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普法戰争

關燈
軍隊元帥,任命自己的兒子蒲夫擔任參謀總長,率軍向德國開進。

     普魯士軍隊共75萬人,威廉一世擔任元帥,任命毛奇擔任參謀長,将軍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支軍隊6萬人,由墨芝将軍率領;第二支軍隊13萬人,由加羅親王率領;第三支軍隊由皇太子率領(即後來的威廉二世) 拿破侖三世以為法國和奧地利、意大利很容易結為同盟,打算率領軍隊直接進逼德意志,先攻下德國南部各個州郡,然後與奧意兩國聯合,抗擊普魯士。

    沒有想到奧地利和意大利兩國早就與畢斯麥約定,不能協助法國。

    當時普魯士軍隊靠火車運送,行軍速度快得跟風一樣,直接攻破了法軍主力部隊,打到了巴黎(即法國首都)。

     法國軍隊還沒開出國境,而普魯士軍隊已經兵臨法國首都,因此拿破侖三世之前所制定的先攻破德國南部州郡的計劃全部失敗。

    開戰沒幾天,奧地利、意大利、俄羅斯、丹麥、比利時等國家,紛紛表示局外中立,于是拿破侖之前制定的想和奧意聯合對抗普魯士的計劃也失敗了。

    本來是要攻打普魯士,現在反而變成被普魯士攻打,法國的窘迫之态都無法用言辭形容了。

     普魯士軍隊自從戰争開始後,接連赢得戰争勝利,勢如破竹。

    9月1日,普魯士軍隊開到師丹,師丹上築有大炮炮台,法軍防守十分牢固,普軍圍攻幾天,炮台下面屍體堆積了好幾尺厚,普魯士士兵從堆積的屍體上向炮台發動猛烈進攻。

    法國人看炮火也不能阻擋普軍,驚慌潰逃,于是師丹城裡的士兵都投降了,城内法國軍隊全都被俘虜,拿破侖三世逃走。

    普魯士軍隊于是長途驅馳圍困了巴黎。

     法國人對拿破侖三世打了敗仗,使國家蒙受恥辱很憤慨,于是推翻了君主政權,建立共和政府,推舉德洛為大統領,法布爾擔任外務大臣。

    法布爾請求谒見畢斯麥,進行和平談判。

    談判沒有達成共識,普魯士軍隊圍攻巴黎更加猛烈,炮彈像雨點一樣落在巴黎市中,整個城市被嚴重破壞。

     1871年1月,普魯士軍隊攻入巴黎。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路易十四(即前任法國皇帝)的宮殿登基稱帝,從此南北聯邦永遠結為同盟,普魯士國王永遠為聯邦首腦,稱為德意志皇帝。

    其他聯邦國家看到普魯士戰勝了法國,無不感到震驚和恐懼,紛紛歸服,願意擁戴普魯士為聯邦首腦。

    于是畢斯麥數十年懷抱的統一德國的宏大志向終于實現了。

     當巴黎被圍攻的時候,法國政府任命啟歐爾作為委員長,到其他國家進行遊說,希望解除巴黎之圍。

    然而各個強國已經被畢斯麥籠絡了,都宣告中立,因此不願意參與這件事。

    2月21日,啟歐爾又請求拜見畢斯麥,進行和平談判。

    畢斯麥于是提出三條意見,要求法國履行: (一)法國應當割讓歐爾薩斯和東部的羅脫林墾給普魯士(面積4700平方英裡,人口150萬)。

     (二)法國應賠償普魯士軍費60億法郎。

     (三)在全部付清軍費賠款以前,普魯士将在巴黎駐兵3萬人。

     啟歐爾與畢斯麥對坐在一個長方形的談判桌子前面,用德語進行談判。

    啟歐爾說:“法國的财力支付不起60億法郎的賠償金,沒有這個财力而負債允諾,這是逼法國欺騙同意條約。

    ”畢斯麥于是将賠款削減到50億,啟歐爾仍然不同意,說法國的國力隻能承擔起20億的賠款。

    畢斯麥大怒,離開座位大聲說:“你們态度這麼強硬,是不是想繼續進行戰争啊?”啟歐爾也非常憤怒,用法語說:“這簡直是不講道理的強取豪奪。

    ”畢斯麥冷笑着跟啟歐爾說:“我也會法語,不過德國才是戰勝國,請你還用德語進行談判。

    ” 當時啟歐爾和法布爾都是談判代表,在談判激烈的時候,畢斯麥把煙遞到法布爾面前,法布爾不喜歡抽煙,于是推辭不抽。

    畢斯麥說:“您不抽煙嗎,我真是不能不為你感到遺憾。

    嘗試着想象人抽煙的時候,必然要用手指夾着煙卷,又必須注意不讓煙卷掉了,因為這個原因,身體就不能大幅度的晃動,而心境也随之淡定舒緩,不至于變得暴戾。

    因此,吸煙正好能夠讓人進入快樂的境界。

    您再看煙卷裡冒出的煙,慢慢上升飄到空中,它的形狀曲折飄逸,讓看到的人精神爽快。

    同時煙卷散發的香氣從鼻子聞到後又讓人感到心醉,這樣便能夠收斂鋒芒,開始談判,談判才能圓滑機靈敏銳。

    我們做外交家的任務,不就是靠圓滑、機靈、敏銳才能收到成效嗎?”法布爾無言以對。

     畢斯麥曾經說過,隻要是外交家就不能感情沖動,應當盡力克制自己激動的心情,學會冷靜淡定處事的态度。

    所以當他心裡思緒煩躁不安的時候,一定會通過閱讀小說來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