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廿一
關燈
小
中
大
壬辰十四年春正月壬申朔。
天皇不受朝賀。
以太皇大後崩〈順子〉。
心喪未畢也。
六日丁醜。
以正六位上行少内記菅原朝臣道眞。
從六位下行直講美努連清名爲存問渤海客使。
園池正正六位上春日朝臣宅成爲通事。
七日戊寅。
天皇不禦紫震殿。
以停會也。
召左右馬寮青馬各七疋於内殿前覽之。
青馬及人並不裝飾。
八日己夘。
春宮坊及所司獻剛夘杖。
天皇不禦紫宸殿。
付内侍奏。
』▼是日。
於大極殿始講最勝王經。
以元興寺僧法相宗傳燈大法帥位長源爲講師。
但不擧音樂。
十四日乙酉。
大極殿齋講畢。
僧綱引名僧。
奉參内裏。
論義如常。
施被而罷。
』石見國廳事壇三處自開陷。
一處深七尺。
徑二尺。
一處深五尺。
徑二尺。
一處深七尺。
徑一尺五寸。
』烏噬拔内竪傳點籌木。
十五日丙戌。
律師法橋上人位最教卒。
十六日丁亥。
停踏歌之。
十七日戊子。
不行射禮。
廿日辛夘。
是月。
京邑咳造病發。
死亡者衆。
人間言。
渤海客來。
異土毒氣之令然焉。
▼是日。
大於建禮門前以厭之。
廿二日癸巳。
地震。
廿六日丁酉。
以正六位下行少外記大春日朝臣安守爲存問渤海客使。
以少内記菅原朝臣道眞丁母憂去也。
二月辛醜朔三日癸夘。
大原野祭如常。
使等不歌舞 四日甲辰。
祈年祭如常。
七日丁未。
釋奠。
助教從五位下善淵朝臣永貞講毛詩。
所司不給百度。
大學寮設酒食。
未開講之前。
公卿就而饌之。
不召文人及諸道學生等。
以去年九月太皇大後崩。
主上心喪日未滿之故也。
』▼是日。
正三位守右大臣藤原朝臣氏宗薨〈雲々〉。
輟朝三日。
贈正二位。
遣參議在原朝臣行平等。
齎勅書告身。
就東山白河第宣制。
依遺命孝子等不受。
八日戊申。
春日祭如常。
使等不歌舞。
十四日甲寅。
延六十僧於紫震殿。
限以三日。
轉讀大般若經。
十五日乙夘。
廼者少納言正岑王依病不上。
和氣朝臣彜範染穢請假。
藤原朝臣高範丁父憂去職。
勅以右中弁藤原朝臣良近。
行少納言事。
爲判少納言。
廿一日辛酉。
佐渡國言。
紫雲見。
「廿六日丁酉以正六位下行少外記大春日朝臣安守爲存問渤海客使以少内記菅原朝臣ーー丁母憂去職也」 廿九日己巳。
以散位正五位下在原朝臣守平爲民部大輔〈雲々〉。
四品惟恒親王爲常陸太守〈雲々〉。
從五位上守左近衛少將文室朝臣卷雄爲美濃守。
小將如故。
四品守彈正尹惟喬親王爲上野太守。
彈正尹如故〈雲々〉。
二品行式部卿兼上野太守忠良親王爲太宰帥。
式部卿如故。
從五位上守左近衛少將兼太宰少貳坂上大宿祢瀧守爲大貳。
少將如故〈雲雲〉。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作爲日向介〈雲々〉。
前皇太後宮亮從五位下兼行美濃權介藤原朝臣遠經爲右衛門權佐。
除目六十四人。
叙位六人。
〈從五位下五人。
外從一人。
〉 卅日庚午。
去年九月廿八日太皇大後崩。
