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廿三

關燈
癸巳十五年春正月丁夘朔。

    天皇不受朝賀。

    以雨後地濕也。

    春宮坊及所司獻剛夘杖。

    付内侍奏。

    天皇禦紫宸殿。

    賜宴侍臣。

    停雅樂寮音樂并吉野國栖風俗歌。

    以去年九月太政大臣薨也〈良房〉。

    宴竟賜被。

    』▼是日申時。

    飄風暴雨。

    雷二聲。

     七日癸酉。

    天皇禦紫宸殿。

    覽青馬。

    賜宴於群臣。

    宴竟賜祿各有差。

    』進正三位守左大臣源朝臣融。

    正三位守右大臣兼行左近衛大將藤原朝臣基經階。

    並加從二位。

    授參議從四位上行式部大輔菅原朝臣是善正四位下〈雲々。

    卅九人〉。

     八日甲戌。

    於大極殿。

    始講勝王經。

    以東大寺僧華嚴宗傳燈大法師位玄永爲講師。

    』授正四位下上毛野朝臣滋子「加」從三位。

    〈男二人。

    女子三人〉。

     十三日己夘。

    以從五位下行少内記都宿祢良香爲大内記〈雲々〉。

    四品惟彥親王爲彈正尹。

    左大臣從二位源朝臣融爲兼東宮傅〈雲々〉。

    二品行中務卿諱〈光孝天皇〉親王爲上野太守。

    卿如故〈雲々。

    冊三人〉。

     十六日壬午。

    停歌之。

     十七日癸未。

    勅公卿於建禮門前行射禮。

    春宮帶刀舍人預射焉。

     十八日甲申。

    停賭射。

     廿日丙戌。

    地震。

    』從四位下源朝臣貞子卒。

     廿一日丁亥。

    停内宴。

     廿三日己醜。

    烏噬拔内竪傳點籌木二。

     二月丙申朔。

    二日丁酉。

    釋奠如常。

    』▼是日地震。

     四日己亥。

    ▼是日。

    依例祈年祭。

    別遣使者於伊勢太神宮奉幣。

    爲天下及年穀祈焉。

    告文曰。

    〈雲々〉。

     六日辛醜。

    園韓神祭。

    「戊戌明經博士等奉參内裏不喚賜祿而罷〈可在八月此日此儀不可書〉」 十一日丙午。

    流星出。

    從七星邊入弧。

    其色白。

     十三日戊申。

    今月一日初申可修春日祭。

    而彼日有事而停。

    ▼是日祀之。

    ふふ▲「十六日紫震殿東南隅虹見」 十八日癸醜。

    地震。

     廿二日丁巳。

    除目。

    〈廿八人〉。

     廿三日戊午。

    陰陽寮言。

    今天行應愼。

    稼穡不登。

    以歳當三合也。

    詔五畿内七道諸國。

    班幣境内名神。

    并於國分及諸定額寺。

    限以三日。

    晝則轉經。

    夜則禮懴。

    薫修之間。

    禁斷殺生。

    國司講師齋潔至誠。

    祈佛神之冥助。

    消疫於未然焉。

     廿四日己未。

    延六十僧於紫宸殿。

    限以三日。

    轉讀大般若經。

     廿六日辛酉。

    夜。

    春宮廳院失火。

    燒一屋。

     廿八日癸亥。

    飛騨國司言。

    大野郡愛寳山。

    貞觀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今月十五日。

    三度紫雲見。

     廿九日甲子。

    大於建禮門前。

    縁春宮廳院火也。

     三月乙醜朔。

    三日丁夘。

    停禦潔齋。

    以春宮失火之穢也。

     八日壬申。

    從四位下行主殿頭兼伊豫權守當麻眞人鴨繼卒〈雲々〉。

     九日癸酉。

    除目二人。

     十六日庚辰。

    地震。

    』紫震殿東南隅虹見。

     十九日癸未。

    廼者外變不息。

    咎徴薦臻。

    決之蔔筮。

    告雲。

    自夏至秋。

    兵革成變。

    事起西垂。

    警及北闕。

    仍令因幡。

    伯耆。

    出雲。

    石見。

    隱岐。

    大宰等諸國府司。

    戒嚴兵卒。

    之不虞。

     廿日甲申。

    陸奧國頻年不登。

    賑給之。

     廿六日庚寅。

    前近江權守從四位下藤原朝臣有貞卒。

    有貞者。

    右大臣贈從一位三守朝臣之第七子也。

    年在童。

    侍奉仁明天皇。

    姉爲女禦〈貞子〉。

    因而蒙寵狎。

    及弱冠。

    承和十一年授從五位下。

    拜丹波介。

    不之任。

    十二年見疑私通後宮寵姫。

    出爲常陸權介。

    仁壽二年爲縫殿頭。

    齊衡三年遷爲右兵衛佐。

    四年遷左兵衛佐。

    天安二年加從五位上。

    遷右近衛少將。

    未幾兼伊勢權介。

    貞觀六年授正五位下。

    七年爲讃岐權介。

    少將如故。

    八年進從四位下。

    爲中守。

    十年出爲近江權守。

    卒時年四十七。

    有貞不以權貴矜物。

    若忤其意。

    未必避人焉。

     廿八日壬辰。

    勅令木工寮與右京職。

    共守鴻臚館。

     夏四月乙未朔。

    天皇不禦紫震殿。

    賜侍臣飮於仗頭如常。

    賜祿有差。

     三日丁酉。

    勅賜四品行常陸太守惟恒親王。

    從三位守大納言源朝臣多帶劔。

     五日己亥。

    授美濃國從二位中山金山彥神正二位。

    出羽國從三位勳五等大物忌神正三位。

    肥後國正四位下阿蘇比神正四位上。

    和泉國從四位下積川神從四位上。

    飛騨國正五位上水無神從四位下。

    築前國從五位下鳥野神。

    信濃國五位下出早雄神並從五位上。

    信濃國正六位上塩野神。

    和世田神。

    薩摩國正六位上多夫施神。

    伯耆國無位國廳裏神並從五位下。

     九日癸夘。

    夜有流星。

    入女林。

    亦入天市。

    其色皆赤。

     十四日戊申。

    地大震動。

     十六日庚戌。

    左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源朝臣融上表。

    請還食封千戸。

    勅答曰。

    來表悉之。

    朕仰慙玄鑒。

    俯愧蒼生。

    所憑者輔弼忠良。

    所渇者苦言切諌。

    今公恐溫涼之乖適。

    嫌環佩之頻朝。

    是蓋忘針石於朕躬。

    而存消摩於公性也。

    況公年毛既壯。

    氣骨彌強。

    不擧風以資此時。

    將抱冰壷以施何地。

    朕之養公也。

    未得其道乎。

    至彼減封之請。

    苟存利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