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關燈
並正五位下。

    從五位下狹投神從五位上。

    正六位上莵足神從五位下。

     廿一日戊寅。

    伊勢太神宮司言。

    於度會郡山中。

    獲木連理一。

     廿五日壬午。

    車駕幸於太政大臣東京染殿第。

    觀櫻花。

    累路駐蹕於一條第。

    即是帝降誕之處也。

    太政大臣以肴□賜扈從群臣文武官。

    積祿物於庭中令帝覽。

    訖班賜有差。

    遂幸染殿花亭。

    親王已下。

    侍從已上並侍焉。

    太政大臣別令伶人教習樂一部。

    喚能屬文者五位已上十人。

    諸司六位十人。

    文章生廿人。

    命樂賦詩。

    具醉歡樂。

    移自花亭。

    禦於射場。

    帝禦弓矢。

    一發中鵠。

    群臣稱萬歳。

    親王已下以次遞射。

    山城國司守正四位下紀朝臣今守等率郡司百姓於東垣外。

    行耕田之禮。

    欲令帝覽之。

    知農民之有事也。

    自晨至暮。

    極樂而罷。

    賜親王公卿文武百僚祿各有差。

    夜分還宮。

    』▼是日。

    授從五位下行隼人正難波朝臣蘰麻呂從五位上。

    太政大臣家扶正六位上日奉部若善外從五位下。

    正五位下上毛野朝臣滋子從四位下。

    無位當麻眞人葛子。

    上毛野朝臣宮子並從五位下。

     三月丁亥朔。

    詔以因幡國從四位下宇倍神預之官社。

     三日己醜。

    天皇潔齋奉燈如常。

     四日庚寅。

    丹波國何鹿郡人從七位下刑部首夏繼賜姓豊階宿袮刑部首弟宮子賜豊階朝臣。

    夏繼等自言先。

    出自彥坐命也。

    』詔。

    以内藏寮所領遠江國長上郡田地一百六十四町。

    施入貞觀寺。

     五日辛夘。

    雷雨。

     八日甲午。

    以從五位下行神祇少副大中臣朝臣豊雄爲大副。

    散位從四位上輔世王爲中務大輔。

    從五位下丹□眞人瀧雄爲大監物。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維範爲内匠頭。

    外從五位下行雅樂少允和邇部宿祢大田麻呂爲權大允。

    遠江守從五位下笠朝臣弘興爲民部少輔。

    從五位上行土左守和氣朝臣巨範爲宮内大輔。

    散位從五位下禦春朝臣内雄爲木工助。

    從五位下行木工助丸子連家繼爲大炊頭。

    右兵庫頭從五位下連扶王爲内膳正。

    散位從四位上平朝臣房世爲彈正大弼。

    從五位下行大炊助安倍朝臣宗行爲勘解由次官。

    從四位下行紀伊守在原朝臣善淵爲山城守。

    從五位下守内匠頭藤原朝臣宗枝爲伊勢介。

    散位從五位下長岡朝臣秀雄爲遠江守。

    從五位下行伊勢介藤原朝臣是繩爲信濃權介。

    正三位行中納言源朝臣融加陸奧出羽按察使。

    本官如故。

    外從五位下行助教善淵朝臣永貞爲越後介。

    助教如故。

    外從五位下行備後介大神朝臣全雄爲但馬介。

    左京亮從五位下布瑠宿祢清貞爲伯耆守。

    散位外從五位下都宿祢禦酉爲出雲守。

    從五位下源朝臣撰爲備後介。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行雄爲土左守。

    參議正四位下左兵衛督源朝臣多爲左衛門督。

    從四位上行備前權守在原朝臣行平爲左兵衛督。

    備前權守如故。

    從五位上行左兵衛權佐在原朝臣業平爲左近衛權少將。

    散位從五位下藤原朝臣直方爲左兵衛權佐。

    從五位下廣山王爲右兵庫頭。

    』先是。

    律師法橋上人位最教等申牒起請四事。

    其一事曰。

