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綱目卷二十二

關燈
,講論道藝,收羅英俊,三也;董帥大衆,人盡死力,四也。

    所以得建立功業,驅策諸賢者,正望筭略中有片長耳。

    ” 壬辰(392) 十七年秦太初七,燕建興七,後秦建初七,魏登國七年。

     春三月,後秦殺其将軍王統、徐成。

     後秦主苌寝疾,召興詣行營。

    姚方成言于興曰:“今寇敵未滅,王統等皆有部曲,終為人患。

    ”興遂殺統及王廣、苻胤、徐成、毛盛等。

    苌怒曰:“統兄弟吾之州裡,成等前朝名将,吾方用之,奈何辄殺之!” 夏五月朔,日食。

     燕主垂擊翟钊,钊奔西燕。

     燕主垂擊翟钊,钊求救于西燕,西燕主永謀于群臣,尚書郎鮑遵曰:“使兩寇相弊,吾乘其後,此卞莊子之策也。

    ”侍郎張騰曰:“垂強钊弱,何弊之乘!不如速救之,以成鼎足之勢。

    今我引兵趨中山,晝多疑兵,夜多火炬,垂必懼而自救。

    我沖其前,钊蹑其後,此天授之機不可失也。

    ”永不從。

     垂軍黎陽,臨河欲濟,钊列兵南岸以拒之。

    垂徙營就西津,去黎陽西四十裡,為牛皮船百餘艘,僞列兵仗,溯流而上。

    钊亟引兵趣之,垂潛遣王鎮等自黎陽津夜濟, 姚苌笑着說道:“我有四個方面趕不上故去的哥哥:身高八尺五寸,垂臂超過雙膝,使人望而生畏,這是其一;統帥十萬大軍,将士聽從指揮,沖鋒陷陣,所向披靡,這是其二;博古通今,講求學問,論說技藝,收羅人才,這是其三;督率大衆,人效死力,這是其四。

    我之所以能夠建立功業,領導各位俊賢,正是期盼在謀略上有一點可取的長處罷了。

    ” 壬辰(392) 晉烈宗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前秦太初七年,後燕建興七年,後秦建初七年,北魏登國七年。

     春三月,後秦殺了他們的将軍王統、徐成。

     後秦主姚苌生病不起,召喚太子姚興來行營相見。

    姚方成對姚興說:“如今入侵之敵未能滅除,而王統等人都擁有自己的軍隊,終将成為我們的禍患。

    ”姚興便殺掉王統及王廣、苻胤、徐成、毛盛等人。

    姚苌怒斥姚興說:“王統、王廣兄弟是我的同州裡老鄉,徐成等人是前朝的名将,我方才重用他們,怎能輕易地殺掉呢!” 夏五月初一,出現日食。

     後燕主慕容垂進攻翟钊,翟钊逃奔西燕。

     後燕主慕容垂進攻翟钊,翟钊向西燕求救,西燕主慕容永召群臣商讨對策,尚書郎鮑遵說:“讓兩方寇賊都疲困不堪,我們再随後受益,這就是魯國大夫卞莊子的妙策。

    ”侍郎張騰說:“慕容垂強大而翟钊弱小,我們有什麼良機可乘!不如趕快搭救翟钊,以便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現在我們可以率兵急趨後燕國都中山,白天多設疑兵,黑夜多燃火把,慕容垂必然驚恐,罷兵自救。

