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綱目卷五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驕傲起來,與蠻軍混雜在一起,發動進攻,容易打敗他們。
希望給臣步兵三千,從巴溪渡過湘江,從嶽麓山後面繞到湘水西,讓許可瓊用戰艦渡過湘江,前後夾擊,必定打敗敵人。
他們的前鋒軍隊被打敗,後面的大隊人馬自然不敢輕易前進了。
”馬希廣準備聽從他的意見。
當時馬希萼已派密使用厚利引誘許可瓊,許可瓊對馬希廣說:“彭師暠與各蠻都是同一族類,怎麼可以相信他呢?我世代為楚國将軍,必定不會背叛大王。
”馬希廣就停止實行彭師暠的計劃。
馬希廣命令衆将都接受許可瓊的調遣,并多次到許可瓊的營帳中籌劃軍事。
許可瓊假稱巡視江面,與馬希萼相會,約定作為内應。
彭師暠有一天看見許可瓊,當面斥責他,并拂衣入見馬希廣說:“許可瓊将要背叛國家,國人都知道了,請您快速除掉他,不要留下後患。
”馬希廣說:“可瓊是許侍中德勳的兒子,哪會有這樣的事呢?”彭師暠退下歎息說:“大王仁義而不果斷,失敗滅亡擡腳就能等到了。
” 馬希廣相信巫師和僧侶的話,在江邊上塑造鬼像,舉起手來讓朗州軍隊退卻,又在高樓上制造巨大鬼像,手指着湘水兩岸,怒目而視。
朗州将領何敬真望見韓禮的軍營裡旌旗紛亂,便對手下說:“對方士兵已經害怕了,攻打他們容易取勝。
”朗州人雷晖潛入韓禮的營寨,手持長劍刺向韓禮,沒有刺中,但軍營中已驚恐騷亂起來。
何敬真等人乘亂進攻,韓禮的軍隊大肆潰逃。
于是朗州軍隊從水、陸兩路猛攻長沙,指揮使吳宏、小門使楊滌互相鼓勵說:“用死報效國家,現在是時候了。
”各自率兵出戰。
從辰時戰鬥到午時,朗州軍隊稍稍退卻。
劉彥瑫按兵不動,不去救援。
彭師暠戰于城東北隅。
可瓊舉全軍降希萼,長沙遂陷,朗兵及蠻兵大掠三日。
希崇帥将吏詣希萼勸進。
吳宏見希萼曰:“不幸為許可瓊所誤,今日死,不愧先王矣。
”彭師暠投槊于地,大呼請死。
希萼歎曰:“鐵石人也!”皆不殺。
希萼入府,捕希廣,獲之。
自稱楚王,以希崇為節度副使。
謂将吏曰:“希廣懦夫,為左右所制耳,吾欲生之,可乎?”朱進忠曰:“大王三年血戰,始得長沙。
一國不容二主,他日必悔之。
”乃賜希廣死。
希廣臨刑,猶誦佛書,彭師暠葬之于浏陽門外。
希萼召拓跋恒,欲用之,恒稱疾不起。
漢劉赟發徐州。
赟留右都押牙鞏廷美、教練使楊溫守徐州,與馮道等西來,在道仗衛皆如王者,左右呼“萬歲”。
郭威至滑州,留數日。
赟遣使慰勞諸将,受命之際,相顧不拜,私相謂曰:“我輩屠陷京城,其罪大矣。
若劉氏複立,我輩尚有種乎?” 漢郭威至澶州,自立而還。
王峻、王殷遣兵拒劉赟,以太後诰廢為湘陰公,令郭威監國。
威至澶州,将發,将士數千人忽大噪曰:“天子須侍中自為之,将士已與劉氏為仇,不可立也。
”或裂黃旗以被威體,共挾抱之,呼“萬歲”震地,因擁威南行。
威乃上太後箋,請奉漢宗廟,事太後為母。
下書撫谕大梁士民,勿有憂疑。
至七裡店,窦貞固帥百官出迎,拜谒勸進。
赟至宋州,王峻、王殷聞澶州軍變,遣郭崇威将七百騎往拒之,又遣馬铎将兵詣許州巡檢。
崇威忽至宋州, 彭師暠在城的東北角作戰。
許可瓊率領全軍向馬希萼投降,長沙随後陷落,朗州軍隊和蠻軍大肆搶掠三天。
馬希崇率領将官前往馬希萼處勸他即王位。
吳宏見到馬希萼說:“不幸被許可瓊所耽誤,今日雖死,也不愧對先王了。
”彭師暠把長矛扔到地上,大喊求死。
馬希萼感歎說:“真是鐵石心腸的人呀!”都沒有殺掉。
馬希萼進入王府,下令抓捕馬希廣,抓到了他。
馬希萼自稱楚王,任命馬希崇為節度副使。
馬希萼對将校官吏說:“馬希廣是個軟弱無能的人,他隻是被左右小人控制罷了,我想讓他活着,可以嗎?”朱進忠說:“大王經過三年浴血奮戰,才奪得長沙。
一個國家不能容納兩個君主,将來必定會後悔。
”于是命令馬希廣自殺。
馬希廣臨刑之前,口中仍然背誦佛經,彭師暠把他埋葬在浏陽門外。
馬希萼征召拓跋恒,準備起用他,拓跋恒自稱有病,不肯受任。
後漢劉赟從徐州出發。
劉赟留下右都押牙鞏廷美、教練使楊溫守衛徐州,與馮道等人向西而來,在路上的儀仗警衛都按照君王的規格,左右歡呼“萬歲”。
郭威到達滑州,停留數日。
劉赟派遣使者慰勞衆将,衆将接受诏命,互相環顧都不參拜,私下相互嘀咕說:“我們屠殺吏民攻陷京城,罪行夠大的。
如果劉氏再立為君主,我們還會有活路嗎?” 後漢郭威到達澶州,自立為王,回到京城。
王峻、王殷派兵抗拒劉赟,用太後的诏令廢劉赟為湘陰公,命郭威監國。
郭威到達澶州,準備出發,将士數千人忽然大聲喧嘩起來,說:“天子必須郭侍中親自來做,将士們已經與劉氏結仇,不可再立劉氏為君了。
”有人撕下黃旗披在郭威身上,共同把郭威挾抱起來,歡呼“萬歲”,震天動地,趁勢簇擁郭威向南行進。
郭威于是向太後上奏箋,請求事奉後漢宗廟社稷,事奉太後為母親。
郭威下發文诰安撫大梁百姓,讓他們不必擔心疑慮。
郭威到達七裡店,窦貞固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拜谒時勸郭威即帝位。
劉赟到達宋州,王峻、王殷聽說澶州兵變,派郭崇威率七百騎兵前往抗拒,又派馬驿率兵到許州巡察。
郭崇威忽然來到宋州, 赟大驚,阖門登樓诘之。
對曰:“澶州軍變,郭公遣崇威來宿衛。
”赟召崇威登樓,執手而泣,崇威以郭威意安谕之。
時護聖指揮使張令超帥部兵為赟宿衛。
徐州判官董裔說赟曰:“觀崇威視瞻舉措,必有異謀。
道路皆言郭威已為帝,而陛下深入不止,禍其至哉!請急召張令超,谕以禍福,使夜以兵劫崇威,奪其兵。
明日,掠睢陽金帛,募士卒,北走晉陽。
彼新定京邑,未暇追我,此策之上也。
”赟猶豫未決。
是夕,崇威密誘令超,令超率衆歸之,赟大懼。
郭威召馮道先歸,赟謂之曰:“寡人此來所恃者,以公三十年舊相,故無疑耳。
今事危矣,公何以為計?”道默然。
客将賈貞數目道,欲殺之。
赟曰:“汝輩勿草草,無預馮公事。
”崇威遷赟于外館,殺其腹心董裔、賈貞等數人。
太後诰廢赟為湘陰公。
馬铎引兵入許州,劉信惶惑自殺。
太後诰以侍中監國。
百官藩鎮相繼上表勸進。
威營步軍将校醉,揚言向者澶州騎兵扶立,今步兵亦欲扶立,威斬之。
南漢以宮人為女侍中。
南漢主以宮人盧瓊仙、黃瓊芝為女侍中,朝服冠帶,參決政事。
宗室勳舊,誅戮殆盡,惟宦官林延遇等用事。
辛亥(951) 周太祖郭威廣順元年。
北漢主劉崇乾祐四年。
是歲,周代漢,北漢建國,凡五國三鎮。
劉赟大為震驚,關閉府門登樓責問郭崇威。
郭崇威回答說:“澶州兵變,郭公派遣崇威前來警衛。
”劉赟召郭崇威登樓,抓住他的手就哭泣起來,郭崇威用郭威的意思安慰他。
當時護聖指揮使張令超率領所屬部隊為劉赟警衛。
徐州判官董裔勸劉赟說:“觀察郭崇威的眼神舉止,他必定有陰謀。
道路上都說郭威已經稱帝,而陛下還一路深入前進不停,災禍就要降臨啦!請緊急召見張令超,告訴他禍福利害,讓他夜間領兵劫持郭崇威,奪取他的軍隊。
明天,搶掠睢陽府庫的金錢絲帛,招募士兵,北赴晉陽。
郭威他們剛到京城安頓,沒空追趕我們,這是上策。
”劉赟猶豫不決。
當晚,郭崇威就秘密招誘張令超,張令超率領部衆歸附郭崇威,劉赟非常驚懼。
郭威召馮道先回京城,劉赟對馮道說:“我這次前來所依靠的,是您這位有三十年資曆的老宰相,所以沒有顧慮。
現在事情發展到這麼危險,您有什麼計策?”馮道默然無語。
客将賈貞多次注視着馮道,準備殺他。
劉赟說:“你們不要草率行事,這不關馮公的事。
”郭崇威把劉赟遷居到府外驿館,殺死他的心腹董裔、賈貞等幾個人。
太後發布诰令,廢黜劉赟為湘陰公。
馬铎率兵進入許州,劉信恐惶不安而自殺。
太後發布诰令,命侍中郭威監國。
文武百官和各地藩鎮相繼上表勸郭威即帝位。
郭威軍營中有個步兵将校喝醉酒,揚言說前日澶州騎兵扶立郭威為帝,今日步兵也要扶立郭威為帝,郭威将他斬首。
南漢主劉晟任命宮人為女侍中。
南漢主任命宮人盧瓊仙、黃瓊芝為女侍中,讓她們穿戴朝臣的冠服,參與決策政事。
朝廷宗室、元老舊臣,差不多都被斬盡殺絕,隻有宦官林延遇等人當權。
後周太祖 辛亥(951) 後周太祖郭威廣順元年。
北漢主劉崇乾祐四年。
這一年,後周取代後漢,北漢建國,共五個國家、三個藩鎮。
春正月,郭威稱皇帝,國号周。
漢太後下诰,授監國符寶,即皇帝位。
制曰:“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後,國号宜曰周。
”改元,大赦。
凡倉場、庫務掌納官吏,無得收“鬥餘”“稱耗”。
舊所進羨餘物,悉罷之。
