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綱目卷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豐才博學,一代佳士,所乏者矯矯風節耳。
&rsquo餘亦以為然。
及司徒得罪,诏指臨責,聲嘶股栗,殆不能言。
高子獨敷陳事理,辭義清辯,人主為之動容,此非所謂矯矯者乎!宗愛用事,威震四海,王公以下,趨庭望拜,高子獨升階長揖,此非所謂風節者乎!夫人固未易知,吾既失之于心,崔又漏之于外,此乃管仲所以緻恸于鮑叔也。
” 夏六月,宋以謝莊、顧觊之為吏部尚書。
宋主不欲權在臣下,分吏部尚書置二人,以謝莊、顧觊之為之。
初,晉世散騎常侍選望甚重,其後用人漸輕。
宋主欲重其選,乃用當世名士孔觊、王彧為之。
侍中蔡興宗曰:“選 卻官至王公。
高允執筆輔佐治理國家幾十年,貢獻不小,不過還是一個郎官,你們難道不感到慚愧嗎?”于是文成帝提升高允為中書令。
當時,北魏文武百官都沒有俸祿,高允常常讓他的兒子上山砍柴以維持生計。
司徒陸麗說:“高允雖然蒙受皇上的寵信,但家裡卻非常貧困,他的妻子和孩子都不能自立。
”文成帝當天就來到高允家,看見他家隻有幾間草屋,蓋的是粗布被子、穿的是舊麻絮做成的棉袍,廚房裡也隻有腌菜。
文成帝不禁歎息,賞賜給高允絹帛和粟米,任命他的兒子高悅為郡守。
高允堅決推辭,但文成帝不同意。
文成帝器重高允,經常叫他為令公,而不叫他的名字。
遊雅常說:“從前史書上稱贊卓子康、劉文饒的為人,心胸狹窄的人也許不相信。
我和高允相交四十年,從未看見他把喜怒形之于色,我這才知道古人所說不假!高允内心坦蕩光明,外表溫和柔順,言語遲鈍得說不出話來。
從前司徒崔浩曾說:&lsquo高允博學多才,實為一代俊傑,他所缺乏的隻是剛毅風骨罷了。
&rsquo我也認為是這樣。
到崔浩犯了罪,皇上親臨審問,崔浩渾身發抖,聲嘶力竭,幾乎說不出話來。
隻有高允一人敢于詳細陳述事情的經過,言辭清晰而有條理,皇上都為之動容,難道這不是剛毅嗎!宗愛專權時,威震四海,王公以下的官員,全都小步快走到宗愛面前,向他叩拜,高允隻是一人走上台階,對他長揖一下,這難道又不是我們所說的高風亮節嗎!了解一個人當然是不容易的,我已經錯看了高允的内在品德,而崔浩又看漏了他的外在氣質,這就是管仲之所以對鮑叔之死而痛哭不已的原因。
” 夏六月,宋孝武帝劉駿任命謝莊、顧觊之為吏部尚書。
宋孝武帝不想讓臣屬掌握大權,就分設兩位吏部尚書,任命謝莊、顧觊之擔任。
當初,晉朝散騎常侍一職的選授很受重視,後來這一職務的地位逐漸變得不再重要了。
宋孝武帝打算提高它的地位,就任用當時的名士孔觊、王彧擔任這一職務。
侍中蔡興宗說:“選拔 曹要重,常侍閑淡,改之以名而不以實,雖主意欲為輕重,人心豈可變邪!”後竟如其言。
興宗,廓之子也。
宋沙門昙标謀反,伏誅。
南彭城民高阇、沙門昙标以妖妄相扇,與殿中将軍苗允等謀作亂,立阇為帝,事覺伏誅。
于是诏沙汰沙門,設諸條禁,嚴其誅坐,非戒行精苦,并使還俗。
而諸尼出入宮掖,竟不得行。
秋八月,宋殺其中書令王僧達。
僧達幼聰警能文,而跌蕩不拘。
宋主初立,擢為仆射,自負才地,一二年間,即望宰相。
既而下遷,再被彈削。
僧達恥怨,所上表奏,辭旨抑揚,又好非議時政,宋主已積憤。
路太後兄子嘗詣僧達,升其榻,僧達令舁棄之。
太後大怒,固邀宋主令必殺僧達。
會高阇反,宋主因誣僧達與阇通謀,賜死。
冬十月,魏主伐柔然,刻石紀功而還。
魏主至陰山,會雨雪,欲還,尉眷曰:“今動大衆以威北狄,去都不遠而車駕遽還,虜必疑我有内難。
将士雖寒不可不進。
”魏主從之。
度大漠,旌旗千裡,柔然處羅可汗遠遁,其别部數千落降于魏,魏主刻石紀功而還。
魏侵宋清口,宋青冀刺史顔師伯連戰破之。
積射将軍殷孝祖築兩城于清水之東。
魏鎮西将軍 官吏的吏部重要,而您散騎常侍事務清閑,如果僅僅更改名稱卻不加強實權,雖然您想要提高它的地位,但人心又怎麼能夠改變過來呢!”後來的事實竟然和蔡興宗說的沒有什麼兩樣。
蔡興宗是蔡廓的兒子。
劉宋和尚昙标謀反,被殺。
南彭城平民高阇、和尚昙标用妖言煽動人心,勾結殿中将軍苗允等人陰謀叛亂,擁護高阇為帝,事情暴露,幾人全被誅殺。
于是宋孝武帝下诏清除和尚,設立各種禁令,嚴格株連制度,除了嚴守戒規、苦心修行的和尚外,其餘的都要還俗。
但還是有很多尼姑出入深宮,這項禁令竟然不能執行。
秋八月,劉宋誅殺中書令王僧達。
王僧達從小就聰明機警,善寫文章,但為人放蕩,不拘小節。
宋孝武帝剛剛登基時,提拔他為仆射,他對自己的才能和地位非常自負,認為一二年間,就可升為宰相。
不久卻被降職,又被彈劾削官。
王僧達為此感到羞恥,心懷怨憤,每次寫給宋孝武帝的奏章都言辭激烈,又喜好非議朝政,宋孝武帝心裡已存着對他的一股怨氣。
路太後哥哥的兒子曾去拜訪王僧達,坐在了他的床上,王僧達就下令把床扔掉了。
因此路太後大怒,叫來宋孝武帝,要他一定把王僧達殺掉。
正好高阇謀反,宋孝武帝就誣陷王僧達與高阇通謀,命他自殺。
冬十月,北魏文成帝拓跋濬讨伐柔然,刻石記功,然後返回。
文成帝率軍走到陰山,趕上天下大雪,打算撤軍,尉眷說:“現在,我們發動大軍去教訓北狄,離開都城還沒有多遠就撤軍返回,賊虜必然懷疑我國發生了内亂。
将士們雖然都非常寒冷,但卻不能不繼續前進。
”文成帝接受了他的勸說。
魏軍穿過沙漠,旌旗千裡飄揚,柔然處羅可汗遠遠逃走,其他幾千個帳落投降北魏,文成帝刻石記下戰功,然後回師。
北魏侵犯劉宋清口地區,宋青冀刺史顔師伯連續幾次迎戰,擊敗魏軍。
積射将軍殷孝祖在清水東岸修築了兩座城池。
北魏鎮西将軍 封敕文攻之,清口戍主、振威将軍傅乾愛拒破之。
宋主遣虎贲主龐孟虬救清口,顔師伯遣中兵參軍苟思達助之,敗魏兵于沙溝。
宋主又遣司空參軍蔔天生會傅乾愛及中兵參軍江方興共擊魏兵,屢破之,斬魏将數人。
魏征西将軍皮豹子将兵助封敕文寇青州,師伯與戰,幾獲之。
宋以戴法興、戴明寶、巢尚之為中書舍人。
初,宋主在江州,戴法興、戴明寶、蔡閑為典簽,及即位,皆以為南台侍禦史兼中書通事舍人。
是歲,并以初舉兵預密謀,賜爵縣男。
時宋主親覽朝政,不任大臣,而腹心耳目,不得無所委寄。
法興頗知古今,素見親待。
巢尚之人士之末,涉獵文史,亦為中書通事舍人。
凡選授、遷徙、誅賞大處分,宋主皆與法興、尚之參懷,内外雜事,多委明寶。
三人權重當時。
而法興、明寶大納貨賄,門外成市,家累千金。
顧觊之獨不降意。
蔡興宗與觊之善,嫌其風節太峻,觊之曰:“辛毗有言:&lsquo孫、劉不過使吾不為三公耳。
&rsquo”觊之常以為:“人禀命有定分,非智力所移,唯應恭己守道。
而暗者不達,妄意僥幸,徒虧雅道,無關得喪。
”乃著《定命論》以釋之。
己亥(459) 宋大明三年,魏太安五年。
夏四月,宋竟陵王誕反廣陵,宋主遣兵讨之。
竟陵王誕知宋主意忌之,亦潛為之備。
因魏人入寇,修城浚隍,聚糧治仗。
參軍江智淵知誕有異志,請假 封敕文向那裡發動進攻,清口戍主、振威将軍傅乾愛率軍抵抗,擊敗了封敕文。
宋孝武帝派遣虎贲主龐孟虬救援清口,顔師伯派遣中兵參軍苟思達也前來相助,在沙溝擊敗魏軍。
宋孝武帝又派遣司空參軍蔔天生和傅乾愛及中兵參軍江方興,一同抗擊魏兵,幾次大敗魏軍,斬殺魏将數人。
北魏征西将軍皮豹子率兵援助封敕文入侵青州,顔師伯與皮豹子太戰,差點生擒了他。
宋孝武帝劉駿任命戴法興、戴明寶、巢尚之為中書舍人。
當初,宋孝武帝在江州,戴法興、戴明寶、蔡閑擔任典簽,到宋孝武帝登基後,就都任命為南台侍禦史兼中書通事舍人。
這一年,三人都因為當初舉兵讨伐劉劭時參與密謀,論功被賜縣男爵。
當時,宋孝武帝親自處理朝政,不信任手下大臣,所以不得不寄托于心腹、耳目之人。
戴法興非常熟悉古今政事,向來受到宋孝武帝的親近和厚待。
巢尚之出身寒門,通曉文史,也被任命為中書通事舍人。
凡是官吏的選授、遷徙、懲罰賞賜等重要事務,宋孝武帝都要和戴法興、巢尚之商議,而宮廷内外雜事,大都委托戴明寶處理。
當時三人權傾内外。
戴法興、戴明寶大肆收受賄賂,家門外就像鬧市一樣,其家産都累及千金。
隻有顧觊之一人不去結交他們。
蔡興宗和顧觊之關系友善,他嫌顧觊之的風骨氣節太重,顧觊之說:“辛毗說過:&lsquo孫資、劉放頂多讓我當不上三公罷了。
&rsquo”顧觊之經常認為:“人的才能和命運,上天自有定分,不是靠才智努力能改變的,人隻有恭順克己,嚴守正道。
但愚蠢的人并不知道這一點,他們妄想僥幸改變這一切,結果白白地在正道上走偏,而對自己的得失并沒有什麼用處。