    屆時,我們在他們的前面沖擊,翟钊跟在他們的背後騷擾,這是不可失去的天賜良機。

    ”慕容永沒有采納。

     慕容垂駐紮在黎陽,來到黃河北岸準備渡河,翟钊在南岸部署兵力抵抗。

    慕容垂遷移大營到相距黎陽四十裡的西津,制作牛皮船一百多艘,滿載僞裝的軍械逆流而上。

    翟钊急忙率兵直追西津,慕容垂卻暗中派遣王鎮等從黎陽渡口乘夜渡河, 營于河南,比明營成。

    钊亟還攻,垂命堅壁勿戰。

    钊兵往來疲暍,攻營不拔,将引去,鎮等出戰,慕容農自西津濟,夾擊大破之,盡獲其衆及所統七郡三萬餘戶。

    钊奔長子,歲餘謀反,永殺之。

     垂以章武王宙鎮滑台,崔蔭為司馬。

    蔭明敏強正,善規谏,宙嚴憚之。

    簡刑法,輕賦役,流民歸之,戶口滋息。

     秋七月,秦主登引兵逼安定,後秦主苌拒卻之。

     秦主登聞後秦主苌病大喜,秣馬厲兵,進逼安定。

    苌疾小瘳,出兵拒之,登懼而還。

    苌夜引兵蹑其後。

    旦而候騎告曰:“賊營已空,不知所向。

    ”登驚曰:“彼為何人,去來不令我覺,謂其将死,忽然複至,朕與此羌同世,何其厄哉!”登遂還雍,苌亦還安定。

     冬十一月,以殷仲堪都督荊、益、甯州軍事。

     仲堪雖有時譽,資望猶淺,到官好行小惠,綱目不舉。

     南郡公桓玄負其才地,以雄豪自處,朝廷疑而不用,年二十三始拜洗馬。

    嘗詣琅邪王道子,值其酣醉,張目謂衆客曰:“桓溫晚塗欲作賊,雲何?”玄伏地流汗不能起,由是不自安而切齒于道子。

    後出補義興太守,郁郁不得志,歎曰:“父為九州伯,兒為五湖長!”遂棄官歸國,上疏自訟, 把營地駐紮在南岸,在天亮之前大營建成。

    翟钊急忙返回攻營,慕容垂命令将士固守不戰。

    翟钊的軍隊往來奔命,疲憊傷暑,攻營不克,正準備離去,王鎮等出營厮殺,慕容農從西津渡河夾擊,翟钊一敗塗地,慕容垂把他的部衆和所統轄的七郡三萬餘戶人口全都據為己有。

    翟钊投奔西燕長子,一年多之後,因陰謀反叛被慕容永誅殺。

     慕容垂命章武王慕容宙鎮守滑台,崔蔭做他的司馬。

    崔蔭精明敏捷,剛正不阿,善于直言規勸,慕容宙十分畏懼。

    崔蔭提倡簡省刑法,減輕賦役,因此流亡的百姓紛紛歸附,人口不斷增加。

     秋七月,前秦主苻登率兵進逼安定,後秦主姚苌親自出擊打退了他。

     前秦主苻登聽說後秦主姚苌患病,異常興奮,厲兵秣馬,率軍進逼安定。

    姚苌病稍有好轉,便出兵抵抗前秦軍,苻登因為畏懼而撤退。

    姚苌乘夜帶領将士緊随其後。

    天亮時分,前秦的偵察騎兵報告說:“敵人的兵營已經空了,不知去向何方。

    ”苻登驚慌地說:“姚苌是什麼人啊,來去使我們無從知覺,說他就要死了,卻忽然再次出現,我與這個羌賊同生一世,是多麼大的災難呀!”于是,苻登退歸雍城,姚苌也回到安定。

     冬十一月,東晉朝廷任命殷仲堪為都督荊、益、甯三州軍事。

     殷仲堪雖然有一時的聲譽,但是資曆和威望不深,因而上任後喜好施行小恩小惠,對政事公務卻沒有得力的舉措。

     南郡公桓玄倚仗自己的才幹和顯赫的地位,自視為英雄豪傑,朝廷對他存有疑心而不委以重任,直至二十三歲才授予太子洗馬一職。

    桓玄曾經造訪琅邪王司馬道子,正趕上他酩酊大醉,睜大眼睛對各位賓客說:“桓溫晚年想要做賊,你們說如何?”桓玄趴在地上,汗流浃背不能站起來,從此心不自安而對司馬道子切齒痛恨。

    桓玄後來離朝補任義興太守,仍覺懷才不遇,郁郁寡歡,歎息着說:“我的父親是九州的盟主,而我這個兒子卻隻是五湖長官!”于是放棄職位回歸封地,并呈上奏章為自己申辯, 不報。

    桓氏累世臨荊州,玄複豪橫,士民畏之。

    嘗于仲堪聽事前戲馬,以矟拟仲堪。

    參軍劉邁曰:“馬矟有餘,精理不足。

    ”玄不悅,既出,仲堪謂邁曰:“卿,狂人也!玄夜遣殺卿,我豈能相救邪!”使邁避之,玄果使人追之不及。

    征虜參軍胡藩過江陵,見仲堪曰:“玄志趣不常,節下崇待太過,非計也。

    ”藩内弟羅企生為仲堪功曹,藩謂曰:“殷侯倒戈授人,必及于禍。

    君不早去,悔無及矣!” 立子德文為琅邪王,徙道子為會稽王。

     李遼表請修孔子廟,不報。

     清河人李遼上表請敕兖州修孔子廟,給戶灑掃。

    仍立庠序,收教學者,曰:“事有如賒而實急者,此之謂也。

    ”疏奏不省。

     癸巳(393) 十八年秦太初八,燕建興八,後秦建初八,魏登國八年。

     秋七月,秦窦沖叛,秦主登讨之。

    後秦使太子興救沖,遂襲平涼。

     秦丞相窦沖叛,稱秦王,改元。

    秦主登讨之,沖求救于後秦。

    尹緯言于後秦主苌曰:“太子仁厚有聞,而英略未著,請使擊登。

    ”苌從之。

    使興将兵攻胡空堡,登解沖圍以赴之。

    興因襲平涼,大獲而歸,複鎮長安。

     冬十月,燕主垂擊西燕。

     燕主垂議伐西燕,諸将曰:“永未有釁,我連年征讨,士 沒有得到朝廷的答複。

    桓氏家族幾代鎮守荊州,桓玄又強豪專橫,當地吏士百姓都害怕他。

    桓玄曾在殷仲堪的公堂前騎馬取樂,還用長矛假裝直刺向殷仲堪。

    參軍劉邁說:“戰馬和長矛有餘,而對于道理精義卻有欠缺。

    ”桓玄不高興地走出後,殷仲堪對劉邁說:“你真是狂人,桓玄夜裡派人殺你,我怎麼能夠救助呢!”便讓劉邁躲避起來,桓玄果然指使人追殺劉邁,沒有得逞。

    征虜參軍胡藩路過江陵,見到殷仲堪說:“桓玄的志向興趣非同常人,你對他過于崇敬寬待,不是良策。

    ”胡藩的妻弟羅企生是殷仲堪任下的功曹,胡藩對羅企生說:“殷仲堪把戈矛倒過來交給别人,必定招緻禍害。

    你如果不早離開,後悔也來不及了!” 晉孝武帝立他的兒子司馬德文為琅邪王,改封司馬道子為會稽王。

     李遼上表請求修建孔子廟,朝廷沒有回複。

     東晉清河人李遼上表請求朝廷诏令兖州修建孔子廟,指定專門人家灑掃。

    重新開辦學校,聘請教師和招收學生。

    他說:“有些事情好似遲緩而實則着急,指的就是這些事情。

    ”奏章進呈後沒有結果。

     癸巳(393) 晉烈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前秦太初八年,後燕建興八年,後秦建初八年,北魏登國八年。

