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綱目卷五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宜有更張,庶為兩便。
請複為觀察使,統徐、濠、宿三州。
” 秋八月,同昌公主卒。
同昌公主薨,上痛悼不已,殺醫官二十餘人,收其 中做了模棱兩可的回答,南诏又猛烈攻城。
正趕上宋威軍來到城下,與南诏交戰,南诏于是在夜間逃走。
起初,朝廷派顔慶複去救成都,命宋威居後續進。
宋威乘勝先到城下,打敗南诏軍,受到顔慶複的嫉妒。
宋威命将士進餐,想追趕南诏,顔慶複行文通知宋威不再指揮本軍,勒令宋威返回漢州。
南诏來到雙流,被新穿水攔住去路,處境狼狽,用三天時間架設橋梁,才得以過河,蜀人都甚感遺憾。
顔慶複開始教蜀人修築壅門城,開挖城壕,并引水把城濠灌滿,遍插鹿角,分設營鋪。
南诏知道已有防備,從此不再侵犯成都。
西川牙将因功補授官職,政事堂行文通知每人交納堂例錢三百缗,貧寒的補授官職的人深以為苦。
三月,曹確罷相。
夏四月,唐懿宗任命韋保衡為同平章事。
五月,光州百姓趕走刺史李弱翁。
左補阙楊堪等人進言說:“刺史胡作非為,百姓蒙受冤屈,應當向朝廷申訴,使他受到常刑的懲處,怎能聚衆擅自驅逐,攪亂上下名分?這種風氣恐怕不能助長,應給予嚴厲的斥責,以告誡後人。
” 六月,朝廷重新設置徐州觀察使,以統轄三州。
徐州龐勳的餘黨仍然聚集在鄉裡成群為盜,唐懿宗讓百官計議處理辦法。
太子少傅李膠等人說:“雖然徐州屢次發生禍亂,未必家家戶戶都頑劣兇殘。
恐怕是由于任用統領百姓的人失當,緻使奸惡邪僻的人鑽了空子。
現在,雖然将節度使降為觀察使,但是原有的兵員名額仍然存在,将徐州劃為支郡,糧饷就會供應不上,交由别的藩鎮統轄,又會人心不服,或許過去的仇恨與此互相作用,更成猖狂。
隻是泗州因以往的攻守戰事與徐州結下的怨仇已深,應有所調整,大概還能兩便。
請恢複徐州觀察使的建置,以統轄徐、濠、宿三州。
” 秋八月,同昌公主去世。
同昌公主去世,唐懿宗痛悼不已,殺死醫官二十餘人,收捕他們的 親族三百餘人系獄。
宰相劉瞻召谏官言之,莫敢進,乃自奏曰:“修短之期,人之定分。
昨公主有疾,醫者非不盡心,而禍福難移,竟成差跌。
械系老幼,物議沸騰。
奈何以達理知命之君,涉肆暴不明之謗!”上不悅。
瞻又與京兆尹溫璋等力谏,上大怒,叱出之。
魏博逐其節度使何全皞。
推大将韓君雄為留後。
九月,貶劉瞻為驩州司戶,溫璋為振州司馬。
劉瞻罷為荊南節度使,溫璋貶振州司馬。
璋歎曰:“生不逢時,死何足惜!”仰藥卒。
韋保衡又與路岩共谮劉瞻,雲與醫官通謀,投毒藥,貶康州刺史。
翰林學士承旨鄭畋草制曰:“安數畝之居,仍非己有。
卻四方之賂,惟畏人知。
”岩謂畋曰:“侍郎乃表薦劉相也。
”坐貶梧州刺史。
岩素與瞻論議不葉,既貶,猶不快,閱《十道圖》,以驩州去長安萬裡,再貶之。
冬十一月,以王铎同平章事。
複以徐州為感化軍。
十二月,以李國昌為振武節度使。
辛卯(871) 十二年 春正月,葬文懿公主。
服玩每物皆百二十輿,錦繡、珠玉輝煥三十餘裡。
樂工李可及作《歎百年曲》,舞者數百人,以雜寶為首飾,八百匹為地衣,舞罷,珠玑覆地。
夏四月,路岩罷。
岩與韋保衡素相表裡,既而争權有隙,保衡遂短岩于上,出鎮西川。
出城之日,路人以瓦礫擲之。
岩謂京兆尹 親屬宗族三百餘人入獄。
宰相劉瞻叫來谏官,提議就此進言,谏官不敢去說,于是親自上奏說:“壽命的長短,人命中注定。
過去同昌公主生病,醫官并非沒有盡心,隻因禍福難以改變,終究造成閃失。
醫官的老少家屬都戴着刑具,遭受囚禁,輿論為之沸騰。
知命達理的君主怎能沾惹肆行暴虐、昏庸不明的非難!”唐懿宗很不高興。
劉瞻又與京兆尹溫璋等人極力勸谏,唐懿宗大怒,将他們呵斥出去。
魏博将士趕走本鎮節度使何全皞。
推舉大将韓君雄為留後。
九月,唐懿宗将劉瞻貶為驩州司戶,溫璋貶為振州司馬。
劉瞻罷免為荊南節度使,溫璋貶為振州司馬。
溫璋歎息說:“生不逢時,死何足惜!”便服毒自殺。
韋保衡又與路岩共同誣陷劉瞻,說劉瞻與醫官共同策劃投了毒藥,劉瞻貶為康州刺史。
翰林學士承旨鄭畋起草制書,說:“在數畝田地上安居,田地還不屬于自己。
拒收各地的賄賂,隻怕被别人知道。
”路岩對鄭畋說:“鄭侍郎這是上表推舉劉宰相。
”鄭畋因此貶為梧州刺史。
路岩與劉瞻意見不合,劉瞻貶官後,路岩仍感不快,經查閱《十道圖》,發現驩州離長安一萬裡,于是将劉瞻再加貶斥。
冬十一月,唐懿宗任命王铎為同平章事。
朝廷又以徐州建置感化軍。
十二月,唐懿宗任命李國昌為振武節度使。
辛卯(871) 唐懿宗鹹通十二年 春正月,安葬文懿公主。
每種服玩都裝滿一百二十車,錦繡、珠玉輝映三十餘裡。
樂工李可及作《歎百年曲》,表演舞蹈的有數百人,以各色珍寶作為首飾,以粗綢八百匹鋪作地毯,舞蹈表演結束後,地上都是珠寶。
夏四月,路岩罷相。
路岩與韋保衡一向互相勾結,不久二人因為争奪權力發生矛盾。
韋保衡于是在唐懿宗面前指責路岩的短處,使路岩離京鎮守西川。
出城那天,行人向路岩投擲瓦礫。
路岩對京兆尹 薛能曰:“臨行,煩以瓦礫相餞。
”能曰:“向來宰相出府司,無例發人防衛。
”岩甚慚。
五月,上幸安國寺。
賜沉檀講坐二,各高二丈。
設萬人齋。
冬十月,以劉邺同平章事。
壬辰(872) 十三年 春正月,幽州節度使張允伸薨。
允伸鎮幽州二十三年,勤儉恭謹,邊鄙無警,上下安之。
得疾,請委軍政就醫,許之,以其子簡會為留後。
病甚,表納旌節而薨。
二月,于琮罷,以趙隐同平章事。
夏四月,以張公素為平盧留後。
平州刺史張公素,素有威望,為幽人所服。
張允伸薨,公素帥州兵來奔喪,張簡會懼,奔京師。
诏以公素為留後。
五月,殺國子司業韋殷裕。
國子司業詣閤門告郭淑妃弟陰事,上怒,杖殺之。
閤門使亦坐受狀,奪紫配陵。
貶于琮為韶州刺史。
于琮為韋保衡所谮,貶官。
琮妻廣德公主,上之妹也。
與琮偕之韶州,行則肩輿門相對,坐則執琮之帶,琮由是獲全。
時諸公主多驕縱,惟廣德動遵法度,事于氏宗親無不如禮,内外稱之。
秋七月,以李璋為宣歙觀察使。
韋保衡欲以其黨裴條為郎官,憚左丞李璋方嚴,恐其 薛能說:“臨走還有勞大家用瓦礫餞行。
”薛能說:“向來宰相離開府司,沒有派人防衛的慣例。
”路岩非常慚愧。
五月,唐懿宗親臨安國寺。
賜給用沉香、檀香木制作的講座兩個,均兩丈高。
施舍一萬人的齋飯。
冬十月,唐懿宗任命劉邺為同平章事。
壬辰(872) 唐懿宗鹹通十三年 春正月,幽州節度使張允伸去世。
張允伸鎮守幽州二十三年,作風勤儉恭謹,邊境沒有戰事,上下相安。
張允伸得病後,請求交出軍權,就醫治療,朝廷應允,任命他的兒子張簡會為留後。
病情嚴重時,張允伸上表交出旌節後去世。
二月,于琮罷相,由趙隐為同平章事。
夏四月,唐懿宗任命張公素為平盧留後。
平州刺史張公素一向有威望,深為幽州人敬服。
張允伸去世,張公素率本州軍隊前來奔喪,張簡會恐懼,逃奔京城。
唐懿宗下诏任命張公素為留後。
五月,國子司業韋殷裕被殺。
國子司業韋殷裕到閤門告發郭淑妃的弟弟的隐私,唐懿宗大怒,用刑杖把他打死。
閤門使也因接受呈狀,被收回紫色朝服,發配到陵寝辦事。
唐懿宗将于琮貶為韶州刺史。
于琮因遭到韋保衡的誣陷而貶官。
于琮的妻子廣德公主是唐懿宗的妹妹。
與于琮同往韶州,趕路時與于琮轎門相對,休息時拉着于琮的衣帶,于琮因此得以保全性命。
當時,各位公主往往驕橫放縱,隻有廣德公主凡事遵循法度,對于氏的宗族親屬無不以禮相待,受到家族内外的稱贊。
秋七月,唐懿宗任命李璋為宣歙觀察使。
韋保衡想讓同黨裴條為郎官,忌憚尚書左丞李璋嚴正,怕他 不放上,先遣人達意。
璋曰:“朝廷遷除,不應見問。
”保衡怒,出之。
八月,歸義節度使張義潮卒,以其長史曹義金代之。