”于是他撰寫了《定命論》一書,來解釋自己的這一觀點。
己亥(459) 宋大明三年,北魏太安五年。
夏四月,劉宋竟陵王劉誕在廣陵反叛,宋孝武帝劉駿派兵讨伐。
竟陵王劉誕知道宋孝武帝猜忌他,也暗地裡做好了應變的準備。
他趁着魏軍入侵的時候,修築城池,疏通護城河,積聚糧食,整治武器。
劉誕的參軍江智淵知道劉誕有反叛的打算,就請假 先還建康,宋主以為中書侍郎。
智淵少有操行,沈懷文每稱之曰:“人所應有盡有,人所應無盡無者,其唯江智淵乎!” 俄而事覺,宋主令有司奏請收付廷尉,诏貶爵為侯,遣之國,使兖州刺史垣阆與戴明寶襲之。
明寶夜報誕典簽蔣成使為内應,誕聞之,斬成,擊阆殺之,明寶逃還。
诏沈慶之将兵讨誕。
慶之至歐陽,誕遣人赍書說慶之,饷以玉環刀。
慶之遣還,數以罪惡。
誕閉門自守,分遣書檄邀結遠近。
時山陽内史梁曠家在廣陵,誕執其妻子,遣使邀曠,曠斬其使,誕遂滅曠家。
奉表投城外,數宋主罪惡曰:“陛下宮帷之醜,豈可三緘?”宋主大怒,凡誕左右腹心同籍期親在建康者,誅死以千數。
慮誕奔魏,使慶之斷其走路。
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劉道隆并帥衆來會。
先是,誕诳其衆雲:“宗悫助我。
”悫至,繞城躍馬呼曰:“我宗悫也。
” 誕見衆軍大集,棄城北走,慶之遣兵追之。
誕衆皆不欲去,誕乃複還,築壇歃血以誓衆,以劉琨之為參軍。
琨之,遵考之子也。
辭曰:“忠孝不得并,琨之老父在,不敢承命。
”誕囚之十餘日,終不受,乃殺之。
慶之進營逼廣陵城,誕于城上授函表,請慶之為送,慶之 先回到了建康,宋孝武帝任命他為中書侍郎。
江智淵從小就很有德行,沈懷文常常稱贊他說:“人應該具有的,他都有;人應該沒有的,他都沒有;像這樣的人,隻有江智淵一人。
” 不久,劉誕準備反叛的事被發覺,宋孝武帝命令有關部門把劉誕收捕,交付廷尉,诏令将他的爵位貶為侯爵,遣返回他所在的封國,同時,宋孝武帝令兖州刺史垣阆和戴明寶聯合襲擊劉誕。
戴明寶夜裡通知劉誕的典簽蔣成,讓他做行動的内應,劉誕聽說了這件事,于是斬殺蔣成,攻擊垣阆,并殺死了他,戴明寶逃回建康。
宋孝武帝诏令沈慶之率軍讨伐劉誕。
沈慶之趕到歐陽,劉誕派人帶着書信去沈慶之那裡遊說,并送給沈慶之一把玉環刀。
沈慶之将使者遣返,列舉了劉誕的各種罪惡。
劉誕閉門自守,分别發出文告,邀請結交遠近人士,請他們響應。
當時,山陽内史梁曠的家在廣陵,劉誕把他的妻子、孩子抓了起來,派人邀請梁曠響應他,梁曠斬殺了使者,于是劉誕殺害梁曠全家。
劉誕把呈送給宋孝武帝的奏章扔到了城外,在上面列舉宋孝武帝的各種罪狀說:“對陛下後宮裡的醜聞,我怎麼能緘口不語?”宋孝武帝大怒,将劉誕在建康的左右心腹、近房親戚數以千計,全部誅殺。
宋孝武帝擔心劉誕投奔北魏,就派沈慶之切斷了劉誕的逃路。
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劉道隆也都率軍前來與沈慶之會師。
在此之前,劉誕欺騙他的部衆們說:“宗悫會援助我們。
”宗悫抵達廣陵後,騎馬繞城,大聲呼喊說:“我就是宗悫。
” 劉誕看到朝廷的各路人馬雲集城外,就放棄廣陵城向北逃走,沈慶之派兵前去追擊。
劉誕的部下都不想離開,劉誕又返回城内,築起高台,與将士歃血立盟,并任命劉琨之為參軍。
劉琨之是劉遵考的兒子。
他推辭說:“忠孝不能兩全,我的老父還在建康,我不能受命。
”劉誕把劉琨之囚禁了十幾天,劉琨之最終也不接受任命,于是把他殺掉了。
沈慶之率領大軍進逼廣陵城,劉誕從城樓上把寫給宋孝武帝的書信奏章拿給沈慶之看,請沈慶之替他呈送給宋孝武帝,沈慶之 曰:“我受诏讨賊,不得為汝送表。
汝必欲歸死朝廷,自應開門遣使,吾為汝護送。
” 五月,宋殺其東揚州刺史顔竣。
竣遭母憂,送喪還都,宋主恩待猶厚。
會王僧達得罪,疑竣谮之,陳竣前後怨望诽謗之語,竣坐免官。
竣懼,上啟請命,宋主益怒。
及誕反,遂誣竣與通謀,收付廷尉,折足賜死。
妻子徙交州,複沉其男口于江。
秋七月,宋克廣陵,劉誕伏誅。
沈慶之值久雨,不得攻城。
宋主令有司奏免慶之官,诏勿問,以激之。
誕初閉城,參軍賀弼固谏,誕怒抽刀向之。
及誕兵屢敗,将佐多逾城出降,或勸弼宜早出,弼曰:“公舉兵向朝廷,此事既不可從,荷公厚恩,又義無違背,唯當以死明心耳。
”乃飲藥自殺。
參軍何康之等謀開門納官軍,不果,斬關出降。
誕為高樓,置康之母于其上,暴露之,不與食,母呼康之數日而死。
範義為誕左司馬,或勸其行,義曰:“子不可以棄母,吏不可以叛君,必若康之而活,吾弗為也。
” 沈慶之帥衆攻城,克之,誕走,追及斬之,母妻皆自殺。
宋主聞廣陵平,出宣陽門,敕左右皆呼“萬歲”。
侍中蔡興宗陪辇,宋主顧曰:“卿何獨不呼?”興宗正色曰:“陛下今日 說:“我接受诏令前來讨伐叛賊,不能為你呈送奏章。
你如果一定要歸順朝廷,接受死罪,就應當打開城門,派遣使者,我自會為你前往護送。
” 五月,宋孝武帝劉駿誅殺東揚州刺史顔竣。
顔竣的母親去世,他把母親的靈柩送到建康,宋孝武帝還是厚待了他。
适逢王僧達有罪被捕,他懷疑是顔竣在宋孝武帝面前陷害了自己,就向宋孝武帝陳述了顔竣前前後後對朝廷怨恨诽謗的話,顔竣被免職。
顔竣害怕起來,上書宋孝武帝,請求饒他一命,宋孝武帝更加氣憤。
到劉誕反叛時,宋孝武帝就誣陷顔竣與劉誕勾結謀反,将他抓進廷尉,砸斷了他的雙腳再命他自殺。
顔竣的妻子、孩子被流放到交州,不久,宋孝武帝又下令将他家中所有男子都投入江中淹死。
秋七月,劉宋軍隊攻克廣陵,劉誕被誅殺。
趕上大雨不斷,沈慶之無法攻城。
宋孝武帝令有關部門上奏免除沈慶之的官職,又下诏說不予追究,以此激怒沈慶之攻城。
當初劉誕關閉城門,參軍賀弼堅決勸谏,劉誕大怒,抽刀指向賀弼。
到後來劉誕屢次戰敗,手下将士大多出城投降,有人勸賀弼應該早日出逃,賀弼說:“劉公舉兵反叛朝廷,此事我不應當跟從,但我蒙受劉公厚恩相待,卻又不能違背他,隻有以死表明心迹。
”于是服毒自殺。
參軍何康之等人密謀打開城門迎接官軍,沒有成功,于是他砍開城門,出城投降。
劉誕建了一座高樓,把何康之的母親置于樓上,讓她赤身裸體,不給她飯吃,她呼喊着何康之的名字,幾天後死去。
範義擔任劉誕的左司馬,有人勸他逃走,範義說:“孩子不能抛棄他的母親,官吏不能背叛他的君主,如果一定要像何康之那樣活着,我不能那樣做。
” 沈慶之率領大軍攻打廣陵城,攻下了它,劉誕逃走,被人追上斬殺,劉誕的母親和妻子全都自殺。
宋孝武帝聽說廣陵的叛亂已被平定,走出宣陽門,下令左右的臣僚一起高呼“萬歲”。
侍中蔡興宗陪在辇車旁邊,宋孝武帝回過頭來對他說:“為什麼就你不喊?”蔡興宗嚴肅地說:“今天陛下 正應涕泣行誅,豈得皆稱萬歲?”宋主不悅。
诏貶誕姓留氏,廣陵城中士民無大小,悉命殺之。
慶之請自五尺以下全之,女子為軍賞,猶殺三千餘口。
擢梁曠為後将軍,贈劉琨之給事黃門侍郎。
蔡興宗奉旨慰勞廣陵。
興宗與範義素善,收斂其屍,送歸豫章。
宋主謂曰:“卿何敢故觸王憲?”對曰:“陛下自殺賊,臣自葬故交,何不可之有?”宋主有慚色。
宋以沈慶之為司空。
九月,宋築上林苑。
宋徙郊壇,造五路。
初,晉人築南郊壇于巳位,至是,尚書右丞徐爰以為非禮,诏徙于牛頭山西,直宮城之午位。
又造五路,依金根車,加羽葆蓋。
及廢帝即位,以郊壇舊地為吉,複還故處。
庚子(460) 宋大明四年,魏和平元年。
春正月,宋主耕藉田。
三月,後親桑西郊,太後觀禮。
夏六月,魏伐吐谷渾。
吐谷渾王拾寅兩受宋、魏爵命,居止出入拟于王者,魏人忿之。
遣陽平王新成等督諸軍以擊之,虜獲甚衆。
魏複置史官。
崔浩之誅,史官遂廢,至是,複置。
冬十月,宋殺其廬陵内史周朗。
正應該痛苦流涕,進行誅殺,怎能讓大家都喊萬歲呢?”宋孝武帝很不高興。
宋孝武帝诏令貶劉誕的姓氏為留,将廣陵城中的所有士民不論大小全部殺死。
沈慶之請求不要将五尺以下的人殺掉,将女子封給将士為賞,但最後還是殺了三千多人。
宋孝武帝提升梁曠為後将軍,追贈劉琨之為給事黃門侍郎。
蔡興宗奉旨前往慰勞廣陵将士。
他與範義素有交情,就收殓了範義的屍體,送回豫章下葬。
宋孝武帝對他說:“你為什麼敢故意觸犯王法?”蔡興宗說:“陛下您自當殺你的賊寇,而為臣自當下葬我的朋友,這有什麼不可以嗎?”宋孝武帝面露愧色。
宋孝武帝劉駿任命沈慶之為司空。
九月,劉宋修建上林苑。
劉宋将祭天的土壇遷出原地,制造五種帝王所乘的車子。
當初,東晉在建康的南郊巳方位上建造祭天的土壇,現在尚書右丞徐爰認為這樣不合于禮,宋孝武帝于是诏令将其遷到牛頭山的西邊,面對宮城的午方位上。