     秋七月,前秦窦沖反叛,前秦主苻登讨伐他。

    後秦讓太子姚興救援窦沖,姚興于是襲擊平涼。

     前秦丞相窦沖反叛,自稱秦王,更改年号。

    前秦王苻登出兵征讨,窦沖向後秦求救。

    尹緯向後秦主姚苌進言說:“太子以仁慈敦厚聞名,而英才偉略尚未彰著,請陛下派他進擊苻登。

    ”姚苌采納了他的建議。

    派太子姚興率兵進攻胡空堡,苻登解除對窦沖的包圍以趕赴胡空堡。

    姚興因而襲擊平涼,繳獲衆多戰利品後凱旋,重又鎮守長安。

     冬十月,後燕主慕容垂進攻西燕。

     後燕主慕容垂召集部将商議征伐西燕的事宜,諸位将領說:“慕容永與我們沒有嫌隙仇怨,而我們卻連年出師讨伐他,将士 卒疲弊,未可也。

    ”範陽王德曰:“永國之枝葉,僭舉位号,宜先除之,以壹民心。

    ”垂曰:“司徒意正與吾同。

    吾雖老,叩囊底智,足以取之,終不留此賊以遺子孫也。

    ”遂發中山,次于邺。

     十二月,後秦主苌卒,太子興帥兵擊秦。

     苌疾甚,還長安,召太尉姚旻、仆射尹緯等受遺輔政,謂太子興曰:“有毀此諸公者慎勿受之。

    汝撫骨肉以恩,接大臣以禮,待物以信,遇民以仁,四者不失,吾無憂矣。

    ”苌卒,興秘不發喪,自稱大将軍,帥衆伐秦。

     甲午(394) 十九年秦主苻崇延初元,燕建興九,後秦高祖姚興皇初元,魏登國九年。

    是歲,秦及西燕二國亡。

    大三,小二,凡五僭國。

     春正月,三河王光以秃發烏孤為河西都統。

     烏孤本鮮卑别種,與拓跋同祖,後徙河西。

    烏孤雄勇有大志,與大将紛陁謀取涼州,紛陁曰:“公必欲得涼州,宜先務農講武,禮賢修政,然後可也。

    ”烏孤從之。

    呂光遣使拜烏孤鮮卑大都統。

    群下皆曰:“吾士馬衆多,何為屬人?”石真若留曰:“吾根本未固,大小非敵,不如受以驕之,俟釁而動。

    ”烏孤乃受之。

     夏四月,秦主登及後秦戰,敗績,奔平涼。

     秦主登聞後秦主苌死,喜曰:“姚興小兒,吾折杖笞之耳。

    ”乃留安成王廣守雍,太子崇守胡空堡,盡衆而東。

    後秦太子興使尹緯據廢橋以待之。

    秦兵争水不得,渴死什二 因此疲憊不堪,不要再發兵了。

    ”範陽王慕容德說:“慕容永是我燕國的同宗支脈,他卻超越本分稱尊改号,所以應該先行除掉他,使萬衆一心。

    ”慕容垂說:“司徒慕容德的想法正合我意。

    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拍打一下智囊還足以消滅他,終究不能把這個叛賊留下來禍害子孫。

    ”于是發兵中山,駐紮在邺城。

     十二月,後秦主姚苌去世,太子姚興率兵進攻前秦。

     姚苌病重,回到長安,将太尉姚旻、仆射尹緯等人召進宮廷接受遺诏輔佐朝政,并對太子姚興說:“若有人诋毀這幾位大臣,你一定不要聽信。

    你如果能夠用恩德來撫慰骨肉,用禮儀來交接大臣,用信義來待人接物,用仁厚來相待百姓,遵守這四個方面,我就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了。

