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綱目卷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祚,立張玄靓為涼王。
涼王祚淫虐,上下怨憤。
惡河州刺史張瓘之強,使索孚代之。
瓘斬孚起兵,傳檄州郡,廢祚,複立曜靈。
将軍宋混合衆萬餘人以應之。
祚殺曜靈,混聞之,為之發哀。
軍至姑臧,張瓘弟琚開門納之。
趙長等懼罪,入閣呼張重華母馬氏,立曜靈弟玄靓為主。
諸将收長等,殺之。
祚素失衆心,莫肯為之鬥者,遂見殺。
枭其首,城内鹹稱萬歲。
因為谶文中有“三羊五眼”之說,便立苻生為太子。
姚襄占據許昌。
姚襄所率部衆大多勸他返回北方,于是姚襄進軍占據許昌。
六月,前秦主苻健去世,太子苻生即位。
苻健勤于政事,多次延請公卿咨詢讨論治國之道。
繼後趙人苛刻暴虐、浮華奢侈的做法之後,他改行寬松簡易、節約儉樸的政策,尊崇儒生,禮賢下士,因此前秦人喜愛他。
到此時,苻健卧病不起,便召太師魚遵、丞相雷弱兒、太傅毛貴、司空王堕、尚書令梁楞、仆射梁安、段純等人接受遺诏輔佐朝政。
苻健對太子苻生說:“六夷首領及大臣中執掌權力的人,如果不聽從你的命令,就應慢慢除掉他們。
”苻健去世,苻生即位,大赦天下,更改年号。
群臣上奏說:“沒有超過一年就改年号,不合禮數。
”苻生大怒,窮究此議的主謀,結果是段純,便殺了他。
秋九月,前秦殺死皇後梁氏及太傅毛貴等人。
中書監胡文對前秦主苻生說:“最近有彗星出現在大角星座,火星進入東井。
不出三年,國家就會有大的喪事,大臣也将被殺死。
希望陛下修養德行以祛除此災!”苻生說:“皇後與朕一同統治天下,可以應驗大喪出現的說法了。
太傅毛貴、車騎将軍梁楞、仆射梁安接受遺诏輔佐朝政,可以應驗大臣被殺的說法了。
”于是殺死了皇後及毛貴、梁楞、梁安。
閏九月,涼州人殺死其君王張祚,立張玄靓為涼王。
涼王張祚荒淫暴虐,上下怨憤。
他厭惡河州刺史張瓘的強大,就讓索孚代替張瓘。
張瓘斬殺索孚後起兵,将讨伐檄文傳送到各州郡,廢黜張祚,重新立張曜靈為王。
将軍宋混聚集士衆一萬餘人響應張瓘。
張祚殺死張曜靈,宋混聽說此事後,為張曜靈發喪。
宋混的部隊到達姑臧,張瓘的弟弟張琚打開城門讓其進城。
趙長等對自己的罪行感到害怕,入宮呼請張重華的母親馬氏,立張曜靈的弟弟張玄靓為國主。
将領們逮捕了趙長等人,殺死了他們。
張祚平時就失去了人心,所以沒有人肯為他戰鬥,于是被殺死。
宋混等将張祚枭首示衆,城内的人們全都高呼萬歲。
混、琚上玄靓為大将軍、西平公,複稱建興四十三年。
時玄靓始七歲。
瓘至,推為涼王,自為都督中外諸軍事、尚書令,以混為尚書仆射。
冬十月,诏謝尚鎮壽春。
十一月,燕慕容恪擊段龛。
龛與燕主雋書,抗中表之儀,非其稱帝。
雋怒,遣恪擊之。
十二月,秦殺其丞相雷弱兒。
弱兒性剛直,以仆射趙韶、董榮亂政,每公言于朝,見之常切齒。
韶、榮谮之于秦主生,殺弱兒及其九子、二十七孫,于是諸羌皆有離心。
生雖在諒陰,遊飲自若,彎弓露刃以見朝臣,錘鉗鋸鑿備置左右。
即位未幾,後妃、公卿下至仆隸,凡殺五百餘人。
丙辰(356) 十二年秦壽光二,燕元玺五年。
春正月,燕慕容恪大破段龛兵,進圍廣固。
段龛弟罴骁勇有智謀,言于龛曰:“慕容恪善用兵,加之衆盛,若聽其濟河,進至城下,恐雖乞降不可得也。
請兄固守,罴帥精銳拒之于河。
幸而戰捷,兄帥大衆繼之;若其不捷,不若早降,猶不失為千戶侯也。
”龛不從。
罴固請不已,龛怒,殺之。
恪遂引兵濟河,龛帥衆逆戰,恪大破之。
龛友辟闾蔚被創,恪聞其賢,遣使求之,則已死矣。
龛還城固守,恪進軍圍之。
秦殺其司空王堕。
堕性剛峻。
董榮及侍中強國皆以佞幸進,堕疾之如仇。
會有天變,榮、國言于生曰:“宜以貴臣應之。
”生乃殺堕。
宋混、張琚上書請立張玄靓為大将軍、西平公,恢複稱建興四十三年。
當時張玄靓才七歲。
張瓘到達後,推戴張玄靓為涼王,自己任都督中外諸軍事、尚書令,任命宋混為尚書仆射。
冬十月,诏命謝尚鎮守壽春。
十一月,前燕慕容恪攻打段龛。
段龛給前燕主慕容雋寫信,使用中表親戚的禮儀,責難其稱帝的行為。
慕容雋大怒,派慕容恪攻打段龛。
十二月,前秦殺死其丞相雷弱兒。
雷弱兒性情剛直,因為仆射趙韶、董榮亂政,就經常在朝廷公開評論,見到二人常咬牙切齒。
趙韶、董榮向前秦主苻生進讒言诽謗雷弱兒,苻生殺死了雷弱兒及其九個兒子、二十七個孫子,于是羌族各部全都産生離心。
苻生雖然在居喪,卻遊樂飲酒自如,佩刀帶弓接見朝臣,将錘、鉗、鋸、鑿等刑具準備齊全放在身邊。
即位不久,後妃、公卿以下直到奴仆,共有五百多人被殺。
丙辰(356) 晉穆帝永和十二年前秦壽光二年,前燕元玺五年。
春正月,前燕慕容恪大敗段龛軍隊,進軍包圍廣固。
段龛的弟弟段罴骁勇善戰且富于智謀,他對段龛說:“慕容恪善于用兵,加上他兵力衆多,如果聽任其渡過黃河,進軍城下,恐怕即使請求投降也不能被允許了。
請哥哥堅守,我率精銳部隊在黃河抵禦他。
如果幸運地獲勝,哥哥您率大軍跟進;如果沒有獲勝,不如早投降,或許還能得到個千戶侯。
”段龛沒有聽從。
段罴堅持請求不止,段龛大怒,殺了他。
慕容恪便領軍渡過黃河,段龛率衆迎戰,慕容恪大敗段龛。
段龛的朋友辟闾蔚受傷,慕容恪聽說他賢明,就派使者訪求他,而他卻已經死了。
段龛返回廣固城堅守,慕容恪進軍将其包圍。
前秦殺死司空王堕。
王堕性格剛直冷峻。
董榮及侍中強國都因谄媚而受寵升官,王堕對他們恨如仇敵。
正趕上天象有變,董榮、強國對苻生說:“應該由顯貴的大臣去回應天象。
”于是,苻生就殺死了王堕。
涼州遣使稱藩于秦。
秦晉王柳遣參軍閻負、梁殊使于涼。
張瓘見之曰:“我,晉臣也。
臣無境外之交,二君何以來辱?”負、殊曰:“晉王與君鄰藩,故來修好,君何怪焉!”瓘曰:“吾盡忠事晉,于今六世矣。
若與征東通使,是上違先君之志,下隳士民之節,其可乎!”負、殊曰:“晉室衰微久矣,涼之先王北面二趙,唯知機也。
今大秦威德方盛,涼王若欲自帝河右,則非秦之敵;欲以小事大,則曷若舍晉事秦,長保福祿乎!”瓘曰:“中州好食言。
向者石氏使車适返,而戎騎已至,吾不敢信也。
”負、殊曰:“張先、楊初皆阻兵不服,先帝讨而擒之。
赦其罪戾,寵以爵秩,固非石氏之比也。
”瓘曰:“必如君言,秦之威德無敵,何不先取江南,則天下盡為秦有,征東何辱命焉!”負、殊曰:“江南文身之俗,道污先叛,化隆後服。
主上以為江南必須兵服,河右可以義懷,故遣行人先申大好。
若君不達天命,則江南得延數年之命,而河右恐非君之土也。
”瓘曰:“我跨據三州,帶甲十萬,西苞蔥嶺,東距大河,伐人有餘,況于自守,何畏于秦!”負、殊曰:“貴州山河之固,孰若崤、函?民物之饒,孰若秦、雍?杜洪、張琚因趙氏成資,有囊括關中、席卷四海之志;先帝戎旗西指,冰消雲散,旬月之間,不覺易主。
主上若以貴州不服,赫然奮怒,控弦百萬,鼓行而西,未知貴州将何以待之?”瓘笑曰:“茲事當決之于王,非身所了。
”負、殊曰:“涼王雖英睿夙成, 涼州派使者向前秦稱藩。
前秦的晉王苻柳派參軍閻負、梁殊出使前涼。
張瓘見到他們說:“我是晉室的臣子。
作為臣子就不能有國境之外的交往,二位為什麼來侮辱我?”閻負、梁殊說:“晉王苻柳與您是鄰邦,所以前來修好,您有何奇怪的呢!”張瓘說:“我竭盡忠心地事奉晉室,到今天已經六代了。
如果與征東大将軍苻柳互通使節,這是上違先輩的遺志,下毀士人的氣節,難道可以嗎!”閻負、梁殊說:“晉室衰微很久了,涼國的先王向二趙稱臣,是懂得機運。
如今大秦威勢德行正盛,涼王如果想自己在黃河以西稱帝,則不是大秦的對手;若想以小的事奉大的,那麼何不舍棄晉室事奉大秦,以長保福祿呢!”張瓘說:“中原人愛食言。
從前石氏使臣的車子剛剛返回,而武裝的騎兵就已經到達,我不敢相信。
”閻負、梁殊說:“張先、楊初都是擁兵抵抗不肯降服,所以先帝讨伐并擒獲了他們。
但是卻赦免了他們的罪行,以爵位官職寵待他們,原本就不是石氏所能比的。
”張瓘說:“一定像您所說的,秦的威勢德行天下無敵,為什麼不先攻取江南,則天下全都被秦占有,苻柳為什麼還要辱賜恩命于我們呢!”閻負、梁殊說:“江南仍是斷發紋身的風俗,朝廷道義衰落就首先反叛,教化興盛也是最後才歸服。
我們主上認為江南必須以武力征服,而黃河以西則可以憑道義安撫,所以派使節前來先申明友善之意。
如果您不洞察天命,那麼江南就能夠延長數年的壽命,而黃河以西恐怕就不是您的土地了。
”張瓘說:“我們跨據三個州,擁有軍隊十萬人,西含蔥嶺,東至黃河,讨伐他人尚且有餘,何況是自守,有什麼畏懼秦的!”閻負、梁殊說:“貴領地内山河的險固,哪個比得上崤山、函谷關?百姓、物産的豐饒,哪個比得上秦州、雍州?杜洪、張琚承借趙國已建基業,大有囊括關中、席卷天下的志向;先帝戰旗西指,立刻冰消雲散,旬月之間,不知不覺就換了主人。
主上如果因貴地不歸服,勃然發怒,出兵百萬,擊鼓西行,不知貴地将靠什麼對付此事?”張瓘笑着說:“此事應當由涼王決定,不是我能解決的。
”閻負、梁殊說:“涼王雖然自小就有英明睿智的品性, 然年在幼沖,國家安危系君一舉耳。
”瓘懼,乃以玄靓之命遣使稱藩于秦,秦因玄靓所稱官爵而授之。
以桓溫為征讨大都督,督諸軍讨姚襄。
溫請移都洛陽,修複園陵,不許,而诏溫讨襄。
夏四月,秦太後強氏以憂卒。
長安大風,發屋拔木,秦宮中驚擾,或稱賊至,宮門晝閉,五日乃止。
秦主生推告賊者,刳出其心。
強太後弟平谏曰:“天降災異,陛下當愛民事神,緩刑崇德以應之,乃可弭也。
”生怒,鑿其頂而殺之。
太後以憂恨卒。
生複下诏曰:“朕受天命,君臨萬邦。
有何不善,而謗讟之音扇滿天下!殺不過千,而謂之殘虐!行者比肩,未足為希。
方當峻刑極罰,複如朕何!”自去春以來,潼關之西至于長安,虎狼食人,群臣請禳之。