犯竊盜及奸者,并依晉天福元年以前刑名。
罪人非反逆,無得誅及親族沒籍家資。
唐莊宗、明宗、晉高祖各置守陵十戶,漢高祖陵職員、宮人、薦享、守戶并如故。
初,唐衰多盜,更定峻法,竊盜贓三匹者死。
晉天福中加至五匹,奸者男女并死。
漢法竊盜一錢以上皆死。
故周主即位,首革其弊。
初,楊邠以功臣國戚為方鎮者,多不閑吏事,乃以三司軍将補都押衙、孔目官、内知客,其人自恃敕補,多專橫,節度使不能制,至是,悉罷之。
命史弘肇親吏李崇矩訪弘肇親族,崇矩言:“弟弘福今存。
”初,弘肇使崇矩掌其家赀之籍,由是盡得其産,皆以授弘福。
周主賢之,使隸皇子榮帳下。
漢太後遷居西宮。
号昭聖太後。
漢河東節度使劉崇表請湘陰公歸晉陽。
初,崇聞隐帝遇害,欲起兵南向,聞迎立湘陰公,乃止,曰:“吾兒為帝,吾又何求?”太原少尹李骧陰說崇曰:“觀郭公之心,終欲自取,公不如疾引兵逾太行據孟津,俟徐州相公即位,然後還鎮,則郭公不敢動矣。
不然,且為所賣。
” 春正月,郭威正式即皇帝位,國号稱周。
後漢太後下達诰令,授給監國郭威傳國玺印,即皇帝位。
制書說:“朕是周代宗室的後裔,是虢叔的後裔,國号應該叫周。
”改用新年号,天下實行大赦。
凡是糧食倉庫、場院掌管交納的官吏,不得收取額外的“鬥餘”“稱耗”。
從前以賦稅盈餘名義進貢的物品,全部取消。
犯有盜竊及奸淫罪的,一律按照後晉天福元年以前的刑法條文處理。
犯人沒犯謀反罪的,不得株連親戚家屬和登記沒收家産。
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晉高祖的陵墓分别設置十戶人家守陵,後漢高祖陵園的官吏、宮人、祭祀及守陵戶數一律照舊。
當初,唐朝衰敗,盜賊很多,更改制定嚴刑峻法,規定盜竊贓物夠三匹絹帛的處死。
後晉天福年間盜竊罪的處死标準增加到五匹絹帛,犯有奸淫罪的男女都要處死。
後漢刑法規定盜竊一文錢以上的都處死刑。
所以後周太祖郭威即位後,首先革除這些弊端。
當初,楊邠因為功臣元勳、皇親國戚擔任方鎮長官者,多數不熟悉行政事務,于是用朝廷三司軍将補任都押衙、孔目官、内知客,那些人自恃是皇命敕補,大多專橫跋扈,節度使不能制止,到這時,全部罷免。
命令史弘肇的親吏李崇矩尋訪史弘肇的親族,李崇矩說:“史弘肇的弟弟史弘福現在還活着。
”當初,史弘肇讓李崇矩掌管他家财産的賬簿,因此得到史家全部财産,李崇矩都交還給了史弘福。
後周太祖認為李崇矩賢能,讓他在皇子郭榮手下供職。
後漢太後遷居西宮。
尊号為昭聖太後。
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上表請求讓湘陰公回到晉陽。
當初,劉崇聽說後漢隐帝遇害,準備起兵向南進發,聽說迎立劉赟繼位,于是作罷,說:“我兒子當皇帝,我又有什麼可求的?”太原少尹李骧私下對劉崇說:“觀察郭威的心思,最終是想自取帝位,您不如迅速率兵翻越太行山,占據孟津,等徐州相公即位,然後返回鎮所,這樣郭威就不敢動手。
不然,您将要被人出賣。
” 崇怒曰:“腐儒欲離間吾父子。
”命左右曳出斬之。
骧呼曰:“吾負經濟之才而為愚人謀事,死固甘心,家有老妻,願與之同死。
”崇并其妻殺之。
及赟廢,崇乃遣使請赟歸晉陽。
周主報曰:“湘陰公比在宋州,今方取歸,必令得所,公勿以為憂。
” 漢湘陰公故将鞏廷美等舉兵徐州。
廷美、楊溫聞湘陰公赟失位,奉赟妃董氏據徐州拒守,以俟河東援兵,周主使赟以書谕之。
契丹使至大梁。
契丹之攻内丘也,死傷頗多,又值月食,軍中多妖異,契丹主懼,引兵還,遣使請和于漢。
會漢亡,劉詞送其使者詣大梁,周主遣将軍朱憲報聘,且叙革命之由。
周以王殷為邺都留守。
周主以邺都鎮撫河北,控制契丹,欲以腹心處之。
以殷為留守,領軍如故,仍以侍衛司從赴鎮。
周主為故漢主承祐舉哀成服。
漢泰甯軍節度使慕容彥超遣使入貢于周。
彥超遣使入貢于周,周主慮其疑懼,賜诏慰安之。
周主威弑漢湘陰公赟于宋州,漢劉崇稱帝于晉陽。
劉崇即位于晉陽,仍用乾祐年号,所有者并、汾、忻、代、岚、憲、隆、蔚、沁、遼、麟、石十二州之地。
以判官鄭珙、趙華同平章事,次子承鈞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存瓌為代州 劉崇大怒說:“你這個腐儒想離間我們父子關系。
”命令手下人将李骧拉出去斬首。
李骧大聲呼喊說:“我身懷經世濟民的才能,卻為愚人謀劃事情,死了本當甘心,隻是家有年老的妻子,希望與她一同死去。
”劉崇把他妻子一并殺了。
等到劉赟被廢黜,劉崇才派遣使者請求讓劉赟返回晉陽。
後周太祖郭威回報說:“湘陰公劉赟最近在宋州,現在正取道回歸京城,一定讓他得其所宜,您不要為此擔憂。
” 後漢湘陰公劉赟舊将鞏廷美等在徐州舉兵造反。
鞏廷美、楊溫聽說湘陰公劉赟失去帝位,便侍奉劉赟的妃子董氏占據徐州堅守抵抗,以此等待河東援兵,後周太祖郭威讓劉赟用書信向他們陳說利害。
契丹使者到達大梁。
契丹軍隊攻打内丘時,死傷很多,又碰到月食,軍中出現許多妖異怪事,契丹主兀欲有點害怕,便率兵返回,派使者向後漢請求和好。
适逢後漢滅亡,劉詞把契丹使者送到大梁,後周太祖郭威派将軍朱憲回訪,并且陳述改朝換代的緣由。
後周任命王殷為邺都留守。
後周太祖郭威因邺都鎮撫黃河以北地區,控制契丹,準備安排自己的親信駐守。
任命王殷為邺都留守,統領的軍隊照舊,仍帶侍衛司随從前往鎮所。
後周太祖郭威為後漢隐帝劉承祐發喪,穿上喪服。
後漢泰甯軍節度使慕容彥超派遣使者入朝向後周進貢。
慕容彥超派遣使者入朝向後周進貢,後周太祖顧慮他有疑慮恐懼,特賜诏書安慰他。
後周太祖郭威在宋州殺死後漢湘陰公劉赟,後漢劉崇在晉陽稱帝。
劉崇在晉陽即皇帝位,仍舊沿用乾祐年号,所統轄的有并州、汾州、忻州、代州、岚州、憲州、隆州、蔚州、沁州、遼州、麟州、石州,共十二州之地。
劉崇又任命判官鄭珙、趙華為同平章事,任命次子劉承鈞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任命李存瓌為代州 防禦使。
謂諸将曰:“朕以高祖之業一朝墜地,今日位号,不得已而稱之。
顧我是何天子?汝曹是何節度使邪?”由是不建宗廟,祭祀如家人。
宰相俸錢月止百缗,節度使止二十缗,自餘薄有資給而已。
聞湘陰公死,哭曰:“吾不用忠臣之言,以至于此。
”為李骧立祠,歲時祭之。
周罷四方貢獻珍食,诏百官上封事。
周主謂王峻曰:“朕起于寒微,備嘗艱苦,遭時喪亂,一旦為帝王,豈敢厚自奉養以病下民乎?”命峻疏四方貢獻珍美食物,诏悉罷之。
又诏曰:“朕生長軍旅,不親學問,未知治天下之道。
文武官有益國利民之術,各具封事以聞。
”以蘇逢吉之第賜王峻,峻曰:“是逢吉所以族李崧也。
”辭而不處。
北漢主遣其子承鈞将兵伐周,不克。
二月,周主以其養子榮為鎮甯節度使。
選朝士為之僚佐,以王敏、崔頌為判官,王樸為掌書記。
樸,東平人也。
楚遣使入貢于唐。
周主毀漢宮寶器。
周主悉出漢宮中寶玉器碎之于庭,曰:“凡為帝王,安用此物?聞漢隐帝日與嬖寵于禁中嬉戲,珍玩不離側,茲事不遠,宜以為鑒。
”仍戒左右,自今珍華悅目之物,毋得入宮。
契丹遣使如周,周報之。
北漢遣使如契丹乞師。
初,契丹主聞北漢主立,使其招讨使潘聿撚遺劉承鈞書。
北漢主使承鈞複書言:“本朝淪亡,欲循晉室故事, 防禦使。
劉崇對諸将說:“朕因為高祖的大業一朝斷送,所以現在的帝位年号是不得已才稱的。
但我算什麼天子?你們又算什麼節度使呢?”因此不建立宗廟,祭祀祖先如同普通百姓。
宰相每月的俸祿隻有一百缗錢,節度使每月隻有三十缗錢,其餘官吏都隻有微薄的供給而已。
北漢主劉崇聽說湘陰公劉赟已死,哭着說:“我沒有聽忠臣的話,才到了這地步。
”為李骧建立祠堂,逢年過節祭祀他。
後周停止各地貢獻珍美食物,下诏令百官以密封的奏疏言事。
後周太祖對王峻說:“朕出身貧寒,飽嘗艱辛困苦,遭遇時世淪喪動亂,如今一朝成為帝王,怎敢自己享受優厚的供養而讓百姓吃苦呢?”命令王峻清理各地貢獻的珍美食物,下诏令全部停止進貢。
又下诏書說:“朕生長在軍隊,沒有親自學習做學問,不懂治理天下的道理。
文武百官如有益國利民的辦法,各自以密封的奏章上報。
”把蘇逢吉的宅第賜給王峻,王峻說:“這宅第是蘇逢吉誅滅李崧家族的原因。
”推辭不住。
北漢主劉崇派遣他的兒子劉承鈞率兵讨伐後周,沒有攻克。
二月,後周太祖任命他的養子郭榮為鎮甯節度使。
後周太祖挑選朝廷文士做郭榮的屬官,任命王敏、崔頌為判官,王樸為掌書記。
王樸是東平人。
楚王馬希萼派遣使者向南唐進貢。
後周太祖毀壞後漢宮中的珍寶玉器。
