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寇記
關燈
小
中
大
廣四省邊海三十裡居民悉遷入内地,房屋盡行拆毀;嚴阡界,立木城,五裡、三裡設瞭台,置守兵。
禁居民不許越出阡界,畝糧蠲除。
久之,賊既無所掠,成功亦死;其子鄭錦素無望,衆失所統。
朝廷設安輯部,遣郎中贲代、王光裕等于閩之漳州、浙之甯波以招徕之。
康熙二年(乙卯),廈門寨僞公侯伯周全斌等大夥賊■〈舟宗〉悉登岸,削發投誠;鄭錦懼,請降。
總督李□□性拗,無方略,不能措置得宜,緻鄭錦以五十号船遁于台灣。
四年(乙巳),假水師提督琅以靖海将軍,率各投誠船隻進剿;遇風飄散,軍器、兵糧盡失。
朝廷屢遣招撫,坐大不臣。
十三年(甲寅),耿精忠叛;鄭錦據有漳、泉,與耿逆拒。
十五年(丙辰),康親王入閩,耿逆降;錦遁歸台灣。
十九年(庚申)二月,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出師台灣。
二十四日,恢複海澄。
二十七日,恢複廈門。
三月初二日,恢複金門;阻風不得進。
二十年(辛酉)正月二十七日,鄭錦死;僞提督董騰殺錦長子,立其次子克塽。
是年十一月初十日,靖海将軍侯施琅、總督姚啟聖複出師駐澎湖,相機招撫。
二十二年(癸亥)閏六月十一日,克塽遣鄭平英、林維榮赍降表至施琅軍前,舉國内附。
七月十五日,遣僞副使劉國昌、馮錫韓繳延平王、武平侯、忠誠伯印三顆。
八月十五日,遣僞副使何仕龍至澎湖,迎接官兵船進港。
十三日,施琅統水軍至台灣。
十八日,自克塽以下官民悉遵制剃發,降僞公鄭聰、僞侯鄭溫等八人、僞武平侯劉國軒、僞忠誠伯馮錫範、故明監國魯王世子朱桓及宗族朱慈爌、朱汀、朱浚、朱■〈火暑〉、朱熺、朱逵、朱熇、朱俨珍等。
十一月十一日,克塽等齊到閩省;陸續進京,随旗食俸。
二十三年(甲子),立台灣府、台灣、鳳山、諸羅三縣,設台灣廈門總兵、分巡道及府縣佐貳等官,遷民悉還故址;田賦五年起科,沿海居民許網、罟為業,商人聽貿遷外國。
江、浙、閩、廣四省設四海關,每年部差征收漁課及商稅,如各鈔關例。
嗟乎!海氛之不靖,在勝國無論已;自國朝定鼎以來四十餘年,未嘗一日息也。
國家費數百萬師糧、蠲數百萬地租以克成蕩平,絜出較入,其盈绌不相償焉。
且國家生财有道,内安佃漁、外饬邊備,不數年而盈甯可期!操奇赢以貿遷外國,計雖周矣;是在謀國者,思所以善後而可哉!志海寇者首紀防倭,其有以也夫。
康熙乙醜三月記。
附錄 黃叔璥赤嵌筆譚 陳昂,字軒千;侯官諸生。
富才藻,尤工骈麗之言。
少日,為仇家告讦,谪戍山左。
康熙末,遇赦,放歸田裡;縱遊海上,多感懷吊古之作。
其「詠僞鄭逸事」詩雲:『戰衄旋師返北轅,轉數航海辟乾坤;金多舊借牛良地,水漲遙通鹿耳門。
赤嵌城孤遺故壘,紅夷援絕駐新屯。
何緣自比虬須客,豈昧先幾讓太原』!『片石能容百萬人,天遺圖谶應南閩;也知尺地皆歸漢,妄托仙源可避秦。
荒嶼畬田登版籍,土酋番族雜流民。
開荒絕勝田橫島,易世相傳尚不臣』。
『荒遠羁栖幸弗誅,敢通叛逆約齊驅;漫勞蝸戰争天險,先自鲸吞奪海隅。
三載相持誰得利?兩雄交構待全輸。
彼蒼藉手「平南紀」,曠古新增一統圖』。
『昔年亡将濟時才,仰仗威靈涉險來;地轉海鹹生淡水,天回風飓起奔雷。
官軍血戰滄波沸,逋寇魂消劫火灰。
澳嶼全收三十六,受降澎島戟門開』。
跋 南沙擅場辨論;其餘詩、古文辭,粗犷之習,不免時露行間。
然骨力伉爽,真色自存。
茲暨閩難二記,名家手筆,尤覺落落不群。
先生需次裡門時,不耐城居;嘗築東壁園于城西二十裡,山環水抱,聚書數千卷,吟嘯其中。
