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綱目卷五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五人向朝廷進言說:“楊守亮容納隐藏叛逆亂臣楊複恭,請求派軍隊去讨伐他。
請求加封李茂貞為山南西道招讨使。
”朝中商議認為,李茂貞得到山南西道的官職,将不能再控制住他了,頒下诏書勸雙方和解,都沒有聽從。
李茂貞、王行瑜擅自發動軍隊攻擊興元,不斷上表請求官職。
他們給杜讓能和西門君遂送去書信,淩辱蔑視朝廷。
唐昭宗對此感到難以容忍,召集宰相、谏官進行商議。
當時宦官中有人暗中與李茂貞、王行瑜相勾結,宰相們不敢發表意見。
給事中牛徽說:“前朝皇帝多災多難,李茂貞确實有護衛的功勞,各位楊姓将領阻擋朝廷軍隊,李茂貞立即出兵攻打征讨,他的志向在于痛恨仇視惡人,隻是不應當不等待皇帝的诏命就行動。
近來聽說他的軍隊路過山南,斬殺傷害的人很多,陛下倘若不授予李茂貞招讨使的官職,使用國法來約束他,那麼山南的百姓就要被殺盡了。
”唐昭宗聽從了他的意見。
王镕、李匡威攻打堯山,李克用派兵打敗了他們。
朱全忠 擊朱瑄,瑄擊破之。
孫儒圍宣州。
楊行密取常、潤州。
以時溥為太子太師,溥不奉诏。
朱全忠連年攻時溥,徐、泗、濠三州民不得耕獲,兖、郓、河東兵救之,皆無功。
複值水災,人死者十六七。
溥困甚,請和于全忠。
全忠曰:“必移鎮乃可。
”溥許之。
全忠乃奏請移溥他鎮,诏以溥為太子太師。
溥恐全忠詐而殺之,據城不奉诏。
三月,以鄭延昌同平章事。
李克用、王處存攻王镕,镕擊敗之。
夏四月,以錢镠為武勝軍防禦使。
楊行密取楚州。
時溥遣兵南侵,至楚州。
楊行密将張訓、李德誠敗之于壽河,遂取楚州。
六月,楊行密擊孫儒,斬之,遂歸揚州。
楊行密謂諸将曰:“孫儒之衆十倍于我,吾戰數不利,欲退保銅官,何如?”劉威、李神福曰:“儒掃地遠來,利在速戰,宜屯據險要,堅壁清野,以老其師。
時出輕騎抄其饋饷,奪其俘掠。
彼前不得戰,退無資糧,可坐擒也。
”戴友規曰:“若望風棄城,正堕其計。
淮南士民及自儒軍來降者甚衆,公宜遣将先護送歸淮南,使複生業,儒軍聞淮南安堵,皆有思歸之心。
人心既搖,安得不敗!”行密悅從之。
至是,屢破儒兵。
張訓屯安吉,斷其糧道。
儒食盡,士卒大疫,行密縱兵擊 攻打朱瑄,朱瑄打敗了朱全忠。
孫儒圍攻宣州。
楊行密攻取常州、潤州。
朝廷任命時溥為太子太師,時溥沒有奉行這一诏命。
朱全忠連年攻打時溥,徐州、泗州、濠州的百姓無法耕種收獲,兖州、郓州、河東的兵馬救援時溥,都沒有成功。
又趕上鬧水災,死亡的百姓占十分之六七。
時溥處境很困難,向朱全忠請求和解。
朱全忠說:“你必須移出鎮所徐州才行。
”時溥應允了他。
朱全忠于是啟奏朝廷請求将時溥遷移到别的鎮所,朝廷下诏任命時溥為太子太師。
時溥擔心朱全忠欺騙殺害他,占據徐州城而不奉行诏令。
三月,朝廷任命鄭延昌為同平章事。
李克用、王處存攻打王镕,王镕打敗了他們。
夏四月,朝廷任命錢镠為武勝軍防禦使。
楊行密攻取楚州。
時溥派遣軍隊向南侵擾,到達楚州。
楊行密的将領張訓、李德誠在壽河将時溥的軍隊打敗,于是攻占了楚州。
六月,楊行密攻打孫儒,斬殺了他,于是歸還揚州。
楊行密對諸将說:“孫儒的軍隊數量是我們的十倍,我們幾次迎戰都沒有得到,準備撤軍保衛銅官,怎麼樣?”劉威、李神福說:“孫儒調動全軍從遠處前來,速戰速決對他有利,我們應當占據險要的地方,堅守營壘,轉移糧草等,使孫儒的軍隊疲勞困苦。
我們要不時地派出輕便騎兵抄掠他們的糧草,奪取他們俘獲掠取的人和物。
孫儒向前沒有交戰的機會,向後又缺乏資财糧草,擒獲孫儒可以說是唾手可得。
”戴友規說:“我們若是望風而逃,丢棄城池,正好中了他的計謀。
淮南士民以及從孫儒軍中來投降的人很多,您應當派遣将領先護送這些人歸還淮南,讓他們恢複原來的生業,孫儒的軍中聽說淮南一帶鞏固安定,就都有回歸故鄉的念頭。
他們人心動搖後,怎能不失敗呢!”楊行密高興地聽從了這些建議。
到這時,楊行密幾次打敗孫儒的軍隊。
張訓将軍隊駐紮在安吉,切斷了孫儒運輸糧草的道路。
孫儒軍中糧食吃光,兵士中大鬧瘟疫,楊行密命令軍隊四處攻擊 之,儒軍大敗,田擒斬之,傳首京師,儒衆多降于行密。
劉建鋒、馬殷收餘衆七千南走,比至洪州,衆十餘萬。
行密帥衆歸揚州,表田守宣州,安仁義守潤州。
先是,揚州富庶甲天下,時人稱揚一益二,及經秦、畢、孫、楊兵火之餘,江、淮之間,東西千裡掃地盡矣。
王建圍彭州。
王建圍彭州,久不下,民皆竄匿山谷,諸寨日出俘掠。
有軍士王先成者,度諸将惟王宗侃最賢,乃往說之曰:“彭州本西川之巡屬也,陳、田以授楊晟,使拒朝命。
今陳、田已平而晟猶據之,州民皆知西川大府而司徒其主也。
故大軍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以俟招安。
今軍士掠之而司徒不恤,彼将更思楊氏矣。
”宗侃恻然,不覺屢移其床前問之。
先成曰:“又有甚于是者:今諸寨旦出淘虜,薄暮乃返,曾無守備之意。
城中萬一有智者為之畫策,伏兵門内,望淘虜者稍遠,使出奮擊。
又于三面城下各出耀兵,諸寨鹹自備禦,無暇相救,能無敗乎?”宗侃矍然曰:“此誠有之,将若之何?” 先成請條列為狀以白王建,凡七條:“一,乞招安山中百姓。
二,乞禁諸寨淘虜。
三,乞置招安寨,選部将謹幹者執兵巡衛。
四,乞招安之事願帖宗侃專掌。
五,乞悉索所 他們,孫儒軍隊大敗,田頵将孫儒擒獲斬殺,将他的首級傳送到京師長安,孫儒的人馬很多都投降了楊行密。
劉建鋒、馬殷收集剩餘的人馬七千人向南逃跑,等軍隊到達洪州,人數已達十餘萬。
楊行密率軍隊回到揚州,上表朝廷請令田頵戍守宣州,安仁義戍守潤州。
此前,揚州的富裕天下無雙,當時的人們稱贊揚州第一,益州第二,等到經過秦彥、畢師铎、孫儒、楊行密各個軍隊的戰火以後,長江、淮河之間,從東到西方圓千裡一片荒涼。
王建圍攻彭州。
王建圍攻彭州,很久沒有打下,百姓都逃到山谷隐藏,王建各營寨的兵卒每天都出去擄掠搶劫。
有個叫王先成的軍人,揣測各個将領中隻有王宗侃最為賢良,于是前往勸導他說:“彭州本是西川的屬地,陳敬瑄、田令孜拿來授予楊晟,讓他抗拒朝廷的命令。
現在陳敬瑄、田令孜已經被消滅,而楊晟仍然占據着彭州,彭州的百姓都知道西川是他們的大府,司徒王建是他們的長官。
所以王建的大隊人馬剛來到時,百姓不進入城内而逃到山谷中,以便等待招安的命令。
現在軍中士卒搶掠他們而司徒王建不憐憫他們,他們将轉而思念楊晟了。
”王宗侃感到悲戚,不知不覺中幾次移動他所坐的坐床向前詢問王先成。
王先成說:“還有比這更嚴重的:現在各個營寨人馬早晨出去搜掠百姓财物,将近晚上才返回,竟然沒有防衛守備的存心。
城中萬一有位有智謀的人為楊晟出謀劃策,将兵馬埋伏于城門内,看那些掠劫百姓的軍人稍走遠,就令他們出城奮勇攻擊。
又從彭州城的其他三面突然派出軍隊,各個營寨都自己忙于防備守禦,沒有工夫相互救援,我們怎能不失敗呢?”王宗侃驚恐地說:“這些情況确實可能發生,我們該怎麼辦呢?” 王先成請求分條開列寫成狀紙向王建禀告,共有七條:“一,請求招安逃到山中的百姓。
二,請求禁止各營寨外出掠劫百姓。
三,請求設置招安寨,挑選謹慎幹練的部将手執武器巡邏守衛。
四,請求将招安之事下文告委任我專門掌管。
五,請求将先前所 虜彭州百姓集于營場,有父子、兄弟、夫婦自相認者,即使相從,送招安寨,敢匿者斬。
六,乞置九隴行縣于招安寨中,撫理百姓,給帖入山招其親戚。
七,彭土宜麻,民未入山多漚藏者,宜令縣令曉谕各歸田裡,出而鬻之,以為資糧,必漸複業。
”建得之大喜,即行之三日,民出山赴寨如歸市。
久之,見村落無抄暴,稍辭縣令,複其故鄉。
月餘,招安寨皆空。
李茂貞取鳳、興、洋州。
秋八月,以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
孫儒降兵多蔡人,行密選其尤勇健者五千人,厚其禀賜,以皂衣蒙甲,号黑雲都,每戰,使之先登陷陣,四鄰畏之。
行密以用度不足,欲以茶鹽易民布帛。
掌書記高勖曰:“兵火之餘,十室九空,又漁利以困之,将複離叛。
不若悉我所有而鄰道所無者,相與貿易,以給軍用,而選守令課農桑,數年之間,倉庫自實。
”行密從之。
田聞之,曰:“賢者之言,其利遠哉!”行密馳射武伎皆非所長,而寬簡有智略,善撫禦将士,與同甘苦,推心待物,無所猜忌。
淮南被兵六年,士民轉徙幾盡,行密能以勤儉足用,非公宴未嘗舉樂。
招撫流散,輕徭薄斂,未及數年,公私富庶,幾複承平之舊。
虜獲的彭州百姓都查找出來在營場上集合,如果有父親與兒子、哥哥與弟弟、丈夫與妻子,自己相互認出的,立刻讓他們在一起送往招安寨,有敢于藏匿的就處斬。
六,請求在招安寨中設置九隴行縣,招撫安頓百姓,發給他們文告到山中招請他們的親戚。
七,彭州的土地适于種麻,百姓沒有進入山中時将麻大量漚藏,應當命令縣令明确告知百姓各自回歸故裡,挖出漚麻賣掉,用來換取資财糧食,必然會逐漸恢複舊業。
”王建得到後大為高興,命令行使三天以後,百姓從山中出來到招安寨就像趕市集一樣。
過了一些時候,百姓看到村落中沒有被抄掠損害,逐漸告辭九隴行縣縣令,重新回到故鄉。
一個月後,招安寨都空了。
李茂貞攻取鳳州、興州、洋州。