後周太祖将後漢宮中珍寶玉器全部清出,在庭院中砸碎,說:“凡是做帝王的,哪裡用得着這些東西?聽說後漢隐帝整天與親信寵臣在宮禁中遊戲玩耍,珍寶玩物不離身邊,此事不遠,應當引以為戒。
”并告誡身邊的人,從今以後珍貴華麗、賞心悅目的物品,不得進入宮内。
契丹派使者前往後周,後周派使者回訪。
北漢派遣使者前往契丹乞求援兵。
當初,契丹主聽說北漢主劉崇即位,讓招讨使潘聿撚給劉承鈞寫信。
北漢主讓劉承鈞複信說:“本朝淪亡,打算遵循晉朝舊例, 求援北朝。
”契丹主大喜。
至是,北漢主遣使如契丹乞兵。
楚将王逵、周行逢作亂,入于朗州。
楚王希萼既得志,多思舊怨,殺戮無度,縱酒荒淫,悉以軍府事委馬希崇。
希崇複多私曲,政刑紊亂。
籍民财以賞士卒,士卒猶以不均怨望。
遣劉光輔入貢于唐,唐主待之厚,光輔密言:“湖南民疲主驕,可取也。
”唐主乃以邊鎬将兵屯袁州,潛圖進取。
楚小門使謝彥颙,本希萼家奴,以首面有寵。
希萼使坐諸将之上,諸将皆恥之。
希萼命朗州指揮使王逵、副使周行逢帥所部兵治府舍,執役甚勞,又無犒賜,士卒皆怨,竊言曰:“我輩從大王出萬死取湖南,何罪而囚役之?且大王終日酣歌,豈知我輩之勞苦乎?”逵、行逢聞之,相謂曰:“衆怨深矣,不早為計,禍及吾曹。
”帥衆逃歸。
時希萼醉,左右不敢白。
明日,始遣兵追之,不及,直抵朗州。
逵等乘其疲乏,伏兵縱擊,死傷殆盡。
逵等以希萼兄子光惠為節度使。
周克徐州,鞏廷美死之。
周加吳越王弘俶諸道兵馬都元帥。
夏四月,唐淮南饑。
周濱淮州鎮言,淮南饑民過淮籴谷。
周主诏曰:“彼之生民與此何異?無得禁止。
” 蜀以伊審徵知樞密院事。
審徵,蜀高祖之甥也,少與蜀主相親狎。
及知樞密,以經濟為己任,而貪侈回邪,與王昭遠相表裡,蜀政由是浸衰矣。
向北朝契丹求援。
”契丹主兀欲非常高興。
到這時,北漢主劉崇便派遣使者到契丹乞求援兵。
楚将王逵、周行逢作亂,進入朗州。
楚王馬希萼既已得志稱王,時常想着舊時怨恨,誅殺屠戮沒有節制,日夜縱酒,荒淫無度,把軍政事務全部委托給馬希崇辦理。
馬希崇又多私人好惡,國家政治刑罰混亂不堪。
搜刮民财來賞賜軍隊士兵,士兵還因為分配不均而抱怨。
派遣劉光輔向南唐進貢,南唐主李璟待他很優厚,劉光輔秘密進言說:“湖南百姓疲憊,君主驕橫,可以奪取。
”南唐主于是派邊鎬率兵屯駐袁州,暗中圖謀進攻奪取湖南。
楚王的小門使謝彥颙,本是馬希萼的家奴,因為面目好看得到馬希萼的寵幸。
宴會時,馬希萼讓他坐在衆将的上位,衆将都為此感到恥辱。
馬希萼命令朗州指揮使王逵、副使周行逢率領部下軍隊修建府舍,承擔的徭役十分辛苦,又沒有犒勞賞賜,士兵都有怨恨,他們私下說:“我們跟随大王出生入死奪取湖南,有什麼罪過要像囚犯那樣服苦役?況且大王終日醉酒作樂,哪裡知道我們的辛勞苦楚?”王逵、周行逢聽到後,相互說:“大家的怨恨太深了,不盡早做打算,禍患就會輪到我們頭上。
”于是便率領衆兵逃回朗州。
當時馬希萼喝酒醉得不省人事,周圍的人不敢向他報告。
第二天,才派兵追趕他們,沒追上,一直追到朗州。
王逵等利用追兵疲憊困乏,埋伏士兵全力出擊,追兵死傷很多,幾乎全軍覆沒。
王逵等擁立馬希萼哥哥的兒子馬光惠為節度使。
後周攻克徐州,鞏廷美等殉死。
後周加授吳越王錢弘俶諸道兵馬都元帥。
夏四月,南唐淮南發生饑荒。
後周濱臨淮河的州鎮上奏說,淮南饑民渡河買糧食。
後周太祖下诏書說:“那邊的百姓與這邊的百姓有什麼不同?不得禁止。
” 後蜀任命伊審徵主持樞密院事務。
伊審徵是後蜀高祖孟知祥的外甥,從小與後蜀主孟昶關系親昵。
等到他主持樞密院事務,以經國濟世為己任,但他貪婪奢侈,奸詐邪惡,與王昭遠内外勾結,後蜀政權因此逐漸衰敗。
吳越奉其廢王弘倧居東府。
吳越王弘俶徙弘倧居東府,為築宮室,治園圃,娛悅之,歲時供饋甚厚。
北漢遣使如契丹。
契丹主遣使如北漢,告以周使田敏來,約歲輸錢十萬缗。
北漢主使鄭珙以厚賂謝契丹,緻書稱侄,請行冊禮。
周遣将軍姚漢英如契丹,契丹留之。
周夏州附于北漢。
周以王峻、範質、李穀同平章事。
初,周主讨河中,已為人望所屬。
李穀時為轉運使,周主數以微言諷之,穀但以人臣盡節為對,周主以是賢之。
即位,首用為相。
時國家新造,四方多故,王峻夙夜盡心,知無不為,軍旅之謀,多所裨益。
範質明敏強記,謹守法度。
李穀沉毅有器略,議論慷慨,善譬喻以開主意。
楚朗州将王逵等逐其節度使,推劉言為留後。
武平節度使馬光惠愚懦嗜酒,王逵、周行逢、何敬真謀以辰州刺史劉言骁勇得蠻夷心,欲迎以為副使。
言知逵等難制,曰:“不往,将攻我。
”乃單騎赴之。
既至,衆廢光惠,推言權武平留後,求節于唐,亦稱藩于周。
契丹遣使如北漢,冊命其主崇,更名旻。
契丹燕王述軋弑其主兀欲而自立,述律讨殺述軋而代之。
北漢遣兵伐周,契丹欲引兵會之,與酋長議。
諸部不欲南,強之,行至新州,燕王述軋作亂,弑契丹主而自立。
吳越把廢黜的前王錢弘倧遷居東府。
吳越王錢弘俶把被廢黜的前王錢弘倧遷居東府,為他建築宮室,修造園林,供他遊玩娛樂,每年的供養饋贈很豐厚。
北漢派遣使者前往契丹。
契丹主派遣使者到北漢,告知後周使者田敏來訪的情況,約定每年送錢十萬缗。
北漢主劉崇派遣使者鄭珙用豐厚的錢财向契丹緻謝,并送書信自稱侄兒,請求舉行冊命典禮。
後周派将軍姚漢英前往契丹,契丹扣留了他。
後周夏州歸附到北漢。
後周任命王峻、範質、李穀為同平章事。
當初,後周太祖郭威讨伐河中,已為衆望所歸。
李穀當時擔任轉運使,後周太祖多次用委婉話語暗示他,李穀隻用做臣子應該盡守臣節作為回答,後周太祖因此認為他有賢德。
等即位後,首先任用他為宰相。
當時國家新建,四方多事,王峻日夜盡心盡力,能做的事情沒有不去做的,軍事謀劃,多有良策補益。
範質精明敏銳,博聞強記,嚴守法律制度。
李穀沉着堅毅,有才器膽略,談論事情言辭慷慨激昂,善于運用譬喻的手法來開導君主的智慧。
楚國朗州将領王逵等人驅逐節度使馬光惠,推舉劉言為留後。
武平節度使馬光惠愚蠢膽小,嗜酒如命,王逵、周行逢、何敬真一起商量,認為辰州刺史劉言打仗勇敢,很得夷狄之心,打算迎立他為武平節度副使。
劉言知道王逵等人難以控制,便說:“我不前往,将會攻打我。
”于是單槍匹馬趕赴朗州。
到達朗州後,衆将便廢黜馬光惠,推舉劉言代理武平留後,向南唐請求賜予旌旗符節,同時也向後周稱臣。
契丹主派遣使者到北漢,冊命北漢主劉崇為皇帝,改名為劉旻。
契丹燕王耶律述軋殺死君主耶律兀欲後自立為皇帝,耶律述律讨伐殺死耶律述軋後取而代之。
北漢派兵讨伐後周,契丹主耶律兀欲準備領兵會合北漢軍隊,與酋長們商議。
各部落都不想南侵,契丹主強迫他們出兵,走到新州,燕王耶律述軋發動叛亂,殺死契丹主後自立為君主。
齊王述律逃入南山,諸部奉之以攻述軋,立述律為帝,改元應曆。
北漢主複以叔父事之,請兵以擊晉州。
契丹主年少好遊戲,每夜酣飲,達旦乃寐,日中方起,國人謂之“睡王”,後更名明。
楚将徐威等作亂,廢其君希萼,立希崇為武安留後。
楚人複立希萼居衡山。
希萼遣指揮使徐威、陸孟俊等帥部兵立寨于城西北隅,以備朗兵,不存撫役者,将卒皆怨怒,謀作亂。
希崇知其謀。
希萼宴将吏,威等使人先驅馬十餘入府,自帥其徒執斧斤、白梃,聲言絷馬,奄至坐上,縱橫擊人。
希萼逾垣走,威等執囚之,殺謝彥颙。
立希崇為武安留後,縱兵大掠,幽希萼于衡山縣。
劉言遣兵趣潭州,聲言讨其篡奪之罪,希崇發兵拒之。
希崇亦縱酒荒淫,為政不公,語多矯妄,國人不附。
初,希萼入長沙,彭師暠雖免死,猶杖背黜為民。
希崇以為師暠必怨之,使送希萼于衡山,師暠曰:“欲使我為弑君之人乎?”奉事逾謹。
衡山指揮使廖偃與其季父巡官匡凝謀帥莊戶鄉人,與師暠共立希萼為衡山王,以縣為行府,斷江為栅,編竹為戰艦,召募徒衆,數日至萬餘人,州縣多應之。
冬十月,唐遣邊鎬将兵擊楚,馬希崇降。
徐威等見希崇所為,知必無成,又畏朗州、衡山之逼,欲殺希崇,希崇大懼,密奉表請兵于唐,唐主命邊鎬将兵萬人趣長沙。
鎬入醴陵,希崇遣天策府學士拓跋恒奉箋 齊王耶律述律逃到南山,各部落擁戴耶律述律來進攻耶律述軋,擁立耶律述律為皇帝,改年号為應曆。
北漢主劉崇又用對待叔父的規格事奉耶律述律,請求出兵攻擊晉州。
耶律述律年輕,喜歡遊玩,每天夜裡擺酒暢飲,直到天明才睡覺,中午才起床,國人都稱他為“睡王”,後改名為明。
楚将徐威等發動叛亂,廢黜君主馬希萼,擁立馬希崇為武安留後。
楚人又擁立馬希萼為衡山王。
馬希萼派遣指揮使徐威、陸孟俊等率所部軍隊在城西北角安營紮寨,以防備朗州軍隊入侵,不安撫慰勞服兵役的将士,将士們都怨恨憤怒,謀劃着發動叛變。
馬希崇知道将士的陰謀。