生曰:“野獸饑則食人,飽當自止,何禳之有?且天豈不愛民哉!正以犯罪者多,故助朕殺之耳。
” 秋八月,桓溫敗姚襄于伊水,遂入洛陽,修谒諸陵,置戍而還。
襄北走,據襄陵。
初,魏将周成降晉,反據洛陽。
姚襄攻之,逾月不克。
長史王亮谏曰:“今頓兵堅城之下,力屈威挫,或為他寇所乘,此危道也。
”襄不從。
桓溫自江陵北伐,遣督護高武據魯陽,将軍戴施屯河上,自帥大兵繼進。
與寮屬登平乘樓望中原,歎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記室袁宏曰:“運有興廢,豈必諸人之過!” 但是年紀幼小,國家的安危不過是系于您的一個舉動而已。
”張瓘心中懼怕,就以張玄靓的名義派使者向前秦稱臣,前秦沿用張玄靓所自稱的官爵而正式授予他。
晉室任命桓溫為征讨大都督,督率各路人馬讨伐姚襄。
桓溫請求遷都洛陽,修複先帝陵園,朝廷沒有批準,而下诏命桓溫讨伐姚襄。
夏四月,前秦太後強氏因憂憤而死。
長安城刮起大風,掀掉屋頂,拔起樹木,前秦王宮中一片驚恐混亂,有人稱賊寇來了,于是宮門大白天也關閉着,一連五天才停止。
前秦主苻生追查聲稱賊寇到來的人,挖出了他的心。
強太後的弟弟強平勸谏說:“上天降下災異,陛下應愛民奉神,寬緩刑罰,崇尚道德,以此回應天意,才能消除災禍。
”苻生大怒,鑿開其頭頂殺死了他。
強太後因憂憤而死。
苻生又下诏命說:“朕接受天命,君臨萬邦。
有什麼不好的地方,诽謗之聲竟橫行天下!殺人沒超過一千,卻說是殘酷暴虐!如今行人比肩接踵,不能說是稀少。
正應當施行嚴刑重罰,誰又能将朕怎樣!”自從前一年春天以來,潼關以西直至長安一帶,虎狼吃人,大臣們請求祭祀以祛除此害。
苻生說:“野獸餓了就吃人,吃飽了自然就停止,有什麼可祭祀消災的?況且哪有上天不愛護百姓的呢!正是因為犯罪的人多,所以幫助朕處死他們罷了。
” 秋八月,桓溫在伊水打敗姚襄,于是進入洛陽,修複并拜谒各帝王陵墓,設置守衛後返回。
姚襄向北逃走,占據襄陵。
當初,魏将周成投降晉室,又反叛占據洛陽。
姚襄攻打周成,超過一個月也沒有攻克。
長史王亮勸谏姚襄說:“如今屯兵于堅固的城池下,力量受損,威勢受挫,或許會被其他敵人所利用,這是危險的做法。
”姚襄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桓溫自江陵北伐,派督護高武占據魯陽,将軍戴施駐紮在黃河邊,自己率領大軍随後進發。
他與幕僚屬下登上大船的船樓眺望中原地區,歎道:“使神州大地淪陷,百年基業成為廢墟,王衍等人不能不負其責!”記室袁宏說:“時運有興廢之别,哪裡一定是這幾個人的過錯!” 溫作色曰:“昔劉景升有千斤大牛,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負重緻遠,曾不若一羸牸。
魏武入荊州,殺以享軍。
”至伊水,襄撤圍拒之,匿精銳于水北林中,遣使謂溫曰:“承親帥王師以來,襄今奉身歸命,願敕三軍小卻,當拜伏路左。
”溫曰:“我自開複中原,展敬山陵,無豫君事。
欲來便前,何煩使人。
”襄拒水戰敗,奔北山。
襄勇而愛人,雖戰屢敗,民知襄所在,辄扶老攜幼馳而赴之,溫追之不及。
弘農楊亮自襄所來奔,溫問襄之為人,亮曰:“襄神明器宇,孫策之俦,而雄武過之。
”周成帥衆出降,溫屯金墉。
谒諸陵,修毀壞,各置陵令。
表謝尚鎮洛陽,留颍川太守毛穆之等戍之,徙降民三千餘家于江、漢之間。
襄奔平陽。
秦并州刺史尹赤複以衆降襄,襄遂據襄陵。
冬十月朔,日食。
十一月,段龛降燕,慕容恪悉定齊地。
燕諸将請急攻廣固,恪曰:“用兵之勢有宜緩者,有宜急者。
若彼我勢敵,外有強援,恐有腹背之患,則攻之不可不急;若我強彼弱,無援于外,當羁縻守之以待其斃。
兵法十圍五攻,正謂此也。
龛兵尚衆,未有離心,今憑阻堅城,上下戮力,我盡銳攻之,計數旬可拔,然殺吾士卒必多矣。
自有事中原,兵不暫息,吾每念之,夜而忘寐,奈何輕用其死乎!要在取之,不必求功之速也。
”軍中聞之,人人感悅, 桓溫臉色一變說:“從前劉表有頭一千斤重的大牛,吃的草料豆餅是普通牛的十倍,背負重物遠行,竟不如一頭病弱的母牛。
魏武帝進入荊州,就将它殺掉犒勞士兵。
”到達伊水,姚襄撤掉包圍以抵抗桓溫,在伊水北面的樹林中藏匿了精銳部隊,派使者對桓溫說:“承蒙您親率王師前來,姚襄如今獻身歸附天命,希望您敕令三軍稍稍後退,我們自當在路邊拜伏歡迎。
”桓溫說:“我自領軍隊光複中原,察看拜谒皇陵,不關你的事。
想來就來,何必麻煩使者。
”姚襄憑據伊水與桓溫交戰失敗,逃奔北山。
姚襄勇猛而且愛護百姓,雖然作戰屢次失敗,百姓知道姚襄在什麼地方後,就扶老攜幼地迅速投奔他,桓溫沒有追趕上姚襄。
弘農人楊亮從姚襄那裡前來投奔,桓溫詢問姚襄的為人,楊亮說:“姚襄的精神氣度,與孫策相當,而雄才武略超過孫策。
”周成率部衆出來投降,桓溫駐紮在金墉。
桓溫拜谒各皇陵,修複被毀壞的陵墓,每座陵墓都設置了陵令。
上表請求謝尚鎮守洛陽,留颍川太守毛穆之等人守衛洛陽,将投降的三千多戶百姓遷到長江、漢水之間。
姚襄逃奔到平陽。
前秦的并州刺史尹赤又率衆投降姚襄,于是姚襄占據襄陵。
冬十月初一,發生日食。
十一月,段龛投降前燕,慕容恪全部平定了齊地。
前燕的将領們請求迅速攻打廣固,慕容恪說:“用兵之道有應該緩慢的,有應該急速的。
如果敵我勢均力敵,敵方外邊又有強大的援軍,恐怕我方會有腹背受敵的危險,那麼攻打敵人就不能不迅速;如果我強敵弱,外邊又沒有援軍,就應當包圍并守住他們,以等待其自己滅亡。
兵法上的十圍五攻,講的正是這種情況。
段龛兵力尚多,沒有出現離心離德的現象,如今憑據險阻堅守城池,上下齊心協力,我方出動全部精銳攻打他們,算起來隻幾十天就可以攻克,但是殺傷我方的士卒必定很多。
自從中原地區發生戰事以來,士兵們沒有片刻休息,我每當念及此事,就夜不能寐,又怎能輕易讓他們獻出生命呢!重要的在于奪取城池,不必追求迅速成功。
”軍中士兵聽說此事後,人人感動喜悅, 于是為高牆深塹以守之。
龛嬰城自守,樵采路絕,城中人相食,龛面縛出降。
恪撫安新民,悉定齊地。
龛竟為雋所殺,并坑其徒三千人。
遣司空車灌如洛陽修五陵。
诏遣灌等持節如洛陽修五陵。
帝及群臣皆服缌,臨于太極殿三日。
丁巳(357) 升平元年秦世祖堅永興元,燕光壽元年。
春正月朔,帝冠。
太後歸政,徙居崇德宮。
燕以乙逸為左光祿大夫。
逸自幽州刺史被征,夫婦共載鹿車。
子璋從數十騎,服飾甚麗,奉迎于道。
逸大怒,閉車不與言,到城,深責之,璋猶不悛。
逸常憂其敗,而璋更被擢任,曆中書令、禦史中丞。
逸乃歎曰:“吾少自修立,克己守道,僅能免罪;璋不治節檢,專為奢縱,而更居清顯,此豈唯璋之忝幸,實時世之陵夷也!” 二月,太白入東井。
秦有司奏:“太白罰星,東井秦分,必有暴兵起京師。
”秦主生曰:“太白入井,自為渴耳,何所怪乎!” 夏四月,姚襄據黃落,秦遣兵擊斬之。
弟苌以衆降秦。
襄将圖關中,進屯杏城。
羌、胡及秦民歸之者五萬餘戶,遂據黃落。
秦遣廣平王黃眉、東海王堅、将軍鄧羌禦之。
襄堅壁不戰。
羌謂黃眉曰:“襄為桓溫所敗,銳氣喪矣。
然其為人強狠,若鼓噪揚旗,直壓其壘,彼必忿恚而出, 于是築高牆、挖深溝來守住包圍圈。
段龛環繞城池自守,砍柴的路被切斷,城中出現人吃人的景象,段龛隻得反綁雙手出城投降。
慕容恪安撫新歸附的百姓,全部平定了齊地。
段龛最終被慕容雋所殺,并活埋其士衆三千人。
晉室派司空車灌前往洛陽修複五座先帝的陵墓。
晉穆帝下诏派車灌等手持符節前往洛陽修複五座先帝的陵墓。
晉穆帝及大臣們全都身穿細麻布喪服,到太極殿悼念三天。
丁巳(357) 晉穆帝升平元年前秦世祖苻堅永興元年,前燕光壽元年。
春正月初一,晉穆帝行加冠禮。
太後将朝政歸還給他,自己遷到崇德宮居住。
前燕任命乙逸為左光祿大夫。
乙逸從幽州刺史任上被征召,夫婦二人同乘一輛鹿拉的車。
他的兒子乙璋帶着随從數十騎,身着非常華麗的服飾,在路邊迎候。
乙逸大怒,關上車門不與他說話,進城後,對他深加責備,而乙璋仍不認錯。
乙逸經常擔憂他會敗落,但是乙璋卻一再被提拔,曆任中書令、禦史中丞。
于是乙逸歎道:“我從小就修養自身,克己守道,僅僅能夠免罪;乙璋不檢點品行,專做奢侈放縱之事,卻一再身居政事清簡地位顯赫的官職,這難道僅僅是乙璋有愧于寵幸嗎?實在是世道的衰落!” 二月,太白星進入井宿。
前秦的有關官署上奏道:“太白星是主懲罰的星,井宿是秦的分野,京師必定會有起兵暴動的事件。
”前秦主苻生說:“太白星進入井宿,不過是它自己渴了,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夏四月,姚襄占據黃落,前秦派兵攻打并斬殺姚襄。
他的弟弟姚苌卒衆投降前秦。
姚襄準備謀取關中,就進駐杏城。
羌、胡及秦地百姓有五萬多戶歸附他,于是占據黃落。
前秦派廣平王苻黃眉、東海王苻堅、将軍鄧羌抵禦姚襄。
姚襄堅守營壘不交戰。
鄧羌對苻黃眉說:“姚襄被桓溫打敗,銳氣已失。
但他為人好強且兇狠,如果擊鼓呐喊、揮舞旗幟,直接壓向他的營壘,他必定會憤怒地出戰, 可一戰擒也。
”乃帥騎三千壓其壘門而陳。
襄怒,出戰。
羌陽敗走,襄追至三原,羌回騎擊之,黃眉等以大衆繼至,襄兵大敗,擒而斬之。
弟苌帥其衆降。
秦以公禮葬襄。
黃眉等還長安,生不之賞,數衆辱之。
黃眉怒,謀弑生,發覺,伏誅。
六月,秦苻堅弑其君生,自立為天王。
生夢大魚食蒲,又長安謠曰:“東海大魚化為龍,男皆為王女為公。
”生乃誅魚遵及其子孫。
自以眇目,諱言“殘、缺、偏、隻、少、無、不具”之類,誤犯而死者不可勝數。
剝人面皮,使之歌舞以為樂。
群臣得保一日如度十年。
東海王堅素有時譽,與故姚襄參軍薛贊、權翼善。
贊、翼密說堅宜早為計,勿使他姓得之,堅以問尚書呂婆樓。