是後中原多故,朝命不及,回鹘陷甘州,餘州亦為羌胡所據。
癸巳(873) 十四年 春正月,遣使迎佛骨。
夏四月,至京師。
上遣敕使詣法門寺迎佛骨,群臣谏者甚衆,至有言憲宗迎佛骨尋晏駕者。
上曰:“朕生得見之,死亦無恨。
”及至京師,儀衛之盛,過于郊祀。
上降樓膜拜,流涕沾臆。
迎入禁中,宰相已下競施金帛,因下德音,降中外系囚。
六月,王铎罷。
時韋保衡挾恩弄權,铎薄其為人,保衡谮而逐之。
秋七月,帝崩,普王俨即位。
上疾大漸,中尉劉行深、韓文約立上少子普王俨為皇太子,權勾當軍國政事。
上崩,太子即位,時年十二,是為僖宗。
八月,關東、河南大水。
九月,貶韋保衡為賀州刺史,尋賜死。
冬十月,以蕭放同平章事。
十一月,貶路岩為新州刺史。
岩喜聲色遊宴。
在西川,委政于親吏邊鹹、郭籌,軍中不安,坐貶。
不讓裴條赴省供職,先打發人來緻意。
李璋說:“是朝廷升遷除授官職,不應問我。
”韋保衡大怒,将李璋貶到外地當官。
八月,歸義節度使張義潮去世,由本鎮長史曹義金接替他的職務。
此後中原變亂頻仍,朝廷的命令無法傳達到這裡,回鹘攻破甘州,其餘各州也被羌胡占據。
癸巳(873) 唐懿宗鹹通十四年 春正月,唐懿宗派使者迎接佛骨。
夏四月,佛骨迎到京城。
唐懿宗派敕使到法門寺迎接佛骨,進谏的群臣很多,甚至有人說出唐憲宗迎接佛骨後不久去世的話。
唐懿宗說:“朕活着見到佛骨,死了也不遺憾。
”及至佛骨迎到京城,儀仗衛隊的盛大排場超過郊祭。
唐懿宗下樓頂禮膜拜,流淚沾襟。
佛骨迎到宮中,宰相以下官員争着施舍金帛,唐懿宗為此頒布德音,為朝廷内外在押的囚犯減刑。
六月,王铎罷相。
當時,韋保衡恃恩弄權,王铎鄙視韋保衡的為人,韋保衡通過誣陷加以斥逐。
秋七月,唐懿宗去世,普王李俨即位。
唐懿宗病危,中尉劉行深、韓文約立他的小兒子普王李俨為皇太子,權且掌管軍國政事。
唐懿宗去世,皇太子李俨即位,當時十二歲,這就是唐僖宗。
八月,關東、河南發生嚴重的水災。
九月,唐僖宗将韋保衡貶為賀州刺史,不久又命韋保衡自殺。
冬十月,唐僖宗任命蕭放為同平章事。
十一月,唐僖宗将路岩貶為新州刺史。
路岩沉溺聲色,遊宴無度。
在西川時,把政事交給親近的吏人邊鹹、郭籌處理,軍中将士不安,路岩因此貶官。
甲午(874) 僖宗皇帝乾符元年 春正月,關東旱饑。
翰林學士盧攜上言曰:“國家之有百姓,如草木之有根柢,若秋冬培溉,則春夏滋榮。
今關東旱災,所至皆饑,人無依投,待盡溝壑。
其蠲免餘稅,實無可征,而州縣督趣甚急,動加捶撻。
雖撤屋伐木,雇妻鬻子,止可供所由酒食之費,未得至于府庫也。
朝廷倘不撫存,百姓實無生計。
乞敕州縣一切停征,仍發義倉,亟加赈給。
”敕從其言,而有司竟不能行。
賜路岩死。
岩之為相也,密奏三品以上賜死,皆令使者剔取結喉三寸以進,驗其必死。
至是,自罹其禍,所死之處乃楊收之榻也。
邊鹹、郭籌皆伏誅。
岩自淮南崔铉幕府入為禦史,不出長安十年至宰相。
其入翰林也,铉聞之曰:“路十已入翰林,如何得老!”果如其言。
二月,葬簡陵。
趙隐罷。
以裴坦同平章事,夏五月,卒。
以劉瞻同平章事,秋八月,薨。
瞻之貶也,人無賢愚,莫不痛惜。
及還長安,兩市人率錢雇百戲迎之,瞻聞之,改期,由他道而入。
初,瞻南遷,劉邺附于韋、路,共短之。
至是,邺懼,延瞻置酒,瞻歸而薨,人以為邺鸩之也。
唐僖宗 甲午(874) 唐僖宗乾符元年 春正月,關東發生旱災饑荒。
翰林學士盧攜進言說:“國家之有百姓,猶如草木之有根柢。
如果秋冬兩季培植灌溉,春夏時節就會生長繁茂。
現在關東發生旱災,到處都是饑荒,百姓無依無靠,等着餓死,棄屍溝壑。
所謂蠲免農家自給有餘後交納的賦稅,實際什麼也征收不到,而州縣催逼甚急,動不動就鞭抽杖打。
即使百姓拆房屋,伐樹木,賣妻子兒女,也隻夠請有關官吏酒飯的開銷,什麼也不會裝進府庫。
倘若朝廷不加撫慰,百姓實在沒有活路。
請敕令州縣停止征繳所有的賦稅,打開義倉,趕緊給予赈濟。
”唐僖宗下敕令依言實施,而有關官員最終沒有奉行。
唐僖宗賜路岩自殺。
路岩擔任宰相時,秘密上奏建議命三品以上官員自裁時,一律讓中使剔下喉結三寸上呈,以驗證自裁者确實死去。
至此,路岩本人也遭受這種懲治,楊收的卧榻就是他的死地。
邊鹹、郭籌都被處死。
路岩由淮南崔铉幕府進京擔任禦史,在長安不到十年,官至宰相。
路岩進翰林院時,崔铉聞訊說:“路岩已進翰林院,怎能算完!”果然如崔铉所料。
二月,唐懿宗安葬在簡陵。
趙隐罷相。
唐僖宗任命裴坦為同平章事,夏五月,裴坦去世。
唐僖宗任命劉瞻為同平章事,秋八月,劉瞻去世。
劉瞻被貶時,無論賢愚,無不痛切惋惜。
等到劉瞻返回長安時,東、西兩市百姓湊錢雇人表演百戲來歡迎劉瞻,劉瞻聞訊後改變回京日期,由另一條路進城。
起初,劉瞻貶放南方,劉邺附和韋保衡、路岩,共同诋毀劉瞻。
至此,劉邺恐懼,請劉瞻赴宴,劉瞻回家後就死了,人們認為劉瞻是劉邺毒死的。
以崔彥昭同平章事。
冬十月,劉邺罷,以鄭畋、盧攜同平章事。
十一月,群臣上尊号。
魏博節度使韓允中卒。
允中,君雄賜名也。
薨,子簡為留後。
南诏寇西川,陷黎州,入邛崃關。
南诏作浮梁,濟大渡河,防河兵馬使黃景複俟其半濟擊之,蠻敗走,斷其浮梁。
蠻以中軍多張旗幟當其前,而分兵潛出上、下流各二十裡濟,襲破諸城栅,夾攻景複。
景複陽敗走,而設三伏以待之。
蠻兵大敗歸,至之羅谷,遇國中發兵繼至,新舊相合,複寇大渡河,與景複戰連日。
援兵不至,景複軍遂潰。
蠻乘勝陷黎州,入邛崃關,攻雅州,成都驚擾,大為守備。
骠信遺節度使牛叢書雲:“欲入見天子,面訴冤抑,今假道貴府,留止數日。
”叢素懦怯,欲許之。
楊慶複以為不可,斬使者,留二人遣還,授以書詈辱之,蠻兵乃退。
遣使冊回鹘可汗。
回鹘屢求冊命,遣冊立使郗宗莒詣其國。
會回鹘為吐谷渾、嗢末所敗,逃遁不知所之,宗莒乃還。
濮州人王仙芝作亂。
自懿宗以來,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賦斂愈急。
關東連年水旱,州縣不以實聞。
百姓流殍,無所控訴,相聚為盜,所在蜂起。
州縣兵少,人不習戰,每與盜遇,官軍多敗。
是歲,王仙芝聚衆數千人,起于長垣。
乙未(875) 二年 春正月,以高骈為西川節度使。
唐僖宗任命崔彥昭為同平章事。
冬十月,劉邺罷相,唐僖宗任命鄭畋、盧攜為同平章事。
十一月,群臣進獻尊号。
魏博節度使韓允中去世。
韓允中,是韓君雄得到的賜名。
韓允中去世,兒子韓簡擔任留後。
南诏侵犯西川,攻破黎州,進入邛崃關。
南诏架設浮橋,渡過大渡河,防河兵馬使黃景複等南诏軍渡過一半時出擊,南诏敗逃,黃景複毀除浮橋。
南诏在中軍前面豎起許多旗幟,卻分兵暗中由上遊、下遊各二十裡處渡過大渡河,擊破各城堡營栅,夾攻黃景複。
黃景複佯裝敗逃,卻在三處設下埋伏,等候南诏軍的到來。
南诏軍大敗而回,抵達羅谷時,遇到國内增派的軍隊趕到,兩軍合兵一處,又去侵犯大渡河,與黃景複連日作戰。
由于援軍到不了,黃景複軍終于潰敗。
南诏乘勝攻破黎州,進入邛崃關,攻打雅州,成都驚慌騷亂,全力進行防守。
骠信酋龍寫給節度使牛叢的書信說:“我要進京去見天子,當面陳訴冤屈,現向貴府借道,停留幾天。
”牛叢一向怯懦,打算答應。
楊慶複認為不能同意,殺死使者,留下二人放回,回信辱罵骠信酋龍,南诏軍這才退去。
唐僖宗派使者冊命回鹘可汗。
回鹘屢次請求冊命,唐僖宗派冊立使郗宗莒前往回鹘國。
适值回鹘被吐谷渾、嗢末打敗,不知逃到哪裡,郗宗莒隻好返回。
濮州人王仙芝作亂。
自唐懿宗以來,日益奢侈,用兵不止,賦稅征收更加急迫。
關東連年發生水旱災害,州縣不據實上報。
百姓流亡餓死,無處控訴,隻好聚集在一起當盜賊,到處蜂擁而起。
州縣兵員很少,不習慣打仗,每當遇到盜賊時,官軍多半要被打敗。
這一年,王仙芝聚衆數千人,在長垣起事。