馬希萼宴請将士官吏,徐威等派人先驅趕十幾匹劣馬入府,自己率領部下手持斧子、白木棒,聲稱來拴馬,突然鬧到坐席上,任意打宴席上的人。
馬希萼翻牆逃跑,徐威等抓住囚禁了他,殺了謝彥颙。
擁立馬希崇為武安留後,放縱士兵大肆搶掠,将馬希萼囚禁在衡山縣。
劉言派兵奔赴潭州,聲稱要讨伐馬希崇篡權奪位的罪行,馬希崇發兵進行抵抗。
馬希崇也是嗜酒如命,荒淫無度,辦事不公,說話虛僞狂妄,國人都不親附他。
當初,馬希萼進入長沙,彭師暠雖然免于死刑,但仍背部受到杖刑并廢黜為民。
馬希崇以為彭師暠必定怨恨馬希萼,于是便派他送馬希萼到衡山,彭師暠說:“想讓我做弑君犯上的人嗎?”反而事奉馬希萼更加恭謹。
衡山指揮使廖偃與他的叔父巡官廖匡凝謀劃率領莊裡農戶和鄉裡百姓,與彭師暠共同擁立馬希萼為衡山王,将縣府改為臨時王府,橫截湘江設置栅欄,編制竹筏作為戰艦,招募部衆,幾天之内,達到一萬多人,鄰近的州縣也大多響應。
冬十月,南唐派邊鎬率兵攻打楚國,馬希崇投降。
徐威等看到馬希崇的所作所為,知道他必定無所成就,又害怕朗州、衡山方面的壓力,打算殺死馬希崇,馬希崇大為驚恐,秘密派人帶着奏表到南唐請求救兵,南唐主李璟命邊鎬率兵一萬人趕赴長沙。
邊鎬進入醴陵,馬希崇派天策府學士拓跋恒持箋書 請降。
恒歎曰:“吾久不死,乃為小兒送降狀。
”希崇帥弟侄迎拜,鎬下馬稱诏勞之。
時湖南饑馑,鎬大發馬氏倉粟赈之,楚人大悅。
契丹、北漢會兵伐周,攻晉州。
契丹遣蕭禹厥将奚、契丹五萬,會北漢兵伐周,北漢主自将兵二萬攻晉州,三面置寨,晝夜攻之。
巡檢使王萬敢與都指揮使史彥超、何徽等共拒之。
唐遣劉仁贍将兵取嶽州。
仁贍取嶽州,撫納降附,人忘其亡。
唐百官共賀湖南平,起居郎高遠曰:“我乘楚亂,取之甚易。
觀諸将之才,但恐守之甚難耳。
”司徒李建勳曰:“禍其始于此乎?”唐主未嘗親祠郊廟,禮官以為請,唐主曰:“俟天下一家,然後告謝。
”及一舉取楚,謂諸國指麾可定。
魏岑侍宴言:“俟陛下定中原,乞魏博節度使。
”唐主許之,岑趨下拜謝。
其主驕臣佞如此。
唐以邊鎬為武安節度使,遷馬氏之族于金陵。
馬希萼望唐人立己為潭帥,而潭人惡希萼,共請邊鎬為帥。
鎬趣希崇、希萼入朝,希崇與宗族及将佐千餘人号恸登舟,送者皆哭,響振川谷。
希萼亦與将佐士卒萬餘人東下。
十一月,周遣王峻救晉州。
诏諸軍皆受峻節度,聽以便宜從事,得自選擇将吏。
南漢取桂州,盡有嶺南地。
請求投降。
拓跋恒說:“我這麼久沒有死,竟然淪落到為這小子遞送投降書。
”馬希崇率領兄弟侄子迎接叩拜邊鎬,邊鎬下馬宣讀诏書慰勞馬希崇。
當時湖南遭受饑荒,邊鎬大量散發馬氏倉庫中的糧食救濟百姓,楚地百姓非常高興。
契丹、北漢兩國軍隊會師讨伐後周,攻打晉州。
契丹主耶律述律派遣蕭禹厥統率奚、契丹五萬人馬,會合北漢軍隊共同讨伐後周,北漢主劉崇親自率領二萬人馬攻打晉州,三面設置營寨,日夜不停攻城。
巡檢使王萬敢與都指揮使史彥超、何徽等共同抵抗敵軍。
南唐派劉仁贍率兵奪取嶽州。
劉仁贍率兵奪取嶽州,安撫招納投降歸附的士兵百姓,人們好像忘記自己的國家滅亡了。
南唐文武百官共同慶賀湖南的平定,起居郎高遠說:“我們乘楚國内亂,奪取它很容易。
觀察衆将的才能,恐怕守住它很困難啊。
”司徒李建勳說:“災禍恐怕就從這裡開始了吧。
”南唐主李璟未曾親自祭祀過天地宗廟,禮官請求舉行祭祀,南唐主說:“等到天下成為一家,然後再告謝天地祖宗。
”到一舉奪取楚國,認為其他各國都能揮手平定。
魏岑侍奉南唐主宴會時說:“等到陛下平定中原後,請讓我做魏博節度使。
”南唐主準許了他的要求,魏岑趕快下跪拜謝。
南唐君主的傲慢和大臣的谄媚大概就是這樣。
南唐任命邊鎬為武安節度使,把馬氏家族遷到金陵。
馬希萼希望南唐人冊立自己為潭州主帥,但潭州人厭惡馬希萼,共同請求任命邊鎬為主帥。
邊鎬催促馬希崇、馬希萼入京朝見,馬希崇與家族及将佐一千多人号啕大哭着登上船隻,送行的人也都哭起來,哭聲震動江河山谷。
馬希萼也與将佐士卒一萬多人一起乘船東下。
十一月,後周派遣王峻率兵救援晉州。
後周太祖郭威下诏,命各路軍隊都受王峻的調度指揮,授權王峻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相機從事,可以自己選擇任命将領官吏。
南漢奪取桂州,完全占有嶺南地區。
馬氏兄弟争國,南漢主以内侍使吳懷恩将兵屯境上,伺間進取。
希廣遣彭彥晖将兵備之,以為桂州都監、判軍府事。
靜江節度副使馬希隐惡之,潛遣人告蒙州刺史許可瓊。
可瓊方畏南漢之逼,即棄州引兵趣桂州,與彥晖戰于城中,彥晖敗,奔衡山。
懷恩據蒙州,進兵侵掠。
奄至城下,希隐奔全州,桂州遂潰。
懷恩因以兵略定巡屬,盡有嶺南之地。
十二月,周主自将救晉州,不果行。
王峻留陝州旬日,周主以北漢攻晉州急,議自将由澤州路與峻會兵救之。
十二月朔,诏以三日西征。
峻言于周主曰:“晉州城堅,未易可拔,劉崇兵鋒方銳,不可力争,所以駐兵待其衰耳。
陛下新即位,不宜輕動。
若車駕出汜水,則慕容彥超引兵入汴,大事去矣。
”周主聞之,以手提耳曰:“幾陷吾事。
”乃敕罷親征。
周遣使将兵赴郓州巡檢。
泰甯節度使慕容彥超聞徐州平,疑懼愈甚,乃招納亡命,畜聚薪糧,潛以書結北漢,又求援于唐。
周主遣使與誓,彥超益不自安,反迹益露,乃遣門使張凝将兵赴郓州巡檢以備之。
周王峻至晉州,契丹、北漢兵夜遁。
王峻引兵趣晉州,晉州南有蒙坑之險,峻憂北漢兵據之,聞前鋒已度,喜曰:“吾事濟矣。
”北漢主攻晉州,久不克,軍乏食。
契丹思歸,聞峻至,燒營夜遁。
峻入晉州, 馬氏兄弟争奪國家大權,南漢主劉晟命内侍使吳懷恩率兵屯駐邊境線上,等待時機進攻奪取楚地。
馬希廣派遣彭彥晖領兵防備南漢入侵,任命他為桂州都監、判軍府事。
靜江節度副使馬希隐厭惡彭彥晖,暗中派人告知蒙州刺史許可瓊。
許可瓊正畏懼南漢軍隊的威逼,立即放棄蒙州率兵直奔桂州,與彭彥晖在城中開戰,彭彥晖被打敗,逃奔衡山。
吳懷恩占據蒙州,進軍大肆搶掠。
吳懷恩率兵突然進到桂州城下,馬希隐慌忙逃往全州,桂州随後潰陷。
吳懷恩于是利用軍事謀略平定所屬的州縣,從此完全占領了大庾嶺以南的地方。
十二月,後周太祖郭威親自統率軍隊救援晉州,沒有成行。
王峻在陝州停留十來天,後周太祖郭威因為北漢軍隊攻打晉州很急,商議親自統率軍隊從澤州路與王峻會師救援晉州。
十二月初一,後周太祖下诏書于三日出發西征。
王峻傳話給後周太祖說:“晉州城池堅固,不易攻破,劉崇軍隊前鋒士氣正盛,不可力争,所以我把軍隊駐紮下來等待他們士氣衰落。
陛下剛即帝位,不宜輕舉妄動。
如果陛下車駕從汜水出來,那麼慕容彥超率兵進入汴京,大事就要完了。
”後周太祖聽到這話,用手抓着耳朵說:“幾乎壞了我的大事。
”于是下敕命停止原定的親征計劃。
後周派使者領兵趕赴郓州巡行檢查。
泰甯節度使慕容彥超聽說徐州平定,疑慮恐懼更加嚴重,于是便招納亡命之徒,積蓄收集糧草,暗中用書信與北漢勾結,又向南唐尋求援助。
後周太祖派使者與他定下誓約,慕容彥超内心更加不安,謀反的迹象更加顯露,後周太祖就派遣門使張凝領兵趕赴郓州巡行檢查來防備他。
後周王峻到達晉州,契丹和北漢軍隊連夜逃跑。
王峻率兵趕赴晉州,晉州南邊有個險要的地方蒙坑,王峻擔心被北漢軍隊占據,聽說前鋒軍隊已經過了蒙坑,便欣喜地說:“我的事成了。
”北漢主劉崇攻打晉州,久攻不下,軍隊缺乏食物。
契丹軍隊打算返回,聽說王峻到了,便燒毀營帳連夜逃跑。
王峻進入晉州, 諸将請亟追之,峻猶豫未決。
明日,乃遣指揮使藥元福、康延沼将騎兵追之,北漢兵墜崖谷死者甚衆。
延沼畏懦不急進,由是北漢兵得度。
元福曰:“劉崇氣衰力憊,狼狽而遁,不乘此剪撲,必為後患。
”諸将不欲進,王峻複遣使止之,遂還。
契丹北至晉陽,士馬什喪三四。
北漢主始息意于進取。
北漢土瘠民貧,内供軍國,外奉契丹,賦繁役重,民不聊生,逃入周境者甚衆。
唐以馬希萼鎮洪州,希崇鎮舒州。
唐主嘉廖偃、彭師暠之忠,以偃為左殿直軍使,師暠為殿直都虞候,賜予甚厚。
衆将請求立即追擊他們,王峻猶豫沒有做出決斷。
到第二天,才派遣指揮使藥元福、康延沼率領騎兵追擊,北漢軍隊墜落山崖深谷摔死的很多。
康延沼畏縮害怕不抓緊追擊,因此北漢軍隊得以渡過黃河。
藥元福說:“劉崇軍隊士氣衰落,疲憊不堪,狼狽逃竄,如果不乘此将它殲滅,必定會成為後患。
”衆将不想繼續向前推進,王峻又派使者制止,軍隊于是返回。
契丹軍隊向北到達晉陽,士兵馬匹損失十分之三四。
北漢主才打消南下進取的念頭。
北漢土地貧瘠,百姓窮困,對内要供應軍隊、官府的費用,對外要向契丹進貢錢财,賦稅繁多,徭役沉重,民不聊生,逃到後周境内的人很多。
南唐任命馬希萼鎮守洪州,馬希崇鎮守舒州。