迄今過其地者,猶想見其流風餘韻雲。
癸卯初夏,震澤楊複吉跋。
禁居民不許越出阡界,畝糧蠲除。
久之,賊既無所掠,成功亦死;其子鄭錦素無望,衆失所統。
朝廷設安輯部,遣郎中贲代、王光裕等于閩之漳州、浙之甯波以招徕之。
康熙二年(乙卯),廈門寨僞公侯伯周全斌等大夥賊■〈舟宗〉悉登岸,削發投誠;鄭錦懼,請降。
總督李□□性拗,無方略,不能措置得宜,緻鄭錦以五十号船遁于台灣。
四年(乙巳),假水師提督琅以靖海将軍,率各投誠船隻進剿;遇風飄散,軍器、兵糧盡失。
朝廷屢遣招撫,坐大不臣。
十三年(甲寅),耿精忠叛;鄭錦據有漳、泉,與耿逆拒。
十五年(丙辰),康親王入閩,耿逆降;錦遁歸台灣。
十九年(庚申)二月,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出師台灣。
二十四日,恢複海澄。
二十七日,恢複廈門。
三月初二日,恢複金門;阻風不得進。
二十年(辛酉)正月二十七日,鄭錦死;僞提督董騰殺錦長子,立其次子克塽。
是年十一月初十日,靖海将軍侯施琅、總督姚啟聖複出師駐澎湖,相機招撫。
二十二年(癸亥)閏六月十一日,克塽遣鄭平英、林維榮赍降表至施琅軍前,舉國内附。
七月十五日,遣僞副使劉國昌、馮錫韓繳延平王、武平侯、忠誠伯印三顆。
八月十五日,遣僞副使何仕龍至澎湖,迎接官兵船進港。
十三日,施琅統水軍至台灣。
十八日,自克塽以下官民悉遵制剃發,降僞公鄭聰、僞侯鄭溫等八人、僞武平侯劉國軒、僞忠誠伯馮錫範、故明監國魯王世子朱桓及宗族朱慈爌、朱汀、朱浚、朱■〈火暑〉、朱熺、朱逵、朱熇、朱俨珍等。
十一月十一日,克塽等齊到閩省;陸續進京,随旗食俸。
二十三年(甲子),立台灣府、台灣、鳳山、諸羅三縣,設台灣廈門總兵、分巡道及府縣佐貳等官,遷民悉還故址;田賦五年起科,沿海居民許網、罟為業,商人聽貿遷外國。
江、浙、閩、廣四省設四海關,每年部差征收漁課及商稅,如各鈔關例。
嗟乎!海氛之不靖,在勝國無論已;自國朝定鼎以來四十餘年,未嘗一日息也。
國家費數百萬師糧、蠲數百萬地租以克成蕩平,絜出較入,其盈绌不相償焉。
且國家生财有道,内安佃漁、外饬邊備,不數年而盈甯可期!操奇赢以貿遷外國,計雖周矣;是在謀國者,思所以善後而可哉!志海寇者首紀防倭,其有以也夫。
康熙乙醜三月記。
附錄 黃叔璥赤嵌筆譚 陳昂,字軒千;侯官諸生。
富才藻,尤工骈麗之言。
少日,為仇家告讦,谪戍山左。
康熙末,遇赦,放歸田裡;縱遊海上,多感懷吊古之作。
其「詠僞鄭逸事」詩雲:『戰衄旋師返北轅,轉數航海辟乾坤;金多舊借牛良地,水漲遙通鹿耳門。
赤嵌城孤遺故壘,紅夷援絕駐新屯。
何緣自比虬須客,豈昧先幾讓太原』!『片石能容百萬人,天遺圖谶應南閩;也知尺地皆歸漢,妄托仙源可避秦。
荒嶼畬田登版籍,土酋番族雜流民。
開荒絕勝田橫島,易世相傳尚不臣』。
『荒遠羁栖幸弗誅,敢通叛逆約齊驅;漫勞蝸戰争天險,先自鲸吞奪海隅。
三載相持誰得利?兩雄交構待全輸。
彼蒼藉手「平南紀」,曠古新增一統圖』。
『昔年亡将濟時才,仰仗威靈涉險來;地轉海鹹生淡水,天回風飓起奔雷。
官軍血戰滄波沸,逋寇魂消劫火灰。
澳嶼全收三十六,受降澎島戟門開』。
跋 南沙擅場辨論;其餘詩、古文辭,粗犷之習,不免時露行間。
然骨力伉爽,真色自存。
茲暨閩難二記,名家手筆,尤覺落落不群。
先生需次裡門時,不耐城居;嘗築東壁園于城西二十裡,山環水抱,聚書數千卷,吟嘯其中。
迄今過其地者,猶想見其流風餘韻雲。
癸卯初夏,震澤楊複吉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