又诏令制造五種質地不同的禦車,按照金根車的樣子,在車上加蓋用羽毛裝飾的頂子。
到後來,前廢帝劉子業即位後,認為祭天的土壇位于舊地巳位吉利,于是又把它遷回了原地。
庚子(460) 宋大明四年,北魏和平元年。
春正月,宋孝武帝劉駿舉行耕藉田禮。
三月,皇後親自到建康西郊舉行采桑禮,皇太後觀禮。
夏六月,北魏大軍讨伐吐谷渾。
吐谷渾王慕容拾寅分别接受劉宋和北魏的賜封爵位,無論他的住所還是車馬,都可以和皇帝相比,北魏人因此對他很憤恨。
于是文成帝派遣陽平王拓跋新成等人督統各路大軍,向吐谷渾發起進攻,掠獲了大批人馬、财物。
北魏恢複設置史官一職。
崔浩被殺後,北魏的史官就被廢除了,至此重又設置。
冬十月,宋孝武帝劉駿誅殺廬陵内史周朗。
朗言事切直,宋主銜之,使有司奏朗居母喪不如禮,傳送甯州,于道殺之。
朗之行也,侍中蔡興宗方在直,請與朗别,坐白衣領職。
宋以顔師伯為侍中。
師伯以谄佞被親任,群臣莫及。
多納貨賄,家累千金。
宋主嘗與之樗蒲,宋主擲得雉,自謂必勝,師伯次擲得盧,宋主失色,師伯遽斂子曰:“幾作盧。
”是日一輸百萬。
柔然攻高昌,殺沮渠安周。
柔然攻高昌,殺沮渠安周,滅沮渠氏,以阚伯周為高昌王。
高昌稱王自此始。
辛醜(461) 宋大明五年,魏和平二年。
春正月,雪。
宋以正旦朝賀雪落,太宰義恭衣有六出,義恭奏以為瑞,宋主悅。
義恭以宋主猜暴,懼不自容,每卑辭遜色,曲意祗奉,由是終宋主之世得免于禍。
夏,宋立明堂。
經始明堂,直作大殿于丙、己之地,制如太廟,唯十有二間為異。
宋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反襄陽,為其下所殺。
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年十七,司馬庾深之行府事,休茂欲專處決,深之及主帥每禁之。
左右張伯超有寵,多罪惡,主帥屢責之。
伯超說休茂殺行事及主帥而舉兵,休茂從之。
周朗論事直率,宋孝武帝對他有所憤恨,讓有關部門彈劾周朗,說他在為母親守喪期間做了不合于禮的事,于是将他流放甯州,在路上把他殺了。
周朗出發之前,侍中蔡興宗正在值班,他請求和周朗道别,因此也被削官,以平民的身份代理現職。
宋孝武帝劉駿任命顔師伯為侍中。
顔師伯因為善于谄佞而受到宋孝武帝的厚待和信任,其他大臣無法相比。
他多收受賄賂,家産累及千金。
宋孝武帝曾和他一起下樗蒲棋,宋孝武帝擲出“雉”,認為自己必定赢了,顔師伯卻跟着擲出了“盧”,宋孝武帝大驚失色,顔師伯很快地把骰子收了起來,說:“差點是&lsquo盧&rsquo了。
”這天,顔師伯一次就輸掉一百萬錢。
柔然進攻高昌,殺死沮渠安周。
柔然進攻高昌,殺死沮渠安周,滅了沮渠全族,任命阚伯周為高昌王。
高昌從此開始稱王。
辛醜(461) 宋大明五年,北魏和平二年。
春正月,下雪。
因為正月初一,宋文武大臣朝觐慶賀喜降大雪,有雪花落在太宰劉義恭的衣服上,劉義恭啟奏說這是祥瑞之兆,宋孝武帝非常高興。
劉義恭因為宋孝武帝生性猜忌,恐怕自己不能被他所容,所以每次都言辭謙遜,臉色恭順,曲意奉承,因此在宋孝武帝在位時期,他得以幸免于禍。
夏季,劉宋興建明堂。
宋興建明堂,将大殿建在丙、己方位,形制如同太廟,隻有十二間和太廟不同。
宋雍州刺史、海陵王劉休茂在襄陽反叛,被其部下所殺。
雍州刺史、海陵王劉休茂這年十七歲,司馬庾深之當時主持王府事務,劉休茂想要自己專權,庾深之和主帥每次都禁止他這樣做。
左右侍從張伯超深受劉休茂的寵信,經常作惡,主帥屢次斥責他。
張伯超遊說劉休茂,讓他殺死庾深之和主帥,然後起兵反叛,劉休茂聽從了他的建議。
殺典簽楊慶,征集兵衆,建牙馳檄。
博士荀诜谏,殺之。
休茂出城行營,參軍沈暢之等帥衆閉門拒之。
休茂馳還攻城,克之。
參軍尹玄慶複起兵攻休茂,生擒斬之。
母妻皆自殺,同黨伏誅。
宋主自即位以來,抑黜諸弟,既克廣陵,欲更峻其科。
沈懷文曰:“漢明不使其子比光武之子,前史以為美談。
陛下既明管、蔡之誅,願崇唐、衛之寄。
”及襄陽平,太宰義恭希旨,複請裁抑諸王,不使任邊州,及悉輸器甲,禁絕賓客。
懷文固谏乃止。
宋主畋遊無度,嘗出,夜還,敕開門。
侍中謝莊居守,以棨信或虛,執不奉旨,須墨敕乃開。
宋主曰:“卿欲效郅君章邪?”對曰:“臣聞王者祭祀畋遊,出入有節。
今陛下晨往霄歸,臣恐不逞之徒妄生矯詐,是以伏須神筆,乃敢開門耳。
” 秋九月朔,日食。
宋司空沈慶之罷就第。
慶之目不知書,家素富,産業累萬金。
一夕徙居婁湖,以宅輸官。
非朝賀不出門,車馬率素,從者不過三五人,遇之者不知其為三公也。
冬十月,宋以新安王子鸾為南徐州刺史。
子鸾母殷淑儀寵傾後宮,子鸾愛冠諸子,凡為上所眄遇者,莫不入其府。
劉休茂殺了典簽楊慶,聚集大軍,豎立旗幟,向外發出檄文。
博士荀诜勸谏,被劉休茂所殺。
劉休茂出城巡營,參軍沈暢之等率衆人關閉城門,拒絕劉休茂回城。
劉休茂馬上率軍返回攻城,攻下襄陽城。
參軍尹玄慶又起兵進攻劉休茂,活捉并斬了他。
劉休茂的母親、妻子全都自殺,他的黨羽也被誅殺。
宋孝武帝自從即位以來,一直貶斥他的諸位弟弟,攻克廣陵之後,更打算加強對其弟弟的控制。
沈懷文說:“漢明帝不讓自己的兒子超過光武帝的兒子,前世史書以此作為美談而記載。
陛下您既然已殺了管叔、蔡叔那樣的人,但願您能推崇周成王封叔虞、康叔于唐、衛之地的舉動,以維護國家。
”等到襄陽反叛平定後,太宰劉義恭了解了宋孝武帝的心思,于是便上疏請求繼續壓制、裁減諸位親王的權力,不讓他們統領沿邊各州,收繳他們保存的盔甲武器,禁止他們結交賓客。
沈懷文堅持認為不能這樣,宋孝武帝才停止了這些禁令。
宋孝武帝打獵遊玩沒有節制,有一次出城,深夜返回,下令打開城門。
正好侍中謝莊值班,他認為宋孝武帝讓人送來的木符也許是假的,就執意不讓開門,說要看到宋孝武帝的親筆書寫的敕令才開。
宋孝武帝說:“你打算仿效郅君章嗎?”謝莊回答說:“我聽說君王祭祀、狩獵、出遊,出入都應有節制。
如今陛下清晨出去,深夜才回來,臣害怕有不法之徒假造聖旨,欺騙我們,所以必須看到陛下的筆迹,才敢打開城門。
” 秋九月初一,出現日食。
劉宋司空沈慶之辭職回家。
沈慶之目不識丁,家裡向來富有,産業累及萬金。
一天傍晚,他遷居婁湖,把自己的宅第獻給了官府。
不是朝賀時,他從不走出家門,他的車馬都很樸素,侍從也不過三五人,在路上遇到他的人,都不知道他是三公高官。
冬十月,孝武帝劉駿任命新安王劉子鸾為南徐州刺史。
劉子鸾的母親殷淑儀在後宮最受宋孝武帝的寵愛,劉子鸾所受到的寵愛也在其他皇子之上,凡是宋孝武帝喜愛的東西,沒有不進入劉子鸾府内的。
初,巴陵王休若為北徐州,以張岱為參軍,行府州國事。
後曆臨海、豫章、晉安三府,與典簽主帥共事,事舉而情不相失。
或問其故,岱曰:“古人言:&lsquo一心可事百君。
&rsquo我為政端平,待物以禮,悔吝之事無由而及。
明暗短長更是才用之多少耳。
”及是,子鸾複以岱為别駕、行事。
十二月,宋制民歲輸布,戶四匹。
宋禁士族雜婚。
诏士族雜婚者皆補将吏。
士族多避役逃亡,乃嚴為之制,捕得即斬之。
往往奔竄湖山為盜賊。
沈懷文谏,不聽。
壬寅(462) 宋大明六年,魏和平三年。
春正月,宋始祀五帝于明堂。
宋策孝、秀于中堂。
揚州秀才顧法對策曰:“源清則流絜,神聖則形全。
躬化易于上風,體訓速于草偃。
”上惡其諒,投策于地。
二月,宋複百官祿。
宋主殺其廣陵太守沈懷文。
侍中沈懷文素與顔竣、周朗善,數以直谏忤旨,宋主謂曰:“竣若知我殺之,亦當不敢如此。
”嘗出射雉,風雨驟至,懷文與王彧、江智淵約相與谏。
懷文曰:“風雨如此,非聖躬所宜冒。
”彧曰:“懷文所啟宜從。
”智淵未及言,宋主注弩作色曰:“卿欲效顔竣邪?”宋主每燕集,在坐者皆令沉醉, 當初,巴陵王劉休若擔任北徐州刺史,任命張岱為參軍,代理府州事務。
後來張岱曆任臨海、豫章、晉安三府參軍,與三州的典簽、主帥共事,每件事都做得非常順情得體。
有人問他其中的原因,張岱說:“古人說:&lsquo一心可以事奉百君。
&rsquo我為政端正公平,待人接物以禮相處,所以讓人後悔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
一個人的明暗短長,隻不過是他才能多少的體現罷了。
”現在,劉子鸾又任用張岱擔任别駕、行事。
十二月,劉宋朝廷規定,每戶人家每年向朝廷繳納四匹布。
劉宋禁止豪門士族與平民通婚。
宋孝武帝诏令,凡是豪門士族與平民通婚的,都要補為武職。
一些與平民通婚的豪門士族,大多為躲避兵役而逃亡,于是朝廷嚴格規定,抓到逃亡者,立即斬首。