婆樓曰:“仆,刀環上人耳,不足以辦大事。
仆裡舍有王猛者,其人謀略不世出,宜請而咨之。
”堅因婆樓以招猛,一見如舊友。
語及時事,堅大悅,自謂如玄德之遇孔明也。
會太史令康權言于生曰:“昨夜三月并出,孛星入太微,連東井。
自去月上旬沉陰不雨,以至于今。
将有下人謀上之禍。
”生怒,以為妖言,撲殺之。
夜對侍婢言曰:“阿法兄弟亦不可信,明當除之。
”婢以告堅及堅兄清河王法。
法與梁平老帥壯士潛入雲龍門,堅與呂婆樓帥麾下繼進,宿衛将士皆舍杖歸堅。
生猶醉寐,堅兵殺之。
堅以位讓法,法曰:“汝嫡嗣且賢,宜立。
”堅乃去帝号,稱大秦天王。
誅生幸臣董榮、趙韶等二十餘人。
大赦,改元。
就可以一戰而擒獲他。
”于是鄧羌率三千騎兵壓到姚襄營壘門前擺開戰陣。
姚襄大怒,出營交戰。
鄧羌佯裝戰敗逃跑,姚襄一直追到三原,鄧羌掉轉騎兵攻打姚襄,苻黃眉等率大軍随即到達,姚襄軍隊大敗,将他擒獲并斬殺。
姚襄的弟弟姚苌率衆投降。
前秦按照公爵的禮儀安葬了姚襄。
苻黃眉等人返回長安,苻生并沒有賞賜他們,而且多次當衆侮辱他們。
苻黃眉很憤怒,謀劃殺死苻生,被發覺而遭處死。
六月,前秦苻堅殺死其君主苻生,自立為天王。
苻生夢見大魚吃蒲草,而且長安又有謠諺說:“東海大魚化為龍,男皆為王女為公。
”于是苻生殺死魚遵及其子孫。
自己因為少了一隻眼,所以忌諱說“殘、缺、偏、隻、少、無、不具”之類的詞,因誤犯此忌而死的人不計其數。
苻生還剝下人的臉皮,讓他們唱歌跳舞作樂。
大臣們能夠保全一天就如同度過十年。
東海王苻堅一向受到時人的稱譽,與原姚襄的參軍薛贊、權翼關系友好。
薛贊、權翼秘密勸說苻堅應盡早定下計策,不要讓其他姓氏的人得到大權,苻堅将此事詢問尚書呂婆樓。
呂婆樓說:“我不過是如同刀環那樣無用的人,不足以辦成大事。
我府上有個叫王猛的,此人謀略世間少見,應請他來咨詢。
”苻堅通過呂婆樓召來王猛,二人一見如故。
談及時事,苻堅大喜,自認為如同劉備遇到諸葛亮。
正趕上太史令康權對苻生說:“昨夜三個月亮同時出現,有彗星進入太微星座,連接井宿。
自從上個月的上旬陰沉不下雨,一直到今天。
将會發生下人犯上作亂的災禍了。
”苻生大怒,認為是妖言,将他摔死。
苻生夜晚對侍女說:“苻法、苻堅兄弟也不可信,明天應除掉他們。
”侍女将此消息告訴了苻堅及苻堅的哥哥清河王苻法。
苻法與梁平老率壯士潛入雲龍門,苻堅與呂婆樓率部下随後跟進,守衛王宮的将士全都扔掉武器歸順苻堅。
苻生仍因醉酒而大睡,苻堅的兵衆殺死了他。
苻堅将王位讓給苻法,苻法說:“你是嫡傳嗣子,而且賢明,應該即位。
”于是苻堅去掉了皇帝的稱号,改稱大秦天王。
又誅殺苻生的寵臣董榮、趙韶等二十多人。
大赦天下,更改年号。
立子宏為太子,法為丞相,弟融為陽平公,子丕為長樂公,李威為左仆射,呂婆樓為司隸校尉,王猛為中書侍郎。
又以權翼為黃門侍郎,薛贊為中書侍郎,與猛并掌機密。
融好文學,明辯過人,耳聞則誦,過目不忘;力敵百夫,善騎射擊刺,少有令譽。
堅愛重之,常與共議國事。
融經綜内外,刑政修明,薦才揚滞,補益弘多。
丕亦有文武才幹,治民斷獄皆亞于融。
威,苟太後之姑子也,生屢欲殺堅,賴威營救得免。
威知王猛之賢,常勸堅以國事任之。
堅謂猛曰:“李公知君,猶鮑叔牙之知管仲也。
”猛以兄事之。
秋七月,秦冀州牧張平降。
平,故趙将,據新興、雁門、西河、太原、上黨、上郡之地,壁壘三百餘,夷、夏十餘萬戶。
初降燕,又降秦,至是來降,欲以中立自固。
八月,立皇後何氏。
故散騎侍郎準之女也。
禮如鹹康而不賀。
十一月,燕徙都邺。
燕主雋夢趙主虎齧其臂,乃發虎墓,求屍不獲。
購以百金,得于東明觀下,僵而不腐。
雋數其殘暴之罪而鞭之,投于漳水。
秦王堅殺其兄東海公法。
秦太後苟氏遊宣明台,見東海公法之第門車馬輻辏,恐終不利于秦王堅,乃與李威謀賜法死。
堅與法訣于東堂,恸哭嘔血。
封其子陽為東海公,敷為清河公。
立兒子苻宏為太子,任命苻法為丞相,封弟弟苻融為陽平公,兒子苻丕為長樂公,李威為左仆射,呂婆樓為司隸校尉,王猛為中書侍郎。
又任命權翼為黃門侍郎,薛贊為中書侍郎,與王猛共同掌管機密。
苻融喜好文學,聰辯過人,耳聞成誦,過目不忘;力量之大能敵百人,擅長騎馬射箭、擊劍刺矛,從小就有美譽。
苻堅喜愛器重他,經常與他共商國家大事。
苻融謀劃治理内外政事,刑罰政令清明,舉薦賢才,拔擢沉淪之士,對苻堅幫助很多。
苻丕也有文武才幹,治理百姓、決斷刑獄都遜于苻融。
李威是苟太後姑姑的兒子,苻生多次想殺死苻堅,都是依靠李威的營救才得以幸免。
李威知道王猛的賢明,經常勸說苻堅将國家大事委任給他。
苻堅對王猛說:“李公了解你,就如同鮑叔牙了解管仲。
”王猛對待李威像對待兄長一樣。
秋七月,前秦的冀州牧張平投降晉室。
張平是原趙國的将軍,占據新興、雁門、西河、太原、上黨、上郡等地區,修築了三百多座營壘,擁有夷人、漢人十萬多戶。
他開始投降前燕,又投降前秦,到此時來投降晉室,打算以中立自保。
八月,晉穆帝立皇後何氏。
皇後是原散騎侍郎何準的女兒。
立後禮儀如同鹹康二年成帝立杜皇後一樣不加慶賀。
十一月,前燕将都城遷到邺城。
前燕主慕容雋夢見後趙主石虎啃他的手臂,便發掘石虎的陵墓,尋找屍首卻沒有得到。
以一百金懸賞尋找,在東明觀下找到,屍首僵硬卻不腐爛。
慕容雋曆數石虎的殘暴罪行并鞭打其屍首,将其投入漳水。
前秦王苻堅殺死哥哥東海公苻法。
前秦苟太後遊覽宣明台,見到東海公苻法的府門前車水馬龍,擔心終将不利于前秦王苻堅,就與李威謀劃賜死苻法。
苻堅與苻法在東堂訣别,痛哭得吐了血。
封苻法的兒子苻陽為東海公,苻敷為清河公。
秦以王猛為尚書左丞。
秦王堅行至尚書,以文案不治,免左丞程卓官,以王猛代之。
舉異才,修廢職,課農桑,恤困窮,禮百神,立學校,旌節義,繼絕世,秦民大悅。
燕作銅雀台。
以王彪之為左仆射。
戊午(358) 二年秦永興二,燕光壽二年。
春二月,秦王堅擊張平,降之。
秦王堅自将擊平,以鄧羌為前鋒,軍于汾上。
平使養子蚝禦之。
蚝多力矯捷,能曳牛卻走,超越高城。
堅募人生緻之,鄧羌擒之以獻。
平衆大潰,請降,拜右将軍。
以蚝為虎贲中郎将,常置左右。
秦人稱羌、蚝皆萬人敵。
秋八月,以謝萬監司、豫等州軍事。
會稽王昱欲以桓溫弟雲為豫州刺史,仆射王彪之曰:“溫居上流,已割天下之半,其弟複處西藩,兵權萃于一門,非深根固蒂之宜也。
”昱乃更以謝萬代之。
王羲之與溫箋曰:“謝萬才流經通,使處廊廟,固是後來之秀;今以之俯順荒餘,則違才易務矣。
”又遺萬書曰:“以君邁往不屑之韻,而俯同群碎,誠難為意也。
然所謂通識,正當随事行藏耳。
願君每與士卒之下者同甘共苦,則盡善矣。
”萬不能用。
秦大旱。
秦王堅減膳徹樂,命後妃以下悉去羅纨,開山澤之利,息兵養民,旱不為災。
前秦任命王猛為尚書左丞。
前秦王苻堅巡視到尚書省時,發現文牍案卷沒有進行整理,便罷免了尚書左丞程卓的官職,任命王猛代替他。
苻堅任用賢才,治理荒廢的政事,督促農業生産,救濟窮困,禮敬百神,建立學校,表彰節操義行,恢複已斷絕的世祀,前秦百姓非常高興。
前燕建造銅雀台。
東晉任命王彪之為左仆射。
戊午(358) 晉穆帝升平二年前秦永興二年,前燕光壽二年。
春二月,前秦王苻堅攻打張平,降服了他。
前秦王苻堅親自率軍攻打張平,任命鄧羌為前鋒,駐紮在汾水邊。
張平派養子張蚝抵禦前秦軍隊。
張蚝力大而且身手矯捷,能拉着牛退行,可以翻越高高的城牆。
苻堅招募人活捉張蚝,鄧羌将他擒獲獻給苻堅。
張平的士衆四散潰逃,于是張平請求投降,授予他右将軍。
苻堅任命張蚝為虎贲中郎将,經常帶在身邊。
前秦人稱鄧羌、張蚝都是萬人敵。
秋八月,任命謝萬監司州、豫州等州軍事。
會稽王司馬昱想任命桓溫的弟弟桓雲為豫州刺史,仆射王彪之說:“桓溫駐紮長江上遊,已經分割了一半天下,他的弟弟再身處西部藩屏,兵權集中在一家,不是使國家根深蒂固的适宜做法。
”司馬昱便改任謝萬代替他。
王羲之給桓溫寫信說:“謝萬才華橫溢且通達世務,讓他身居朝廷,肯定是後起之秀;如今讓他屈身治理兵荒馬亂後的邊疆地區,就是違背其才能而改變其職務了。
”又給謝萬寫信說:“以您空前的才幹和不屑于瑣事的神韻,卻屈身去治理軍中的瑣細事務,實在難以稱心如意。
但是所謂通達的見識,正是應當适應環境的變化而決定如何行動。
希望您能經常與下層士兵同甘共苦,那麼就盡善盡美了。
”謝萬沒能采用此建議。
前秦發生嚴重幹旱。
前秦王苻堅減少膳食,取消舞樂,命後妃以下的人全都換掉絲絹衣服,開發山林湖澤,休兵養民,使幹旱沒有引發災荒。
秦殺其特進樊世。
王猛日親幸用事,勳舊多疾之。
樊世本氐豪,佐秦主健定關中,謂猛曰:“吾輩耕之,君食之邪!”猛曰:“非徒使君耕之,又将使君炊之。
”世大怒,曰:“要當懸汝頭于長安城門,不然,吾不處世!”猛以白堅,堅曰:“必殺此老氐,然後百寮可肅。
”會世入言事,與猛争論于堅前,世欲起擊猛,堅怒,斬之。
于是群臣見猛皆屏息。
燕擊張平,平複降燕。
冬,燕陷河南。
泰山太守諸葛攸攻燕東郡,入武陽。
燕主雋遣大司馬恪擊之,攸敗走,還泰山。
恪遂渡河略地,分置守宰。
雋遂欲經營秦、晉。
令州郡校實見丁,戶留一丁,餘悉發為兵,欲使步卒滿一百五十萬,期來春大集洛陽。
劉貴上書極陳“百姓凋敝,發兵非法,必緻土崩之變”,雋善之,乃更令三五發兵,以來冬集邺。
時燕調發繁數,官司各遣使者,道路旁午,郡縣苦之。
太尉封奕奏請:“非軍期嚴急,不得遣使,自餘賦發皆責成州郡。
”從之。
荀羨伐燕,不克而還。
以郗昙督徐、兖軍事。
燕泰山太守賈堅屯山茌,羨引兵擊之。
堅所将才七百餘人,羨兵十倍。
堅歎曰:“吾自結發,志立功名,而每值窮厄,豈非命乎!與其屈辱而生,不若守節而死。
”乃開門直出,羨兵四集擒之,遂拔山茌。
羨謂堅曰:“君父祖世為晉臣,奈何背本不降?”堅曰:“晉自棄中華,非吾叛也。