秋八月,朝廷任命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
孫儒的投降人馬有許多是蔡州人,楊行密選拔其中特别勇健的五千人,給以豐厚的俸祿和賞賜,用黑色的外衣蒙在铠甲之外,号稱“黑雲都”,每當作戰時,就讓他們首先沖鋒陷陣,四周鄰近的軍隊都很懼怕他們。
楊行密因為費用缺乏,想用茶葉和鹽換取百姓的布帛。
掌書記高勖說:“戰亂之後,百姓十家有九家是空的,我們再從他們身上牟利使他們困乏,這會令百姓再次叛離。
不如将我們所有而鄰道卻沒有的,盡數拿出與他們做交易,用來供給軍隊,挑選地方長官督促百姓耕種紡織,幾年之間,倉庫自然就充盈了。
”楊行密聽從了這個建議。
田頵聽到後,說:“賢明人說的話,那益處深遠啊!”楊行密對于騎馬射箭的武功技藝都不擅長,但他待人寬厚、政令簡約又有智謀膽略,善于安撫駕馭軍中将士,與他們同甘共苦,能推心置腹地待人接物,沒有任何猜疑顧忌。
淮南一帶遭受戰亂六年,士人和百姓輾轉遷徙幾乎走光了,楊行密能夠靠勤奮節儉保證軍隊的供應充足,不是因公設宴,從不奏樂歌舞。
他招收安撫流離失散的人口,減輕徭役少征賦稅,不到幾年間,官府和百姓全富裕起來,差不多恢複到昔日太平盛世的景象。
李茂貞取興元,楊複恭、守亮等奔阆州。
冬,複以時溥為感化節度使。
以李存孝為邢、洺、磁節度使。
初,邢、洺、磁留後李存孝與李存信俱為克用假子,不相睦。
存信有寵于克用,存孝欲立大功以勝之,乃建議取鎮、冀,存信從中沮之,不時聽許。
及王镕圍堯山,存孝救之不克,存信谮之,存孝憤怨,且懼及禍,乃潛結王镕及朱全忠,上表以三州自歸,乞賜旌節及會諸道兵讨克用。
诏以存孝為節度使,不許會兵。
十一月,朱全忠遣兵取濠、泗、濮州,遂擊徐州。
十二月,初行《景福崇玄曆》。
王建遣兵擊楊守亮于阆州,破之。
癸醜(893) 二年 春正月,以李茂貞為山南西道節度使,茂貞不奉诏。
茂貞自請鎮興元,故有是命。
茂貞欲兼得鳳翔,不奉诏。
李克用擊王镕,李匡威救之,克用還攻邢州。
李克用圍邢州,王镕緻書解之,克用怒,進擊镕,大破之,遂下井陉。
李存孝将兵救之,又乞師于朱全忠。
全忠方與時溥相攻,不能救。
李匡威亦引兵救镕,敗河東兵于元氏。
克用引還攻邢州。
李匡威為弟匡籌所逐,奔鎮州。
匡威之發幽州也,家人會别,以弟匡籌之妻美,醉而淫之。
及還,匡籌據軍府自稱留後,以符追行營兵,匡威衆 李茂貞攻取興元,楊複恭、楊守亮等人逃奔阆州。
冬季,朝廷再次任命時溥為感化節度使。
朝廷任命李存孝為邢、洺、磁三州節度使。
起初,邢、洺、磁三州的留後李存孝與李存信都是李克用的義子,二人不和睦。
李克用寵信李存信,李存孝想立大功來勝過他,于是建議攻取鎮冀,李存信從中作梗,李克用時時聽取李存信的意見。
到王镕圍攻堯山時,李存孝前去救援,未能取勝,李存信向李克用進讒言,李存孝憤恨抱怨,又害怕遭禍。
于是私下與王镕和朱全忠交結,向朝廷呈進表文率邢、洺、磁三州歸順,請求賞賜給他節度使的旌旗節钺,及會同各道兵馬讨伐李克用。
朝廷下诏任命李存孝為節度使,不同意他會合軍隊的舉動。
十一月,朱全忠派軍隊占取濠州、泗州、濮州,于是攻打徐州。
十二月,朝廷首次頒行《景福崇玄曆》。
王建派軍隊在阆州攻打楊守亮,打敗了他。
癸醜(893) 唐昭宗景福二年 春正月,朝廷任命李茂貞為山南西道節度使,李茂貞沒有接受這個诏命。
李茂貞自行請求鎮守興元,所以才有這一任命。
李茂貞想同時兼有鳳翔,因而不服從這一诏命。
李克用攻擊王镕,李匡威去救援,李克用回兵攻打邢州。
李克用圍攻邢州,王镕送去書信勸解,李克用大怒,進而攻打王镕,将他打得大敗,于是攻下了井陉。
李存孝率領人馬去救王镕,又向朱全忠求援。
朱全忠這時正在與時溥相互攻擊,不能前去救援。
李匡威也率軍隊去救助王镕,在元氏打敗李克用的河東軍隊。
李克用率軍回去攻打邢州。
李匡威被弟弟李匡籌所驅逐,逃奔鎮州。
李匡威從幽州出發時,與家人聚會告别,因見弟弟李匡籌的妻子美麗,乘醉酒奸淫了她。
等到還軍時,李匡籌占據軍府自稱為留後,用節度使司的符節追回李匡威的行營軍,李匡威的人馬 潰。
镕迎歸鎮州,父事之。
以柳玭為泸州刺史。
柳氏自公綽以來,世以孝悌禮法為士大夫所宗。
玭為禦史大夫,上欲以為相,宦官惡之,故久谪于外。
玭嘗戒其子弟曰:“凡門地高,可畏不可恃也。
立身行己,一事有失,則得罪重于他人,死無以見先人于地下,此其所以可畏也。
門高則驕心易生,族盛則為人所嫉。
懿行實材,人未之信,小有疵類,衆皆指之,此其所以不可恃也。
故膏粱子弟,學宜加勤,行宜加勵,僅得比他人耳。
” 夏四月,王建殺陳敬瑄、田令孜。
建屢請殺敬瑄、田令孜,朝廷不許。
建使人告敬瑄作亂,令孜通鳳翔書,皆殺之。
使判官馮涓草表奏之曰:“開柙出虎,孔宣父不責他人;當路斬蛇,孫叔敖蓋非利己。
專殺不行于阃外,先機恐失于彀中。
” 朱全忠拔徐州,時溥自殺。
先是,朱全忠遣其子友裕圍彭城,時溥數出兵,友裕閉壁不戰。
都虞候朱友恭谮友裕于全忠,全忠怒,使龐師古代之,友裕大懼,以二千騎逃入砀山。
全忠夫人張氏聞之,使友裕單騎詣汴州見全忠,全忠将斬之,夫人趨就抱之泣曰:“汝舍兵衆,束身歸罪,無異志明矣。
”全忠悟而舍之。
夫人多智略,全忠敬憚之,雖軍府事,時與之謀議。
或将兵出至中途,夫人以為不可,遣一介召之,全忠立為之反。
潰散。
王镕将李匡威迎回鎮州,将他當父親一般侍奉。
朝廷任命柳玭為泸州刺史。
柳氏一族從柳公綽以來,世代都因尊老愛幼、重禮守法被士大夫們所尊崇。
柳玭當禦史大夫,唐昭宗準備任命他當宰相,宦官們憎惡他,因而被長久地貶谪在外。
柳玭曾經訓誡他的子弟們說:“凡是門第高貴的人,可怕卻不可以自恃。
這些人為人處事,如果一有疏失,就會招來比别人更嚴重的罪過,死後也沒有臉面在地下見祖先,這是所以說可怕的原因。
門第高貴就容易産生驕傲心理,家族昌盛就容易被人嫉妒。
他們的美德善行、真才實學,人們未必相信,有一點小小的缺失,大家都會指責他們,這是所以說不可自恃的原因。
所以富貴人家的子弟,學習應當加倍勤奮,行為應當加倍奮勉,這樣也僅僅可以與别的人相比并而已。
” 夏四月,王建殺死陳敬瑄和田令孜。
王建多次請求殺掉陳敬瑄、田令孜,朝廷沒有允許。
王建指使人告發陳敬瑄謀反作亂,告發田令孜與鳳翔的李茂貞書信往還,都把他們殺了。
王建令判官馮涓起草表文啟奏說:“打開木籠放出老虎,孔子不責怪與此無關的人;在路上殺死兩頭蛇,孫叔敖并非隻為自己有好處。
統兵在外的将帥若無專殺大權,重要的機會恐怕就要喪失在皇權之中了。
” 朱全忠攻克徐州,時溥自殺身死。
此前,朱全忠派遣他的兒子朱友裕圍攻彭城,時溥幾次出兵迎戰,朱友裕關閉營壘不戰。
都虞候朱友恭向朱全忠诋毀朱友裕,朱全忠很憤怒,命令龐師古去替代朱友裕,朱友裕大為恐懼,率兩千名騎兵逃入砀山中。
朱全忠的夫人張氏聽到此事,讓朱友裕一人騎馬到汴州去見朱全忠,朱全忠要殺他,張夫人急忙跑過去抱住朱友裕哭着說:“你丢下許多人馬,隻身回來認罪,很明顯沒有不軌的心理。
”朱全忠聽後醒悟而免除了對朱友裕的刑罰。
張夫人足智多謀,朱全忠敬重而又畏懼她,即使是軍府中的要事,也時常與她謀劃商議。
有時朱全忠率軍隊走到半路,張夫人認為不可以,派一個人去阻攔,朱全忠立即因此而返回。
龐師古攻佛山寨,拔之,自是徐兵不敢出。
全忠遂自将如徐州。
師古拔彭城,時溥舉族登燕子樓自焚死。
全忠以宋州刺史張廷範知感化留後,乞除文臣為節度使。
李匡威劫王镕,鎮人殺之。
李匡威為王镕完城塹,繕甲兵,訓士卒,潛謀奪鎮州,陰以恩施悅其将士。
王氏在鎮久,鎮人愛之,不徇匡威。
匡威忌日,镕吊之,匡威素服衷甲,伏兵劫之。
镕趨抱匡威曰:“镕為晉人所困,幾亡矣,賴公以有今日。
公欲得四州,此固镕之願也,不若與公共歸府,以位讓公,則将士莫之拒矣。
”匡威以為然,與镕骈馬入府。
會大風雷雨,屋瓦皆振,匡威入門,鎮軍閉之。
有屠者墨君和自缺垣躍出,拳毆匡威甲士,挾镕登屋,共攻匡威,殺之。
镕時年十七。
幽州将劉仁恭攻李匡籌,不克,奔河東。
仁恭将兵戍蔚州,過期未代。
會李匡籌立,戍卒奉仁恭為帥,還攻幽州,不克。
仁恭奔河東,李克用厚待之。
五月,王潮取福州。
範晖驕侈失衆心,王潮以從弟彥複為都統,弟審知為都監,将兵攻福州。
經年不下,白潮罷兵,潮報曰:“兵盡添兵,将盡添将,兵将俱盡,吾當自來。
”彥複等懼,親犯矢石,急攻之。
城中食盡,晖棄城走,為将士所殺。
潮入福州, 龐師古攻打佛山寨,占據了它,從此徐州人馬不敢出戰了。
朱全忠于是親自率軍到徐州。
龐師古攻下彭城,時溥全家族的人登上燕子樓自焚而死。
朱全忠任命宋州刺史張廷範主持感化留後事宜,請求朝廷任命文臣做節度使。
李匡威劫持王镕,鎮州人殺死李匡威。
李匡威為王镕修整城牆塹壕,整治盔甲兵器,訓練士兵,私下裡謀劃奪取鎮州,暗中給鎮州軍中将士恩惠以取悅他們。
王镕家族在鎮州時間長了,鎮州人愛戴王镕,不願曲從李匡威。
李匡威父母的忌日,王镕前去吊唁,李匡威身穿孝服,裡面卻穿着盔甲,埋伏兵士劫持了王镕。
王镕趕忙上前抱住李匡威說:“我被李克用圍困,已接近于滅亡了,依靠您的救助才能有今天。
您想獲得四個州,這本來也是我的意願,不如我與您一同回到節度使司,将節度使的官位讓給您,那樣将士們就不會抗拒您了。
”李匡威認為可以,與王镕并排騎馬進入軍府。
