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

關燈
叙述曆代的盛衰,此即向來所謂政治史。

    中國從前的曆史,所以被人譏消為帝王的家譜,為相斫書,都由其偏重這一方面之故。

    然而矯枉過正,以為這一方面可以視為無足重輕,也是不對的。

    現在的人民,正和生物在進化的中途需要外骨保護一樣。

    這話怎樣說呢?世界尚未臻于大同之境,人類不能免于彼此對立,就不免要靠着武力或者别種力量互相剝削。

    在一個團體之内,雖然有更高的權力以判其是非曲直,而制止其不正當的競争,在各個團體之間卻至今還沒有,到被外力侵犯之時,即不得不以強力自衛,此團體即所謂國家。

    一個國家之中,總包含着許多目的簡單,有意用人力組成的團體,如實業團體、文化團體等都是。

    此等團體和别一個國家内性質相同的團體,是用不着分界限的,能合作固好,能合并則更好。

    無如世界上現在還有用強力壓迫人家、掠奪人家的事情,我們沒有組織,就要受到人家的壓迫、掠奪,而浸至無以自存了。

    這是現今時代國家所以重要。

    世界上的人多着呢,為什麼有些人能合組一個國家,有些人卻要分做兩國呢?這個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民族的異同,而民族的根柢,則為文化。

    世界文化的發達,其無形的目的,總是向着大同之路走的,但非一蹴可幾。

    未能至于大同之時,則文化相同的人民可以結為一體,通力合作,以共禦外侮;文化不相同的則不能然,此即民族國家形成的原理。

    在現今世界上,非民族的國家固多,然總不甚穩固。

    其内部能平和相處,強大民族承認弱小民族自決權利的還好,其不然的,往往演成極激烈的争鬥;而一民族強被分割的,亦必出死力以求其合;這是世界史上數見不鮮的事。

    所以民族國家,在現今,實在是一個最重要的組織,若幹人民,其文化能互相融和而成為一個民族,一個民族而能建立一個強固的國家,都是很不容易的事。

    苟其能之,則這一個國家,就是這一個民族在今日世界上所以自衛,而對世界的進化盡更大的責任的良好工具了。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民族國家,這是無待于言的。

    一個大民族,固然總是融合許多小民族而成,然其中亦必有一主體。

    為中國民族主體的,無疑是漢族了。

    漢族的由來,在從前是很少有人提及的。

    這是因為從前人地理知識的淺薄,不知道中國以外還有許多地方之故。

    至于邃古時代的記載,自然是沒有的。

    後來雖然有了,然距邃古的時代業已很遠,又為神話的外衣所蒙蔽。

    一個民族不能自知其最古的曆史,正和一個人不能自知其極小時候的情形一樣。

    如其開化較晚,而其鄰近有先進的民族,這一個民族的古史,原可藉那一個民族而流傳,中國卻又無有。

    那麼,中國民族最古的情形,自然無從知道了。

    直至最近,中國民族的由來,才有人加以考究,而其初還是西人,到後來,中國人才漸加注意。

    從前最占勢力的是“西來說”,即說中國民族,自西方高地而來。

    其中尤被人相信的,為中國民族來自黃河上源昆侖山之說。

    此所謂黃河上源,乃指今新疆省的于阗河;所謂昆侖山,即指于阗河上源之山。

    這是因為:(一)中國的開化,起于黃河流域;(二)漢武帝時,漢使窮河源,說河源出于于阗。

    《史記·大宛列傳》說,天子案古圖書,河源出于昆侖。

    後人因漢代去古未遠,相信武帝所案,必非無據之故。

    其實黃河上源,明明不出于阗,若說于阗河伏流地下南出而為黃河上源,則為地勢所不容,明明是個曲說。

    而昆侖的地名,在古書裡也是很神秘的,并不能實指其處,這隻要看《楚辭》的《招魂》、《淮南子》的《地形訓》和《山海經》便知。

    所以以漢族開化起于黃河流域,而疑其來自黃河上源,因此而信今新疆西南部的山為漢族發祥之地,根據實在很薄弱。

    這一說,在舊時諸說中,是最有故書雅記做根據的,而猶如此,其他更不必論了。

     茫昧的古史,雖然可以追溯至數千年以上,然較諸民族的緣起,則是遠後的。

    所以追求民族的起源實當求之于考古學,而不當求之于曆史。

    考古學在中國,是到最近才略見曙光的。

    其所發現的人類,最古的是1903年河北房山縣周口店所發現的北京人。

    [PekingMan.案此名為安特生所名,協和醫學院解剖學教授步達生(DavidsonBlack)名之為SinanthropusPekinensis,葉為耽名之曰震旦人,見所著《震旦人與周口店文化》,商務印書館本。

    ]據考古學家的研究,其時約距今40萬年。

    其和中國人有無關系,殊不可知,不過因此而知東方亦是很古的人類起源之地罷了。

    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