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
關燈
小
中
大
公元189年,靈帝崩。
靈帝皇後何氏,生子辯。
美人王氏,生子協。
靈帝屬意于協,未及定而崩,屬協于宦者蹇碩。
這蹇碩,大約是有些武略的。
當黃巾賊起時,漢朝在京城裡練兵,共設立八個校尉,蹇碩便是上軍校尉,所以靈帝把廢嫡立庶的事情付托他。
然而這本是不合法的事,皇帝自己辦起來,還不免遭人反對,何況在其死後?這自然不能用法律手段解決。
蹇碩乃想伏兵把何皇後的哥哥大将軍何進殺掉,然後舉事。
事機不密,被何進知道了,就擁兵不朝。
蹇碩無可如何,而辯乃得即位,是為廢帝。
何進把蹇碩殺掉,因想盡誅宦官。
而何氏家本寒微,向來是尊敬宦官的。
何太後的母親和何進的兄弟,又受了宦官的賄賂,替他在太後面前說好話。
太後因此堅持不肯。
何進無奈,乃召外兵進京,欲以脅迫太後。
宦官見事急,誘進入宮,把他殺掉。
何進的官屬,舉兵盡誅宦官。
京城大亂,而涼州将董卓适至,擁兵入京,大權遂盡入其手。
董卓隻是個強盜的材料。
他把廢帝廢掉,而立協為皇帝,是為獻帝。
山東州郡起兵反對他,他乃移獻帝于長安,接近自己的老家,以便負隅抵抗。
東方州郡實在是人各有心的,都各占地盤,無意于進兵追讨。
後來司徒王允,和董卓親信的将官呂布相結,把董卓殺掉。
董卓的将校李傕、郭汜,又回兵替董卓報仇。
呂布出奔,王允被殺。
李傕、郭汜又互相攻擊,漢朝的中央政府就從此解紐,不再能号令全國了。
孫權 各地方割據的:幽州有公孫瓒。
冀州有袁紹。
兖州有曹操。
徐州始而是陶謙,後來成為劉備和呂布争奪之場。
揚州,今壽縣一帶,為袁術所據,江東則入于孫策。
荊州有劉表。
益州有劉焉。
這是較大而在中原之地的,其較小較偏僻的,則漢中有張魯,涼州有馬騰、韓遂,遼東有公孫度。
當時政治的重心,是在山東的。
(古書所謂山東系指華山以東,今之河南、山東,都包括在内)。
袁紹擊滅了公孫瓒,又占據了并州,地盤最大,而曹操最有雄才大略。
獻帝因不堪李傕、郭汜的壓迫,逃歸洛陽,貧弱不能自立,召曹操入衛,操移獻帝于許昌,遂成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
劉備為呂布所破,逃歸曹操,曹操和他合力擊殺了呂布。
袁術因荒淫無度,不能自立,想走歸袁紹,曹操又使劉備邀擊,術退走,旋死。
劉備叛操,操又擊破之。
河南略定。
公元200年,袁紹舉大兵南下,與操相持于官渡(城名,在今河南中牟縣北),為操所敗。
紹氣憤死。
公元205年,紹二子并為操所滅。
于是北方無與操抗者。
208年,操南征荊州。
劉表适死,其幼子琮,以襄陽降(今湖北襄陽縣,當時荊州治此)。
劉備時在荊州,走江陵。
操追敗之。
備奔劉表的長子琦于江夏(漢郡,後漢時,郡治在今湖北黃岡縣境),和孫權合力,敗操于赤壁(山名,在今湖北嘉魚縣)。
于是劉備屯兵荊州,而孫權亦觊觎其地。
後備乘劉焉的兒子劉璋暗弱,奪取益州。
孫權想攻荊州,劉備同他講和,把荊州之地平分了。
時馬騰的兒子馬超和韓遂反叛,曹操擊破之。
又降伏了張魯。
劉備北取漢中。
曹操自争之,不能克,隻得退回。
天下漸成三分之勢。
劉備初見諸葛亮時,諸葛亮替他計劃,就是據有荊、益兩州,天下有變,命将将荊州之兵以向宛