正逢狂風大作,雷雨交加,房上的瓦都被振起,李匡威進入大門,鎮州軍将門關閉。
有一位叫墨君和的屠夫從殘破的牆壁後面跳出來,用拳頭擊打李匡威的披甲士兵,挾着王镕登上房屋,一起攻打李匡威,殺死了他。
王镕當時十七歲。
幽州将領劉仁恭攻打李匡籌,沒有獲勝,逃奔河東。
劉仁恭率領軍隊守衛蔚州,過了期限仍然沒有人前來代替。
正好李匡籌自稱節度使,蔚州的士兵尊奉劉仁恭為統帥,轉過來攻打幽州,沒有獲勝。
劉仁恭逃奔河東,李克用給他以優厚的待遇。
五月,王潮攻占福州。
範晖驕橫奢侈,人心喪盡,王潮任命他的堂弟王彥複為都統,任命他的弟弟王審知為都監,率領人馬攻打福州。
過了一年多,沒攻克下來,就請王潮退軍,王潮回答說:“士兵死光了增加士兵,将領沒了增加将領,士兵與将領全沒了,我必當親自來。
”王彥複等人恐懼,親自冒着弓箭和擂石,加緊攻打福州。
福州城中糧食吃光了,範晖棄城逃跑,被手下将士所殺。
王潮進入福州, 自稱留後,素服葬陳岩,以女妻其子延晦,厚撫其家。
汀、建州降,群盜皆潰。
閏月,以扈跸都頭曹誠等為諸道節度使。
時李茂貞跋扈,上以武臣難制,欲用諸王代之,故誠等四人皆加恩罷兵,令赴鎮。
秋七月,王镕救邢州,李克用敗之,複與連和。
楊行密克廬州。
先是,廬州刺史蔡俦發楊行密父祖墓,遣使求救于朱全忠。
全忠惡其反覆,牒報行密,行密遣李神福将兵讨俦。
至是,克而斬之。
左右請發俦父母冢,行密曰:“此俦之罪也,吾何為效之?” 八月,以覃王嗣周為京西招讨使,讨李茂貞。
茂貞恃功驕橫,上表曰:“陛下貴為萬乘,不能庇元舅之一身;尊極九州,不能戮複恭之一豎。
但觀強弱,不計是非。
體物锱铢,看人衡纩。
軍情易變,戎馬難羁,唯慮甸服生靈因茲受禍,未審乘輿播越,自此何之!”上怒,決策讨之,命杜讓能專掌其事。
讓能谏曰:“陛下初臨大寶,國步未夷。
茂貞近在國門,未宜與之構怨,萬一不克,悔之無及。
”上曰:“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國門,此乃志士憤痛之秋,朕不能坐視陵夷。
卿但為朕調兵食,朕自委諸王用兵,成敗不以責卿。
”讓能曰:“陛下必欲行之,則中外大臣共宜協力以成聖志,不當獨以任臣。
”上曰:“卿位居元輔,與朕同休戚, 自稱為留後,穿着喪服安葬陳岩,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陳岩的兒子陳延晦,對陳岩家撫恤優厚。
汀州、建州也投降王潮,各處強盜全都潰散了。
閏月,朝廷任命扈跸都頭曹誠等人為各道的節度使。
當時李茂貞飛揚跋扈,唐昭宗認為武臣難以控制,想用皇族中的各王取代他們,所以曹誠等四人都得到恩诏解除在京城的兵權,命令他們前赴鎮所。
秋七月,王镕救援邢州,李克用打敗了他,又與他連和。
楊行密攻克廬州。
先前,廬州刺史蔡俦挖開楊行密的祖墳,派使者向朱全忠請求救援。
朱全忠厭惡蔡俦的反複無常,将消息報告給楊行密,楊行密派李神福率兵讨伐蔡俦。
到這時,楊行密攻克蔡俦并斬殺了他。
他手下的人請求挖開蔡俦的父母墳墓,楊行密說:“這是蔡俦的罪惡,我為什麼要學他呢?” 八月,朝廷任命覃王李嗣周為京西招讨使,讨伐李茂貞。
李茂貞倚仗有功驕橫不法,向朝廷上表說:“陛下貴為大唐天子,卻不能庇護皇舅一人的性命;在天下最受尊崇,卻不能殺楊複恭這個家夥。
對于各鎮隻看強弱,不計較是非曲直。
處事體察其輕重而分别對待斤斤計較,待人也權衡利害而仰人鼻息。
軍事狀況很容易變化,戰事一起就難以約束,我隻擔心京城附近的百姓因此而遭受禍害,不知道陛下的車輿流離遷徙,今後還能到何處去!”唐昭宗很憤怒,下決心讨伐李茂貞,命令杜讓能專門掌管這件事。
杜讓能勸唐昭宗說:“陛下剛剛即位不久,國家的命運還不安定。
李茂貞駐紮在京城附近,不應當與他結下怨仇,萬一不能打敗他,後悔就來不及了。
”唐昭宗說:“皇室的地位日漸低下,朝廷的号令不能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實行,這正是仁人志士發憤痛心的時刻,朕不能坐在這裡眼看着别人的欺侮。
你隻管為朕調動兵馬糧草,朕親自去委派各王統兵打仗,成功或失敗都不會追究你的責任。
”杜讓能說:“陛下一定要讨伐李茂貞,朝廷内外的大臣們都應當齊心協力幫助陛下實現宏圖大志,不應當隻任用我一個人。
”唐昭宗說:“你身為宰相,應當與朕同甘共苦, 無宜避事。
”讓能泣曰:“臣豈敢避事,顧時有所未可,勢有所不能耳,但恐他日徒受晁錯之誅,不能弭七國之禍也。
敢不奉诏,以死繼之!”乃命讓能留中書,計畫調度,月餘不歸。
崔昭緯陰結邠、岐,為之耳目。
讓能朝發一言,二鎮夕必知之。
李茂貞使其黨糾合市人數百千人,邀西門君遂馬及崔昭緯、鄭延昌肩輿訴之,二相曰:“茲事主上專委杜太尉,吾曹不預知。
”市人因亂投瓦石,二相走匿僅免。
上命捕其唱帥者誅之,用兵之意益堅,遂有是命。
楊行密取歙州,以陶雅為刺史。
行密遣田攻歙州,刺史裴樞城守,久不下。
時諸将為刺史者多貪暴,獨池州陶雅寬厚得民,歙人曰:“得陶雅為刺史,請聽命。
”行密即以雅為刺史,歙人納之。
雅盡禮見樞,送之還朝。
朱全忠遣兵攻兖州。
九月,以錢镠為鎮海節度使。
李克用攻邢州。
克用自引兵攻邢州,掘塹築壘環之,存孝時出突擊,塹壘不能成。
河東牙将袁奉韬使人謂存孝曰:“大王惟俟塹成即歸晉陽,諸将非尚書敵,咫尺之塹,安能沮尚書之鋒銳邪!”存孝以為然,按兵不出。
旬日塹壘成,飛鳥不能越。
存孝由是遂窮。
李茂貞、王行瑜合兵拒官軍,官軍逃潰。
貶杜讓能雷州司戶。
覃王嗣周帥禁軍三萬軍于興平,李茂貞、王行瑜合兵六萬軍于盩厔以拒之。
禁軍皆新募市井少年,而兩鎮皆 不應當遇事躲避。
”杜讓能哭着說:“臣豈敢遇事躲避,隻是時機還不成熟,形勢也不允許罷了,恐怕将來有一天會像漢景帝時的晁錯一樣白白遭受殺身之禍,卻不能平息吳楚七國的叛亂。
我怎敢不奉行诏命,以死來報答陛下呢!”唐昭宗就令杜讓能留在中書省,籌劃調度,一個多月沒有回家。
崔昭緯私下裡與邠州、岐州結交,為他們探聽消息。
杜讓能早晨說一句話,邠州、岐州的人到傍晚就一定知道。
李茂貞指使他的黨徒糾集市中成百上千的人,截住西門君遂的馬與崔昭緯、鄭延昌的轎子訴說,兩位宰相說:“這件事皇帝專門委派杜太尉料理,我們這些人事先不知道。
”市中百姓趁機向他們亂投瓦塊石頭,兩位宰相逃跑躲藏,僅僅免于被傷害。
唐昭宗下令逮捕這次事件的倡導者加以誅殺,出兵讨伐的意志更堅定了,于是有了這個命令。
楊行密攻取歙州,任用陶雅為歙州刺史。
楊行密派遣田頵攻打歙州,歙州刺史裴樞據城固守,很久沒有打下。
當時各将領中當刺史的人很多都貪婪殘暴,唯獨池州的陶雅待人寬厚深得民心,歙州人說:“如果讓陶雅來當刺史,我們願意服從命令。
”楊行密就任用陶雅為歙州刺史,歙州人接受了他。
陶雅用很高的禮節拜見裴樞,送他返回了朝廷。
朱全忠派遣人馬攻打兖州。
九月,朝廷任命錢镠為鎮海節度使。
李克用攻打邢州。
李克用親自率領軍隊攻打邢州,挖掘塹壕建築營壘環繞邢州。
李存孝不時出城突擊,塹壕營壘難以修成。
河東牙将袁奉韬派人對李存孝說:“大王李克用隻待塹壕修築成,就返回晉陽,諸位将領都不是你的對手,幾尺寬的塹壕,怎能阻擋住尚書你的鋒芒銳利的軍力呢!”李存孝認為很對,不再派兵出城襲擊。
十幾天的工夫塹壕營壘修築完成,飛鳥都難以飛越,從此李存孝處境艱難了。
李茂貞、王行瑜會合兵力抗拒官軍,官軍逃跑潰散。
朝廷貶谪杜讓能為雷州司戶。
覃王李嗣周率領三萬禁軍駐紮于興平,李茂貞、王行瑜會合六萬人馬駐紮在盩厔來抗拒朝廷的軍隊。
禁軍都是從市井中新招募來的少年,而李茂貞、王行瑜兩鎮的人馬都是經曆過 邊兵百戰之餘。
茂貞等進逼興平,禁軍皆望風逃潰,茂貞等乘勝進攻三橋,京師大震。
茂貞等陳于臨臯驿,表讓能罪,請誅之。
讓能曰:“臣固先言之矣,請以臣為解。
”上涕下不自禁,曰:“與卿訣矣。
”是日貶讓能梧州刺史,再貶雷州司戶。
斬西門君遂等三人。
以韋昭度、崔胤同平章事。
胤,慎由之子也,外寬弘而内巧險,與崔昭緯等深相結,故得為相。
季父安潛謂所親曰:“吾父兄刻苦以立門戶,終為缁郎所壞。
”缁郎,胤小字也。
冬十月,殺雷州司戶杜讓能,以李茂貞為鳳翔兼山南西道節度使。
李茂貞勒兵不解,請誅杜讓能然後還鎮,崔昭緯複從而擠之,遂賜死。
自是朝廷動息皆禀于邠、岐,南北司往往依附二鎮以邀恩澤。
複以茂貞鎮兩道,于是茂貞盡有鳳翔、興元、洋、隴秦十五州之地。
以王潮為福建觀察使。
楊行密取舒州。
十一月,以王行瑜為太師,号尚父,賜鐵券。
行瑜求為尚書令,韋昭度密奏曰:“太宗以尚書令登大位,自是不以授人,惟郭子儀以大功拜,終身避讓。
行瑜安可輕議!”遂有是命。
十二月,朱全忠請領鹽鐵,不許。
朱全忠請徙鹽鐵于汴州,崔昭緯以為全忠新破徐、郓,兵力倍增,若更判鹽鐵,不可複制,乃賜诏開谕之。
邵州刺史鄧處讷取潭州,殺周嶽。
上百次戰鬥的邊防士兵。
李茂貞等率軍向興平進逼,禁軍都望風潰逃,李茂貞等乘勝進攻三橋,京城長安受到極大的震動。
李茂貞等在臨臯驿列陣,向朝廷上表章曆數杜讓能的罪行,請求誅殺他。
杜讓能說:“臣本來已有言在先了,請求犧牲臣來排解戰事吧。
”唐昭宗痛哭流涕難以自禁,說:“要與你訣别了。
”這一天貶谪杜讓能為梧州刺史,又再貶為雷州司戶。
斬殺西門君遂等三人。
朝廷任命韋昭度、崔胤為同平章事。