十月五日葬。
自十月計之。
至于是月。
滿於天皇心喪五月之限。
仍大於建禮門前。
三月辛未朔。
三日癸酉。
禦齋燒燈如常。
四日甲戌。
自去年九月廿九日。
内竪不奏時剋。
以天皇心喪也。
▼是日始奏之。
七日丁醜。
太政大臣患咳造〈良房〉。
去二月十五日。
出自禁中直廬在私第。
▼是日。
賚錢五十萬。
以祈禱之費。
九日己夘。
詔曰。
酌訓皇源。
陶風帝。
未有不施厚恩。
以崇盛徳。
降殊貸以慰元功者。
朕外祖太政大臣藤原朝臣。
功高三代。
位極上台。
仁襟被九州而有餘。
徳水露千裡而無盡。
自朕在襁褓。
以至今時。
言其顧復保佑之勤。
豈以周旦漢光爲伍。
朕念不賞之功。
將加非常之寵。
知其至謙之性不敢開口而言。
聊且欲縻爵加封以酬萬一。
而損彌深。
遜讓尤切。
感夫乃情。
不忍相忤。
朕之庶幾。
頼彼謙之誠。
増其延壽之福。
長生久視。
輔導朕身。
令若倚南山坐平原也。
是以屈己從人。
不奪其志。
恐天下以朕爲不知恩也。
而今寢私第。
日月彌留。
珪幣相尋。
祈禱未効。
朕自鍾此患。
寢食無安。
心墮思焦。
言與。
深慮救復之方。
誠無所不到矣。
聞諸内經。
度人歸道之功。
能救人之厄命。
又先王徳政。
議獄緩刑。
矜老養孤。
若施斯仁。
副朕篤情。
縱雖病在膏肓。
幸使鍼藥得力。
宜賜度者八十人。
又大赦天下。
今日昧爽已前所犯大辟已下罪無輕重。
已結正。
未結正。
已發覺。
未發覺皆赦除。
唯犯八虐。
故殺。
謀殺。
私鑄錢及強竊二盜。
常赦所不免者。
不在此限。
又天下道俗
天皇不受朝賀。
以太皇大後崩〈順子〉。
心喪未畢也。
六日丁醜。
以正六位上行少内記菅原朝臣道眞。
從六位下行直講美努連清名爲存問渤海客使。
園池正正六位上春日朝臣宅成爲通事。
七日戊寅。
天皇不禦紫震殿。
以停會也。
召左右馬寮青馬各七疋於内殿前覽之。
青馬及人並不裝飾。
八日己夘。
春宮坊及所司獻剛夘杖。
天皇不禦紫宸殿。
付内侍奏。
』▼是日。
於大極殿始講最勝王經。
以元興寺僧法相宗傳燈大法帥位長源爲講師。
但不擧音樂。
十四日乙酉。
大極殿齋講畢。
僧綱引名僧。
奉參内裏。
論義如常。
施被而罷。
』石見國廳事壇三處自開陷。
一處深七尺。
徑二尺。
一處深五尺。
徑二尺。
一處深七尺。
徑一尺五寸。
』烏噬拔内竪傳點籌木。
十五日丙戌。
律師法橋上人位最教卒。
十六日丁亥。
停踏歌之。
十七日戊子。
不行射禮。
廿日辛夘。
是月。
京邑咳造病發。
死亡者衆。
人間言。
渤海客來。
異土毒氣之令然焉。
▼是日。
大於建禮門前以厭之。
廿二日癸巳。
地震。
廿六日丁酉。
以正六位下行少外記大春日朝臣安守爲存問渤海客使。
以少内記菅原朝臣道眞丁母憂去也。
二月辛醜朔三日癸夘。
大原野祭如常。
使等不歌舞 四日甲辰。
祈年祭如常。
七日丁未。
釋奠。
助教從五位下善淵朝臣永貞講毛詩。
所司不給百度。
大學寮設酒食。
未開講之前。
公卿就而饌之。
不召文人及諸道學生等。
以去年九月太皇大後崩。
主上心喪日未滿之故也。
』▼是日。