乙未(875) 唐僖宗乾符二年 春正月,唐僖宗任命高骈為西川節度使。
骈至劍州,先遣使開成都門。
或谏曰:“蠻寇逼近,萬一豨突,奈何?”骈曰:“蠻聞我來,逃竄不暇,何敢辄犯成都?今春氣向暖,數十萬人蘊積城中,将成疠疫,不可緩也。
”使者至,縱民出城,各複常業,民大悅。
蠻方攻雅州,聞之遣使請和,引去。
骈發兵追至大渡河,殺獲甚衆,擒其酋長數十人。
修複邛崃關、大渡河諸城栅,各置兵數千戍之,自是蠻不複入寇。
骈召黃景複,責以失守,斬之。
先是,南诏督爽屢牒中書,辭語怨望,中書不答。
盧攜以為:“如此,則蠻益驕,宜數其罪責之。
然自中書發牒,則嫌于體敵,請诏高骈,使錄報之。
”從之。
以田令孜為中尉。
上之為普王也,小馬坊使田令孜有寵。
及即位,使知樞密,遂擢為中尉。
上專事遊戲,政事一委令孜,呼為“阿父”。
令孜頗讀書,多巧數,納賄除官,不複關白。
每見,常自備果食,與上對飲。
上與内園小兒狎昵,賞賜動以萬計,府藏空竭。
令孜說上籍兩市商貨悉輸内庫,有陳訴者,付京兆杖殺之,宰相以下鉗口莫敢言。
夏四月,西川軍亂,讨平之。
初,楊慶複以右職優給募突将以禦蠻兵,高骈至,悉罷之。
突将作亂,大噪,突入府廷,骈走匿廁間。
監軍遣人招谕,許複職名廪給,乃肯還營。
骈使人夜圍其家,悉殺之,死者數千人。
高骈來到劍州,先派使者去開成都的城門。
有人規勸說:“南诏逼近成都,萬一橫沖直撞,流竄侵擾,怎麼辦?”高骈說:“南诏聽說我來了,連逃竄的功夫都沒有,怎敢就來侵犯成都?現在春天氣溫很暖和,數十萬人擁擠在城中,将發生瘟疫,所以要打開城門,不能拖延。
”使者到達成都,放百姓出城,各自恢複本業,民衆大悅。
南诏正在攻打雅州,聞訊派使者請求講和,領兵退去。
高骈發兵追趕到大渡河,殺傷俘獲甚衆,活捉南诏酋長數十人。
随後,高骈命修複邛崃關和大渡河各處的城栅,分别安排一千名士兵戍守其地,從此南诏不再入侵。
高骈叫來黃景複,責備他沒有守住大渡河,處以斬刑。
先前,南诏的督爽屢次向中書省發文,措辭怨恨不滿,中書省不做答複。
盧攜認為:“這樣下去,南诏會更加驕傲,應力數南诏的罪過,加以責備。
不過,由中書省發文有南诏與朝廷地位彼此相等的嫌疑,請下诏命高骈使人抄錄诏書原文,答複南诏。
”唐僖宗依言而行。
唐僖宗任命田令孜為中尉。
唐僖宗當普王時,小馬坊使田令孜得寵。
等唐僖宗即位,讓田令孜擔任知樞密,随即提升為中尉。
唐僖宗一心喜歡玩耍,把政事都交給田令孜處理,稱田令孜為“阿父”。
田令孜頗讀過一些書,有許多機巧的花樣,收受賄賂,任命官吏,不需要禀告。
每次去見唐僖宗,總是自備果品食物,與唐僖宗相對飲酒。
唐僖宗與内園小兒親昵,對他們的賞賜動不動就數以萬計,緻使府庫空竭。
田令孜勸唐僖宗征收東、西兩市的貨物,一律送交内庫,誰敢申訴,交付京兆府用刑杖打死,宰相以下官員閉口不敢發言。
夏四月,西川軍作亂被讨平。
起初,楊慶複用武職和優裕的供給招募突将,以抵禦南诏軍,高骈來到後,命全部停職。
于是突将作亂,大聲呼喊着沖進公堂,高骈趕忙跑到廁所裡躲藏起來。
監軍派人招撫,答應恢複職銜和俸祿,突将才肯回營。
高骈派人夜間包圍突将的家宅,将他們全部殺死,殺了數千人。
浙西鎮遏使王郢作亂,陷蘇、常州。
浙西鎮遏使王郢等有戰功,節度使趙隐賞以職名,而不給衣糧。
郢等遂劫庫兵作亂,收衆萬人,攻陷蘇、常,泛江入海,轉掠入浙,南及福建,大為人患。
五月,蕭放卒。
六月,以李蔚同平章事。
王仙芝陷濮、曹州,冤句人黃巢聚衆應之。
仙芝及其黨尚君長攻陷濮、曹州,天平節度使薛崇出兵擊之,不利。
冤句人黃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與仙芝共販私鹽。
至是,聚衆應之,攻剽州縣,民之困于重斂者争歸之,數月之間,衆至數萬。
秋七月,大蝗。
飛蝗蔽日,所過赤地。
京兆尹楊知至奏:“蝗不食稼,皆抱荊棘而死。
”宰相以下皆賀。
冬十月,貶董禹為郴州司馬。
左補阙董禹谏上遊畋擊球,上賜金帛以褒之。
邠甯節度使李侃奏為假父求贈官,禹上疏論之,語侵宦官,樞密使楊複恭等訴于上,遂坐貶。
十二月,以宋威為諸道行營招讨使。
王仙芝寇沂州,平盧節度使宋威請帥兵讨賊,故有是命,仍诏諸道兵并取處分。
丙申(876) 三年 春正月,天平軍亂,诏本軍宣慰之。
天平軍遣将士張晏等救沂州還,聞北境有盜,使留扞禦。
浙西鎮遏使王郢作亂,攻破蘇、常二州。
浙西鎮遏使王郢等人立下戰功,節度使趙隐賞給職銜,卻不發給衣糧。
于是王郢等人搶走府庫的兵器作亂,聚衆萬人,攻破蘇、常二州,乘船由長江駛入大海,輾轉劫掠浙東、浙西,南至福建,成為人們巨大的禍患。
五月,蕭放去世。
六月,唐僖宗任命李蔚為同平章事。
王仙芝攻破濮、曹二州,冤句人黃巢聚衆響應。
王仙芝及其同黨尚君長攻破濮、曹二州,天平節度使薛崇出兵進擊失利。
冤句人黃巢擅長騎馬射箭,喜歡行俠仗義,粗略涉獵經書史傳,屢次參加進士科考試不能中第,于是與王仙芝共同販賣私鹽。
到這時,黃巢聚衆響應王仙芝,攻打劫掠州縣,深受苛稅困擾的百姓争先恐後地投奔黃巢,數月時間,部衆達到數萬人。
秋七月,發生嚴重的蝗災。
紛飛的蝗蟲遮天蔽日,蝗蟲經過的地方,地面空無所有。
京兆尹楊知至奏稱:“蝗蟲不吃莊稼,都附着在荊棘上死去。
”宰相以下官員都表示慶賀。
冬十月,唐僖宗将董禹貶為彬州司馬。
左補阙董禹規勸唐僖宗節制打獵擊球,唐僖宗賜給他金帛加以褒獎。
邠甯節度使李侃上奏為養父謀求追贈官職,董禹上疏彈劾,說了觸犯宦官的話,樞密使楊複恭等人向唐僖宗申訴,董禹因此貶官。
十二月,唐僖宗任命宋威為諸道行營招讨使。
王仙芝侵犯沂州,平盧節度使宋威請求率軍隊讨賊,所以有這項任命,還下诏命各道軍隊都受宋威的指揮。
丙申(876) 唐僖宗乾符三年 春正月,天平軍嘩變,唐僖宗下诏命本軍給予安撫。
天平軍派遣将士張晏等人前去救援沂州,大軍返回時,朝廷聽說沂州北境有盜賊活動,于是讓他們留在當地進行防禦。
晏等不從,喧噪趣府。
都将張思泰出城慰谕,然後定。
诏本軍宣慰,無得窮诘。
二月,令天下鄉村各置弓刀鼓闆以備群盜。
三月,崔彥昭罷,以王铎同平章事。
夏五月,以李可舉為盧龍節度使。
初,可舉父茂勳逐張公素而代之,至是,緻仕,請以軍授可舉。
六月,雄州地震,裂,水湧出。
壞州城及公私廬舍皆盡。
秋七月,宋威擊王仙芝于沂州,大破之。
宋威擊王仙芝,大破之,仙芝亡去。
威奏仙芝已死,縱遣諸道兵,百官皆入賀。
居二日,州縣奏仙芝尚在,攻剽如故。
時兵始休,诏複發之,士皆忿怨思亂。
诏忠武節度使崔安潛發兵讨王仙芝。
九月朔,日食。
王仙芝陷汝州,又陷陽武,攻鄭州。
冬十月,攻唐、鄧。
高骈築成都羅城。
高骈将築成都羅城,使僧景仙規度。
周二十五裡,悉召縣令庀徒賦役,吏受百錢以上皆死。
蜀土疏惡,以甓甃之,取土皆刬丘垤平之,無得為坎埳以害耕種。
役者十日而代。
衆樂其均,不費撲撻,凡九十六日而畢。
役之始作也,骈恐南诏揚聲入寇以驚役者,乃奏遣景仙托遊行入南诏,說谕骠信,許以公主妻之。
又聲言欲巡邊,蠻中惴恐。
由是訖于城成,邊候無警。
先是,西川遣使至南诏,骠信皆坐受其拜。
骈以其俗尚浮屠,故遣景仙往。
張晏等人拒不服從,大聲喊叫着前往軍府。
都将張思泰出城加以寬慰勸導,才安定下來。
唐僖宗下诏由本軍予以安撫,不得追究。
二月,唐僖宗令全國各地鄉村都備辦弓箭、刀槍、鼓闆,以防備群盜。
三月,崔彥昭罷相,唐僖宗任命王铎為同平章事。
夏五月,任命李可舉為盧龍節度使。
起初,李可舉的父親李茂勳趕走張公素,取代了他的職位,到這時,李茂勳辭官歸居,請求将本軍交給李可舉。
六月,雄州發生地震,地面裂開,大水湧出。
沖毀州城,公私房舍蕩然無存。
秋七月,宋威在沂州攻打王仙芝,将王仙芝打得大敗。
宋威攻打王仙芝,将王仙芝打得大敗,王仙芝逃走。