    ”姚苌去世,姚興秘不發喪,自稱大将軍,率領兵衆進攻前秦。

     甲午(394) 晉烈宗孝武帝太元十九年前秦主苻崇延初元年,後燕建興九年,後秦高祖姚興皇初元年,北魏登國九年。

    這年,前秦及西燕二國亡。

    大三,小二,總共五個僭越國。

     春正月,後涼三河王呂光任命秃發烏孤為河西都統。

     秃發烏孤原是鮮卑人的分支,與拓跋氏同祖,後來遷到河西。

    秃發烏孤勇猛強健,胸懷大志,他和大将紛陁密謀攻取涼州,紛陁說:“您如果一定要得到涼州,應當首先緻力于農耕,講習武事,禮賢下士,治理綱政,然後才能達到目的。

    ”秃發烏孤聽從了。

    呂光遣使拜秃發烏孤為鮮卑大都統。

    秃發烏孤的部衆都說:“我們兵馬強大,為什麼要臣屬他人?”石真若留說:“我們的根基尚未穩固,與呂光的力量相比太懸殊,不如接受任命使他驕橫自大,等待時機再采取行動。

    ”于是,秃發烏孤接受呂光的加封。

     夏四月,前秦主苻登與後秦交戰,潰敗後逃亡到平涼。

     前秦主苻登聽說後秦主姚苌死了,高興地說:“姚興這小子,我折根木杖揍他一頓。

    ”于是,留下安成王苻廣鎮守雍城,太子苻崇鎮守胡空堡,其餘全部向東進發。

    後秦太子姚興讓尹緯據守廢橋嚴陣以待。

    前秦兵争奪飲水沒有成功,渴死了十分之二 三。

    緯與戰,大敗之,其衆夜潰,登單騎奔雍,崇、廣皆棄城走。

    登奔平涼,收遺衆入馬毛山。

     五月,西燕主永及燕主垂戰,敗績。

     燕主垂以二月部分諸将出壺關、滏口、沙庭以擊西燕,标榜所趣,軍各就頓。

    西燕主永聞之,分道拒守,聚糧台壁,遣兵戍之。

    既而垂頓軍邺西南,月餘不進。

    永疑垂欲詭道由太行入,乃悉斂諸軍杜太行口,惟留台壁一軍。

    四月,垂引大軍出滏口,入天井關。

    五月,至台壁,破之。

    永召太行軍還,自将拒之。

    垂陳于台壁南,遣千騎伏澗下。

    及戰僞退,永衆追之,澗中伏發斷其後,諸軍四面俱進,大破之,永走歸長子。

     後秦主興立。

     六月,追尊會稽太妃鄭氏曰簡文宣太後。

     群臣或謂宣太後應配食元帝,太子前率徐邈曰:“太後平素不伉俪于先帝,子孫豈可為祖考立配!”國學明教臧焘曰:“尊号既正,則罔極之情申;别建寝廟,則嚴祢之義顯;系子為稱,兼明貴之所由。

    一舉而合三義,不亦善乎!”乃立廟于太廟路西。

     秋七月,後秦主興擊秦主登,殺之。

    秦太子崇立,奔湟中。

     八月,尊太妃李氏為皇太後。

     居崇訓宮。

     燕主垂圍長子,拔之,殺西燕主永。

     三。

    尹緯與前秦兵決戰,大敗前秦兵,前秦部衆乘夜潰逃,苻登單槍匹馬奔至雍城,苻崇、苻廣等全都棄城逃走。

    苻登又逃到平涼,收拾殘餘兵士進入馬毛山。

     五月,西燕主慕容永和後燕主慕容垂交戰,西燕軍潰敗。

     後燕主慕容垂于二月間分别派遣諸位将領從壺關、滏口、沙庭出兵進攻西燕,公開宣揚各路軍馬一切安頓就緒。

    西燕主慕容永聽說後,派兵分道把守,将糧草聚集在台壁,派遣重兵戍衛。

    随後慕容垂駐軍在邺城西南,停了一個多月沒有前進。

    慕容永懷疑慕容垂打算隐秘地從太行山過來偷襲,于是調集全部兵力封鎖太行路口,隻留下台壁一支守軍。

    四月,慕容垂率大軍從滏口出發,進入天井關。

    五月,慕容垂到達台壁,擊敗西燕守軍。

    慕容永趕忙召回太行軍,親自挂帥抵抗。

    慕容垂在台壁南列陣,又派出千名騎兵埋伏在山澗下。

    戰鬥打響後,慕容垂佯裝敗退,慕容永率兵追趕,山澗下的伏兵突然出擊截斷慕容永的後路,此時,後燕各路軍馬從四面發起攻勢,大敗西燕兵,慕容永逃回了長子。

     後秦主姚興正式即位。

     六月,東晉孝武帝追尊會稽王太妃鄭氏為簡文宣太後。

     很多大臣稱宣太後的牌位應當附祭于晉元帝的靈位,太子前率徐邈卻說:“宣太後生前并不是先帝的正妃,子孫們怎麼能為祖先來安排妻室呢!”國學明教臧焘說:“如今宣太後的尊号既已扶正,無窮的孝思得到表達;别建一座宗廟,尊敬先輩的情義得到顯現;将兒子的谥号系于母親谥号的前面,同時表明母以子貴的緣由。