崔胤是崔慎由的兒子,他為人外表寬宏大量而内心卻奸巧陰險,與崔昭緯等人來往交結很深,所以能夠當宰相。
崔胤的叔父崔安潛對自己的親信說:“我的父親哥哥刻苦努力為崔家立了門戶,最終被缁郎所敗壞。
”缁郎,是崔胤的小名。
冬十月,朝廷殺死雷州司戶杜讓能,任命李茂貞為鳳翔兼山南西道節度使。
李茂貞控制軍隊不解除對京城的圍困,請求誅殺杜讓能之後再返回鎮所,崔昭緯又從中排擠杜讓能,于是賜令杜讓能自殺。
從此以後,朝廷中的一舉一動都要向邠州、岐州方面禀告,朝中官員與宮内宦官也往往以李茂貞、王行瑜為靠山求取朝廷的恩惠賞賜。
朝廷又重新任命李茂貞鎮守鳳翔與山南西道,這時李茂貞占有了鳳翔、興元、洋州、隴秦等十五個州的全部地盤。
朝廷任命王潮為福建觀察使。
楊行密攻取舒州。
十一月,朝廷任命王行瑜為太師,号稱尚父,賜予鐵券。
王行瑜請求做尚書令的官職,韋昭度秘密上奏說:“太宗皇帝是以尚書令登上皇位的,從此不把這個官職授給他人,隻有郭子儀因立有大功拜授此職,但他一直到死都推辭此職。
王行瑜怎麼能輕率地謀求尚書令呢!”于是有了上述的任命。
十二月,朱全忠請求管理鹽鐵事務,朝廷沒有允許。
朱全忠請求将鹽鐵轉運使衙署遷至汴州,崔昭緯認為朱全忠新近攻破徐州、郓州,兵力增加了一倍,如果再讓他管理鹽鐵事務,就不可控制了,于是朝廷賜诏書對朱全忠曉谕開導。
邵州刺史鄧處讷攻取潭州,殺死周嶽。
初,嶽殺闵勖,處讷聞而哭之,諸将入吊,處讷曰:“吾與公等鹹受仆射大恩,今嶽殺之,吾欲與公等竭力為仆射報仇,可乎?”皆曰:“善。
”于是訓卒厲兵,八年,乃結朗州刺史雷滿共攻潭州,斬嶽,自稱留後。
诏以為節度使。
甲寅(894) 乾甯元年 春正月,李茂貞入朝。
茂貞入朝,大陳兵自衛,數日歸鎮。
二月,朱全忠大破兖、郓兵于魚山。
以鄭綮同平章事。
綮好诙諧,多為歇後詩,譏嘲時事。
上以為有所蘊,手注班簿,命以為相,聞者大驚。
堂吏往告之,綮笑曰:“諸君大誤,使天下更無人,未至鄭綮。
”吏曰:“特出聖意。
”綮曰:“果如是,奈何?”既而賀客至,綮搔首言曰:“歇後鄭五作宰相,時事可知矣。
”累讓不獲,乃視事。
李克用克邢州,殺李存孝。
邢州城中食盡,存孝出見克用,泥首謝罪,克用囚之以歸,車裂于牙門。
存孝骁勇,軍中莫及。
常将騎兵為先鋒,身被重铠,腰弓髀槊,獨舞鐵檛陷陳,萬人辟易。
克用惜其才,意臨刑諸将必為之請,既而諸将疾其能,竟無一人言者。
既死,克用為之不視事者旬日。
又有薛阿檀者,其勇與存孝相侔,諸将疾之,常不得志。
密與存孝通,恐事洩, 起初,周嶽殺死闵勖,鄧處讷聽說後痛哭,各将領前來祭奠,鄧處讷說:“我與你們都受到闵仆射的大恩,現在周嶽殺害了他,我要與你們盡力為闵仆射報仇,可以嗎?”将領們都說:“好。
”于是他們訓練士卒、整頓兵器,八年後,聯合朗州刺史雷滿一同攻打潭州,斬殺了周嶽,自稱留後。
朝廷下诏任命他為節度使。
甲寅(894) 唐昭宗乾甯元年 春正月,李茂貞進入京城長安朝見皇帝。
李茂貞進入長安,安排大量軍隊自衛,幾天後歸返鳳翔。
二月,朱全忠在魚山将兖州、郓州人馬打得大敗。
朝廷任命鄭綮為同平章事。
鄭綮喜好诙諧,常常寫歇後詩,譏諷嘲笑時事。
唐昭宗認為他内蘊充盈,親手将他的姓名寫入在朝大臣的登記簿上,任命他為宰相,聽到此消息的人都很吃驚。
宮中官吏前往告訴鄭綮,鄭綮笑着說:“你們大錯特錯了,即使天下再沒有人了,也輪不到我鄭綮當宰相。
”宮中官吏說:“這是出自皇帝的特旨。
”鄭綮說:“果真如此,怎樣才不讓人笑話呢?”接着,前來祝賀的人到了,鄭綮用手抓着頭說:“寫歇後詩的鄭五當了宰相,當今的形勢可以知道了。
”他幾次推辭都沒有獲準,于是才去赴任。
李克用攻克邢州,殺死李存孝。
邢州城中的糧食吃光了,李存孝出城拜見李克用,跪在地上叩頭謝罪,李克用将他囚禁起來回到晉陽,在牙門将李存孝車裂處死。
李存孝英勇善戰,軍中将領沒人比得上他。
他經常率領騎兵做李克用的先鋒,身上披挂沉重的铠甲,腰上别着弓箭,髀上橫放着長矛,獨自揮舞鐵檛樹沖鋒陷陣,能令成千上萬的人馬在他面前退避。
李克用憐惜他的才幹,認為臨動刑時,各将領一定為他求情,後來卻是各将領妒忌李存孝的才幹,竟然沒有一個人為他說話。
李存孝被處死後,李克用為此十幾天不理軍政事務。
又有一位叫薛阿檀的将領,他的英勇與李存孝不相上下,各将領妒忌他,常常不得志。
他私下裡與李存孝交結,懼怕事情洩露出去, 遂自殺。
自是,克用兵勢浸弱而朱全忠獨盛矣。
夏五月,劉建鋒、馬殷入潭州,殺鄧處讷。
劉建鋒、馬殷引兵至醴陵,鄧處讷遣其将蔣勳将步騎三千守龍回關。
殷遣使說勳曰:“劉龍骧智勇兼人,将十萬衆,精銳無敵,而君以鄉兵數千拒之,難矣。
不如先下之,取富貴,還鄉裡,不亦善乎!”勳謂衆曰:“東軍許吾屬還矣。
”士卒皆歡呼,棄旗幟、铠仗遁去。
建鋒令前鋒衣其甲,張其旗,趨潭州,殺處讷,自稱留後。
王建克彭州,殺楊晟。
王建攻彭州,克之,殺楊晟,獲其馬步使安師建,欲使為将。
師建泣謝曰:“師建誓與楊司徒同生死,不忍複戴日月,惟速死為惠。
”再三谕之,不從,乃殺之。
鄭延昌罷。
六月,以李谿同平章事,尋罷之。
以翰林學士李谿為相,方宣制,知制诰劉崇魯出班掠麻恸哭。
上召問之,對曰:“谿奸邪,依附宦官,得在翰林,無相業,恐危社稷。
”谿竟罷為太子少傅。
上師谿為文,崔昭緯恐分己權,故使崇魯沮之。
谿十表自訟,醜诋崇魯“嘗庭拜田令孜,為朱玫作勸進表,恸哭正殿,為國不祥”,诏停崇魯見任。
李克用大破吐谷渾,殺赫連铎。
秋七月,李茂貞克阆州。
鄭綮緻仕。
綮自以不合衆望,累表避位故也。
于是自殺。
從此以後,李克用的軍事力量逐漸衰落而朱全忠卻獨自強盛起來。
夏五月,劉建鋒、馬殷攻入潭州,斬殺鄧處讷。
劉建鋒、馬殷率兵到達醴陵,鄧處讷派手下将領蔣勳率領步、騎兵三千人防守龍回關。
馬殷派使者勸說蔣勳:“劉龍骧智勇過人,領軍十萬人,精銳無敵,你卻用幾千鄉兵抗拒他,太難了。
不如先向他低頭,謀取榮華富貴,回歸鄉裡,不也很好嗎!”蔣勳對衆人說:“東面來的軍隊允許我們回去了。
”士卒們都歡呼,丢下旗幟與铠甲儀仗逃亡。
劉建鋒命令前鋒士兵穿上蔣勳隊伍的衣甲,舉着蔣勳隊伍的旗幟奔赴潭州,殺死鄧處讷,自稱留後。
王建攻克彭州,殺死楊晟。
王建攻打彭州,攻克後殺死楊晟,擒獲了楊晟的馬步使安師建,想讓他做将領。
安師建哭着謝絕說:“我安師建發誓與楊司徒同生共死,不忍心仍留在世間,隻求将我迅速處死就是恩惠了。
”王建再三勸導,安師建不聽從,于是殺了他。
鄭延昌罷相。
六月,朝廷任命李谿為同平章事,不久又罷免了他。
朝廷任命翰林學士李谿為宰相,剛宣布這一诏命,知制诰劉崇魯從班次中出來奪過诏書大聲痛哭。
唐昭宗問他原因,劉崇魯回答說:“李谿奸詐邪惡,依附宦官,才得以在翰林院任職,根本沒有當宰相的品行,恐怕他會危害大唐天下。
”李谿終于被罷免為太子少傅。
唐昭宗向李谿學寫文章,崔昭緯怕他分享自己的權力,因而指使劉崇魯出來阻撓。
李谿十次上表自行申訴,痛罵劉崇魯“曾經在庭堂上叩拜田令孜,替朱玫作勸進表,在宮中正殿上号啕大哭,對于國家是不祥之兆”,唐昭宗下诏停止劉崇魯的現任官職。
李克用大勝吐谷渾部,殺死赫連铎。
秋七月,李茂貞攻克阆州。
鄭綮退休。
鄭綮自認為不能得到同僚的擁護,多次上表請求退出相位的緣故。
徐彥若同平章事。
八月,楊複恭等伏誅。
李茂貞既拔阆州,楊複恭帥其黨出走,韓建獲之,獻于阙下,斬于獨柳。
茂貞獻複恭與守亮書,訴緻仕之由雲:“承天門乃隋家舊業,大侄但積粟訓兵,勿貢獻。
吾于荊榛中立壽王,才得尊位,廢定策國老,有如此負心門生天子!” 冬十一月,楊行密取泗州。
朱全忠遣使至泗州,陵慢刺史張谏,谏舉州降行密。
行密遣押牙唐令回持茶萬餘斤如汴、宋貿易,全忠執令回,盡取其茶,揚、汴始有隙。
十二月,李克用攻幽州,克之。
李匡籌走死。
劉仁恭數因蓋寓獻策于克用,願得兵萬人取幽州。
克用方攻邢州,分兵數千納仁恭不克。
匡籌益驕,數侵河東之境。
克用怒,大舉兵攻匡籌,拔武州,進圍新州。
匡籌遣将救之,克用逆戰,破之,新州降。
匡籌複發兵出居庸關,克用使精騎夾擊之,幽兵大敗。
匡籌奔滄州,義昌節度使盧彥威遣兵攻殺之。
克用進軍幽州,其大将請降。
黃連洞蠻圍汀州,王潮遣兵擊破之。
閩地略定,潮遣僚佐巡州縣,勸農桑,定租稅,交好鄰道,保境息民,閩人安之。
以劉隐為封州刺史。
封州刺史劉謙卒,其子隐居喪,賀江土民百餘人謀亂,隐一夕盡誅之。
嶺南節度使劉崇龜召補押牙,表刺封州。
朝廷任命徐彥若為同平章事。
八月,楊複恭等被誅殺。
李茂貞攻克阆州後,楊複恭率領他的黨羽出逃,韓建将他們擒獲,獻給朝廷,在獨柳将他們斬殺。
李茂貞獻上楊複恭以前給楊守亮的書信,信中陳述他退休的緣由說:“唐朝的江山本是隋朝楊家的舊業,大侄你隻管積存糧草訓練士兵,不要向朝廷進貢。
我以前在極端困境中擁立壽王為天子,才使他得到天下,他卻廢掉我這個制定大策的國家元老,哪有這樣忘恩負義的學生天子啊!” 冬十一月,楊行密攻取泗州。
朱全忠派使者到達泗州,淩辱輕慢泗州刺史張谏,張谏于是獻出泗州城投降楊行密。
楊行密派押牙将唐令回帶着一萬多斤茶葉到汴州、宋州一帶貿易,朱全忠抓獲唐令回,把茶葉全部奪去,揚州與汴州二鎮開始結下怨仇。
十二月,李克用攻打幽州,攻打了下來。
李匡籌在出逃中被殺。
劉仁恭幾次經由蓋寓向李克用獻計獻策,想要得到一萬人馬攻取幽州。
