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寇記
關燈
小
中
大
臨海洪若臯虞鄰着
從來防海者,防倭。
倭遠處東海中,号日本國;所統五畿、七道、五百七十三郡。
自漢以來,不通中國。
雖元世祖征倭師敗,亦非倭始釁。
迨元末,張士誠、方國珍餘黨遁入海,始往往引為患。
明太祖遣萊州知州趙秩往谕,國主良懷因通朝貢,設市舶司于浙東互市。
由是,倭熟識邊隘,寇警時聞。
及胡惟庸謀反,約倭伏兵貢艘中。
惟庸誅,絕倭朝貢,命信國公湯和築沿海四十九城以防之;獨市舶未之絕也。
後以内監領市舶司,嗜利朘削;兼商牙歇家,交相為奸,負倭債累萬盈千。
倭大恚,以挾國主赀而來,子母俱失,不得歸;因盤踞島中。
海上窮困無賴之徒為之勾引,遂萌劫掠心。
嘉靖二年,甯波市舶司番僧宋設毀嘉賓館、劫東庫,直趨紹興西霍洋,殺備倭指揮劉錦、千戶張镗,官兵莫之抗。
由是,倭輕中國,悉境而來,歲漸增。
内地巨猾投賊為用,破浙東杭、嘉、湖、蘇、松、常、鎮、淮揚至南通州諸沿江郡縣不下數百處,殺傷人民百餘萬;守土以喪地被逮、總師以失律受誅者無數。
迨總督胡宗憲計擒巨猾徐海、汪直,而總兵俞大猷、戚繼光殲倭殆盡;至嘉靖四十三年,始平。
于是罷市舶,嚴通番之禁;倭氣漸息。
明末,賦繁課重,閩、廣流民悉遁海上為盜;而最勍者;惟鄭芝龍。
芝龍字飛虹,福建南安人。
父紹祖,為泉州府庫史。
芝龍年十歲,太守蔡善繼見之曰:『此子異日當貴』!萬曆末年,僞海寇顔振泉所掠;愛其少艾,有寵。
振泉死,衆推芝龍為魁;海上無賴奸民鹹歸之。
娶倭婦,于天啟四年(甲子)生子成功。
芝龍在天啟時,屢撫屢叛,縱橫海上。
崇祯元年七月,降于巡撫熊文粲;題授遊擊,令讨海寇劉香老以自效。
十三年,遷參将,署總兵。
十六年,複以芝龍叔鄭鴻逵為副總兵,守南贛。
及明室既移,擁立福建唐王定策功高,閣門腰玉,賜國姓。
皇清順治三年,大兵南下,釋甲入臣,居第京師;其子成功仍叛海上。
迨芝龍被誅,成功負固廈門、金門、雲霄、六鳌諸島;福、興、漳、泉之間糜爛靡遺,剿撫莫施。
既而海澄内附,澎湖及圍頭、浯州鹹失其險;于是乃計營台灣,以為三窟。
順治十三年(丙申)正月,台州城守副将馬信叛入海;十四年(丁酉)八月,引成功破黃岩,知縣劉登龍死之。
二十六日,破台城,令僞總制張英入城鎮守;台道中軍守備鄭之文罵賊不屈,被害;台之邑皆陷。
九月十七日,劫掠既飽,執城守副将王必、台州知府齊維藩、臨海知縣黎嶽詹下海而去。
十六年(己亥)六月,成功統賊■〈舟宗〉數千,自鎮江直趨江甯省城。
時江南承平日久,賊起倉卒,下自鎮江、上自蕪湖數裡百之間,無不望風納款,獻城繳印。
省城守兵無幾,城垣遼闊,垛口不啻十萬,勢難堅守。
寇船逼城二十餘日,群賊日于成功船中議鑄印、鑄錢;至二十六日,始登岸安營于太平、觀音、神策、金川、锺阜、儀鳳、江東等門外。
二十七日,先犯锺阜、儀鳳二門。
三十日,駐防江甯将軍哈哈木、固山大白祝戶及貴洲凱旋誇藍大噶褚、罕馬爾賽、屠爾馬等出城,戰不利。
七月,松江提督梁化鳳帶兵三千來援;十三日,戰于儀鳳門外,擒賊帥俞自新,斬首千餘級;賊移營山上。
二十四日,滿、漢兵齊出,戰于白土山下;擒賊将甘輝、郭良玉,督标中軍常春射死馬信。
餘衆悉潰,争奔還船,浮屍盈江,棄兵仗如山積;成功連夜遁,出鎮江歸閩。
世祖章皇帝聞變,震怒;于八月初九日駕幸海子,整饬六師親征。
是日申時,江南巡撫蔣國柱報賊已破;初十日子時,駕回宮,傳百官于午門宣捷。
寇平,以六等治從逆諸人罪,誅殺連年。
成功既飽掠揚歸,跳梁如故。
今上龍飛,白日朝升,淩冰解散。