前秦殺死特進樊世。
王猛日益受到寵幸重用,有功勳的舊臣大多妒忌他。
樊世原是氐族豪強,輔佐秦主苻健平定了關中,他對王猛說:“我們這些人耕種,你來吃現成的嗎!”王猛說:“不隻讓你耕種,還要讓你去做熟了。
”樊世大怒,說:“定當把你的腦袋懸挂在長安城門上,不這樣,我就不活在世上!”王猛把這些告訴了苻堅,苻堅說:“一定要殺了這氐人老頭,然後百官才能夠恭順。
”正巧樊世入宮議事,與王猛在苻堅面前争論起來,樊世想起身打王猛,苻堅大怒,殺死樊世。
于是大臣們見到王猛時,都吓得大氣也不敢出。
前燕攻打張平,張平又投降前燕。
冬季,前燕攻陷河南。
泰山太守諸葛攸攻打前燕的東郡,進入武陽。
前燕國主慕容雋派大司馬慕容恪攻打諸葛攸,諸葛攸敗逃,返回泰山。
于是慕容恪渡過黃河,攻城略地,分設地方官員。
慕容雋便想謀劃攻取前秦、東晉。
他命令各州郡核實現有成年男子的數目,每戶留下一人,其餘全部征發為士兵,打算使步兵滿一百五十萬,以期轉年春天大舉集中在洛陽。
劉貴上書極言“百姓貧困不堪,征發士兵的方法違反古法,必然導緻土崩瓦解的災禍”,慕容雋認為他的意見很對,便改為按五丁抽三丁的比例征發士兵,定于轉年冬天集中到邺城。
當時前燕征調頻繁,官府衙門各自派遣使者,在道路上穿梭往返,郡縣苦不堪言。
太尉封奕上奏請求:“不是軍令期限緊急,不能派遣使者,其餘征調全都責成州郡辦理。
”慕容雋采納其意見。
荀羨讨伐前燕,無功而返。
任命郗昙都督徐州、兖州軍事。
前燕的泰山太守賈堅駐紮山茌,荀羨領兵攻打他。
賈堅所率士兵僅有七百多人,荀羨的兵力十倍于他。
賈堅感歎道:“我自從成年以來,立志建立功名,卻每每身陷窮困的境地,難道不是命嗎!與其屈辱而生,不如守節而死。
”于是打開城門徑直出戰,荀羨的士兵四面彙集抓住了他,于是攻克了山茌。
荀羨對賈堅說:“您父親、祖父世代是晉室之臣,您怎能背叛祖先、不肯投降呢?”賈堅說:“晉室自己抛棄中原華夏,不是我背叛。
民既無主,強則托命。
既已事人,安可改節!吾束修自立,涉趙曆燕未嘗易志,君何匆匆相謂降乎!”羨怒,執置雨中,數日,憤惋而卒。
燕青州刺史慕容塵遣司馬悅明救泰山,羨兵大敗,燕複取山茌。
燕主以堅子活為任城太守。
羨疾笃,征還。
以郗昙督徐、兖軍,鎮下邳。
燕使慕容垂守遼東。
燕吳王垂娶段末柸女,生子令寶。
段氏才高性烈,自以貴姓,不尊事可足渾後,後銜之。
中常侍涅皓希旨告段氏為巫蠱,欲以連污垂。
收下廷尉考驗,終無撓辭,故垂得免禍,而段氏竟死獄中。
出垂為平州刺史,鎮遼東。
垂以段氏女弟為繼室,可足渾後黜之,以其妹妻垂。
垂不悅,由是益惡之。
己未(359) 三年秦甘露元,燕光壽三年。
春二月,燕主宴群臣于蒲池。
初,燕太子晔早死,立其弟。
至是燕主雋宴群臣,語及周太子晉,潸然流涕曰:“才子難得。
自景先之亡,吾須發中白,卿等謂景先何如?”司徒長史李績對曰:“獻懷太子至孝、聰敏、沉毅、疾谀、好學、多藝、謙恭、好施。
”雋曰:“卿譽之雖過,然此兒在,吾死無憂矣。
景茂何如?”時太子侍側,績曰:“皇太子天資岐嶷,然好遊畋而樂絲竹,此其所以為損也。
”雋顧謂曰:“伯陽之言,藥石之惠也,汝宜誡之!”甚不平。
百姓既然沒有了君主,誰強大就将命運托付給誰。
我既然已經事奉他人,怎能改變氣節!我從師就學自立于世,曆經趙、燕也不曾改變志向,您為何匆匆忙忙就對我說投降的事呢!”荀羨大怒,押着他放在雨中,過了幾天,賈堅滿懷悲憤遺憾而死。
前燕青州刺史慕容塵派司馬悅明救援泰山,荀羨軍隊大敗,前燕再次奪取山茌。
前燕主慕容雋任命賈堅之子賈活為任城太守。
荀羨病重,被朝廷召回。
任命郗昙都督徐州、兖州軍事,鎮守下邳。
前燕派慕容垂鎮守遼東。
前燕國吳王慕容垂娶段末柸的女兒,生下兒子慕容令寶。
段氏才高性烈,自認為是名門貴姓,不尊敬事奉可足渾王後,王後對她懷恨在心。
中常侍涅皓迎合君主的旨意,誣告段氏用巫術害人,想以此牽連污蔑慕容垂。
慕容雋将段氏拘捕并交由廷尉審訊拷問,段氏始終沒有屈招,所以慕容垂得以免禍,而段氏最終死在獄中。
慕容雋将慕容垂調出,任平州刺史,鎮守遼東。
慕容垂将段氏的妹妹娶為繼室,可足渾王後卻廢黜了她,把自己的妹妹嫁給慕容垂。
慕容垂很不高興,慕容雋因此更加厭惡他。
己未(359) 晉穆帝升平三年前秦甘露元年,前燕光壽三年。
春二月,前燕國主慕容雋在邺城的蒲池大宴群臣。
當初,前燕太子慕容晔早死,便立他的弟弟慕容暐為太子。
到此時,前燕國主慕容雋大宴群臣,談到周朝太子姬晉時,潸然淚下說:“有才能的兒子很難得到。
自從景先死後,我的胡須頭發已經半白,你們說景先怎麼樣?”司徒長史李績回答說:“獻懷太子極其孝順,聰敏機智,沉穩堅毅,痛恨阿谀,好學不倦,多才多藝,謙虛恭順,樂善好施。
”慕容雋說:“你贊譽他雖然有些過分,但是如果此兒還在世,我死也無憂了。
景茂怎麼樣?”當時太子慕容暐在一旁侍奉,李績說:“皇太子天資聰穎,但是喜好遊獵和音樂,這是他有所缺憾的原因。
”慕容雋回頭對慕容暐說:“李績的話,如同良藥一樣有利于你,你應以此為誡!”慕容暐非常不服氣。
涼宋混誅張瓘。
張瓘猜忌苛虐,專以愛憎為賞罰。
郎中殷郇谏之,瓘曰:“虎生三日,自能食肉,不須人教也。
”由是人情不附。
宋混性忠鲠,瓘憚之,欲殺混,因廢涼王玄靓而代之。
混帥壯士奄入南城,宣告諸營曰:“張瓘謀逆,被太後令誅之。
”瓘出戰,不勝,與弟琚皆自殺。
混輔政,請玄靓去王号,複稱涼州牧。
秦以王猛為京兆尹。
秦王堅以鄧羌為禦史中丞,王猛領京兆尹。
強太後弟德酗酒豪橫,掠人财貨子女。
猛下車收德,奏未及報,已陳屍于市。
堅馳使赦之,不及。
與羌同志,疾惡糾案無所顧忌。
數旬之間,權豪、貴戚殺戮刑免者二十餘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氣,路不拾遺。
堅歎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泰山太守諸葛攸伐燕,敗績。
冬十月,謝萬、郗昙複伐之。
昙病,引還;萬衆潰,免為庶人。
攸将水陸二萬擊燕。
入自石門,屯于河渚。
燕上庸王評帥步騎五萬與戰東阿,攸兵大敗。
诏萬、昙複伐之。
萬矜豪傲物,但以嘯詠自高,未嘗撫衆。
兄安深憂之,謂萬曰:“汝為元帥,宜數接對諸将以悅其心,豈有傲誕如此而能濟事也!”萬召集諸将,一無所言,直以如意指四坐雲:“諸将皆勁卒。
”諸将益恨之。
安慮萬不免,乃自隊帥以下無不親造,厚相親托。
既而萬帥衆入渦、颍以援洛陽。
前涼的宋混殺死張瓘。
張瓘生性猜忌,苛刻暴虐,專門以自己的愛憎作為賞罰的标準。
郎中殷郇勸谏他,張瓘說:“老虎生下來三天,自己就能吃肉,不用人去教。
”因此人心都不歸附他。
宋混性情忠厚耿直,張瓘忌憚他,想将他殺死,趁勢廢黜涼王張玄靓并取代他做涼王。
宋混率壯士潛入南城,向各軍營宣告說:“張瓘謀反叛逆,奉太後的命令誅殺他。
”張瓘出來迎戰,沒有取勝,與弟弟張琚都自殺了。
宋混輔佐朝政,請求張玄靓去掉涼王稱号,恢複稱涼州牧。
前秦任命王猛為京兆尹。
前秦王苻堅任命鄧羌為禦史中丞,王猛兼任京兆尹。
強太後的弟弟強德酗酒成性,霸道蠻橫,搶奪他人的财物子女。
王猛一上任就逮捕了強德,奏章還沒來得及批複,強德已經陳屍鬧市。
苻堅火速派使者前去赦免強德,已經來不及了。
王猛與鄧羌志同道合,對于鏟除邪惡、糾正冤假錯案無所顧忌。
幾十天之内,權貴豪強、皇親國戚中被處死或依法黜免的有二十多人,朝廷震動,奸猾之輩屏聲斂氣,路不拾遺。
苻堅歎道:“我從今天開始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 東晉泰山太守諸葛攸讨伐前燕,戰敗。
冬十月,謝萬、郗昙再次讨伐前燕。
郗昙生病,率軍返回;謝萬的軍隊潰散,被免為庶人。
諸葛攸率二萬水、陸軍攻打前燕。
從石門進入,駐紮在黃河中的小島上。
前燕上庸王慕容評率五萬步兵、騎兵與諸葛攸在東阿交戰,諸葛攸軍大敗。
晉穆帝诏命謝萬、郗昙再次讨伐前燕。
謝萬豪放自負,對人傲慢,隻以吟嘯歌詠自命清高,不曾撫慰士衆。
哥哥謝安非常憂慮,對謝萬說:“你作為元帥,應時常接觸将領們以使他們心中悅服,豈有如此傲慢放肆而能成事的!”謝萬召集将領們,一句話沒說,直接用如意指着坐在四周的人說:“衆将都是精壯的士卒。
”将領們更加痛恨謝萬。
謝安擔心謝萬不能免遭災禍,便親自深入每隊将領以下的軍官,一一親訪,以深情厚誼相托。
不久謝萬率士衆進入渦水、颍水以救援洛陽。
昙以病退屯彭城。
萬以為燕兵大盛,故昙退,即引兵還,衆遂驚潰。
萬狼狽單歸,軍士欲圖之,以安故止。
诏廢萬為庶人,降昙号建武将軍。
于是許昌、颍川、谯、沛諸城相次皆沒于燕。
十二月,大旱。
秦以王猛兼司隸校尉。
秦王堅以猛為輔國将軍、司隸校尉,居中宿衛,仆射、詹事、侍中、中書令、領選如故。
猛薦陽平公融、光祿任群、處士朱彤自代。
堅不許,而以融為中書監,群為太子家令,彤為太子庶子。
猛時年三十六,歲中五遷,權傾内外。
人有毀之者,堅辄罪之,于是群臣莫敢複言。
郗昙因病退駐彭城。
謝萬以為是前燕的兵力強大,所以郗昙後退,就立即領兵返回,于是士衆驚慌潰散。
謝萬一個人狼狽地逃回,将士們想趁他失敗算計他,由于謝安的緣故才沒這樣幹。
诏命将謝萬廢黜為庶人,把郗昙的封号降為建武将軍。
于是許昌、颍川、谯、沛各城都相繼被前燕吞并。
十二月,發生嚴重幹旱。
前秦任命王猛兼司隸校尉。
前秦王苻堅任命王猛為輔國将軍、司隸校尉,居住在宮中值宿護衛,仆射、詹事、侍中、中書令及兼管選官的職務一切如前。
王猛舉薦陽平公苻融、光祿任群、隐士朱彤代替自己。
苻堅沒有準許,而任命苻融為中書監,任群為太子家令,朱彤為太子庶子。
王猛當時三十六歲,一年内五次升遷,權傾朝廷内外。
