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宣仁之知遇

關燈
朝奉郎之職,改任登州知州,等到蘇轼剛到登州,又禦召蘇轼回朝廷做禮部郎中,任命為中書舍人,大約朝廷因為神宗的遺志想重用蘇轼。

    蘇轼越級向皇上進言,宰相最終沒有允許。

    蘇轼又改任翰林學士。

    自從蘇轼從登州召回以來,十個月之中三次升任高官要職,不久又兼任侍讀。

    每次進宮講授史籍,談到國家治亂興衰,法令邪正得失的時候,總是反複開導講解,希望皇帝有所啟發。

     蘇轼曾經在宮中鎖門值宿,被召進便殿面見太皇太後和皇帝,宣仁太皇太後問道:“愛卿前年做什麼官?”蘇轼說:“臣做常州團練副使。

    ”又問:“現在做什麼官?”回答說:“臣現任翰林學士。

    ” 又問:“憑什麼能驟然升到這個官位?”回答說:“因為碰到了太皇太後、皇帝陛下。

    ”太皇太後說:“不是。

    ”蘇轼說:“難道是大臣論奏保薦嗎?”說:“也不是。

    ”蘇轼驚訝地說:“臣雖然沒有品行,卻不敢從其他途徑謀求晉升。

    ”太皇太後說:“這是先帝的意思。

    先帝每次誦讀你的文章,一定歎賞說&lsquo奇才,奇才&rsquo,隻不過沒來得及進用你罷了。

    ”蘇轼不覺痛哭失聲,宣仁太皇太後和哲宗皇帝也哭了,左右的人都感動流淚。

    一會兒又命蘇轼坐下并賜茶,撤去皇帝面前的金蓮燈台照送蘇轼回翰林院。

     這一年司馬光去世。

    蘇轼喜歡用文章諷谏切中時政的弊病,常常因此遭到忌恨。

    衛尉丞畢仲遊擔心蘇轼因此惹禍上身,便寫信告誡他說:“您既不是谏官,職位又不是禦史,卻喜歡批評人。

    本身就危險,還觸犯忌諱,去諷刺時政,大概好比抱着石頭去救溺水的人啊。

    ”蘇轼沒有聽從他的勸告。

     賢能的諸公在朝廷上,往往因為政見不同組成各種黨派,于是便出現洛黨、蜀黨、朔黨這類稱呼。

    洛黨以程頤作為首領,朱光庭、賈易作為輔助;朔黨以劉摯、梁焘、王岩叟、劉安世作為首領,輔佐的人極其多;蘇轼是蜀地人的領袖,所以号稱蜀黨,呂陶作為輔助。

    當時王安石黨派的人都下野遣派到各種閑職,對這些賢人的怨恨深入骨髓,暗地裡窺伺,尋找可乘之機報複,而衆位賢人大夫都沒覺察,各自樹立黨派互相批評議論。

    隻有呂大防是秦地人,憨厚正直,沒有加入各黨派。

    範祖禹、司馬光也不結成黨派。

    不久哲宗皇帝聽聞有這種事,就問胡宗愈,胡宗愈回答說:“君子指責小人奸詐,小人就指認君子結黨。

    陛下如果能挑選重用中立的士人,那麼黨派的隐患就會消除了。

    ”因而撰寫《君子無黨論》上呈皇帝。

    當時程頤身任崇政殿說書,蘇轼說他講經典不近人情,程頤嫉恨在心。

    于是程頤門人右司谏賈易、左正言朱光庭一起彈劾蘇轼。

     蘇轼曾經侍奉哲宗皇帝誦讀《祖宗寶訓》,因而談到時事,逐個發表看法,說:“如今賞罰不夠分明,無法勸勉善人行善,無法阻止惡人作惡。

    黃河水勢正向西流,卻勉強讓它向東流;西夏人入侵我邊關重鎮,殺傷搶掠将近一萬人民,領兵的大臣遮掩過失不向朝廷禀報,朝廷也不加過問。

    事情如果都像這樣,恐怕國家慢慢有衰落的趨勢。

    ”當政的大臣懷恨在心,讓趙挺之、王觌攻讦他,蘇轼知道自己在朝廷沒有立足之地,便請求調任地方官。

    元祐四年,他以龍圖閣大學士的身份再次出任杭州知州,出京到郊外還沒起程,皇帝太後派遣宮中太監賜予蘇轼龍茶、銀盒,用的是以前對宰相的施恩慣例,這對蘇轼可謂是慰勞極其隆重了。

     【評論】 神宗皇帝每每讀到蘇轼文章總是贊歎他是一代奇才,可以說皇帝對他有世上少有的知遇之恩了,正想重用蘇轼,就駕崩了。

    文人的命運往往像這樣不幸。

    蘇轼被召入宮中問答,宣仁太皇太後說明緣故,蘇轼越發感恩戴德,竭盡忠誠輔佐君王。

    旁觀者疑惑蘇轼多管閑事,當政者的攻讦也出于不自覺。

    忠誠可信,卻被懷疑、被诽謗的,古往今來何止蘇轼一人呢? 自古以來樹立黨派門戶的習氣,大多因為君子和小人互相攻擊指責,猶如香味和臭味、冷冰和熱炭,性質本就是相對的,故而對立。

    從沒聽過正派的士人相處在一起還彼此各自分門立派,像洛黨、蜀黨那樣的說法,似乎不大恰當吧!然而後代的黨派竟然能明目張膽,各自為奪取利益和權力,不擇手段,無所顧忌。

    這不僅宋代賢人不肯做,也是被唐代牛、李黨争的人物所唾棄的。

     蘇轼出任杭州時,文彥博身為平章軍國事,呂公著身為平章軍國重事,呂汲公、範堯夫身為左、右仆射。

    文彥博諄諄規勸蘇轼到杭州後不要寫詩,生怕言官挑刺上報給皇上。

    蘇轼出守杭州,文彥博不久就去世了,範堯夫也離開朝廷,以上四人都不忌恨蘇轼。

    隻有中書侍郎劉摯與邢恕交好,蘇轼跟邢恕同為起居舍人的時候,邢恕的兒子刑寬夫跟蘇轼交朋友,蘇轼跟邢恕素無怨仇。

    可邢恕是個狡詐之徒,凡是跟他認識的人無不被他構陷成大罪,蘇轼後來也被他中傷。

    後來協助章惇一定要殺劉摯也是邢恕所為。

    這樣的人,隻希望不要認識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