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高昌王
關燈
小
中
大
離開呢?要麼您留下來,要不就送您回國,請您自己考慮一下。
”玄奘流着淚說不出話來。
高昌王還是不聽,隻令增加供養,每天進齋的時候,高昌王親自捧盤,殷勤勸食。
玄奘被迫停留,違背了自己的志向,于是發誓絕食,來感化高昌王。
于是玄奘端坐一處,三天不吃不喝。
到了第四天,高昌王深感慚愧,向玄奘謝罪:“任憑您去西方,隻求您早點吃東西。
”玄奘怕他說謊,要高昌王指着太陽發誓。
高昌王答應了他,并且跟他結為兄弟。
玄奘的行程最初被高昌王阻撓,後來又得到高昌王的大力相助。
如果沒有這段經曆,恐怕玄奘的理想終究不能實現,也是因為他的摯誠之心,感化他人的緣故。
高昌王答應了放玄奘西行,便為他剃度了四個沙彌,來侍奉他,同時做了三十件衣服。
因為西域比較寒冷,高昌王又命人制作了面巾、手套、靴襪等各類東西,贈送一百兩黃金,三萬銀錢,五百匹绫、絹等,三十匹馬,二十五個勞力。
高昌王還派遣殿中侍禦史歡信,把玄奘一行人送到葉護可汗衙,又寫了二十四封書信,給屈支等二十四個國家。
每封書信都附上一匹大绫作為信物。
他又把五百匹绫絹、兩車果品獻給葉護可汗,并在書信中說這位法師是自己弟弟,想要去往印度求經,請可汗像照顧自己一樣照顧法師,也請可汗敕令西域諸國,為他提供驿馬,送他出國境。
【評論】 高昌王本來是姓馬的,北魏太和年間,因國王馬儒被國人殺死,便推舉長史曲嘉為國王,這就是曲氏統治高昌的開始。
曲文泰在唐武德年間繼承王位,第一個年号為延壽。
貞觀十三年,朝廷因為文泰斷絕了西域的朝貢,又幫助突厥、攻伊吾、破焉耆,所以下诏書譴責,征召文泰入朝,文泰稱病不去。
于是朝廷派兵讨伐,文泰因憂慮驚怕而死,高昌國投降,朝廷把高昌作為西州。
文泰幫助玄奘西行,為他準備了二十年往來的費用。
誰知道高昌的國運和他的壽命,都等不到了呢。
唉! 玄奘謝高昌王道:我聽說江海深遠,要渡過必須憑借船和船槳;百姓蒙昧,引導他們要借助聖人的話。
所以如來不顧及個人命運,誕生在這片土地上,用陽光一樣的佛法,照亮幽暗的天地。
他的慈悲和法力遍布天下,完成以後,涅槃成佛。
他傳下的佛教傳到東方六百年間,攝摩騰、康僧會分别在洛陽、吳國大放異彩,支婁迦谶、鸠摩羅什分别在秦州、涼州做出貢獻,共同成就佛教的興盛。
但是外國人翻譯過來的佛經,音韻跟漢文不同,意義有時候也跟原文相差甚遠。
這樣就使得雙林一味的宗旨,分成當常、現常兩部分,佛法分為南北兩道,幾百年裡都亂哄哄。
人們因此對佛教産生了懷疑,無法決斷。
我前世有緣,今生很早就在佛門中,二十來歲的時候背着書箱跟着師父求學。
諸多的賢者好友,我都曾經咨詢過;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我也都浏覽過,經常捧着經卷猶豫。
我希望國家能夠給我足夠的支持,讓我去往鹫山,親臨聖地朝見。
雖然我知道自己見識短淺,但不能放棄這一點誠意。
所以整頓行囊上路,幾經輾轉到達伊吾。
想到大王您承受天地間的淳和與神靈之氣,無為而治,教化百姓。
處于大唐和百戎之間,吸收兩地風俗。
樓蘭、月氏、車師、狼望這些地方,都感受到您的仁德。
再加上欽敬賢士,樂善好施,對遠方來的人特别優待,給予豐厚的待遇,還賜給闡揚法義的機會。
又承蒙您自降身份,跟我結為兄弟,并且寫信給西域二十多個國家,請他們送我過境。
您又擔心我一個人西行,前路漫漫,所以頒下敕令,剃度了四個沙彌,作為我的侍從。
還有法衣棉帽、裘服毛毯靴襪等五十多種,以及绫羅金錢等,足夠二十年間來回的資費。
我深深地感到驚惶和慚愧,不知道怎麼辦。
把交河的水都放出來,也不如您的恩澤多;把蔥嶺所有的山脈都舉起來,也不如您的恩惠重。
在您的幫助下,險峻的山嶺、懸崖,路上的一切困難,都不再成為我的困擾。
倘若我得償所願,那麼就是您的恩德啊。
我才能拜谒衆位師父,學習真正的佛法,回來後翻譯佛經,傳播佛教。
剪除邪見,杜絕異端,補充缺漏,确立宗旨。
我希望用這樣一點微小的功勞來報答您的恩遇。
前路還很遙遠,我不能過多停留。
明天就要離開了,離别在即,我對您感激不盡,在此拜謝您。
高昌國有自己的文字,樣子好像現在的蒙古文,也是一個字一種發音。
