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關燈


    以不課六人。

    準正丁一人。

    承前之例。

    行來尚矣。

    今疫死百姓無國不申。

    因茲課丁減除。

    貢賦數少。

    而國司等偏執戸口増益。

    以不課男女編附簿帳。

    或國一萬餘人。

    或國五六千人。

    空有増益之名。

    會無一物之貢。

    検之政途。

    甚乖公平。

    請自今以後。

    以不課人不入功口。

    太政官處分。

    依請焉。

     廿七日甲寅。

    詔以從四位下藤原朝臣多美子爲女禦。

     廿八日乙夘。

    左京大夫兼山城大和守正四位下紀朝臣今守等上言三事。

    其一。

    復舊出擧正稅事。

    去貞觀四年三月廿六日格雲。

    除諸寺燈分料之外。

    悉停出擧。

    但増收田租。

    以充例用并年中雜用者。

    今検彼年稅帳。

    可收租稻。

    其數乏少。

    會不足徭丁之功食。

    多費用往年之正稅。

    其二。

    減徴田租事。

    同前格雲。

    田租恒例段別一束五把。

    今増加口分田段別一束五把。

    雜色田段別五把者。

    而國内水田不必一等。

    上中田少數。

    下々田多數。

    至徴田租。

    動緻未進。

    加之下田以下無人買作。

    然則田疇荒廢。

    翹足可待。

    其三。

    増加民徭事。

    同前格雲。

    民徭卅日。

    今復廿日。

    若不足例役者。

    給功食雇役。

    其料用租内者。

    今準格旨。

    給功食役。

    而民無休息。

    徒盡官物。

    須依今年正月七日詔。

    永復十日。

    可役廿日。

    今守等守格旨。

    施行民間。

    而慣古先之舊規。

    嫌當今之新制。

    不早改張。

    恐緻公損。

    請復舊法。

    以葉民望。

    勅許之。

     廿九日丙辰。

    銅印一面。

    鑄充伊勢齋宮主神司。

     二月戊午朔。

    二日己未。

    從五位下行越後介高橋朝臣文室麻呂卒。

    文室麻呂者。

    左京人。

    本姓膳臣。

    又姓錦部。

    信濃國人也。

    五代祖膳臣金持娶信濃國人錦部氏女生男倭。

    於是倭不尋本族。

    以母姓爲己姓。

    便作信濃國人。

    倭男美造病死。

    五男備前掾正六位上彥公。

    以讀五經。

    侍嵯峨院。

    天長五年改錦部賜高橋朝臣。

    貫附左京。

    膳與高橋同祖。

    故隨彥公願賜之。

    彥公。

    是文室麻呂之父也。

    文室麻呂。

    年九歳事嵯峨太上天皇。

    天皇自教皷琴。

    其伎日長。

    他教習者無有相及。

    仍賜文室麻呂号曰琴師。

    十六歳。

    始加元服。

    便爲藏人。

    太上天皇崩後。

    仁明天皇徴爲藏人。

    尋拜常陸大掾。

    遷右兵衛大尉。

    有勅奉教皷琴於諱〈光孝天皇〉親王。

    本康親王。

    文徳天皇齊衡四年授外從五位下。

    貞觀元年十一月授從五位下。

    爲次侍從。

    後拜越後介。

    不之任。

    卒時年□九。

    文室麻呂能琴之名冠於當時。

    嘗文徳天皇及清和太上天皇徴令侍殿上。

    爲師學彈琴。

    歴仕四代。

    頗蒙寵幸。

    雖小道有可觀者殆近是歟。

     四日辛酉。

    祈年祭如常。

     五日壬戌。

    授出羽國正四位上勳六等月山神從三位。

    正四位下勳五等大物忌神正四位上。

    伊豆國從四位上三嶋神正四位下。