南唐主嘉獎廖偃、彭師暠的忠誠,任命廖偃為左殿直軍使,彭師暠為殿直都虞候,給他們的賞賜非常豐厚。
希望給臣步兵三千,從巴溪渡過湘江,從嶽麓山後面繞到湘水西,讓許可瓊用戰艦渡過湘江,前後夾擊,必定打敗敵人。
他們的前鋒軍隊被打敗,後面的大隊人馬自然不敢輕易前進了。
”馬希廣準備聽從他的意見。
當時馬希萼已派密使用厚利引誘許可瓊,許可瓊對馬希廣說:“彭師暠與各蠻都是同一族類,怎麼可以相信他呢?我世代為楚國将軍,必定不會背叛大王。
”馬希廣就停止實行彭師暠的計劃。
馬希廣命令衆将都接受許可瓊的調遣,并多次到許可瓊的營帳中籌劃軍事。
許可瓊假稱巡視江面,與馬希萼相會,約定作為内應。
彭師暠有一天看見許可瓊,當面斥責他,并拂衣入見馬希廣說:“許可瓊将要背叛國家,國人都知道了,請您快速除掉他,不要留下後患。
”馬希廣說:“可瓊是許侍中德勳的兒子,哪會有這樣的事呢?”彭師暠退下歎息說:“大王仁義而不果斷,失敗滅亡擡腳就能等到了。
” 馬希廣相信巫師和僧侶的話,在江邊上塑造鬼像,舉起手來讓朗州軍隊退卻,又在高樓上制造巨大鬼像,手指着湘水兩岸,怒目而視。
朗州将領何敬真望見韓禮的軍營裡旌旗紛亂,便對手下說:“對方士兵已經害怕了,攻打他們容易取勝。
”朗州人雷晖潛入韓禮的營寨,手持長劍刺向韓禮,沒有刺中,但軍營中已驚恐騷亂起來。
何敬真等人乘亂進攻,韓禮的軍隊大肆潰逃。
于是朗州軍隊從水、陸兩路猛攻長沙,指揮使吳宏、小門使楊滌互相鼓勵說:“用死報效國家,現在是時候了。
”各自率兵出戰。
從辰時戰鬥到午時,朗州軍隊稍稍退卻。
劉彥瑫按兵不動,不去救援。
彭師暠戰于城東北隅。
可瓊舉全軍降希萼,長沙遂陷,朗兵及蠻兵大掠三日。
希崇帥将吏詣希萼勸進。
吳宏見希萼曰:“不幸為許可瓊所誤,今日死,不愧先王矣。
”彭師暠投槊于地,大呼請死。
希萼歎曰:“鐵石人也!”皆不殺。
希萼入府,捕希廣,獲之。
自稱楚王,以希崇為節度副使。
謂将吏曰:“希廣懦夫,為左右所制耳,吾欲生之,可乎?”朱進忠曰:“大王三年血戰,始得長沙。
一國不容二主,他日必悔之。
”乃賜希廣死。
希廣臨刑,猶誦佛書,彭師暠葬之于浏陽門外。
希萼召拓跋恒,欲用之,恒稱疾不起。
漢劉赟發徐州。
赟留右都押牙鞏廷美、教練使楊溫守徐州,與馮道等西來,在道仗衛皆如王者,左右呼“萬歲”。
郭威至滑州,留數日。
赟遣使慰勞諸将,受命之際,相顧不拜,私相謂曰:“我輩屠陷京城,其罪大矣。
若劉氏複立,我輩尚有種乎?” 漢郭威至澶州,自立而還。
王峻、王殷遣兵拒劉赟,以太後诰廢為湘陰公,令郭威監國。
威至澶州,将發,将士數千人忽大噪曰:“天子須侍中自為之,将士已與劉氏為仇,不可立也。
”或裂黃旗以被威體,共挾抱之,呼“萬歲”震地,因擁威南行。
威乃上太後箋,請奉漢宗廟,事太後為母。
下書撫谕大梁士民,勿有憂疑。
至七裡店,窦貞固帥百官出迎,拜谒勸進。
赟至宋州,王峻、王殷聞澶州軍變,遣郭崇威将七百騎往拒之,又遣馬铎将兵詣許州巡檢。
崇威忽至宋州, 彭師暠在城的東北角作戰。
許可瓊率領全軍向馬希萼投降,長沙随後陷落,朗州軍隊和蠻軍大肆搶掠三天。
馬希崇率領将官前往馬希萼處勸他即王位。
吳宏見到馬希萼說:“不幸被許可瓊所耽誤,今日雖死,也不愧對先王了。
”彭師暠把長矛扔到地上,大喊求死。
馬希萼感歎說:“真是鐵石心腸的人呀!”都沒有殺掉。
馬希萼進入王府,下令抓捕馬希廣,抓到了他。
馬希萼自稱楚王,任命馬希崇為節度副使。
馬希萼對将校官吏說:“馬希廣是個軟弱無能的人,他隻是被左右小人控制罷了,我想讓他活着,可以嗎?”朱進忠說:“大王經過三年浴血奮戰,才奪得長沙。
一個國家不能容納兩個君主,将來必定會後悔。
”于是命令馬希廣自殺。
馬希廣臨刑之前,口中仍然背誦佛經,彭師暠把他埋葬在浏陽門外。
馬希萼征召拓跋恒,準備起用他,拓跋恒自稱有病,不肯受任。
後漢劉赟從徐州出發。
劉赟留下右都押牙鞏廷美、教練使楊溫守衛徐州,與馮道等人向西而來,在路上的儀仗警衛都按照君王的規格,左右歡呼“萬歲”。
郭威到達滑州,停留數日。
劉赟派遣使者慰勞衆将,衆将接受诏命,互相環顧都不參拜,私下相互嘀咕說:“我們屠殺吏民攻陷京城,罪行夠大的。
如果劉氏再立為君主,我們還會有活路嗎?” 後漢郭威到達澶州,自立為王,回到京城。
王峻、王殷派兵抗拒劉赟,用太後的诏令廢劉赟為湘陰公,命郭威監國。
郭威到達澶州,準備出發,将士數千人忽然大聲喧嘩起來,說:“天子必須郭侍中親自來做,将士們已經與劉氏結仇,不可再立劉氏為君了。
”有人撕下黃旗披在郭威身上,共同把郭威挾抱起來,歡呼“萬歲”,震天動地,趁勢簇擁郭威向南行進。
郭威于是向太後上奏箋,請求事奉後漢宗廟社稷,事奉太後為母親。
郭威下發文诰安撫大梁百姓,讓他們不必擔心疑慮。
郭威到達七裡店,窦貞固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拜谒時勸郭威即帝位。
劉赟到達宋州,王峻、王殷聽說澶州兵變,派郭崇威率七百騎兵前往抗拒,又派馬驿率兵到許州巡察。
郭崇威忽然來到宋州, 赟大驚,阖門登樓诘之。
對曰:“澶州軍變,郭公遣崇威來宿衛。
”赟召崇威登樓,執手而泣,崇威以郭威意安谕之。
時護聖指揮使張令超帥部兵為赟宿衛。
徐州判官董裔說赟曰:“觀崇威視瞻舉措,必有異謀。
道路皆言郭威已為帝,而陛下深入不止,禍其至哉!請急召張令超,谕以禍福,使夜以兵劫崇威,奪其兵。
明日,掠睢陽金帛,募士卒,北走晉陽。
彼新定京邑,未暇追我,此策之上也。
”赟猶豫未決。
是夕,崇威密誘令超,令超率衆歸之,赟大懼。
郭威召馮道先歸,赟謂之曰:“寡人此來所恃者,以公三十年舊相,故無疑耳。
今事危矣,公何以為計?”道默然。
客将賈貞數目道,欲殺之。
赟曰:“汝輩勿草草,無預馮公事。
”崇威遷赟于外館,殺其腹心董裔、賈貞等數人。
太後诰廢赟為湘陰公。
馬铎引兵入許州,劉信惶惑自殺。
太後诰以侍中監國。
百官藩鎮相繼上表勸進。
威營步軍将校醉,揚言向者澶州騎兵扶立,今步兵亦欲扶立,威斬之。
南漢以宮人為女侍中。
南漢主以宮人盧瓊仙、黃瓊芝為女侍中,朝服冠帶,參決政事。
宗室勳舊,誅戮殆盡,惟宦官林延遇等用事。
辛亥(951) 周太祖郭威廣順元年。
北漢主劉崇乾祐四年。
是歲,周代漢,北漢建國,凡五國三鎮。
劉赟大為震驚,關閉府門登樓責問郭崇威。
郭崇威回答說:“澶州兵變,郭公派遣崇威前來警衛。
”劉赟召郭崇威登樓,抓住他的手就哭泣起來,郭崇威用郭威的意思安慰他。
當時護聖指揮使張令超率領所屬部隊為劉赟警衛。
徐州判官董裔勸劉赟說:“觀察郭崇威的眼神舉止,他必定有陰謀。
道路上都說郭威已經稱帝,而陛下還一路深入前進不停,災禍就要降臨啦!請緊急召見張令超,告訴他禍福利害,讓他夜間領兵劫持郭崇威,奪取他的軍隊。
明天,搶掠睢陽府庫的金錢絲帛,招募士兵,北赴晉陽。
郭威他們剛到京城安頓,沒空追趕我們,這是上策。
”劉赟猶豫不決。
當晚,郭崇威就秘密招誘張令超,張令超率領部衆歸附郭崇威,劉赟非常驚懼。
郭威召馮道先回京城,劉赟對馮道說:“我這次前來所依靠的,是您這位有三十年資曆的老宰相,所以沒有顧慮。
現在事情發展到這麼危險,您有什麼計策?”馮道默然無語。
客将賈貞多次注視着馮道,準備殺他。
劉赟說:“你們不要草率行事,這不關馮公的事。
”郭崇威把劉赟遷居到府外驿館,殺死他的心腹董裔、賈貞等幾個人。
太後發布诰令,廢黜劉赟為湘陰公。
馬铎率兵進入許州,劉信恐惶不安而自殺。
太後發布诰令,命侍中郭威監國。
文武百官和各地藩鎮相繼上表勸郭威即帝位。
郭威軍營中有個步兵将校喝醉酒,揚言說前日澶州騎兵扶立郭威為帝,今日步兵也要扶立郭威為帝,郭威将他斬首。
南漢主劉晟任命宮人為女侍中。
南漢主任命宮人盧瓊仙、黃瓊芝為女侍中,讓她們穿戴朝臣的冠服,參與決策政事。
朝廷宗室、元老舊臣,差不多都被斬盡殺絕,隻有宦官林延遇等人當權。
後周太祖 辛亥(951) 後周太祖郭威廣順元年。
北漢主劉崇乾祐四年。
這一年,後周取代後漢,北漢建國,共五個國家、三個藩鎮。
春正月,郭威稱皇帝,國号周。
漢太後下诰,授監國符寶,即皇帝位。
制曰:“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後,國号宜曰周。
”改元,大赦。
凡倉場、庫務掌納官吏,無得收“鬥餘”“稱耗”。
舊所進羨餘物,悉罷之。
犯竊盜及奸者,并依晉天福元年以前刑名。
罪人非反逆,無得誅及親族沒籍家資。
唐莊宗、明宗、晉高祖各置守陵十戶,漢高祖陵職員、宮人、薦享、守戶并如故。
初,唐衰多盜,更定峻法,竊盜贓三匹者死。