這些逃亡者往往逃入江湖山澤做了盜賊。
沈懷文勸谏,孝武帝不聽。
壬寅(462) 宋大明六年,北魏和平三年。
春正月,宋孝武帝劉駿第一次在明堂祭祀五帝。
宋孝武帝在中堂舉行孝廉、秀才考試。
揚州秀才顧法回答策問說:“水源清澈,則河流自然清潔;精神崇高,則身體自然健康。
身體力行,則好的風尚自然會流行,其速度會比野草被風刮倒更快。
”宋孝武帝讨厭他的大膽直言,把他的卷子扔到了地上。
二月,劉宋恢複文武百官的俸祿。
宋孝武帝劉駿誅殺廣陵太守沈懷文。
侍中沈懷文向來和顔竣、周朗交好,他幾次因為直言勸谏而惹怒了宋孝武帝,宋孝武帝對他說:“顔竣如果知道我會殺他,也就不敢這樣大膽放肆了。
”宋孝武帝曾外出打野雞,暴風雨突然來了,沈懷文和王彧、江智淵相約進谏。
沈懷文說:“這樣大的暴風雨,陛下的聖體不應當承受。
”王彧說:“沈懷文的啟奏,您應該聽從。
”江智淵還沒來得及說話,宋孝武帝已眼看着弓箭,滿臉怒色地說:“你打算仿效顔竣嗎?”宋孝武帝每次設宴時,都下令在座者必須喝醉, 嘲谑無度。
懷文素不飲,又不好戲調,宋主謂故欲異己,出為廣陵太守。
至是朝正,事畢當還,以女病求申期,為有司所糾,免官,禁锢十年。
懷文賣宅欲還東,上大怒,賜死。
三子澹、淵、沖行哭請命。
柳元景為之言曰:“懷文三子塗炭不可見,願陛下速正其罪。
”宋主竟殺之。
夏四月,宋淑儀殷氏卒。
宋主以殷氏卒,痛悼不已,精神罔罔,頗廢政事。
葬于龍山,民不堪役,死亡甚衆。
自江南葬埋之盛,未之有也。
又為之别立廟。
秋九月,宋制沙門緻敬人主。
初,晉庾冰議使沙門敬王者,不果行。
至是,有司奏曰:“浮圖為教,反經蔽道,屈膝四輩而簡禮二親,稽颡耆臘而直體萬乘。
臣等參議,以為沙門接見比當盡虔。
”從之。
及廢帝即位複舊。
宋祖沖之請更造新曆,不報。
南徐州從事史祖沖之上言,何承天《元嘉曆》疏舛猶多,更造新曆。
以為:“舊法,冬至日有定處,未盈百載,辄差二度。
今令冬至日度,歲歲微差,将來久用,無煩屢改。
又,子為辰首,位在正北,虛為北方列宿之中。
今曆,上元 再對醉者進行嘲諷、戲谑。
沈懷文一向不喝酒,又不喜歡戲弄玩笑,宋孝武帝認為他這是故意和自己作對,于是就讓他到外地為官,任他為廣陵太守。
沈懷文到建康參加元旦朝拜,結束應當返回廣陵,但因為女兒生病,所以請求延長在建康的期限,竟被有關部門糾治免官,禁锢十年。
沈懷文賣掉京城的房宅,打算東下回家,宋孝武帝大怒,命他自殺。
沈懷文的三個兒子沈澹、沈淵、沈沖一路奔走哭号,為父請求饒命。
柳元景替他說話,道:“沈懷文的三個兒子,悲痛異常,令人不能看下去,願陛下快點為沈懷文定罪。
”宋孝武帝最後還是殺了沈懷文。
夏四月,宋孝武帝劉駿的寵姬殷淑儀去世。
殷氏去世後,宋孝武帝痛悼不已,精神恍惚,無心處理朝政。
宋孝武帝征用大批民夫,為殷氏在龍山修築墓穴,民夫不堪忍受沉重的勞作,為此死去、逃走的人很多。
自長江以南舉行葬禮以來,從沒有像殷氏的葬禮這樣隆重。
宋孝武帝為殷氏修廟立像,以為追念。
秋九月,劉宋制定僧徒恭敬皇帝的規定。
當初,東晉人庾冰建議,應讓僧徒恭敬帝王,但最後沒有實行。
一直到現在,劉宋有關部門上奏說:“佛教的教義,用自己的經典蒙蔽真正的道義,他們跪拜四聖,而慢待自己的雙親,隻對高僧叩頭,而和皇帝平起平坐。
我們建議,認為僧徒晉見皇帝,應當恭敬、虔誠。
”宋孝武帝采納了這個建議。
後來到前廢帝即位後,又恢複如舊了。
宋人祖沖之請求制定新的曆法,但未能實施。
南徐州從事史祖沖之上書說,何承天的《元嘉曆》中的疏失、錯誤還很多,所以他制定了一部新的曆法。
他認為:“現在使用的曆法,将冬至日固定在某一天,不到一百年,就會相差二度。
新曆法将冬至放到年終,每年隻有微小的差距,将來長期使用下去,就不必麻煩多次改動。
另外,現行曆法把&lsquo子&rsquo作為&lsquo辰&rsquo的開頭,位置在正北方,虛,排列在北方各個星座之中。
新曆則把上元 曰度,發自虛一。
日辰之号,甲子為先,今曆,上元歲在甲子。
又,承天法,日、月、五星各自有元。
今法,交會遲疾,悉以上元歲首為始。
”宋主令善曆者難之,不能屈。
會宋主晏駕,不果施行。
癸卯(463) 宋大明七年,魏和平四年。
春正月,宋吏部郎江智淵卒。
宋主每因宴集,好使群臣自相嘲讦。
智淵素恬雅,漸不會旨。
嘗使智淵以王僧朗戲其子彧,智淵正色曰:“恐不宜有此戲。
”宋主怒曰:“江僧安癡人,癡人自相惜。
”僧安,智淵之父也。
智淵伏席流涕,由此恩寵大衰。
又議殷淑儀谥曰懷,宋主以為不盡美,銜之。
他日,至妃墓,指石柱謂智淵曰:“此上不容有&lsquo懷&rsquo字。
”智淵益懼,竟以憂卒。
夏,宋制非臨軍毋得專殺,非手诏毋得興軍。
诏:“自非臨軍,不得專殺。
罪應重辟,先上須報,違者以殺人論。
刺史、守宰動民興軍皆須手诏施行,唯外警内奸、變起倉猝者,不從此例。
” 宋以蔡興宗、袁粲為吏部尚書。
粲,淑之兄子也。
宋主好狎侮群臣,自太宰義恭以下不免穢辱。
常呼金紫光祿大夫王玄谟為老伧,仆射劉秀之為 放在年終,從虛、一開始。
現行曆法把日月星辰的标志,以甲子作為開頭放在最前面,新曆則把上元每年放在甲子上。
再者,何承天的曆法中,日、月、五星各自都有自己的元。
新曆則将日、月、五星的交會以及運行的快慢,全都以上元的歲首作為開始。
”宋孝武帝命令對曆法有研究的人同祖沖之辯論,但都駁不倒他。
适逢宋孝武帝去世,祖沖之的新曆也未能實施。
癸卯(463) 宋大明七年,北魏和平四年。
春正月,劉宋吏部郎江智淵去世。
宋孝武帝每次都借着宴請飲酒時,喜好讓群臣之間相互嘲諷、攻讦。
江智淵向來性情恬雅,慢慢地被宋孝武帝所讨厭。
宋孝武帝曾派江智淵前去命令王僧朗嘲弄自己的兒子王彧,江智淵嚴肅地說:“恐怕不應該這樣開玩笑。
”宋孝武帝大怒說:“江僧安是個白癡,白癡才會同情白癡。
”江僧安是江智淵的父親。
江智淵趴在坐席上痛哭流涕,因此宋孝武帝對他的恩寵大為減弱。
江智淵又提議追封殷淑儀谥号為懷,宋孝武帝認為這個谥号不完美,更憤恨于江智淵。
一天,宋孝武帝與群臣來到殷貴妃的墓地,指着墓前的石柱對江智淵說:“這上面不能有&lsquo懷&rsquo字。
”江智淵愈加恐懼,最後竟因憂慮過度去世。
夏季,宋孝武帝劉駿規定将吏如果不與敵人作戰,一律不得擅自殺人,沒有皇帝的手诏,一律不許發動軍隊。
宋孝武帝诏令:“任何官将,除非是在戰場上與敵人作戰,一律不得擅自殺人。
罪行應被判斬首的罪犯,必須先向朝廷呈報,如有違反這一诏令的,以殺人罪論處。
刺史、守宰動員百姓發動軍隊,都必須有皇帝的手诏才能施行,隻有邊境有敵人入侵或宮廷内有奸賊作亂,突然發生事變的,可以不受此令約束。
” 宋孝武帝劉駿任命蔡興宗、袁粲為吏部尚書。
袁粲,是袁淑哥哥的兒子。
宋孝武帝喜好侮辱、捉弄群臣,從太宰劉義恭以下的大臣,沒有一個人能免去被穢語侮辱。
宋孝武帝經常把金紫光祿大夫王玄谟叫做“土佬”,把仆射劉秀之喊為 老悭,顔師伯為,其餘短長肥瘦皆有稱目。
又寵一昆侖奴,令以杖擊群臣,唯憚蔡興宗方嚴,不敢侵媟。
議曹郎王耽之曰:“蔡豫章昔在相府,亦以方嚴不狎,武帝宴私之日未嘗相召。
蔡尚書今日可謂能負荷矣。
” 六月,宋以劉德願為豫州刺史。
宋主數與群臣至殷貴妃墓,謂德願曰:“卿哭貴妃悲者當厚賞。
”德願擗踴号恸,涕泗交流。
宋主甚悅,故有是命。
宋大修宮室。
宋主為人機警勇決,記問博洽,文章華敏;又善騎射,而奢欲無度。
自晉氏渡江以來,宮室草創,孝武始作清暑殿,宋興無所增改。
至是,始大修宮室,土木被錦繡,賞賜傾府藏。
壞高祖所居陰室,于其處起玉燭殿,與群臣觀之,床頭有土障,壁上挂葛燈籠、麻蠅拂,侍中袁因盛稱高祖儉素之德。
宋主曰:“田舍公此已為過矣。
”,淑之兄子也。
冬十月,宋主校獵姑孰。
魏遣散騎常侍遊明根如宋。
明根奉使三返,宋主以其長者,禮之有加。
十一月,宋主習水軍于梁山。
甲辰(464) 宋大明八年,魏和平五年。
夏閏五月,宋主駿殂,太子子業立。
“老摳門”,叫顔師伯為“大闆牙”,其他人都根據高矮胖瘦,被起過外号。
宋孝武帝又寵愛一個昆侖奴,讓他拿着棍棒毆打群臣,這個昆侖奴懼憚蔡興宗的方正威嚴,不敢戲弄。
議曹郎王耽之說:“蔡豫章過去在宰相府時,也以方正威嚴、不苟言笑而免于嘲弄,所以武帝舉行私人宴會時,也從未邀請他參加。
可以說今日的蔡尚書已經繼承父親的品德了。
” 六月,宋孝武帝劉駿任命劉德願為豫州刺史。
宋孝武帝多次和衆大臣到殷貴妃的墓前,他對劉德願說:“你如果很悲傷地痛哭貴妃,我就會厚賞你。
”劉德願就失聲痛哭,拍胸頓足,眼淚、鼻涕流到了一起。