宋威上奏說王仙芝已死,遣散各道軍隊,百官都入朝祝賀。
過了兩天,州縣上奏說王仙芝還在,依舊攻殺劫掠。
當時,士兵剛剛休戰,有诏再次征兵,将士都怨恨不滿,想要造反。
唐僖宗下诏命忠武節度使崔安潛發兵讨伐王仙芝。
九月初一,出現日食。
王仙芝攻破汝州,接着攻破陽武,攻打鄭州。
冬十月,攻打唐、鄧二州。
高骈修築成都羅城。
高骈準備修築成都羅城,讓僧人景仙進行規劃。
羅城周長二十五裡,招來所有的縣令,讓他們聚集工匠民伕,分配徭役,規定官吏受賄達一百錢以上的統統處死。
蜀地土質松軟,用這種土壘砌磚牆,要求一律在小山丘上取土,并将取土處鏟平,不允許挖出坑穴,以免損害耕種。
服役的人十天輪換一次。
大家樂于接受這種平均的攤派,根本用不着鞭打,總共用了九十六天,羅城竣工。
剛動工時,高骈擔心南诏揚言入侵來吓唬民伕,便奏請朝廷派景仙托稱雲遊,進入南诏,去勸說骠信酋龍,答應把公主嫁給他。
高骈又聲稱打算巡視邊境,南诏恐懼不安。
因此直到羅城竣工,邊境哨所沒有警報。
此前,西川派使者到南诏去,骠信都坐着接受叩拜。
高骈因南诏有崇尚佛教的風俗,所以派景仙前往。
骠信果迎拜,信用其言。
王仙芝寇淮南諸州。
鄭畋上言:“自沂州奏捷之後,仙芝愈肆猖狂,屠陷五六州,瘡痍數千裡。
宋威衰病,殊無進讨之意,曾元裕望風退縮。
崔安潛威望過人,張自勉骁雄良将,宮苑使李瑑,西平王晟之孫,嚴而有勇。
請以安潛為行營都統,瑑為招讨使代威,自勉為副使代元裕。
”上頗采其言。
以王仙芝為神策押牙,不受。
王仙芝攻蕲州,以書與刺史裴渥,約斂兵不戰。
渥許為之奏官,開城延仙芝及黃巢輩入城,置酒,厚贈之,表陳其狀。
诏以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
仙芝甚喜。
黃巢大怒曰:“始者共立大誓,橫行天下。
今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衆安所歸乎?”因毆仙芝傷首。
其衆喧嘩不已,仙芝遂不受命,大掠蕲州。
分其軍三千餘人從仙芝及尚君長,二千餘人從巢,分道而去。
丁酉(877) 四年 春二月,王郢陷明、台州。
王仙芝陷鄂州。
黃巢陷郓州。
南诏酋龍卒,子法立,請和,許之。
酋龍嗣立以來,為邊患殆二十年,中國為之虛耗,而其國中亦弊。
酋龍卒,谥景莊皇帝。
子法立,好畋獵酣飲,委國事于大臣。
嶺南西道節度使辛谠奏南诏請和,且言“諸道兵戍邕州歲久,饋饷疲弊,請許其和,使羸瘵息肩”。
诏許之。
但留荊南、宣歙數軍, 骠信果然迎接叩拜,相信并采用了景仙的話。
王仙芝侵犯淮南各州。
鄭畋進言說:“自從沂州告捷後,王仙芝越發大逞猖狂,有五六個州城破人亡,數千裡内遭到嚴重的破壞。
宋威年老多病,根本無意進軍讨伐,曾元裕聽到敵人的風聲就畏縮退兵。
崔安潛有過人的威望,張自勉是勇猛威武的良将,宮苑使李瑑是西平王李晟的孫子,嚴謹而勇敢。
請任命崔安潛為行營都統,李瑑為招讨使以取代宋威,張自勉為招讨副使以取代曾元裕。
”唐僖宗對鄭畋的建議大都采納。
唐僖宗任命王仙芝為神策押牙,王仙芝沒有接受。
王仙芝攻打蕲州,寫信給蕲州刺史裴渥,約定雙方收兵休戰。
裴渥答應為王仙芝上奏求官,打開蕲州城門,請王仙芝及黃巢等人進城,設宴招待,贈送物品甚多,并上表陳述這裡的情況。
唐僖宗下诏任命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
王仙芝非常高興。
黃巢極為憤怒地說:“最初你我共同立下大誓,決心縱橫馳騁天下。
現在你獨自弄到官職走了,讓這五千餘人到哪裡去?”于是打傷王仙芝的頭部。
他們的部衆不停地喧嘩,王仙芝終于沒有接受任命,而去大肆劫掠蕲州。
他們又把軍隊分為兩支:三千餘人跟随王仙芝及尚君長,兩千餘人跟随黃巢,分别行動。
丁酉(877) 唐僖宗乾符四年 春二月,王郢攻破明、台二州。
王仙芝攻破鄂州。
黃巢攻破郓州。
南诏酋龍去世,其子法繼立,請求講和,唐朝應允。
酋龍即位以來,危害邊疆将近二十年,唐朝為此消耗一空,而南诏國内也疲困不堪。
酋龍去世,加谥景莊皇帝。
其子法繼立為國王,喜歡打獵暢飲,将國事交給大臣處理。
嶺南西道節度使辛谠奏稱南诏請求講和,并說“各道士兵多年戍守邕州,糧饷困乏,請答應與南诏講和,好卸去窘困難支的負擔”。
唐僖宗下诏同意。
隻把荊南、宣歙等數軍留下戍守邕州, 餘減六七。
閏月,王郢衆降,郢走明州,敗死。
王郢橫行浙西,節度使裴璩嚴兵設備,不與之戰,密招其黨降之,散其徒六七千人,輸器械二十餘萬,舟航、粟帛稱是。
郢收餘衆,至明州,鎮遏使劉巨容射殺之,餘黨皆平。
三月,黃巢陷沂州。
夏四月朔,日食。
賊帥柳彥璋掠江西。
秋七月,王仙芝、黃巢圍宋州。
賊圍宋威于宋州,将軍張自勉将忠武兵七千救之,殺賊二千餘人,賊解圍遁去。
王铎、盧攜欲使自勉以所将兵受宋威節度,鄭畋以為威與自勉已有疑忿,若在麾下,必為所殺,不肯署奏,遂皆求罷免,不許。
王仙芝陷安州。
鹽州軍亂,逐刺史王承顔,诏貶承顔象州司戶。
承顔素有政聲,以嚴肅為驕卒所逐。
朝廷與貪暴緻亂者同貶,時人惜之。
冬十一月,王仙芝遣尚君長請降,宋威執之以獻,斬之。
招讨副都監楊複光遣人說谕王仙芝,仙芝遣尚君長等請降。
宋威遣兵劫取,奏與戰生擒以獻。
複光奏君長實降,诏禦史鞫之,竟不能明,遂斬于狗脊嶺。
黃巢陷濮州。
江州刺史劉秉仁斬柳彥璋。
秉仁乘驿之官,單舟入敵水寨。
賊出迎降,秉仁斬之而散其衆。
其餘各軍削減十分之六七。
閏二月,王郢的部衆歸降,王郢逃往明州,戰敗而死。
王郢在浙西橫行無阻,節度使裴璩部署兵力,設置防備,不與王郢交戰,卻暗中招降他的同黨,解散他的徒衆六七千人,得到他的徒衆獻出的器械二十餘萬件,船隻、糧食、布帛的數量與此相稱。
王郢聚集餘衆,來到明州,鎮遏使劉巨容把他射死,餘黨全部平定。
三月,黃巢攻破沂州。
夏四月初一,出現日食。
反軍首領柳彥璋剽掠江西。
秋七月,王仙芝、黃巢包圍宋州。
反軍把宋威包圍在宋州,将軍張自勉帶領忠武軍七千人前去援救,殺死反軍兩千餘人,反軍解圍逃走。
王铎、盧攜想讓張自勉帶領的軍隊接受宋威的指揮,鄭畋認為宋威與張自勉早有猜疑怨憤,如果張自勉歸于宋威麾下,必然被宋威殺害,因此不肯在奏章上署名,于是王、盧、鄭三人都請求罷相,唐僖宗沒有答應。
王仙芝攻破安州。
鹽州軍嘩變,趕走刺史王承顔,唐僖宗下诏将王承顔貶為象州司戶。
王承顔為政向來有聲譽,卻因為作風嚴肅而被驕兵趕走。
朝廷把他當作貪婪殘暴導緻禍亂的官員一樣加以貶黜,時人十分惋惜。
冬十一月,王仙芝派尚君長請降,宋威将尚君長捉住獻給朝廷,朝廷将他斬首。
招讨副都監楊複光派人勸導王仙芝,王仙芝派尚君長等人請降。
宋威派兵劫走尚君長等人,上奏說自己與尚君長等人作戰,活捉了這些人,獻給朝廷。
楊複光上奏說尚君長等人的确已經歸降,唐僖宗下诏命禦史加以查問,竟不能查出真相,于是在狗脊嶺将尚君長等人斬首。
黃巢攻破濮州。
江州刺史劉秉仁殺死柳彥璋。
劉秉仁乘驿馬上任時,單獨劃船進入敵人的水寨。
柳彥璋出來迎降,劉秉仁殺死柳彥璋,解散柳彥璋的部衆。
戊戌(878) 五年 春正月,王仙芝寇荊南。
王仙芝寇荊南,節度使楊知溫不設備,賊陷羅城,知溫猶賦詩。
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自将救之,時有沙陀五百在襄陽,福與之俱至荊門。
遇賊,沙陀縱騎奮擊,破之。
仙芝聞之,焚掠而去,死者什三四。
招讨副使曾元裕大破王仙芝于申州,诏以為招讨使,張自勉副之。
先是,鄭畋與王铎、盧攜争論用兵于上前,畋不勝,退上奏曰:“自王仙芝俶擾,崔安潛首請讨之,賊不敢犯其境。
又以兵援張自勉,解宋州圍,使江、淮漕運流通,不輸寇手。