晉天福中加至五匹,奸者男女并死。
漢法竊盜一錢以上皆死。
故周主即位,首革其弊。
初,楊邠以功臣國戚為方鎮者,多不閑吏事,乃以三司軍将補都押衙、孔目官、内知客,其人自恃敕補,多專橫,節度使不能制,至是,悉罷之。
命史弘肇親吏李崇矩訪弘肇親族,崇矩言:“弟弘福今存。
”初,弘肇使崇矩掌其家赀之籍,由是盡得其産,皆以授弘福。
周主賢之,使隸皇子榮帳下。
漢太後遷居西宮。
号昭聖太後。
漢河東節度使劉崇表請湘陰公歸晉陽。
初,崇聞隐帝遇害,欲起兵南向,聞迎立湘陰公,乃止,曰:“吾兒為帝,吾又何求?”太原少尹李骧陰說崇曰:“觀郭公之心,終欲自取,公不如疾引兵逾太行據孟津,俟徐州相公即位,然後還鎮,則郭公不敢動矣。
不然,且為所賣。
” 春正月,郭威正式即皇帝位,國号稱周。
後漢太後下達诰令,授給監國郭威傳國玺印,即皇帝位。
制書說:“朕是周代宗室的後裔,是虢叔的後裔,國号應該叫周。
”改用新年号,天下實行大赦。
凡是糧食倉庫、場院掌管交納的官吏,不得收取額外的“鬥餘”“稱耗”。
從前以賦稅盈餘名義進貢的物品,全部取消。
犯有盜竊及奸淫罪的,一律按照後晉天福元年以前的刑法條文處理。
犯人沒犯謀反罪的,不得株連親戚家屬和登記沒收家産。
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晉高祖的陵墓分别設置十戶人家守陵,後漢高祖陵園的官吏、宮人、祭祀及守陵戶數一律照舊。
當初,唐朝衰敗,盜賊很多,更改制定嚴刑峻法,規定盜竊贓物夠三匹絹帛的處死。
後晉天福年間盜竊罪的處死标準增加到五匹絹帛,犯有奸淫罪的男女都要處死。
後漢刑法規定盜竊一文錢以上的都處死刑。
所以後周太祖郭威即位後,首先革除這些弊端。
當初,楊邠因為功臣元勳、皇親國戚擔任方鎮長官者,多數不熟悉行政事務,于是用朝廷三司軍将補任都押衙、孔目官、内知客,那些人自恃是皇命敕補,大多專橫跋扈,節度使不能制止,到這時,全部罷免。
命令史弘肇的親吏李崇矩尋訪史弘肇的親族,李崇矩說:“史弘肇的弟弟史弘福現在還活着。
”當初,史弘肇讓李崇矩掌管他家财産的賬簿,因此得到史家全部财産,李崇矩都交還給了史弘福。
後周太祖認為李崇矩賢能,讓他在皇子郭榮手下供職。
後漢太後遷居西宮。
尊号為昭聖太後。
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上表請求讓湘陰公回到晉陽。
當初,劉崇聽說後漢隐帝遇害,準備起兵向南進發,聽說迎立劉赟繼位,于是作罷,說:“我兒子當皇帝,我又有什麼可求的?”太原少尹李骧私下對劉崇說:“觀察郭威的心思,最終是想自取帝位,您不如迅速率兵翻越太行山,占據孟津,等徐州相公即位,然後返回鎮所,這樣郭威就不敢動手。
不然,您将要被人出賣。
” 崇怒曰:“腐儒欲離間吾父子。
”命左右曳出斬之。
骧呼曰:“吾負經濟之才而為愚人謀事,死固甘心,家有老妻,願與之同死。
”崇并其妻殺之。
及赟廢,崇乃遣使請赟歸晉陽。
周主報曰:“湘陰公比在宋州,今方取歸,必令得所,公勿以為憂。
” 漢湘陰公故将鞏廷美等舉兵徐州。
廷美、楊溫聞湘陰公赟失位,奉赟妃董氏據徐州拒守,以俟河東援兵,周主使赟以書谕之。
契丹使至大梁。
契丹之攻内丘也,死傷頗多,又值月食,軍中多妖異,契丹主懼,引兵還,遣使請和于漢。
會漢亡,劉詞送其使者詣大梁,周主遣将軍朱憲報聘,且叙革命之由。
周以王殷為邺都留守。
周主以邺都鎮撫河北,控制契丹,欲以腹心處之。
以殷為留守,領軍如故,仍以侍衛司從赴鎮。
周主為故漢主承祐舉哀成服。
漢泰甯軍節度使慕容彥超遣使入貢于周。
彥超遣使入貢于周,周主慮其疑懼,賜诏慰安之。
周主威弑漢湘陰公赟于宋州,漢劉崇稱帝于晉陽。
劉崇即位于晉陽,仍用乾祐年号,所有者并、汾、忻、代、岚、憲、隆、蔚、沁、遼、麟、石十二州之地。
以判官鄭珙、趙華同平章事,次子承鈞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存瓌為代州 劉崇大怒說:“你這個腐儒想離間我們父子關系。
”命令手下人将李骧拉出去斬首。
李骧大聲呼喊說:“我身懷經世濟民的才能,卻為愚人謀劃事情,死了本當甘心,隻是家有年老的妻子,希望與她一同死去。
”劉崇把他妻子一并殺了。
等到劉赟被廢黜,劉崇才派遣使者請求讓劉赟返回晉陽。
後周太祖郭威回報說:“湘陰公劉赟最近在宋州,現在正取道回歸京城,一定讓他得其所宜,您不要為此擔憂。
” 後漢湘陰公劉赟舊将鞏廷美等在徐州舉兵造反。
鞏廷美、楊溫聽說湘陰公劉赟失去帝位,便侍奉劉赟的妃子董氏占據徐州堅守抵抗,以此等待河東援兵,後周太祖郭威讓劉赟用書信向他們陳說利害。
契丹使者到達大梁。
契丹軍隊攻打内丘時,死傷很多,又碰到月食,軍中出現許多妖異怪事,契丹主兀欲有點害怕,便率兵返回,派使者向後漢請求和好。
适逢後漢滅亡,劉詞把契丹使者送到大梁,後周太祖郭威派将軍朱憲回訪,并且陳述改朝換代的緣由。
後周任命王殷為邺都留守。
後周太祖郭威因邺都鎮撫黃河以北地區,控制契丹,準備安排自己的親信駐守。
任命王殷為邺都留守,統領的軍隊照舊,仍帶侍衛司随從前往鎮所。
後周太祖郭威為後漢隐帝劉承祐發喪,穿上喪服。
後漢泰甯軍節度使慕容彥超派遣使者入朝向後周進貢。
慕容彥超派遣使者入朝向後周進貢,後周太祖顧慮他有疑慮恐懼,特賜诏書安慰他。
後周太祖郭威在宋州殺死後漢湘陰公劉赟,後漢劉崇在晉陽稱帝。
劉崇在晉陽即皇帝位,仍舊沿用乾祐年号,所統轄的有并州、汾州、忻州、代州、岚州、憲州、隆州、蔚州、沁州、遼州、麟州、石州,共十二州之地。
劉崇又任命判官鄭珙、趙華為同平章事,任命次子劉承鈞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任命李存瓌為代州 防禦使。
謂諸将曰:“朕以高祖之業一朝墜地,今日位号,不得已而稱之。
顧我是何天子?汝曹是何節度使邪?”由是不建宗廟,祭祀如家人。
宰相俸錢月止百缗,節度使止二十缗,自餘薄有資給而已。
聞湘陰公死,哭曰:“吾不用忠臣之言,以至于此。
”為李骧立祠,歲時祭之。
周罷四方貢獻珍食,诏百官上封事。
周主謂王峻曰:“朕起于寒微,備嘗艱苦,遭時喪亂,一旦為帝王,豈敢厚自奉養以病下民乎?”命峻疏四方貢獻珍美食物,诏悉罷之。
又诏曰:“朕生長軍旅,不親學問,未知治天下之道。
文武官有益國利民之術,各具封事以聞。
”以蘇逢吉之第賜王峻,峻曰:“是逢吉所以族李崧也。
”辭而不處。
北漢主遣其子承鈞将兵伐周,不克。
二月,周主以其養子榮為鎮甯節度使。
選朝士為之僚佐,以王敏、崔頌為判官,王樸為掌書記。
樸,東平人也。
楚遣使入貢于唐。
周主毀漢宮寶器。
周主悉出漢宮中寶玉器碎之于庭,曰:“凡為帝王,安用此物?聞漢隐帝日與嬖寵于禁中嬉戲,珍玩不離側,茲事不遠,宜以為鑒。
”仍戒左右,自今珍華悅目之物,毋得入宮。
契丹遣使如周,周報之。
北漢遣使如契丹乞師。
初,契丹主聞北漢主立,使其招讨使潘聿撚遺劉承鈞書。
北漢主使承鈞複書言:“本朝淪亡,欲循晉室故事, 防禦使。
劉崇對諸将說:“朕因為高祖的大業一朝斷送,所以現在的帝位年号是不得已才稱的。
但我算什麼天子?你們又算什麼節度使呢?”因此不建立宗廟,祭祀祖先如同普通百姓。
宰相每月的俸祿隻有一百缗錢,節度使每月隻有三十缗錢,其餘官吏都隻有微薄的供給而已。
北漢主劉崇聽說湘陰公劉赟已死,哭着說:“我沒有聽忠臣的話,才到了這地步。
”為李骧建立祠堂,逢年過節祭祀他。
後周停止各地貢獻珍美食物,下诏令百官以密封的奏疏言事。
後周太祖對王峻說:“朕出身貧寒,飽嘗艱辛困苦,遭遇時世淪喪動亂,如今一朝成為帝王,怎敢自己享受優厚的供養而讓百姓吃苦呢?”命令王峻清理各地貢獻的珍美食物,下诏令全部停止進貢。
又下诏書說:“朕生長在軍隊,沒有親自學習做學問,不懂治理天下的道理。
文武百官如有益國利民的辦法,各自以密封的奏章上報。
”把蘇逢吉的宅第賜給王峻,王峻說:“這宅第是蘇逢吉誅滅李崧家族的原因。
”推辭不住。
北漢主劉崇派遣他的兒子劉承鈞率兵讨伐後周,沒有攻克。
二月,後周太祖任命他的養子郭榮為鎮甯節度使。
後周太祖挑選朝廷文士做郭榮的屬官,任命王敏、崔頌為判官,王樸為掌書記。
王樸是東平人。
楚王馬希萼派遣使者向南唐進貢。
後周太祖毀壞後漢宮中的珍寶玉器。
後周太祖将後漢宮中珍寶玉器全部清出,在庭院中砸碎,說:“凡是做帝王的,哪裡用得着這些東西?聽說後漢隐帝整天與親信寵臣在宮禁中遊戲玩耍,珍寶玩物不離身邊,此事不遠,應當引以為戒。