    一個舉措而符合三個大義,不是很好嗎!”于是,在太廟路西建立宣太後廟。

     秋七月,後秦主姚興襲擊并殺掉了前秦主苻登。

    前秦太子苻崇即皇帝位,逃奔到湟中。

     八月,東晉孝武帝尊皇太妃李氏為皇太後。

     李氏居住在崇訓宮。

     後燕主慕容垂包圍長子,占據長子後殺掉西燕主慕容永。

     永困急,求救于晉、魏,兵皆未至,将士開門納燕兵。

    燕主垂執永斬之,得所統八郡七萬餘戶。

     冬,秦主崇及隴西王楊定攻西秦,兵敗皆死,定弟盛遣使來稱藩。

     西秦王乾歸攻秦主崇,崇奔隴西王楊定。

    定帥衆二萬與崇共攻乾歸,大敗見殺,苻氏遂亡。

    乾歸于是盡有隴西之地,自稱秦王。

    定叔父之子盛先守仇池,自稱秦州刺史、仇池公,乃遣使稱藩于晉,分氐、羌為二十部護軍,各為鎮戍,不置郡縣。

     秦遣使如燕。

     是後,姚氏止稱秦。

     乙未(395) 二十年燕建興十,秦皇初二,魏登國十年。

     春正月,燕遣使如秦。

     三月朔,日食。

     以丹陽尹王雅領太子少傅。

     時會稽王道子專權奢縱,趙牙本倡優,茹千秋本捕賊吏也,皆以谄賂得進。

    道子以牙為郡守,千秋為參軍。

    牙為道子開東第,築山穿池,功用巨萬。

    帝嘗幸其第,謂道子曰:“府内乃有山,甚善,然修飾太過。

    ”道子無以對。

    帝去,道子謂牙曰:“上若知山是人力所為,爾必死矣!”牙曰:“公在,牙何敢死!”營作彌盛。

    千秋賣官招權,聚貨累億。

    博平令聞人奭上疏言之,帝益惡道子,而逼于太後,不忍廢黜。

    乃擢王恭、殷仲堪、王珣、王雅等居内外要任以防之。

     慕容永受困危急,先後向東晉、北魏求救,都沒有派來援兵,西燕将士打開城門放進後燕兵。

    後燕國主慕容垂擒殺慕容永,獲得西燕統轄的八個郡共七萬多戶。

     冬季,前秦主苻崇聯合隴西王楊定進攻西秦,兵敗後兩人全部被殺,楊定的弟弟楊盛派遣使節向東晉稱藩。

     西秦王乞伏乾歸進攻前秦主苻崇,苻崇投奔隴西王楊定。

    楊定率領二萬部衆聯合苻崇共同攻伐乞伏乾歸,大敗被殺,苻氏從此滅亡。

    乞伏乾歸于是全部占據隴西地區,自稱秦王。

    楊定叔父的兒子楊盛此先鎮守仇池,這時他自稱秦州刺史、仇池公,派遣使節向東晉稱藩為臣,把氐人、羌人劃分為二十個護軍單位,各自鎮守戍衛,不設置郡縣。

     秦國派遣使節到後燕國。

     從此以後,姚氏隻稱秦國。

     乙未(395) 晉烈宗孝武帝太元二十年後燕建興十年,後秦皇初二年,北魏登國十年。

     春正月,後燕派遣使節出訪秦國。

     三月初一,出現日食。

    東晉任命丹陽尹王雅兼任太子少傅。

     此時,會稽王司馬道子獨斷專權,奢侈放縱。

    原是優伶出身的趙牙、緝捕盜賊的小吏茹千秋,他們都是靠着谄媚賄賂得以升遷的。

    司馬道子任命趙牙為郡守,任命茹千秋為參軍。

    趙牙為司馬道子另外建了住宅,堆積假山,開鑿水池,耗費巨大。

    孝武帝曾經幸臨過司馬道子的府邸,對司馬道子說:“宅第中竟然有山,非常好,然而修飾得太過分了。

    ”面馬道子無言以對。

    孝武帝離去後,司馬道子對趙牙說:“皇上如果知道山是人力修築的,你必死無疑!”趙牙說:“有您在,我怎麼敢死呢!”于是營造工程更加盛大。

    茹千秋賣官鬻爵,招權納賄,聚斂的錢财累以億計。

    博平令聞人奭上書陳述種種情狀,孝武帝更加厭惡司馬道子,而迫于太後的壓力,沒有狠心廢黜他。

    于是,孝武帝擢升王恭、殷仲堪、王珣、王雅等人擔任朝廷内外的要職,用來防範司馬道子。

     道子亦引王國寶、王緒為心腹。

    由是朋黨競起,無複向時友愛之歡矣,太後每和解之。

    徐邈言于帝曰:“漢文明主猶悔淮南,會稽王雖有酣媟之累,宜加弘貸以慰太後之心。

    ”帝納之,委任道子如故。

     夏五月,燕遣其太子寶擊魏。

    秋七月,降其别部,進軍臨河。

     魏王珪叛燕,侵逼附塞諸部。

    燕主垂遣太子寶帥衆八萬自五原伐魏。

    散騎常侍高湖谏曰:“魏與燕世為婚姻,結好久矣。

    間以求馬不獲而留其弟,曲在于我,奈何遽擊之!涉珪沉勇有謀,幼曆艱難,兵精馬強,未易輕也。

    太子年少氣銳,必小魏而易之,萬一不如所欲,傷威損重,願陛下圖之。

    ”垂怒,免湖官。

    湖,泰之子也。

     魏張衮言于珪曰:“燕狃于屢勝,有輕我心,宜羸形以驕之,乃可克也。

    ”珪從之,悉徙部落畜産,西渡河千餘裡以避之。