宋孝武帝非常高興,所以才有這個任命。
劉宋大肆修建宮室。
宋孝武帝
&rsquo餘亦以為然。
及司徒得罪,诏指臨責,聲嘶股栗,殆不能言。
高子獨敷陳事理,辭義清辯,人主為之動容,此非所謂矯矯者乎!宗愛用事,威震四海,王公以下,趨庭望拜,高子獨升階長揖,此非所謂風節者乎!夫人固未易知,吾既失之于心,崔又漏之于外,此乃管仲所以緻恸于鮑叔也。
” 夏六月,宋以謝莊、顧觊之為吏部尚書。
宋主不欲權在臣下,分吏部尚書置二人,以謝莊、顧觊之為之。
初,晉世散騎常侍選望甚重,其後用人漸輕。
宋主欲重其選,乃用當世名士孔觊、王彧為之。
侍中蔡興宗曰:“選 卻官至王公。
高允執筆輔佐治理國家幾十年,貢獻不小,不過還是一個郎官,你們難道不感到慚愧嗎?”于是文成帝提升高允為中書令。
當時,北魏文武百官都沒有俸祿,高允常常讓他的兒子上山砍柴以維持生計。
司徒陸麗說:“高允雖然蒙受皇上的寵信,但家裡卻非常貧困,他的妻子和孩子都不能自立。
”文成帝當天就來到高允家,看見他家隻有幾間草屋,蓋的是粗布被子、穿的是舊麻絮做成的棉袍,廚房裡也隻有腌菜。
文成帝不禁歎息,賞賜給高允絹帛和粟米,任命他的兒子高悅為郡守。
高允堅決推辭,但文成帝不同意。
文成帝器重高允,經常叫他為令公,而不叫他的名字。
遊雅常說:“從前史書上稱贊卓子康、劉文饒的為人,心胸狹窄的人也許不相信。
我和高允相交四十年,從未看見他把喜怒形之于色,我這才知道古人所說不假!高允内心坦蕩光明,外表溫和柔順,言語遲鈍得說不出話來。
從前司徒崔浩曾說:&lsquo高允博學多才,實為一代俊傑,他所缺乏的隻是剛毅風骨罷了。
&rsquo我也認為是這樣。
到崔浩犯了罪,皇上親臨審問,崔浩渾身發抖,聲嘶力竭,幾乎說不出話來。
隻有高允一人敢于詳細陳述事情的經過,言辭清晰而有條理,皇上都為之動容,難道這不是剛毅嗎!宗愛專權時,威震四海,王公以下的官員,全都小步快走到宗愛面前,向他叩拜,高允隻是一人走上台階,對他長揖一下,這難道又不是我們所說的高風亮節嗎!了解一個人當然是不容易的,我已經錯看了高允的内在品德,而崔浩又看漏了他的外在氣質,這就是管仲之所以對鮑叔之死而痛哭不已的原因。
” 夏六月,宋孝武帝劉駿任命謝莊、顧觊之為吏部尚書。
宋孝武帝不想讓臣屬掌握大權,就分設兩位吏部尚書,任命謝莊、顧觊之擔任。
當初,晉朝散騎常侍一職的選授很受重視,後來這一職務的地位逐漸變得不再重要了。
宋孝武帝打算提高它的地位,就任用當時的名士孔觊、王彧擔任這一職務。
侍中蔡興宗說:“選拔 曹要重,常侍閑淡,改之以名而不以實,雖主意欲為輕重,人心豈可變邪!”後竟如其言。
興宗,廓之子也。
宋沙門昙标謀反,伏誅。
南彭城民高阇、沙門昙标以妖妄相扇,與殿中将軍苗允等謀作亂,立阇為帝,事覺伏誅。
于是诏沙汰沙門,設諸條禁,嚴其誅坐,非戒行精苦,并使還俗。
而諸尼出入宮掖,竟不得行。
秋八月,宋殺其中書令王僧達。
僧達幼聰警能文,而跌蕩不拘。
宋主初立,擢為仆射,自負才地,一二年間,即望宰相。
既而下遷,再被彈削。
僧達恥怨,所上表奏,辭旨抑揚,又好非議時政,宋主已積憤。
路太後兄子嘗詣僧達,升其榻,僧達令舁棄之。
太後大怒,固邀宋主令必殺僧達。
會高阇反,宋主因誣僧達與阇通謀,賜死。
冬十月,魏主伐柔然,刻石紀功而還。
魏主至陰山,會雨雪,欲還,尉眷曰:“今動大衆以威北狄,去都不遠而車駕遽還,虜必疑我有内難。
将士雖寒不可不進。
”魏主從之。
度大漠,旌旗千裡,柔然處羅可汗遠遁,其别部數千落降于魏,魏主刻石紀功而還。
魏侵宋清口,宋青冀刺史顔師伯連戰破之。
積射将軍殷孝祖築兩城于清水之東。
魏鎮西将軍 官吏的吏部重要,而您散騎常侍事務清閑,如果僅僅更改名稱卻不加強實權,雖然您想要提高它的地位,但人心又怎麼能夠改變過來呢!”後來的事實竟然和蔡興宗說的沒有什麼兩樣。
蔡興宗是蔡廓的兒子。
劉宋和尚昙标謀反,被殺。
南彭城平民高阇、和尚昙标用妖言煽動人心,勾結殿中将軍苗允等人陰謀叛亂,擁護高阇為帝,事情暴露,幾人全被誅殺。
于是宋孝武帝下诏清除和尚,設立各種禁令,嚴格株連制度,除了嚴守戒規、苦心修行的和尚外,其餘的都要還俗。
但還是有很多尼姑出入深宮,這項禁令竟然不能執行。
秋八月,劉宋誅殺中書令王僧達。
王僧達從小就聰明機警,善寫文章,但為人放蕩,不拘小節。
宋孝武帝剛剛登基時,提拔他為仆射,他對自己的才能和地位非常自負,認為一二年間,就可升為宰相。
不久卻被降職,又被彈劾削官。
王僧達為此感到羞恥,心懷怨憤,每次寫給宋孝武帝的奏章都言辭激烈,又喜好非議朝政,宋孝武帝心裡已存着對他的一股怨氣。
路太後哥哥的兒子曾去拜訪王僧達,坐在了他的床上,王僧達就下令把床扔掉了。
因此路太後大怒,叫來宋孝武帝,要他一定把王僧達殺掉。
正好高阇謀反,宋孝武帝就誣陷王僧達與高阇通謀,命他自殺。
冬十月,北魏文成帝拓跋濬讨伐柔然,刻石記功,然後返回。
文成帝率軍走到陰山,趕上天下大雪,打算撤軍,尉眷說:“現在,我們發動大軍去教訓北狄,離開都城還沒有多遠就撤軍返回,賊虜必然懷疑我國發生了内亂。
将士們雖然都非常寒冷,但卻不能不繼續前進。
”文成帝接受了他的勸說。
魏軍穿過沙漠,旌旗千裡飄揚,柔然處羅可汗遠遠逃走,其他幾千個帳落投降北魏,文成帝刻石記下戰功,然後回師。
北魏侵犯劉宋清口地區,宋青冀刺史顔師伯連續幾次迎戰,擊敗魏軍。
積射将軍殷孝祖在清水東岸修築了兩座城池。
北魏鎮西将軍 封敕文攻之,清口戍主、振威将軍傅乾愛拒破之。
宋主遣虎贲主龐孟虬救清口,顔師伯遣中兵參軍苟思達助之,敗魏兵于沙溝。
宋主又遣司空參軍蔔天生會傅乾愛及中兵參軍江方興共擊魏兵,屢破之,斬魏将數人。
魏征西将軍皮豹子将兵助封敕文寇青州,師伯與戰,幾獲之。
宋以戴法興、戴明寶、巢尚之為中書舍人。
初,宋主在江州,戴法興、戴明寶、蔡閑為典簽,及即位,皆以為南台侍禦史兼中書通事舍人。
是歲,并以初舉兵預密謀,賜爵縣男。
時宋主親覽朝政,不任大臣,而腹心耳目,不得無所委寄。
法興頗知古今,素見親待。
巢尚之人士之末,涉獵文史,亦為中書通事舍人。
凡選授、遷徙、誅賞大處分,宋主皆與法興、尚之參懷,内外雜事,多委明寶。
三人權重當時。
而法興、明寶大納貨賄,門外成市,家累千金。
顧觊之獨不降意。
蔡興宗與觊之善,嫌其風節太峻,觊之曰:“辛毗有言:&lsquo孫、劉不過使吾不為三公耳。
&rsquo”觊之常以為:“人禀命有定分,非智力所移,唯應恭己守道。
而暗者不達,妄意僥幸,徒虧雅道,無關得喪。
”乃著《定命論》以釋之。
己亥(459) 宋大明三年,魏太安五年。
夏四月,宋竟陵王誕反廣陵,宋主遣兵讨之。
竟陵王誕知宋主意忌之,亦潛為之備。
因魏人入寇,修城浚隍,聚糧治仗。
參軍江智淵知誕有異志,請假 封敕文向那裡發動進攻,清口戍主、振威将軍傅乾愛率軍抵抗,擊敗了封敕文。
宋孝武帝派遣虎贲主龐孟虬救援清口,顔師伯派遣中兵參軍苟思達也前來相助,在沙溝擊敗魏軍。
宋孝武帝又派遣司空參軍蔔天生和傅乾愛及中兵參軍江方興,一同抗擊魏兵,幾次大敗魏軍,斬殺魏将數人。
北魏征西将軍皮豹子率兵援助封敕文入侵青州,顔師伯與皮豹子太戰,差點生擒了他。
宋孝武帝劉駿任命戴法興、戴明寶、巢尚之為中書舍人。
當初,宋孝武帝在江州,戴法興、戴明寶、蔡閑擔任典簽,到宋孝武帝登基後,就都任命為南台侍禦史兼中書通事舍人。
這一年,三人都因為當初舉兵讨伐劉劭時參與密謀,論功被賜縣男爵。
當時,宋孝武帝親自處理朝政,不信任手下大臣,所以不得不寄托于心腹、耳目之人。
戴法興非常熟悉古今政事,向來受到宋孝武帝的親近和厚待。
巢尚之出身寒門,通曉文史,也被任命為中書通事舍人。
凡是官吏的選授、遷徙、懲罰賞賜等重要事務,宋孝武帝都要和戴法興、巢尚之商議,而宮廷内外雜事,大都委托戴明寶處理。
當時三人權傾内外。
戴法興、戴明寶大肆收受賄賂,家門外就像鬧市一樣,其家産都累及千金。
隻有顧觊之一人不去結交他們。
蔡興宗和顧觊之關系友善,他嫌顧觊之的風骨氣節太重,顧觊之說:“辛毗說過:&lsquo孫資、劉放頂多讓我當不上三公罷了。
&rsquo”顧觊之經常認為:“人的才能和命運,上天自有定分,不是靠才智努力能改變的,人隻有恭順克己,嚴守正道。
但愚蠢的人并不知道這一點,他們妄想僥幸改變這一切,結果白白地在正道上走偏,而對自己的得失并沒有什麼用處。
”于是他撰寫了《定命論》一書,來解釋自己的這一觀點。
己亥(459) 宋大明三年,北魏太安五年。
夏四月,劉宋竟陵王劉誕在廣陵反叛,宋孝武帝劉駿派兵讨伐。
竟陵王劉誕知道宋孝武帝猜忌他,也暗地裡做好了應變的準備。