”并告誡身邊的人,從今以後珍貴華麗、賞心悅目的物品,不得進入宮内。
契丹派使者前往後周,後周派使者回訪。
北漢派遣使者前往契丹乞求援兵。
當初,契丹主聽說北漢主劉崇即位,讓招讨使潘聿撚給劉承鈞寫信。
北漢主讓劉承鈞複信說:“本朝淪亡,打算遵循晉朝舊例, 求援北朝。
”契丹主大喜。
至是,北漢主遣使如契丹乞兵。
楚将王逵、周行逢作亂,入于朗州。
楚王希萼既得志,多思舊怨,殺戮無度,縱酒荒淫,悉以軍府事委馬希崇。
希崇複多私曲,政刑紊亂。
籍民财以賞士卒,士卒猶以不均怨望。
遣劉光輔入貢于唐,唐主待之厚,光輔密言:“湖南民疲主驕,可取也。
”唐主乃以邊鎬将兵屯袁州,潛圖進取。
楚小門使謝彥颙,本希萼家奴,以首面有寵。
希萼使坐諸将之上,諸将皆恥之。
希萼命朗州指揮使王逵、副使周行逢帥所部兵治府舍,執役甚勞,又無犒賜,士卒皆怨,竊言曰:“我輩從大王出萬死取湖南,何罪而囚役之?且大王終日酣歌,豈知我輩之勞苦乎?”逵、行逢聞之,相謂曰:“衆怨深矣,不早為計,禍及吾曹。
”帥衆逃歸。
時希萼醉,左右不敢白。
明日,始遣兵追之,不及,直抵朗州。
逵等乘其疲乏,伏兵縱擊,死傷殆盡。
逵等以希萼兄子光惠為節度使。
周克徐州,鞏廷美死之。
周加吳越王弘俶諸道兵馬都元帥。
夏四月,唐淮南饑。
周濱淮州鎮言,淮南饑民過淮籴谷。
周主诏曰:“彼之生民與此何異?無得禁止。
” 蜀以伊審徵知樞密院事。
審徵,蜀高祖之甥也,少與蜀主相親狎。
及知樞密,以經濟為己任,而貪侈回邪,與王昭遠相表裡,蜀政由是浸衰矣。
向北朝契丹求援。
”契丹主兀欲非常高興。
到這時,北漢主劉崇便派遣使者到契丹乞求援兵。
楚将王逵、周行逢作亂,進入朗州。
楚王馬希萼既已得志稱王,時常想着舊時怨恨,誅殺屠戮沒有節制,日夜縱酒,荒淫無度,把軍政事務全部委托給馬希崇辦理。
馬希崇又多私人好惡,國家政治刑罰混亂不堪。
搜刮民财來賞賜軍隊士兵,士兵還因為分配不均而抱怨。
派遣劉光輔向南唐進貢,南唐主李璟待他很優厚,劉光輔秘密進言說:“湖南百姓疲憊,君主驕橫,可以奪取。
”南唐主于是派邊鎬率兵屯駐袁州,暗中圖謀進攻奪取湖南。
楚王的小門使謝彥颙,本是馬希萼的家奴,因為面目好看得到馬希萼的寵幸。
宴會時,馬希萼讓他坐在衆将的上位,衆将都為此感到恥辱。
馬希萼命令朗州指揮使王逵、副使周行逢率領部下軍隊修建府舍,承擔的徭役十分辛苦,又沒有犒勞賞賜,士兵都有怨恨,他們私下說:“我們跟随大王出生入死奪取湖南,有什麼罪過要像囚犯那樣服苦役?況且大王終日醉酒作樂,哪裡知道我們的辛勞苦楚?”王逵、周行逢聽到後,相互說:“大家的怨恨太深了,不盡早做打算,禍患就會輪到我們頭上。
”于是便率領衆兵逃回朗州。
當時馬希萼喝酒醉得不省人事,周圍的人不敢向他報告。
第二天,才派兵追趕他們,沒追上,一直追到朗州。
王逵等利用追兵疲憊困乏,埋伏士兵全力出擊,追兵死傷很多,幾乎全軍覆沒。
王逵等擁立馬希萼哥哥的兒子馬光惠為節度使。
後周攻克徐州,鞏廷美等殉死。
後周加授吳越王錢弘俶諸道兵馬都元帥。
夏四月,南唐淮南發生饑荒。
後周濱臨淮河的州鎮上奏說,淮南饑民渡河買糧食。
後周太祖下诏書說:“那邊的百姓與這邊的百姓有什麼不同?不得禁止。
” 後蜀任命伊審徵主持樞密院事務。
伊審徵是後蜀高祖孟知祥的外甥,從小與後蜀主孟昶關系親昵。
等到他主持樞密院事務,以經國濟世為己任,但他貪婪奢侈,奸詐邪惡,與王昭遠内外勾結,後蜀政權因此逐漸衰敗。
吳越奉其廢王弘倧居東府。
吳越王弘俶徙弘倧居東府,為築宮室,治園圃,娛悅之,歲時供饋甚厚。
北漢遣使如契丹。
契丹主遣使如北漢,告以周使田敏來,約歲輸錢十萬缗。
北漢主使鄭珙以厚賂謝契丹,緻書稱侄,請行冊禮。
周遣将軍姚漢英如契丹,契丹留之。
周夏州附于北漢。
周以王峻、範質、李穀同平章事。
初,周主讨河中,已為人望所屬。
李穀時為轉運使,周主數以微言諷之,穀但以人臣盡節為對,周主以是賢之。
即位,首用為相。
時國家新造,四方多故,王峻夙夜盡心,知無不為,軍旅之謀,多所裨益。
範質明敏強記,謹守法度。
李穀沉毅有器略,議論慷慨,善譬喻以開主意。
楚朗州将王逵等逐其節度使,推劉言為留後。
武平節度使馬光惠愚懦嗜酒,王逵、周行逢、何敬真謀以辰州刺史劉言骁勇得蠻夷心,欲迎以為副使。
言知逵等難制,曰:“不往,将攻我。
”乃單騎赴之。
既至,衆廢光惠,推言權武平留後,求節于唐,亦稱藩于周。
契丹遣使如北漢,冊命其主崇,更名旻。
契丹燕王述軋弑其主兀欲而自立,述律讨殺述軋而代之。
北漢遣兵伐周,契丹欲引兵會之,與酋長議。
諸部不欲南,強之,行至新州,燕王述軋作亂,弑契丹主而自立。
吳越把廢黜的前王錢弘倧遷居東府。
吳越王錢弘俶把被廢黜的前王錢弘倧遷居東府,為他建築宮室,修造園林,供他遊玩娛樂,每年的供養饋贈很豐厚。
北漢派遣使者前往契丹。
契丹主派遣使者到北漢,告知後周使者田敏來訪的情況,約定每年送錢十萬缗。
北漢主劉崇派遣使者鄭珙用豐厚的錢财向契丹緻謝,并送書信自稱侄兒,請求舉行冊命典禮。
後周派将軍姚漢英前往契丹,契丹扣留了他。
後周夏州歸附到北漢。
後周任命王峻、範質、李穀為同平章事。
當初,後周太祖郭威讨伐河中,已為衆望所歸。
李穀當時擔任轉運使,後周太祖多次用委婉話語暗示他,李穀隻用做臣子應該盡守臣節作為回答,後周太祖因此認為他有賢德。
等即位後,首先任用他為宰相。
當時國家新建,四方多事,王峻日夜盡心盡力,能做的事情沒有不去做的,軍事謀劃,多有良策補益。
範質精明敏銳,博聞強記,嚴守法律制度。
李穀沉着堅毅,有才器膽略,談論事情言辭慷慨激昂,善于運用譬喻的手法來開導君主的智慧。
楚國朗州将領王逵等人驅逐節度使馬光惠,推舉劉言為留後。
武平節度使馬光惠愚蠢膽小,嗜酒如命,王逵、周行逢、何敬真一起商量,認為辰州刺史劉言打仗勇敢,很得夷狄之心,打算迎立他為武平節度副使。
劉言知道王逵等人難以控制,便說:“我不前往,将會攻打我。
”于是單槍匹馬趕赴朗州。
到達朗州後,衆将便廢黜馬光惠,推舉劉言代理武平留後,向南唐請求賜予旌旗符節,同時也向後周稱臣。
契丹主派遣使者到北漢,冊命北漢主劉崇為皇帝,改名為劉旻。
契丹燕王耶律述軋殺死君主耶律兀欲後自立為皇帝,耶律述律讨伐殺死耶律述軋後取而代之。
北漢派兵讨伐後周,契丹主耶律兀欲準備領兵會合北漢軍隊,與酋長們商議。
各部落都不想南侵,契丹主強迫他們出兵,走到新州,燕王耶律述軋發動叛亂,殺死契丹主後自立為君主。
齊王述律逃入南山,諸部奉之以攻述軋,立述律為帝,改元應曆。
北漢主複以叔父事之,請兵以擊晉州。
契丹主年少好遊戲,每夜酣飲,達旦乃寐,日中方起,國人謂之“睡王”,後更名明。
楚将徐威等作亂,廢其君希萼,立希崇為武安留後。
楚人複立希萼居衡山。
希萼遣指揮使徐威、陸孟俊等帥部兵立寨于城西北隅,以備朗兵,不存撫役者,将卒皆怨怒,謀作亂。
希崇知其謀。
希萼宴将吏,威等使人先驅馬十餘入府,自帥其徒執斧斤、白梃,聲言絷馬,奄至坐上,縱橫擊人。
希萼逾垣走,威等執囚之,殺謝彥颙。
立希崇為武安留後,縱兵大掠,幽希萼于衡山縣。
劉言遣兵趣潭州,聲言讨其篡奪之罪,希崇發兵拒之。
希崇亦縱酒荒淫,為政不公,語多矯妄,國人不附。
初,希萼入長沙,彭師暠雖免死,猶杖背黜為民。
希崇以為師暠必怨之,使送希萼于衡山,師暠曰:“欲使我為弑君之人乎?”奉事逾謹。
衡山指揮使廖偃與其季父巡官匡凝謀帥莊戶鄉人,與師暠共立希萼為衡山王,以縣為行府,斷江為栅,編竹為戰艦,召募徒衆,數日至萬餘人,州縣多應之。
冬十月,唐遣邊鎬将兵擊楚,馬希崇降。
徐威等見希崇所為,知必無成,又畏朗州、衡山之逼,欲殺希崇,希崇大懼,密奉表請兵于唐,唐主命邊鎬将兵萬人趣長沙。
鎬入醴陵,希崇遣天策府學士拓跋恒奉箋 齊王耶律述律逃到南山,各部落擁戴耶律述律來進攻耶律述軋,擁立耶律述律為皇帝,改年号為應曆。
北漢主劉崇又用對待叔父的規格事奉耶律述律,請求出兵攻擊晉州。
耶律述律年輕,喜歡遊玩,每天夜裡擺酒暢飲,直到天明才睡覺,中午才起床,國人都稱他為“睡王”,後改名為明。
楚将徐威等發動叛亂,廢黜君主馬希萼,擁立馬希崇為武安留後。
楚人又擁立馬希萼為衡山王。
馬希萼派遣指揮使徐威、陸孟俊等率所部軍隊在城西北角安營紮寨,以防備朗州軍隊入侵,不安撫慰勞服兵役的将士,将士們都怨恨憤怒,謀劃着發動叛變。
馬希崇知道将士的陰謀。
馬希萼宴請将士官吏,徐威等派人先驅趕十幾匹劣馬入府,自己率領部下手持斧子、白木棒,聲稱來拴馬,突然鬧到坐席上,任意打宴席上的人。
馬希萼翻牆逃跑,徐威等抓住囚禁了他,殺了謝彥颙。
擁立馬希崇為武安留後,放縱士兵大肆搶掠,将馬希萼囚禁在衡山縣。