正三位守右大臣藤原朝臣氏宗薨〈雲々〉。
輟朝三日。
贈正二位。
遣參議在原朝臣行平等。
齎勅書告身。
就東山白河第宣制。
依遺命孝子等不受。
八日戊申。
春日祭如常。
使等不歌舞。
十四日甲寅。
延六十僧於紫震殿。
限以三日。
轉讀大般若經。
十五日乙夘。
廼者少納言正岑王依病不上。
和氣朝臣彜範染穢請假。
藤原朝臣高範丁父憂去職。
勅以右中弁藤原朝臣良近。
行少納言事。
爲判少納言。
廿一日辛酉。
佐渡國言。
紫雲見。
「廿六日丁酉以正六位下行少外記大春日朝臣安守爲存問渤海客使以少内記菅原朝臣ーー丁母憂去職也」 廿九日己巳。
以散位正五位下在原朝臣守平爲民部大輔〈雲々〉。
四品惟恒親王爲常陸太守〈雲々〉。
從五位上守左近衛少將文室朝臣卷雄爲美濃守。
小將如故。
四品守彈正尹惟喬親王爲上野太守。
彈正尹如故〈雲々〉。
二品行式部卿兼上野太守忠良親王爲太宰帥。
式部卿如故。
從五位上守左近衛少將兼太宰少貳坂上大宿祢瀧守爲大貳。
少將如故〈雲雲〉。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作爲日向介〈雲々〉。
前皇太後宮亮從五位下兼行美濃權介藤原朝臣遠經爲右衛門權佐。
除目六十四人。
叙位六人。
〈從五位下五人。
外從一人。
〉 卅日庚午。
去年九月廿八日太皇大後崩。
十月五日葬。
自十月計之。
至于是月。
滿於天皇心喪五月之限。
仍大於建禮門前。
三月辛未朔。
三日癸酉。
禦齋燒燈如常。
四日甲戌。
自去年九月廿九日。
内竪不奏時剋。
以天皇心喪也。
▼是日始奏之。
七日丁醜。
太政大臣患咳造〈良房〉。
去二月十五日。
出自禁中直廬在私第。
▼是日。
賚錢五十萬。
以祈禱之費。
九日己夘。
詔曰。
酌訓皇源。
陶風帝。
未有不施厚恩。
以崇盛徳。
降殊貸以慰元功者。
朕外祖太政大臣藤原朝臣。
功高三代。
位極上台。
仁襟被九州而有餘。
徳水露千裡而無盡。
自朕在襁褓。
以至今時。
言其顧復保佑之勤。
豈以周旦漢光爲伍。
朕念不賞之功。
將加非常之寵。
知其至謙之性不敢開口而言。
聊且欲縻爵加封以酬萬一。
而損彌深。
遜讓尤切。
感夫乃情。
不忍相忤。
朕之庶幾。
頼彼謙之誠。
増其延壽之福。
長生久視。
輔導朕身。
令若倚南山坐平原也。
是以屈己從人。
不奪其志。
恐天下以朕爲不知恩也。
而今寢私第。
日月彌留。
珪幣相尋。
祈禱未効。
朕自鍾此患。
寢食無安。
心墮思焦。
言與。
深慮救復之方。
誠無所不到矣。
聞諸内經。
度人歸道之功。
能救人之厄命。
又先王徳政。
議獄緩刑。
矜老養孤。
若施斯仁。
副朕篤情。
縱雖病在膏肓。
幸使鍼藥得力。
宜賜度者八十人。
又大赦天下。
今日昧爽已前所犯大辟已下罪無輕重。
已結正。
未結正。
已發覺。
未發覺皆赦除。
唯犯八虐。
故殺。
謀殺。
私鑄錢及強竊二盜。
常赦所不免者。
不在此限。
又天下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