十八年(辛醜),遣尚書蘇納海将江、浙、閩、
倭遠處東海中,号日本國;所統五畿、七道、五百七十三郡。
自漢以來,不通中國。
雖元世祖征倭師敗,亦非倭始釁。
迨元末,張士誠、方國珍餘黨遁入海,始往往引為患。
明太祖遣萊州知州趙秩往谕,國主良懷因通朝貢,設市舶司于浙東互市。
由是,倭熟識邊隘,寇警時聞。
及胡惟庸謀反,約倭伏兵貢艘中。
惟庸誅,絕倭朝貢,命信國公湯和築沿海四十九城以防之;獨市舶未之絕也。
後以内監領市舶司,嗜利朘削;兼商牙歇家,交相為奸,負倭債累萬盈千。
倭大恚,以挾國主赀而來,子母俱失,不得歸;因盤踞島中。
海上窮困無賴之徒為之勾引,遂萌劫掠心。
嘉靖二年,甯波市舶司番僧宋設毀嘉賓館、劫東庫,直趨紹興西霍洋,殺備倭指揮劉錦、千戶張镗,官兵莫之抗。
由是,倭輕中國,悉境而來,歲漸增。
内地巨猾投賊為用,破浙東杭、嘉、湖、蘇、松、常、鎮、淮揚至南通州諸沿江郡縣不下數百處,殺傷人民百餘萬;守土以喪地被逮、總師以失律受誅者無數。
迨總督胡宗憲計擒巨猾徐海、汪直,而總兵俞大猷、戚繼光殲倭殆盡;至嘉靖四十三年,始平。
于是罷市舶,嚴通番之禁;倭氣漸息。
明末,賦繁課重,閩、廣流民悉遁海上為盜;而最勍者;惟鄭芝龍。
芝龍字飛虹,福建南安人。
父紹祖,為泉州府庫史。
芝龍年十歲,太守蔡善繼見之曰:『此子異日當貴』!萬曆末年,僞海寇顔振泉所掠;愛其少艾,有寵。
振泉死,衆推芝龍為魁;海上無賴奸民鹹歸之。
娶倭婦,于天啟四年(甲子)生子成功。
芝龍在天啟時,屢撫屢叛,縱橫海上。
崇祯元年七月,降于巡撫熊文粲;題授遊擊,令讨海寇劉香老以自效。
十三年,遷參将,署總兵。
十六年,複以芝龍叔鄭鴻逵為副總兵,守南贛。
及明室既移,擁立福建唐王定策功高,閣門腰玉,賜國姓。
皇清順治三年,大兵南下,釋甲入臣,居第京師;其子成功仍叛海上。
迨芝龍被誅,成功負固廈門、金門、雲霄、六鳌諸島;福、興、漳、泉之間糜爛靡遺,剿撫莫施。
既而海澄内附,澎湖及圍頭、浯州鹹失其險;于是乃計營台灣,以為三窟。
順治十三年(丙申)正月,台州城守副将馬信叛入海;十四年(丁酉)八月,引成功破黃岩,知縣劉登龍死之。
二十六日,破台城,令僞總制張英入城鎮守;台道中軍守備鄭之文罵賊不屈,被害;台之邑皆陷。
九月十七日,劫掠既飽,執城守副将王必、台州知府齊維藩、臨海知縣黎嶽詹下海而去。
十六年(己亥)六月,成功統賊■〈舟宗〉數千,自鎮江直趨江甯省城。
時江南承平日久,賊起倉卒,下自鎮江、上自蕪湖數裡百之間,無不望風納款,獻城繳印。
省城守兵無幾,城垣遼闊,垛口不啻十萬,勢難堅守。
寇船逼城二十餘日,群賊日于成功船中議鑄印、鑄錢;至二十六日,始登岸安營于太平、觀音、神策、金川、锺阜、儀鳳、江東等門外。
二十七日,先犯锺阜、儀鳳二門。
三十日,駐防江甯将軍哈哈木、固山大白祝戶及貴洲凱旋誇藍大噶褚、罕馬爾賽、屠爾馬等出城,戰不利。
七月,松江提督梁化鳳帶兵三千來援;十三日,戰于儀鳳門外,擒賊帥俞自新,斬首千餘級;賊移營山上。
二十四日,滿、漢兵齊出,戰于白土山下;擒賊将甘輝、郭良玉,督标中軍常春射死馬信。
餘衆悉潰,争奔還船,浮屍盈江,棄兵仗如山積;成功連夜遁,出鎮江歸閩。
世祖章皇帝聞變,震怒;于八月初九日駕幸海子,整饬六師親征。
是日申時,江南巡撫蔣國柱報賊已破;初十日子時,駕回宮,傳百官于午門宣捷。
寇平,以六等治從逆諸人罪,誅殺連年。
成功既飽掠揚歸,跳梁如故。
今上龍飛,白日朝升,淩冰解散。
十八年(辛醜),遣尚書蘇納海将江、浙、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