有诋毀他的人,苻堅就将其治罪,于是大臣們沒人敢再随便講話。
涼王祚淫虐,上下怨憤。
惡河州刺史張瓘之強,使索孚代之。
瓘斬孚起兵,傳檄州郡,廢祚,複立曜靈。
将軍宋混合衆萬餘人以應之。
祚殺曜靈,混聞之,為之發哀。
軍至姑臧,張瓘弟琚開門納之。
趙長等懼罪,入閣呼張重華母馬氏,立曜靈弟玄靓為主。
諸将收長等,殺之。
祚素失衆心,莫肯為之鬥者,遂見殺。
枭其首,城内鹹稱萬歲。
因為谶文中有“三羊五眼”之說,便立苻生為太子。
姚襄占據許昌。
姚襄所率部衆大多勸他返回北方,于是姚襄進軍占據許昌。
六月,前秦主苻健去世,太子苻生即位。
苻健勤于政事,多次延請公卿咨詢讨論治國之道。
繼後趙人苛刻暴虐、浮華奢侈的做法之後,他改行寬松簡易、節約儉樸的政策,尊崇儒生,禮賢下士,因此前秦人喜愛他。
到此時,苻健卧病不起,便召太師魚遵、丞相雷弱兒、太傅毛貴、司空王堕、尚書令梁楞、仆射梁安、段純等人接受遺诏輔佐朝政。
苻健對太子苻生說:“六夷首領及大臣中執掌權力的人,如果不聽從你的命令,就應慢慢除掉他們。
”苻健去世,苻生即位,大赦天下,更改年号。
群臣上奏說:“沒有超過一年就改年号,不合禮數。
”苻生大怒,窮究此議的主謀,結果是段純,便殺了他。
秋九月,前秦殺死皇後梁氏及太傅毛貴等人。
中書監胡文對前秦主苻生說:“最近有彗星出現在大角星座,火星進入東井。
不出三年,國家就會有大的喪事,大臣也将被殺死。
希望陛下修養德行以祛除此災!”苻生說:“皇後與朕一同統治天下,可以應驗大喪出現的說法了。
太傅毛貴、車騎将軍梁楞、仆射梁安接受遺诏輔佐朝政,可以應驗大臣被殺的說法了。
”于是殺死了皇後及毛貴、梁楞、梁安。
閏九月,涼州人殺死其君王張祚,立張玄靓為涼王。
涼王張祚荒淫暴虐,上下怨憤。
他厭惡河州刺史張瓘的強大,就讓索孚代替張瓘。
張瓘斬殺索孚後起兵,将讨伐檄文傳送到各州郡,廢黜張祚,重新立張曜靈為王。
将軍宋混聚集士衆一萬餘人響應張瓘。
張祚殺死張曜靈,宋混聽說此事後,為張曜靈發喪。
宋混的部隊到達姑臧,張瓘的弟弟張琚打開城門讓其進城。
趙長等對自己的罪行感到害怕,入宮呼請張重華的母親馬氏,立張曜靈的弟弟張玄靓為國主。
将領們逮捕了趙長等人,殺死了他們。
張祚平時就失去了人心,所以沒有人肯為他戰鬥,于是被殺死。
宋混等将張祚枭首示衆,城内的人們全都高呼萬歲。
混、琚上玄靓為大将軍、西平公,複稱建興四十三年。
時玄靓始七歲。
瓘至,推為涼王,自為都督中外諸軍事、尚書令,以混為尚書仆射。
冬十月,诏謝尚鎮壽春。
十一月,燕慕容恪擊段龛。
龛與燕主雋書,抗中表之儀,非其稱帝。
雋怒,遣恪擊之。
十二月,秦殺其丞相雷弱兒。
弱兒性剛直,以仆射趙韶、董榮亂政,每公言于朝,見之常切齒。
韶、榮谮之于秦主生,殺弱兒及其九子、二十七孫,于是諸羌皆有離心。
生雖在諒陰,遊飲自若,彎弓露刃以見朝臣,錘鉗鋸鑿備置左右。
即位未幾,後妃、公卿下至仆隸,凡殺五百餘人。
丙辰(356) 十二年秦壽光二,燕元玺五年。
春正月,燕慕容恪大破段龛兵,進圍廣固。
段龛弟罴骁勇有智謀,言于龛曰:“慕容恪善用兵,加之衆盛,若聽其濟河,進至城下,恐雖乞降不可得也。
請兄固守,罴帥精銳拒之于河。
幸而戰捷,兄帥大衆繼之;若其不捷,不若早降,猶不失為千戶侯也。
”龛不從。
罴固請不已,龛怒,殺之。
恪遂引兵濟河,龛帥衆逆戰,恪大破之。
龛友辟闾蔚被創,恪聞其賢,遣使求之,則已死矣。
龛還城固守,恪進軍圍之。
秦殺其司空王堕。
堕性剛峻。
董榮及侍中強國皆以佞幸進,堕疾之如仇。
會有天變,榮、國言于生曰:“宜以貴臣應之。
”生乃殺堕。
宋混、張琚上書請立張玄靓為大将軍、西平公,恢複稱建興四十三年。
當時張玄靓才七歲。
張瓘到達後,推戴張玄靓為涼王,自己任都督中外諸軍事、尚書令,任命宋混為尚書仆射。
冬十月,诏命謝尚鎮守壽春。
十一月,前燕慕容恪攻打段龛。
段龛給前燕主慕容雋寫信,使用中表親戚的禮儀,責難其稱帝的行為。
慕容雋大怒,派慕容恪攻打段龛。
十二月,前秦殺死其丞相雷弱兒。
雷弱兒性情剛直,因為仆射趙韶、董榮亂政,就經常在朝廷公開評論,見到二人常咬牙切齒。
趙韶、董榮向前秦主苻生進讒言诽謗雷弱兒,苻生殺死了雷弱兒及其九個兒子、二十七個孫子,于是羌族各部全都産生離心。
苻生雖然在居喪,卻遊樂飲酒自如,佩刀帶弓接見朝臣,将錘、鉗、鋸、鑿等刑具準備齊全放在身邊。
即位不久,後妃、公卿以下直到奴仆,共有五百多人被殺。
丙辰(356) 晉穆帝永和十二年前秦壽光二年,前燕元玺五年。
春正月,前燕慕容恪大敗段龛軍隊,進軍包圍廣固。
段龛的弟弟段罴骁勇善戰且富于智謀,他對段龛說:“慕容恪善于用兵,加上他兵力衆多,如果聽任其渡過黃河,進軍城下,恐怕即使請求投降也不能被允許了。
請哥哥堅守,我率精銳部隊在黃河抵禦他。
如果幸運地獲勝,哥哥您率大軍跟進;如果沒有獲勝,不如早投降,或許還能得到個千戶侯。
”段龛沒有聽從。
段罴堅持請求不止,段龛大怒,殺了他。
慕容恪便領軍渡過黃河,段龛率衆迎戰,慕容恪大敗段龛。
段龛的朋友辟闾蔚受傷,慕容恪聽說他賢明,就派使者訪求他,而他卻已經死了。
段龛返回廣固城堅守,慕容恪進軍将其包圍。
前秦殺死司空王堕。
王堕性格剛直冷峻。
董榮及侍中強國都因谄媚而受寵升官,王堕對他們恨如仇敵。
正趕上天象有變,董榮、強國對苻生說:“應該由顯貴的大臣去回應天象。
”于是,苻生就殺死了王堕。
涼州遣使稱藩于秦。
秦晉王柳遣參軍閻負、梁殊使于涼。
張瓘見之曰:“我,晉臣也。
臣無境外之交,二君何以來辱?”負、殊曰:“晉王與君鄰藩,故來修好,君何怪焉!”瓘曰:“吾盡忠事晉,于今六世矣。
若與征東通使,是上違先君之志,下隳士民之節,其可乎!”負、殊曰:“晉室衰微久矣,涼之先王北面二趙,唯知機也。
今大秦威德方盛,涼王若欲自帝河右,則非秦之敵;欲以小事大,則曷若舍晉事秦,長保福祿乎!”瓘曰:“中州好食言。
向者石氏使車适返,而戎騎已至,吾不敢信也。
”負、殊曰:“張先、楊初皆阻兵不服,先帝讨而擒之。
赦其罪戾,寵以爵秩,固非石氏之比也。
”瓘曰:“必如君言,秦之威德無敵,何不先取江南,則天下盡為秦有,征東何辱命焉!”負、殊曰:“江南文身之俗,道污先叛,化隆後服。
主上以為江南必須兵服,河右可以義懷,故遣行人先申大好。
若君不達天命,則江南得延數年之命,而河右恐非君之土也。
”瓘曰:“我跨據三州,帶甲十萬,西苞蔥嶺,東距大河,伐人有餘,況于自守,何畏于秦!”負、殊曰:“貴州山河之固,孰若崤、函?民物之饒,孰若秦、雍?杜洪、張琚因趙氏成資,有囊括關中、席卷四海之志;先帝戎旗西指,冰消雲散,旬月之間,不覺易主。
主上若以貴州不服,赫然奮怒,控弦百萬,鼓行而西,未知貴州将何以待之?”瓘笑曰:“茲事當決之于王,非身所了。
”負、殊曰:“涼王雖英睿夙成, 涼州派使者向前秦稱藩。
前秦的晉王苻柳派參軍閻負、梁殊出使前涼。
張瓘見到他們說:“我是晉室的臣子。
作為臣子就不能有國境之外的交往,二位為什麼來侮辱我?”閻負、梁殊說:“晉王苻柳與您是鄰邦,所以前來修好,您有何奇怪的呢!”張瓘說:“我竭盡忠心地事奉晉室,到今天已經六代了。
如果與征東大将軍苻柳互通使節,這是上違先輩的遺志,下毀士人的氣節,難道可以嗎!”閻負、梁殊說:“晉室衰微很久了,涼國的先王向二趙稱臣,是懂得機運。
如今大秦威勢德行正盛,涼王如果想自己在黃河以西稱帝,則不是大秦的對手;若想以小的事奉大的,那麼何不舍棄晉室事奉大秦,以長保福祿呢!”張瓘說:“中原人愛食言。
從前石氏使臣的車子剛剛返回,而武裝的騎兵就已經到達,我不敢相信。
”閻負、梁殊說:“張先、楊初都是擁兵抵抗不肯降服,所以先帝讨伐并擒獲了他們。
但是卻赦免了他們的罪行,以爵位官職寵待他們,原本就不是石氏所能比的。
”張瓘說:“一定像您所說的,秦的威勢德行天下無敵,為什麼不先攻取江南,則天下全都被秦占有,苻柳為什麼還要辱賜恩命于我們呢!”閻負、梁殊說:“江南仍是斷發紋身的風俗,朝廷道義衰落就首先反叛,教化興盛也是最後才歸服。
我們主上認為江南必須以武力征服,而黃河以西則可以憑道義安撫,所以派使節前來先申明友善之意。
如果您不洞察天命,那麼江南就能夠延長數年的壽命,而黃河以西恐怕就不是您的土地了。
”張瓘說:“我們跨據三個州,擁有軍隊十萬人,西含蔥嶺,東至黃河,讨伐他人尚且有餘,何況是自守,有什麼畏懼秦的!”閻負、梁殊說:“貴領地内山河的險固,哪個比得上崤山、函谷關?百姓、物産的豐饒,哪個比得上秦州、雍州?杜洪、張琚承借趙國已建基業,大有囊括關中、席卷天下的志向;先帝戰旗西指,立刻冰消雲散,旬月之間,不知不覺就換了主人。
主上如果因貴地不歸服,勃然發怒,出兵百萬,擊鼓西行,不知貴地将靠什麼對付此事?”張瓘笑着說:“此事應當由涼王決定,不是我能解決的。
”閻負、梁殊說:“涼王雖然自小就有英明睿智的品性, 然年在幼沖,國家安危系君一舉耳。
”瓘懼,乃以玄靓之命遣使稱藩于秦,秦因玄靓所稱官爵而授之。
以桓溫為征讨大都督,督諸軍讨姚襄。
溫請移都洛陽,修複園陵,不許,而诏溫讨襄。
夏四月,秦太後強氏以憂卒。
長安大風,發屋拔木,秦宮中驚擾,或稱賊至,宮門晝閉,五日乃止。
秦主生推告賊者,刳出其心。
強太後弟平谏曰:“天降災異,陛下當愛民事神,緩刑崇德以應之,乃可弭也。
”生怒,鑿其頂而殺之。
太後以憂恨卒。
生複下诏曰:“朕受天命,君臨萬邦。
有何不善,而謗讟之音扇滿天下!殺不過千,而謂之殘虐!行者比肩,未足為希。
方當峻刑極罰,複如朕何!”自去春以來,潼關之西至于長安,虎狼食人,群臣請禳之。
生曰:“野獸饑則食人,飽當自止,何禳之有?且天豈不愛民哉!正以犯罪者多,故助朕殺之耳。
” 秋八月,桓溫敗姚襄于伊水,遂入洛陽,修谒諸陵,置戍而還。
襄北走,據襄陵。