明代初期十國翻譯的語言中有高昌語,當時曲王寫信給葉護可汗,想來就是用這種字體了。
”玄奘流着淚說不出話來。
高昌王還是不聽,隻令增加供養,每天進齋的時候,高昌王親自捧盤,殷勤勸食。
玄奘被迫停留,違背了自己的志向,于是發誓絕食,來感化高昌王。
于是玄奘端坐一處,三天不吃不喝。
到了第四天,高昌王深感慚愧,向玄奘謝罪:“任憑您去西方,隻求您早點吃東西。
”玄奘怕他說謊,要高昌王指着太陽發誓。
高昌王答應了他,并且跟他結為兄弟。
玄奘的行程最初被高昌王阻撓,後來又得到高昌王的大力相助。
如果沒有這段經曆,恐怕玄奘的理想終究不能實現,也是因為他的摯誠之心,感化他人的緣故。
高昌王答應了放玄奘西行,便為他剃度了四個沙彌,來侍奉他,同時做了三十件衣服。
因為西域比較寒冷,高昌王又命人制作了面巾、手套、靴襪等各類東西,贈送一百兩黃金,三萬銀錢,五百匹绫、絹等,三十匹馬,二十五個勞力。
高昌王還派遣殿中侍禦史歡信,把玄奘一行人送到葉護可汗衙,又寫了二十四封書信,給屈支等二十四個國家。
每封書信都附上一匹大绫作為信物。
他又把五百匹绫絹、兩車果品獻給葉護可汗,并在書信中說這位法師是自己弟弟,想要去往印度求經,請可汗像照顧自己一樣照顧法師,也請可汗敕令西域諸國,為他提供驿馬,送他出國境。
【評論】 高昌王本來是姓馬的,北魏太和年間,因國王馬儒被國人殺死,便推舉長史曲嘉為國王,這就是曲氏統治高昌的開始。
曲文泰在唐武德年間繼承王位,第一個年号為延壽。
貞觀十三年,朝廷因為文泰斷絕了西域的朝貢,又幫助突厥、攻伊吾、破焉耆,所以下诏書譴責,征召文泰入朝,文泰稱病不去。
于是朝廷派兵讨伐,文泰因憂慮驚怕而死,高昌國投降,朝廷把高昌作為西州。
文泰幫助玄奘西行,為他準備了二十年往來的費用。
誰知道高昌的國運和他的壽命,都等不到了呢。
唉! 玄奘謝高昌王道:我聽說江海深遠,要渡過必須憑借船和船槳;百姓蒙昧,引導他們要借助聖人的話。
所以如來不顧及個人命運,誕生在這片土地上,用陽光一樣的佛法,照亮幽暗的天地。
他的慈悲和法力遍布天下,完成以後,涅槃成佛。
他傳下的佛教傳到東方六百年間,攝摩騰、康僧會分别在洛陽、吳國大放異彩,支婁迦谶、鸠摩羅什分别在秦州、涼州做出貢獻,共同成就佛教的興盛。
但是外國人翻譯過來的佛經,音韻跟漢文不同,意義有時候也跟原文相差甚遠。
這樣就使得雙林一味的宗旨,分成當常、現常兩部分,佛法分為南北兩道,幾百年裡都亂哄哄。
人們因此對佛教産生了懷疑,無法決斷。
我前世有緣,今生很早就在佛門中,二十來歲的時候背着書箱跟着師父求學。
諸多的賢者好友,我都曾經咨詢過;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我也都浏覽過,經常捧着經卷猶豫。
我希望國家能夠給我足夠的支持,讓我去往鹫山,親臨聖地朝見。
雖然我知道自己見識短淺,但不能放棄這一點誠意。
所以整頓行囊上路,幾經輾轉到達伊吾。
想到大王您承受天地間的淳和與神靈之氣,無為而治,教化百姓。
處于大唐和百戎之間,吸收兩地風俗。
樓蘭、月氏、車師、狼望這些地方,都感受到您的仁德。
再加上欽敬賢士,樂善好施,對遠方來的人特别優待,給予豐厚的待遇,還賜給闡揚法義的機會。
又承蒙您自降身份,跟我結為兄弟,并且寫信給西域二十多個國家,請他們送我過境。
您又擔心我一個人西行,前路漫漫,所以頒下敕令,剃度了四個沙彌,作為我的侍從。
還有法衣棉帽、裘服毛毯靴襪等五十多種,以及绫羅金錢等,足夠二十年間來回的資費。
我深深地感到驚惶和慚愧,不知道怎麼辦。
把交河的水都放出來,也不如您的恩澤多;把蔥嶺所有的山脈都舉起來,也不如您的恩惠重。
在您的幫助下,險峻的山嶺、懸崖,路上的一切困難,都不再成為我的困擾。
倘若我得償所願,那麼就是您的恩德啊。
我才能拜谒衆位師父,學習真正的佛法,回來後翻譯佛經,傳播佛教。
剪除邪見,杜絕異端,補充缺漏,确立宗旨。
我希望用這樣一點微小的功勞來報答您的恩遇。
前路還很遙遠,我不能過多停留。
明天就要離開了,離别在即,我對您感激不盡,在此拜謝您。
高昌國有自己的文字,樣子好像現在的蒙古文,也是一個字一種發音。
明代初期十國翻譯的語言中有高昌語,當時曲王寫信給葉護可汗,想來就是用這種字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