    燕軍至五原,降魏别部三萬餘家,收穄田百餘萬斛,進軍臨河,造船為濟具。

     秃發烏孤徙都廉川。

     烏孤擊乙弗、折掘部,降之,徙都廉川。

    廣武趙振少好奇略,棄家從烏孤。

    烏孤喜曰:“吾得趙生,大事濟矣!”拜左司馬。

     司馬道子也把王國寶、王緒引為心腹。

    從此,朝廷内外朋黨競起,再也沒有往日的友愛團結的歡樂氣氛,太後常常從中調解。

    徐邈向孝武帝進言:“漢文帝作為英明的君主還後悔自己處死了淮南王劉長,會稽王司馬道子雖然有嗜酒放蕩的牽累,但也應當多加寬弘大量以慰藉太後愛子之心。

    ”孝武帝采納徐邈的建議,像過去一樣重用司馬道子。

     夏五月,後燕派遣太子慕容寶進擊北魏。

    秋七月,後燕收降北魏其他部落,進軍到黃河岸邊。

     魏王拓跋珪反叛後燕,并侵略威脅到靠近邊塞的各個部落。

    後燕主慕容垂派遣太子慕容寶率領八萬兵士從五原出發征讨北魏。

    散騎常侍高湖進谏說:“魏和我們數世通婚,結交友好關系很久了。

    其間因為向他們索求馬匹而未能如願,扣留了拓跋珪的弟弟,這本來就是我們燕國理虧,怎麼能夠突然襲擊他們呢?更何況拓跋珪沉穩勇猛且有謀略,自幼曆經艱難險阻,如今兵精馬強,實在不可輕視。

    再說太子慕寶年輕氣盛,必然會看不起魏國而輕率從事,萬一不如所期望的那樣,使太子的威望受到傷害,因小失大,因而請陛下好好籌劃這件事。

    ”慕容垂聞言大怒,罷免了高湖的官職。

    高湖是高泰的兒子。

     北魏張衮向拓跋珪獻計說:“燕國還沒有從幾次的勝利中解脫出來,存在輕視我們的心思,我們應當以羸弱的姿态使他們得意忘形,這樣就可以戰勝他們。

    ”拓跋珪聽從了張衮的計策,将所有部落的牲畜資産全部遷徙到黃河以西千餘裡的地方用來逃避燕國。

    燕軍趕到五原,收降北魏其他部落民衆三萬多家,獲取穄米一百餘萬斛,然後進軍到黃河岸邊,在那裡建造船隻作為渡河的用具。

     秃發烏孤遷都到廉川堡。

     秃發烏孤攻擊乙弗、折掘等部落,收降他們後,遷都到廉川堡。

    廣武人趙振從小喜好奇計謀略,舍棄家業投靠了秃發烏孤。

    秃發烏孤高興地說:“我得到趙先生,可以成就大事了!”于是拜趙振為左司馬。

     長星見。

     有長星見,自須女至于哭星。

    帝心惡之,于華林園舉酒祝之曰:“長星勸汝一杯酒,自古何有萬歲天子邪!” 九月,魏王珪将兵拒燕。

    冬十月,燕軍夜遁。

    十一月,追至參合陂,大敗之。

     九月,魏王珪進軍臨河。

    燕太子寶列兵将濟,風漂其船泊南岸,魏獲其甲士三百餘人,皆釋而遣之。

    寶之發中山也,燕主垂已有疾,既至五原,珪使人邀中山之路,伺其使者盡執之。

    寶等數月不聞垂起居,珪使所執使者臨河告之曰:“若父已死,何不早歸!”寶等憂恐,士卒駭動。

    珪使略陽公遵将七萬騎塞燕軍之南。

     十月,燕軍燒船夜遁。

    時河冰未結,寶以魏軍必不能渡,不設斥候。

     十一月,暴風冰合,珪引兵濟河,選精銳二萬餘騎急追之。

    燕軍至參合陂,有大風,黑氣如堤,自軍後來覆軍上。

    沙門支昙猛曰:“魏軍将至之候,宜遣兵禦之。

    ”寶不應。

    司徒德勸寶從之,寶乃遣趙王麟帥騎三萬居軍後以備非常。

    麟亦以昙猛言為妄,縱騎遊獵,不複設備。

    魏軍晨夜兼行,至參合陂西,燕軍在陂東山南水上。

    珪夜部分諸将,令士卒銜枚束馬口潛進,旦日登山,下臨燕營。

    燕軍大驚擾亂,珪縱兵擊之,死者以萬數。

    略陽公遵還兵擊其前,複擒四五萬人,寶等單騎僅免。

     長尾彗星出現。

     有長尾彗星自須女星座劃向哭星。

    孝武帝心裡厭惡長尾彗星,便在華林園舉起酒杯祈禱它說:“長尾彗星呀,我勸你飲下這一杯酒,自古哪有長命萬歲的天子呢!” 九月,魏王拓跋珪率兵抗拒後燕軍。

    冬十月,後燕軍乘夜逃去。

    十一月,北魏軍追到參合陂,大敗後燕軍。

     九月,魏王拓跋珪率軍臨近黃河。

    後燕太子慕容寶整列部隊正要渡河,大風将船刮漂到南岸,魏軍俘獲全副武裝的燕兵三百多人,又全都把他們放回到北岸。

    慕容寶從中山進發之時,後燕主慕容垂已經生病,待抵至五原,拓跋珪派人守候在通往中山的路上,等到燕軍的信使經過時,把他們全部抓獲。

    這樣,慕容寶苦等幾個月沒有得到慕容垂生活起居的音訊,拓跋珪卻讓被俘的信使站在黃河對岸告訴慕容寶說:“你的父親已經死去,為什麼不早日回家!”慕容寶等人憂慮恐懼,士兵們也驚駭躁動。