初,魏将周成降晉,反據洛陽。
姚襄攻之,逾月不克。
長史王亮谏曰:“今頓兵堅城之下,力屈威挫,或為他寇所乘,此危道也。
”襄不從。
桓溫自江陵北伐,遣督護高武據魯陽,将軍戴施屯河上,自帥大兵繼進。
與寮屬登平乘樓望中原,歎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記室袁宏曰:“運有興廢,豈必諸人之過!” 但是年紀幼小,國家的安危不過是系于您的一個舉動而已。
”張瓘心中懼怕,就以張玄靓的名義派使者向前秦稱臣,前秦沿用張玄靓所自稱的官爵而正式授予他。
晉室任命桓溫為征讨大都督,督率各路人馬讨伐姚襄。
桓溫請求遷都洛陽,修複先帝陵園,朝廷沒有批準,而下诏命桓溫讨伐姚襄。
夏四月,前秦太後強氏因憂憤而死。
長安城刮起大風,掀掉屋頂,拔起樹木,前秦王宮中一片驚恐混亂,有人稱賊寇來了,于是宮門大白天也關閉着,一連五天才停止。
前秦主苻生追查聲稱賊寇到來的人,挖出了他的心。
強太後的弟弟強平勸谏說:“上天降下災異,陛下應愛民奉神,寬緩刑罰,崇尚道德,以此回應天意,才能消除災禍。
”苻生大怒,鑿開其頭頂殺死了他。
強太後因憂憤而死。
苻生又下诏命說:“朕接受天命,君臨萬邦。
有什麼不好的地方,诽謗之聲竟橫行天下!殺人沒超過一千,卻說是殘酷暴虐!如今行人比肩接踵,不能說是稀少。
正應當施行嚴刑重罰,誰又能将朕怎樣!”自從前一年春天以來,潼關以西直至長安一帶,虎狼吃人,大臣們請求祭祀以祛除此害。
苻生說:“野獸餓了就吃人,吃飽了自然就停止,有什麼可祭祀消災的?況且哪有上天不愛護百姓的呢!正是因為犯罪的人多,所以幫助朕處死他們罷了。
” 秋八月,桓溫在伊水打敗姚襄,于是進入洛陽,修複并拜谒各帝王陵墓,設置守衛後返回。
姚襄向北逃走,占據襄陵。
當初,魏将周成投降晉室,又反叛占據洛陽。
姚襄攻打周成,超過一個月也沒有攻克。
長史王亮勸谏姚襄說:“如今屯兵于堅固的城池下,力量受損,威勢受挫,或許會被其他敵人所利用,這是危險的做法。
”姚襄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桓溫自江陵北伐,派督護高武占據魯陽,将軍戴施駐紮在黃河邊,自己率領大軍随後進發。
他與幕僚屬下登上大船的船樓眺望中原地區,歎道:“使神州大地淪陷,百年基業成為廢墟,王衍等人不能不負其責!”記室袁宏說:“時運有興廢之别,哪裡一定是這幾個人的過錯!” 溫作色曰:“昔劉景升有千斤大牛,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負重緻遠,曾不若一羸牸。
魏武入荊州,殺以享軍。
”至伊水,襄撤圍拒之,匿精銳于水北林中,遣使謂溫曰:“承親帥王師以來,襄今奉身歸命,願敕三軍小卻,當拜伏路左。
”溫曰:“我自開複中原,展敬山陵,無豫君事。
欲來便前,何煩使人。
”襄拒水戰敗,奔北山。
襄勇而愛人,雖戰屢敗,民知襄所在,辄扶老攜幼馳而赴之,溫追之不及。
弘農楊亮自襄所來奔,溫問襄之為人,亮曰:“襄神明器宇,孫策之俦,而雄武過之。
”周成帥衆出降,溫屯金墉。
谒諸陵,修毀壞,各置陵令。
表謝尚鎮洛陽,留颍川太守毛穆之等戍之,徙降民三千餘家于江、漢之間。
襄奔平陽。
秦并州刺史尹赤複以衆降襄,襄遂據襄陵。
冬十月朔,日食。
十一月,段龛降燕,慕容恪悉定齊地。
燕諸将請急攻廣固,恪曰:“用兵之勢有宜緩者,有宜急者。
若彼我勢敵,外有強援,恐有腹背之患,則攻之不可不急;若我強彼弱,無援于外,當羁縻守之以待其斃。
兵法十圍五攻,正謂此也。
龛兵尚衆,未有離心,今憑阻堅城,上下戮力,我盡銳攻之,計數旬可拔,然殺吾士卒必多矣。
自有事中原,兵不暫息,吾每念之,夜而忘寐,奈何輕用其死乎!要在取之,不必求功之速也。
”軍中聞之,人人感悅, 桓溫臉色一變說:“從前劉表有頭一千斤重的大牛,吃的草料豆餅是普通牛的十倍,背負重物遠行,竟不如一頭病弱的母牛。
魏武帝進入荊州,就将它殺掉犒勞士兵。
”到達伊水,姚襄撤掉包圍以抵抗桓溫,在伊水北面的樹林中藏匿了精銳部隊,派使者對桓溫說:“承蒙您親率王師前來,姚襄如今獻身歸附天命,希望您敕令三軍稍稍後退,我們自當在路邊拜伏歡迎。
”桓溫說:“我自領軍隊光複中原,察看拜谒皇陵,不關你的事。
想來就來,何必麻煩使者。
”姚襄憑據伊水與桓溫交戰失敗,逃奔北山。
姚襄勇猛而且愛護百姓,雖然作戰屢次失敗,百姓知道姚襄在什麼地方後,就扶老攜幼地迅速投奔他,桓溫沒有追趕上姚襄。
弘農人楊亮從姚襄那裡前來投奔,桓溫詢問姚襄的為人,楊亮說:“姚襄的精神氣度,與孫策相當,而雄才武略超過孫策。
”周成率部衆出來投降,桓溫駐紮在金墉。
桓溫拜谒各皇陵,修複被毀壞的陵墓,每座陵墓都設置了陵令。
上表請求謝尚鎮守洛陽,留颍川太守毛穆之等人守衛洛陽,将投降的三千多戶百姓遷到長江、漢水之間。
姚襄逃奔到平陽。
前秦的并州刺史尹赤又率衆投降姚襄,于是姚襄占據襄陵。
冬十月初一,發生日食。
十一月,段龛投降前燕,慕容恪全部平定了齊地。
前燕的将領們請求迅速攻打廣固,慕容恪說:“用兵之道有應該緩慢的,有應該急速的。
如果敵我勢均力敵,敵方外邊又有強大的援軍,恐怕我方會有腹背受敵的危險,那麼攻打敵人就不能不迅速;如果我強敵弱,外邊又沒有援軍,就應當包圍并守住他們,以等待其自己滅亡。
兵法上的十圍五攻,講的正是這種情況。
段龛兵力尚多,沒有出現離心離德的現象,如今憑據險阻堅守城池,上下齊心協力,我方出動全部精銳攻打他們,算起來隻幾十天就可以攻克,但是殺傷我方的士卒必定很多。
自從中原地區發生戰事以來,士兵們沒有片刻休息,我每當念及此事,就夜不能寐,又怎能輕易讓他們獻出生命呢!重要的在于奪取城池,不必追求迅速成功。
”軍中士兵聽說此事後,人人感動喜悅, 于是為高牆深塹以守之。
龛嬰城自守,樵采路絕,城中人相食,龛面縛出降。
恪撫安新民,悉定齊地。
龛竟為雋所殺,并坑其徒三千人。
遣司空車灌如洛陽修五陵。
诏遣灌等持節如洛陽修五陵。
帝及群臣皆服缌,臨于太極殿三日。
丁巳(357) 升平元年秦世祖堅永興元,燕光壽元年。
春正月朔,帝冠。
太後歸政,徙居崇德宮。
燕以乙逸為左光祿大夫。
逸自幽州刺史被征,夫婦共載鹿車。
子璋從數十騎,服飾甚麗,奉迎于道。
逸大怒,閉車不與言,到城,深責之,璋猶不悛。
逸常憂其敗,而璋更被擢任,曆中書令、禦史中丞。
逸乃歎曰:“吾少自修立,克己守道,僅能免罪;璋不治節檢,專為奢縱,而更居清顯,此豈唯璋之忝幸,實時世之陵夷也!” 二月,太白入東井。
秦有司奏:“太白罰星,東井秦分,必有暴兵起京師。
”秦主生曰:“太白入井,自為渴耳,何所怪乎!” 夏四月,姚襄據黃落,秦遣兵擊斬之。
弟苌以衆降秦。
襄将圖關中,進屯杏城。
羌、胡及秦民歸之者五萬餘戶,遂據黃落。
秦遣廣平王黃眉、東海王堅、将軍鄧羌禦之。
襄堅壁不戰。
羌謂黃眉曰:“襄為桓溫所敗,銳氣喪矣。
然其為人強狠,若鼓噪揚旗,直壓其壘,彼必忿恚而出, 于是築高牆、挖深溝來守住包圍圈。
段龛環繞城池自守,砍柴的路被切斷,城中出現人吃人的景象,段龛隻得反綁雙手出城投降。
慕容恪安撫新歸附的百姓,全部平定了齊地。
段龛最終被慕容雋所殺,并活埋其士衆三千人。
晉室派司空車灌前往洛陽修複五座先帝的陵墓。
晉穆帝下诏派車灌等手持符節前往洛陽修複五座先帝的陵墓。
晉穆帝及大臣們全都身穿細麻布喪服,到太極殿悼念三天。
丁巳(357) 晉穆帝升平元年前秦世祖苻堅永興元年,前燕光壽元年。
春正月初一,晉穆帝行加冠禮。
太後将朝政歸還給他,自己遷到崇德宮居住。
前燕任命乙逸為左光祿大夫。
乙逸從幽州刺史任上被征召,夫婦二人同乘一輛鹿拉的車。
他的兒子乙璋帶着随從數十騎,身着非常華麗的服飾,在路邊迎候。
乙逸大怒,關上車門不與他說話,進城後,對他深加責備,而乙璋仍不認錯。
乙逸經常擔憂他會敗落,但是乙璋卻一再被提拔,曆任中書令、禦史中丞。
于是乙逸歎道:“我從小就修養自身,克己守道,僅僅能夠免罪;乙璋不檢點品行,專做奢侈放縱之事,卻一再身居政事清簡地位顯赫的官職,這難道僅僅是乙璋有愧于寵幸嗎?實在是世道的衰落!” 二月,太白星進入井宿。
前秦的有關官署上奏道:“太白星是主懲罰的星,井宿是秦的分野,京師必定會有起兵暴動的事件。
”前秦主苻生說:“太白星進入井宿,不過是它自己渴了,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夏四月,姚襄占據黃落,前秦派兵攻打并斬殺姚襄。
他的弟弟姚苌卒衆投降前秦。
姚襄準備謀取關中,就進駐杏城。
羌、胡及秦地百姓有五萬多戶歸附他,于是占據黃落。
前秦派廣平王苻黃眉、東海王苻堅、将軍鄧羌抵禦姚襄。
姚襄堅守營壘不交戰。
鄧羌對苻黃眉說:“姚襄被桓溫打敗,銳氣已失。
但他為人好強且兇狠,如果擊鼓呐喊、揮舞旗幟,直接壓向他的營壘,他必定會憤怒地出戰, 可一戰擒也。
”乃帥騎三千壓其壘門而陳。
襄怒,出戰。
羌陽敗走,襄追至三原,羌回騎擊之,黃眉等以大衆繼至,襄兵大敗,擒而斬之。
弟苌帥其衆降。
秦以公禮葬襄。
黃眉等還長安,生不之賞,數衆辱之。
黃眉怒,謀弑生,發覺,伏誅。
六月,秦苻堅弑其君生,自立為天王。
生夢大魚食蒲,又長安謠曰:“東海大魚化為龍,男皆為王女為公。
”生乃誅魚遵及其子孫。
自以眇目,諱言“殘、缺、偏、隻、少、無、不具”之類,誤犯而死者不可勝數。
剝人面皮,使之歌舞以為樂。
群臣得保一日如度十年。
東海王堅素有時譽,與故姚襄參軍薛贊、權翼善。
贊、翼密說堅宜早為計,勿使他姓得之,堅以問尚書呂婆樓。
婆樓曰:“仆,刀環上人耳,不足以辦大事。
仆裡舍有王猛者,其人謀略不世出,宜請而咨之。
”堅因婆樓以招猛,一見如舊友。
語及時事,堅大悅,自謂如玄德之遇孔明也。