    備中國正六位上宮原神。

    淡路國正六位上久度神並從五位下。

    』攝津國武庫郡節婦□部連氏成賣。

    年十六。

    適右京人文室眞人武庫麻呂。

    歴廿七年。

    武庫麻呂死。

    氏成賣居喪有禮。

    事死如生。

    日不再食。

    遂不改□。

    詔叙位二階。

    免戸内田租。

    終身勿事。

    即表門閭。

    以旌貞操。

     十日丁夘。

    釋奠如常。

    從四位下行刑部權大輔兼大學博士大春日朝臣雄繼講毛詩。

    文人賦詩。

    並如常儀。

     十五日壬申。

    以延暦寺僧傳燈大法師位承雲爲内供奉十禪師。

     十六日癸酉。

    制定僧綱位階。

    詔曰。

    國典所載。

    僧位之制。

    本有三階。

    滿位。

    法師位。

    大法師位是也。

    僧綱凡僧。

    同授此階。

    位号不分。

    高卑無別。

    論之物意。

    實不可然。

    仍彼三階之外。

    更制法橋上人位。

    法眼和上位。

    法印大和尚位等三階。

    以爲律師已上之位。

    宜法印大和尚位爲僧正階。

    法眼和上位爲僧都階。

    法橋上人位爲律師階。

    』▼是日。

    勅遣參議大藏卿正四位下源朝臣生。

    從五位上行少納言兼侍從藤原朝臣諸葛等。

    依式卒所司。

    於西寺綱所。

    任僧正已下。

    律師已上十六人。

    策命雲。

    天皇詔旨〈登〉。

    法師〈多知尓〉白〈佐部登〉宣大命〈乎〉白〈須〉。

    天皇〈我〉朝延〈乃〉天日嗣〈乃〉位〈尓〉平安〈尓〉禦座〈之〉。

    又禦冠加賜〈比〉人〈止〉成〈利〉賜〈布〉事〈波〉。

    諸佛弟子〈多知乃〉護持〈知〉護念〈比〉奉〈利末左布尓〉依〈天奈流部之止奈毛〉念行〈米須〉。

    依此〈天〉。

    常例〈與利〉外〈尓〉此度僧綱數多〈久〉治賜〈布〉。

    或〈波〉先帝〈乃〉遺勅〈尓〉依〈天〉治賜〈布〉。

    或〈ハ〉相護〈利〉奉〈禮流〉狀〈乃〉隨〈尓〉治賜〈布毛〉在〈利〉。

    故是以大僧都傳燈大法師位眞雅〈乎〉法印大和尚位僧正〈尓〉。

    少僧都傳燈大法師位明詮〈乎〉法眼和上位大僧都〈尓〉。

    律師傳燈大法師位慧達〈乎〉法眼和上位少僧都〈尓〉。

    律師傳燈大法師位眞紹〈乎〉法眼和上位權少僧都〈尓〉。

    傳燈大法師位最教。

    願曉。

    明哲。

    光善〈乎〉法橋上人位律師〈尓〉。

    傳燈大法師位慧叡。

    眞慧。

    正進。

    道昌。

    道詮。

    興照。

    常曉〈乎〉法橋上人位權律師〈尓〉任賜〈比〉治賜〈布〉。

    自今以後〈毛〉合力一心〈尓之天〉。

    上下和睦〈天〉。

    天皇〈我〉朝延〈乎〉平安〈久〉誓願〈比〉奉〈利〉。

    天下〈乎〉平〈尓〉護持〈知萬左倍止〉。

    白〈世止〉宣〈布〉天皇〈我〉勅命〈乎〉白。

    』遣從五位上行少納言兼侍從良岑朝臣經世向延暦寺。

    以傳燈大法師位安慧爲彼寺座主。

    策命雲。

    天皇〈我〉勅旨〈止〉。

    山中〈乃〉法師等〈尓〉白〈左部止〉宣勅命〈乎〉白。

    大法師安慧〈波〉。

    故座主圓仁大法師〈乃〉弟子〈尓之天〉。

    眞言止觀〈乃〉業〈乎〉兼習〈利〉。

    故是以彼座主〈乃〉平生〈尓〉定申〈之〉隨〈尓〉。

    座主〈尓〉治賜〈布〉事〈乎〉白〈左倍止〉宣勅命〈乎〉白。

     十七日甲戌。

    先是。

    去年新羅國人卅餘人漂着石見國美乃郡海岸。

    死者十餘人。

    生者廿四人。

    詔國司給程糧放卻。

     十九日丙子。

    授參河國從五位上知立神。

    砥鹿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