他趁着魏軍入侵的時候,修築城池,疏通護城河,積聚糧食,整治武器。
劉誕的參軍江智淵知道劉誕有反叛的打算,就請假 先還建康,宋主以為中書侍郎。
智淵少有操行,沈懷文每稱之曰:“人所應有盡有,人所應無盡無者,其唯江智淵乎!” 俄而事覺,宋主令有司奏請收付廷尉,诏貶爵為侯,遣之國,使兖州刺史垣阆與戴明寶襲之。
明寶夜報誕典簽蔣成使為内應,誕聞之,斬成,擊阆殺之,明寶逃還。
诏沈慶之将兵讨誕。
慶之至歐陽,誕遣人赍書說慶之,饷以玉環刀。
慶之遣還,數以罪惡。
誕閉門自守,分遣書檄邀結遠近。
時山陽内史梁曠家在廣陵,誕執其妻子,遣使邀曠,曠斬其使,誕遂滅曠家。
奉表投城外,數宋主罪惡曰:“陛下宮帷之醜,豈可三緘?”宋主大怒,凡誕左右腹心同籍期親在建康者,誅死以千數。
慮誕奔魏,使慶之斷其走路。
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劉道隆并帥衆來會。
先是,誕诳其衆雲:“宗悫助我。
”悫至,繞城躍馬呼曰:“我宗悫也。
” 誕見衆軍大集,棄城北走,慶之遣兵追之。
誕衆皆不欲去,誕乃複還,築壇歃血以誓衆,以劉琨之為參軍。
琨之,遵考之子也。
辭曰:“忠孝不得并,琨之老父在,不敢承命。
”誕囚之十餘日,終不受,乃殺之。
慶之進營逼廣陵城,誕于城上授函表,請慶之為送,慶之 先回到了建康,宋孝武帝任命他為中書侍郎。
江智淵從小就很有德行,沈懷文常常稱贊他說:“人應該具有的,他都有;人應該沒有的,他都沒有;像這樣的人,隻有江智淵一人。
” 不久,劉誕準備反叛的事被發覺,宋孝武帝命令有關部門把劉誕收捕,交付廷尉,诏令将他的爵位貶為侯爵,遣返回他所在的封國,同時,宋孝武帝令兖州刺史垣阆和戴明寶聯合襲擊劉誕。
戴明寶夜裡通知劉誕的典簽蔣成,讓他做行動的内應,劉誕聽說了這件事,于是斬殺蔣成,攻擊垣阆,并殺死了他,戴明寶逃回建康。
宋孝武帝诏令沈慶之率軍讨伐劉誕。
沈慶之趕到歐陽,劉誕派人帶着書信去沈慶之那裡遊說,并送給沈慶之一把玉環刀。
沈慶之将使者遣返,列舉了劉誕的各種罪惡。
劉誕閉門自守,分别發出文告,邀請結交遠近人士,請他們響應。
當時,山陽内史梁曠的家在廣陵,劉誕把他的妻子、孩子抓了起來,派人邀請梁曠響應他,梁曠斬殺了使者,于是劉誕殺害梁曠全家。
劉誕把呈送給宋孝武帝的奏章扔到了城外,在上面列舉宋孝武帝的各種罪狀說:“對陛下後宮裡的醜聞,我怎麼能緘口不語?”宋孝武帝大怒,将劉誕在建康的左右心腹、近房親戚數以千計,全部誅殺。
宋孝武帝擔心劉誕投奔北魏,就派沈慶之切斷了劉誕的逃路。
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劉道隆也都率軍前來與沈慶之會師。
在此之前,劉誕欺騙他的部衆們說:“宗悫會援助我們。
”宗悫抵達廣陵後,騎馬繞城,大聲呼喊說:“我就是宗悫。
” 劉誕看到朝廷的各路人馬雲集城外,就放棄廣陵城向北逃走,沈慶之派兵前去追擊。
劉誕的部下都不想離開,劉誕又返回城内,築起高台,與将士歃血立盟,并任命劉琨之為參軍。
劉琨之是劉遵考的兒子。
他推辭說:“忠孝不能兩全,我的老父還在建康,我不能受命。
”劉誕把劉琨之囚禁了十幾天,劉琨之最終也不接受任命,于是把他殺掉了。
沈慶之率領大軍進逼廣陵城,劉誕從城樓上把寫給宋孝武帝的書信奏章拿給沈慶之看,請沈慶之替他呈送給宋孝武帝,沈慶之 曰:“我受诏讨賊,不得為汝送表。
汝必欲歸死朝廷,自應開門遣使,吾為汝護送。
” 五月,宋殺其東揚州刺史顔竣。
竣遭母憂,送喪還都,宋主恩待猶厚。
會王僧達得罪,疑竣谮之,陳竣前後怨望诽謗之語,竣坐免官。
竣懼,上啟請命,宋主益怒。
及誕反,遂誣竣與通謀,收付廷尉,折足賜死。
妻子徙交州,複沉其男口于江。
秋七月,宋克廣陵,劉誕伏誅。
沈慶之值久雨,不得攻城。
宋主令有司奏免慶之官,诏勿問,以激之。
誕初閉城,參軍賀弼固谏,誕怒抽刀向之。
及誕兵屢敗,将佐多逾城出降,或勸弼宜早出,弼曰:“公舉兵向朝廷,此事既不可從,荷公厚恩,又義無違背,唯當以死明心耳。
”乃飲藥自殺。
參軍何康之等謀開門納官軍,不果,斬關出降。
誕為高樓,置康之母于其上,暴露之,不與食,母呼康之數日而死。
範義為誕左司馬,或勸其行,義曰:“子不可以棄母,吏不可以叛君,必若康之而活,吾弗為也。
” 沈慶之帥衆攻城,克之,誕走,追及斬之,母妻皆自殺。
宋主聞廣陵平,出宣陽門,敕左右皆呼“萬歲”。
侍中蔡興宗陪辇,宋主顧曰:“卿何獨不呼?”興宗正色曰:“陛下今日 說:“我接受诏令前來讨伐叛賊,不能為你呈送奏章。
你如果一定要歸順朝廷,接受死罪,就應當打開城門,派遣使者,我自會為你前往護送。
” 五月,宋孝武帝劉駿誅殺東揚州刺史顔竣。
顔竣的母親去世,他把母親的靈柩送到建康,宋孝武帝還是厚待了他。
适逢王僧達有罪被捕,他懷疑是顔竣在宋孝武帝面前陷害了自己,就向宋孝武帝陳述了顔竣前前後後對朝廷怨恨诽謗的話,顔竣被免職。
顔竣害怕起來,上書宋孝武帝,請求饒他一命,宋孝武帝更加氣憤。
到劉誕反叛時,宋孝武帝就誣陷顔竣與劉誕勾結謀反,将他抓進廷尉,砸斷了他的雙腳再命他自殺。
顔竣的妻子、孩子被流放到交州,不久,宋孝武帝又下令将他家中所有男子都投入江中淹死。
秋七月,劉宋軍隊攻克廣陵,劉誕被誅殺。
趕上大雨不斷,沈慶之無法攻城。
宋孝武帝令有關部門上奏免除沈慶之的官職,又下诏說不予追究,以此激怒沈慶之攻城。
當初劉誕關閉城門,參軍賀弼堅決勸谏,劉誕大怒,抽刀指向賀弼。
到後來劉誕屢次戰敗,手下将士大多出城投降,有人勸賀弼應該早日出逃,賀弼說:“劉公舉兵反叛朝廷,此事我不應當跟從,但我蒙受劉公厚恩相待,卻又不能違背他,隻有以死表明心迹。
”于是服毒自殺。
參軍何康之等人密謀打開城門迎接官軍,沒有成功,于是他砍開城門,出城投降。
劉誕建了一座高樓,把何康之的母親置于樓上,讓她赤身裸體,不給她飯吃,她呼喊着何康之的名字,幾天後死去。
範義擔任劉誕的左司馬,有人勸他逃走,範義說:“孩子不能抛棄他的母親,官吏不能背叛他的君主,如果一定要像何康之那樣活着,我不能那樣做。
” 沈慶之率領大軍攻打廣陵城,攻下了它,劉誕逃走,被人追上斬殺,劉誕的母親和妻子全都自殺。
宋孝武帝聽說廣陵的叛亂已被平定,走出宣陽門,下令左右的臣僚一起高呼“萬歲”。
侍中蔡興宗陪在辇車旁邊,宋孝武帝回過頭來對他說:“為什麼就你不喊?”蔡興宗嚴肅地說:“今天陛下 正應涕泣行誅,豈得皆稱萬歲?”宋主不悅。
诏貶誕姓留氏,廣陵城中士民無大小,悉命殺之。
慶之請自五尺以下全之,女子為軍賞,猶殺三千餘口。
擢梁曠為後将軍,贈劉琨之給事黃門侍郎。
蔡興宗奉旨慰勞廣陵。
興宗與範義素善,收斂其屍,送歸豫章。
宋主謂曰:“卿何敢故觸王憲?”對曰:“陛下自殺賊,臣自葬故交,何不可之有?”宋主有慚色。
宋以沈慶之為司空。
九月,宋築上林苑。
宋徙郊壇,造五路。
初,晉人築南郊壇于巳位,至是,尚書右丞徐爰以為非禮,诏徙于牛頭山西,直宮城之午位。
又造五路,依金根車,加羽葆蓋。
及廢帝即位,以郊壇舊地為吉,複還故處。
庚子(460) 宋大明四年,魏和平元年。
春正月,宋主耕藉田。
三月,後親桑西郊,太後觀禮。
夏六月,魏伐吐谷渾。
吐谷渾王拾寅兩受宋、魏爵命,居止出入拟于王者,魏人忿之。
遣陽平王新成等督諸軍以擊之,虜獲甚衆。
魏複置史官。
崔浩之誅,史官遂廢,至是,複置。
冬十月,宋殺其廬陵内史周朗。
正應該痛苦流涕,進行誅殺,怎能讓大家都喊萬歲呢?”宋孝武帝很不高興。
宋孝武帝诏令貶劉誕的姓氏為留,将廣陵城中的所有士民不論大小全部殺死。
沈慶之請求不要将五尺以下的人殺掉,将女子封給将士為賞,但最後還是殺了三千多人。
宋孝武帝提升梁曠為後将軍,追贈劉琨之為給事黃門侍郎。
蔡興宗奉旨前往慰勞廣陵将士。
他與範義素有交情,就收殓了範義的屍體,送回豫章下葬。
宋孝武帝對他說:“你為什麼敢故意觸犯王法?”蔡興宗說:“陛下您自當殺你的賊寇,而為臣自當下葬我的朋友,這有什麼不可以嗎?”宋孝武帝面露愧色。
宋孝武帝劉駿任命沈慶之為司空。
九月,劉宋修建上林苑。
劉宋将祭天的土壇遷出原地,制造五種帝王所乘的車子。
當初,東晉在建康的南郊巳方位上建造祭天的土壇,現在尚書右丞徐爰認為這樣不合于禮,宋孝武帝于是诏令将其遷到牛頭山的西邊,面對宮城的午方位上。
又诏令制造五種質地不同的禦車,按照金根車的樣子,在車上加蓋用羽毛裝飾的頂子。
到後來,前廢帝劉子業即位後,認為祭天的土壇位于舊地巳位吉利,于是又把它遷回了原地。
庚子(460) 宋大明四年,北魏和平元年。