會太史令康權言于生曰:“昨夜三月并出,孛星入太微,連東井。
自去月上旬沉陰不雨,以至于今。
将有下人謀上之禍。
”生怒,以為妖言,撲殺之。
夜對侍婢言曰:“阿法兄弟亦不可信,明當除之。
”婢以告堅及堅兄清河王法。
法與梁平老帥壯士潛入雲龍門,堅與呂婆樓帥麾下繼進,宿衛将士皆舍杖歸堅。
生猶醉寐,堅兵殺之。
堅以位讓法,法曰:“汝嫡嗣且賢,宜立。
”堅乃去帝号,稱大秦天王。
誅生幸臣董榮、趙韶等二十餘人。
大赦,改元。
就可以一戰而擒獲他。
”于是鄧羌率三千騎兵壓到姚襄營壘門前擺開戰陣。
姚襄大怒,出營交戰。
鄧羌佯裝戰敗逃跑,姚襄一直追到三原,鄧羌掉轉騎兵攻打姚襄,苻黃眉等率大軍随即到達,姚襄軍隊大敗,将他擒獲并斬殺。
姚襄的弟弟姚苌率衆投降。
前秦按照公爵的禮儀安葬了姚襄。
苻黃眉等人返回長安,苻生并沒有賞賜他們,而且多次當衆侮辱他們。
苻黃眉很憤怒,謀劃殺死苻生,被發覺而遭處死。
六月,前秦苻堅殺死其君主苻生,自立為天王。
苻生夢見大魚吃蒲草,而且長安又有謠諺說:“東海大魚化為龍,男皆為王女為公。
”于是苻生殺死魚遵及其子孫。
自己因為少了一隻眼,所以忌諱說“殘、缺、偏、隻、少、無、不具”之類的詞,因誤犯此忌而死的人不計其數。
苻生還剝下人的臉皮,讓他們唱歌跳舞作樂。
大臣們能夠保全一天就如同度過十年。
東海王苻堅一向受到時人的稱譽,與原姚襄的參軍薛贊、權翼關系友好。
薛贊、權翼秘密勸說苻堅應盡早定下計策,不要讓其他姓氏的人得到大權,苻堅将此事詢問尚書呂婆樓。
呂婆樓說:“我不過是如同刀環那樣無用的人,不足以辦成大事。
我府上有個叫王猛的,此人謀略世間少見,應請他來咨詢。
”苻堅通過呂婆樓召來王猛,二人一見如故。
談及時事,苻堅大喜,自認為如同劉備遇到諸葛亮。
正趕上太史令康權對苻生說:“昨夜三個月亮同時出現,有彗星進入太微星座,連接井宿。
自從上個月的上旬陰沉不下雨,一直到今天。
将會發生下人犯上作亂的災禍了。
”苻生大怒,認為是妖言,将他摔死。
苻生夜晚對侍女說:“苻法、苻堅兄弟也不可信,明天應除掉他們。
”侍女将此消息告訴了苻堅及苻堅的哥哥清河王苻法。
苻法與梁平老率壯士潛入雲龍門,苻堅與呂婆樓率部下随後跟進,守衛王宮的将士全都扔掉武器歸順苻堅。
苻生仍因醉酒而大睡,苻堅的兵衆殺死了他。
苻堅将王位讓給苻法,苻法說:“你是嫡傳嗣子,而且賢明,應該即位。
”于是苻堅去掉了皇帝的稱号,改稱大秦天王。
又誅殺苻生的寵臣董榮、趙韶等二十多人。
大赦天下,更改年号。
立子宏為太子,法為丞相,弟融為陽平公,子丕為長樂公,李威為左仆射,呂婆樓為司隸校尉,王猛為中書侍郎。
又以權翼為黃門侍郎,薛贊為中書侍郎,與猛并掌機密。
融好文學,明辯過人,耳聞則誦,過目不忘;力敵百夫,善騎射擊刺,少有令譽。
堅愛重之,常與共議國事。
融經綜内外,刑政修明,薦才揚滞,補益弘多。
丕亦有文武才幹,治民斷獄皆亞于融。
威,苟太後之姑子也,生屢欲殺堅,賴威營救得免。
威知王猛之賢,常勸堅以國事任之。
堅謂猛曰:“李公知君,猶鮑叔牙之知管仲也。
”猛以兄事之。
秋七月,秦冀州牧張平降。
平,故趙将,據新興、雁門、西河、太原、上黨、上郡之地,壁壘三百餘,夷、夏十餘萬戶。
初降燕,又降秦,至是來降,欲以中立自固。
八月,立皇後何氏。
故散騎侍郎準之女也。
禮如鹹康而不賀。
十一月,燕徙都邺。
燕主雋夢趙主虎齧其臂,乃發虎墓,求屍不獲。
購以百金,得于東明觀下,僵而不腐。
雋數其殘暴之罪而鞭之,投于漳水。
秦王堅殺其兄東海公法。
秦太後苟氏遊宣明台,見東海公法之第門車馬輻辏,恐終不利于秦王堅,乃與李威謀賜法死。
堅與法訣于東堂,恸哭嘔血。
封其子陽為東海公,敷為清河公。
立兒子苻宏為太子,任命苻法為丞相,封弟弟苻融為陽平公,兒子苻丕為長樂公,李威為左仆射,呂婆樓為司隸校尉,王猛為中書侍郎。
又任命權翼為黃門侍郎,薛贊為中書侍郎,與王猛共同掌管機密。
苻融喜好文學,聰辯過人,耳聞成誦,過目不忘;力量之大能敵百人,擅長騎馬射箭、擊劍刺矛,從小就有美譽。
苻堅喜愛器重他,經常與他共商國家大事。
苻融謀劃治理内外政事,刑罰政令清明,舉薦賢才,拔擢沉淪之士,對苻堅幫助很多。
苻丕也有文武才幹,治理百姓、決斷刑獄都遜于苻融。
李威是苟太後姑姑的兒子,苻生多次想殺死苻堅,都是依靠李威的營救才得以幸免。
李威知道王猛的賢明,經常勸說苻堅将國家大事委任給他。
苻堅對王猛說:“李公了解你,就如同鮑叔牙了解管仲。
”王猛對待李威像對待兄長一樣。
秋七月,前秦的冀州牧張平投降晉室。
張平是原趙國的将軍,占據新興、雁門、西河、太原、上黨、上郡等地區,修築了三百多座營壘,擁有夷人、漢人十萬多戶。
他開始投降前燕,又投降前秦,到此時來投降晉室,打算以中立自保。
八月,晉穆帝立皇後何氏。
皇後是原散騎侍郎何準的女兒。
立後禮儀如同鹹康二年成帝立杜皇後一樣不加慶賀。
十一月,前燕将都城遷到邺城。
前燕主慕容雋夢見後趙主石虎啃他的手臂,便發掘石虎的陵墓,尋找屍首卻沒有得到。
以一百金懸賞尋找,在東明觀下找到,屍首僵硬卻不腐爛。
慕容雋曆數石虎的殘暴罪行并鞭打其屍首,将其投入漳水。
前秦王苻堅殺死哥哥東海公苻法。
前秦苟太後遊覽宣明台,見到東海公苻法的府門前車水馬龍,擔心終将不利于前秦王苻堅,就與李威謀劃賜死苻法。
苻堅與苻法在東堂訣别,痛哭得吐了血。
封苻法的兒子苻陽為東海公,苻敷為清河公。
秦以王猛為尚書左丞。
秦王堅行至尚書,以文案不治,免左丞程卓官,以王猛代之。
舉異才,修廢職,課農桑,恤困窮,禮百神,立學校,旌節義,繼絕世,秦民大悅。
燕作銅雀台。
以王彪之為左仆射。
戊午(358) 二年秦永興二,燕光壽二年。
春二月,秦王堅擊張平,降之。
秦王堅自将擊平,以鄧羌為前鋒,軍于汾上。
平使養子蚝禦之。
蚝多力矯捷,能曳牛卻走,超越高城。
堅募人生緻之,鄧羌擒之以獻。
平衆大潰,請降,拜右将軍。
以蚝為虎贲中郎将,常置左右。
秦人稱羌、蚝皆萬人敵。
秋八月,以謝萬監司、豫等州軍事。
會稽王昱欲以桓溫弟雲為豫州刺史,仆射王彪之曰:“溫居上流,已割天下之半,其弟複處西藩,兵權萃于一門,非深根固蒂之宜也。
”昱乃更以謝萬代之。
王羲之與溫箋曰:“謝萬才流經通,使處廊廟,固是後來之秀;今以之俯順荒餘,則違才易務矣。
”又遺萬書曰:“以君邁往不屑之韻,而俯同群碎,誠難為意也。
然所謂通識,正當随事行藏耳。
願君每與士卒之下者同甘共苦,則盡善矣。
”萬不能用。
秦大旱。
秦王堅減膳徹樂,命後妃以下悉去羅纨,開山澤之利,息兵養民,旱不為災。
前秦任命王猛為尚書左丞。
前秦王苻堅巡視到尚書省時,發現文牍案卷沒有進行整理,便罷免了尚書左丞程卓的官職,任命王猛代替他。
苻堅任用賢才,治理荒廢的政事,督促農業生産,救濟窮困,禮敬百神,建立學校,表彰節操義行,恢複已斷絕的世祀,前秦百姓非常高興。
前燕建造銅雀台。
東晉任命王彪之為左仆射。
戊午(358) 晉穆帝升平二年前秦永興二年,前燕光壽二年。
春二月,前秦王苻堅攻打張平,降服了他。
前秦王苻堅親自率軍攻打張平,任命鄧羌為前鋒,駐紮在汾水邊。
張平派養子張蚝抵禦前秦軍隊。
張蚝力大而且身手矯捷,能拉着牛退行,可以翻越高高的城牆。
苻堅招募人活捉張蚝,鄧羌将他擒獲獻給苻堅。
張平的士衆四散潰逃,于是張平請求投降,授予他右将軍。
苻堅任命張蚝為虎贲中郎将,經常帶在身邊。
前秦人稱鄧羌、張蚝都是萬人敵。
秋八月,任命謝萬監司州、豫州等州軍事。
會稽王司馬昱想任命桓溫的弟弟桓雲為豫州刺史,仆射王彪之說:“桓溫駐紮長江上遊,已經分割了一半天下,他的弟弟再身處西部藩屏,兵權集中在一家,不是使國家根深蒂固的适宜做法。
”司馬昱便改任謝萬代替他。
王羲之給桓溫寫信說:“謝萬才華橫溢且通達世務,讓他身居朝廷,肯定是後起之秀;如今讓他屈身治理兵荒馬亂後的邊疆地區,就是違背其才能而改變其職務了。
”又給謝萬寫信說:“以您空前的才幹和不屑于瑣事的神韻,卻屈身去治理軍中的瑣細事務,實在難以稱心如意。
但是所謂通達的見識,正是應當适應環境的變化而決定如何行動。
希望您能經常與下層士兵同甘共苦,那麼就盡善盡美了。
”謝萬沒能采用此建議。
前秦發生嚴重幹旱。
前秦王苻堅減少膳食,取消舞樂,命後妃以下的人全都換掉絲絹衣服,開發山林湖澤,休兵養民,使幹旱沒有引發災荒。
秦殺其特進樊世。
王猛日親幸用事,勳舊多疾之。
樊世本氐豪,佐秦主健定關中,謂猛曰:“吾輩耕之,君食之邪!”猛曰:“非徒使君耕之,又将使君炊之。
”世大怒,曰:“要當懸汝頭于長安城門,不然,吾不處世!”猛以白堅,堅曰:“必殺此老氐,然後百寮可肅。
”會世入言事,與猛争論于堅前,世欲起擊猛,堅怒,斬之。
于是群臣見猛皆屏息。
燕擊張平,平複降燕。
冬,燕陷河南。
泰山太守諸葛攸攻燕東郡,入武陽。
燕主雋遣大司馬恪擊之,攸敗走,還泰山。
恪遂渡河略地,分置守宰。
雋遂欲經營秦、晉。
令州郡校實見丁,戶留一丁,餘悉發為兵,欲使步卒滿一百五十萬,期來春大集洛陽。
劉貴上書極陳“百姓凋敝,發兵非法,必緻土崩之變”,雋善之,乃更令三五發兵,以來冬集邺。
時燕調發繁數,官司各遣使者,道路旁午,郡縣苦之。
太尉封奕奏請:“非軍期嚴急,不得遣使,自餘賦發皆責成州郡。
”從之。
荀羨伐燕,不克而還。
以郗昙督徐、兖軍事。
燕泰山太守賈堅屯山茌,羨引兵擊之。
堅所将才七百餘人,羨兵十倍。
堅歎曰:“吾自結發,志立功名,而每值窮厄,豈非命乎!與其屈辱而生,不若守節而死。
”乃開門直出,羨兵四集擒之,遂拔山茌。
羨謂堅曰:“君父祖世為晉臣,奈何背本不降?”堅曰:“晉自棄中華,非吾叛也。
前秦殺死特進樊世。
王猛日益受到寵幸重用,有功勳的舊臣大多妒忌他。
樊世原是氐族豪強,輔佐秦主苻健平定了關中,他對王猛說:“我們這些人耕種,你來吃現成的嗎!”王猛說:“不隻讓你耕種,還要讓你去做熟了。