靈帝皇後何氏,生子辯。
美人王氏,生子協。
靈帝屬意于協,未及定而崩,屬協于宦者蹇碩。
這蹇碩,大約是有些武略的。
當黃巾賊起時,漢朝在京城裡練兵,共設立八個校尉,蹇碩便是上軍校尉,所以靈帝把廢嫡立庶的事情付托他。
然而這本是不合法的事,皇帝自己辦起來,還不免遭人反對,何況在其死後?這自然不能用法律手段解決。
蹇碩乃想伏兵把何皇後的哥哥大将軍何進殺掉,然後舉事。
事機不密,被何進知道了,就擁兵不朝。
蹇碩無可如何,而辯乃得即位,是為廢帝。
何進把蹇碩殺掉,因想盡誅宦官。
而何氏家本寒微,向來是尊敬宦官的。
何太後的母親和何進的兄弟,又受了宦官的賄賂,替他在太後面前說好話。
太後因此堅持不肯。
何進無奈,乃召外兵進京,欲以脅迫太後。
宦官見事急,誘進入宮,把他殺掉。
何進的官屬,舉兵盡誅宦官。
京城大亂,而涼州将董卓适至,擁兵入京,大權遂盡入其手。
董卓隻是個強盜的材料。
他把廢帝廢掉,而立協為皇帝,是為獻帝。
山東州郡起兵反對他,他乃移獻帝于長安,接近自己的老家,以便負隅抵抗。
東方州郡實在是人各有心的,都各占地盤,無意于進兵追讨。
後來司徒王允,和董卓親信的将官呂布相結,把董卓殺掉。
董卓的将校李傕、郭汜,又回兵替董卓報仇。
呂布出奔,王允被殺。
李傕、郭汜又互相攻擊,漢朝的中央政府就從此解紐,不再能号令全國了。
孫權 各地方割據的:幽州有公孫瓒。
冀州有袁紹。
兖州有曹操。
徐州始而是陶謙,後來成為劉備和呂布争奪之場。
揚州,今壽縣一帶,為袁術所據,江東則入于孫策。
荊州有劉表。
益州有劉焉。
這是較大而在中原之地的,其較小較偏僻的,則漢中有張魯,涼州有馬騰、韓遂,遼東有公孫度。
當時政治的重心,是在山東的。
(古書所謂山東系指華山以東,今之河南、山東,都包括在内)。
袁紹擊滅了公孫瓒,又占據了并州,地盤最大,而曹操最有雄才大略。
獻帝因不堪李傕、郭汜的壓迫,逃歸洛陽,貧弱不能自立,召曹操入衛,操移獻帝于許昌,遂成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
劉備為呂布所破,逃歸曹操,曹操和他合力擊殺了呂布。
袁術因荒淫無度,不能自立,想走歸袁紹,曹操又使劉備邀擊,術退走,旋死。
劉備叛操,操又擊破之。
河南略定。
公元200年,袁紹舉大兵南下,與操相持于官渡(城名,在今河南中牟縣北),為操所敗。
紹氣憤死。
公元205年,紹二子并為操所滅。
于是北方無與操抗者。
208年,操南征荊州。
劉表适死,其幼子琮,以襄陽降(今湖北襄陽縣,當時荊州治此)。
劉備時在荊州,走江陵。
操追敗之。
備奔劉表的長子琦于江夏(漢郡,後漢時,郡治在今湖北黃岡縣境),和孫權合力,敗操于赤壁(山名,在今湖北嘉魚縣)。
于是劉備屯兵荊州,而孫權亦觊觎其地。
後備乘劉焉的兒子劉璋暗弱,奪取益州。
孫權想攻荊州,劉備同他講和,把荊州之地平分了。
時馬騰的兒子馬超和韓遂反叛,曹操擊破之。
又降伏了張魯。
劉備北取漢中。
曹操自争之,不能克,隻得退回。
天下漸成三分之勢。
劉備初見諸葛亮時,諸葛亮替他計劃,就是據有荊、益兩州,天下有變,命将将荊州之兵以向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