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殷商的裝飾藝術

關燈
其他骨器有扁平的骨版、骨管、骨埙和器柄(圖41&mdash44)。

    骨埙上的雕刻幾乎與一個白陶埙上所見的完全一樣。

     圖41 刻紋的骨版(據日譯本) 圖42 刻紋的骨管(據日譯本) 圖43 刻紋的骨埙(三面) 圖44 刻有五個連續獸面的骨器柄 石雕 早在1923年,安特生就宣布此年于遼東半島的沙鍋屯的史前遺址中發現了動物形的石雕像(5)。

    這大概是第一次提到的,而且也是中國石刻的最早實例。

     安陽發現的石雕是出人預料的,也是令人鼓舞的。

     在安陽的第三次發掘中,田野考古者偶然發現一石刻人體軀幹的碎片。

    在田野發掘中,碎片就僅僅是碎片;可是1929年秋把它們運到北京進一步研究,考古工作者發現有些碎片可以拼合複原為一個蹲坐人體的下部,遺憾的是重要的上半部未發現。

    複原部分重15.4公斤多。

    (圖45、46)我們怎樣解釋在小屯發現的這一雕刻的人體軀幹呢?據司馬遷說,周朝初期江蘇一帶的土著人仍在文身。

    因此華北山東沿海一帶的居民可能仍有文身的習俗。

    若這個假設能成立,那麼在殷商統治下仍有人文身,這自然為這時期的裝飾藝術又提供了一個實例(6)。

     圖45 小屯出土的石雕人體殘像:正面 圖46 石雕人體殘像:側面 這在世界範圍内立刻引起注意的異常發現,标志着我們對商代後期石刻藝術了解的開始。

    随着這一發現,又有一系列的其他石刻出土,其中大部分為龜、虎等動物形體。

    (圖47) 圖47 石刻虎形 直到第十三次(疑為第十一或第十二次之誤。

    &mdash&mdash編者)在侯家莊發掘時,我們才開始發現比較完整的标本。

    這些王陵中的雕刻有些不同,大部分是半獸半人,如人身虎頭、帶象鼻的雙面怪獸或饕餮面具等神話式的動物形狀(見圖48、49、50)。

    絕大部分為圓雕,也有些僅是深淺不一的浮雕。

    遺憾的是大部分不是在原處,而是在盜坑中的碎片堆裡發現的,因而不知其在墓中的原位置。

    其中有一部分碎石塊拼合成為另一人形身體的一部分(見本書第五章的介紹和圖13),無頭着衣,使人高興的是服裝式樣十分整齊清晰。

     圖48 象鼻雙面怪獸:頂部 圖49 象鼻雙面怪獸:側面 圖50a 象鼻雙面怪獸:正面 圖50b 石刻饕餮面形 這個人的跪坐姿勢幾乎與現在日本人坐在家裡“榻榻米”上姿勢一樣。

    這一發現立刻使人産生了極大的興趣。

    将此人體與第三次發掘時在小屯出土的人體軀幹相比較,筆者首次發現,日本人的“正坐”,實際上早在殷商時的中國人中就是一種正規的坐的姿勢。

    從華麗的服飾看,這個人可能是殷商統治階層的人物。

    長袍上有兩袖,前開口,有條腰帶。

    膝蓋下有旒形垂條可能是裙。

    長袍邊上繡着幾何形圖案。

    此人是男或女尚辨不清。

    不管怎樣,這代表了根據考古遺物所見衣着華麗的最早的中國人。

    美中不足的是沒有發現頭部。

    這兩個石人雕像,使人們百看不厭。

     在侯家莊王陵發現的另一石人,雖體小,但為一人全身的輪廓。

    它是用一塊扁平硬石鑿成,為一個蹲坐的人,其手彎于下巴之下。

    從側面看人體完整,大眼向前平視,沒有清晰顯示的内眦褶痕。

    耳、鼻、口與下巴位置相稱,但無腳。

    頭頂裝飾講究,這究竟代表一種發式還是時髦的頭飾,還不能肯定。

     與侯家莊石人媲美的是小屯出土的玉雕人像。

    藝術家用浮雕的陽線表現人像的頭部,眼、耳、下颚、突出的下巴及扁平的鼻子等,都是凸起的優雅的線條勾畫。

    前額上有一條橫的明顯的帶形裝飾,圍繞着發根,頭頂上有一雞冠形飾物豎直向上,然後向後彎曲到後腦上方。

    這也很難說它究竟是代表發式,還是殷商時頭部别緻的裝飾(圖51)。

     圖51 玉刻人頭形 這時期石刻包括很多種動物形象,包括真實的與神話式的動物。

    未加工的石料也有許多種,從較珍貴的蛇紋岩到普通的大理石。

    在一些實例中,我們看到石刻風格的明顯不同。

    這些石雕出土時大都已破碎且分散各處,不可能确定它們的原位置,但成品風格和工藝技術的不同等主要考古特征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例如,幾乎每件大型石雕動物背上都有一個深的直槽,就像小屯首次發現的那個人體軀幹石刻一樣。

    這種直槽不僅虎頭獸上有,而且用大理石雕刻的貓頭鷹上也有。

    顯然,這被刻出的豎槽是為了嵌入牆上的突起部位。

     青銅器 安陽發掘出土的青銅器可分為:(1)青銅禮器;(2)武器和工具;(3)雙輪馬車或其他木制器具等上面的功能性的或裝飾性的金屬制品;(4)純粹為死者陪葬的明器。

     在我們的收集裡,青銅器中禮器的量最多,共有171件,包括許多不完整的碎片。

    禮器中觚40件,爵39件,不僅數量多,而且是殷商青銅器的代表性器物,在周朝初期它們似乎就消失了。

     在其他的青銅禮器中,斝雖在數目上比上面提到的兩種少,但在安陽發掘中至少出現16次,而三足和四足的鼎共出現23次。

    另外還有約50件左右的其他器物。

    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方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