”樊世大怒,說:“定當把你的腦袋懸挂在長安城門上,不這樣,我就不活在世上!”王猛把這些告訴了苻堅,苻堅說:“一定要殺了這氐人老頭,然後百官才能夠恭順。
”正巧樊世入宮議事,與王猛在苻堅面前争論起來,樊世想起身打王猛,苻堅大怒,殺死樊世。
于是大臣們見到王猛時,都吓得大氣也不敢出。
前燕攻打張平,張平又投降前燕。
冬季,前燕攻陷河南。
泰山太守諸葛攸攻打前燕的東郡,進入武陽。
前燕國主慕容雋派大司馬慕容恪攻打諸葛攸,諸葛攸敗逃,返回泰山。
于是慕容恪渡過黃河,攻城略地,分設地方官員。
慕容雋便想謀劃攻取前秦、東晉。
他命令各州郡核實現有成年男子的數目,每戶留下一人,其餘全部征發為士兵,打算使步兵滿一百五十萬,以期轉年春天大舉集中在洛陽。
劉貴上書極言“百姓貧困不堪,征發士兵的方法違反古法,必然導緻土崩瓦解的災禍”,慕容雋認為他的意見很對,便改為按五丁抽三丁的比例征發士兵,定于轉年冬天集中到邺城。
當時前燕征調頻繁,官府衙門各自派遣使者,在道路上穿梭往返,郡縣苦不堪言。
太尉封奕上奏請求:“不是軍令期限緊急,不能派遣使者,其餘征調全都責成州郡辦理。
”慕容雋采納其意見。
荀羨讨伐前燕,無功而返。
任命郗昙都督徐州、兖州軍事。
前燕的泰山太守賈堅駐紮山茌,荀羨領兵攻打他。
賈堅所率士兵僅有七百多人,荀羨的兵力十倍于他。
賈堅感歎道:“我自從成年以來,立志建立功名,卻每每身陷窮困的境地,難道不是命嗎!與其屈辱而生,不如守節而死。
”于是打開城門徑直出戰,荀羨的士兵四面彙集抓住了他,于是攻克了山茌。
荀羨對賈堅說:“您父親、祖父世代是晉室之臣,您怎能背叛祖先、不肯投降呢?”賈堅說:“晉室自己抛棄中原華夏,不是我背叛。
民既無主,強則托命。
既已事人,安可改節!吾束修自立,涉趙曆燕未嘗易志,君何匆匆相謂降乎!”羨怒,執置雨中,數日,憤惋而卒。
燕青州刺史慕容塵遣司馬悅明救泰山,羨兵大敗,燕複取山茌。
燕主以堅子活為任城太守。
羨疾笃,征還。
以郗昙督徐、兖軍,鎮下邳。
燕使慕容垂守遼東。
燕吳王垂娶段末柸女,生子令寶。
段氏才高性烈,自以貴姓,不尊事可足渾後,後銜之。
中常侍涅皓希旨告段氏為巫蠱,欲以連污垂。
收下廷尉考驗,終無撓辭,故垂得免禍,而段氏竟死獄中。
出垂為平州刺史,鎮遼東。
垂以段氏女弟為繼室,可足渾後黜之,以其妹妻垂。
垂不悅,由是益惡之。
己未(359) 三年秦甘露元,燕光壽三年。
春二月,燕主宴群臣于蒲池。
初,燕太子晔早死,立其弟。
至是燕主雋宴群臣,語及周太子晉,潸然流涕曰:“才子難得。
自景先之亡,吾須發中白,卿等謂景先何如?”司徒長史李績對曰:“獻懷太子至孝、聰敏、沉毅、疾谀、好學、多藝、謙恭、好施。
”雋曰:“卿譽之雖過,然此兒在,吾死無憂矣。
景茂何如?”時太子侍側,績曰:“皇太子天資岐嶷,然好遊畋而樂絲竹,此其所以為損也。
”雋顧謂曰:“伯陽之言,藥石之惠也,汝宜誡之!”甚不平。
百姓既然沒有了君主,誰強大就将命運托付給誰。
我既然已經事奉他人,怎能改變氣節!我從師就學自立于世,曆經趙、燕也不曾改變志向,您為何匆匆忙忙就對我說投降的事呢!”荀羨大怒,押着他放在雨中,過了幾天,賈堅滿懷悲憤遺憾而死。
前燕青州刺史慕容塵派司馬悅明救援泰山,荀羨軍隊大敗,前燕再次奪取山茌。
前燕主慕容雋任命賈堅之子賈活為任城太守。
荀羨病重,被朝廷召回。
任命郗昙都督徐州、兖州軍事,鎮守下邳。
前燕派慕容垂鎮守遼東。
前燕國吳王慕容垂娶段末柸的女兒,生下兒子慕容令寶。
段氏才高性烈,自認為是名門貴姓,不尊敬事奉可足渾王後,王後對她懷恨在心。
中常侍涅皓迎合君主的旨意,誣告段氏用巫術害人,想以此牽連污蔑慕容垂。
慕容雋将段氏拘捕并交由廷尉審訊拷問,段氏始終沒有屈招,所以慕容垂得以免禍,而段氏最終死在獄中。
慕容雋将慕容垂調出,任平州刺史,鎮守遼東。
慕容垂将段氏的妹妹娶為繼室,可足渾王後卻廢黜了她,把自己的妹妹嫁給慕容垂。
慕容垂很不高興,慕容雋因此更加厭惡他。
己未(359) 晉穆帝升平三年前秦甘露元年,前燕光壽三年。
春二月,前燕國主慕容雋在邺城的蒲池大宴群臣。
當初,前燕太子慕容晔早死,便立他的弟弟慕容暐為太子。
到此時,前燕國主慕容雋大宴群臣,談到周朝太子姬晉時,潸然淚下說:“有才能的兒子很難得到。
自從景先死後,我的胡須頭發已經半白,你們說景先怎麼樣?”司徒長史李績回答說:“獻懷太子極其孝順,聰敏機智,沉穩堅毅,痛恨阿谀,好學不倦,多才多藝,謙虛恭順,樂善好施。
”慕容雋說:“你贊譽他雖然有些過分,但是如果此兒還在世,我死也無憂了。
景茂怎麼樣?”當時太子慕容暐在一旁侍奉,李績說:“皇太子天資聰穎,但是喜好遊獵和音樂,這是他有所缺憾的原因。
”慕容雋回頭對慕容暐說:“李績的話,如同良藥一樣有利于你,你應以此為誡!”慕容暐非常不服氣。
涼宋混誅張瓘。
張瓘猜忌苛虐,專以愛憎為賞罰。
郎中殷郇谏之,瓘曰:“虎生三日,自能食肉,不須人教也。
”由是人情不附。
宋混性忠鲠,瓘憚之,欲殺混,因廢涼王玄靓而代之。
混帥壯士奄入南城,宣告諸營曰:“張瓘謀逆,被太後令誅之。
”瓘出戰,不勝,與弟琚皆自殺。
混輔政,請玄靓去王号,複稱涼州牧。
秦以王猛為京兆尹。
秦王堅以鄧羌為禦史中丞,王猛領京兆尹。
強太後弟德酗酒豪橫,掠人财貨子女。
猛下車收德,奏未及報,已陳屍于市。
堅馳使赦之,不及。
與羌同志,疾惡糾案無所顧忌。
數旬之間,權豪、貴戚殺戮刑免者二十餘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氣,路不拾遺。
堅歎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泰山太守諸葛攸伐燕,敗績。
冬十月,謝萬、郗昙複伐之。
昙病,引還;萬衆潰,免為庶人。
攸将水陸二萬擊燕。
入自石門,屯于河渚。
燕上庸王評帥步騎五萬與戰東阿,攸兵大敗。
诏萬、昙複伐之。
萬矜豪傲物,但以嘯詠自高,未嘗撫衆。
兄安深憂之,謂萬曰:“汝為元帥,宜數接對諸将以悅其心,豈有傲誕如此而能濟事也!”萬召集諸将,一無所言,直以如意指四坐雲:“諸将皆勁卒。
”諸将益恨之。
安慮萬不免,乃自隊帥以下無不親造,厚相親托。
既而萬帥衆入渦、颍以援洛陽。
前涼的宋混殺死張瓘。
張瓘生性猜忌,苛刻暴虐,專門以自己的愛憎作為賞罰的标準。
郎中殷郇勸谏他,張瓘說:“老虎生下來三天,自己就能吃肉,不用人去教。
”因此人心都不歸附他。
宋混性情忠厚耿直,張瓘忌憚他,想将他殺死,趁勢廢黜涼王張玄靓并取代他做涼王。
宋混率壯士潛入南城,向各軍營宣告說:“張瓘謀反叛逆,奉太後的命令誅殺他。
”張瓘出來迎戰,沒有取勝,與弟弟張琚都自殺了。
宋混輔佐朝政,請求張玄靓去掉涼王稱号,恢複稱涼州牧。
前秦任命王猛為京兆尹。
前秦王苻堅任命鄧羌為禦史中丞,王猛兼任京兆尹。
強太後的弟弟強德酗酒成性,霸道蠻橫,搶奪他人的财物子女。
王猛一上任就逮捕了強德,奏章還沒來得及批複,強德已經陳屍鬧市。
苻堅火速派使者前去赦免強德,已經來不及了。
王猛與鄧羌志同道合,對于鏟除邪惡、糾正冤假錯案無所顧忌。
幾十天之内,權貴豪強、皇親國戚中被處死或依法黜免的有二十多人,朝廷震動,奸猾之輩屏聲斂氣,路不拾遺。
苻堅歎道:“我從今天開始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 東晉泰山太守諸葛攸讨伐前燕,戰敗。
冬十月,謝萬、郗昙再次讨伐前燕。
郗昙生病,率軍返回;謝萬的軍隊潰散,被免為庶人。
諸葛攸率二萬水、陸軍攻打前燕。
從石門進入,駐紮在黃河中的小島上。
前燕上庸王慕容評率五萬步兵、騎兵與諸葛攸在東阿交戰,諸葛攸軍大敗。
晉穆帝诏命謝萬、郗昙再次讨伐前燕。
謝萬豪放自負,對人傲慢,隻以吟嘯歌詠自命清高,不曾撫慰士衆。
哥哥謝安非常憂慮,對謝萬說:“你作為元帥,應時常接觸将領們以使他們心中悅服,豈有如此傲慢放肆而能成事的!”謝萬召集将領們,一句話沒說,直接用如意指着坐在四周的人說:“衆将都是精壯的士卒。
”将領們更加痛恨謝萬。
謝安擔心謝萬不能免遭災禍,便親自深入每隊将領以下的軍官,一一親訪,以深情厚誼相托。
不久謝萬率士衆進入渦水、颍水以救援洛陽。
昙以病退屯彭城。
萬以為燕兵大盛,故昙退,即引兵還,衆遂驚潰。
萬狼狽單歸,軍士欲圖之,以安故止。
诏廢萬為庶人,降昙号建武将軍。
于是許昌、颍川、谯、沛諸城相次皆沒于燕。
十二月,大旱。
秦以王猛兼司隸校尉。
秦王堅以猛為輔國将軍、司隸校尉,居中宿衛,仆射、詹事、侍中、中書令、領選如故。
猛薦陽平公融、光祿任群、處士朱彤自代。
堅不許,而以融為中書監,群為太子家令,彤為太子庶子。
猛時年三十六,歲中五遷,權傾内外。
人有毀之者,堅辄罪之,于是群臣莫敢複言。
郗昙因病退駐彭城。
謝萬以為是前燕的兵力強大,所以郗昙後退,就立即領兵返回,于是士衆驚慌潰散。
謝萬一個人狼狽地逃回,将士們想趁他失敗算計他,由于謝安的緣故才沒這樣幹。
诏命将謝萬廢黜為庶人,把郗昙的封号降為建武将軍。
于是許昌、颍川、谯、沛各城都相繼被前燕吞并。
十二月,發生嚴重幹旱。
前秦任命王猛兼司隸校尉。
前秦王苻堅任命王猛為輔國将軍、司隸校尉,居住在宮中值宿護衛,仆射、詹事、侍中、中書令及兼管選官的職務一切如前。
王猛舉薦陽平公苻融、光祿任群、隐士朱彤代替自己。
苻堅沒有準許,而任命苻融為中書監,任群為太子家令,朱彤為太子庶子。
王猛當時三十六歲,一年内五次升遷,權傾朝廷内外。
有诋毀他的人,苻堅就将其治罪,于是大臣們沒人敢再随便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