春正月,宋孝武帝劉駿舉行耕藉田禮。
三月,皇後親自到建康西郊舉行采桑禮,皇太後觀禮。
夏六月,北魏大軍讨伐吐谷渾。
吐谷渾王慕容拾寅分别接受劉宋和北魏的賜封爵位,無論他的住所還是車馬,都可以和皇帝相比,北魏人因此對他很憤恨。
于是文成帝派遣陽平王拓跋新成等人督統各路大軍,向吐谷渾發起進攻,掠獲了大批人馬、财物。
北魏恢複設置史官一職。
崔浩被殺後,北魏的史官就被廢除了,至此重又設置。
冬十月,宋孝武帝劉駿誅殺廬陵内史周朗。
朗言事切直,宋主銜之,使有司奏朗居母喪不如禮,傳送甯州,于道殺之。
朗之行也,侍中蔡興宗方在直,請與朗别,坐白衣領職。
宋以顔師伯為侍中。
師伯以谄佞被親任,群臣莫及。
多納貨賄,家累千金。
宋主嘗與之樗蒲,宋主擲得雉,自謂必勝,師伯次擲得盧,宋主失色,師伯遽斂子曰:“幾作盧。
”是日一輸百萬。
柔然攻高昌,殺沮渠安周。
柔然攻高昌,殺沮渠安周,滅沮渠氏,以阚伯周為高昌王。
高昌稱王自此始。
辛醜(461) 宋大明五年,魏和平二年。
春正月,雪。
宋以正旦朝賀雪落,太宰義恭衣有六出,義恭奏以為瑞,宋主悅。
義恭以宋主猜暴,懼不自容,每卑辭遜色,曲意祗奉,由是終宋主之世得免于禍。
夏,宋立明堂。
經始明堂,直作大殿于丙、己之地,制如太廟,唯十有二間為異。
宋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反襄陽,為其下所殺。
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年十七,司馬庾深之行府事,休茂欲專處決,深之及主帥每禁之。
左右張伯超有寵,多罪惡,主帥屢責之。
伯超說休茂殺行事及主帥而舉兵,休茂從之。
周朗論事直率,宋孝武帝對他有所憤恨,讓有關部門彈劾周朗,說他在為母親守喪期間做了不合于禮的事,于是将他流放甯州,在路上把他殺了。
周朗出發之前,侍中蔡興宗正在值班,他請求和周朗道别,因此也被削官,以平民的身份代理現職。
宋孝武帝劉駿任命顔師伯為侍中。
顔師伯因為善于谄佞而受到宋孝武帝的厚待和信任,其他大臣無法相比。
他多收受賄賂,家産累及千金。
宋孝武帝曾和他一起下樗蒲棋,宋孝武帝擲出“雉”,認為自己必定赢了,顔師伯卻跟着擲出了“盧”,宋孝武帝大驚失色,顔師伯很快地把骰子收了起來,說:“差點是&lsquo盧&rsquo了。
”這天,顔師伯一次就輸掉一百萬錢。
柔然進攻高昌,殺死沮渠安周。
柔然進攻高昌,殺死沮渠安周,滅了沮渠全族,任命阚伯周為高昌王。
高昌從此開始稱王。
辛醜(461) 宋大明五年,北魏和平二年。
春正月,下雪。
因為正月初一,宋文武大臣朝觐慶賀喜降大雪,有雪花落在太宰劉義恭的衣服上,劉義恭啟奏說這是祥瑞之兆,宋孝武帝非常高興。
劉義恭因為宋孝武帝生性猜忌,恐怕自己不能被他所容,所以每次都言辭謙遜,臉色恭順,曲意奉承,因此在宋孝武帝在位時期,他得以幸免于禍。
夏季,劉宋興建明堂。
宋興建明堂,将大殿建在丙、己方位,形制如同太廟,隻有十二間和太廟不同。
宋雍州刺史、海陵王劉休茂在襄陽反叛,被其部下所殺。
雍州刺史、海陵王劉休茂這年十七歲,司馬庾深之當時主持王府事務,劉休茂想要自己專權,庾深之和主帥每次都禁止他這樣做。
左右侍從張伯超深受劉休茂的寵信,經常作惡,主帥屢次斥責他。
張伯超遊說劉休茂,讓他殺死庾深之和主帥,然後起兵反叛,劉休茂聽從了他的建議。
殺典簽楊慶,征集兵衆,建牙馳檄。
博士荀诜谏,殺之。
休茂出城行營,參軍沈暢之等帥衆閉門拒之。
休茂馳還攻城,克之。
參軍尹玄慶複起兵攻休茂,生擒斬之。
母妻皆自殺,同黨伏誅。
宋主自即位以來,抑黜諸弟,既克廣陵,欲更峻其科。
沈懷文曰:“漢明不使其子比光武之子,前史以為美談。
陛下既明管、蔡之誅,願崇唐、衛之寄。
”及襄陽平,太宰義恭希旨,複請裁抑諸王,不使任邊州,及悉輸器甲,禁絕賓客。
懷文固谏乃止。
宋主畋遊無度,嘗出,夜還,敕開門。
侍中謝莊居守,以棨信或虛,執不奉旨,須墨敕乃開。
宋主曰:“卿欲效郅君章邪?”對曰:“臣聞王者祭祀畋遊,出入有節。
今陛下晨往霄歸,臣恐不逞之徒妄生矯詐,是以伏須神筆,乃敢開門耳。
” 秋九月朔,日食。
宋司空沈慶之罷就第。
慶之目不知書,家素富,産業累萬金。
一夕徙居婁湖,以宅輸官。
非朝賀不出門,車馬率素,從者不過三五人,遇之者不知其為三公也。
冬十月,宋以新安王子鸾為南徐州刺史。
子鸾母殷淑儀寵傾後宮,子鸾愛冠諸子,凡為上所眄遇者,莫不入其府。
劉休茂殺了典簽楊慶,聚集大軍,豎立旗幟,向外發出檄文。
博士荀诜勸谏,被劉休茂所殺。
劉休茂出城巡營,參軍沈暢之等率衆人關閉城門,拒絕劉休茂回城。
劉休茂馬上率軍返回攻城,攻下襄陽城。
參軍尹玄慶又起兵進攻劉休茂,活捉并斬了他。
劉休茂的母親、妻子全都自殺,他的黨羽也被誅殺。
宋孝武帝自從即位以來,一直貶斥他的諸位弟弟,攻克廣陵之後,更打算加強對其弟弟的控制。
沈懷文說:“漢明帝不讓自己的兒子超過光武帝的兒子,前世史書以此作為美談而記載。
陛下您既然已殺了管叔、蔡叔那樣的人,但願您能推崇周成王封叔虞、康叔于唐、衛之地的舉動,以維護國家。
”等到襄陽反叛平定後,太宰劉義恭了解了宋孝武帝的心思,于是便上疏請求繼續壓制、裁減諸位親王的權力,不讓他們統領沿邊各州,收繳他們保存的盔甲武器,禁止他們結交賓客。
沈懷文堅持認為不能這樣,宋孝武帝才停止了這些禁令。
宋孝武帝打獵遊玩沒有節制,有一次出城,深夜返回,下令打開城門。
正好侍中謝莊值班,他認為宋孝武帝讓人送來的木符也許是假的,就執意不讓開門,說要看到宋孝武帝的親筆書寫的敕令才開。
宋孝武帝說:“你打算仿效郅君章嗎?”謝莊回答說:“我聽說君王祭祀、狩獵、出遊,出入都應有節制。
如今陛下清晨出去,深夜才回來,臣害怕有不法之徒假造聖旨,欺騙我們,所以必須看到陛下的筆迹,才敢打開城門。
” 秋九月初一,出現日食。
劉宋司空沈慶之辭職回家。
沈慶之目不識丁,家裡向來富有,産業累及萬金。
一天傍晚,他遷居婁湖,把自己的宅第獻給了官府。
不是朝賀時,他從不走出家門,他的車馬都很樸素,侍從也不過三五人,在路上遇到他的人,都不知道他是三公高官。
冬十月,孝武帝劉駿任命新安王劉子鸾為南徐州刺史。
劉子鸾的母親殷淑儀在後宮最受宋孝武帝的寵愛,劉子鸾所受到的寵愛也在其他皇子之上,凡是宋孝武帝喜愛的東西,沒有不進入劉子鸾府内的。
初,巴陵王休若為北徐州,以張岱為參軍,行府州國事。
後曆臨海、豫章、晉安三府,與典簽主帥共事,事舉而情不相失。
或問其故,岱曰:“古人言:&lsquo一心可事百君。
&rsquo我為政端平,待物以禮,悔吝之事無由而及。
明暗短長更是才用之多少耳。
”及是,子鸾複以岱為别駕、行事。
十二月,宋制民歲輸布,戶四匹。
宋禁士族雜婚。
诏士族雜婚者皆補将吏。
士族多避役逃亡,乃嚴為之制,捕得即斬之。
往往奔竄湖山為盜賊。
沈懷文谏,不聽。
壬寅(462) 宋大明六年,魏和平三年。
春正月,宋始祀五帝于明堂。
宋策孝、秀于中堂。
揚州秀才顧法對策曰:“源清則流絜,神聖則形全。
躬化易于上風,體訓速于草偃。
”上惡其諒,投策于地。
二月,宋複百官祿。
宋主殺其廣陵太守沈懷文。
侍中沈懷文素與顔竣、周朗善,數以直谏忤旨,宋主謂曰:“竣若知我殺之,亦當不敢如此。
”嘗出射雉,風雨驟至,懷文與王彧、江智淵約相與谏。
懷文曰:“風雨如此,非聖躬所宜冒。
”彧曰:“懷文所啟宜從。
”智淵未及言,宋主注弩作色曰:“卿欲效顔竣邪?”宋主每燕集,在坐者皆令沉醉, 當初,巴陵王劉休若擔任北徐州刺史,任命張岱為參軍,代理府州事務。
後來張岱曆任臨海、豫章、晉安三府參軍,與三州的典簽、主帥共事,每件事都做得非常順情得體。
有人問他其中的原因,張岱說:“古人說:&lsquo一心可以事奉百君。
&rsquo我為政端正公平,待人接物以禮相處,所以讓人後悔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
一個人的明暗短長,隻不過是他才能多少的體現罷了。
”現在,劉子鸾又任用張岱擔任别駕、行事。
十二月,劉宋朝廷規定,每戶人家每年向朝廷繳納四匹布。
劉宋禁止豪門士族與平民通婚。
宋孝武帝诏令,凡是豪門士族與平民通婚的,都要補為武職。
一些與平民通婚的豪門士族,大多為躲避兵役而逃亡,于是朝廷嚴格規定,抓到逃亡者,立即斬首。
這些逃亡者往往逃入江湖山澤做了盜賊。
沈懷文勸谏,孝武帝不聽。
壬寅(462) 宋大明六年,北魏和平三年。
春正月,宋孝武帝劉駿第一次在明堂祭祀五帝。