李克用正在攻打邢州,向劉仁恭分派出幾千人馬,沒有攻克幽州。
李匡籌更加驕橫,幾次侵犯河東的地
請求加封李茂貞為山南西道招讨使。
”朝中商議認為,李茂貞得到山南西道的官職,将不能再控制住他了,頒下诏書勸雙方和解,都沒有聽從。
李茂貞、王行瑜擅自發動軍隊攻擊興元,不斷上表請求官職。
他們給杜讓能和西門君遂送去書信,淩辱蔑視朝廷。
唐昭宗對此感到難以容忍,召集宰相、谏官進行商議。
當時宦官中有人暗中與李茂貞、王行瑜相勾結,宰相們不敢發表意見。
給事中牛徽說:“前朝皇帝多災多難,李茂貞确實有護衛的功勞,各位楊姓将領阻擋朝廷軍隊,李茂貞立即出兵攻打征讨,他的志向在于痛恨仇視惡人,隻是不應當不等待皇帝的诏命就行動。
近來聽說他的軍隊路過山南,斬殺傷害的人很多,陛下倘若不授予李茂貞招讨使的官職,使用國法來約束他,那麼山南的百姓就要被殺盡了。
”唐昭宗聽從了他的意見。
王镕、李匡威攻打堯山,李克用派兵打敗了他們。
朱全忠 擊朱瑄,瑄擊破之。
孫儒圍宣州。
楊行密取常、潤州。
以時溥為太子太師,溥不奉诏。
朱全忠連年攻時溥,徐、泗、濠三州民不得耕獲,兖、郓、河東兵救之,皆無功。
複值水災,人死者十六七。
溥困甚,請和于全忠。
全忠曰:“必移鎮乃可。
”溥許之。
全忠乃奏請移溥他鎮,诏以溥為太子太師。
溥恐全忠詐而殺之,據城不奉诏。
三月,以鄭延昌同平章事。
李克用、王處存攻王镕,镕擊敗之。
夏四月,以錢镠為武勝軍防禦使。
楊行密取楚州。
時溥遣兵南侵,至楚州。
楊行密将張訓、李德誠敗之于壽河,遂取楚州。
六月,楊行密擊孫儒,斬之,遂歸揚州。
楊行密謂諸将曰:“孫儒之衆十倍于我,吾戰數不利,欲退保銅官,何如?”劉威、李神福曰:“儒掃地遠來,利在速戰,宜屯據險要,堅壁清野,以老其師。
時出輕騎抄其饋饷,奪其俘掠。
彼前不得戰,退無資糧,可坐擒也。
”戴友規曰:“若望風棄城,正堕其計。
淮南士民及自儒軍來降者甚衆,公宜遣将先護送歸淮南,使複生業,儒軍聞淮南安堵,皆有思歸之心。
人心既搖,安得不敗!”行密悅從之。
至是,屢破儒兵。
張訓屯安吉,斷其糧道。
儒食盡,士卒大疫,行密縱兵擊 攻打朱瑄,朱瑄打敗了朱全忠。
孫儒圍攻宣州。
楊行密攻取常州、潤州。
朝廷任命時溥為太子太師,時溥沒有奉行這一诏命。
朱全忠連年攻打時溥,徐州、泗州、濠州的百姓無法耕種收獲,兖州、郓州、河東的兵馬救援時溥,都沒有成功。
又趕上鬧水災,死亡的百姓占十分之六七。
時溥處境很困難,向朱全忠請求和解。
朱全忠說:“你必須移出鎮所徐州才行。
”時溥應允了他。
朱全忠于是啟奏朝廷請求将時溥遷移到别的鎮所,朝廷下诏任命時溥為太子太師。
時溥擔心朱全忠欺騙殺害他,占據徐州城而不奉行诏令。
三月,朝廷任命鄭延昌為同平章事。
李克用、王處存攻打王镕,王镕打敗了他們。
夏四月,朝廷任命錢镠為武勝軍防禦使。
楊行密攻取楚州。
時溥派遣軍隊向南侵擾,到達楚州。
楊行密的将領張訓、李德誠在壽河将時溥的軍隊打敗,于是攻占了楚州。
六月,楊行密攻打孫儒,斬殺了他,于是歸還揚州。
楊行密對諸将說:“孫儒的軍隊數量是我們的十倍,我們幾次迎戰都沒有得到,準備撤軍保衛銅官,怎麼樣?”劉威、李神福說:“孫儒調動全軍從遠處前來,速戰速決對他有利,我們應當占據險要的地方,堅守營壘,轉移糧草等,使孫儒的軍隊疲勞困苦。
我們要不時地派出輕便騎兵抄掠他們的糧草,奪取他們俘獲掠取的人和物。
孫儒向前沒有交戰的機會,向後又缺乏資财糧草,擒獲孫儒可以說是唾手可得。
”戴友規說:“我們若是望風而逃,丢棄城池,正好中了他的計謀。
淮南士民以及從孫儒軍中來投降的人很多,您應當派遣将領先護送這些人歸還淮南,讓他們恢複原來的生業,孫儒的軍中聽說淮南一帶鞏固安定,就都有回歸故鄉的念頭。
他們人心動搖後,怎能不失敗呢!”楊行密高興地聽從了這些建議。
到這時,楊行密幾次打敗孫儒的軍隊。
張訓将軍隊駐紮在安吉,切斷了孫儒運輸糧草的道路。
孫儒軍中糧食吃光,兵士中大鬧瘟疫,楊行密命令軍隊四處攻擊 之,儒軍大敗,田擒斬之,傳首京師,儒衆多降于行密。
劉建鋒、馬殷收餘衆七千南走,比至洪州,衆十餘萬。
行密帥衆歸揚州,表田守宣州,安仁義守潤州。
先是,揚州富庶甲天下,時人稱揚一益二,及經秦、畢、孫、楊兵火之餘,江、淮之間,東西千裡掃地盡矣。
王建圍彭州。
王建圍彭州,久不下,民皆竄匿山谷,諸寨日出俘掠。
有軍士王先成者,度諸将惟王宗侃最賢,乃往說之曰:“彭州本西川之巡屬也,陳、田以授楊晟,使拒朝命。
今陳、田已平而晟猶據之,州民皆知西川大府而司徒其主也。
故大軍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以俟招安。
今軍士掠之而司徒不恤,彼将更思楊氏矣。
”宗侃恻然,不覺屢移其床前問之。
先成曰:“又有甚于是者:今諸寨旦出淘虜,薄暮乃返,曾無守備之意。
城中萬一有智者為之畫策,伏兵門内,望淘虜者稍遠,使出奮擊。
又于三面城下各出耀兵,諸寨鹹自備禦,無暇相救,能無敗乎?”宗侃矍然曰:“此誠有之,将若之何?” 先成請條列為狀以白王建,凡七條:“一,乞招安山中百姓。
二,乞禁諸寨淘虜。
三,乞置招安寨,選部将謹幹者執兵巡衛。
四,乞招安之事願帖宗侃專掌。
五,乞悉索所 他們,孫儒軍隊大敗,田頵将孫儒擒獲斬殺,将他的首級傳送到京師長安,孫儒的人馬很多都投降了楊行密。
劉建鋒、馬殷收集剩餘的人馬七千人向南逃跑,等軍隊到達洪州,人數已達十餘萬。
楊行密率軍隊回到揚州,上表朝廷請令田頵戍守宣州,安仁義戍守潤州。
此前,揚州的富裕天下無雙,當時的人們稱贊揚州第一,益州第二,等到經過秦彥、畢師铎、孫儒、楊行密各個軍隊的戰火以後,長江、淮河之間,從東到西方圓千裡一片荒涼。
王建圍攻彭州。
王建圍攻彭州,很久沒有打下,百姓都逃到山谷隐藏,王建各營寨的兵卒每天都出去擄掠搶劫。
有個叫王先成的軍人,揣測各個将領中隻有王宗侃最為賢良,于是前往勸導他說:“彭州本是西川的屬地,陳敬瑄、田令孜拿來授予楊晟,讓他抗拒朝廷的命令。
現在陳敬瑄、田令孜已經被消滅,而楊晟仍然占據着彭州,彭州的百姓都知道西川是他們的大府,司徒王建是他們的長官。
所以王建的大隊人馬剛來到時,百姓不進入城内而逃到山谷中,以便等待招安的命令。
現在軍中士卒搶掠他們而司徒王建不憐憫他們,他們将轉而思念楊晟了。
”王宗侃感到悲戚,不知不覺中幾次移動他所坐的坐床向前詢問王先成。
王先成說:“還有比這更嚴重的:現在各個營寨人馬早晨出去搜掠百姓财物,将近晚上才返回,竟然沒有防衛守備的存心。
城中萬一有位有智謀的人為楊晟出謀劃策,将兵馬埋伏于城門内,看那些掠劫百姓的軍人稍走遠,就令他們出城奮勇攻擊。
又從彭州城的其他三面突然派出軍隊,各個營寨都自己忙于防備守禦,沒有工夫相互救援,我們怎能不失敗呢?”王宗侃驚恐地說:“這些情況确實可能發生,我們該怎麼辦呢?” 王先成請求分條開列寫成狀紙向王建禀告,共有七條:“一,請求招安逃到山中的百姓。
二,請求禁止各營寨外出掠劫百姓。
三,請求設置招安寨,挑選謹慎幹練的部将手執武器巡邏守衛。
四,請求将招安之事下文告委任我專門掌管。
五,請求将先前所 虜彭州百姓集于營場,有父子、兄弟、夫婦自相認者,即使相從,送招安寨,敢匿者斬。
六,乞置九隴行縣于招安寨中,撫理百姓,給帖入山招其親戚。
七,彭土宜麻,民未入山多漚藏者,宜令縣令曉谕各歸田裡,出而鬻之,以為資糧,必漸複業。
”建得之大喜,即行之三日,民出山赴寨如歸市。
久之,見村落無抄暴,稍辭縣令,複其故鄉。
月餘,招安寨皆空。
李茂貞取鳳、興、洋州。
秋八月,以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
孫儒降兵多蔡人,行密選其尤勇健者五千人,厚其禀賜,以皂衣蒙甲,号黑雲都,每戰,使之先登陷陣,四鄰畏之。
行密以用度不足,欲以茶鹽易民布帛。
掌書記高勖曰:“兵火之餘,十室九空,又漁利以困之,将複離叛。
不若悉我所有而鄰道所無者,相與貿易,以給軍用,而選守令課農桑,數年之間,倉庫自實。
”行密從之。
田聞之,曰:“賢者之言,其利遠哉!”行密馳射武伎皆非所長,而寬簡有智略,善撫禦将士,與同甘苦,推心待物,無所猜忌。
淮南被兵六年,士民轉徙幾盡,行密能以勤儉足用,非公宴未嘗舉樂。
招撫流散,輕徭薄斂,未及數年,公私富庶,幾複承平之舊。
虜獲的彭州百姓都查找出來在營場上集合,如果有父親與兒子、哥哥與弟弟、丈夫與妻子,自己相互認出的,立刻讓他們在一起送往招安寨,有敢于藏匿的就處斬。
六,請求在招安寨中設置九隴行縣,招撫安頓百姓,發給他們文告到山中招請他們的親戚。
七,彭州的土地适于種麻,百姓沒有進入山中時将麻大量漚藏,應當命令縣令明确告知百姓各自回歸故裡,挖出漚麻賣掉,用來換取資财糧食,必然會逐漸恢複舊業。
”王建得到後大為高興,命令行使三天以後,百姓從山中出來到招安寨就像趕市集一樣。
過了一些時候,百姓看到村落中沒有被抄掠損害,逐漸告辭九隴行縣縣令,重新回到故鄉。
一個月後,招安寨都空了。
李茂貞攻取鳳州、興州、洋州。
秋八月,朝廷任命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
孫儒的投降人馬有許多是蔡州人,楊行密選拔其中特别勇健的五千人,給以豐厚的俸祿和賞賜,用黑色的外衣蒙在铠甲之外,号稱“黑雲都”,每當作戰時,就讓他們首先沖鋒陷陣,四周鄰近的軍隊都很懼怕他們。
