吉德僧,賜以大園,崇信佛教。
會其子病殁,僧說之曰:“人之乏嗣,皆前身多殺之報。
今欲來嗣,莫若禁殺。
且将軍之生在戌,戌,狗年也,宜善事狗。
”綱吉以為然,令于國中:“凡失犬者,務必獲。
遇失犬者,須收養;失主尋至,當立還之。
”又令曰:“自今而後,犬被創不告者,一村同坐。
”因使幕吏收犬,多至千頭,養之院中,狺狺之聲聞數裡。
性極愛馬;禁燒馬毛及棄死馬于野。
又禁畜鳥,籠鳥者概命放之。
其後禁益繁密,凡食用品,若豕肉魚蝦,皆不得食;生計窮蹙,食物騰貴,民深惡之,犯罪者衆。
又寵任佞臣,專恣貪鄙,賄賂公行,判獄不公,以至人心離散,玩視法紀,藩侯私鬥,幕吏相殺。
然綱吉好學,辟學者為儒官;新建孔廟,規模宏大;親書其額曰“大成殿”,制十哲七十二賢及先儒神主。
嘗親講《論語》,使諸侯在江戶者偕僧侶共聽。
既而祀孔,将軍親臨聖廟;特置祭田,給諸生饩廪;後更講《周易》,藩侯及臣屬侍聽者四百餘人,每月數次,五年而畢。
性又好樂,召樂人作猿猴之戲,号曰猿樂;以樂工百餘為侍。
市人榮之,競習猿樂,借求仕進。
适國内大饑,餓莩相望,賦稅減少,費用不足。
将軍命停武士月廪,分賜采地;然值荒年,采地不能得粟,武士大困。
後大風卒至,壞及屋舍,生活維艱。
将軍乃命酒戶減釀酒之粟,酒價騰貴,私釀益多,公私交困。
富士山火噴,鳴聲如雷,沙石吹飛,左近田園,皆成不毛之地。
及京師大火,大内罹災;天皇皇子,避于關白之邸,延燒者一萬三百餘家;損失之數,不可勝算。
将軍又數興土木,嘗為養子家宣營造别業,令諸藩助役。
及成,玲珑工細,遍植花木。
因遇夏月,辄擇童男女姝麗者三百人,豔服盛妝,披着新衣,作插秧之戲,其費不赀。
然幕府貧乏,至無十萬金,供将軍谒墓日光之行;綱吉悲憂,乃采改鑄金錢之議。
金夾銀銅,銀和銅錫,皆半其數,獲利如之。
尋複鑄銀币,雜以鉛錫;銀币重量,不足實價四分之一,色黯如鉛。
向之良币,或被人民珍藏;或為外商帶出;牟利之徒,又私銷鑄,借獲重利。
馴至惡币充斥,貨價騰貴,商民惡之,隐折其價;幕府嚴禁,終于無效。
綱吉殁後,養子家宣繼為将軍,停鑄雜币,蠲除酒禁,聽民肉食,登庸賢能,一時民困稍蘇。
惜不久病薨;其子繼之,年甫四歲,幕府大權,歸于幕吏,将軍旋亦病殁。
自是而後,将軍在位者,多屬幼少,不永其年;國内大權,疊歸寵臣。
幕吏鮮久于位,因無經驗,政治窳敗。
惟待藩侯,本其祖法,國内得無戰争者,凡二百餘年。
文學既已興盛,且獎勵孝子,表彰貞節。
有華商至者,獻《康熙字典》《校唐律疏義》《玉海》《孟子》等書;将軍召見,皆重賞之。
及江戶季年,時而疾疫流行,時而水旱相繼,幕府勢益衰微。
島原亂後,得與日本貿易者,唯中國、朝鮮、琉球、荷蘭四國。
貿易歲額,推中國為大。
是時日本金價賤甚,攜金外出者,獲利之多數倍其母。
将軍囿于貴金之說,病之;因限朝鮮商金額,歲萬八千兩,清船歲三十艘,荷舶二艘。
傳命曰:“不欲守定額者,速去勿來。
”後更限清船為十二,尋減其二;荷減其一;市場僻在長崎。
日人之待清人也,較荷人為優;貿易範圍,較荷人為寬。
蓋中日相近,久有往來;人種類似,風尚多同;日人且視中國為禮義之邦,學術皆其所自來,故甚重之。
至朝鮮琉球,國小地狹,貨物不多,商額亦少。
使者往來,聘報甚殷;二國饑馑,将軍嘗助以粟,俨然以屬國遇之。
荷商限于長崎中之小島,歲納稅金三千;其商船至者,不能與日人直接購賣,惟有娼妓,得官吏許可,接待荷商而壟斷其利。
荷人雖居處如囚,以嗜利故,甘心受辱。
又荷商常獻方物;其所獻者,多歐洲精巧之品。
睹物生感,日人因知有歐洲之物質文明。
更值大歉,疾疫流行;荷商租地之醫生,從事醫治,功效昭著。
于是歐洲醫學漸為時人所重,将軍家宣命生徒,往至其地,習學荷文。
學者詢知歐洲情況,爰著《西洋紀聞》。
其後一二新奇之士,更冒險渡海,遊曆歐洲;歸後著書,詳所見聞,警告時人,指摘閉關之謬。
但歐洲人士,仍獨荷人得至日本;嘗有負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