宋孝武帝在中堂舉行孝廉、秀才考試。
揚州秀才顧法回答策問說:“水源清澈,則河流自然清潔;精神崇高,則身體自然健康。
身體力行,則好的風尚自然會流行,其速度會比野草被風刮倒更快。
”宋孝武帝讨厭他的大膽直言,把他的卷子扔到了地上。
二月,劉宋恢複文武百官的俸祿。
宋孝武帝劉駿誅殺廣陵太守沈懷文。
侍中沈懷文向來和顔竣、周朗交好,他幾次因為直言勸谏而惹怒了宋孝武帝,宋孝武帝對他說:“顔竣如果知道我會殺他,也就不敢這樣大膽放肆了。
”宋孝武帝曾外出打野雞,暴風雨突然來了,沈懷文和王彧、江智淵相約進谏。
沈懷文說:“這樣大的暴風雨,陛下的聖體不應當承受。
”王彧說:“沈懷文的啟奏,您應該聽從。
”江智淵還沒來得及說話,宋孝武帝已眼看着弓箭,滿臉怒色地說:“你打算仿效顔竣嗎?”宋孝武帝每次設宴時,都下令在座者必須喝醉, 嘲谑無度。
懷文素不飲,又不好戲調,宋主謂故欲異己,出為廣陵太守。
至是朝正,事畢當還,以女病求申期,為有司所糾,免官,禁锢十年。
懷文賣宅欲還東,上大怒,賜死。
三子澹、淵、沖行哭請命。
柳元景為之言曰:“懷文三子塗炭不可見,願陛下速正其罪。
”宋主竟殺之。
夏四月,宋淑儀殷氏卒。
宋主以殷氏卒,痛悼不已,精神罔罔,頗廢政事。
葬于龍山,民不堪役,死亡甚衆。
自江南葬埋之盛,未之有也。
又為之别立廟。
秋九月,宋制沙門緻敬人主。
初,晉庾冰議使沙門敬王者,不果行。
至是,有司奏曰:“浮圖為教,反經蔽道,屈膝四輩而簡禮二親,稽颡耆臘而直體萬乘。
臣等參議,以為沙門接見比當盡虔。
”從之。
及廢帝即位複舊。
宋祖沖之請更造新曆,不報。
南徐州從事史祖沖之上言,何承天《元嘉曆》疏舛猶多,更造新曆。
以為:“舊法,冬至日有定處,未盈百載,辄差二度。
今令冬至日度,歲歲微差,将來久用,無煩屢改。
又,子為辰首,位在正北,虛為北方列宿之中。
今曆,上元 再對醉者進行嘲諷、戲谑。
沈懷文一向不喝酒,又不喜歡戲弄玩笑,宋孝武帝認為他這是故意和自己作對,于是就讓他到外地為官,任他為廣陵太守。
沈懷文到建康參加元旦朝拜,結束應當返回廣陵,但因為女兒生病,所以請求延長在建康的期限,竟被有關部門糾治免官,禁锢十年。
沈懷文賣掉京城的房宅,打算東下回家,宋孝武帝大怒,命他自殺。
沈懷文的三個兒子沈澹、沈淵、沈沖一路奔走哭号,為父請求饒命。
柳元景替他說話,道:“沈懷文的三個兒子,悲痛異常,令人不能看下去,願陛下快點為沈懷文定罪。
”宋孝武帝最後還是殺了沈懷文。
夏四月,宋孝武帝劉駿的寵姬殷淑儀去世。
殷氏去世後,宋孝武帝痛悼不已,精神恍惚,無心處理朝政。
宋孝武帝征用大批民夫,為殷氏在龍山修築墓穴,民夫不堪忍受沉重的勞作,為此死去、逃走的人很多。
自長江以南舉行葬禮以來,從沒有像殷氏的葬禮這樣隆重。
宋孝武帝為殷氏修廟立像,以為追念。
秋九月,劉宋制定僧徒恭敬皇帝的規定。
當初,東晉人庾冰建議,應讓僧徒恭敬帝王,但最後沒有實行。
一直到現在,劉宋有關部門上奏說:“佛教的教義,用自己的經典蒙蔽真正的道義,他們跪拜四聖,而慢待自己的雙親,隻對高僧叩頭,而和皇帝平起平坐。
我們建議,認為僧徒晉見皇帝,應當恭敬、虔誠。
”宋孝武帝采納了這個建議。
後來到前廢帝即位後,又恢複如舊了。
宋人祖沖之請求制定新的曆法,但未能實施。
南徐州從事史祖沖之上書說,何承天的《元嘉曆》中的疏失、錯誤還很多,所以他制定了一部新的曆法。
他認為:“現在使用的曆法,将冬至日固定在某一天,不到一百年,就會相差二度。
新曆法将冬至放到年終,每年隻有微小的差距,将來長期使用下去,就不必麻煩多次改動。
另外,現行曆法把&lsquo子&rsquo作為&lsquo辰&rsquo的開頭,位置在正北方,虛,排列在北方各個星座之中。
新曆則把上元 曰度,發自虛一。
日辰之号,甲子為先,今曆,上元歲在甲子。
又,承天法,日、月、五星各自有元。
今法,交會遲疾,悉以上元歲首為始。
”宋主令善曆者難之,不能屈。
會宋主晏駕,不果施行。
癸卯(463) 宋大明七年,魏和平四年。
春正月,宋吏部郎江智淵卒。
宋主每因宴集,好使群臣自相嘲讦。
智淵素恬雅,漸不會旨。
嘗使智淵以王僧朗戲其子彧,智淵正色曰:“恐不宜有此戲。
”宋主怒曰:“江僧安癡人,癡人自相惜。
”僧安,智淵之父也。
智淵伏席流涕,由此恩寵大衰。
又議殷淑儀谥曰懷,宋主以為不盡美,銜之。
他日,至妃墓,指石柱謂智淵曰:“此上不容有&lsquo懷&rsquo字。
”智淵益懼,竟以憂卒。
夏,宋制非臨軍毋得專殺,非手诏毋得興軍。
诏:“自非臨軍,不得專殺。
罪應重辟,先上須報,違者以殺人論。
刺史、守宰動民興軍皆須手诏施行,唯外警内奸、變起倉猝者,不從此例。
” 宋以蔡興宗、袁粲為吏部尚書。
粲,淑之兄子也。
宋主好狎侮群臣,自太宰義恭以下不免穢辱。
常呼金紫光祿大夫王玄谟為老伧,仆射劉秀之為 放在年終,從虛、一開始。
現行曆法把日月星辰的标志,以甲子作為開頭放在最前面,新曆則把上元每年放在甲子上。
再者,何承天的曆法中,日、月、五星各自都有自己的元。
新曆則将日、月、五星的交會以及運行的快慢,全都以上元的歲首作為開始。
”宋孝武帝命令對曆法有研究的人同祖沖之辯論,但都駁不倒他。
适逢宋孝武帝去世,祖沖之的新曆也未能實施。
癸卯(463) 宋大明七年,北魏和平四年。
春正月,劉宋吏部郎江智淵去世。
宋孝武帝每次都借着宴請飲酒時,喜好讓群臣之間相互嘲諷、攻讦。
江智淵向來性情恬雅,慢慢地被宋孝武帝所讨厭。
宋孝武帝曾派江智淵前去命令王僧朗嘲弄自己的兒子王彧,江智淵嚴肅地說:“恐怕不應該這樣開玩笑。
”宋孝武帝大怒說:“江僧安是個白癡,白癡才會同情白癡。
”江僧安是江智淵的父親。
江智淵趴在坐席上痛哭流涕,因此宋孝武帝對他的恩寵大為減弱。
江智淵又提議追封殷淑儀谥号為懷,宋孝武帝認為這個谥号不完美,更憤恨于江智淵。
一天,宋孝武帝與群臣來到殷貴妃的墓地,指着墓前的石柱對江智淵說:“這上面不能有&lsquo懷&rsquo字。
”江智淵愈加恐懼,最後竟因憂慮過度去世。
夏季,宋孝武帝劉駿規定将吏如果不與敵人作戰,一律不得擅自殺人,沒有皇帝的手诏,一律不許發動軍隊。
宋孝武帝诏令:“任何官将,除非是在戰場上與敵人作戰,一律不得擅自殺人。
罪行應被判斬首的罪犯,必須先向朝廷呈報,如有違反這一诏令的,以殺人罪論處。
刺史、守宰動員百姓發動軍隊,都必須有皇帝的手诏才能施行,隻有邊境有敵人入侵或宮廷内有奸賊作亂,突然發生事變的,可以不受此令約束。
” 宋孝武帝劉駿任命蔡興宗、袁粲為吏部尚書。
袁粲,是袁淑哥哥的兒子。
宋孝武帝喜好侮辱、捉弄群臣,從太宰劉義恭以下的大臣,沒有一個人能免去被穢語侮辱。
宋孝武帝經常把金紫光祿大夫王玄谟叫做“土佬”,把仆射劉秀之喊為 老悭,顔師伯為,其餘短長肥瘦皆有稱目。
又寵一昆侖奴,令以杖擊群臣,唯憚蔡興宗方嚴,不敢侵媟。
議曹郎王耽之曰:“蔡豫章昔在相府,亦以方嚴不狎,武帝宴私之日未嘗相召。
蔡尚書今日可謂能負荷矣。
” 六月,宋以劉德願為豫州刺史。
宋主數與群臣至殷貴妃墓,謂德願曰:“卿哭貴妃悲者當厚賞。
”德願擗踴号恸,涕泗交流。
宋主甚悅,故有是命。
宋大修宮室。
宋主為人機警勇決,記問博洽,文章華敏;又善騎射,而奢欲無度。
自晉氏渡江以來,宮室草創,孝武始作清暑殿,宋興無所增改。
至是,始大修宮室,土木被錦繡,賞賜傾府藏。
壞高祖所居陰室,于其處起玉燭殿,與群臣觀之,床頭有土障,壁上挂葛燈籠、麻蠅拂,侍中袁因盛稱高祖儉素之德。
宋主曰:“田舍公此已為過矣。
”,淑之兄子也。
冬十月,宋主校獵姑孰。
魏遣散騎常侍遊明根如宋。
明根奉使三返,宋主以其長者,禮之有加。
十一月,宋主習水軍于梁山。
甲辰(464) 宋大明八年,魏和平五年。
夏閏五月,宋主駿殂,太子子業立。
“老摳門”,叫顔師伯為“大闆牙”,其他人都根據高矮胖瘦,被起過外号。
宋孝武帝又寵愛一個昆侖奴,讓他拿着棍棒毆打群臣,這個昆侖奴懼憚蔡興宗的方正威嚴,不敢戲弄。
議曹郎王耽之說:“蔡豫章過去在宰相府時,也以方正威嚴、不苟言笑而免于嘲弄,所以武帝舉行私人宴會時,也從未邀請他參加。
可以說今日的蔡尚書已經繼承父親的品德了。
” 六月,宋孝武帝劉駿任命劉德願為豫州刺史。
宋孝武帝多次和衆大臣到殷貴妃的墓前,他對劉德願說:“你如果很悲傷地痛哭貴妃,我就會厚賞你。
”劉德願就失聲痛哭,拍胸頓足,眼淚、鼻涕流到了一起。
宋孝武帝非常高興,所以才有這個任命。
劉宋大肆修建宮室。
宋孝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