楊行密因為費用缺乏,想用茶葉和鹽換取百姓的布帛。
掌書記高勖說:“戰亂之後,百姓十家有九家是空的,我們再從他們身上牟利使他們困乏,這會令百姓再次叛離。
不如将我們所有而鄰道卻沒有的,盡數拿出與他們做交易,用來供給軍隊,挑選地方長官督促百姓耕種紡織,幾年之間,倉庫自然就充盈了。
”楊行密聽從了這個建議。
田頵聽到後,說:“賢明人說的話,那益處深遠啊!”楊行密對于騎馬射箭的武功技藝都不擅長,但他待人寬厚、政令簡約又有智謀膽略,善于安撫駕馭軍中将士,與他們同甘共苦,能推心置腹地待人接物,沒有任何猜疑顧忌。
淮南一帶遭受戰亂六年,士人和百姓輾轉遷徙幾乎走光了,楊行密能夠靠勤奮節儉保證軍隊的供應充足,不是因公設宴,從不奏樂歌舞。
他招收安撫流離失散的人口,減輕徭役少征賦稅,不到幾年間,官府和百姓全富裕起來,差不多恢複到昔日太平盛世的景象。
李茂貞取興元,楊複恭、守亮等奔阆州。
冬,複以時溥為感化節度使。
以李存孝為邢、洺、磁節度使。
初,邢、洺、磁留後李存孝與李存信俱為克用假子,不相睦。
存信有寵于克用,存孝欲立大功以勝之,乃建議取鎮、冀,存信從中沮之,不時聽許。
及王镕圍堯山,存孝救之不克,存信谮之,存孝憤怨,且懼及禍,乃潛結王镕及朱全忠,上表以三州自歸,乞賜旌節及會諸道兵讨克用。
诏以存孝為節度使,不許會兵。
十一月,朱全忠遣兵取濠、泗、濮州,遂擊徐州。
十二月,初行《景福崇玄曆》。
王建遣兵擊楊守亮于阆州,破之。
癸醜(893) 二年 春正月,以李茂貞為山南西道節度使,茂貞不奉诏。
茂貞自請鎮興元,故有是命。
茂貞欲兼得鳳翔,不奉诏。
李克用擊王镕,李匡威救之,克用還攻邢州。
李克用圍邢州,王镕緻書解之,克用怒,進擊镕,大破之,遂下井陉。
李存孝将兵救之,又乞師于朱全忠。
全忠方與時溥相攻,不能救。
李匡威亦引兵救镕,敗河東兵于元氏。
克用引還攻邢州。
李匡威為弟匡籌所逐,奔鎮州。
匡威之發幽州也,家人會别,以弟匡籌之妻美,醉而淫之。
及還,匡籌據軍府自稱留後,以符追行營兵,匡威衆 李茂貞攻取興元,楊複恭、楊守亮等人逃奔阆州。
冬季,朝廷再次任命時溥為感化節度使。
朝廷任命李存孝為邢、洺、磁三州節度使。
起初,邢、洺、磁三州的留後李存孝與李存信都是李克用的義子,二人不和睦。
李克用寵信李存信,李存孝想立大功來勝過他,于是建議攻取鎮冀,李存信從中作梗,李克用時時聽取李存信的意見。
到王镕圍攻堯山時,李存孝前去救援,未能取勝,李存信向李克用進讒言,李存孝憤恨抱怨,又害怕遭禍。
于是私下與王镕和朱全忠交結,向朝廷呈進表文率邢、洺、磁三州歸順,請求賞賜給他節度使的旌旗節钺,及會同各道兵馬讨伐李克用。
朝廷下诏任命李存孝為節度使,不同意他會合軍隊的舉動。
十一月,朱全忠派軍隊占取濠州、泗州、濮州,于是攻打徐州。
十二月,朝廷首次頒行《景福崇玄曆》。
王建派軍隊在阆州攻打楊守亮,打敗了他。
癸醜(893) 唐昭宗景福二年 春正月,朝廷任命李茂貞為山南西道節度使,李茂貞沒有接受這個诏命。
李茂貞自行請求鎮守興元,所以才有這一任命。
李茂貞想同時兼有鳳翔,因而不服從這一诏命。
李克用攻擊王镕,李匡威去救援,李克用回兵攻打邢州。
李克用圍攻邢州,王镕送去書信勸解,李克用大怒,進而攻打王镕,将他打得大敗,于是攻下了井陉。
李存孝率領人馬去救王镕,又向朱全忠求援。
朱全忠這時正在與時溥相互攻擊,不能前去救援。
李匡威也率軍隊去救助王镕,在元氏打敗李克用的河東軍隊。
李克用率軍回去攻打邢州。
李匡威被弟弟李匡籌所驅逐,逃奔鎮州。
李匡威從幽州出發時,與家人聚會告别,因見弟弟李匡籌的妻子美麗,乘醉酒奸淫了她。
等到還軍時,李匡籌占據軍府自稱為留後,用節度使司的符節追回李匡威的行營軍,李匡威的人馬 潰。
镕迎歸鎮州,父事之。
以柳玭為泸州刺史。
柳氏自公綽以來,世以孝悌禮法為士大夫所宗。
玭為禦史大夫,上欲以為相,宦官惡之,故久谪于外。
玭嘗戒其子弟曰:“凡門地高,可畏不可恃也。
立身行己,一事有失,則得罪重于他人,死無以見先人于地下,此其所以可畏也。
門高則驕心易生,族盛則為人所嫉。
懿行實材,人未之信,小有疵類,衆皆指之,此其所以不可恃也。
故膏粱子弟,學宜加勤,行宜加勵,僅得比他人耳。
” 夏四月,王建殺陳敬瑄、田令孜。
建屢請殺敬瑄、田令孜,朝廷不許。
建使人告敬瑄作亂,令孜通鳳翔書,皆殺之。
使判官馮涓草表奏之曰:“開柙出虎,孔宣父不責他人;當路斬蛇,孫叔敖蓋非利己。
專殺不行于阃外,先機恐失于彀中。
” 朱全忠拔徐州,時溥自殺。
先是,朱全忠遣其子友裕圍彭城,時溥數出兵,友裕閉壁不戰。
都虞候朱友恭谮友裕于全忠,全忠怒,使龐師古代之,友裕大懼,以二千騎逃入砀山。
全忠夫人張氏聞之,使友裕單騎詣汴州見全忠,全忠将斬之,夫人趨就抱之泣曰:“汝舍兵衆,束身歸罪,無異志明矣。
”全忠悟而舍之。
夫人多智略,全忠敬憚之,雖軍府事,時與之謀議。
或将兵出至中途,夫人以為不可,遣一介召之,全忠立為之反。
潰散。
王镕将李匡威迎回鎮州,将他當父親一般侍奉。
朝廷任命柳玭為泸州刺史。
柳氏一族從柳公綽以來,世代都因尊老愛幼、重禮守法被士大夫們所尊崇。
柳玭當禦史大夫,唐昭宗準備任命他當宰相,宦官們憎惡他,因而被長久地貶谪在外。
柳玭曾經訓誡他的子弟們說:“凡是門第高貴的人,可怕卻不可以自恃。
這些人為人處事,如果一有疏失,就會招來比别人更嚴重的罪過,死後也沒有臉面在地下見祖先,這是所以說可怕的原因。
門第高貴就容易産生驕傲心理,家族昌盛就容易被人嫉妒。
他們的美德善行、真才實學,人們未必相信,有一點小小的缺失,大家都會指責他們,這是所以說不可自恃的原因。
所以富貴人家的子弟,學習應當加倍勤奮,行為應當加倍奮勉,這樣也僅僅可以與别的人相比并而已。
” 夏四月,王建殺死陳敬瑄和田令孜。
王建多次請求殺掉陳敬瑄、田令孜,朝廷沒有允許。
王建指使人告發陳敬瑄謀反作亂,告發田令孜與鳳翔的李茂貞書信往還,都把他們殺了。
王建令判官馮涓起草表文啟奏說:“打開木籠放出老虎,孔子不責怪與此無關的人;在路上殺死兩頭蛇,孫叔敖并非隻為自己有好處。
統兵在外的将帥若無專殺大權,重要的機會恐怕就要喪失在皇權之中了。
” 朱全忠攻克徐州,時溥自殺身死。
此前,朱全忠派遣他的兒子朱友裕圍攻彭城,時溥幾次出兵迎戰,朱友裕關閉營壘不戰。
都虞候朱友恭向朱全忠诋毀朱友裕,朱全忠很憤怒,命令龐師古去替代朱友裕,朱友裕大為恐懼,率兩千名騎兵逃入砀山中。
朱全忠的夫人張氏聽到此事,讓朱友裕一人騎馬到汴州去見朱全忠,朱全忠要殺他,張夫人急忙跑過去抱住朱友裕哭着說:“你丢下許多人馬,隻身回來認罪,很明顯沒有不軌的心理。
”朱全忠聽後醒悟而免除了對朱友裕的刑罰。
張夫人足智多謀,朱全忠敬重而又畏懼她,即使是軍府中的要事,也時常與她謀劃商議。
有時朱全忠率軍隊走到半路,張夫人認為不可以,派一個人去阻攔,朱全忠立即因此而返回。
龐師古攻佛山寨,拔之,自是徐兵不敢出。
全忠遂自将如徐州。
師古拔彭城,時溥舉族登燕子樓自焚死。
全忠以宋州刺史張廷範知感化留後,乞除文臣為節度使。
李匡威劫王镕,鎮人殺之。
李匡威為王镕完城塹,繕甲兵,訓士卒,潛謀奪鎮州,陰以恩施悅其将士。
王氏在鎮久,鎮人愛之,不徇匡威。
匡威忌日,镕吊之,匡威素服衷甲,伏兵劫之。
镕趨抱匡威曰:“镕為晉人所困,幾亡矣,賴公以有今日。
公欲得四州,此固镕之願也,不若與公共歸府,以位讓公,則将士莫之拒矣。
”匡威以為然,與镕骈馬入府。
會大風雷雨,屋瓦皆振,匡威入門,鎮軍閉之。
有屠者墨君和自缺垣躍出,拳毆匡威甲士,挾镕登屋,共攻匡威,殺之。
镕時年十七。
幽州将劉仁恭攻李匡籌,不克,奔河東。
仁恭将兵戍蔚州,過期未代。
會李匡籌立,戍卒奉仁恭為帥,還攻幽州,不克。
仁恭奔河東,李克用厚待之。
五月,王潮取福州。
範晖驕侈失衆心,王潮以從弟彥複為都統,弟審知為都監,将兵攻福州。
經年不下,白潮罷兵,潮報曰:“兵盡添兵,将盡添将,兵将俱盡,吾當自來。
”彥複等懼,親犯矢石,急攻之。
城中食盡,晖棄城走,為将士所殺。
潮入福州, 龐師古攻打佛山寨,占據了它,從此徐州人馬不敢出戰了。
朱全忠于是親自率軍到徐州。
龐師古攻下彭城,時溥全家族的人登上燕子樓自焚而死。
朱全忠任命宋州刺史張廷範主持感化留後事宜,請求朝廷任命文臣做節度使。
李匡威劫持王镕,鎮州人殺死李匡威。
李匡威為王镕修整城牆塹壕,整治盔甲兵器,訓練士兵,私下裡謀劃奪取鎮州,暗中給鎮州軍中将士恩惠以取悅他們。
王镕家族在鎮州時間長了,鎮州人愛戴王镕,不願曲從李匡威。
李匡威父母的忌日,王镕前去吊唁,李匡威身穿孝服,裡面卻穿着盔甲,埋伏兵士劫持了王镕。
王镕趕忙上前抱住李匡威說:“我被李克用圍困,已接近于滅亡了,依靠您的救助才能有今天。
您想獲得四個州,這本來也是我的意願,不如我與您一同回到節度使司,将節度使的官位讓給您,那樣将士們就不會抗拒您了。
”李匡威認為可以,與王镕并排騎馬進入軍府。
正逢狂風大作,雷雨交加,房上的瓦都被振起,李匡威進入大門,鎮州軍将門關閉。
有一位叫墨君和的屠夫從殘破的牆壁後面跳出來,用拳頭擊打李匡威的披甲士兵,挾着王镕登上房屋,一起攻打李匡威,殺死了他。
王镕當時十七歲。