今罷自勉,而以所将兵七千人隸宋威,威複奏加誣毀,若勍寇忽至,何以枝梧?臣請以四千人授威,餘三千
請複為觀察使,統徐、濠、宿三州。
” 秋八月,同昌公主卒。
同昌公主薨,上痛悼不已,殺醫官二十餘人,收其 中做了模棱兩可的回答,南诏又猛烈攻城。
正趕上宋威軍來到城下,與南诏交戰,南诏于是在夜間逃走。
起初,朝廷派顔慶複去救成都,命宋威居後續進。
宋威乘勝先到城下,打敗南诏軍,受到顔慶複的嫉妒。
宋威命将士進餐,想追趕南诏,顔慶複行文通知宋威不再指揮本軍,勒令宋威返回漢州。
南诏來到雙流,被新穿水攔住去路,處境狼狽,用三天時間架設橋梁,才得以過河,蜀人都甚感遺憾。
顔慶複開始教蜀人修築壅門城,開挖城壕,并引水把城濠灌滿,遍插鹿角,分設營鋪。
南诏知道已有防備,從此不再侵犯成都。
西川牙将因功補授官職,政事堂行文通知每人交納堂例錢三百缗,貧寒的補授官職的人深以為苦。
三月,曹確罷相。
夏四月,唐懿宗任命韋保衡為同平章事。
五月,光州百姓趕走刺史李弱翁。
左補阙楊堪等人進言說:“刺史胡作非為,百姓蒙受冤屈,應當向朝廷申訴,使他受到常刑的懲處,怎能聚衆擅自驅逐,攪亂上下名分?這種風氣恐怕不能助長,應給予嚴厲的斥責,以告誡後人。
” 六月,朝廷重新設置徐州觀察使,以統轄三州。
徐州龐勳的餘黨仍然聚集在鄉裡成群為盜,唐懿宗讓百官計議處理辦法。
太子少傅李膠等人說:“雖然徐州屢次發生禍亂,未必家家戶戶都頑劣兇殘。
恐怕是由于任用統領百姓的人失當,緻使奸惡邪僻的人鑽了空子。
現在,雖然将節度使降為觀察使,但是原有的兵員名額仍然存在,将徐州劃為支郡,糧饷就會供應不上,交由别的藩鎮統轄,又會人心不服,或許過去的仇恨與此互相作用,更成猖狂。
隻是泗州因以往的攻守戰事與徐州結下的怨仇已深,應有所調整,大概還能兩便。
請恢複徐州觀察使的建置,以統轄徐、濠、宿三州。
” 秋八月,同昌公主去世。
同昌公主去世,唐懿宗痛悼不已,殺死醫官二十餘人,收捕他們的 親族三百餘人系獄。
宰相劉瞻召谏官言之,莫敢進,乃自奏曰:“修短之期,人之定分。
昨公主有疾,醫者非不盡心,而禍福難移,竟成差跌。
械系老幼,物議沸騰。
奈何以達理知命之君,涉肆暴不明之謗!”上不悅。
瞻又與京兆尹溫璋等力谏,上大怒,叱出之。
魏博逐其節度使何全皞。
推大将韓君雄為留後。
九月,貶劉瞻為驩州司戶,溫璋為振州司馬。
劉瞻罷為荊南節度使,溫璋貶振州司馬。
璋歎曰:“生不逢時,死何足惜!”仰藥卒。
韋保衡又與路岩共谮劉瞻,雲與醫官通謀,投毒藥,貶康州刺史。
翰林學士承旨鄭畋草制曰:“安數畝之居,仍非己有。
卻四方之賂,惟畏人知。
”岩謂畋曰:“侍郎乃表薦劉相也。
”坐貶梧州刺史。
岩素與瞻論議不葉,既貶,猶不快,閱《十道圖》,以驩州去長安萬裡,再貶之。
冬十一月,以王铎同平章事。
複以徐州為感化軍。
十二月,以李國昌為振武節度使。
辛卯(871) 十二年 春正月,葬文懿公主。
服玩每物皆百二十輿,錦繡、珠玉輝煥三十餘裡。
樂工李可及作《歎百年曲》,舞者數百人,以雜寶為首飾,八百匹為地衣,舞罷,珠玑覆地。
夏四月,路岩罷。
岩與韋保衡素相表裡,既而争權有隙,保衡遂短岩于上,出鎮西川。
出城之日,路人以瓦礫擲之。
岩謂京兆尹 親屬宗族三百餘人入獄。
宰相劉瞻叫來谏官,提議就此進言,谏官不敢去說,于是親自上奏說:“壽命的長短,人命中注定。
過去同昌公主生病,醫官并非沒有盡心,隻因禍福難以改變,終究造成閃失。
醫官的老少家屬都戴着刑具,遭受囚禁,輿論為之沸騰。
知命達理的君主怎能沾惹肆行暴虐、昏庸不明的非難!”唐懿宗很不高興。
劉瞻又與京兆尹溫璋等人極力勸谏,唐懿宗大怒,将他們呵斥出去。
魏博将士趕走本鎮節度使何全皞。
推舉大将韓君雄為留後。
九月,唐懿宗将劉瞻貶為驩州司戶,溫璋貶為振州司馬。
劉瞻罷免為荊南節度使,溫璋貶為振州司馬。
溫璋歎息說:“生不逢時,死何足惜!”便服毒自殺。
韋保衡又與路岩共同誣陷劉瞻,說劉瞻與醫官共同策劃投了毒藥,劉瞻貶為康州刺史。
翰林學士承旨鄭畋起草制書,說:“在數畝田地上安居,田地還不屬于自己。
拒收各地的賄賂,隻怕被别人知道。
”路岩對鄭畋說:“鄭侍郎這是上表推舉劉宰相。
”鄭畋因此貶為梧州刺史。
路岩與劉瞻意見不合,劉瞻貶官後,路岩仍感不快,經查閱《十道圖》,發現驩州離長安一萬裡,于是将劉瞻再加貶斥。
冬十一月,唐懿宗任命王铎為同平章事。
朝廷又以徐州建置感化軍。
十二月,唐懿宗任命李國昌為振武節度使。
辛卯(871) 唐懿宗鹹通十二年 春正月,安葬文懿公主。
每種服玩都裝滿一百二十車,錦繡、珠玉輝映三十餘裡。
樂工李可及作《歎百年曲》,表演舞蹈的有數百人,以各色珍寶作為首飾,以粗綢八百匹鋪作地毯,舞蹈表演結束後,地上都是珠寶。
夏四月,路岩罷相。
路岩與韋保衡一向互相勾結,不久二人因為争奪權力發生矛盾。
韋保衡于是在唐懿宗面前指責路岩的短處,使路岩離京鎮守西川。
出城那天,行人向路岩投擲瓦礫。
路岩對京兆尹 薛能曰:“臨行,煩以瓦礫相餞。
”能曰:“向來宰相出府司,無例發人防衛。
”岩甚慚。
五月,上幸安國寺。
賜沉檀講坐二,各高二丈。
設萬人齋。
冬十月,以劉邺同平章事。
壬辰(872) 十三年 春正月,幽州節度使張允伸薨。
允伸鎮幽州二十三年,勤儉恭謹,邊鄙無警,上下安之。
得疾,請委軍政就醫,許之,以其子簡會為留後。
病甚,表納旌節而薨。
二月,于琮罷,以趙隐同平章事。
夏四月,以張公素為平盧留後。
平州刺史張公素,素有威望,為幽人所服。
張允伸薨,公素帥州兵來奔喪,張簡會懼,奔京師。
诏以公素為留後。
五月,殺國子司業韋殷裕。
國子司業詣閤門告郭淑妃弟陰事,上怒,杖殺之。
閤門使亦坐受狀,奪紫配陵。
貶于琮為韶州刺史。
于琮為韋保衡所谮,貶官。
琮妻廣德公主,上之妹也。
與琮偕之韶州,行則肩輿門相對,坐則執琮之帶,琮由是獲全。
時諸公主多驕縱,惟廣德動遵法度,事于氏宗親無不如禮,内外稱之。
秋七月,以李璋為宣歙觀察使。
韋保衡欲以其黨裴條為郎官,憚左丞李璋方嚴,恐其 薛能說:“臨走還有勞大家用瓦礫餞行。
”薛能說:“向來宰相離開府司,沒有派人防衛的慣例。
”路岩非常慚愧。
五月,唐懿宗親臨安國寺。
賜給用沉香、檀香木制作的講座兩個,均兩丈高。
施舍一萬人的齋飯。
冬十月,唐懿宗任命劉邺為同平章事。
壬辰(872) 唐懿宗鹹通十三年 春正月,幽州節度使張允伸去世。
張允伸鎮守幽州二十三年,作風勤儉恭謹,邊境沒有戰事,上下相安。
張允伸得病後,請求交出軍權,就醫治療,朝廷應允,任命他的兒子張簡會為留後。
病情嚴重時,張允伸上表交出旌節後去世。
二月,于琮罷相,由趙隐為同平章事。
夏四月,唐懿宗任命張公素為平盧留後。
平州刺史張公素一向有威望,深為幽州人敬服。
張允伸去世,張公素率本州軍隊前來奔喪,張簡會恐懼,逃奔京城。
唐懿宗下诏任命張公素為留後。
五月,國子司業韋殷裕被殺。
國子司業韋殷裕到閤門告發郭淑妃的弟弟的隐私,唐懿宗大怒,用刑杖把他打死。
閤門使也因接受呈狀,被收回紫色朝服,發配到陵寝辦事。
唐懿宗将于琮貶為韶州刺史。
于琮因遭到韋保衡的誣陷而貶官。
于琮的妻子廣德公主是唐懿宗的妹妹。
與于琮同往韶州,趕路時與于琮轎門相對,休息時拉着于琮的衣帶,于琮因此得以保全性命。
當時,各位公主往往驕橫放縱,隻有廣德公主凡事遵循法度,對于氏的宗族親屬無不以禮相待,受到家族内外的稱贊。
秋七月,唐懿宗任命李璋為宣歙觀察使。
韋保衡想讓同黨裴條為郎官,忌憚尚書左丞李璋嚴正,怕他 不放上,先遣人達意。
璋曰:“朝廷遷除,不應見問。
”保衡怒,出之。
八月,歸義節度使張義潮卒,以其長史曹義金代之。
是後中原多故,朝命不及,回鹘陷甘州,餘州亦為羌胡所據。
癸巳(873) 十四年 春正月,遣使迎佛骨。
夏四月,至京師。
上遣敕使詣法門寺迎佛骨,群臣谏者甚衆,至有言憲宗迎佛骨尋晏駕者。