    拓跋珪派遣略陽公拓跋遵率領七萬騎士堵塞燕軍南路。

     十月,燕軍焚燒戰船後乘夜逃走。

    當時黃河尚未結冰,慕容寶以為魏軍一定不能渡河追擊,所以沒有留設哨兵。

     十一月,暴風乍起,河水封凍,拓跋珪帶兵過河,挑選二萬多精銳騎兵火速直追燕軍。

    燕軍行至參合陂,刮起大風,一片黑氣猶如一道堤防,從燕軍後面覆壓上來。

    和尚支昙猛說:“這是魏軍即将到來的征兆,應遣兵敵禦。

    ”慕容寶不同意。

    司徒德勸說慕容寶聽從支昙猛的話,慕容寶才派趙王慕容麟率領三萬騎兵走在燕軍後面以防不測。

    慕容麟也認為支昙猛胡說八道,于是放縱騎兵遊玩打獵,不再設置防備。

    魏軍日夜兼程,趕到參合陂西側時,燕軍正在陂東的蟠羊山南面的河旁。

    拓跋珪連夜部署各個将領,讓士兵口銜防止喧嘩的枚具,紮緊馬嘴暗中行進,天明日出時登上山頂,向下正對着燕軍營寨。

    燕軍見狀大驚,陣容紛亂,拓跋珪乘機率兵沖殺,燕軍慘死者數以萬計。

    略陽公拓跋遵回頭領兵攻擊燕軍前陣,又俘獲燕兵四五萬人,慕容寶等人單槍匹馬脫逃。

     珪擇燕臣之有才用者留之,其餘欲悉給衣糧遣還,以招懷中州之人。

    中部大人王建曰:“燕衆強盛,不如悉殺之,則其國空虛,取之為易。

    ”乃盡坑之而還。

     燕司徒德言于垂曰:“虜以參合之捷,有輕太子心,宜及陛下神略以服之,不然将為後患。

    ”垂乃會兵中山,期以明年大舉擊魏。

     丙申(396) 二十一年燕烈宗慕容寶永康元,秦皇初三,魏皇始元年。

    涼龍飛元年。

     春閏三月,燕主垂襲魏平城,克之。

    夏四月,還,卒于上谷。

    太子寶立。

     燕主垂留範陽王德守中山,引兵密發,逾青嶺,經天門,鑿山通道,出魏不意,直指雲中。

    魏陳留公虔鎮平城,垂襲之。

    虔出戰敗死,燕軍盡收其部落。

    魏王珪震怖欲走,諸部皆有貳心,珪不知所适。

    垂之過參合陂也,見積骸如山,為之設祭,軍士恸哭,聲震山谷。

    垂慚憤嘔血,由是發疾。

    至是轉笃,乃築燕昌城而還,卒于上谷。

    寶即位。

     五月,燕以慕容德為冀州牧,守邺;慕容農為并州牧,守晉陽。

     燕主寶弑其太後段氏。

     初,燕主垂先段後生子令、寶,後段後生子朗、鑒,愛諸姬子麟、農、隆、柔、熙。

    寶初為太子有美稱,已而荒怠,中外失望。

    後段後嘗言于垂曰:“今國步多艱,太子非濟世之 拓跋珪從俘虜的燕國大臣中擇取可用之才留下來,其餘的想全部發給衣物食糧遣送回家,以此來換取中原百姓的好感。

    中部大人王建說:“燕國民衆強盛,不如把他們全部殺掉,這樣燕國内部空虛,就容易攻取了。

    ”于是,魏軍全部活埋了所俘燕軍後還師了。

     後燕司徒德又向慕容垂進獻計策說:“魏虜因為參合陂的勝利,必然存在輕視太子慕容寶的心意,當今之計,應該用陛下的神智謀略使他們降服,否則将招緻後患。

    ”慕容垂便在中山會集兵衆,約定明年大舉進攻北魏。

     丙申(396) 晉烈宗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後燕烈宗慕容寶永康元年,後秦皇初三年,北魏皇始元年。