幽州将領劉仁恭攻打李匡籌,沒有獲勝,逃奔河東。
劉仁恭率領軍隊守衛蔚州,過了期限仍然沒有人前來代替。
正好李匡籌自稱節度使,蔚州的士兵尊奉劉仁恭為統帥,轉過來攻打幽州,沒有獲勝。
劉仁恭逃奔河東,李克用給他以優厚的待遇。
五月,王潮攻占福州。
範晖驕橫奢侈,人心喪盡,王潮任命他的堂弟王彥複為都統,任命他的弟弟王審知為都監,率領人馬攻打福州。
過了一年多,沒攻克下來,就請王潮退軍,王潮回答說:“士兵死光了增加士兵,将領沒了增加将領,士兵與将領全沒了,我必當親自來。
”王彥複等人恐懼,親自冒着弓箭和擂石,加緊攻打福州。
福州城中糧食吃光了,範晖棄城逃跑,被手下将士所殺。
王潮進入福州, 自稱留後,素服葬陳岩,以女妻其子延晦,厚撫其家。
汀、建州降,群盜皆潰。
閏月,以扈跸都頭曹誠等為諸道節度使。
時李茂貞跋扈,上以武臣難制,欲用諸王代之,故誠等四人皆加恩罷兵,令赴鎮。
秋七月,王镕救邢州,李克用敗之,複與連和。
楊行密克廬州。
先是,廬州刺史蔡俦發楊行密父祖墓,遣使求救于朱全忠。
全忠惡其反覆,牒報行密,行密遣李神福将兵讨俦。
至是,克而斬之。
左右請發俦父母冢,行密曰:“此俦之罪也,吾何為效之?” 八月,以覃王嗣周為京西招讨使,讨李茂貞。
茂貞恃功驕橫,上表曰:“陛下貴為萬乘,不能庇元舅之一身;尊極九州,不能戮複恭之一豎。
但觀強弱,不計是非。
體物锱铢,看人衡纩。
軍情易變,戎馬難羁,唯慮甸服生靈因茲受禍,未審乘輿播越,自此何之!”上怒,決策讨之,命杜讓能專掌其事。
讓能谏曰:“陛下初臨大寶,國步未夷。
茂貞近在國門,未宜與之構怨,萬一不克,悔之無及。
”上曰:“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國門,此乃志士憤痛之秋,朕不能坐視陵夷。
卿但為朕調兵食,朕自委諸王用兵,成敗不以責卿。
”讓能曰:“陛下必欲行之,則中外大臣共宜協力以成聖志,不當獨以任臣。
”上曰:“卿位居元輔,與朕同休戚, 自稱為留後,穿着喪服安葬陳岩,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陳岩的兒子陳延晦,對陳岩家撫恤優厚。
汀州、建州也投降王潮,各處強盜全都潰散了。
閏月,朝廷任命扈跸都頭曹誠等人為各道的節度使。
當時李茂貞飛揚跋扈,唐昭宗認為武臣難以控制,想用皇族中的各王取代他們,所以曹誠等四人都得到恩诏解除在京城的兵權,命令他們前赴鎮所。
秋七月,王镕救援邢州,李克用打敗了他,又與他連和。
楊行密攻克廬州。
先前,廬州刺史蔡俦挖開楊行密的祖墳,派使者向朱全忠請求救援。
朱全忠厭惡蔡俦的反複無常,将消息報告給楊行密,楊行密派李神福率兵讨伐蔡俦。
到這時,楊行密攻克蔡俦并斬殺了他。
他手下的人請求挖開蔡俦的父母墳墓,楊行密說:“這是蔡俦的罪惡,我為什麼要學他呢?” 八月,朝廷任命覃王李嗣周為京西招讨使,讨伐李茂貞。
李茂貞倚仗有功驕橫不法,向朝廷上表說:“陛下貴為大唐天子,卻不能庇護皇舅一人的性命;在天下最受尊崇,卻不能殺楊複恭這個家夥。
對于各鎮隻看強弱,不計較是非曲直。
處事體察其輕重而分别對待斤斤計較,待人也權衡利害而仰人鼻息。
軍事狀況很容易變化,戰事一起就難以約束,我隻擔心京城附近的百姓因此而遭受禍害,不知道陛下的車輿流離遷徙,今後還能到何處去!”唐昭宗很憤怒,下決心讨伐李茂貞,命令杜讓能專門掌管這件事。
杜讓能勸唐昭宗說:“陛下剛剛即位不久,國家的命運還不安定。
李茂貞駐紮在京城附近,不應當與他結下怨仇,萬一不能打敗他,後悔就來不及了。
”唐昭宗說:“皇室的地位日漸低下,朝廷的号令不能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實行,這正是仁人志士發憤痛心的時刻,朕不能坐在這裡眼看着别人的欺侮。
你隻管為朕調動兵馬糧草,朕親自去委派各王統兵打仗,成功或失敗都不會追究你的責任。
”杜讓能說:“陛下一定要讨伐李茂貞,朝廷内外的大臣們都應當齊心協力幫助陛下實現宏圖大志,不應當隻任用我一個人。
”唐昭宗說:“你身為宰相,應當與朕同甘共苦, 無宜避事。
”讓能泣曰:“臣豈敢避事,顧時有所未可,勢有所不能耳,但恐他日徒受晁錯之誅,不能弭七國之禍也。
敢不奉诏,以死繼之!”乃命讓能留中書,計畫調度,月餘不歸。
崔昭緯陰結邠、岐,為之耳目。
讓能朝發一言,二鎮夕必知之。
李茂貞使其黨糾合市人數百千人,邀西門君遂馬及崔昭緯、鄭延昌肩輿訴之,二相曰:“茲事主上專委杜太尉,吾曹不預知。
”市人因亂投瓦石,二相走匿僅免。
上命捕其唱帥者誅之,用兵之意益堅,遂有是命。
楊行密取歙州,以陶雅為刺史。
行密遣田攻歙州,刺史裴樞城守,久不下。
時諸将為刺史者多貪暴,獨池州陶雅寬厚得民,歙人曰:“得陶雅為刺史,請聽命。
”行密即以雅為刺史,歙人納之。
雅盡禮見樞,送之還朝。
朱全忠遣兵攻兖州。
九月,以錢镠為鎮海節度使。
李克用攻邢州。
克用自引兵攻邢州,掘塹築壘環之,存孝時出突擊,塹壘不能成。
河東牙将袁奉韬使人謂存孝曰:“大王惟俟塹成即歸晉陽,諸将非尚書敵,咫尺之塹,安能沮尚書之鋒銳邪!”存孝以為然,按兵不出。
旬日塹壘成,飛鳥不能越。
存孝由是遂窮。
李茂貞、王行瑜合兵拒官軍,官軍逃潰。
貶杜讓能雷州司戶。
覃王嗣周帥禁軍三萬軍于興平,李茂貞、王行瑜合兵六萬軍于盩厔以拒之。
禁軍皆新募市井少年,而兩鎮皆 不應當遇事躲避。
”杜讓能哭着說:“臣豈敢遇事躲避,隻是時機還不成熟,形勢也不允許罷了,恐怕将來有一天會像漢景帝時的晁錯一樣白白遭受殺身之禍,卻不能平息吳楚七國的叛亂。
我怎敢不奉行诏命,以死來報答陛下呢!”唐昭宗就令杜讓能留在中書省,籌劃調度,一個多月沒有回家。
崔昭緯私下裡與邠州、岐州結交,為他們探聽消息。
杜讓能早晨說一句話,邠州、岐州的人到傍晚就一定知道。
李茂貞指使他的黨徒糾集市中成百上千的人,截住西門君遂的馬與崔昭緯、鄭延昌的轎子訴說,兩位宰相說:“這件事皇帝專門委派杜太尉料理,我們這些人事先不知道。
”市中百姓趁機向他們亂投瓦塊石頭,兩位宰相逃跑躲藏,僅僅免于被傷害。
唐昭宗下令逮捕這次事件的倡導者加以誅殺,出兵讨伐的意志更堅定了,于是有了這個命令。
楊行密攻取歙州,任用陶雅為歙州刺史。
楊行密派遣田頵攻打歙州,歙州刺史裴樞據城固守,很久沒有打下。
當時各将領中當刺史的人很多都貪婪殘暴,唯獨池州的陶雅待人寬厚深得民心,歙州人說:“如果讓陶雅來當刺史,我們願意服從命令。
”楊行密就任用陶雅為歙州刺史,歙州人接受了他。
陶雅用很高的禮節拜見裴樞,送他返回了朝廷。
朱全忠派遣人馬攻打兖州。
九月,朝廷任命錢镠為鎮海節度使。
李克用攻打邢州。
李克用親自率領軍隊攻打邢州,挖掘塹壕建築營壘環繞邢州。
李存孝不時出城突擊,塹壕營壘難以修成。
河東牙将袁奉韬派人對李存孝說:“大王李克用隻待塹壕修築成,就返回晉陽,諸位将領都不是你的對手,幾尺寬的塹壕,怎能阻擋住尚書你的鋒芒銳利的軍力呢!”李存孝認為很對,不再派兵出城襲擊。
十幾天的工夫塹壕營壘修築完成,飛鳥都難以飛越,從此李存孝處境艱難了。
李茂貞、王行瑜會合兵力抗拒官軍,官軍逃跑潰散。
朝廷貶谪杜讓能為雷州司戶。
覃王李嗣周率領三萬禁軍駐紮于興平,李茂貞、王行瑜會合六萬人馬駐紮在盩厔來抗拒朝廷的軍隊。
禁軍都是從市井中新招募來的少年,而李茂貞、王行瑜兩鎮的人馬都是經曆過 邊兵百戰之餘。
茂貞等進逼興平,禁軍皆望風逃潰,茂貞等乘勝進攻三橋,京師大震。
茂貞等陳于臨臯驿,表讓能罪,請誅之。
讓能曰:“臣固先言之矣,請以臣為解。
”上涕下不自禁,曰:“與卿訣矣。
”是日貶讓能梧州刺史,再貶雷州司戶。
斬西門君遂等三人。
以韋昭度、崔胤同平章事。
胤,慎由之子也,外寬弘而内巧險,與崔昭緯等深相結,故得為相。
季父安潛謂所親曰:“吾父兄刻苦以立門戶,終為缁郎所壞。
”缁郎,胤小字也。
冬十月,殺雷州司戶杜讓能,以李茂貞為鳳翔兼山南西道節度使。
李茂貞勒兵不解,請誅杜讓能然後還鎮,崔昭緯複從而擠之,遂賜死。
自是朝廷動息皆禀于邠、岐,南北司往往依附二鎮以邀恩澤。
複以茂貞鎮兩道,于是茂貞盡有鳳翔、興元、洋、隴秦十五州之地。
以王潮為福建觀察使。
楊行密取舒州。
十一月,以王行瑜為太師,号尚父,賜鐵券。
行瑜求為尚書令,韋昭度密奏曰:“太宗以尚書令登大位,自是不以授人,惟郭子儀以大功拜,終身避讓。
行瑜安可輕議!”遂有是命。
十二月,朱全忠請領鹽鐵,不許。
朱全忠請徙鹽鐵于汴州,崔昭緯以為全忠新破徐、郓,兵力倍增,若更判鹽鐵,不可複制,乃賜诏開谕之。
邵州刺史鄧處讷取潭州,殺周嶽。
上百次戰鬥的邊防士兵。
李茂貞等率軍向興平進逼,禁軍都望風潰逃,李茂貞等乘勝進攻三橋,京城長安受到極大的震動。
李茂貞等在臨臯驿列陣,向朝廷上表章曆數杜讓能的罪行,請求誅殺他。
杜讓能說:“臣本來已有言在先了,請求犧牲臣來排解戰事吧。
”唐昭宗痛哭流涕難以自禁,說:“要與你訣别了。
”這一天貶谪杜讓能為梧州刺史,又再貶為雷州司戶。
斬殺西門君遂等三人。
朝廷任命韋昭度、崔胤為同平章事。
崔胤是崔慎由的兒子,他為人外表寬宏大量而内心卻奸巧陰險,與崔昭緯等人來往交結很深,所以能夠當宰相。
崔胤的叔父崔安潛對自己的親信說:“我的父親哥哥刻苦努力為崔家立了門戶,最終被缁郎所敗壞。