上曰:“朕生得見之,死亦無恨。
”及至京師,儀衛之盛,過于郊祀。
上降樓膜拜,流涕沾臆。
迎入禁中,宰相已下競施金帛,因下德音,降中外系囚。
六月,王铎罷。
時韋保衡挾恩弄權,铎薄其為人,保衡谮而逐之。
秋七月,帝崩,普王俨即位。
上疾大漸,中尉劉行深、韓文約立上少子普王俨為皇太子,權勾當軍國政事。
上崩,太子即位,時年十二,是為僖宗。
八月,關東、河南大水。
九月,貶韋保衡為賀州刺史,尋賜死。
冬十月,以蕭放同平章事。
十一月,貶路岩為新州刺史。
岩喜聲色遊宴。
在西川,委政于親吏邊鹹、郭籌,軍中不安,坐貶。
不讓裴條赴省供職,先打發人來緻意。
李璋說:“是朝廷升遷除授官職,不應問我。
”韋保衡大怒,将李璋貶到外地當官。
八月,歸義節度使張義潮去世,由本鎮長史曹義金接替他的職務。
此後中原變亂頻仍,朝廷的命令無法傳達到這裡,回鹘攻破甘州,其餘各州也被羌胡占據。
癸巳(873) 唐懿宗鹹通十四年 春正月,唐懿宗派使者迎接佛骨。
夏四月,佛骨迎到京城。
唐懿宗派敕使到法門寺迎接佛骨,進谏的群臣很多,甚至有人說出唐憲宗迎接佛骨後不久去世的話。
唐懿宗說:“朕活着見到佛骨,死了也不遺憾。
”及至佛骨迎到京城,儀仗衛隊的盛大排場超過郊祭。
唐懿宗下樓頂禮膜拜,流淚沾襟。
佛骨迎到宮中,宰相以下官員争着施舍金帛,唐懿宗為此頒布德音,為朝廷内外在押的囚犯減刑。
六月,王铎罷相。
當時,韋保衡恃恩弄權,王铎鄙視韋保衡的為人,韋保衡通過誣陷加以斥逐。
秋七月,唐懿宗去世,普王李俨即位。
唐懿宗病危,中尉劉行深、韓文約立他的小兒子普王李俨為皇太子,權且掌管軍國政事。
唐懿宗去世,皇太子李俨即位,當時十二歲,這就是唐僖宗。
八月,關東、河南發生嚴重的水災。
九月,唐僖宗将韋保衡貶為賀州刺史,不久又命韋保衡自殺。
冬十月,唐僖宗任命蕭放為同平章事。
十一月,唐僖宗将路岩貶為新州刺史。
路岩沉溺聲色,遊宴無度。
在西川時,把政事交給親近的吏人邊鹹、郭籌處理,軍中将士不安,路岩因此貶官。
甲午(874) 僖宗皇帝乾符元年 春正月,關東旱饑。
翰林學士盧攜上言曰:“國家之有百姓,如草木之有根柢,若秋冬培溉,則春夏滋榮。
今關東旱災,所至皆饑,人無依投,待盡溝壑。
其蠲免餘稅,實無可征,而州縣督趣甚急,動加捶撻。
雖撤屋伐木,雇妻鬻子,止可供所由酒食之費,未得至于府庫也。
朝廷倘不撫存,百姓實無生計。
乞敕州縣一切停征,仍發義倉,亟加赈給。
”敕從其言,而有司竟不能行。
賜路岩死。
岩之為相也,密奏三品以上賜死,皆令使者剔取結喉三寸以進,驗其必死。
至是,自罹其禍,所死之處乃楊收之榻也。
邊鹹、郭籌皆伏誅。
岩自淮南崔铉幕府入為禦史,不出長安十年至宰相。
其入翰林也,铉聞之曰:“路十已入翰林,如何得老!”果如其言。
二月,葬簡陵。
趙隐罷。
以裴坦同平章事,夏五月,卒。
以劉瞻同平章事,秋八月,薨。
瞻之貶也,人無賢愚,莫不痛惜。
及還長安,兩市人率錢雇百戲迎之,瞻聞之,改期,由他道而入。
初,瞻南遷,劉邺附于韋、路,共短之。
至是,邺懼,延瞻置酒,瞻歸而薨,人以為邺鸩之也。
唐僖宗 甲午(874) 唐僖宗乾符元年 春正月,關東發生旱災饑荒。
翰林學士盧攜進言說:“國家之有百姓,猶如草木之有根柢。
如果秋冬兩季培植灌溉,春夏時節就會生長繁茂。
現在關東發生旱災,到處都是饑荒,百姓無依無靠,等着餓死,棄屍溝壑。
所謂蠲免農家自給有餘後交納的賦稅,實際什麼也征收不到,而州縣催逼甚急,動不動就鞭抽杖打。
即使百姓拆房屋,伐樹木,賣妻子兒女,也隻夠請有關官吏酒飯的開銷,什麼也不會裝進府庫。
倘若朝廷不加撫慰,百姓實在沒有活路。
請敕令州縣停止征繳所有的賦稅,打開義倉,趕緊給予赈濟。
”唐僖宗下敕令依言實施,而有關官員最終沒有奉行。
唐僖宗賜路岩自殺。
路岩擔任宰相時,秘密上奏建議命三品以上官員自裁時,一律讓中使剔下喉結三寸上呈,以驗證自裁者确實死去。
至此,路岩本人也遭受這種懲治,楊收的卧榻就是他的死地。
邊鹹、郭籌都被處死。
路岩由淮南崔铉幕府進京擔任禦史,在長安不到十年,官至宰相。
路岩進翰林院時,崔铉聞訊說:“路岩已進翰林院,怎能算完!”果然如崔铉所料。
二月,唐懿宗安葬在簡陵。
趙隐罷相。
唐僖宗任命裴坦為同平章事,夏五月,裴坦去世。
唐僖宗任命劉瞻為同平章事,秋八月,劉瞻去世。
劉瞻被貶時,無論賢愚,無不痛切惋惜。
等到劉瞻返回長安時,東、西兩市百姓湊錢雇人表演百戲來歡迎劉瞻,劉瞻聞訊後改變回京日期,由另一條路進城。
起初,劉瞻貶放南方,劉邺附和韋保衡、路岩,共同诋毀劉瞻。
至此,劉邺恐懼,請劉瞻赴宴,劉瞻回家後就死了,人們認為劉瞻是劉邺毒死的。
以崔彥昭同平章事。
冬十月,劉邺罷,以鄭畋、盧攜同平章事。
十一月,群臣上尊号。
魏博節度使韓允中卒。
允中,君雄賜名也。
薨,子簡為留後。
南诏寇西川,陷黎州,入邛崃關。
南诏作浮梁,濟大渡河,防河兵馬使黃景複俟其半濟擊之,蠻敗走,斷其浮梁。
蠻以中軍多張旗幟當其前,而分兵潛出上、下流各二十裡濟,襲破諸城栅,夾攻景複。
景複陽敗走,而設三伏以待之。
蠻兵大敗歸,至之羅谷,遇國中發兵繼至,新舊相合,複寇大渡河,與景複戰連日。
援兵不至,景複軍遂潰。
蠻乘勝陷黎州,入邛崃關,攻雅州,成都驚擾,大為守備。
骠信遺節度使牛叢書雲:“欲入見天子,面訴冤抑,今假道貴府,留止數日。
”叢素懦怯,欲許之。
楊慶複以為不可,斬使者,留二人遣還,授以書詈辱之,蠻兵乃退。
遣使冊回鹘可汗。
回鹘屢求冊命,遣冊立使郗宗莒詣其國。
會回鹘為吐谷渾、嗢末所敗,逃遁不知所之,宗莒乃還。
濮州人王仙芝作亂。
自懿宗以來,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賦斂愈急。
關東連年水旱,州縣不以實聞。
百姓流殍,無所控訴,相聚為盜,所在蜂起。
州縣兵少,人不習戰,每與盜遇,官軍多敗。
是歲,王仙芝聚衆數千人,起于長垣。
乙未(875) 二年 春正月,以高骈為西川節度使。
唐僖宗任命崔彥昭為同平章事。
冬十月,劉邺罷相,唐僖宗任命鄭畋、盧攜為同平章事。
十一月,群臣進獻尊号。
魏博節度使韓允中去世。
韓允中,是韓君雄得到的賜名。
韓允中去世,兒子韓簡擔任留後。
南诏侵犯西川,攻破黎州,進入邛崃關。
南诏架設浮橋,渡過大渡河,防河兵馬使黃景複等南诏軍渡過一半時出擊,南诏敗逃,黃景複毀除浮橋。
南诏在中軍前面豎起許多旗幟,卻分兵暗中由上遊、下遊各二十裡處渡過大渡河,擊破各城堡營栅,夾攻黃景複。
黃景複佯裝敗逃,卻在三處設下埋伏,等候南诏軍的到來。
南诏軍大敗而回,抵達羅谷時,遇到國内增派的軍隊趕到,兩軍合兵一處,又去侵犯大渡河,與黃景複連日作戰。
由于援軍到不了,黃景複軍終于潰敗。
南诏乘勝攻破黎州,進入邛崃關,攻打雅州,成都驚慌騷亂,全力進行防守。
骠信酋龍寫給節度使牛叢的書信說:“我要進京去見天子,當面陳訴冤屈,現向貴府借道,停留幾天。
”牛叢一向怯懦,打算答應。
楊慶複認為不能同意,殺死使者,留下二人放回,回信辱罵骠信酋龍,南诏軍這才退去。
唐僖宗派使者冊命回鹘可汗。
回鹘屢次請求冊命,唐僖宗派冊立使郗宗莒前往回鹘國。
适值回鹘被吐谷渾、嗢末打敗,不知逃到哪裡,郗宗莒隻好返回。
濮州人王仙芝作亂。
自唐懿宗以來,日益奢侈,用兵不止,賦稅征收更加急迫。
關東連年發生水旱災害,州縣不據實上報。
百姓流亡餓死,無處控訴,隻好聚集在一起當盜賊,到處蜂擁而起。
州縣兵員很少,不習慣打仗,每當遇到盜賊時,官軍多半要被打敗。
這一年,王仙芝聚衆數千人,在長垣起事。
乙未(875) 唐僖宗乾符二年 春正月,唐僖宗任命高骈為西川節度使。
骈至劍州,先遣使開成都門。
