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國家社會主義

關燈
而是擔心分配的不公平。

    曆來國家出現暴亂,多數是因為老百姓生活窮困潦倒而引發的。

    貧窮的人越來越窮,富裕的人越來越富,貧富懸殊太大,就會有不公平的問題,而後就會發生暴亂。

    歐洲自從十六世紀以後,勞動者對于開展資本主義革命的理論,廣泛流傳于各個國家,工人聯合起來罷工事件多次才剛平息就又發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國家社會主義,就是一種把整個國家的财富聚集到政府手中,政府用這些财富的一部分用于救助貧困群體,從而壓制資本家的權勢、控制貧富不均問題的政策。

     這樣,通過國家的名義來強制奪取富有者的财富給貧困群體,雖然能夠平衡勞動者的不滿心理,卻終究不能夠避免資本家産生怨恨。

    而且這種政策一旦執行,政府的權力跟以前相比就更加強大,甚至于官員腐敗,拿造福普通百姓作為借口,強制随意奪取财富。

    這樣,普通百姓還沒有看到這樣做的好處,卻已經先看到這樣做的害處了。

    因此畢斯麥執行這個政策,表面上雖然是保護普通百姓,但實質上仍然沒有擺脫專制的性質。

    現将當時畢斯麥在國會上的演講内容記錄如下: 這個世界上,常常會出現貧富差距較大的現象。

    形成貧富差距較大的局面後,貧困的人不得不參與勞動,富人也憑借着自己的财富雇用貧困的人,貧窮和富裕兩個階級便永遠也無法平衡。

    現在想要破除這種等級限制,隻有将慈善工作作為最重要的事,讓富人必須要憐憫貧窮的人,資本家必須要救助幫助勞動者。

    即使這樣,根據實際情況看,富人未必會憐憫貧窮的人,資本家也未必會幫助救助勞動者。

    因此國家必須要通過本身具有的權力,對富裕的人和資本家施加壓力。

     畢斯麥所提倡的國家社會主義,不過是借助國家的強權,強迫富人履行救助窮人的義務而已。

    1884年,德國設立天災保險局,又設立了病災保險局和養老保險局。

    畢斯麥還想将全國的鐵路劃歸國家所有,設立煙草專賣局、白蘭地酒專賣局,并修改調整征稅的辦法。

     【評論】 以愛好專注于專制的宰相,尚且不能不因為社會黨槍擊案而改變他治理國家的政策,可見,百姓的訴求終究是不能被摧殘的,民主權力最終是不能夠被壓制的,專制政治體制終究沒有長久的存在于世界上的可能。

    現在的人喜歡專制政體,這是多麼的愚昧頑固、不聰明。

     國家社會主義,從窮人的角度看确實是有利,但從富人的立場看則無異于搶奪私人财産,這種主義根本不能算作公平。

    因此近代歐洲人,對于社會主義觀點分為兩個派系。

    一個派系是叫做國家社會主義,即要利用政府的權力,将私有化的土地和财産劃歸公有資産。

    然而如果操作不當的話,必然權力全部歸屬于政府、歸屬政府後,這些土地财産以前屬于少數的資本家所有,現在變為歸屬于統一的政府所有,實際就是把政府變成一個擁有巨額資産的資本家。

    多數的勞動人民以前遭受少數資本家的壓迫剝削,現在則是受最大資本家的壓迫剝削。

    勞動者受到少數資本家的剝削壓制,尚且可以通過聯合起來罷工作為抵抗壓迫的工具,如果受到政府這個大資本家的剝削壓迫,那麼就真的沒法擺脫了,于是又産生了一些主張無政府主義的派别。

    無政府主義理論,是人民不認為政府的存在是必要的,也不願意依賴國家的整治權力,唯有依靠勞動者本來就有的力量進行抗争,由自己支配國家的土地資産和人民。

    這種主義确實是出于防止遏制政府産生弊端的目的,但這個結果必然導緻人與人之間相互争奪和仇殺,陷入沒有法律規則的境地。

    因此持這一派觀點的人到現在仍然被各國政府所嚴厲禁止。

    總而言之,競争中适應力強的保存下來,适應力差的被淘汰,是大自然的發展規律。

    我如果是适應力強的人,又何必擔心窮人,又何必仇視富人。

    我如果是适應力差的人,想要那些富人勉強将财産分給我,不管是從法律還是道德角度看,都不正确,而大自然的規律最終也無法逃脫。

    這個道理非常明顯,青年人不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