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遊東西印度及歸程

關燈
),南瞻部洲(原注:舊曰閣浮提洲,又曰剡浮洲,訛也),西瞿陀尼洲(原注:舊曰瞿耶尼,又曰劬伽尼,訛),北拘盧洲(原注舊曰郁單越,又曰鸠樓,訛)。

    金輪王乃化被四天下,銀輪王則政隔北拘盧,銅輪王除北拘盧及西瞿陀尼,鐵輪王則唯瞻部洲。

    夫輪王者,将即大位,随福所感,有大輪寶浮空來應,感有金、銀、銅、鐵之異境,乃四、三、二、一之差,因其先瑞,即以為号。

     則瞻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唐言無熱惱阿耨達池,訛)。

    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裡矣(一本作周八百餘裡)。

    金、銀、琉璃、頗胝,飾其岸焉。

    金沙彌漫,清波皎鏡。

    大地菩薩,以願力故,化為龍王,于中潛宅,出清冷水,給瞻部洲。

    是以池東面銀牛口流出殑(一本作兢)伽河(原注:殑,巨升反,舊曰恒河,又曰恒伽,訛也),繞池一匝,入東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原注:舊曰辛頭河,訛),繞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馬口,流出縛刍河(原注:舊曰博叉河,訛),繞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面頗胝師子口,流出徙多河(原注:舊曰私陀河,訛),繞池一匝,入東北海,或曰潛流地下,出積石山,即徙多河之流,為中國之河源雲。

     又曰:時無輪王應運,瞻部洲地,有四主焉。

    南象主則暑濕宜象,西寶主乃臨海盈(一本作多)寶,北馬主寒勁宜馬,東人主和暢多人。

    故象主之國,躁烈笃學,特閑異術,服則橫巾右袒,首則中髻四垂;族類邑居,寶宇重閣。

    寶主之鄉,無禮義,重财賄,短制左衽,斷髮長髭,有城郭之居,務殖貨之利。

    馬主之俗,天資犷暴,猜忍殺戮,毳帳穹盧,鳥居逐牧。

    人主之地,風俗機慧,仁義昭明,冠帶右衽,車服有序,安土重遷,務資有賴。

    四主之俗,東方為上。

    其居室則東辟其戶,旦日則東向以拜。

    人主之地,南面為尊。

    方俗殊風,斯其大概。

    至于君臣上下之禮,憲章文軌之儀,人主之地無以加也。

    清心釋累之訓,出離生死之教,象主之國,其理優矣。

     【批評】 玄奘之遊,至是告畢,讀之蓋不勝慨然也。

    石室之經藏,開元之制錢,不猶有存焉者乎?裴岑之紀功碑,張骞之蔥草木,不猶有遺焉者乎?印度之真言經咒,新疆之古寺佛迹,不又有尚在者乎?吾獨異當日史臣,博雅如班孟堅,宏通如歐陽公,猶未能獨具特識,紀一高人一高僧也。

    勝清盛時,重定四域,改列行省,鄯善縣矣,蒲梨廳矣,諾羌輪台屬矣,溫宿疏勒郡矣,莎車焉耆府矣。

    改烏孫為伊犁,名卑陸為迪化,蒲類亦号鎮西,伊吾且名哈密。

    逾嶺而東西,如西之循休、捐毒。

    又環峙回疆,自省而西南,如昔之吐谷渾、黨項,并系藩封。

    疆域之廣,跨漢淩唐,亦雲烈矣。

    曾日月之幾何,而絕域無将才,中朝無實力。

    佛教既衰,回教亦不昌。

    伊犁下遊回疆諸部,或折入強鄰,或狡焉思啟,或貧乏不能自立。

    膴膴西郵,其忍瞻顧哉?至印度之已不祀,波斯之不能獨立,更何暇哀之? 玄奘從中印度到了東印度,又到了西印度,曆經三十多個國家,最後從波刺斯(今波斯)、僧伽羅(今錫蘭)這幾個國家返回。

    他在東印度的迦摩縷波國曾經參加過一個盛會,可以說是一次暢快的經曆。

     玄奘從缽伐多羅國回來,住在摩揭陀那爛陀寺,又到般若跋陀羅大德處停留了兩個月,讨論不确定的義理。

    他又在杖林山勝軍論師處進修,待了兩年,仍然回到那爛陀寺,折服了高僧師子光,寫成《會宗論三千頌》,還折服了順世外道,寫成《破惡見論》。

    這是玄奘還沒到迦摩縷波國之前的事情。

     迦摩縷波國(唐書寫作加沒路,有的認為就是孟加拉部庫治貝哈城),面積一萬多裡,是東印度的大國。

    它的王室是婆羅門,統治這片土地已經經曆了千世了。

    現在國王名為拘摩羅,愛好學習,教化庶民。

    他聽說有位中國僧人在摩揭陀,于是殷勤邀請,玄奘就想要去見他。

    恰好羯若鞠阇國戒日王讨伐恭禦陀回朝,也聽說了玄奘的大名,來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