劉言派兵奔赴潭州,聲稱要讨伐馬希崇篡權奪位的罪行,馬希崇發兵進行抵抗。
馬希崇也是嗜酒如命,荒淫無度,辦事不公,說話虛僞狂妄,國人都不親附他。
當初,馬希萼進入長沙,彭師暠雖然免于死刑,但仍背部受到杖刑并廢黜為民。
馬希崇以為彭師暠必定怨恨馬希萼,于是便派他送馬希萼到衡山,彭師暠說:“想讓我做弑君犯上的人嗎?”反而事奉馬希萼更加恭謹。
衡山指揮使廖偃與他的叔父巡官廖匡凝謀劃率領莊裡農戶和鄉裡百姓,與彭師暠共同擁立馬希萼為衡山王,将縣府改為臨時王府,橫截湘江設置栅欄,編制竹筏作為戰艦,招募部衆,幾天之内,達到一萬多人,鄰近的州縣也大多響應。
冬十月,南唐派邊鎬率兵攻打楚國,馬希崇投降。
徐威等看到馬希崇的所作所為,知道他必定無所成就,又害怕朗州、衡山方面的壓力,打算殺死馬希崇,馬希崇大為驚恐,秘密派人帶着奏表到南唐請求救兵,南唐主李璟命邊鎬率兵一萬人趕赴長沙。
邊鎬進入醴陵,馬希崇派天策府學士拓跋恒持箋書 請降。
恒歎曰:“吾久不死,乃為小兒送降狀。
”希崇帥弟侄迎拜,鎬下馬稱诏勞之。
時湖南饑馑,鎬大發馬氏倉粟赈之,楚人大悅。
契丹、北漢會兵伐周,攻晉州。
契丹遣蕭禹厥将奚、契丹五萬,會北漢兵伐周,北漢主自将兵二萬攻晉州,三面置寨,晝夜攻之。
巡檢使王萬敢與都指揮使史彥超、何徽等共拒之。
唐遣劉仁贍将兵取嶽州。
仁贍取嶽州,撫納降附,人忘其亡。
唐百官共賀湖南平,起居郎高遠曰:“我乘楚亂,取之甚易。
觀諸将之才,但恐守之甚難耳。
”司徒李建勳曰:“禍其始于此乎?”唐主未嘗親祠郊廟,禮官以為請,唐主曰:“俟天下一家,然後告謝。
”及一舉取楚,謂諸國指麾可定。
魏岑侍宴言:“俟陛下定中原,乞魏博節度使。
”唐主許之,岑趨下拜謝。
其主驕臣佞如此。
唐以邊鎬為武安節度使,遷馬氏之族于金陵。
馬希萼望唐人立己為潭帥,而潭人惡希萼,共請邊鎬為帥。
鎬趣希崇、希萼入朝,希崇與宗族及将佐千餘人号恸登舟,送者皆哭,響振川谷。
希萼亦與将佐士卒萬餘人東下。
十一月,周遣王峻救晉州。
诏諸軍皆受峻節度,聽以便宜從事,得自選擇将吏。
南漢取桂州,盡有嶺南地。
請求投降。
拓跋恒說:“我這麼久沒有死,竟然淪落到為這小子遞送投降書。
”馬希崇率領兄弟侄子迎接叩拜邊鎬,邊鎬下馬宣讀诏書慰勞馬希崇。
當時湖南遭受饑荒,邊鎬大量散發馬氏倉庫中的糧食救濟百姓,楚地百姓非常高興。
契丹、北漢兩國軍隊會師讨伐後周,攻打晉州。
契丹主耶律述律派遣蕭禹厥統率奚、契丹五萬人馬,會合北漢軍隊共同讨伐後周,北漢主劉崇親自率領二萬人馬攻打晉州,三面設置營寨,日夜不停攻城。
巡檢使王萬敢與都指揮使史彥超、何徽等共同抵抗敵軍。
南唐派劉仁贍率兵奪取嶽州。
劉仁贍率兵奪取嶽州,安撫招納投降歸附的士兵百姓,人們好像忘記自己的國家滅亡了。
南唐文武百官共同慶賀湖南的平定,起居郎高遠說:“我們乘楚國内亂,奪取它很容易。
觀察衆将的才能,恐怕守住它很困難啊。
”司徒李建勳說:“災禍恐怕就從這裡開始了吧。
”南唐主李璟未曾親自祭祀過天地宗廟,禮官請求舉行祭祀,南唐主說:“等到天下成為一家,然後再告謝天地祖宗。
”到一舉奪取楚國,認為其他各國都能揮手平定。
魏岑侍奉南唐主宴會時說:“等到陛下平定中原後,請讓我做魏博節度使。
”南唐主準許了他的要求,魏岑趕快下跪拜謝。
南唐君主的傲慢和大臣的谄媚大概就是這樣。
南唐任命邊鎬為武安節度使,把馬氏家族遷到金陵。
馬希萼希望南唐人冊立自己為潭州主帥,但潭州人厭惡馬希萼,共同請求任命邊鎬為主帥。
邊鎬催促馬希崇、馬希萼入京朝見,馬希崇與家族及将佐一千多人号啕大哭着登上船隻,送行的人也都哭起來,哭聲震動江河山谷。
馬希萼也與将佐士卒一萬多人一起乘船東下。
十一月,後周派遣王峻率兵救援晉州。
後周太祖郭威下诏,命各路軍隊都受王峻的調度指揮,授權王峻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相機從事,可以自己選擇任命将領官吏。
南漢奪取桂州,完全占有嶺南地區。
馬氏兄弟争國,南漢主以内侍使吳懷恩将兵屯境上,伺間進取。
希廣遣彭彥晖将兵備之,以為桂州都監、判軍府事。
靜江節度副使馬希隐惡之,潛遣人告蒙州刺史許可瓊。
可瓊方畏南漢之逼,即棄州引兵趣桂州,與彥晖戰于城中,彥晖敗,奔衡山。
懷恩據蒙州,進兵侵掠。
奄至城下,希隐奔全州,桂州遂潰。
懷恩因以兵略定巡屬,盡有嶺南之地。
十二月,周主自将救晉州,不果行。
王峻留陝州旬日,周主以北漢攻晉州急,議自将由澤州路與峻會兵救之。
十二月朔,诏以三日西征。
峻言于周主曰:“晉州城堅,未易可拔,劉崇兵鋒方銳,不可力争,所以駐兵待其衰耳。
陛下新即位,不宜輕動。
若車駕出汜水,則慕容彥超引兵入汴,大事去矣。
”周主聞之,以手提耳曰:“幾陷吾事。
”乃敕罷親征。
周遣使将兵赴郓州巡檢。
泰甯節度使慕容彥超聞徐州平,疑懼愈甚,乃招納亡命,畜聚薪糧,潛以書結北漢,又求援于唐。
周主遣使與誓,彥超益不自安,反迹益露,乃遣門使張凝将兵赴郓州巡檢以備之。
周王峻至晉州,契丹、北漢兵夜遁。
王峻引兵趣晉州,晉州南有蒙坑之險,峻憂北漢兵據之,聞前鋒已度,喜曰:“吾事濟矣。
”北漢主攻晉州,久不克,軍乏食。
契丹思歸,聞峻至,燒營夜遁。
峻入晉州, 馬氏兄弟争奪國家大權,南漢主劉晟命内侍使吳懷恩率兵屯駐邊境線上,等待時機進攻奪取楚地。
馬希廣派遣彭彥晖領兵防備南漢入侵,任命他為桂州都監、判軍府事。
靜江節度副使馬希隐厭惡彭彥晖,暗中派人告知蒙州刺史許可瓊。
許可瓊正畏懼南漢軍隊的威逼,立即放棄蒙州率兵直奔桂州,與彭彥晖在城中開戰,彭彥晖被打敗,逃奔衡山。
吳懷恩占據蒙州,進軍大肆搶掠。
吳懷恩率兵突然進到桂州城下,馬希隐慌忙逃往全州,桂州随後潰陷。
吳懷恩于是利用軍事謀略平定所屬的州縣,從此完全占領了大庾嶺以南的地方。
十二月,後周太祖郭威親自統率軍隊救援晉州,沒有成行。
王峻在陝州停留十來天,後周太祖郭威因為北漢軍隊攻打晉州很急,商議親自統率軍隊從澤州路與王峻會師救援晉州。
十二月初一,後周太祖下诏書于三日出發西征。
王峻傳話給後周太祖說:“晉州城池堅固,不易攻破,劉崇軍隊前鋒士氣正盛,不可力争,所以我把軍隊駐紮下來等待他們士氣衰落。
陛下剛即帝位,不宜輕舉妄動。
如果陛下車駕從汜水出來,那麼慕容彥超率兵進入汴京,大事就要完了。
”後周太祖聽到這話,用手抓着耳朵說:“幾乎壞了我的大事。
”于是下敕命停止原定的親征計劃。
後周派使者領兵趕赴郓州巡行檢查。
泰甯節度使慕容彥超聽說徐州平定,疑慮恐懼更加嚴重,于是便招納亡命之徒,積蓄收集糧草,暗中用書信與北漢勾結,又向南唐尋求援助。
後周太祖派使者與他定下誓約,慕容彥超内心更加不安,謀反的迹象更加顯露,後周太祖就派遣門使張凝領兵趕赴郓州巡行檢查來防備他。
後周王峻到達晉州,契丹和北漢軍隊連夜逃跑。
王峻率兵趕赴晉州,晉州南邊有個險要的地方蒙坑,王峻擔心被北漢軍隊占據,聽說前鋒軍隊已經過了蒙坑,便欣喜地說:“我的事成了。
”北漢主劉崇攻打晉州,久攻不下,軍隊缺乏食物。
契丹軍隊打算返回,聽說王峻到了,便燒毀營帳連夜逃跑。
王峻進入晉州, 諸将請亟追之,峻猶豫未決。
明日,乃遣指揮使藥元福、康延沼将騎兵追之,北漢兵墜崖谷死者甚衆。
延沼畏懦不急進,由是北漢兵得度。
元福曰:“劉崇氣衰力憊,狼狽而遁,不乘此剪撲,必為後患。
”諸将不欲進,王峻複遣使止之,遂還。
契丹北至晉陽,士馬什喪三四。
北漢主始息意于進取。
北漢土瘠民貧,内供軍國,外奉契丹,賦繁役重,民不聊生,逃入周境者甚衆。
唐以馬希萼鎮洪州,希崇鎮舒州。
唐主嘉廖偃、彭師暠之忠,以偃為左殿直軍使,師暠為殿直都虞候,賜予甚厚。
衆将請求立即追擊他們,王峻猶豫沒有做出決斷。
到第二天,才派遣指揮使藥元福、康延沼率領騎兵追擊,北漢軍隊墜落山崖深谷摔死的很多。
康延沼畏縮害怕不抓緊追擊,因此北漢軍隊得以渡過黃河。
藥元福說:“劉崇軍隊士氣衰落,疲憊不堪,狼狽逃竄,如果不乘此将它殲滅,必定會成為後患。
”衆将不想繼續向前推進,王峻又派使者制止,軍隊于是返回。
契丹軍隊向北到達晉陽,士兵馬匹損失十分之三四。
北漢主才打消南下進取的念頭。
北漢土地貧瘠,百姓窮困,對内要供應軍隊、官府的費用,對外要向契丹進貢錢财,賦稅繁多,徭役沉重,民不聊生,逃到後周境内的人很多。
南唐任命馬希萼鎮守洪州,馬希崇鎮守舒州。
南唐主嘉獎廖偃、彭師暠的忠誠,任命廖偃為左殿直軍使,彭師暠為殿直都虞候,給他們的賞賜非常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