或谏曰:“蠻寇逼近,萬一豨突,奈何?”骈曰:“蠻聞我來,逃竄不暇,何敢辄犯成都?今春氣向暖,數十萬人蘊積城中,将成疠疫,不可緩也。
”使者至,縱民出城,各複常業,民大悅。
蠻方攻雅州,聞之遣使請和,引去。
骈發兵追至大渡河,殺獲甚衆,擒其酋長數十人。
修複邛崃關、大渡河諸城栅,各置兵數千戍之,自是蠻不複入寇。
骈召黃景複,責以失守,斬之。
先是,南诏督爽屢牒中書,辭語怨望,中書不答。
盧攜以為:“如此,則蠻益驕,宜數其罪責之。
然自中書發牒,則嫌于體敵,請诏高骈,使錄報之。
”從之。
以田令孜為中尉。
上之為普王也,小馬坊使田令孜有寵。
及即位,使知樞密,遂擢為中尉。
上專事遊戲,政事一委令孜,呼為“阿父”。
令孜頗讀書,多巧數,納賄除官,不複關白。
每見,常自備果食,與上對飲。
上與内園小兒狎昵,賞賜動以萬計,府藏空竭。
令孜說上籍兩市商貨悉輸内庫,有陳訴者,付京兆杖殺之,宰相以下鉗口莫敢言。
夏四月,西川軍亂,讨平之。
初,楊慶複以右職優給募突将以禦蠻兵,高骈至,悉罷之。
突将作亂,大噪,突入府廷,骈走匿廁間。
監軍遣人招谕,許複職名廪給,乃肯還營。
骈使人夜圍其家,悉殺之,死者數千人。
高骈來到劍州,先派使者去開成都的城門。
有人規勸說:“南诏逼近成都,萬一橫沖直撞,流竄侵擾,怎麼辦?”高骈說:“南诏聽說我來了,連逃竄的功夫都沒有,怎敢就來侵犯成都?現在春天氣溫很暖和,數十萬人擁擠在城中,将發生瘟疫,所以要打開城門,不能拖延。
”使者到達成都,放百姓出城,各自恢複本業,民衆大悅。
南诏正在攻打雅州,聞訊派使者請求講和,領兵退去。
高骈發兵追趕到大渡河,殺傷俘獲甚衆,活捉南诏酋長數十人。
随後,高骈命修複邛崃關和大渡河各處的城栅,分别安排一千名士兵戍守其地,從此南诏不再入侵。
高骈叫來黃景複,責備他沒有守住大渡河,處以斬刑。
先前,南诏的督爽屢次向中書省發文,措辭怨恨不滿,中書省不做答複。
盧攜認為:“這樣下去,南诏會更加驕傲,應力數南诏的罪過,加以責備。
不過,由中書省發文有南诏與朝廷地位彼此相等的嫌疑,請下诏命高骈使人抄錄诏書原文,答複南诏。
”唐僖宗依言而行。
唐僖宗任命田令孜為中尉。
唐僖宗當普王時,小馬坊使田令孜得寵。
等唐僖宗即位,讓田令孜擔任知樞密,随即提升為中尉。
唐僖宗一心喜歡玩耍,把政事都交給田令孜處理,稱田令孜為“阿父”。
田令孜頗讀過一些書,有許多機巧的花樣,收受賄賂,任命官吏,不需要禀告。
每次去見唐僖宗,總是自備果品食物,與唐僖宗相對飲酒。
唐僖宗與内園小兒親昵,對他們的賞賜動不動就數以萬計,緻使府庫空竭。
田令孜勸唐僖宗征收東、西兩市的貨物,一律送交内庫,誰敢申訴,交付京兆府用刑杖打死,宰相以下官員閉口不敢發言。
夏四月,西川軍作亂被讨平。
起初,楊慶複用武職和優裕的供給招募突将,以抵禦南诏軍,高骈來到後,命全部停職。
于是突将作亂,大聲呼喊着沖進公堂,高骈趕忙跑到廁所裡躲藏起來。
監軍派人招撫,答應恢複職銜和俸祿,突将才肯回營。
高骈派人夜間包圍突将的家宅,将他們全部殺死,殺了數千人。
浙西鎮遏使王郢作亂,陷蘇、常州。
浙西鎮遏使王郢等有戰功,節度使趙隐賞以職名,而不給衣糧。
郢等遂劫庫兵作亂,收衆萬人,攻陷蘇、常,泛江入海,轉掠入浙,南及福建,大為人患。
五月,蕭放卒。
六月,以李蔚同平章事。
王仙芝陷濮、曹州,冤句人黃巢聚衆應之。
仙芝及其黨尚君長攻陷濮、曹州,天平節度使薛崇出兵擊之,不利。
冤句人黃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與仙芝共販私鹽。
至是,聚衆應之,攻剽州縣,民之困于重斂者争歸之,數月之間,衆至數萬。
秋七月,大蝗。
飛蝗蔽日,所過赤地。
京兆尹楊知至奏:“蝗不食稼,皆抱荊棘而死。
”宰相以下皆賀。
冬十月,貶董禹為郴州司馬。
左補阙董禹谏上遊畋擊球,上賜金帛以褒之。
邠甯節度使李侃奏為假父求贈官,禹上疏論之,語侵宦官,樞密使楊複恭等訴于上,遂坐貶。
十二月,以宋威為諸道行營招讨使。
王仙芝寇沂州,平盧節度使宋威請帥兵讨賊,故有是命,仍诏諸道兵并取處分。
丙申(876) 三年 春正月,天平軍亂,诏本軍宣慰之。
天平軍遣将士張晏等救沂州還,聞北境有盜,使留扞禦。
浙西鎮遏使王郢作亂,攻破蘇、常二州。
浙西鎮遏使王郢等人立下戰功,節度使趙隐賞給職銜,卻不發給衣糧。
于是王郢等人搶走府庫的兵器作亂,聚衆萬人,攻破蘇、常二州,乘船由長江駛入大海,輾轉劫掠浙東、浙西,南至福建,成為人們巨大的禍患。
五月,蕭放去世。
六月,唐僖宗任命李蔚為同平章事。
王仙芝攻破濮、曹二州,冤句人黃巢聚衆響應。
王仙芝及其同黨尚君長攻破濮、曹二州,天平節度使薛崇出兵進擊失利。
冤句人黃巢擅長騎馬射箭,喜歡行俠仗義,粗略涉獵經書史傳,屢次參加進士科考試不能中第,于是與王仙芝共同販賣私鹽。
到這時,黃巢聚衆響應王仙芝,攻打劫掠州縣,深受苛稅困擾的百姓争先恐後地投奔黃巢,數月時間,部衆達到數萬人。
秋七月,發生嚴重的蝗災。
紛飛的蝗蟲遮天蔽日,蝗蟲經過的地方,地面空無所有。
京兆尹楊知至奏稱:“蝗蟲不吃莊稼,都附着在荊棘上死去。
”宰相以下官員都表示慶賀。
冬十月,唐僖宗将董禹貶為彬州司馬。
左補阙董禹規勸唐僖宗節制打獵擊球,唐僖宗賜給他金帛加以褒獎。
邠甯節度使李侃上奏為養父謀求追贈官職,董禹上疏彈劾,說了觸犯宦官的話,樞密使楊複恭等人向唐僖宗申訴,董禹因此貶官。
十二月,唐僖宗任命宋威為諸道行營招讨使。
王仙芝侵犯沂州,平盧節度使宋威請求率軍隊讨賊,所以有這項任命,還下诏命各道軍隊都受宋威的指揮。
丙申(876) 唐僖宗乾符三年 春正月,天平軍嘩變,唐僖宗下诏命本軍給予安撫。
天平軍派遣将士張晏等人前去救援沂州,大軍返回時,朝廷聽說沂州北境有盜賊活動,于是讓他們留在當地進行防禦。
晏等不從,喧噪趣府。
都将張思泰出城慰谕,然後定。
诏本軍宣慰,無得窮诘。
二月,令天下鄉村各置弓刀鼓闆以備群盜。
三月,崔彥昭罷,以王铎同平章事。
夏五月,以李可舉為盧龍節度使。
初,可舉父茂勳逐張公素而代之,至是,緻仕,請以軍授可舉。
六月,雄州地震,裂,水湧出。
壞州城及公私廬舍皆盡。
秋七月,宋威擊王仙芝于沂州,大破之。
宋威擊王仙芝,大破之,仙芝亡去。
威奏仙芝已死,縱遣諸道兵,百官皆入賀。
居二日,州縣奏仙芝尚在,攻剽如故。
時兵始休,诏複發之,士皆忿怨思亂。
诏忠武節度使崔安潛發兵讨王仙芝。
九月朔,日食。
王仙芝陷汝州,又陷陽武,攻鄭州。
冬十月,攻唐、鄧。
高骈築成都羅城。
高骈将築成都羅城,使僧景仙規度。
周二十五裡,悉召縣令庀徒賦役,吏受百錢以上皆死。
蜀土疏惡,以甓甃之,取土皆刬丘垤平之,無得為坎埳以害耕種。
役者十日而代。
衆樂其均,不費撲撻,凡九十六日而畢。
役之始作也,骈恐南诏揚聲入寇以驚役者,乃奏遣景仙托遊行入南诏,說谕骠信,許以公主妻之。
又聲言欲巡邊,蠻中惴恐。
由是訖于城成,邊候無警。
先是,西川遣使至南诏,骠信皆坐受其拜。
骈以其俗尚浮屠,故遣景仙往。
張晏等人拒不服從,大聲喊叫着前往軍府。
都将張思泰出城加以寬慰勸導,才安定下來。
唐僖宗下诏由本軍予以安撫,不得追究。
二月,唐僖宗令全國各地鄉村都備辦弓箭、刀槍、鼓闆,以防備群盜。
三月,崔彥昭罷相,唐僖宗任命王铎為同平章事。
夏五月,任命李可舉為盧龍節度使。
起初,李可舉的父親李茂勳趕走張公素,取代了他的職位,到這時,李茂勳辭官歸居,請求将本軍交給李可舉。
六月,雄州發生地震,地面裂開,大水湧出。
沖毀州城,公私房舍蕩然無存。
秋七月,宋威在沂州攻打王仙芝,将王仙芝打得大敗。
宋威攻打王仙芝,将王仙芝打得大敗,王仙芝逃走。
宋威上奏說王仙芝已死,遣散各道軍隊,百官都入朝祝賀。
過了兩天,州縣上奏說王仙芝還在,依舊攻殺劫掠。
當時,士兵剛剛休戰,有诏再次征兵,将士都怨恨不滿,想要造反。
