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廿一

關燈
高年者。

    鰥寡孤獨。

    篤之類量加賑恤。

    普告遐邇。

    俾知此意。

     十日庚辰。

    大風雨。

    賑給京師絶乏者。

     十四日甲申。

    詔存問渤海客使大春日朝臣安守。

    美努連清名。

    並兼領客使。

     廿日庚寅。

    甲斐國都留郡大領外正六位上矢作部宅雄。

    少領外從八位上矢作部毎世。

    賜姓矢作部連。

     廿三日癸巳。

    今春以後。

    内外頻見恠異。

    由是。

    分遣使者諸神社奉幣。

    便於近社道塲。

    毎社轉讀金剛般若經。

    以參議民部卿正四位下兼行春宮大夫南淵朝臣年名。

    爲賀茂兩社使。

    參議正四位下行右兵衛督兼近江守源朝臣勤爲松尾梅宮兩社使。

    參議正四位下行左大弁兼勘解由長官近江權守大江朝臣音人爲平野社使。

    參議右大弁從四位上兼行讃岐權守藤原朝臣家宗爲大原野社使。

    從五位上行少納言兼侍從和氣朝臣彜範爲石清水社使。

    神祇伯從四位下藤原朝臣廣基爲稻荷社使。

    石清水社告文曰〈雲々〉。

    又辭別〈天〉申。

    去年陰陽寮占申〈久〉。

    就蕃客來〈天〉不祥之事可在〈止〉占申〈世利〉。

    今渤海客隨盈紀例〈天〉來朝〈世利〉。

    事不獲已。

    國憲〈止之天〉可召。

    大菩薩此狀〈乎毛〉聞食〈天〉遠客參近〈止毛〉。

    神護之故〈尓〉。

    無事〈久〉矜賜〈倍止〉恐〈美〉恐〈美毛〉申賜〈波久止〉申。

    自餘社文一準此例。

     廿七日丁酉。

    地震。

     廿八日戊戌。

    尾張國海部郡清林寺列之定額。

     廿九日己亥。

    正四位下行播磨權守紀朝臣今守卒〈雲々〉。

     夏四月庚子朔。

    大雨。

    』天皇不禦紫宸殿。

    賜飮侍臣於宜陽殿西廂。

    先是。

    太政大臣賜直廬於禁中。

    常留不出。

    廼者病發。

    退出外第。

    由是左右近衛府不擧音樂。

    賜侍臣五位已上祿各有差。

     十三日壬子。

    存問渤海客使少外記大春日朝臣安守等開大使楊成規所啓牒函。

    詰問違例之由問狀。

    及記録安守等向加賀國途中消息。

    馳驛奏上。

     十六日乙夘。

    以正六位上行少内記都宿祢言道。

    正六位上行式部少丞平朝臣季長。

    爲掌渤海客使。

    常陸少掾從七位上多治眞人守善。

    文章生從八位下菅野朝臣惟肖。

    爲領歸渤海客使。

     十九日戊午。

    尾張國去年旱。

    乏絶者賑給之。

     廿四日癸亥。

    宮主從五位下兼行丹波權掾伊伎宿祢是雄卒。

    是雄者。

    壹伎嶋人也。

    本姓蔔部。

    改爲伊伎。

    始祖忍見足尼命。

    始自神代。

    供龜蔔事。

    厥後子孫傳習祖業。

    備於蔔部。

    是雄。

    蔔數之道。

    尤究其要。

    日者之中。

    可謂獨歩。

    嘉祥三年爲東宮々主。

    皇太子即位之後。

    轉爲宮主。

    貞觀五年授外從五位下。

    十一年叙從五位下。

    拜丹波權掾。

    宮主如故。

    卒時年五十四。

     廿六日乙醜。

    除目五人〈雲々〉。

     五月庚午朔。

    五日甲戌。

    停端午之。

    』無品人康親王薨〈雲々〉。

    輟朝三日。

    仁明天皇第四子。

    與光孝天皇同也。

     六日乙亥。

    延六十僧於紫震殿。

    限以三日。

    轉讀大般若經。

     七日丙子。

    掌渤海客使少内記都宿祢言道自修解文。

    請官裁。

    姓名相配。

    其義乃美。

    若非佳令。

    何示遠人。

    望請改名良香。

    以逐穩便。

    依請許之。

     十五日甲申。

    勅遣從五位上守右近衛少將藤原朝臣山陰。

    到山城國宇治郡山科村。

    郊迎勞渤海客。

    領客使大春日朝臣安守等。

    與郊勞使。

    共引渤海國入覲大使政堂省左允正四品慰軍上鎭將軍賜紫金魚袋楊成規。

    副使右猛賁衛少將正五品賜紫金魚袋李興晟等廿人入京。

    安置鴻臚館。

    』右京人左官掌從八位上狛人氏守賜姓直道宿祢。

    氏守爲人長大。

    容儀可觀。

    權爲玄蕃屬。

    向鴻臚館。

    供讌饗送迎之事。

    故隨氏守申請。

    聽改姓。

    其先。

    高麗國人也。

     十七日丙戌。

    勅遣正五位下行右馬頭在原朝臣業平向鴻臚館。

    勞問渤海客。

    ▼是日賜客徒時服。

     十八日丁亥。

    勅遣左近衛中將從四位下兼行中權守源朝臣舒。

    向鴻臚館。

    領楊成規等所渤海國王啓及信物。

    啓雲。

    玄錫啓。

    季秋極冷。

    伏惟。

    天皇起居萬福。

    即此玄錫蒙恩。

    肇自建邦。

    常與貴國。

    通使傳命。

    阻年寄音。

    久要之情。

    至今彌厚。

    玄錫繼先祖之遺烈。

    修舊典之餘風。

    盈紀感心。

    善隣義。

    爰授使。

    仍令聘覲。

    伏冀。

    天皇俯矜遠客。

    準例入都。

    幸甚々々。

    限以滄波。

    不獲拜伏。

    下情無任惶懼。

    謹差政堂省左允楊成規。

    奉啓起居。

    不宣謹啓。

    』中臺省牒曰。

    牒。

    奉處分。

    天涯路阻。

    日域程遙。

    常限紀以修和。

    亦期年而繼好。

    隣交有。

    使命無。

    音耗相通。

    歳月長久。

    今者星霜易變。

    雲物屢移。

    一紀已盈。

    實當聘覲。

    所以仰據前典。

    迥斟舊規。

    向日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