”缁郎,是崔胤的小名。
冬十月,朝廷殺死雷州司戶杜讓能,任命李茂貞為鳳翔兼山南西道節度使。
李茂貞控制軍隊不解除對京城的圍困,請求誅殺杜讓能之後再返回鎮所,崔昭緯又從中排擠杜讓能,于是賜令杜讓能自殺。
從此以後,朝廷中的一舉一動都要向邠州、岐州方面禀告,朝中官員與宮内宦官也往往以李茂貞、王行瑜為靠山求取朝廷的恩惠賞賜。
朝廷又重新任命李茂貞鎮守鳳翔與山南西道,這時李茂貞占有了鳳翔、興元、洋州、隴秦等十五個州的全部地盤。
朝廷任命王潮為福建觀察使。
楊行密攻取舒州。
十一月,朝廷任命王行瑜為太師,号稱尚父,賜予鐵券。
王行瑜請求做尚書令的官職,韋昭度秘密上奏說:“太宗皇帝是以尚書令登上皇位的,從此不把這個官職授給他人,隻有郭子儀因立有大功拜授此職,但他一直到死都推辭此職。
王行瑜怎麼能輕率地謀求尚書令呢!”于是有了上述的任命。
十二月,朱全忠請求管理鹽鐵事務,朝廷沒有允許。
朱全忠請求将鹽鐵轉運使衙署遷至汴州,崔昭緯認為朱全忠新近攻破徐州、郓州,兵力增加了一倍,如果再讓他管理鹽鐵事務,就不可控制了,于是朝廷賜诏書對朱全忠曉谕開導。
邵州刺史鄧處讷攻取潭州,殺死周嶽。
初,嶽殺闵勖,處讷聞而哭之,諸将入吊,處讷曰:“吾與公等鹹受仆射大恩,今嶽殺之,吾欲與公等竭力為仆射報仇,可乎?”皆曰:“善。
”于是訓卒厲兵,八年,乃結朗州刺史雷滿共攻潭州,斬嶽,自稱留後。
诏以為節度使。
甲寅(894) 乾甯元年 春正月,李茂貞入朝。
茂貞入朝,大陳兵自衛,數日歸鎮。
二月,朱全忠大破兖、郓兵于魚山。
以鄭綮同平章事。
綮好诙諧,多為歇後詩,譏嘲時事。
上以為有所蘊,手注班簿,命以為相,聞者大驚。
堂吏往告之,綮笑曰:“諸君大誤,使天下更無人,未至鄭綮。
”吏曰:“特出聖意。
”綮曰:“果如是,奈何?”既而賀客至,綮搔首言曰:“歇後鄭五作宰相,時事可知矣。
”累讓不獲,乃視事。
李克用克邢州,殺李存孝。
邢州城中食盡,存孝出見克用,泥首謝罪,克用囚之以歸,車裂于牙門。
存孝骁勇,軍中莫及。
常将騎兵為先鋒,身被重铠,腰弓髀槊,獨舞鐵檛陷陳,萬人辟易。
克用惜其才,意臨刑諸将必為之請,既而諸将疾其能,竟無一人言者。
既死,克用為之不視事者旬日。
又有薛阿檀者,其勇與存孝相侔,諸将疾之,常不得志。
密與存孝通,恐事洩, 起初,周嶽殺死闵勖,鄧處讷聽說後痛哭,各将領前來祭奠,鄧處讷說:“我與你們都受到闵仆射的大恩,現在周嶽殺害了他,我要與你們盡力為闵仆射報仇,可以嗎?”将領們都說:“好。
”于是他們訓練士卒、整頓兵器,八年後,聯合朗州刺史雷滿一同攻打潭州,斬殺了周嶽,自稱留後。
朝廷下诏任命他為節度使。
甲寅(894) 唐昭宗乾甯元年 春正月,李茂貞進入京城長安朝見皇帝。
李茂貞進入長安,安排大量軍隊自衛,幾天後歸返鳳翔。
二月,朱全忠在魚山将兖州、郓州人馬打得大敗。
朝廷任命鄭綮為同平章事。
鄭綮喜好诙諧,常常寫歇後詩,譏諷嘲笑時事。
唐昭宗認為他内蘊充盈,親手将他的姓名寫入在朝大臣的登記簿上,任命他為宰相,聽到此消息的人都很吃驚。
宮中官吏前往告訴鄭綮,鄭綮笑着說:“你們大錯特錯了,即使天下再沒有人了,也輪不到我鄭綮當宰相。
”宮中官吏說:“這是出自皇帝的特旨。
”鄭綮說:“果真如此,怎樣才不讓人笑話呢?”接着,前來祝賀的人到了,鄭綮用手抓着頭說:“寫歇後詩的鄭五當了宰相,當今的形勢可以知道了。
”他幾次推辭都沒有獲準,于是才去赴任。
李克用攻克邢州,殺死李存孝。
邢州城中的糧食吃光了,李存孝出城拜見李克用,跪在地上叩頭謝罪,李克用将他囚禁起來回到晉陽,在牙門将李存孝車裂處死。
李存孝英勇善戰,軍中将領沒人比得上他。
他經常率領騎兵做李克用的先鋒,身上披挂沉重的铠甲,腰上别着弓箭,髀上橫放着長矛,獨自揮舞鐵檛樹沖鋒陷陣,能令成千上萬的人馬在他面前退避。
李克用憐惜他的才幹,認為臨動刑時,各将領一定為他求情,後來卻是各将領妒忌李存孝的才幹,竟然沒有一個人為他說話。
李存孝被處死後,李克用為此十幾天不理軍政事務。
又有一位叫薛阿檀的将領,他的英勇與李存孝不相上下,各将領妒忌他,常常不得志。
他私下裡與李存孝交結,懼怕事情洩露出去, 遂自殺。
自是,克用兵勢浸弱而朱全忠獨盛矣。
夏五月,劉建鋒、馬殷入潭州,殺鄧處讷。
劉建鋒、馬殷引兵至醴陵,鄧處讷遣其将蔣勳将步騎三千守龍回關。
殷遣使說勳曰:“劉龍骧智勇兼人,将十萬衆,精銳無敵,而君以鄉兵數千拒之,難矣。
不如先下之,取富貴,還鄉裡,不亦善乎!”勳謂衆曰:“東軍許吾屬還矣。
”士卒皆歡呼,棄旗幟、铠仗遁去。
建鋒令前鋒衣其甲,張其旗,趨潭州,殺處讷,自稱留後。
王建克彭州,殺楊晟。
王建攻彭州,克之,殺楊晟,獲其馬步使安師建,欲使為将。
師建泣謝曰:“師建誓與楊司徒同生死,不忍複戴日月,惟速死為惠。
”再三谕之,不從,乃殺之。
鄭延昌罷。
六月,以李谿同平章事,尋罷之。
以翰林學士李谿為相,方宣制,知制诰劉崇魯出班掠麻恸哭。
上召問之,對曰:“谿奸邪,依附宦官,得在翰林,無相業,恐危社稷。
”谿竟罷為太子少傅。
上師谿為文,崔昭緯恐分己權,故使崇魯沮之。
谿十表自訟,醜诋崇魯“嘗庭拜田令孜,為朱玫作勸進表,恸哭正殿,為國不祥”,诏停崇魯見任。
李克用大破吐谷渾,殺赫連铎。
秋七月,李茂貞克阆州。
鄭綮緻仕。
綮自以不合衆望,累表避位故也。
于是自殺。
從此以後,李克用的軍事力量逐漸衰落而朱全忠卻獨自強盛起來。
夏五月,劉建鋒、馬殷攻入潭州,斬殺鄧處讷。
劉建鋒、馬殷率兵到達醴陵,鄧處讷派手下将領蔣勳率領步、騎兵三千人防守龍回關。
馬殷派使者勸說蔣勳:“劉龍骧智勇過人,領軍十萬人,精銳無敵,你卻用幾千鄉兵抗拒他,太難了。
不如先向他低頭,謀取榮華富貴,回歸鄉裡,不也很好嗎!”蔣勳對衆人說:“東面來的軍隊允許我們回去了。
”士卒們都歡呼,丢下旗幟與铠甲儀仗逃亡。
劉建鋒命令前鋒士兵穿上蔣勳隊伍的衣甲,舉着蔣勳隊伍的旗幟奔赴潭州,殺死鄧處讷,自稱留後。
王建攻克彭州,殺死楊晟。
王建攻打彭州,攻克後殺死楊晟,擒獲了楊晟的馬步使安師建,想讓他做将領。
安師建哭着謝絕說:“我安師建發誓與楊司徒同生共死,不忍心仍留在世間,隻求将我迅速處死就是恩惠了。
”王建再三勸導,安師建不聽從,于是殺了他。
鄭延昌罷相。
六月,朝廷任命李谿為同平章事,不久又罷免了他。
朝廷任命翰林學士李谿為宰相,剛宣布這一诏命,知制诰劉崇魯從班次中出來奪過诏書大聲痛哭。
唐昭宗問他原因,劉崇魯回答說:“李谿奸詐邪惡,依附宦官,才得以在翰林院任職,根本沒有當宰相的品行,恐怕他會危害大唐天下。
”李谿終于被罷免為太子少傅。
唐昭宗向李谿學寫文章,崔昭緯怕他分享自己的權力,因而指使劉崇魯出來阻撓。
李谿十次上表自行申訴,痛罵劉崇魯“曾經在庭堂上叩拜田令孜,替朱玫作勸進表,在宮中正殿上号啕大哭,對于國家是不祥之兆”,唐昭宗下诏停止劉崇魯的現任官職。
李克用大勝吐谷渾部,殺死赫連铎。
秋七月,李茂貞攻克阆州。
鄭綮退休。
鄭綮自認為不能得到同僚的擁護,多次上表請求退出相位的緣故。
徐彥若同平章事。
八月,楊複恭等伏誅。
李茂貞既拔阆州,楊複恭帥其黨出走,韓建獲之,獻于阙下,斬于獨柳。
茂貞獻複恭與守亮書,訴緻仕之由雲:“承天門乃隋家舊業,大侄但積粟訓兵,勿貢獻。
吾于荊榛中立壽王,才得尊位,廢定策國老,有如此負心門生天子!” 冬十一月,楊行密取泗州。
朱全忠遣使至泗州,陵慢刺史張谏,谏舉州降行密。
行密遣押牙唐令回持茶萬餘斤如汴、宋貿易,全忠執令回,盡取其茶,揚、汴始有隙。
十二月,李克用攻幽州,克之。
李匡籌走死。
劉仁恭數因蓋寓獻策于克用,願得兵萬人取幽州。
克用方攻邢州,分兵數千納仁恭不克。
匡籌益驕,數侵河東之境。
克用怒,大舉兵攻匡籌,拔武州,進圍新州。
匡籌遣将救之,克用逆戰,破之,新州降。
匡籌複發兵出居庸關,克用使精騎夾擊之,幽兵大敗。
匡籌奔滄州,義昌節度使盧彥威遣兵攻殺之。
克用進軍幽州,其大将請降。
黃連洞蠻圍汀州,王潮遣兵擊破之。
閩地略定,潮遣僚佐巡州縣,勸農桑,定租稅,交好鄰道,保境息民,閩人安之。
以劉隐為封州刺史。
封州刺史劉謙卒,其子隐居喪,賀江土民百餘人謀亂,隐一夕盡誅之。
嶺南節度使劉崇龜召補押牙,表刺封州。
朝廷任命徐彥若為同平章事。
八月,楊複恭等被誅殺。
李茂貞攻克阆州後,楊複恭率領他的黨羽出逃,韓建将他們擒獲,獻給朝廷,在獨柳将他們斬殺。
李茂貞獻上楊複恭以前給楊守亮的書信,信中陳述他退休的緣由說:“唐朝的江山本是隋朝楊家的舊業,大侄你隻管積存糧草訓練士兵,不要向朝廷進貢。
我以前在極端困境中擁立壽王為天子,才使他得到天下,他卻廢掉我這個制定大策的國家元老,哪有這樣忘恩負義的學生天子啊!” 冬十一月,楊行密攻取泗州。
朱全忠派使者到達泗州,淩辱輕慢泗州刺史張谏,張谏于是獻出泗州城投降楊行密。
楊行密派押牙将唐令回帶着一萬多斤茶葉到汴州、宋州一帶貿易,朱全忠抓獲唐令回,把茶葉全部奪去,揚州與汴州二鎮開始結下怨仇。
十二月,李克用攻打幽州,攻打了下來。
李匡籌在出逃中被殺。
劉仁恭幾次經由蓋寓向李克用獻計獻策,想要得到一萬人馬攻取幽州。
李克用正在攻打邢州,向劉仁恭分派出幾千人馬,沒有攻克幽州。
李匡籌更加驕橫,幾次侵犯河東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