    後涼龍飛元年。

     春季閏三月,後燕主慕容垂攻克北魏平城。

    夏四月,慕容垂率兵還朝,在上谷去世。

    太子慕容寶即位。

     後燕主慕容垂讓範陽王慕容德留守中山,親率燕兵秘密進發,翻越青嶺,經過天門,開鑿山道,出乎北魏的意料之外,燕軍徑直奔向雲中。

    北魏陳留公拓跋虔鎮守平城,慕容垂襲擊平城。

    拓跋虔出城迎戰,戰敗身亡,後燕軍全數收編了他的部落。

    魏王拓跋珪為之驚恐萬狀,打算棄城逃走,各部都有二心,拓跋珪不知所措。

    慕容垂領兵路經參合陂時,看到堆積如山的屍骸,便設置香案祭奠亡靈,後燕将士失聲恸哭,震撼山谷。

    慕容垂慚憤吐血,因此發病。

    到這時病情加重,于是修築燕昌城還朝,行至上谷去世。

    慕容寶即位。

     五月,後燕任命慕容德為冀州牧,鎮守邺城;慕容農為并州牧,鎮守晉陽。

     後燕主慕容寶殺害段太後。

     當初,後燕主慕容垂的前妻段皇後生育兒子慕容令、慕容寶,繼室小段後生育兒子慕容朗、慕容鑒。

    慕容垂卻喜愛各姬妾生育的兒子慕容麟、慕容農、慕容隆、慕容柔、慕容熙。

    慕容寶剛立為太子時,有美譽,不久便荒廢倦怠,令朝廷内外失望。

    小段皇後曾向慕容垂進言:“如今國事舉步艱難,太子不是拯世濟民的 才也。

    遼西、高陽,陛下賢子,宜擇一人付以大業。

    趙王奸詐強愎,必為國患,宜早圖之。

    ”寶善事垂左右,多譽之者,故垂以為賢,謂段氏曰:“汝欲使我為晉獻公乎?”段氏泣而退,告其妹範陽王妃曰:“太子不才,天下所知,吾為社稷言之,主上乃以吾為骊姬,何其苦哉!太子必喪社稷,範陽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盡,其在王乎!”寶、麟聞而恨之。

    至是寶使麟謂段氏曰:“宜早自裁以全段宗!”段氏怒曰:“汝兄弟不難逼殺其母,況能守先業乎!吾豈愛死,但念國亡不久耳!”遂自殺。

    寶議以段後謀廢適統,無母後道,不宜成喪。

    中書令眭邃言于朝曰:“子無廢母之義,漢安思閻後親廢順帝,猶得配飨太廟,況先後暧昧之言乎!”乃成喪。

     六月,燕定士族舊籍。

     燕王寶定士族舊籍,分辨清濁,校閱戶口,罷軍營封蔭之戶,悉屬郡縣,由是士民嗟怨有離心。

     三河王光自稱涼天王。

     光即天王位,國号大涼,置百官,遣使拜秃發烏孤為益州牧。

    烏孤謂使者曰:“呂王諸子貪淫,三甥暴虐,遠近愁怨,吾安可違百姓之心受不義之爵乎!”留其鼓吹、羽儀,謝遣之。

     秋八月,魏王珪擊燕。

     魏群臣勸魏王珪稱尊号,珪始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

     幹才。

    遼西王和高陽王是陛下的賢能之子,應當選擇其中一位來托付國家大業。

    趙王慕容麟奸詐剛愎,必定成為國家的禍患,應早做籌劃廢除他。

    ”慕容寶善待慕容垂左右近臣,很多人贊譽太子,所以慕容垂認為太子賢達幹練,便對小段皇後說:“你想讓我成為聽信骊姬讒言殺害太子申生的晉獻公嗎?”小段皇後哭着退下,告訴她的妹妹範陽王妃說:“太子無才,天下共知,我為國家言事,主上卻把我比作骊姬,這是何等痛苦呀!太子必定斷送江山社稷,而範陽王慕容德具有非凡的才能風度,假若燕國的氣數還在,莫非是在範陽王身上吧!”慕容寶、慕容麟聽說後,非常仇恨小段皇後。

    至此,慕容寶讓慕容麟告訴段氏說:“你應當即早自我裁決,以保全段家宗親的性命!”段氏怒斥說:“你們兄弟竟輕易地逼殺繼母,何談能守護先人的基業呢!我豈是怕死,隻是顧念離亡國不遠罷了!”于是自殺身亡。

    慕容寶想以小段皇後曾密謀廢黜太子的嫡傳正統,沒有盡到母親皇後的道義為由,不應該舉辦喪事。

    中書令眭邃在朝堂上大聲疾呼:“沒有兒子廢母的道理。

    東漢安思皇後閻氏親自貶廢順帝,死後猶能配飨太廟,何況先皇後隻是說了含混不清的話呢!”于是,慕容寶為小段皇後舉辦了喪禮。

     六月,後燕核定世家大族的舊有戶籍。

     後燕主慕容寶下令核定世家大族的舊有戶籍,分辨其清濁層次,審校他們的戶口,廢除受軍營庇蔭的人戶,全部歸屬郡縣管理。

    因此,士民嗟歎怨恨朝廷,有離異之心。

     後涼三河王呂光自稱涼天王。

     呂光即天王位,國号大涼,設置百官,遣使拜秃發烏孤為益州牧。

    秃發烏孤對使者說:“呂王幾個兒子貪淫,三個外甥暴虐,遠近百姓憂愁怨恨,我怎可違背百姓的意願接受不義之爵呢?”于是留下來使的樂隊和儀仗,謝絕封授,遣還使者。

     秋八月,魏王拓跋珪進攻後燕國。

     北魏的文武大臣勸魏王拓跋珪稱尊号,拓跋珪開始使用天子旌旗,出入時在所經路途設侍衛警戒,清空道路,阻止行人。

     參軍張恂勸珪進取中原,珪善之。

     燕遼西王農鎮晉陽,部曲數萬。

    并州素乏儲偫,民不能供,農又遣護軍分監諸胡,民夷皆怨,潛召魏軍。

    八月,珪大舉伐燕,步、騎四十餘萬南出馬邑,逾句注,旌旗二千餘裡,鼓行而進。

    遣别将從東道襲幽州。

     燕立子策為太子。

     燕主寶之子清河公會母賤而年長,雄俊有器藝,燕主垂愛之。

    及伐魏,遣鎮龍城,委以東北之任,國官府佐皆選一時才望,遺言命寶以為嗣,而寶愛少子策,立之。

    會聞之愠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