    僧受戒。

    以四月十五日始行。

    二事曰。

    未授度縁之輩。

    雖下官符。

    不預受戒。

    三事曰。

    受戒畢後。

    奏聞受戒僧數。

    四事曰。

    戒壇院設印。

    捺於戒牒。

    太政官處分。

    依請。

    但其印便可用東大寺印。

     十一日丁酉。

    東京火。

    延燒三家。

     十四日庚子。

    彗星見東。

    在營室宿。

    長四許尺。

     廿二日戊申。

    延六十僧於内殿。

    限以三日。

    轉讀大般若經。

    』以傳燈法師位願祥爲内供奉十禪師。

     廿三日己酉。

    授和泉國從五位上積川神從四位下。

    遠江國正六位上築紫對馬神。

    越中國正六位上楯桙神並從五位下。

     廿七日癸醜。

    贈大僧正傳燈大法師位空海。

    延暦寺座主傳燈大法師位最澄並贈法印大和上位。

     夏四月丁巳朔。

    天皇不禦前殿。

    親王已下賜飮仗下。

     四日庚申。

    廣瀬。

    龍田。

    平野等祭如常。

     五日辛酉。

    梅宮祭如常。

     七日癸亥。

    式部兵部兩省奏成選擬階簿。

    天皇不禦前殿。

    有勅於省令行。

     八日甲子。

    潅佛於内殿如常儀。

     十日丙寅。

    阿波國勝浦郡加置少領一員。

     十五日辛未。

    公卿就太政官曹司廳。

    賜文武官成選位記。

    策命如常。

     十六日壬申。

    諸衛警固。

    縁明日賀茂祭也。

     十七日癸酉。

    賀茂祭如常。

     十八日甲戌。

    諸衛解嚴。

     廿一日丁醜。

    有勅。

    改定諸國貢禦馬期。

    隨國遠近程有餘役。

     廿二日戊寅。

    阿波國名方郡人從八位上海直豊宗。

    外少初位下海直千常等同族七人賜姓大和連。

     廿三日己夘。

    式部省奏諸國銓擬郡司擬文。

    天皇不禦前殿。

    大臣奉勅。

    於仗下點定之復奏焉。

     廿八日甲申。

    天皇禦武徳殿。

    閲覽左右馬寮禦馬。

     五月丙戌朔。

    五日庚寅。

    端午之節。

    天皇禦武徳殿。

    觀諸衛騎射。

    親王已下竸馳馬。

     六日辛夘。

    天皇禦武徳殿。

    觀左右馬寮走馬。

    諸衛騎射。

    馬上雜藝。

    皆如舊儀。

     九日甲午。

    勅法隆寺僧承忍還俗。

    復本姓名中臣美乃連益長。

    便任美濃國山縣郡少領。

    益長。

    元各務郡人也。

     十日乙未。

    授丹波國正六位上愛當護神從五位下。

     十一日丙申。

    右京人因幡權掾正六位上物部門起賜姓春道宿祢。

     十四日己亥。

    以美濃國山縣郡延算寺預之定額。

     十九日甲辰。

    請六十僧於内殿限三ケ日。

    轉讀大般若經。

     廿二日丁未。

    授美濃國正三位中山金山彥神從二位。

     廿五日庚戌。

    霖雨。

    京師隱居飢病者特加賑恤。

    』駿河國言。

    富士郡正三位淺間大神大山火。

    其勢甚熾。

    燒山方一二許裡。

    光炎高廿許丈。

    大有聲如雷。

    地震三度。

    歴十餘日。

    火猶不滅。

    焦岩崩嶺。

    沙石如雨。

    煙雲鬱蒸。

    人不得近。

    大山西北。

    有本栖水海。

    所燒岩石。

    流埋海中。

    遠卅許裡。

    廣三四許裡。

    高二三許丈。

    火焔遂屬甲斐國堺。