唐僖宗下诏命忠武節度使崔安潛發兵讨伐王仙芝。
九月初一,出現日食。
王仙芝攻破汝州,接着攻破陽武,攻打鄭州。
冬十月,攻打唐、鄧二州。
高骈修築成都羅城。
高骈準備修築成都羅城,讓僧人景仙進行規劃。
羅城周長二十五裡,招來所有的縣令,讓他們聚集工匠民伕,分配徭役,規定官吏受賄達一百錢以上的統統處死。
蜀地土質松軟,用這種土壘砌磚牆,要求一律在小山丘上取土,并将取土處鏟平,不允許挖出坑穴,以免損害耕種。
服役的人十天輪換一次。
大家樂于接受這種平均的攤派,根本用不着鞭打,總共用了九十六天,羅城竣工。
剛動工時,高骈擔心南诏揚言入侵來吓唬民伕,便奏請朝廷派景仙托稱雲遊,進入南诏,去勸說骠信酋龍,答應把公主嫁給他。
高骈又聲稱打算巡視邊境,南诏恐懼不安。
因此直到羅城竣工,邊境哨所沒有警報。
此前,西川派使者到南诏去,骠信都坐着接受叩拜。
高骈因南诏有崇尚佛教的風俗,所以派景仙前往。
骠信果迎拜,信用其言。
王仙芝寇淮南諸州。
鄭畋上言:“自沂州奏捷之後,仙芝愈肆猖狂,屠陷五六州,瘡痍數千裡。
宋威衰病,殊無進讨之意,曾元裕望風退縮。
崔安潛威望過人,張自勉骁雄良将,宮苑使李瑑,西平王晟之孫,嚴而有勇。
請以安潛為行營都統,瑑為招讨使代威,自勉為副使代元裕。
”上頗采其言。
以王仙芝為神策押牙,不受。
王仙芝攻蕲州,以書與刺史裴渥,約斂兵不戰。
渥許為之奏官,開城延仙芝及黃巢輩入城,置酒,厚贈之,表陳其狀。
诏以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
仙芝甚喜。
黃巢大怒曰:“始者共立大誓,橫行天下。
今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衆安所歸乎?”因毆仙芝傷首。
其衆喧嘩不已,仙芝遂不受命,大掠蕲州。
分其軍三千餘人從仙芝及尚君長,二千餘人從巢,分道而去。
丁酉(877) 四年 春二月,王郢陷明、台州。
王仙芝陷鄂州。
黃巢陷郓州。
南诏酋龍卒,子法立,請和,許之。
酋龍嗣立以來,為邊患殆二十年,中國為之虛耗,而其國中亦弊。
酋龍卒,谥景莊皇帝。
子法立,好畋獵酣飲,委國事于大臣。
嶺南西道節度使辛谠奏南诏請和,且言“諸道兵戍邕州歲久,饋饷疲弊,請許其和,使羸瘵息肩”。
诏許之。
但留荊南、宣歙數軍, 骠信果然迎接叩拜,相信并采用了景仙的話。
王仙芝侵犯淮南各州。
鄭畋進言說:“自從沂州告捷後,王仙芝越發大逞猖狂,有五六個州城破人亡,數千裡内遭到嚴重的破壞。
宋威年老多病,根本無意進軍讨伐,曾元裕聽到敵人的風聲就畏縮退兵。
崔安潛有過人的威望,張自勉是勇猛威武的良将,宮苑使李瑑是西平王李晟的孫子,嚴謹而勇敢。
請任命崔安潛為行營都統,李瑑為招讨使以取代宋威,張自勉為招讨副使以取代曾元裕。
”唐僖宗對鄭畋的建議大都采納。
唐僖宗任命王仙芝為神策押牙,王仙芝沒有接受。
王仙芝攻打蕲州,寫信給蕲州刺史裴渥,約定雙方收兵休戰。
裴渥答應為王仙芝上奏求官,打開蕲州城門,請王仙芝及黃巢等人進城,設宴招待,贈送物品甚多,并上表陳述這裡的情況。
唐僖宗下诏任命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牙。
王仙芝非常高興。
黃巢極為憤怒地說:“最初你我共同立下大誓,決心縱橫馳騁天下。
現在你獨自弄到官職走了,讓這五千餘人到哪裡去?”于是打傷王仙芝的頭部。
他們的部衆不停地喧嘩,王仙芝終于沒有接受任命,而去大肆劫掠蕲州。
他們又把軍隊分為兩支:三千餘人跟随王仙芝及尚君長,兩千餘人跟随黃巢,分别行動。
丁酉(877) 唐僖宗乾符四年 春二月,王郢攻破明、台二州。
王仙芝攻破鄂州。
黃巢攻破郓州。
南诏酋龍去世,其子法繼立,請求講和,唐朝應允。
酋龍即位以來,危害邊疆将近二十年,唐朝為此消耗一空,而南诏國内也疲困不堪。
酋龍去世,加谥景莊皇帝。
其子法繼立為國王,喜歡打獵暢飲,将國事交給大臣處理。
嶺南西道節度使辛谠奏稱南诏請求講和,并說“各道士兵多年戍守邕州,糧饷困乏,請答應與南诏講和,好卸去窘困難支的負擔”。
唐僖宗下诏同意。
隻把荊南、宣歙等數軍留下戍守邕州, 餘減六七。
閏月,王郢衆降,郢走明州,敗死。
王郢橫行浙西,節度使裴璩嚴兵設備,不與之戰,密招其黨降之,散其徒六七千人,輸器械二十餘萬,舟航、粟帛稱是。
郢收餘衆,至明州,鎮遏使劉巨容射殺之,餘黨皆平。
三月,黃巢陷沂州。
夏四月朔,日食。
賊帥柳彥璋掠江西。
秋七月,王仙芝、黃巢圍宋州。
賊圍宋威于宋州,将軍張自勉将忠武兵七千救之,殺賊二千餘人,賊解圍遁去。
王铎、盧攜欲使自勉以所将兵受宋威節度,鄭畋以為威與自勉已有疑忿,若在麾下,必為所殺,不肯署奏,遂皆求罷免,不許。
王仙芝陷安州。
鹽州軍亂,逐刺史王承顔,诏貶承顔象州司戶。
承顔素有政聲,以嚴肅為驕卒所逐。
朝廷與貪暴緻亂者同貶,時人惜之。
冬十一月,王仙芝遣尚君長請降,宋威執之以獻,斬之。
招讨副都監楊複光遣人說谕王仙芝,仙芝遣尚君長等請降。
宋威遣兵劫取,奏與戰生擒以獻。
複光奏君長實降,诏禦史鞫之,竟不能明,遂斬于狗脊嶺。
黃巢陷濮州。
江州刺史劉秉仁斬柳彥璋。
秉仁乘驿之官,單舟入敵水寨。
賊出迎降,秉仁斬之而散其衆。
其餘各軍削減十分之六七。
閏二月,王郢的部衆歸降,王郢逃往明州,戰敗而死。
王郢在浙西橫行無阻,節度使裴璩部署兵力,設置防備,不與王郢交戰,卻暗中招降他的同黨,解散他的徒衆六七千人,得到他的徒衆獻出的器械二十餘萬件,船隻、糧食、布帛的數量與此相稱。
王郢聚集餘衆,來到明州,鎮遏使劉巨容把他射死,餘黨全部平定。
三月,黃巢攻破沂州。
夏四月初一,出現日食。
反軍首領柳彥璋剽掠江西。
秋七月,王仙芝、黃巢包圍宋州。
反軍把宋威包圍在宋州,将軍張自勉帶領忠武軍七千人前去援救,殺死反軍兩千餘人,反軍解圍逃走。
王铎、盧攜想讓張自勉帶領的軍隊接受宋威的指揮,鄭畋認為宋威與張自勉早有猜疑怨憤,如果張自勉歸于宋威麾下,必然被宋威殺害,因此不肯在奏章上署名,于是王、盧、鄭三人都請求罷相,唐僖宗沒有答應。
王仙芝攻破安州。
鹽州軍嘩變,趕走刺史王承顔,唐僖宗下诏将王承顔貶為象州司戶。
王承顔為政向來有聲譽,卻因為作風嚴肅而被驕兵趕走。
朝廷把他當作貪婪殘暴導緻禍亂的官員一樣加以貶黜,時人十分惋惜。
冬十一月,王仙芝派尚君長請降,宋威将尚君長捉住獻給朝廷,朝廷将他斬首。
招讨副都監楊複光派人勸導王仙芝,王仙芝派尚君長等人請降。
宋威派兵劫走尚君長等人,上奏說自己與尚君長等人作戰,活捉了這些人,獻給朝廷。
楊複光上奏說尚君長等人的确已經歸降,唐僖宗下诏命禦史加以查問,竟不能查出真相,于是在狗脊嶺将尚君長等人斬首。
黃巢攻破濮州。
江州刺史劉秉仁殺死柳彥璋。
劉秉仁乘驿馬上任時,單獨劃船進入敵人的水寨。
柳彥璋出來迎降,劉秉仁殺死柳彥璋,解散柳彥璋的部衆。
戊戌(878) 五年 春正月,王仙芝寇荊南。
王仙芝寇荊南,節度使楊知溫不設備,賊陷羅城,知溫猶賦詩。
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自将救之,時有沙陀五百在襄陽,福與之俱至荊門。
遇賊,沙陀縱騎奮擊,破之。
仙芝聞之,焚掠而去,死者什三四。
招讨副使曾元裕大破王仙芝于申州,诏以為招讨使,張自勉副之。
先是,鄭畋與王铎、盧攜争論用兵于上前,畋不勝,退上奏曰:“自王仙芝俶擾,崔安潛首請讨之,賊不敢犯其境。
又以兵援張自勉,解宋州圍,使江、淮漕運流通,不輸寇手。
今罷自勉,而以所将兵七千人隸宋威,威複奏加誣毀,若勍寇忽至,何以枝梧?臣請以四千人授威,餘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